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决策研究述评_蒋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界和经济学界有一个共同的研究领域就是对个人如何作出风险决策做出正确的解释。这类研究的目标就是解释并且预测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的风险决策。一般而言,收益与概率呈负相关,与风险呈正相关,人们要获得较高的收益就必须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完成的可能性较低;低风险则往往伴随着低收益,完成的可能性也较高。因此,这就导致了人们内心的冲突,从而需要权衡各种可能的结果,进从而做出决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风险决策。一直以来,决策者都致力于寻找一种理论来探讨人们是如何做出风险决策的。一个决策者应该怎样做风险决策?关于风险决策的研究已经有一个很长的、非常有特点的、综合了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历史。

1早期的风险决策理论

长期以来,理性被视为人类进化的巨大成就,理性被作为人和其他动物区别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茨曾经梦想所有的理性思维都能用数学公式描述。他想象可以发明一种人类思维的符号系统,这样数学家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个设想似乎有些荒唐,但当代的很多经济学家却同样相信理性是客观的,是可以作数学分析的。他们在对有关推理和市场模型的研究中,视人为理性决策者,认为人总是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努力作出最佳决策。

1.1期望值理论

期望值理论(expected value theory )是最早提出的

风险决策理论,也是最简单的风险决策理论。期望值理论是指人们对相似条件的备选选项,先计算每种选项的数学期望值,然后

选择期望值最大的选项。期望值的

数学计算公式如下:

EV=∑pixi

公式中EV 代表期望值,pi 代表第i 种结果发生的概率,xi 代表第i 种结果带来的价值。

但是期望值理论并不能完美地解释人类风险决策,随着“圣彼得堡悖论”的提出,期望值理论受到了质疑。

Nicholas Bernoulli 在1713年提出“圣彼得堡悖论”。

[1]

他要求人们回答下面的问题:扔一枚均匀的硬币,一直

扔到反面朝上为止。如果第一次就扔到了反面,就可以得到两元钱;如果第一次是正面,就继续扔第二次,第二次反面朝上可以得到四元钱;如果第二次也是正面,那么就扔第三次,第三次反面朝上可以得到八元钱;以此类推,问人们愿意花多少钱来参加这个游戏。

我们可以计算该游戏的期望值EV=0.5×2+0.52×4+

0.53×8+……这个游戏的期望值是无穷大,但是,事实上很少有人愿意花10元钱来玩这个游戏,大多数人都只愿意花费5元钱来进行该游戏。由此可见,期望值理论并不能完美地解释人们的风险决策行为。

1.2期望效用理论

1713年Nicholas Bernoulli 提出的“圣彼得堡悖论”

表明,人们并不是按照期望值最大化进行决策的。为了解决这个悖论,von Neumann 和Morgenstern 于1947年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认为决策的依据是效用最大化原则,而不是期望值最大化原则,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决策时考虑的是收益效用和收益概率的乘积。[1]Daniel Bernoulli 于1954年提出用人类主观感受到的效用来代替客观金钱的数量,他认为效用或者满意的程度与金钱的数量并非呈线性变化,而是随着金钱数量的增加,效用的递增量在逐渐减少。[1]期望效用的

风险决策研究述评

蒋多,陈雪玲,李斌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风险决策研究探讨人类在风险情境下如何进行判断与选择。对风险决策的研究希望能够对人们

的风险决策行为作出正确合理的解释,并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风险决策。风险决策问题广受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长期以来他们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对人的风险决策行为进行解释。本文依照时间顺序简要综述了主要的风险决策理论,并在最后提出风险决策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风险决策;完全理性;有限理性;生态理性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蒋多(1985-),男,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为决策、经济与消费心理、

管理心理。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第16卷第2期Vol.16No.2

2009年6月June 2009

114

计算公式如下:

EU=∑U(xi)pi

公式中EU代表期望效用,pi代表第i种结果发生的概率,U(x)是结果x的效用函数,一般认为期望效用函数是单调递增函数,U(xi)代表第i种结果带来的效用值。人们选择期望效用值大的选项。

