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相关性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01889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13.png)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张迎生,云宗金,丁新苑摘要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㊂方法:选取2019年1月 202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内科因头晕或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的病人17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诊断为脑动脉狭窄病人122例,经DSA 或无创影像学检查证实无脑动脉狭窄病人49例㊂将17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分为无狭窄组(49例)㊁轻度狭窄组(21例)㊁中重度狭窄组(101例);根据狭窄分布范围分为单支㊁双支㊁多支狭窄,颅内和(或)颅外狭窄,前和(或)后循环狭窄㊂比较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 )及狭窄血管分布范围之间的关系㊂结果:3组年龄㊁血糖㊁总胆固醇(TG )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 )㊁AIP 及高血压㊁糖尿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㊂随着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增加,年龄㊁血糖㊁TG ㊁AIP 增高,而HDL -C 下降,高血压㊁糖尿病所占比例增加㊂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血管分布范围比较发现,血管狭窄程度越重累及的血管越多(r =0.16,P =0.07),当血管狭窄同时累及前后循环时,狭窄的程度较重(χ2=9.15,P =0.01)㊂高血压及糖尿病是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57,P <0.01;OR =7.06,P <0.01)㊂结论:AIP 和血糖㊁TG ㊁HDL -C ㊁年龄均与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有关,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㊂当狭窄血管同时累及前后循环时狭窄程度往往越严重,另外狭窄越重发生狭窄的范围越广㊂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狭窄;血脂;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危险因素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3.09.035 脑动脉狭窄(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CAS )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导致病情加重的原因,症状性狭窄往往需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增加了病人的治疗风险和经济负担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是临床诊断脑血管是否狭窄的金标准㊂既往研究发现,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血脂异常为其危险因素之一,既往研究多关注为单向血脂水平,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 )[1]是取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 -C )比值的对数即log (TG/HDL -C ),AIP 为新的综合血脂水平,研究发现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2],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3]㊂本研究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血管分布范围的关系,旨在为脑动脉狭窄的预防提供参考㊂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连续选取2019年1月 202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内科因头晕或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的病人171例,其中男103例,女68例,年龄18~88(62.52ʃ10.77)岁㊂经DSA 确诊脑动脉基金项目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No.2019xkj072)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安徽阜阳236000),E -mail :*************************引用信息 张迎生,云宗金,丁新苑.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9):1711-1713.狭窄122例作为狭窄组;经DSA ㊁头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㊁头颈CT 血管成像(CTA )证实无脑动脉狭窄病人49例作为无狭窄组㊂本研究通过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㊂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狭窄组病人术前经过影像学(头颅MRA 或头颈CTA )检查发现脑动脉中重度狭窄[4],具有脑血管造影指征;术前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标准:术后诊断烟雾病㊁肌纤维发育不良㊁结节性动脉炎㊁动脉夹层㊁先天性血管病变㊁血管畸形㊁原因不明的动脉狭窄;具有外周血管或冠状动脉病变病人;入院前2周内服用他汀类药物或其他降血脂药物㊂1.3 方法1.3.1 一般资料 收集所有病人病史资料,同时采集病人入院后48h 空腹静脉血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糖(glucose ,GLU )㊁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 )㊁TG 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 -C )㊁HDL -C ㊁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 ,DBIL )㊁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 ,IBIL )㊁血尿酸(uric acid ,UA )㊂1.3.2 颅内外动脉狭窄判定标准[4] 入院后行无创影像学检查,所有提示脑血管狭窄病人均经过DSA 确诊,根据脑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组㊁轻度狭窄组(狭窄程度<50%)与中重度狭窄组(狭窄程度ȡ50%)㊂颅内动脉包括颈内动脉C6~C7段㊁大脑中动脉㊁大脑前动脉㊁大脑后动脉㊁椎动脉V4段㊁基底动脉;颅外动脉包括颈内动脉C1~C5段㊁椎动脉V1~V3段㊁颈总动脉㊁锁骨下动脉起始段以及颈外动脉和㊃117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年5月第21卷第9期主动脉弓㊂依据狭窄累及的颅内外动脉的支数分为单支狭窄㊁双支狭窄㊁多支(ȡ3支)狭窄㊂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㊂定性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㊂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单向有序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或Kruskal-Wallis检验,双向有序定性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3组一般资料比较171例病人中,无狭窄组49例,轻度狭窄组21例,中重度狭窄101例㊂3组年龄㊁血糖㊁TG㊁HDL-C㊁AI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高血压㊁糖尿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㊂详见表1㊂表13组一般资料比较项目无狭窄组(n=49)轻度狭窄组(n=21)中重度狭窄组(n=101)统计值P男性[例(%)]30(61.2)11(52.4)62(61.4)χ2=0.620.740高血压[例(%)]18(36.7)16(76.2)78(77.2)χ2=25.15<0.001糖尿病[例(%)]1(2.0)6(28.6)42(41.6)χ2=25.24<0.001吸烟[例(%)]17(34.7)9(42.9)47(46.5)χ2=1.890.390饮酒[例(%)]12(24.5)7(33.3)37(36.6)χ2=2.210.330年龄(岁)59.92ʃ14.0360.52ʃ8.9564.20ʃ8.92F=3.090.048 DBIL(μmol/L) 3.47ʃ1.60 3.66ʃ2.00 3.77ʃ2.46F=0.310.740 IBIL(μmol/L)8.62ʃ3.438.81ʃ2.008.20ʃ2.70F=0.600.550 UA(μmol/L)282.85ʃ83.93283.63ʃ71.74271.92ʃ68.33F=0.480.620 TG(mmol/L) 1.36ʃ0.73 1.50ʃ0.75 2.00ʃ1.50F=3.940.020 TC(mmol/L) 4.00ʃ1.04 4.24ʃ1.10 4.40ʃ1.05F=2.430.090 HDL-C(mmol/L) 1.27ʃ0.26 1.16ʃ0.25 1.11ʃ0.18F=4.540.010 LDL-C(mmol/L) 2.43ʃ0.88 2.16ʃ0.74 2.09ʃ0.86F=2.650.070 AIP 1.21ʃ0.16 1.27ʃ0.15 1.33ʃ0.18F=4.940.010血糖(mmol/L) 5.15ʃ0.76 5.86ʃ1.90 6.01ʃ1.42F=3.780.030注:饮酒指平均每日饮酒(酒精含量)>60g,时间>1年;吸烟指平均每日吸烟>10支,时间>1年㊂2.2脑动脉狭窄程度分布情况脑动脉狭窄程度与累及血管支数的相关分析发现,血管狭窄程度越重累及的血管往往越多(r=0.16,P=0.07),当血管狭窄同时累及前后循环时,狭窄的程度较重(χ2=9.15,P= 0.01),但狭窄程度与是否累及颅内外动脉无关(χ2= 2.61,P=0.27)㊂详见表2㊂以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为因变量进行有序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及糖尿病是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㊂随着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增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人的比例明显增多㊂详见表3㊂表2脑动脉狭窄程度分布情况单位:例(%)项目轻度狭窄中重度狭窄前循环15(71.4)36(35.7)后循环2(9.5)17(16.8)前后循环4(19.1)48(47.5)颅外11(52.4)38(37.6)颅内5(23.8)20(19.8)颅内外5(23.8)43(42.6) 1支9(42.8)27(26.7) 2支6(28.6)25(24.8)ȡ3支6(28.6)49(48.5)表3脑动脉狭窄程度危险因素的有序回归分析项目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χ2值P OR值95%CI年龄0.0310.016 3.6460.056 1.03[1.00,1.07]高血压0.9450.3547.1130.008 2.57[1.29,5.16]糖尿病 1.9550.58411.2020.0017.06[2.25,22.22]3讨论脑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当脑动脉中重度狭窄时可直接导致脑缺血事件的发生,往往需要进行血管内治疗[4]㊂脑动脉狭窄亦与脑白质病变程度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有关[5-6],同时也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进展以及轻型脑卒中病情恶化的危险因㊃2171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M a y2023 V o l.21 N o.9素[7-8]㊂脑动脉狭窄危险因素较多,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代谢紊乱㊁糖尿病㊁高血压等,其中血脂代谢紊乱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代谢紊乱是导致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重要病理机制,但既往研究多为血脂单项研究㊂AIP为新的综合血脂指标,临床中通过对血脂进行计算即可获得㊂既往研究发现,AIP相对血脂单项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更有意义[9]㊂LDL-C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作为亚组分之一的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dLDL)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并且与缺血性脑卒中㊁冠心病的发生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关联[3,10-11],然而sdLDL由于测量繁琐及价格原因常不易开展,AIP可以间接反映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直径的大小,AIP值越高,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直径越小,代表sdLDL所占比例越多[12]㊂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狭窄组和无狭窄组之间AIP值后发现,AIP数值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AIP 可以反映脑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㊂LDL-C与脑动脉狭窄无明显相关,进一步说明sdLDL作为LDL-C亚组分之一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sdLDL较其他脂蛋白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易穿透内皮屏障导致血管损伤,并且血流及巨噬细胞对sdLDL清除能力差,因此sdLDL具有更强的导致动脉硬化作用[11-12]㊂AIP 作为反映sdLDL间接指标具有相同评价价值㊂因此,在临床除控制LDL-C以外,同样需要关注病人sdLDL 的水平,在今后的抗动脉硬化研究中可能为一新的方向㊂HDL-C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研究表明脑动脉狭窄程度越重,HDL-C数值越低㊂本研究发现,TG是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这与TG通过产生sdLDL㊁HDL-C而影响脂蛋白的氧化修饰机制有关,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㊂本研究中狭窄组平均年龄60岁以上,说明老年病人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生动脉狭窄程度增加㊂对于中老年病人,随着年龄增长,动脉血管壁弹性下降,弹性纤维逐渐被非弹性纤维取代,动脉硬化程度加重;另外,老年病人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增多,进一步促使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㊂高血压㊁糖尿病是导致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也是动脉硬化发生的基础疾病㊂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关系密切,也是其重要病理基础,随着时间延长,动脉硬化程度加重,脑动脉狭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也会增加㊂糖尿病会导致血脂代谢紊乱,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内膜损伤会产生氧化应激㊁炎症反应,加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13]㊂本研究发现,高血压及糖尿病是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这与糖尿病及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有关㊂但AIP相对血脂组分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可以作为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指标㊂本研究发现,当狭窄同时累及前后循环,血管狭窄程度越重,同时累及的血管也越多㊂说明脑动脉狭窄越严重,狭窄分布血管的范围越广㊂临床中预防脑动脉狭窄发生及控制其危险因素同样可以减少脑动脉狭窄发生的范围㊂参考文献:[1]GUELKER J E,BUFE A,BLOCKHAUS C,et al.The atherogenicindex of plasma and its impact on recanalization of chronic totalocclusion[J].Cardiology Journal,2020,27(6):756-761. [2]李张曼玉,李晓盼,于莹,等.