惯性导航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1.4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
1.惯性导航技术 涉及多学科(机电、光学、数学、力学、控
制及计算机等学科)的高新尖端技术,是现代武 器系统中的一项基本支撑技术,是在先进科学理 论和制造工艺支持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只有少数国家有能力研制惯性技术产品。 我国惯性技术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发展至今 已具有一定规模。
入 大海。
24
25
9)1949年,美国将纯惯性导航系统试验安装到 一架B-29远程轰炸机上,首次实现了横贯美国

陆的全自动飞行,自主飞行时间长达10小时。 10)1958年,美国海军“鹦鹉螺”号核潜艇,从
惯性导航基本的原理
1.1 导航的基本概念 1.2 常见的导航系统 1.3 基础知识 1.4 惯导技术的发展
2
第一章 概 述
1.1 导航的基本概念
导航(Navigation) :引导载体达到预定 目的地的过程。载体包括车辆、舰船、飞机、导 弹、宇宙飞行器等。
制导(guidance) :根据导航系统提供的 数据,由控制系统来自动引导载体到达目的地。
3
1.2 常见的导航系统
▪ 陆标导航:根据固定标志物(如灯塔、建筑物等)的位 置坐标及其相对载体的距离方位关系确定载体位置。缺 点:受地形气候条件限制。
▪ 无线电导航:利用无线电技术测量导航参数的系统,如 VOR、DME等。缺点:精度受电磁环境影响。
▪ 卫星导航系统:利用专用于导航的人造地球卫星来实现 ,如GPS、北斗等。缺点同上。
5
不足:惯导系统确定载体位置是由加速度计 测得的加速度经二次积分获得,本质上是一 种推算定位法,误差随时间积累,长时间工 作,误差会超出允许范围,需用其它信息进 行重调和校正;要制造高精度的惯导系统, 必须要求惯性元件有高精度,对制造工艺、 装配工艺要求严格,系统成本高。
6
▪ 组合导航系统:上述几种类型的导航系统各 有优缺点。为了提高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和 性能,往往将上述两种以上的导航系统组合 成为组合式导航系统。
点 运动的理论》,首次利用解析方法对定点转动刚 体作了本质解释,创立了陀螺仪理论的基础1778 年法国拉格朗日在《分析力学》中建立了在重力 力矩作用下定点转动刚体的运动微分方程组;
15
3)1852年法国科学家傅科根据上述理论发现 了
陀螺效应,观察到了地球自转,并首先使用
“Gyro”(Gyroscope-转动+观察)这个名词, 开
9
2.加速度、速度和航程之间的关系 (1)加速度计的可测量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2)惯性导航是以测量运动体的加速度为基础的 导航定位方法。测量的加速度,经过一次积分可 以得到运动速度,经过二次积分可以得到运动距 离,从而给出运动体的瞬时速度和位置数据。他 们三者间的关系表示为:
10
a
dV dt
d2s dt2
创了人们对工程实用陀螺的研究和开发; 4)1923年,舒勒发表了论文《运载工具的加

度对于摆和陀螺仪的干扰》,提出了84.4分的 无干扰理论,为惯性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
16
17
18
法国国葬院
19
20
21
北京天文台的傅科摆
22
5)1939年,苏联-布尔佳科夫通讯院士出版 的:“陀螺仪实用理论”一书,认为是陀螺仪 实用理论的奠基性的著作。 6)1949年,J. H. Laning, Jr.发表名为 “The vector analysis of finite rotations and angles”的报告,建立了捷联式惯性导航的 理论基础;
t
V
V0
adt
0
t
t
S S0 0Vdt S0 V0t 0
t adt2
0
式中:a表示运动体的加速度; V表示运动体的速度; S表示运动的移动距离。
11
从以上看出,沿直线运动的载体,只要借助 加速度计测出它的加速度,载体任何时刻的速度 和相对出发点的距离就可实时计算。这种不依赖 外界信息,只靠对载体本身的惯性测量来完成导 航任务的技术称作惯性导航,也称自主式导航。
▪ 天文导航系统:最早由航海方面发展而来,利用光学仪 器(如六分仪)人工观测星体高度角,进而确定航行体的 位置。缺点:受气候条件影响,精度低。
4
▪ 惯性导航系统:利用惯性敏感元件(陀螺仪、加 速度计)测量载体相对惯性空间的线运动和角运 动参数,在给定的初始条件下,输出载体的姿态 参数和导航定位参数。 优点:(1)依靠自身测量的载体运动加速度信 息来连续推算载体速度和位置,不需要接收外部 信息,不受外界干扰,是一种自主式导航系统; 工作时不向外辐射能量,隐蔽性好;确定载体位 置同时还能测量载体姿态角。
23
3.现代发展 7)1920年前后,出现了供飞机使用的转弯速率 指示器、人工水平仪和方位陀螺; 8)二战期间,德国的V2火箭用两个二自由度陀 螺和一个加速度计构成惯性制导系统,这是惯性 技术在导弹制导上的首次应用。但由于惯性器件 精度低,设计粗糙,无法实现舒拉调谐要求,因 此在轰炸伦敦的过程中,1/4的V2 火箭提前掉
▪ 航空导航仪表:导航仪表单独测出飞机的一 些参数,如磁航向、空速、高度等,供给飞 行员操纵飞机完成导航任务。
7
1.3 基础知识
1.什么是惯性空间
惯性空间是符合牛顿力学定律的空间,即是绝 对静止或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空间
银河系 旋转
太阳系相对 银河系旋转
地球相对 太阳旋转
这些旋转的角速度都太小,以致于惯性器件无 法敏感到,因此可以忽略。
惯性空间
地球 自转
相对空间
8
在经典力学中,牛顿的三条定律是惯性导航的力学 基础。它揭示了惯性空间中物体的运动和受力之间的基 本关系: (1)若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 (2)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则该物体将以加速度a相对
惯性空间运动: F,m m为a物体质量;
(3)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3
在我国的航空、航天、航海和陆地车辆的导 航和定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惯性技术还在以下国民经济领域里获得了成 功的应用:大地测量、海洋勘探、石油钻井、航 空测量、顿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和引力定律
, 为惯性导航奠定了理论基础; 2)1765年俄国欧拉院士出版了著作《刚体绕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