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拉伸试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试验目的]
1. 测定低碳钢在退火、正火和淬火三种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强度与塑性性能。
2. 测定低碳钢的应变硬化指数和应变硬化系数。
[试验材料]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完成上述性能测试工作,测试过程执行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1.1试验材料:退火低碳钢,正火低碳钢,淬火低碳钢的R4标准试样各一个。
1.2热处理状态及组织性能特点简述:
1.2.1退火低碳钢: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而均
匀的冷却称为退火。
特点:退火可以降低硬度,使材料便于切削加工,并使钢的晶粒细化,消除应力。1.2.2正火低碳钢: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称为
正火。
特点:许多碳素钢和合金钢正火后,各项机械性能均较好,可以细化晶粒。
1.2.3淬火低碳钢:对于亚共析钢,即低碳钢和中碳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在此
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使钢的组织全部变成奥氏体,然后快速冷却(水冷或油冷),使奥氏体来不及分解而形成马氏体组织,称为淬火。
特点:硬度大,适合对硬度有特殊要求的部件。
.
[试验设备与仪器]
1.1试验中需要测得:
(1)连续测量加载过程中的载荷R和试样上某段的伸长量(Lu-Lo)数据。(有万能材料试验机给出应力-应变曲线)
(2)两个个直接测量量:试样标距的长度 L o;直径 d。
1.2试样标距长度与直径精度:由于两者为直接测量量,工具为游标卡尺,最高精
度为0.02mm。
1.3检测工具:万能材料试验机WDW-200D。载荷传感器,0.5级。引伸计,0.5
级。
注1:应力值并非试验机直接给出,由载荷传感器直接测量施加的载荷值,进而转化成工程应力,0.5级,即精确至载荷传感器满量程的1/500。
注2:连续测试试样上某段的伸长量由引伸计完成,0.5级,即至引伸计满量程的1/50。
1.4设备介绍:万能材料试验机 WDW-200D。
主要性能指标: 最大试验力:200kN
试验力准确度:优于示值的±1% (精密级为±0.5%)
力值测量范围:最大试验力的0.4%~100%
变形测量准确度:在引伸计满量程的2%~100%范围内优于示值的±1% (精密级为±0.5%)
.
[试验结果及讨论]
一.原始数据
表1:试验前各项测量量
二.试验后数据:
.
表5:试样1的应力应变曲线及测试数据
3 50 ф9.98 23.28489 30.39
4 388.5402 227.0213
.
三. 数据处理
1. 拉伸前试样初始横截面积:2
014
o S d π=
可以计算得
2. 断后颈缩处最小面积:2
14
u u S d π=
.
4. 抗拉强度R m
,
如表5,6,7所示,由抗拉强度公式:max
m o
P R S =
Rp 由0.2%法可得:
5. 屈服强度(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 P ):用0.2%法作出平行线,可得:
6. H OOLOMON 公式的拟合:用于在达到最大载荷即颈缩处发生前的均匀塑性变形阶段,工程应力σ,工程应变ε ,真应力S ,真应变
之间满足:
(1)ln(1)l
l S dl
e l σεε=+==+⎰
. 图1:第一组拟合图
图2:第二组拟合图
.
试样2:
0.02
5%20.0124
5.41
m
m
R
R
∆
=+=
所以R m=0.0124*575.2737=7.133MPa大于5MPa,不符合修约要求
试样3:
0.02
5%20.0125
5.30
m
m
R
R
∆
=+=
所以R m=0.0124*388.5402=4.857MPa小于5MPa,符合修约要求
所以综上所述,只有试样3的R m结果符合规定。
8.结果分析:
试样1,试样2,试样3通过以上7项计算可知:
总体强度试样2〉试样1〉试样3,从断口也可以看出,试样2的强度大。
并且,根据LN S-LNE拟合图的数据可知,应变硬化系数也是试样2〉试样1〉试样3。
故根据报告开头叙述的热处理特点,我们可以肯定的得出结论:
试样1为正火处理的低碳钢;
试样2为淬火处理的低碳钢;
试样3为退火处理的低碳钢。
四.综合报告开头叙述的热处理特点以及上述计算结果,我们可以肯定的得出结论:
试样1为正火处理的低碳钢;
试样2为淬火处理的低碳钢;
试样3为退火处理的低碳钢。
.
[附录]
精度详细计算推导
1.
2
2
100%1
o u u
o o S S d Z
S d
-
=⨯=-
2.
0.20.20
0.20.20
2
R P d R P d ∆∆∆
=+
3.
max
max
2
m u
m u R P d R P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