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9,27(2):107-110.[3]郑建文,董鸿智,赵锋仓,等.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32(5):446-448.[4]中国卒中学会科学声明专家组.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狭窄管理规范 中国卒中学会科学声明[J].中国卒中杂志,2017,12(1):64-71.[5]钟婷婷,郁可,霍颖超,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脑白质高信号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2):1282-1285.[6]陶永,霍颖超,符晓艳,等.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脑白质病变发生的关系[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6,21(5):391-396.[7]刘亚杰,黎洪展,刘振华,等.进展性卒中与脑动脉狭窄的脑血管造影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4):401-403.[8]夏禹,张伟,朱小群,等.ABCD2评分预测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重度脑动脉狭窄的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9,54(5):766-770.[9]DOBIA'S'OVA'M.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log(triglycerides/HDL-cholesterol)]: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J].Clinical Chemistry,2004,50(7):1113-1115.[10]HOOGEVEEN R C,GAUBATZ J W,SUN W S,et al.Small dense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 predict risk forcoronary heart disease: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ARIC)study[J].Arteriosclerosis,Thrombosis,and VascularBiology,2014,34(5):1069-1077.[11]李秀锋,徐旭,梁国威,等.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8):3802-3805.[12]NISHIKURA T,KOBA S,YOKOTA Y,et al.Elevated small dense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s a predictor for future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disease[J].Journal of Atherosclerosis and Thrombosis,2014,21(8):755-767.[13]罗云,李敬伟,王翀,等.糖尿病影响脑梗死的形成与颈动脉斑块相关[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1):83-86.(收稿日期:2021-12-25)(本文编辑邹丽)㊃317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年5月第21卷第9期。
血清胆红素与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血清胆红素与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90b2c6d27d3240c8447ef82.png)
H
tea y frHei b ce yoiifci s[ ] N t h rp o l o atr p lr net n J . a c o
Re s r e t r lHe a o , 0 1, ( ) 7 - 8 v Ga t o n e o p t l 2 1 8 2 : 9 8 .
摘要 目的 : 探讨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 脑卒 中( 脑梗死 、 出血等 ) 间的关 系 , 脑 之 为脑卒 中的预防与治疗提供 科学依
据 。 法 : 20 方 对 0 9年 3 一 2 1 年 5月 经 临 床 确 诊 的 30例 脑 卒 中 患 者 以 及 同 期 10例 健 康 对 照 者 , 用 全 自动 生 化 月 O1 6 2 采 仪 检 测 血 清 胆 红 素 浓 度 。 果 : 卒 中患 者 血 清 胆 红 素 水 平 显 著 低 于 健 康 对 照者 ( O 0 ) 结 论 : 血 清 胆 红 素 水 平 结 脑 P< . 5 。 低 是 脑 卒 中 发 生 的 危 险 因 素 , 清 胆红 素是 防止 脑卒 中发 生 的 有效 保 护 因 子 。 血 关 键 词 脑 卒 中 ; 胆红 素 ; 关 性 分 析 相
[] 韩 子 岩 . 后 序 贯 疗 法 根 除 幽 门 螺 杆 菌 的 疗 效 观 察 4 餐
口] 临 床 医药 实 践 ,0 0 1 (2 :8 —8 . . 2 1 ,9 1 ) 8 58 7 [] 潘秀珍, 5 彭孝纬 , 彭如洁. 幽门螺杆 菌对抗 生素耐药研 究 进 展 [] 世 界 华 人 消 化 杂 志 , 0 8 1 ( ) 8 6 J. 20 , 7 8 : 0—
Ke r s s r k s r m i r h n; o r lto n l ss y wo d t o e;e u b l u i c r ea in a a y i i
总胆红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价值
![总胆红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9129c8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8.png)
总胆红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价值奚群;朱星成【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rIL)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关系,探讨总胆红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测定冠心病42例、脑梗死6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84例和健康对照组280例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水平,分析TBIL在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组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脑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低于健康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L水平的降低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有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观察TBIL水平变化对冠心病、脑梗死及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预防、诊治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期刊名称】《云南医药》【年(卷),期】2015(036)002【总页数】3页(P137-139)【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总胆红素;临床应用价值【作者】奚群;朱星成【作者单位】大理州鹤庆县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大理671500;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大理6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血栓形成导致的死亡占人类总死亡的28.7%~52.0%,是全球首位的致死、致残病因[1]。
AS血栓形成是指不稳定的AS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血流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中断,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缺血性卒中及周围动脉疾病等血管事件的过程。
血清总胆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低密度脂蛋白(LDL)被氧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2],但Bosma等[3]则认为胆红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无保护作用,因此血清TBIL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尚存争议。
本文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患者的TBIL和LDL水平进行探讨,探讨总胆红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住院患者,冠心组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男性28例,女性1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组84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颈动脉斑块阳性患者,男性54例,女性30例;脑梗死患者组62例,经动脉造影证实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相关标准[4],男性38例,女性24例。
胆红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_王要鑫
![胆红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_王要鑫](https://img.taocdn.com/s3/m/509c4e44cf84b9d528ea7a91.png)
广东医学 2014 年 5 月 第 35 卷第 10 期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May. 2014,Vol. 35,No. 10
·1623·
胆红素浓度降低与冠脉钙化相关。国内陈样新等[15]研究发 现,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 病的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严 重程度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提示人体内胆红素 代谢紊乱可能在心血管事件发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但其作 用机制有待于 进 一 步 研 究。王 苏 等[16] 研 究 发 现,在 除 外 年 龄、吸烟、糖尿病等传统因素后,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降低亦 是冠脉轻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提示应注意结合传统 危险因素及胆红素等检查,以更好筛选早期冠脉硬化患者, 加强二级预防。裴 蕊 慧 等[17] 研 究 亦 发 现,老 年 冠 心 病 患 者 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其组内总胆红 素、间接胆红素浓度水平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而降低,认为 检测并监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对评估其病情严重 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虽然胆红素浓度偏低成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已渐 为大家所认同,但 其 在 预 测 冠 心 病 危 险 程 度 方 面 却 报 道 不 一。国外一项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清胆红素水平与 冠心病发生危险之间存在“U”型关系[18]。且在不同性别中 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的危险性之间的关系结论不一[19]。总 之,胆红素浓度的高低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 3 胆红素与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是各种心脏病的终 末阶段,它是以心肌重塑为基础、心室舒缩功能障碍及神经 体液因素变化为特点的综合征。近年研究显示 HO / CO - 胆 红素系统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渐被人们所关注。在缺氧、心功 能不全时,HO 被激活,启动 HO / CO - 胆红素系统,通过 CO 及胆红素发挥作用,其中 CO 是一种重要的小分子气体细胞 信使,可通过环磷酸鸟苷( cGMP) 发挥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 用,是一种较强的内源性抗氧化剂[20],而胆红素是较强的内 源性抗氧化剂之一,提示 HO / CO - 胆红素系统在心功能不 全时尤其 在 全 心 功 能 衰 竭 时 对 心 脏 有 一 定 的 保 护 作 用。 RAJU 等[21]通过实验证实,犬右心功能衰竭时,其右室 HO - 1 mRNA 表达增高,同时 HO - 1 蛋白活 性及其催 化 产 物、 cGMP 含 量 均 增 高,对 心 脏 结 构 及 功 能 均 具 有 保 护 作 用。 RAO 等[22]研究发现,血清胆红素与心功能不全及其预后有 明显相关性。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时,患者血清胆红素明显升 高,在随访 3 ~ 24 个月后,存活者较死亡者血清胆红素水平 增高,心功能稳 定 者 较 反 复 加 重 者 血 清 胆 红 素 浓 度 水 平 增 高,提示胆红素浓度变化与心功能不全预后相关。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及预后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3096c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f.png)
