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力学知识点总结
力学知识点归纳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二、惯性和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三、功1、力学中的功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2、功的计算: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②公式:W=FS ③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
④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要把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力的知识点
力【知识梳理】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①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②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选”: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调”:将弹簧测力计按所需位置放好,指针是否指零,不在校正;“测”: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形变。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
三.重力:(1)重力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力的概念、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三种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力的概念、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三种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一、力的概念:1、力:物体间接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产生加速度)3、力的性质:(1)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要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是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的。
即没有物体(受力物和施力物),就谈不上力的作用(2)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
(3)力的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力是矢量,其去处遵守矢量运算法则—平等四边形定则。
(4)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同时受其他力的作用无关,这就是力的独立性作用原理。
说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不一定要相互接触。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盘、作用点。
5、力的测量:用测力计测量(最常用的测力计是测力计)6、力的单位:在SI制中,力的主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代号:N.7、力的分类:(1)根据力的性质分为: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2)根据力的效果可分为:拉力、张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的力,性质可相同;同一性质的力,其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如上抛一小球,在球上升的过程中,重力是阻力,而小球越过最高点下落时,重力以成为动力,而将小球和地球看成一个系统时,重力以成为内力。
8、力的表示法:(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可完整地把力的三要素地表达出来,带有的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不需要画出力的标度,只要用一箭头的线段示意出力的方向。
说明:①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时,标度的选取是任意的,实际问题中可根据实际力的在大小作恰当的选择,尽量使画出的力既容易分度,以使整个图面匀称、美观,不仅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还是要将线的长短按标度严格画出。
力的概念和分类有哪些
力的概念和分类有哪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下面我们将介绍力的概念和分类。
一、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作用: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使物体变形,或者使物体发生其他变化。
二、力的分类1.按性质分类:(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3)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4)分子力: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力。
(5)电磁力:电荷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2.按效果分类:(1)拉力:物体被拉伸时产生的力。
(2)压力:物体受到垂直于其表面的力。
(3)支持力:物体受到垂直于支持表面的力。
(4)推力:物体被推动时产生的力。
(5)吸引力: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
以上就是力的概念和分类的详细介绍。
掌握力的概念和分类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和效果。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向右的力,另一个向左的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求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题思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由于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构成一对平衡力,因此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答案: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2.习题:一个弹簧被拉长5cm,弹簧的弹力为10N。
求当弹簧被拉长10cm时,弹力为多少?解题思路: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设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比例系数为k,则有 F=kx。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到 10N=k5cm,解得k=2N/cm。
力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力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力学基础知识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引起物体运动、形变或状态变化的原因。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要想改变它的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2. 力的性质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可以通过矢量来表示。
力的大小用单位牛顿(N)来表示,方向则通过力的矢量来描述。
作用点是力的作用点。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当施加多个力时,可以通过合力的概念来表示总的受力情况;而对于一个力来说,可以通过分解的方法将其拆分成不同的力的合力来表示。
4. 牛顿定律牛顿的三大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5. 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特性,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而冲量是力在时间内对物体物体的作用。
6. 动力学动力学是力学中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物体在受到力的影响下的运动规律,涉及到牛顿第二和第三定律的应用。
7. 势能和功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而功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是力的大小与移动距离乘积。
二、质点力学1. 质点的运动质点是物体的简化模型,它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只考虑质点的位置和速度。
质点运动可以通过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质点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即F=ma,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
3. 立体运动立体运动是质点在空间中的运动,可以通过三维坐标来描述。
4. 弹性碰撞弹性碰撞是物体之间在碰撞中动能守恒的碰撞,它们的速度和动能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5. 火箭技术火箭技术是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和火箭运动定律研究飞行器的动力和轨迹。
三、刚体力学1. 刚体的概念刚体是物理中的一种理想模型,它不考虑物体的形变,只考虑物体的位置和姿态。
2. 刚体的平动和转动刚体的平动是指刚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平移运动的现象;转动则是刚体绕轴进行旋转的运动。
3. 刚体定轴转动刚体定轴转动是指刚体绕一个固定轴进行的运动,可以通过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来描述。
