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分析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电极的种类
1、根据电极的组成分类
(1)第一类电极:由金属侵入该金属的盐溶液组成的电极。
如:Ag+/Ag电极,电极反应: Ag ++ eAg 电极电位为: E = E0 +0.059lga Ag+
(2) 第二类电极:由金属、金属难溶盐的阴离子溶液组成。
如:Ag/AgCl电极,电极反应:
AgCl +eAg+ + Cl电极电位为:E =E0Ag/AgCl – 0.059lga Cl-
4. 现代电分析方法
时间和空间上体现 “快”,“小” 与“大” 。 (1)化学修饰电极(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s) (2)生物电化学传感器(Biosensor)
(3)光谱一电化学方法 ( Electrospectrochemistry)
(4)超微电极(Ultramicroelectrodes) (5)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微型计算机的应用,使电分析方法产 生飞跃。
电极电位低的
负极
(四)电池表示法
IUPAC规定电池表示法用图解表示式表示。

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写在左边,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写在右 边。 电池组成的每一个接界面用∣线隔开。两种溶液通过盐桥连 接时,用‖表示。


电解质溶液位于两电极之间,并应标明浓度(活度),如是 气 体 , 则 应 注 明 压 力 、 温 度 , 若 不 注 明 , 系 指 25℃ , 101325Pa。
增大电极面积、减小电流密度、搅拌均可减小
浓差极化。
电化学极化
电化学极化是由于电极反应速率较慢引起 的。很多电极过程是分步进行的,当某一步反应 较慢时,就限制了整个电极反应的速率。对于阴 极反应,必须使阴极电位比平衡电位更负一些; 对于阳极反应在,则必须使阳极电位比平衡电位 更正一些。电极反应才能进行。这种因电极反应 迟缓所引起的极化现象称为电化学极化。一般析 出金属时过电位小,气体析出过电位高。
电池电动势为正,是原电池,能自发进行,为负时,不能自发进行。
原电池的反应是自发进行。随着反应的进 行,负极锌不断生产锌离子进入溶液,锌离子 浓度增大,正电荷过剩;同时铜离子在铜正极 上得到电子析出铜,使溶液铜离子浓度减小, 而阴离子硫酸根浓度过剩,电荷的不平衡影响 反应的进行。盐桥可使两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 相互迁移,使溶液保持中性状态,保证反应的 正常进行。
(2)电极电位 如何测量?
单个电极电位目前无法测量,一般选择标准电极(如标准 氢电极,简写NHE或SHE)作标准,和待测定电极组成电池, 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为零,这样测得的电极电位即为待 测定电极的电极电位。在测定过程中指定标准氢电极为负极, 所测定的电极电位都是相对值。
在测定电极电位时,指定标准氢电极作为负极与待测电极组成电池为:
(三)极化和过电位(polarization and overpotential)
(1)极化和过电位 极化:指电流通过电极和溶液的界面时,电极电 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 过电位:电极电位与平衡电位之差称为过电位。 (2)极化现象:可分为浓差极化和化学极化
浓差极化
浓差极化是由于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附 近溶液的浓度与主体溶液的浓度差异引起的。 这种由浓度差异引起的极化称为浓差极化。浓 差极化与溶液的搅拌、电流密度等因素有关。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电分析化学
第五章 电位分析法(包括电分析化学导论) 第六章 电解与库仑分析法
第七章 极谱与伏安分析法
第五章
电位分析法(含电分析化学导论)
电分析化学导论
一、电化学分析定义、分类和特点 (一)定义
根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 行分析的方法称电化学分析。 它是以溶液的电导、电位、电流和电量等电化 学参数与被测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为计量基础。
(3) 第三类电极:是金属与两种具有阴离子的难溶盐组 成的电极体系。如钙电极Hg| Hg2C2O4 |CaC2O4 |Ca2+
在体系中存在如下化学平衡:
Hg22+ + 2e- ≒ 2Hg Hg2C2O4 ≒ Hg22+ + C2O42C2O42- + Ca2+ ≒ CaC2O4 总反应为: HgC2O4+ Ca2+ +2e- ≒ 2Hg + CaC2O4
化学电池中产生电流回路必须具备的条件:
外电路由电子导体(第一类导体,金属)接
通两电极。
两电极插入离子导体(第二类导体,电解质
溶液或熔融盐)中,离子可以相互迁移。
电极和其周围的离子导体的界面间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
(三)阴极、阳极、正极、负极
无论原电池还是电解池: 发生氧化反应 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电位高的 阳极 阴极 正极
阳极 阴极
负极
电解池的总反应: Zn2++ Cu = Cu2+ +Zn
显然电解池是不能自发工作的,只有外加电 压达到锌离子还原电位才能进行锌离子的还原反 应,同时铜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变为铜离子进入溶 液。 与原电池比较,两电池极性相反,电子流动 的方向不同,原电池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而电 解池电子由阳极流向阴极。
Pt ,H2 (101 325Pa) l H+(a=1)ll 待测定电极 当被测定电极上进行还原反应,电池电势为正,待测定电 极的电极电位为正值。如果被测定电极上进行氧化反应,电池 电势为负,待测定电极的电极电位为负值。
(二)液体接界电位
(1)液体接界电位产生?
也称液接电位,产生在不同电解质 溶液或者同种电解质而浓度不同的电解 质溶液界面之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离子扩散通过界面的速率不同,使不同 的电解质溶液界面之间有微小的电位差 产生,这个电位差就是液接电位。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电池 称为原电池( primary cell ); 将电能变为化学能的电池称为电 解池(electrolytic cell),原电 池和电解池统称为化学电池。一 般由电极,盐桥,溶液和容器组 成。电池电动势为正,是原电池, 能自发进行;为负时,是电解池, 不能自发进行。
(一)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最常见的丹聂尔电池(CuZn电池)。 电极反应: Zn→Zn2++2e
氧化反应
Cu2++2e→Cu 还原反应 Cu2+ =
阳极
阴极
负极
正极