㊃论著㊃通信作者:贺翔渝,E m a i l :H 136********@163.c o m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 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及预后的关系贺翔渝,潘 燕,张小林(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南阳473000) 摘 要:目的 研究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 2(l i p o p r o t e i n -a s s o c i a t e d 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 A 2,L p -P L A 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及预后的关系㊂方法 从本院2021年4月21日-2022年4月21日接诊的人群中,选取49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选取4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㊂入院时,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L p -P L A 2水平,采取N I H S S 量表判断病情严重性㊂出院3个月,采取M R S 量表对预后进行评估,研究L p -P L A 2水平与病情的关系,分析影响预后危险性因素㊂结果 (1)观察组饮酒史㊁吸烟史㊁疾病史和体重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观察组L p -P L A 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㊂(2)在4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轻度有19例,中度有16例,重度有14例,其L p -P L A 2水平和N I H S 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3)在4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35例预后良好,有14例预后不良㊂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在T O A S T 的分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预后良好组发病到住院的时间显著短于预后不良组,L p -P L A 2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 <0.05)㊂(4)多因素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L p -P L A 2水平为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主要因素(P <0.05)㊂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L p -P L A 2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危险性因素㊂关键词:缺血性卒中;磷脂酶类A 2;预后中图分类号:R 7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23)04-0315-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23.04.004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s e r u ml i p o p r o t e i n -a s s o c i a t e d 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A 2l e v e l a n d t h e s e v e r i t y a n d p r o gn o s i s o f a c u t e i s c h e m i c s t r o k e H eX i a n g y u ,P a nY a n ,Z h a n g Xi a o l i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N e u r o l o g y ,N a n y a n g C e n t r a lH o s p i t a l ,N a n y a n g 473000,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H eX i a n g yu ,E m a i l :H 136********@163.c o m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e x p l o r e 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s e r u ml i p o p r o t e i n -a s s o c i a t e d 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A 2(L p -P L A 2)l e v e l a n d t h e s e v e r i t y a n d p r o g n o s i s o f a c u t e i s c h e m i c s t r o k e (A I S ).M e t h o d s F r o m A p r i l 21,2021t oA p r i l 21,2022,f o r t y -n i n eh e a l t h y v o l u n t e e r sr e c e i v i n gp h y s i c a le x a m i n a t i o ni no u rh o s p i t a lw e r es e l e c t e da st h e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49p a t i e n t sw i t h A I S w e r es e l e c t e da st h e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O na d m i s s i o n ,s e r u m L p -P L A 2l e v e lw a s d e t e c t e db y e n z y m e -l i n k e d i mm u n o s o r b e n t a s s a y (E L I S A ),a n d t h e s e v e r i t y o f t h e d i s e a s ew a s a s s e s s e d b y t h eN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so fH e a l t hS t r o k e S c a l e (N I H S S ).T h r e em o n t h s a f t e r d i s c h a r ge ,t h eM o d if i e dR a n k i nS c a l e (m R S )w a s u s e d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p r og n o s i s ,a n d th e c o r r e l a ti o nb e t w e e n s e r u m L p -P L A 2l e v e l a n d t h e s e v e r i t y o f d i s e a s ew a s a n a l y z e d .R i s k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g t h e p r o g n o s i so fA I S w e r ei d e n t i f i e d .R e s u l t s (1)T h e r e w e r en o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i n d r i n k i n g h i s t o r y ,s m o k i n g h i s t o r y ,d i s e a s eh i s t o r y a n db o d y m a s s i n d e x (B M I )b e t w e e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an d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 >0.05).S e r u m L p -P L A 2l e v e l i nt h e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a s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t h a t i n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 <0.05).(2)A m o n g 49p a t i e n t sw i t h A I S ,t h e r ew e r e19m i l dc a s e s ,16m o d e r a t ec a s e sa n d14s e v e r e c a s e s .T h e r e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 s e r u m L p -P L A 2l e v e l s a n dN I H S S s c o r e a m o n g t h e m (P <0.05).(3)A m o n g 49p a t i e n t sw i t h A I S ,t h i r t y -f i v e p a t i e n t sh a d g o o d p r o g n o s i sa n d14h a d p o o r p r o g n o s i s .T h e r ew a s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t h eT O A S T (T r i a l o fO r g 10172i n A c u t eS t r o k eT r e a t m e n t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b e t w e e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g o o d p r o g n o s i s a n d p o o r p r o g n o s i s (P >0.05).P a t i e n t sw i t h g o o d p r o g n o s i sh a da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sh o r t e r p e r i o d f r o mo n s e t t o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 ,a n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 s e r u m L p -P L A 2l e v e l t h a n t h o s ew i t h p o o r p r o g n o s i s (b o t h P <0.05).(4)M u l t i v a r i a b l e l o g i s t i c 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a g e a n d s e r u m L p -P L A 2l e v e lw e r e t h em a i n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g t h e p r o g n o s i s o fA I S (P <0.05).C o n c l u s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I S ,a h i g h s e r u mL p -P L A 2l e v e l i n d i c a t e s a p o o r c o n d i t i o n ,w h i c h i s a r i s k f a c t o r f o r t h e p r o gn o s i s o fA I S .K E Y W O R D S :i s c h e m i c s t r o k e ;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 sA 2;p r o gn o s i s ㊃513㊃‘临床荟萃“ 2023年4月20日第38卷第4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A pr i l 20,2023,V o l 38,N o .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我国脑卒中最常见类型,约占脑血管病70%[1]㊂由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存在障碍,使得此供血区缺氧缺血,导致脑组织软化㊁坏死等,因此具有高病死率㊁高致残率㊁高发病率等特点[2]㊂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成为公共卫生重大问题之一[3]㊂相关报道提示[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涉及多环节,其中重要病因为动脉发生粥样硬化㊂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 i p o p r o t e i n-a s s o c i a t e d 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 A2,L p-P L A2)源自炎症细胞,可在B载脂蛋白的作用下,结合高密度㊁低密度的脂蛋白,在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同时,引起泡沫细胞出现㊁沉积,最终形成粥样斑块,增加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风险[5-6]㊂研究结果显示,L p-P L A2不仅是粥样硬化炎症重要标志物之一,而且是预测心脑血管相关疾病重要的标记物[7-8]㊂L p-P L A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的恶化程度相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预测起着重要的作用[9]㊂不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性期, L p-P L A2水平变化情况尚存在争议,且其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尚不清楚[10]㊂基于此,本研究探讨L p-P L A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从2021年4月21日-2022年4月21日本院接诊的人群中,选取49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选取4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㊂其中,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41~ 77岁,平均(62.54ʃ9.18)岁㊂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42~78岁,平均(63.28ʃ9.73)岁㊂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㊂1.2纳入标准观察组资料完整且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家属知情同意;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相符[11];发病时间在24小时以内;初次发病㊂对照组既往无脑血管病病史,经体检时影像学证实颅内无新发及陈旧性缺血性脑梗死病灶㊂1.3排除标准肝肾功能存在异常;有免疫性疾病;脑出血㊁恶性肿瘤及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等㊂1.4方法观察组在4.5小时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采用0.9m g/k g阿替普酶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m i n内静脉推注,其余90%药物持续静脉滴注1h,溶栓完成后予以抗血小板聚集㊁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㊂收集两组年龄㊁性别㊁饮酒史㊁吸烟史㊁高血压㊁糖尿病及冠心病史和体重指数;收集观察组发病到住院的时间㊁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 O A S T)的分型[12],包括心源性脑栓塞(c e r e b r a l e m b o l i s m,C E)㊁小动脉的闭塞卒中(s m a l l-a r t e r y o c c l u s i o n L a c u n a r,S A A)㊁大动脉的硬化卒中(l a r g e-a r t e r y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L A A)㊁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i s c h e m i c s t r o k e o f u n k n o w n c a u s e, S U E)㊁其他原因缺血性卒中(i s c h e m i cs t r o k e f r o m o t h e r c a u s e s,S O E)㊂检测L p-P L A2㊂于晨起空腹时,采取两组4m l 静脉血,在室温下静置半小时,以3000r/m i n离心,持续15m i n㊂将上层血清分离到新试管中,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L p-P L A2水平[13]㊂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㊂观察组入院时,采取N I H S S量表对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说明病情就越严重㊂轻度:N I H S S评分在5分以下;中度:N I H S S评分在5分及以上㊁15分及以下;重度:N I H S S评分在16分及以上[14]㊂评估预后㊂发病90天后采取改良R a n k i n量表(M R S)评估预后,分数越高,预后就越差㊂预后良好:M R S评分在2分及以下;预后不良:M R S评分在3分以上[15]㊂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输入S P S S21.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分析L p-P L A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及预后的关系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因素,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两组比较应用t检验,多组比较应用方差分析㊂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应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两组一般资料㊁L p-P L A2水平比较观察组饮酒史㊁吸烟史㊁疾病史和体重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观察组L p-P L 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㊂2.2 L p-P L A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关系在4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轻度有19例,中度有16例,重度有14例,3组L p-P L A2水平㊁N I H S 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㊃613㊃‘临床荟萃“2023年4月20日第38卷第4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A p r i l20,2023,V o l38,N o.