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力是物理学中基本的物理量之一,用来描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概念由牛顿提出,它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改变方向或形状的原因。
在力学中,力被定义为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加的作用,它的大小由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
力的性质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方面。
一、力的大小力的大小是指力的强度,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等测量工具来获得。
在物理学中,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以及加速度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即"F=ma" (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给定质量时,力的大小与加速度成正比。
二、力的方向力是矢量量,它除了有大小外还有方向。
在矢量图上,力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力的方向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向一致,它遵循牛顿第三定律的规定,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作用点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的,作用力是以作用点为起点、指向物体的力。
作用点代表力作用的位置,通常是在物体的表面。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必然是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点。
通过改变作用点的位置,可以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四、作用方式力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物体产生作用。
常见的作用方式包括推力、拉力、弹力、摩擦力和重力等。
- 推力:推力是指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向前方推动的力。
当我们推一辆停车的汽车,就是施加了推力。
- 拉力:拉力是指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向后方拉动的力。
例如,当我们拉门把手时,就是施加了拉力。
- 弹力:弹力是指物体受到弹性变形后的恢复力。
当我们压缩或拉伸弹簧时,弹簧会产生弹力。
- 摩擦力:摩擦力是指物体之间表面接触阻碍运动的力。
它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形式。
- 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
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五、力的合成与分解当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根据力的矢量性质进行合成或分解。
1.力的基本知识
三、力的基本性质
1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必要
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
直线上。
F2 F2
B A F1 F1
B
A
2 力的可传性
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动到 刚体内任意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由此可知 F1 ,作用于刚体 B 上的力是滑移 F2 矢量,因此作 用于刚体上力 A 的三要素为大 小、方向和作 用线。 F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
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Fra bibliotek二、 力的三要素
1、力的大小 2、力的方向 3、力的作用点
这三个因素也叫力的三要素
也就是说:只有力的三个要素都不变,力 的作用效果才不变
用手拉弹簧, 力越大,弹簧 伸长越长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在篮球运动 中,运动员用 力盖帽,球就 向下运动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A点
B点
用扳手拧螺母 时候,手握在 把的B点比把 手的A点,易于 把螺母拧紧
用扳手拧螺母时候,哪种方法易于 把螺母拧紧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力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表 通 的明 过 强物 改 弱体 变 程间 力 度的 的 作大 用小
B
B
F1
A F
A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沿同一直线并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
A A WA
WA WB
B
FN F’N
WB F
四、 力的种类
1-1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a)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b)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二、力的基本性质 1.作用与反作用公理(公理 1)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两个物体间 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同 时消失,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作 用线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 体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示意图
2.二力平衡公理(公理 2)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同一刚体上 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且充分条 件是这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力平衡条件只适用于刚体。刚体是 指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的 物体,即理想模型。对于变形体,二力平 衡条件只是必要的,而非充分的。
§1—1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理解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提水
掰手腕
一、力的概念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产生变形 的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火箭点火后,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弹簧受压后发生压缩变形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力的三要素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二力平衡公理示意图
受等值、反向、共线的两压力作用下的绳索不能保持平衡
螺母受力分析
巧拆锈死螺母
3.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公理 3)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 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也作用于该点上,其大小和方向可用 以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人力队伍与大象
人力队伍与大象
推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若作用于物体同一 平面上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使物体平衡,则它们的作 用线必汇交于一点。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力的性质 三种力
三种力的比较
力 重力 产生条件 物体处在地球附近 方向特征 总是竖直向下
物体与其他物体接触 总与接触面垂直 弹力 接触处因挤、压、拉作用而产 总与形变方向相 反 生弹性形变 摩擦力 物体与其他物体接触 总与接触面平行 接触处因挤、压、拉等作用而产生 总与相对运动或 弹性形变 相对运动趋势方 相对于接触的物体有沿切线方向的 向相反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7
问题1:弄清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和 弹力方向的判定方法
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 的力叫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且有 弹性形变”。若物体间虽然有接触但无拉伸 或挤压,则无弹力产生。在许多情况下由于 物体的形变很小,难于观察到,因而判断弹 力的产生要用“反证法 ”,即由已知运动状 态及有关条件,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 律进行逆向分析推理。
13
例.Sa和Sb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a和kb 的两根弹簧,Ka>kb,a和b表示质量分 别为ma和mb的两个小物块, ma>mb将 弹簧与物块按图所示方式悬挂起来.现 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 A.Sa在上,a在上 B.Sa在上,b在上 C.Sb在上,a在上 D.Sb在上,b在上
14
例.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m,与甲、乙两 根弹簧相连,乙弹簧下端与地面连接, 甲、 乙两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分别为k1、 k2.起初甲弹簧处于自由长度,现用手将甲 弹簧的A端缓慢上提,使乙弹簧产生的弹力 大小变为原来的2/3,则A端上移的距离可能 是多少?若乙下端与放在地面上质量为M物体 连接,现用手将甲弹簧的A端 缓慢上提,使物体恰离开地面, A端上移的距离是多少?