原电池的总反应:
Zn+ Cu +Zn2+
阴极 阳极
E电池 = E右,还原- E左,氧化
(-) Zn ZnS O 4 (a 1 ) C uS O 4 (a 2 ) C u ( )
2、根据电极的功能分类
( 1)指示电极或工作电极:在电化学测定时溶 液主体浓度不发生变化的电极为指示电极;在 电化学测定时,大电流通过使溶液主体浓度发 生变化的电极为工作电极。
(二)电分析化学方法分类
根据所测量的电参量的不同,电分析化学方法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 根据试液中待测组分的浓度在某一特定条件 下与化学电池中某些物理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 电导分析法: 测定电阻参量 电位分析法: 测定电压参量 电解分析法: 测定电量参量 库仑分析法: 测定电流-时间参量 极谱法和伏安法: 测定电压-电流参量
(1)电极电位 如何产生?
当金属导体插入电解质溶液,在金属与溶液交界面发生 了电荷交换反应的结果。
氧化
Zn
还原
Zn2++2e
由于锌失去电子被氧化为锌离子的倾向大于锌离子得到电子 析出的倾向,使锌片上聚集较多的电子而带负电荷,锌离子 受负电荷的吸引使溶液界面带正电荷,在两相界面形成双电 层,在锌片和溶液之间产生了电位差也就是电极电位。
由于氢离子扩散的速率比氯离子快, 在浓度小的界面带正电荷,浓度大的界 面带负电荷,达到扩散平衡时,在同种 电解质溶液之间产生液接电位(40mv) .
HCl 0.1mol/L
HCl 0.01mol/L
H+
-
+
Cl-
液接界电位产生
(2)液接电位的消除和减小?
在电化学分析中液接电位普遍存在,测定中产生干扰, 很难通过准确测量液接电位进行校正消除干扰。通常采用 盐桥减小或者消除液接电位。 当盐桥插入不同浓度电解质溶液时,构成两个液接界 面,由于盐桥中充满饱和氯化钾溶液,K+与Cl-的扩散速率 几乎相等,在两个液接界面上产生两个数值很小,且几乎 相等,方向相反的液接电位。因此盐桥能在很大程度上减 小或者消除液接电位。
电极电位为:E = K + (0.059/2)lgaCa2+
(4)零类电极:由惰性金属与含有氧化和还原物质的溶液组
成的电极称零类电极.如铁电极 Pt|Fe2+,Fe3+
电极反应:Fe3+ + e- ≒ Fe2+
电极电位:E=E0
Fe3+/Fe2+
+ 0.059lgaFe3+/aFe2
(5) 膜电极:具有敏感膜,能产生膜电位的电极称为膜电极。
如:丹聂尔电池: Zn∣ZnSO4(α1) ‖CuSO4(α2) ∣Cu 电池的电动势E电池定义为:E电池=E右-E左
电池电动势为正,是原电池,能自发进行,为负时,不能自发进行。
三、电极电位与液体接界电位
(一)电极电位
一个电化学体系包含有各种相的接触,如金 属-溶液、溶液-溶液、金属-金属、溶液-气 体等。在两相接触的界面上,它们的性质与相内 是不同的,无论是哪种接触,在它们的界面上都 存在电位差。两种不同物相间的电位差称电极电 位。
(二)电解池
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当外加电源正极接到铜-锌原
电池的铜电极上,负极接到锌电极上时,如果外加电压大于原电池的电 动势,则两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与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相反。此时,锌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
电极反应:
锌极:Zn2++2e→Zn
还原反应 阴极 铜极:Cu→Cu2++2e 氧化反应 阳极 正极
各种离子选择性电极基本都是膜电极。膜电极不同于金属 基电极,以固体膜或者液体膜为探头,其膜电位是由于离
子交换或者扩散产生的,没有电子的转移,膜电位与离子
活度符合能斯特公式。 E=K ± Slgax
(6) 微电极和修饰电极:
微电极是碳纤维或其它材料(如铂)制成的, 其直径几微米或几纳米。微电极具有扩散传质速 率快、信噪比大等优点,它能直接插入生物体内 进行测定,为快速活体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 法。 修饰电极是通过吸附、共价键键合或者高聚 物涂层把物质修饰在电极表面,使电极具有富集 分离选择性响应的功能,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第二类. 电容量分析法
通过某一电参量的突变来指示终点的电容量分 析。如:电位滴定法、电导滴定法和电流滴定法。
第三类. 电重量法
是将试样中的一个被测组分,通过电极反应转 化为固相,然后由工作电极上析出的固相质量确定 该组分的量。如:电重量法。
(三)电化学分析法的特点


