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长短的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回眸】
1.(2008年山东卷)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 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 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B ) 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 (3月25日) 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 (5月8日) 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 (7月24日) 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 天(8月24日)
(3)距二至日时间相等的两个日期,地球上 任意纬线的昼夜情况在这两日正好 相同 (太 阳周直射的纬度也 相同 )。 (4)距二分日时间相等的两个日期,地球上 任意纬线的昼夜情况在这两日正好 相反 (太 阳周直射的纬度也 相反 )。 (5)同一时间,南北半球纬度值相等的两地 昼夜情况正好 相反 (即一地的 昼长 等于另 一地的 夜长 )。
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 ) A、66 5°N、66°N、40°N、40°S B、66 5°S、66°S、40°S、40°N C、66 5°N、66°N、0°、40°S D、66 5°S、66°S、0°、40°N
月份 b
a
①②


0 2 4 6 8 10 12 14 16 昼长/时
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D )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 化为零
昼夜长短的有关计算 (1)根据昼(夜)弧的长度计算 昼长= 昼弧所跨经度数/150, 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150
(2)根据日出、日落地方时计算 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24-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2
(3)昼夜长短的判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同一纬线上各点的昼夜长短相等。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 存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 直射点会南北移动, 引起 昼弧、夜弧的长短变化, 从而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同一纬圈上: 昼弧+夜弧= 24 小时 昼弧=夜弧,则昼夜 等长 ; 昼弧>夜弧,则昼 长 夜 短 ; 昼弧<夜弧,则昼 短 夜 长 ;
①同一地海拔高处(如高山或飞机上) 先 看 到日出。(先或后)
②同一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 早晚取决于两地经度差, 东 边日出、日落
较早。(东或西)
【难点突破】 ⑥日出、日落早晚的比较
③同一经度的两地,地方时相同,日出、日落 早晚取决于两地的昼长差,昼长较长的地点日 出较 早 ,日落较 晚 。(早或晚)
③变幅规律: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 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④极昼、极夜规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 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南极点附近出现 极夜);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点附近出 现极昼(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直射赤道时, 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极昼
⑤季节变化规律:太阳直射赤道,全球 各地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 则该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太阳 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哪个半球就昼渐 长,夜渐短。
【难点突破】 ③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23º26´N
6月22日
赤道 0º
3 月21日
23º26´S
9月23日
3月21日
12月22日
【难点突破】 ③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直射点在北半球, 北 半球昼长夜短;
(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直射点向北移动, 北 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月份 b
a
①②


0 2 4 6 8 10 12 14 16 昼长/时
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 .
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 A、66 5°N、66°N、40°N、40°S B、66 5°S、66°S、40°S、40°N C、66 5°N、66°N、0°、40°S D、66 5°S、66°S、0°、40°N
2.夏至日,下列四地昼夜时间差最大的是( D )
A.海口 B.温州
C.杭州 D.北京
【高考回眸】
(2008上海)“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 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 昼。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甲、乙、 丙三地,一年中昼 夜长短变化最小的 是乙
【难点突破】 ⑥日出、日落早晚的比较
【请记住它】20°N夏至日昼长为 13时13分 。
【请记住它】40°N夏至日昼长为 14时51分 。
【请记住它】60°N夏至日昼长为 18时29分 。
【高考回眸】
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1~3题:
1.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
a
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
Q
份可能是( C )
A.北半球、10月
(4)日出、日落
①晨线上的各地同时(当地地方时)日出,昏线上 的各地同时(当地地方时)日落。
②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 日出=12-昼长/2,日落=12+昼长/2,
【高考回眸】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 成1~3题。
月份
b
a
①②


0 2 4 6 8 10 12 14 16 昼长/时
月份 b
a
①②


0 2 4 6 8 10 12 14 16 昼长/时
3.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
关系应符合( A )
A.O<pa/pb<1
B.Pa/Pb=0
C.pa/pb=1
D.Pa/Pb>l
【难点突破】 ①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对称性
【难点突破】 ①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对称性
【难点突破】 ①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对称性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纬度
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纬度
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 3.21 赤道
昼夜平分
夏至
6.22
北回归线
昼最长,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秋分 9.23 赤道
昼夜平分
冬至 12.22 南回归线
完成1~3题:
3.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
a
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 )
Q
A.12月、17时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高考回眸】
(08海南)图3中a为纬线,P、Q两地经度相 同,相距800千米。完成下题:
4.若Q地5时30分日出,a的纬度为15°,这 时的月份可能是( A ) A.12月 B.2月 C.6月 D.10月
(3)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 关系:
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昼向 北 变长。
【难点突破】 ③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直射点在南半球, 南 半球昼长夜短;
(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直射点向南移动, 南 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23º26´N
【图形解析】
北回归线
6 月22日
9 月23日 23º26´S
赤道3 月21日源自b1 月1日 a12 月22日
南回归线
9 月23日
从a月到b月: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 各地昼渐长 。
月份 b
a
①②


0 2 4 6 8 10 12 14 16 昼长/时
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 .