① ③
F
②F
F
F
[D]
F
2.1力的基本性质
物体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步骤: 1.取研究对象;画脱离体图; 2.在脱离体上画所有主动力;
3 .在脱离体上解除约束处按约束性质画出全 部约束力,假设一个正方向。
物体的受力分析
例1 重量为W的圆球,用绳索挂于光滑墙上,如图示,试
画出圆球的受力图。
A
FTA
o
W
B
FNA
O
W
解 (1)取圆球为研究对象。 (2)画主动力。
3.圆柱铰链约束
圆柱铰链简称铰链,是由一个圆柱形销钉插入两个物体的 圆孔中构成,并且认为销钉和圆孔的表面都是光滑的。 主要作用:销钉只能限制物体在垂直于销钉轴线平面内任 意方向的相对移动,而不能限制物体绕销钉的转动 。
约束反力方向:沿接触面某点公法线过铰链的中心,但约 束反力方向不能确定。为计算方便,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常用 过铰链中心两个大小未知的正交分力FCx、FCy来表示。
例题 在图示的平面系统中,匀质球A重为P,借本身重量和摩擦
不计的理想滑轮C 和柔绳维持在仰角是 的光滑斜面上,绳的一 端挂着重为Q 的物体B。试分析物体B、球A 和滑轮C 的受力情况 ,并分别画出平衡时各物体的受力图。 解:
TD
E A D F B G C
(1) 物体B 受两个力作用:
Q
B P TE A P NF TG
A3
F3
=
A3 F3
力的基本性质
公理4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沿同一直线并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
A A WA
WA WB
B
FN F’N
WB F
力的基本性质
思考题
1. 说明下列式子的意义和区别。 (1)F1= F2 和 F1= F2; ( 2)FR = F1+F2 和 FR = F1+F2 2. 作用于刚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对刚体的 作用是否等效? 3. 物体受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此三力 是否一定共面?为什么?