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1两组一般资料㊁L p-P L A2水平比较T a b.1 C o m p a r i s o no f g e n e r a l d a t a a n dL p-P L A2l e v e l s b e t w e e n g r o u p s组别例数体重指数(x-ʃs,k g/m2)饮酒史[例(%)]吸烟史[例(%)]高血压[例(%)]疾病史[例(%)]糖尿病冠心病L p-P L A2(x-ʃs,μg/L)对照组4927.18ʃ2.2314(28.57)22(44.90)11(22.45)13(26.53)14(28.57)425.73ʃ158.31观察组4927.62ʃ2.4715(30.61)21(42.86)10(20.41)12(24.49)15(30.61)190.35ʃ69.26 t/χ2值1.1210.1230.2140.1390.9010.10112.53P值0.1230.7140.7350.8120.1780.217<0.01表2 L p-P L A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及N I H S S评分关系T a b.2 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L p-P L A2l e v e l a n dA I S s e v e r i t y a n dN I H S S s c o r e病情程度例数L p-P L A2水平(x-ʃs,μg/L)N I H S S(x-ʃs,分)轻度19310.47ʃ90.684.93ʃ1.40中度16412.87ʃ122.149.65ʃ1.48重度14582.08ʃ143.2016.89ʃ1.52F值23.0152.146P值0.0000.0002.3 L p-P L A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关系在4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35例预后良好,有14例预后不良㊂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在T O A S T的分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预后良好组发病到住院的时间显著短于预后不良组,L p-P L A2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 0.05),见表3㊂2.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和L p-P L A2水平为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主要因素(P< 0.05),见表4㊂表3 L p-P L A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关系T a b.3 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L p-P L A2l e v e l a n d p r o g n o s i s o fA I S组别例数发病到住院的时间(x-ʃs,h)T O A S T的分型[例(%)]C E S A A L A A S U E S O EL p-P L A2(x-ʃs,μg/L)预后良好354.83ʃ2.297(20.00)11(31.43)10(28.57)3(8.57)4(11.43)346.27ʃ104.51预后不良147.76ʃ2.833(21.43)4(28.57)4(28.57)1(7.14)2(14.29)589.76ʃ152.32 t/χ2值2.8700.0100.030.3841.4360.45211.561 P值0.0040.8220.7860.3840.3110.539<0.001表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因素T a b.4 P r o g n o s t i c f a c t o r s o fA I S变量S E O R W a l dχ2值βP值95%C I下限上限性别0.2332.1993.4950.7620.0710.8723.249年龄0.1081.73617.0340.068<0.011.1821.207发病到住院的时间0.3271.6452.9810.7540.0670.8452.347 T O A S T的分型(L A A作为对照)S A A0.3020.6970.768-0.3150.3370.5021.307 C E0.6180.2293.627-1.1920.0640.2111.096 S O E0.2381.8023.3050.6250.0790.8532.913 S U E0.3160.9250.978-0.2960.4030.5123.022 L p-P L A20.2645.31227.0341.745<0.012.9847.9293讨论L p-P L A2是活化血小板的一种乙酰类水解酶,由炎性因子产生,可对炎性因子的表达㊁白细胞的趋化起到促进作用,让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在增加斑块不稳定性的同时,导致血栓形成㊁心血管相关事件发生等[16]㊂作为炎症的标志物之一,L p-P L A2已被临床用在心血管相关疾病危险性因素评价中,且作为诊断特异性炎症指标之一[17]㊂原因有两点:第一,在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外周循环内,大量血小板发生了过度性活化,使得大量活化因子被释放,在激活了单核巨噬系统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L p-P L A2;第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梗死灶内,周围会有大量炎症因子被释放出来,这些炎症因子激活了单核巨噬系统,使得被激活单核细胞释放出大量L p-P L A2㊂本研究结果表明:(1)观察组L p-P L 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L p-P L A2可促进P A F㊁氧化性卵磷脂的水解,生成氧化游离的脂肪㊃713㊃‘临床荟萃“2023年4月20日第38卷第4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A p r i l20,2023,V o l38,N o.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酸,在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的同时,加大斑块的易损性,其活性是影响粥样硬化独立性危险因素,其含量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存在独立相关性㊂因此相关研究提示,L p-P L A2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预测㊁危险性分层中有重要应用价值[18-19]㊂(2)本研究以N I H S S量表为依据,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进行了划分,包括轻㊁中㊁重三个级别㊂结果发现,患者L p-P L A2水平㊁N I H S 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㊂说明L p-P L A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的发展有密切关系㊂因此,在判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时,可通过观察L p-P L A2水平来掌握患者病情程度,为后续应用治疗方案提供科学参考㊂(3)为了研究L p-P L A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本研究在观察组出院3个月之后,采取M R S量表对其进行评估,划分成35例预后良好㊁14例预后不良㊂结果提示,患者发病到住院的时间越短㊁L p-P L A2水平越低,预后就越好㊂因此,为了获得良好预后效果,应尽量缩短患者发病到住院的时间㊂同时,在检测预后效果时,可将L p-P L A2水平作为关键预测指标㊂(4)本研究提示年龄和L p-P L A2水平为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主要因素,说明L p-P L A2水平的升高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有密切关系㊂因此,在治疗时,需科学选择治疗的药物㊁方法,以此降低有关因素对预后影响[20]㊂但本研究因纳入样本量较少,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故临床仍需大样本量研究㊁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证实结果真实性㊂综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L p-P L A2水平越高,患者病情就越严重,L p-P L A2水平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危险性因素㊂参考文献:[1]J o l u g b oP,A r iën sR A S.T h r o m b u s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e f f i c a c yo f t h r o m b o l y s i sa n dt h r o m b e c t o m y i na c u t ei s c h e m i cs t r o k e[J].S t r o k e,2021,52(3):1131-1142.[2]朱子煜,王磊,王祖华,等.血清L p-P L A2㊁P A R K7㊁E P O水平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 I H S S评分㊁C I M T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20,22(8):1204-1207.[3]李绍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分析[J].蛇志,2020,32(2):161-163.[4]白如玉,郭晓贤,郝美美,等.阿加曲班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L p-P L A2和A D AM T S-1水平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20,34(5):434-438.[5] L iJ,C a o T,W e i Y,e t a l.A r e v i e w o f n o v e lc a r d i a cb i o m a r k e r s i nac u t eo rc h r o n i cc a rd i o v a s c u l a rd i se a s e s:T h er o l e o f s o l u b l e S T2(s S T2),l i p o p r o t e i n-a s s o c i a t e d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A2(L p-P L A2),m y e l o p e r o x i d a s e(M P O),a n d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P C T)[J].D i sM a r k e r s,2021:6258865. [6]杨远芳,滕跃华.血清L p-P L A2㊁R D W水平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8):1930-1936.[7] M e n d e l s o nS J,P r a b h a k a r a nS.D i a g n o s i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o ft r a n s i e n t i s c h e m i c a t t a c ka n da c u t e i s c h e m i c s t r o k e:Ar e v i e w[J].J AMA,2021,325(11):1088-1098.[8]邓余杰,范林清,张涛.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J].临床荟萃,2021,36(2): 112-116.[9]刘晓腾,单伟超,侯瑞田,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㊁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J].临床荟萃,2021,36(1):25-29.[10]朴清花,刘秋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2): 11-13+21.[11]李雪峰,王清芳,冯玉凤.L p-P L A2㊁A n n e x i nA2与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1,38(4):301-306.[12]郝羽.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9):88-91.[13]李岚欣,李波,何强华,等.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㊁缺血修饰蛋白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对缺血性脑卒中病情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23): 4061-4064.[14]杨保华,付胜,伏冬梅.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对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㊁同型半胱氨酸㊁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6):79-82. [15]曹莉梅,蒋宾,廖远高.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0,37(10):877-880.[16] L v S L,Z e n g Z F,G a n WQ,e t a l.L p-P L A2i n h i b i t i o np r e v e n t sA n g I I-i n d u c e dc a r d i a c i n f l a mm a t i o na n df i b r o s i sb yb l oc k i n g m a c r o p h a g e N L R P3i n f l a mm a s o m ea c t i v a t i o n[J].A c t aP h a r m a c o l S i n,2021,42(12):2016-2032.[17]付增源.血清L p-P L A2㊁P L R水平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 I H S S评分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医学检验与临床,2022, 33(4):48-51.[18]宋雪云,王少伟,吴胜峰,等.癫狂梦醒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风痰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30(3):89-93,102.[19]单娜,赵丽,林晓东.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L p-P L A2㊁s C D40L的相关性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6):754-758.[20]李一璐,周亚军,任晨曦,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R B P4㊁L p-P L A2及M C P-1水平表达及其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1):2086-2090,2027.收稿日期:2023-02-25编辑:张卫国㊃813㊃‘临床荟萃“2023年4月20日第38卷第4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A p r i l20,2023,V o l38,N o.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脑梗死患者血液检验指标统计分析
![脑梗死患者血液检验指标统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7ed01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5.png)
脑梗死患者血液检验指标统计分析王洋; 王斯斯; 聂春【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20(026)001【总页数】4页(P53-56)【关键词】脑梗死; 血液检验; 指标升高; 指标降低【作者】王洋; 王斯斯; 聂春【作者单位】鞍山市中心医院立山院区神经内科辽宁鞍山 114032【正文语种】中文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部供血障碍、缺血和缺氧导致的局部脑组织软化坏死。