准确度高 灵敏度高 测量范围宽 仪器设备简单,易于自动化 分析速度快 所用试样量少,可用于微量操作。

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
(四)发展历史
1. 初期阶段,方法原理的建立
1801年 W.Cruikshank ,发现金属的电解作铜和银的定性分 析方法。 1834年M.Faraday 发表“关于电的实验研究”论文,提出 Faraday定律Q=nFM。 1889年W.Nernst提出能斯特方程。 1922年,J.Heyrovsky,创立极谱学。1925年,志方益三 制作了第一台极谱仪。 1934 年 D . Ilkovic 提出扩散电流方程。 1959年J.Heyrovsky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Id = k C)
2. 电分析方法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电分析成为独立方法分支的标志是什么呢? 就是上述三 大定量关系的建立。50 年代,极谱法灵敏度,和电位法pH 测定传导过程没有很好解决。
百度文库
3. 近代电分析方法
固体电子线路出现,从仪器上开始突破,克服充电
电流的问题,1952 G.C.Barker提出方波极谱。1966 年S.Frant和 J.Ross提出单晶(LaF3)作为F— 选择电 极,“膜电位”理论建立完善。其它分析方法,催化波和 溶出法等的发展,主要从提高灵敏度方面作出贡献。
5、展望
(1)袖珍微型化: 仪器袖珍化、电极微型化。
(2)生命过程的模拟研究,生命过程的氧化还原反应
类似电极上的氧化还原,用电极膜上反应模拟生命过
程,可深化认识生命过程。 (3)活体现场检测(无损伤分析 )。
二、化学电池
化学能与电能互相转化的装置称为电池(cell)。电分析化学正是 通过化学电池内的电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