继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提出期望效用理论后,许多其他理论家对此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多个变式。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变式是由Savage于1954年提出的“主观期望效用理论”,该理论在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了个人主观的因素。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中使用的概率都是理论中的客观概率,而Savage将该理论进一步推广,将个人对客观事件可能发生的主观概率也纳入进来。其公式如下:

SEU=∑U(xi)ρ(Ei)

公式中SEU代表主观期望效用,U(x)是结果x的效用函数,U(xi)代表第i种结果带来的效用值,ρ(Ei)代表对事件Ei发生可能性的主观估计。[1]

由此可见,经济学中的决策理论都是以“理性人”的假设为前提,这些理论都认为人的决策要同时考虑收益和获得收益的概率或者收益带来的效用和收益概率,通过权衡,决策者会选择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1.3Allais悖论的提出

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llais于1953年提出著名的Allais悖论[1],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标准化地位提出了挑战,成为欲推翻期望效用理论的杠杆。Allais呈现两组选择如下:

第一对二择一选择题:

选择A完全肯定获得100万美元

选择B0.10的概率获得250万美元

0.89的概率获得100万美元

0.01的概率一无所获

在这组选择中,人们偏好选项A;

第二对二择一选择题

选择C0.11的概率获得100万美元

0.89的概率一无所获

选择D0.10的概率获得250万美元

0.90的概率一无所获

在这组选择中,人们偏好选项D。

面对第一对二择一选择题时,大多数人偏爱A选项,该选项在期望效用理论里意味着:

U(1000000)>0.10U(5000000)+0.89U(1000000)+0.01U(0)即0.11U(1000000)>0.10U(5000000)+0.01U(0)

然而,面对第二对二择一选择题时,大多数人则偏爱D选项,该选择在期望效用理论里意味着逆向的不等关系:

0.11U(1000000)<0.10U(5000000)+0.01U(0)

这个结果违背了期望效用理论的一个重要公理——

—独立性(independence)原则,或称为“确定事件原则”(sure thing principle)。依该原则,人们对选择A(C)或选择B(D)的偏爱不应受到问题表述方式的影响。

Allais悖论及后来的研究,如Ellsberg悖论[2],说明了人们并非(并不是)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作决策的同时,也对期望效用理论提出来了挑战。

1.4期望效用理论的继承

有些研究者坚持认为期望效用理论是正确的,他们认为之所以出现悖论是因为实验室环境与真实的世界存在差异造成的。大多数持该观点的学者都认为在实验室环境中人们并没有得到与其行为相符的报酬[3],或者因为实验室并不能提供相应的报酬以激发被试采取最大期望的行为;而在实验室情境以外,人们能够在市场的压力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并进而采取相应的行为。David和Levin,以及Levin,Chapman和Johnson的研究都证明了实验室条件下的决策与真实世界中的风险决策存在差异。[4][5]

2当代的风险决策理论

为了解释人类某些与期望效用相违背的行为,基于两种不同的观点——

—有限理性原则和生态理性原则,学者们提出不同的观点。

2.1有限理性决策

Simon认为标准化的决策理论没有考虑人的认知系统的局限性,针对标准化决策的不足,他提出了“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不可能完全准确的预测未来,也就无法按照理性的方式行事,只能依靠某一理性的程序减少不确定性带带的风险,也就是说个体行为是有限理性的。[6]因此他认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一个好的决策不一定得是最优的选择,而只要是满意的决策就够了,即由于认知资源有限的信息加工系统,人们不是无限制地搜索所有可能的选择、评估每种选择的概率和效用、计算期望值,然后选择分数最高的项目,而是只需要做出令自己满意的决策即可。

在一系列有限理性决策理论的建立过程中,心理学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心理学家看来,风险决策过程和问题解决是紧密相连的。风险决策其实质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只不过问题解决更侧重于产生想法,而风险决策侧重于从多种想法或者多种备选方案中加以权衡和选择。心理学家对人的风险决策心理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如后悔理论[7]、失望理论[8]、注意转换模型(TAX模型)[9]、情感决策理论[10]、前景理论[11]、累积前景理论[12]等。这些理论在传统的决策理论基础上导入了情绪、参考点等心理变量,进一步完善了期望效用理论,使其更加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在这些理论中,以Kahneman的前景理论最有代表性。

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