根据发病机制,脑梗死通常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3类。
脑梗死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占全部脑卒中的80%左右,给患者个人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目前,脑梗死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的影像学技术,虽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影像学改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对医疗条件有较高的要求。
国内针对脑梗死患者根据血液检验数据进行大样本量统计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通过对脑梗死患者的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对脑梗死病症可能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检验指标,从而提高对脑梗死的预防,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某三甲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70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样(全血、血清、血浆),其中男328例,女242例;年龄31~89岁,平均(62.60±11.89)岁;检验指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凝血等相关指标共计116项,所有检验数据共计50 605条(某些患者的检验指标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过多次检查,本研究纳入3个月以上重复检查的指标,排除3个月以内重复检查的指标),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仪器与试剂血常规检测所用仪器为:西斯美康血球仪XE-2100,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检测所用仪器为:罗氏cobas 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凝血检测所用仪器为:西斯美康CS5100全自动血凝仪。
各检测项目所用试剂为仪器配套试剂。
1.3 检测指标的处理对所有相关检验指标(共计116项)的数据进行处理:①筛选检验结果在异常范围的数据;②将异常检验结果划分出升高(大于正常范围上限)的数据和下降(小于正常范围下限)的数据;③计算每个检验指标相应的异常率、升高率和下降率;④筛选出改变趋势一致的指标进行统计。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TOAST分型标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TOAST分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3735728647d27284b7351ff.png)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TOAST分型标准在临床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比较容易,但在病因诊断方面是比较困难的。
目前国内外尚缺少通用的病因诊断标准。
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SAT)亚型分类标准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学分类标准。
该标准来源于一个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
TOAST亚型分类标准侧重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学分类,根据这一分类方法提出的大、小血管病变学说在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
1993年该标准公布以来[24],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
目前,常用的脑血管病分类方法还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
OCSP完全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分型,以便在影像学尚不能清楚显示梗死灶时,判断病灶部位和病情轻重,有快捷、简便、重复性好的优点[5]。
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可以清晰准确地显示梗死灶的部位和大小,因而又产生了影像学分型[6]。
在多种临床和影像学分型方法中,哪一种分型标准对脑梗死的病因、预后判断以及指导治疗最准确,是临床非常关注的问题。
由于TOAST亚型分类标准侧重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在临床应用中有较好的可信度,因此,TOAST分型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用TOAST分型标准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转归、康复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其有助于临床医师对不同亚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及康复措施中更加有针对性[7]。
1 TOAST亚型分类标准根据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TOAST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5个类型,各类型的病因不同,具体分类标准如下。
1.1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这一类型患者通过颈动脉超声波检查发现颈动脉闭塞或狭窄(狭窄≥动脉横断面的50%)。
血管造影或MRA显示颈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50%。
其发生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患者如出现以下表现,对诊断LAA有重要价值,(1)病史中曾出现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多为同一动脉供血区内的多次发作;(2)出现失语、忽视、运动功能受损症状或有小脑、脑干受损症状;(3)颈动脉听诊有杂音、脉搏减弱、两侧血压不对称等;(4)颅脑CT或MRI检查可发现有大脑皮质或小脑损害,或皮质下、脑干病灶直径>1.5 cm,可能为潜在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5)彩色超声波、经颅多普勒超声(TCD)、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可发现相关的颅内或颅外动脉及其分支狭窄程度>50%,或有闭塞;(6)应排除心源性栓塞所致的脑卒中。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3ca08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6.png)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影响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人群,但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发作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目前,青年缺血性脑卒中还没有统一的年龄标准,国内应用较多且被广泛认可的是指发生在18~45岁年龄段之间的缺血性脑卒中[1]。
据统计,青年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比例高达15%~18%[2]。
相较于老年患者,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病因及预后更加复杂[3]。
脑卒中的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青年人作为社会劳动的主要承担者,青年脑卒中带来的危害比老年人更大。
因此,目前急需在这一特定人群中确定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等更多信息,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本研究以284例45岁以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回顾性收集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2019年12月入院的符合条件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284例作为病例组。
同期收集284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纳入标准:年龄在18~45周岁之间;诊断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版[4],经头颅CT或头颅MRI证实符合脑梗死诊断,并显示与临床症状相符的责任病灶;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发病时间在一周之内;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资料完善。
排除标准:既往有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年龄>45岁或年龄<18岁者;因其他疾病导致严重运动或感觉功能残疾者;其他非脑梗死的血管性疾病者;各种原因而不能完成相关检查者。
1.2 研究方法1.2.1 资料收集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脑卒中分类);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疾病、脑卒中家族史);个人史(吸烟、饮酒史)。
总局关于发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附件
![总局关于发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附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f987641711cc7930b71609.png)
暗带概念。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及其范围,和已经梗死组织的比 例关系等是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考虑的要点。多模式 MRI+CT 影像学的技术可大致估计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的范围。
7.合并症 对受试人群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脑卒中病情评价的合并疾病 应进行慎重鉴别。应对脑卒中前已存在的疾病进行评估,并采取 措施对脑卒中相关的残疾与痴呆、跛行或骨关节炎等导致的其他 重叠残疾进行鉴别。应记录可对脑卒中结局产生影响的伴随疾病 (例如:发热、高血糖症、低血压和房颤等)。在脑卒中发生前 不能独立从事日常生活活动的患者不推荐入选确证性试验。 (二)试验设计 脑卒中临床试验多采用随机、盲法、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如 为溶栓药物,可以进行阳性对照的非劣效性试验设计,但若为神 经保护等其他类药物,建议采用(如安慰剂对照的)优效性试验 设计。如进行新复方制剂或者联合用药的评价,也可以考虑进行 析因设计,对每种药物单独治疗及联合治疗均进行研究。加载试 验是在一种已有的治疗(如溶栓治疗)基础上添加新的治疗。 (三)对照的设置 试验应选择合适的对照组,包括安慰剂对照、阳性药物对照 或受试药物不同剂量组间的对照。选择非劣效性试验的阳性对照 药物要谨慎,其一般选择原则为,一个合适的阳性对照,应当是 普遍应用的,其疗效已经由设计良好的优效性试验的数据确认并 定量,并可以在新的阳性对照试验中保持其原有的疗效。为此,
(四)基础治疗 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是长期的综合治疗,溶栓或神经保护药物 治疗等仅是其治疗的一部分,药物临床试验可以在适当基础治疗 的情况下进行,但应当尽量控制基础治疗对试验药物有效性和安 全性评价的影响,并应该注意基础治疗与试验药物的临床定位和 作用特点的相关性,避免使用与试验药物相似作用机制的药物。 基础治疗的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偏倚。为避免偏倚,对所有受 试者应保证试验用药前、用药期间以及用药后的访视期间所有基 础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措施)的标准化,并做到组间的一 致性和可比性。同时,在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还应注意各试验中心 基础治疗和措施的一致性。 (五)有效性终点 有效性终点指标必须是明确的、可评估的、一致性高、客观 的和公认的。改善血流和神经保护治疗(及其他机制治疗如免疫、 抗炎等)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受试
缺血性脑卒中血液流变学指标
![缺血性脑卒中血液流变学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c1fb47698e9951e79b8927a2.png)
缺血性脑卒中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脑梗死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
应用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损伤的血液标记物指标(AIS-NVU)S100β蛋白、血清纤维蛋白肽A(F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说明WBC和NC增高可能是脑血管病的始动因素。
中性粒细胞比值NE%,纤维蛋白原FIB,中风病证候积分,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h)水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量表(Barthel指数)中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室指标:血小板聚集率①通过降低蛋白的表达,减轻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②通过降低表达而抑制凝血纤溶系统激活、减少微血栓形成;③通过调节浓度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增加血管生成、降低血管通透性、保护神经细胞;④通过降低表达而抑制通透性增高、减轻破坏及脑水肿。
从而达到多勒点、多途径保护的疗计数与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梗塞面积有关。
中经络组与中脏腑组的血脂、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除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中,低LDL可增加脑出血死亡的危险加之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治疗前后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大脑缺血时,坏死的神经元释放(NSE),脑脊液和血清(NSE)水平升高。
较易检测到血清或脑脊液中的(NSE)。
2h-2.5天(NSE)的浓度高。
于第1,3天采集静脉血3ML,3000r/min 离心,分离血清储存。
查血常规,凝血和肾功能,观察安全性指标,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了解脑的损伤程度。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40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40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e06f03a6c30c2258019e05.png)
参 考 文献 :
[ aec . utI ac d m ni A r l n t JA e a o ,9 6 3 ( : 1 K s s M l l rt e et . a ety m G f  ̄Sc 1 8 ,46 1 ” in ” f a e i? i )
摘 要 : 红 素 升 高 长 期 被 作 为 肝胆 和 血 液 系统 疾 病 的 重 要 诊 断 指 标 。而胆 红 素 正 常特 别是 降低 意 义研 究很 少 。近 期研 究表 明 , 红 素是 机 体 内 胆 胆
清 除 超 氧 自由基 损 伤和 保 护机 体 低 密度 脂蛋 白 以 对 抗 超 氧 损 伤 的 重 要 生 理 抗 氧 化 物 质 , 含 量 能 有 效 抑 制 动 脉 内斑 块 和 粥 样 硬 化 的 形 成 和 发 其
1 . 4临床表现及神经系统体征 ①4 O例 VD患者普遍有近事遗忘 , 计
1 病因 4 例 V . 2 O D患者 的原发 脑血管病变 均依据全 国第 四届 脑血
收稿 日期 :01— 2 2 2 10 — 0
算力 、 判断 力 、 向力 、 定 理解力 、 社会活动及 日 常生活 能力减 退。5 年
4 21 4 8 8.
