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规划】 第四章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网络布局规划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地缩短出行距离,减少换乘次数); (3)路线/线网的效率最大; (4)良好的可达性(保证适当的公交线网密
度); (5)减少公交盲区(保证线网的服务面积率)。
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 约束条件
1、单条路线的约束条件
(需要逐条都掌握)
(1)路线长度; (2)路线非直线系数; (3)起终点条件; (4)路线客运能力; (5)站点中转量约束; (6)道路通行能力; (7)线路的断面流量均衡性约束; (8)复线条数
重点: 第四章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网络
布局规划方法
(1)公交线网优化的解优法
城市交通需求分布预测 线网优化布局设计
网络寻优
线网客流预测与评价
结束
(2)公交线网优化的证优法
城市交通需求分布预测 线网客流预测与评价
备选网络
方案比选
结束
城市公共交通线网优化的目标
(1)为更多的乘客提供服务; (2)使全体乘客的总出行时间更小(这要求尽
(1)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密度的计算值为( 平方公里。
)公里/
A. 3.75 B. 4.00 C.4.25 D.4.5 E.4.65
(2)该城市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 )
A. 1.5 B.1.4 C.1.3 D.1.2 E.1.1
(3)在车辆既定的条件下提高线网密度的 措施会导致( )。
A.步行时间缩短 B.候车时间缩短
线路运载能力计算
公交线路的运载能力取决于公交线路 的停靠能力。根据原苏联的研究,公交 路段的运载能力可用下式计算:
(5)站点中转量约束
一个中间站点的运载能力
根据南京市的调查,高峰小时单向一个站点 的上(下)乘客数平均为10人,一个中间站点双 向的上(下)乘客数为20人,即一个中间站点在 高峰小时能送走20人或运进20人,考虑一定的服 务水平储备,建议取 B =15人,故 C0=180-450人 次/高峰小时。
单程行驶时间是指车辆在一个单程中沿 线各路段(站段)行驶时间之和。其中路 段(站段)行驶时间是指车辆从路段一端 的停靠站起步开始,经过加速行驶、稳定 行驶、减速停车到达路段另一端的停靠站 完全停车为止所耗费的全部时间。
中间站停站时间
中间站停站时间是指车辆在中间站完全停车后 经过开门、乘客上下车以及乘客上下车完毕后关门 后至汽车前的全部停歇时间。
(2)路线非直线系数
定义:公共交通线路长度与起、终点站 间空间直线距离之比。环形线路的非直 线系数是对线路上的主要枢纽点(或最 远的两节点)间来衡量的。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划》规定:
l
[ d
பைடு நூலகம்
]max
1.4
路线非直线系数越高,则部分乘客绕 行距离越远。线路局部乘客多。
路线直线系数过小,则部分乘客需要 换乘,该线路承担的直达乘客量小。
换乘人次)/使用公交总出行人次,它是
衡量乘客直达程度的指标 ;《城市道路
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给出的整个网络平
均换乘系数为:
1.5(大城市) X 1.(3 中、小城市)
(3)线网的车站服务面积率
公交车站的服务范围一般是指车站合理步 行区范围,与居民出行点的分布和通向车站的 道路的路径有关,一种简化的考虑方法是:以 车 画站圆,为圆圆面心积,即以为合车理站步的行服距务离面(积服。务半《径城R市S)道 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值为:
(1)路线长度
lmin lI lmax
I R
lmax lmin ——路线长度的上、下限(km)
线路长度通常与城市的大小、形状和乘客平均乘 距等因素有关。 路线过长,会增加系统的运营费用,难以保障 准点率。 线路过短增加了乘客的换乘次数。
① 单程时间
单程时间是指车辆在一个单程的运输工 作,由始发站发车开始到终点站停靠为止 所耗费的时间。 单程时间=单程行驶时间+中间站停站时间 单程行驶时间
② 始末站停站时间
始末站停站时间是指车辆在线路的起 始站和终点站的停站时间,包括调动车 辆、签发行车路单、清洁车辆、行车人 员休息、交接班、旅客上下车以及停站 调整车辆间隔等所必须的停歇时间。在 客流的高峰期和平峰期,对始末站停站 时间有不同的要求。
