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废水深度净化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废水深度净化技术

集约化的畜禽和水产养殖业中,养殖废水的治理与排放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净化养殖废水,降低废水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是促进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废水中的碳、氮和磷等营养元素如能用于培养有价值的生物或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生物质,则可实现污水处理过程中营养元素的“减排”和“资源化”。

微藻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大量氮磷,在废水处理,尤其是氮磷的去除方面具有很大潜力。迄今已筛选出了许多可高效净化水质的藻种 ,尤以绿藻居多。同时,某些微藻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能选择性的蓄积油脂、蛋白质和色素等等,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然而,微藻培养的高成本阻碍了微藻生物质、生物柴油等生产的工业化推广,于是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含氮磷废弃物。目前,猪场养殖污水、水产养殖废水、奶牛场废水等已被证明可运用于微藻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在净化水质的同时又以废水为原料获取“新”资源和“新”能源,可谓一举多得。

栅藻(Scenedesmus sp. )是一种对环境污染耐受性较高的微藻品种,由于其生长速度快、脱氮除磷能力强,常被用于废水的净化。在适合的培养条件下还可获得生物柴油、蛋白质等高附加值产品。小球藻(Chlorella sp. )能适应于多种生长环境。已有学者利用改良的废水或废水原液培养小球藻,达到了环境治理和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双重目的。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在不同养殖废水中的生长情况及其对培养液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并检测微藻的总脂含量,旨在寻找适宜培养微藻的废水种类,以期为今后废水的深度净化、微藻生物柴油的生产提供基础资料。

1 实验部分

1. 1 实验材料

1. 1. 1 废水来源

养鸡场废水和养猪场沼液均取自合肥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下属养殖场。其中鸡Ⅰ废水(以下简称“鸡Ⅰ”)为鸡舍污水厌氧发酵处理后,进入第一植物净化池的废水;鸡Ⅱ废水(以下简称“鸡Ⅱ”)为经第一植物池净化后进入第二植物净化池的废水;猪沼废水(以下简称“猪沼”)为猪场通过清粪-沉淀池-酸化池等处理工艺流程排出的沼液经沉淀后的上清液;池塘废水(以下简称“池塘”)为本单位观赏鱼养殖池塘水。

上述废水经0. 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后,与BG-11 培养基一同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为防止鸡Ⅰ原液中浓度较高的氨氮和猪沼原液中浓度较高的硝氮和总磷抑制微藻的生长,根据废水原液水质指标以及生产上节约成本的原则,实验前对上述废水原液用无菌蒸馏水进行稀释。调节各培养液pH 至7. 0 左右后,重新测定NH4+ -N、NO3- -N、TN、NO2- -N 和TP,结果见表1。

表1 废水培养液的水质指标

1. 1. 2 藻种来源与预培养

实验用斜生栅藻(FACHB-14)和普通小球藻(FACHB-31)均购自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预培养条件为:环境温度25 ℃ ,光强2 400 lx,光暗比12 h∶ 12 h。培养基为经过灭菌的BG-11 培养基。

1. 2 实验方法

1. 2. 1 藻种培养

吸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上述2 种藻种液分别接种于4 种废水培养液和BG-11 中,使得每瓶藻液初始密度均为2. 5 × 106 ind. ·mL - 1 左右,每个处理组设3 个平行。培养条件同预培养。

1. 2. 2 藻细胞生物量测定

采用细胞干重法,取一定体积的藻液,离心浓缩后冷冻干燥24 h,称重,用单位体积干重表示。所得藻粉用于总脂含量的测定。每个样品平行测定2 次。

1. 2. 3 水质指标测定

用0. 45 μm 滤膜过滤藻液,然后参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 版)》测定滤液中氮磷含量。氨氮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硝氮测定采用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总氮测定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亚硝氮测定采用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总磷测定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每个样品平行测定2 次。

1. 2. 4 总脂含量测定

总脂测定采用氯仿-甲醇法,每个样品平行测定2 次。

2 结果与分析

2. 1 微藻在废水中的生长情况

小球藻和栅藻在不同培养基中培养23 d 后,收获的藻液颜色情况如表2 所示。

表2 收获的藻液颜色

测定各处理组单位体积的细胞干重(见图1),结果表明,栅藻与小球藻在不同培养液中

的生长情况差异很大。由表2 和图1 中可以看出,栅藻实验组中,BG-11 中收获的斜生栅藻最多(0. 168 5 g·L - 1 ),同时在4 种废水培养液中的收获量大小依序为:猪沼> 鸡Ⅰ > 池塘> 鸡Ⅱ,尤其在后2 者中,藻液颜色变浅变黄,说明这2 种环境不利于斜生栅藻的生长。马红芳等在水产养殖废水中培养栅藻LX1(Scenedesmus sp. LX1),至稳定期后其生物量干重可达0. 38 g·L - 1 ,说明栅藻LX1 在水产养殖废水中能较好生长,与本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分析可能是由于养殖废水种类(高密度/ 生态养殖)、预处理方法、藻种、培养条件等的差异造成的。

小球藻在5 种培养液中的生物量大小:猪沼> BG-11 > 鸡Ⅰ > 鸡Ⅱ > 池塘。与栅藻中情况类似,鸡Ⅱ和池塘水同样不适于小球藻的生长。但是,猪沼中的收获量(0. 353 1 g · L - 1 ) 是BG-11 中收获量(0. 189 8 g·L - 1 )的1. 86 倍。黄学平等对小球藻、栅藻、微囊藻3 类藻在养猪废水8 种不同处理阶段的水样中进行藻生长适应性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3 种藻类中小球藻生长的综合适应能力最强,小球藻能在养猪废水中生长成为优势藻种。可见,经过一定预处理的猪沼废水作为一种资源废水应用于小球藻的培养大有前景。

2. 2 2 种微藻对废水水质的净化效果

2. 2. 1 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从图2 可以看出,栅藻对鸡Ⅰ培养液中氨氮的去除率达86. 00% ,对猪沼培养液中氨氮的去除率最低,仅为18. 86% 。由于不同培养液中同一水质指标的初始值差异较大,因此,不能仅计算各种营养盐浓度降低的相对量,还要考查微藻对其的实际吸收量。参照培养液中氨氮的起始浓度可得知,栅藻对培养液中氨氮的去除量大小顺序是:鸡Ⅰ(8. 30 mg·L - 1 )、池塘(0. 52 mg·L - 1 )、猪沼(0. 38 mg·L - 1 )、鸡Ⅱ(0. 17 mg·L - 1 )。培养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