状及记忆力得至好转 ,l l 例肢体功能障碍得到不 同程度恢复 ,其他 症状相应改善 1 例。5 8 年跟踪观察 , 3 1 患者呈逐渐加 重趋 势 , 例 , 8
因病情加重而死 于肺部感染或心、 肾功能衰竭。
次 6例 , 4次 2例 。
11一 般 资 料 本 组 4 . 1例 , 为 男 性 , 龄 6 ~ 6岁 , 均 7 . 。 均 年 78 平 24岁
VD诊断采用 F lan简 易精神状态量表 ( E 、 c isi os i t MMS )Hahnk 缺血量
RDW_hs-CRP_凝血纤溶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RDW_hs-CRP_凝血纤溶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ac4e5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6.png)
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3)11-1864-05RDW hs-CRP凝血纤溶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陈㊀竹,㊀李㊀冲,㊀王新星,㊀马㊀莉,㊀张兰樱(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㊀四川㊀泸州㊀646000)ʌ摘㊀要ɔ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㊁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凝血纤溶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㊂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脑动脉狭窄现象分为脑动脉狭窄组57例和脑动脉正常组69例㊂比较两组患者RDW㊁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凝血纤溶指标,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㊂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动脉狭窄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明显大于脑动脉正常组(P<0.05),hs-CRP明显高于脑动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动脉狭窄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低于脑动脉正常组患者(P<0.05),纤维蛋白原(FIB)㊁D-二聚体(D-D)水平明显高于脑动脉正常组患者(P<0.05);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DW㊁FIB㊁D-D㊁hs-CRP与脑动脉狭窄呈显著正相关(P<0.05),APTT与脑动脉狭窄呈显著负相关(P<0.05)㊂结论:RDW㊁hs-CRP㊁凝血纤溶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㊂ʌ关键词ɔ㊀红细胞分布宽度;㊀hs-CRP;㊀凝血纤溶指标;㊀缺血性脑卒中;㊀脑动脉狭窄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23.11.020Correlation Analysis of RDW hs-CRP and Coagulation-Fibrinolysis Index with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CHEN Zhu,LI Chong,WANG Xinxing,et al(Luzhou People's Hospital,Sichuan Luzhou646000,China)ʌAbstractɔ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and coagulation-fibrinolysis index with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ischemic stroke.Methods:A total of126patients with cerebral arterial thromb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2019and May2021were included.They were categorized into two groups:the cerebral arterial stenosis group(n=57)and the cerebral arterial normal group(n=69)based on the presence of cerebral artery parative analysis of RDW,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 -CRP),and coagulation-fibrinolysis index was perform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their correlations were examined.Results: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P<0.05).In the cerebral arterial stenosis group,patient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larger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values in the neck region compared to the cerebral arterial normal group(P< 0.05).Additionally,hs-CRP levels in the cerebral arterial stenosis group were notab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erebral arterial norma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Furthermore,patients in the cerebral arterial stenosis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of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compared to patients in the cerebral arterial normal group(P<0.05).In contrast,fibrinogen(FIB) and D-dimer(D-D)levels in the cerebral arterial stenosi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erebral arterial normal group(P<0.05).Pearson or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DW,FIB,D-D,hs-CRP,and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P<0.05).How-ever,APTT showe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P<0.05).Conclusion:The㊃4681㊃ʌ基金项目ɔ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编号:17PJ091)ʌ通讯作者ɔ张兰樱findings suggest that RDW,hs-CRP,and coagulation-fibrinolysis index are indeed correlated with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rterial thrombosis.ʌKey wordsɔ㊀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㊀hs-CRP;㊀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indexes;㊀Ischemic stroke;㊀Cerebral arterial stenosis㊀㊀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最高,在全部卒中占比高达65%~85%,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㊂缺血性脑卒中一般由脑部血液供应异常所引起,在中老年人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1]㊂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方式㊁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此外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发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致残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2]㊂因此,采取有效途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早发现㊁早治疗以及准确评估患者状况是当今医学界急需解决的问题㊂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作为一种指标能反映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有研究人员发现其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㊁发展及病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㊂此外,人们还发现当患者伴有心脑血管疾病㊁糖尿病以及高血压时,其凝血纤溶指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对评估病情进展具有较高的价值[4]㊂据报道,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发㊁恶化过程中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预测心脑血管疾病上有较高的敏感性[5]㊂但关于上述三者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较少㊂因此,本文以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㊁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凝血纤溶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脑动脉狭窄现象分为脑动脉狭窄组57例和脑动脉正常组69例㊂脑动脉狭窄组:男36例,女21例;年龄43~68岁,平均(56.84ʃ6.36)岁;体质指数:19~26kg/m2,平均(23.50ʃ2.45)kg/m2㊂脑动脉正常组:男43例,女26例;年龄44~68岁,平均(56.30ʃ6.80)岁;体质指数:20~28kg/m2,平均(23.82ʃ2.57)kg/m2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㊂1.2㊀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上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②病发时间低于4h;③年龄>18岁;④相关影像学检查显示脑部存在明显缺血性病灶;⑤患者及家属已知晓研究目的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标准:①此前已受到感染;②合并血液病㊁免疫性疾病;③伴恶性肿瘤;④重要脏器病变;⑤临床资料不完整或中途退出研究者㊂1.3㊀方㊀法1.3.1㊀RDW和hs-CRP的检测:采集患者2mL静脉血,于患者入院后1h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XN-9000对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进行检测,相关试剂及配套设备均为Sysmex生产;然后用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PA300快速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相关试剂及配套设备均为锦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检测过程中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㊂1.3.2㊀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的检测:采集4mL患者静脉血于含有抗凝剂的采血管内充分混匀,用离心机以4000r/min离心10min后,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CP3000(积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其中凝血酶原时间(PT)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㊁凝血酶时间(TT)㊁纤维蛋白原(FIB)㊁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以及D-二聚体(D-D)水平㊂1.4㊀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经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为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 xʃ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正态连续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非正态变量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或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㊀果2.1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㊁年龄㊁吸烟史㊁饮酒史㊁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上无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2.2㊀两组患者hs-CRP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比较:脑动脉狭窄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大于脑动脉正常组(P<0.05),hs-CRP明显高于脑动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㊃5681㊃表1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xʃs,n(%)]项目脑动脉正常组(n=69)脑动脉狭窄组(n=57)t/χ2P 性别(男)43(62.32)36(63.16)0.0120.923年龄(岁)56.84ʃ6.3656.30ʃ6.800.4620.453体质指数(kg/m2)23.82ʃ2.5723.50ʃ2.450.7140.477吸烟史36(52.17)28(49.12) 1.5420.215饮酒史29(42.03)24(42.11)0.1250.733高血压史50(72.46)29(50.88) 6.2210.013收缩压(mmHg)140.25ʃ15.31141.16ʃ15.400.3310.741舒张压(mmHg)83.34ʃ7.4682.15ʃ7.190.9060.367表2㊀两组患者hs-CRP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比较[ xʃs,M(P25,P75)]组别例数hs-CRP(mg/L)红细胞分布宽度(%)脑动脉正常组69 4.89ʃ2.9112.40(12.00,13.00)脑动脉狭窄组5711.51ʃ5.7213.30(12.75,13.60) t/Z7.921 5.660P<0.001<0.0012.3㊀两组患者凝血纤溶指标水平比较:脑动脉狭窄组患者APTT明显低于脑动脉正常组患者(P<0.05),FIB㊁D-D水平明显高于脑动脉正常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PT㊁TT㊁FD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表3㊀两组患者凝血纤溶指标水平比较( xʃs)组别例数PT(s)APTT(s)TT(s)FIB(g/L)FDP(mg/L)D-D(mg/L)脑动脉正常组6912.38ʃ0.7131.41ʃ2.5616.13ʃ0.85 