③周转时间及周转系数
车辆从起始站出发,运行到终点站后再运 行回到起始站,称为一个周转。周转时间是上 下行单程时间、始末站停站时间之和。
行时间)的增加,公交线网密度在2.5km/km2 左右时,非车内时间最短;
②当线路发车间隔固定时,候车时间接近常数, 线网密度可增至4km/km2,但增加线网密度必 须增加公交车保有量,否则候车时间增大。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给出线网密度的 范围为:
m in

3 4(km/ km2 )(市中心区) 2 2.5(km/ km2 )(市边缘区)
(6)道路通行能力
(7)线路的断面流量均衡性约束
线路I的断面客流不均衡系数 I 定 义为线路中最大断面客流量 QI 与平均断 面客流量 ql 之比,即:
I

QI qI
一般情况下,I 不宜超过1.5。
(8)复线系数
在优化中采用复线条数约束是对公交 线路的分布均匀性、站点停靠能力的综 合考虑。一条道路上的设置的路线数:
周转时间(min) 起点和终点站停靠时间(min)+上下行单程时间(min)
运营车辆数(台)=周转时间(min) 行车间隔(min)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1995) 建议线路长度的限值按如下计算:
线路最小值约为5km。
对于特定的公交线路,其长度有一个最优值:
市区公交线路的平均长度是城市的半径(大城市) 或直径(中小城市)-对于同心圆式发展的城市。 市区公交线路的平均长度是乘客平均运距的2-3倍。 ——对于带状发展城市。
公交线网密度是综合评价乘客乘车方便程度的 指标。
公交线网密度也是反映公共交通供给水平的一 种重要指标。
1.某城市公交企业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000辆,全市经营的 公交线路长度为2100公里,其中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过的街 道长度为1500公里;该城市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公里;公 交公司最近提出:在公共交通车辆既定的条件下,要通过 优化线网密度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方便程度,使乘客 步行距离不超过1/2站距的服务质量要求。该市乘客平均 乘距为6公里,每条平均车辆数为12辆,车辆在营运线路 上每完成一个周转所耗费的时间平均为60分钟。
2、线网整体的约束条件
(需要逐条都掌握)
(1)线网密度; (2)乘客换乘系数; (3)线网的车站服务面积率; (4)居民出行时耗; (5)公交车辆保有量
(1)线网密度
公交线网密度是指城市有公交线路服务的每平
方公里用地面积上有公交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
线的长度,它反映了居民接近线路的程度。
①公交车保有量一定时,公交线网密度过低或过 高,都会造成非车内出行时间(候车时间与步
(3)起终点条件
线路优化中考虑的场站限制条件主要是 首末站位置与用地。
路线的起终点可以先确定;也可以选出 起终点的可行集,而将其确定纳入路线 搜索的过程中。
(4)路线客运能力
公交线路的单向客运能力与车辆的载客能 力、发车频率、站点和型式和通过能力、道路 的几何、交通条件以及公交客流分布等诸多因 素有关。各因素的影响是复杂的,如车辆载客 能力因素应根据实际的载客情况和公众的承认 程度而定,建议在线网规划中采用经验值,按 下表取值。
C.步行时间延长 D.候车时间延长
(4)按照城市公共交通理论与实践,该城 市公交线路平均长度的合理范围应在( ) 公里之间。
A.26-28 B.24-26 C.20-24 D.18-22
E.12-18
(2)乘客换乘系数
一般情况下,城市居民单程出行的换 乘次数不超过3次。
换乘系数=(使用公交总出行人次+总
反映公交线网布局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0.5,
min 0.9,
RS 300m Rs 500m
(4)居民出行时耗
(5)公交车辆保有量
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 要求,公交车辆保有量应满足:
线网优化中:
单条线路的约束在逐条布线的过程中对 每一路线考虑;
线网约束一般需要在线网形成或线网客 流预测后(即在评价过程中)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