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曲径通幽”的造园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曲径通幽”的造园艺术
发表时间:2018-06-21T10:10:36.4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作者:褚钰珂[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曲径通幽”的造园艺术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理念。

中南大学建筑学专业大四学生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曲径通幽”的造园艺术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理念。

关键词:建筑风格;造园艺术;理念第一部分 “曲径通幽”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1.1 概述
第一次接触到“曲径通幽”这个词,是通过常建的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罄音。

”第二次接触到这个词,是上次做园林PPT的时候,贾宝玉为大观园进门后通过的石障题为“曲径通幽处”;第三次则是在计成的《园冶》中:“不仿偏径,顿置婉转”,“随形而弯,依势而曲”。

这些语句讲的都是曲径的生境作用。

以变化多端的曲径作为观赏路线,曲折起伏的小路引人入胜,随着观赏路线的变化,人的视角不断变化,看到的犹如是一幅连续不断的画卷。

曲径通幽的手法,扩大了有限的园林空间,取得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1.2 案例分析
“曲径通幽”是造园艺术的一个结晶,是园林意境整体生成的一条美学规律。

在实际园景构筑中,曲径通幽是用观赏点和观赏路线来实现的。

观赏点多设在主要山水景物之前,采取隔水对山而立的方法。

其他一些观赏点则绕水环山而设。

观赏点的布置要因地势高低和位置前后,或登山,或临水,或开阔明朗,或幽深曲折,以便形成多样变化,高视点利于借园外风景和俯瞰全园,低视点贴近水面,因水得景,所以各园的旱船一般都比地面降低一两步,水阁也力求使室内地面降低。

有了观赏点,还需由游览路线来串联。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游览路线通常采取两种手法,一是和山池对应的走廊、房屋、道路;一是登山越水的路径、洞壑和桥梁等。

都是要求从各个角度去观赏园景,尤其是山上的小径,都较迂回曲折,以展延其长度,争取更多的游览机会。

游览路线的展开,或高而登楼上山,可远眺,可俯瞰;或曲径绕篱,迂途曲折,以取别致;或小屋数椽委曲,室内室外,使所处的环境和景色富于变化;或环以回廊,不论阴晴雨雪,均可寻廊观景,而不受天气的影响。

1.2.1 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的“曲”可称得上洗练而精彩:假山占地仅半亩,但山上曲溪长达六七十米,洞谷长约12米。

如下图所示的游览路线,自亭西南度三曲桥入崖道,一路穿蹬曲蹊,以势而绕,但见山洞涧谷、洞穴、钟乳隐然若屏,泉瀑、石壁、石梁、山巅据险而设,有千岩万壑之奇险,全在游览路线的高下盘曲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另议,戈裕良大师对叠石手法的运用虽说相对我要写的主题,跑偏了一些,但看到那些叠石而成的假山,真的是被它所营造的空间氛围震撼到了,不得不佩服戈裕良大师。

假山本身既作为观赏点,内部又是一条十分有空间感的观赏路线。

值得大家去体验。

1.2.2 曲园
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在苏州筑室,家财有限,因此仅在宅旁的小小空地营建小园,景物不多,但有曲径通幽之妙,名之为“曲园”。

可惜没有找到平面图,在《园趣》一书中看到:从平面图上看整个园林像个篆体曲字每个部分也寓于曲;他在《曲园记》中所写了“曲”:山不甚高,且乏透、瘦、漏之妙,然山径亦小有曲折。

自其东南入山,由山洞西行,小折而南,即有梯级可登···自东北下山,遵山径北行,有回峰阁。

度阁而下,复遵山径北行,又得山洞···艮之西廊属焉。

循之行,曲折而西,有屋南向,窗牖丽,是曰“达斋”。

曲园而有达斋,其诸曲而达者欤?由达斋循廊西行,折而南,得一亭,小池环之,周十有一丈,名其池曰“曲池”,名其亭曰“曲水亭”。

说明曲园是以“曲”布景,由“曲”成景,有曲径、曲洞、曲廊、曲池,使人处处有景可赏,有胜可探,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里依然能够领略幽深的境界。

1.2.3 沧浪亭
不同于前两个例子,沧浪亭的“翠玲珑”则是通过建筑内部空间的曲折,营造通幽质感,三间曲室相连,人行其中,愈曲折而室内外境界愈幽美。

曲室空间体验:
馆内曲折连续的花窗槛墙围合三间对角相接的矩形房间,对角线上的视线几乎可以连贯三个房间。

而在单独的每一个空间里,两面通透的花窗槛墙相向而对,分别朝向南-北,东-西,南-北,连续转折三次,馆外满植竹丛。

1.2.4 拙政园
拙政园中的大部分观赏点都是以“廊道空间”所连接。

廊道空间,可以包括:廊道、石桥、廊桥、一侧或者两侧有一定围合的线性空间等等。

下图中蓝色为水体、黄色为建筑、红色为廊道及石桥等交通路线。

“柳荫路曲”廊,由三段曲折自然的双面空廊连接,廊两侧林木葱郁,尤以池旁柳树枝叶婆娑,故廊名“柳荫路曲”,形象地点出了廊和环境的特色。

①从见山楼到别有洞天,直径不过百米,用曲廊蜿蜒于柳阴之下、曲水之滨、山石之间,使园景在曲中变幻,给人以曲的意境和艺术美感。

②自西部倒影楼东行数步入中部后,廊地面逐步升高与见山楼二层连接。

廊北柱间通透,可俯视池中游鱼,廊南侧墙上有多个漏窗,行走时可观赏柳荫路曲处的景色。

③是柳荫曲廊与见山楼底层连接处一段廊,又与上面爬山廊的东段构成楼廊。

三种形式的廊结合自然,高低起伏,富有变化。

上图所示的波形廊是“别有洞天”亭与倒影楼连接立面和平面图,廊平面曲折自如,高低起伏有致,中间一处三面凌空突出于水池之中,紧贴水面,宛如漂浮在水面上。

为了使廊显得轻快,廊形体较小,廊下部的支撑有的选用湖石作为支点架于水中,还有用石梁从内侧墙上挑出支撑廊的木柱,更显轻灵。

不论是用哪一种空间去营造,都是以观赏路线连接各个观赏点,所谓“步移景异”。

第二部分浅谈“曲径通幽”的哲学内涵
2.1 哲学观点
“曲径通幽”是生活中人们处理问题常采用的态度和方法,是因为“幽”也许在“曲径”之中。

就像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虽然写禅房僧境,但道出了一个曲折前进的哲学道理,是客观辩证法的体现:禅房坐落在深山花丛中,通往禅房僧院的道路是起伏不平、曲曲折折,经过艰苦跋涉才能到达。

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矛盾与发展共存。

2.2 个人想法
没有几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基本都是坎坷的。

除了一些社会上的例外,如果听说有人因事很幸运,那么我相信他的幸运来源于之前的准备,准备的过程也是会坎坷的。

世界上也是没有不劳而获的,曲径是不可避免的。

换一个思维方式,拥有同样的周围环境,一条宽敞大路、一条曲折小径,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走在曲折小径上的人会觉得周围更加幽美。

没有对比,就不能很好的引发人的感触。

因为走过了曲折的小径,人就会珍惜豁然开朗之后的景象,更何况是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