3.45ʃ0.49 2.43ʃ0.470.68ʃ0.18脑动脉狭窄组5712.61ʃ0.6926.03ʃ2.9016.43ʃ0.87 4.09ʃ0.67 2.55ʃ0.44 1.30ʃ0.40 t 1.78511.051 1.901 6.077 1.49110.667 P0.077<0.0010.060<0.0010.138<0.0012.4㊀红细胞分布宽度㊁hs-CRP和凝血纤溶指标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经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㊁hs-CRP㊁FIB㊁D-D与脑动脉狭窄呈正相关(P<0.05),APTT与脑动脉狭窄呈负相关(P<0.05),PT㊁TT㊁FDP与脑动脉狭窄无相关性(P>0.05)㊂见表4㊂㊃6681㊃表4㊀红细胞分布宽度凝血纤溶指标和hs-CRP 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项目脑动脉狭窄r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P红细胞分布宽度0.7260.05 hs-CRP0.8570.002 PT0.0860.365 APTT-0.3750.006 TT0.1060.253 FIB0.6920.003 FDP0.1160.238 D-D0.5630.004 3㊀讨㊀论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导致人们死亡的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同时会引起较高的致残率㊂据相关数据统计,约有一半以上的存活患者会伴有不同后遗症,这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6]㊂据相关文献报道,缺血性卒中多有血管狭窄现象,甚至发生闭塞,此外脑水肿扩散,侧枝循环受阻,并发全身感染㊁电解质调节或酸碱状态失衡等都会加重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继而引发缺血性脑卒中[7]㊂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复杂多样,脑动脉狭窄是重要原因之一㊂因此,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对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估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而寻找一些可以早期反映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且敏感度高㊁准确性高的相关检验指标意义重大㊂RDW是一种可以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指标,血液中RDW的值越大,表明红细胞形态及大小差异就越大,其与红细胞受损和退化存在一定的关联性[8]㊂当前临床上对于RDW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发生机制还未探究明白㊂有研究人员猜想RDW也许通过在炎性反应以及氧化应激中发挥作用,进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病情的变化[9]㊂在临床医学中,hs-CRP 常被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㊂当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hs-CRP的水平会升高,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hs-CRP的水平来评估炎症的程度㊂炎性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红细胞的存活率降低,进而引发红细胞损伤,此外炎性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炎性细胞通过大量的聚集,对缺血半暗带造成损伤,进一步加重缺血性脑卒中[10]㊂据相关文献报道,hs-CRP是炎症反应发生时一种相关反应蛋白,其可通过对不同途径进行激活,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并释放氧自由基,进而导致不稳定斑块脱落和血管痉挛[11]㊂本研究中,脑动脉狭窄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大于脑动脉正常组,hs-CRP明显高于脑动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当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有脑动脉狭窄时,其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hs-CRP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这与马新等[12]的研究结果类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有脑动脉狭窄时,其交感神经张力会持续增强,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遭到破坏,迷走神经功能也有所下降,进而造成hs-CRP的变化㊂FDP是一种纤维蛋白原经降解形成的碎片及其它二聚体㊁复合物的总称,能抑制纤维蛋白形成,有抗凝血酶作用,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㊂FIB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其作为一种独立危险因子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预测作用[13]㊂APTT常用于筛查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PT是用于筛查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一种特异性指标㊂本研究中,脑动脉狭窄组患者APTT明显低于脑动脉正常组患者,FIB㊁D -D水平明显高于脑动脉正常组患者,说明患者合并脑动脉狭窄时,其相关凝血纤溶指标会出现相应的变化㊂此外,pearma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红细胞分布宽度㊁hs-CRP㊁FIB㊁D-D与脑动脉狭窄呈显著正相关,APTT与脑动脉狭窄呈显著负相关㊂综上所述,当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脑动脉狭窄时,其红细胞分布宽度㊁hs-CRP及凝血纤溶指标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且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㊂ʌ参考文献ɔ[1]㊀Wang L,Xiong X,Zhang L,et al.Neurovascular unit:a criti-cal role in ischemic stroke[J].CNS Neurosci Ther,2021,27(1):7-16.[2]㊀杨逸昊,陆靖,童婧怡,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自发性出血转化风险预测研究的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3,22(4):414-417.[3]㊀王春慧,李友凤,胡睿瑶,等.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0,37(4):337-340.[4]㊀王清莲,赵海涛.宫氏脑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741-742.[5]㊀周琦,柯玲,阮科,等.系统炎症因子预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2,38(2):118-123.㊃7681㊃[6]㊀李秀娟,余珊,苏剑辉,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院期间红细胞分布宽度波动与预后相关性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23,51(6):635-637.[7]㊀杨勇涛,鲍娟,曹毅,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21例临床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0,47(2):15-20.[8]㊀Hong RH,Zhu J,Li ZZ,et al.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width is associated with neuronal damage in acute ischemicstroke[J].Aging,2020,12(10):9855-9867. [9]㊀Hong L,Fang K,Ling Y,et al.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width is associated with collateral flow and final infarct vol-ume in acute stroke with 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J].Se-min Thromb Hemost,2020,46(4):502-506.[10]㊀李丹丹,梅俊,周庆兵,等.固有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2,30(1):71-76.[11]㊀李寅珍,张晶文,郑永强.血清Hcy㊁hs-CRP㊁CysC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发生及预后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4):798-802. [12]㊀马新,鲜晓莉,柴树红.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㊁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J].重庆医学,2022,51(23):3997-4003.[13]㊀邓俊国,孟令秀,熊爱红,等.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PCI中应用不同剂量比伐卢定对PLT㊁MPV及FIB的影响[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14(8):1346-1349.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3)11-1868-05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脂肪衰减指数的关系分析闫㊀炜1,㊀郭㊀丹2,㊀孙晓婷1(1.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㊀山西㊀临汾㊀0410002.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㊀北京㊀㊀㊀㊀100191)ʌ摘㊀要ɔ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C)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㊁脂肪受控衰减指数(CAP)的关系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61例单纯T2DM患者临床资料纳入T2DM组;回顾性分析同期我院收治的48例T2DM合并NAFLD患者临床资料,纳入T2DM/NAFLD组㊂分析两组患者性别㊁年龄㊁腰臀比㊁T2DM病程㊁体质指数(BMI)㊁血压[舒张压(DBP)㊁收缩压(SBP)]等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脂质代谢指标[sdLDL-C㊁CAP㊁总胆固醇(TC)㊁甘油三酯(TG)]㊁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㊁糖化血红蛋白(HbAIc)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别分析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TC㊁TG㊁sdLDL-C与HOMA-IR㊁CAP的关系㊂结果:T2DM合并NAFLD患者BMI㊁脂质代谢指标(TC㊁TG㊁sdLDL-C㊁CAP)及糖代谢指标(FPG㊁HbAIc㊁HOMA-IR)水平均高于单纯T2DM患者(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合并NAFLD患者sdLDL-C水平与HOMA-IR㊁CAP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㊂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sdLDL-C水平升高,且与胰岛素抵抗及CAP密切相关㊂ʌ关键词ɔ㊀2型糖尿病;㊀非酒精性脂肪肝;㊀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㊀胰岛素抵抗;㊀脂肪衰减指数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23.11.021Changes of Serum Small and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Relationship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and Fat AttenuationIndex in Patients with T2DM and NAFLDYAN Wei,et al(Linfen Central Hospital,Shanxi Linfen041000,China)ʌAbstractɔ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serum small and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㊃8681㊃ʌ基金项目ɔ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编号:2020160)。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e6b50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c.png)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2024年6月,《中华神经科杂志》发布了更新版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
该指南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提供了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诊治的最新推荐意见,涵盖急性期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二级预防抗血小板治疗等多个方面。
本文深入剖析这些关键推荐,结合AIS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解读。
01、血压及血糖管理应谨慎缺血性卒中后70%的患者可见血压升高,多数患者的血压水平在发病后数天内可自行恢复。
血压过高可能增加出血转化风险,血压过低则可能加重缺血损伤。
但是,目前对于AIS的降压目标和时间窗仍没有明确结论。
《指南2023》建议,对于机械取栓术后血管完全再通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维持术后收缩压在140~180 mmHg可能是合理的,应避免将收缩压控制在120 mmHg以下(Ⅱ类推荐,B级证据)。
30%~4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可见血糖升高,但急性期血糖控制方案尚不明确。
相比于高血糖,低血糖引起的损伤尤为严重,可导致脑损伤。
因此,加强AIS患者的血糖监测是合理的,但不推荐过于积极的进行降糖干预,并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02、静脉溶栓时间窗有效拓宽随着“缺血半暗带”理论的完善和推广,基于时间窗的溶栓适应证得到了“组织窗”的有效补充。
WAKE-UP试验提出了一种“扩散加权成像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不匹配”模式,可用来筛选能够从静脉溶栓获益的发病时间不明或醒后卒中患者。
EXTEND试验则借助灌注影像提出了“梗死核心-低灌注不匹配”,旨在筛选出有足够缺血半暗带的患者,成功地将静脉溶栓时间窗拓宽到9 h。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未来将会惠及更多患者。
另外,由“缺血半暗带”衍生出的“组织窗”理论极大地扩展了静脉溶栓的适应人群,并强调了AIS个体化精准诊疗的重要性。
03、替奈普酶获得非劣效证据TNK是一种改良的溶栓药物,与阿替普酶相比,具有更强的血管再通能力和更低的出血风险,单次短时推注后患者即可进行转诊。