直 射
夏至
北 回 归
6月 22日
线
太阳直射赤道 3月21日 春分 昼夜平分
昼最长 夜最短
昼夜平分 秋分
9月23日 太阳直射赤道


冬至 直
昼最短 夜最长
12月 22日
射 南 回

线
规律总结
①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 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夏半 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 一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 夜越长。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的各纬度 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的范围也 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冬至日, 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
④经度、纬度均不相同的两地,日出、 日落 早晚可综合两地的经度差和昼长差求出。(较 难)
【典型例题】
有甲、乙两地,甲地(40°N、110°E), 乙地(30°N、115°E),当北半球夏至日时, 甲地比乙地白昼长56min。则甲地比乙地,日 出__早_ (早、晚)__8 分钟,日落_晚__(早、 晚)_4_8__分钟。
【难点突破】⑤昼夜时间差的变化(昼夜变化幅度) ——以赤道及北半球各地为例
地点 冬至日 春秋分日 夏至日 变化幅度
赤道 12时
12时
12时
0时
20°N 10时47分 12时 13时13分 1时13分
40°N 60°N
9时9分 5时31分
12时 12时
14时51分 18时29分
2时51分 6时29分
【巩固练习】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 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此时, 东十区区时为12时。读图回答1—3题:
66.5°N 0时
12时
24时
24时
【难点突破】⑤昼夜时间差的变化(昼夜变化幅度)
随纬度的变化:纬度越高昼夜时差越大
昼夜时间 差的变化
(除春秋分外) 冬至、夏至差最大
随时间的变化: (除赤道外) 春秋分差最小
1.下列四个日期中温州昼夜时间差最小的是( B )
A.9.10 B.10.1
C.6.1
D.1.1
【难点突破】 ②图文转换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中三条曲线各代表 哪一日(二分二至日)昼长随纬度的变化?
①冬至日②夏至日③春、秋分



【难点突破】 ②图文转换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中三条曲线各代表 哪一条纬线昼长随季节的变化?
昼长(小时) 24
北极圈 赤道 南极圈
12 0
3.21 6.22
9.23 12.22 3.21
【融会贯通】
日出、日落方位
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 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 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 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4.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 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昼最短,纬度越高昼越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2、时间变化(同地不同时) 即在同一地点,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
节气时间段 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春分至夏至 夏 半
夏至至秋分 年
极昼极夜范围 变化情况
秋分至冬至 冬 半
冬至至春分 年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
(1)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 纬度越高昼越 长 ,北极地区有 极昼 ;南半 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 长 ,南极地 区有 极夜 。 (2)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且 纬度越高昼越 长 ,南极地区有 极昼 ;北半 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 长 ,北极地区 有 极夜 。
【难点突破】 ①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对称性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高考回眸】
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1~3题:
2.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
a
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D )
Q
A.30°~40°
B.45°~55°
C.5°~l 5°
D.60°~70°
【高考回眸】
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3)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 关系:
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昼向 南 变长。
【难点突破】 ④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昼弧的经度差÷15/时 =24—夜长 =(日落时间—12)×2 =(12—日出时间)×2
夜长= 24—昼长
注:同一纬线地区昼长、夜长相同,日出、 日落时间相同。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 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 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 40°S的夜长。 ③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 相同(除二至日外),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 二至日对称。 ④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均为12 小时。 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
节气时间段 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极昼极夜范围 变化情况
春分至夏至 夏 昼 半长
夏至至秋分 年 夜 短
白昼逐渐变长
北极圈内极昼 范围逐渐扩大
白昼逐渐变短
北极圈内极昼 范围逐渐缩小
秋分至冬至 冬 昼 半短
冬至至春分 年 夜 长
白昼逐渐变短
北极圈内极夜 范围逐渐扩大
白昼逐渐变长
北极圈内极夜 范围逐渐缩小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北半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