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总胆红素、尿酸水平与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总胆红素、尿酸水平与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c36b0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2.png)
- 57 -[2] Omar A R.Outcomes of Surgery as Part of the Management of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Database Analysis[J].Cancer Investigation,2018,36(4):238-245.[3]梁国红.替莫唑胺配合全脑放疗与单纯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效果、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5):112-114.[4] Shen T C,Chang W S,Tsai C W,et al.The Contribu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Promoter Genotypes in Taiwan Lung Cancer Risk[J].Anticancer Research,2018,38(1):253-257.[5]孙基峰,罗婧,陈思颖,等.原发性肺癌含洛铂双药化疗同步放疗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1):59-63.[6] Rong D,Mao Y,Yang Q,et al.Early osteosclerotic changes predict chemotherapy response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es[J].European Radiology,2018,28(10):1-8.[7]俞婷婷,卢喜,单莉.培美曲塞与依托泊苷联合顺铂同步胸部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3):2871-2875.[8]莫淼,张鹏,申鹏.阿特珠单抗联合卡铂和依托泊苷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Ⅲ期试验-IMpower 133研究解读[J].中国癌症杂志,2018,28(12):940-945.[9]杨莅,汤虹,吴育锋,等.依托泊苷维持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8,31(3):290-293.[10]刘镭,高亚贤,王建平,等.TRIM28siRNA 通过活化E2F 转录因子1增加非小细胞肺癌PAa 细胞对依托泊苷的敏感性[J].解剖学报,2018,33(4):455-460.[11]张鹏,李佳翔,刘新国,等.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肺癌诊断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8,30(1):90-99.[12]翟晋芳,杜凤兰,绳晋雅,等.肺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 细胞和IL-10的检测及其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6):325-327.(收稿日期:2020-12-08) (本文编辑:马竹君)①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32通信作者:李晓波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总胆红素、尿酸水平与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梁蔚蔚① 李晓波① 谢卓君① 【摘要】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 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尿酸(uric acid,UA)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全文)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da281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a.png)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全文)卒中是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卒中的80%。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千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
目前被证实有效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再通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静脉rt-PA溶栓。
对静脉溶栓随机对照试验的荼萃分析证实发病4.5h内静脉rt-PA溶栓有明确获益,而且溶栓时间越早,获益越大。
静脉溶栓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能够通过其获益的患者不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3%,同时其治疗效果依然有巨大的优化空间,因此,国内外学者一直在探索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管内治疗方法。
自2014年底开始,一系列相关研究相继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研究结果:在经过筛选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以机械取栓为主的血管内治疗可带来明确获益。
基千主要针对可回收支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6项机械取栓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2015年国内外相关指南对特定人群急诊血管内治疗给予了最高级别的推荐。
2015年至今,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在多方面取得了研究进展。
近年来,中国血管内治疗的数量逐年大幅增长,新的研究也在不断拓展血管内治疗的适宜人群,基千这些最新研究证据,中国卒中学会组织国内本领域专家通过查阅文献、反复征求建议并讨论,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8〉〉的基础上,根据新发现和新证据进行了推荐和建议的更新,制定了«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旨在总结目前有关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适合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临床可参考的标准及管理方法。
建议临床医师在参照本指南推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影像评估方案对千经筛选发病6h以内、ASPECT S评分<6分、拟接受紧急再灌注治疗的患者,或发病超过6h、拟接受紧急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建议完成CTP 检查以明确梗死核心区和缺血半暗带体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https://img.taocdn.com/s3/m/8845740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9.png)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1.识别 2. 病史采集 3.一般体格检查 4.辅助检查 5.神经系统检查和卒中评分
1.AIS识别
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4).双眼向一侧凝视 5).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6).眩晕伴呕吐 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8).意识障碍或抽搐
护理课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血液供应 障碍,并由此产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出现神经功 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 约占脑卒中的69.6%~70.8%。
患者主要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如失 语、偏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也可有头痛、呕 吐、昏迷等全脑症状。轻者预后良好,严重者可危及 生命。
2.基线评估可以评估卒中严重程度,治疗后可以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基线评估>16分的患者很有可能死亡,而<6分的很有可能恢复良好;每 增加1分,预后良好的可能性降低17%;
3.用于脑梗死溶栓的治疗评定: 常用溶栓的评分时间点:溶栓前;溶栓后2小时;溶栓后24小时;溶栓
后7天;溶栓后90天。溶栓24小时候NIHSS全部评分下降4分或以上, 认为溶栓有效
2. 病史采集
着重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即患者此前无症状状 态的时间。其他病史包括神经系统症状的进展特征, 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药物滥用、偏头 痛、癲痫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之前有没有 出现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脑外伤、意识障碍以及脑卒 中相关疾病。
AIS处理
1. 处理气道、呼吸、循环问题 2.心脏监护 3.建立静脉通道 4.吸氧 5.评估有无低血糖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诊治及新进展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诊治及新进展课后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43c59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d.png)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神经内科学-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诊治及新进展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高分辨血管壁MR指导下慢性颈动脉闭塞开通 (1)二、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3)三、卒中后认知障碍干预的新策略 (5)四、卒中恢复期管理的进展与实践 (7)六、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解读 (9)七、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精准抗血小板治疗 (12)八、房性心脏病-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SUS)——一个潜在的重要病因 (14)九、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评估 (16)十、CAS并发症处理和围手术期管理 (18)十一、急诊取栓困难路径建立——经桡动脉穿刺 (20)十二、卒中后癫痫的诊断和治疗 (22)十三、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进展 (24)十四、缺血性脑卒中的脑保护治疗 (26)十五、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研究进展 (28)十六、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抗凝策略与挑战 (30)一、高分辨血管壁MR指导下慢性颈动脉闭塞开通1.高分辨血管壁MR指导下颈动脉闭塞开通的优点是什么()A.建立血管壁完整图像B.减少脑梗死并发症C.明确血肿或溶栓疗法的治疗时态D.对内中膜撕裂如实显示E.评价颅内动脉分支的情况参考答案:A2.慢性颈动脉闭塞最常见病因()A.动脉粥样硬化B.结缔组织疾病C.先天发育异常D.病毒感染E.血管炎参考答案:A3.关于脑动脉血管壁正性重构特征,哪一项表述正确()A.斑块造成的管壁向内扩张B.加重管腔狭窄C.斑块面积<40%血管截面积时,动脉管壁表现为正性重构D.DSA检查可见管腔明显狭窄E.斑块面积>40%血管截面积时,动脉管壁表现为正性重构参考答案:C4.颅内动脉易损斑块在HR-VWI扫描特征表现()A.T1高信号B.T1等信号C.T1低信号D.T1增强斑块无明显强化E.T2加权成像参考答案:A5.慢性颈动脉闭塞临床特异性表现()A.晕厥B.记忆力下降C.偏头痛D.脑卒中E.颈部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参考答案:D二、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解读1.卒中后抑郁在卒中幸存者中的累积发病率为55%A.10%B.15%C.35%D.45%E.55%参考答案:E2.以下哪项是卒中后患者可能出现的常见精神症状?A.头痛B.咳嗽C.情绪低落D.视力模糊E.肌肉疼痛参考答案:C3.急性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内开始胃肠道内营养。
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相关性
![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相关性](https://img.taocdn.com/s3/m/4409e427cfc789eb172dc812.png)
颈活检提示 慢性炎症 ,个别细胞轻度 异型性 ,术后病理检查 未宫颈鳞 治疗带 来了很大的突破 。
・
临床 研 究 ・ 1 2 9
癌 ,腺 体及肌层广泛 浸润 。 2 _ 3术后 随访及恢复情 况 术 后 随访 ,3 6 0 例 患者 术后 1 ~ 2 周 内均 有少 量 阴道血性 分 泌物 , 无异 味 ,无 疼痛感 。仅2 例 患者 阴道流 血量增 多 ,通 过创面 涂抹炉甘 石 、局 部压迫止血 并服用止血药 后改善 。所有 患者均未 出现宫颈粘连 和感染情 况。术 后经期无改变 ,月经量基本正 常。
发 的一 些 临床 症状 及 一些 功 能的缺损 。此 类疾 病 的 发病过 程主要 涉及到 动脉 硬化 ,动脉硬 化是 为 常 见的病 因 ,其 中血 脂 异常 又是 动脉硬 化
的 最重要 危 险 因素 ;而 氧 化应 激 又是 动脉硬 化 的过 程 中其 细胞 损伤 的一 个 主要 机 制 , 自由基是 介 导该 效应 的主 要 因素。胆 红 素 的意 义 为 ,
血栓 形 成 、脑栓 塞 以及 分水岭梗 死 。还 有一 种 缺血性 脑血 管病 为 “ 椎 . 基底 动脉 供血 不 足 ” 。脑 血 管类 疾病 是 患者 的血 管壁病 变或者 患者
的 本身血 流 动 力学障碍 的一些 相 关基础 上 发生 的血液 供应 上 的障碍 ,现 对应 的 相应 的供血 区的缺 氧 以及缺血 ,并引起 损 害 ,造成一 系列 继
血 清胆 红素被 认 为是毒 性 代谢 产 物 ,在 临床 实践 中胆 红素一 直被 作 为其 肝脏 以及 造血 系统 等一 些疾 病 的一个 标志 物 。以松 原 市 中心 医院一
年 内脑血 管病 患者 仔 细 筛查后 ,符合 研 究 条件 的 患者 在进行 记 录 与检 测血 清胆 红素 与缺血 性脑 卒 中之 间的 关 系的一些 相 关数据 。根 据不 同 病情 ,不 同采血 时间 ,不 同发 病状 态 ,不 同神 经 症状 ,不 同 身体 一般 指 标 ,来 分组对 照 ,研 究 ,并且 详细记 录分析 。研 究 关于胆 红素 水平 升 高在脑 血 管疾 病 中的机 制作 用 ,研 究胆 红素 水平 升 高 ,动脉 硬 化 ,短 暂性脑 缺 血 发作 ,椎 一 基 底 动脉 供血 不足 ,脑梗 死 之 间的 关 系。胆 红素 在缺血 性 脑血 管疾 病预 测及 治疗 方 面的展 望 :胆 红素 水平在 缺血 性脑 卒 中的 治疗 与预 防诊 断 中 ,给 予 临床 治疗 中重要 的 意义 。 【 关 键 词】胆 红素 ;缺血 性脑 卒 中 中 图分 类号 :R 7 4 3 . 3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0 9 - 0 1 2 9 -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