什么是力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力
什么是力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力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其不同类型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速度、方向或者使物体产生形变。
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它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来衡量。
不同类型的力:1.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
它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产生的,其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施力物体的远近。
2.弹力:弹力是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产生形变时,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彼此产生的力。
例如,压缩弹簧后的弹力,拉伸橡皮筋时的弹力。
3.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由于不规则性而相互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
4.磁力:磁力是磁体之间或磁体与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磁力的方向由磁体的极性决定,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之间的力称为库仑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力,它们决定了物质的宏观性质,如溶解度、沸点等。
7.核力:核力是作用于原子核内部,将质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的力。
这种力非常强大,能够在原子核内部克服电磁排斥力,使得质子聚集在一起。
以上是中学物理课程中关于力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类型的力的介绍。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力的类型对于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物体在平地上受到一个20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题方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F=ma)。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物体的质量。
如果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是2kg,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加速度:a = F/m = 20N / 2kg = 10m/s²。
因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0m/s²。
2.习题:一个5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光滑的斜面下滑,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30°,忽略空气阻力。
作业4 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13.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固定光滑硬杆 OA、OB 成 θ 角,在两杆上各套一轻环 P、Q, 两环用细绳相连。现用一大小为 F 的恒力沿 OB 方向拉圆环 Q,当两环处于平衡状态时, 求:绳子的拉力大小。
11.如图所示,质量 m=5kg 的物体,置于倾角 θ=30° 的粗糙斜面块上,用一平行于斜面 的大小为 30N 的力推物体,使其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求地面对斜面块 M 的静摩擦力。
12.如图所示,物体 A、B 叠放在倾角 α=37° 的斜面上,并通过细线跨过光滑滑轮相连, 细线与斜面平行。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A=5kg,mB=10kg,A、B 间动摩擦因数为 μ1= 0.1,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0.2。现对 A 施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拉力 F,使 A 平 行于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求: (1)B 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 (2)F 的大小。
(B)地面对物体 B 的支持力变大 (C)地面对物体 B 的摩擦力变大 (D)物体 B 受到的合力变大 三、计算题 10.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 θ=37° ,斜面上的物体 A 重 10N。物体 A 和斜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 μ=0.2,为使物体 A 在斜面上作匀速运动,定滑轮所吊的物体 B 的重力大小应为 多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业四 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知识梳理 1.力的概念
力的一个本质,两种作用效果,三个特性 一个本质是指:力是 ; 两种作用效果:静力效应: ;动力效应: ; 三个特性: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矢量性:力 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重力
重力是由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为重心,形状规则 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3.弹力
力的基本概念
力的基本概念、重力一、力的概念1.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反映了任何一个力必定和两个物体发生联系,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力一出现必牵涉到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力的物质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一个力时,首先要搞清该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2)力的相互性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可见一个力一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为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为受力物体,同时二者是相互的。
“相互”的含义就是说甲物体对乙物体产生作用的同时,乙物体也同时对甲物体产生作用。
我们在一个物体上画上几个力,这几个力是表示这个物体受到的力,因此它是受力物体。
虽然没有画出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是一定存在的。
2.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总是要产生一定的效果,有:(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速度的大小、改变速度的方向、同时改变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使物体发生形变: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体积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力的方向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方向;力的作用线是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4.力是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
大小和方向有一个不确定作用效果就无法确定,这就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含意。
5.力的表示:(1)力的图示:要完整反映一个力,必须把力的三要素全部表述清楚,这可用图示法。
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法具体表示:先定力的单位标度;再画出力的指向的方向;最后标出的箭头、箭尾均可表示出力的作用点.如:(2)力的示意图由力的图示法可以把力的三要素直观的表示出来。
有时候为了粗略表示,常用到力的示意图即在受力的物体上画出表示力的方向箭头就可以了。
高中物理中更常用的是力的示意图,如:6.力的分类:按性质分类和按作用效果分类。
力的概念和性质
刚体静力分析力,我们可以
用带有箭头的直线段表示(如图)。该线段的长度按一定比例尺绘 出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始端(图 a)或终端(图b)表示力的作用点;矢量所沿的直线(图中的虚线) 称为力的作用线。规定用黑体字母F表示力,而用普通字母F表示力 的大小。
FN
F'N
这个定律概括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应该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它们不
构成平衡力系。
目录
刚体静力分析基础\力的概念和性质 5. 刚化原理 如果把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的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则该
物体的平衡状态不会改变。 由此可知,作用于刚体上的力系所必须满足的平衡条件,在变形
目录
刚体静力分析基础\力的概念和性质 分布力的集度通常用q表示。若q为常量,则该分布力称为均布力;
否则,就称为非均布力。 图a表示作用于楼板上的向下的面分布力;图b表示搁置在墙上的
梁沿其长度方向作用着向下的线分布力,其集度q=2kN/m;它们都 是均布力。
目录
刚体静力分析基础\力的概念和性质 图c表示作用于挡土墙单位长度墙段上的土压力,图d表示作用于地 下室外墙单位长度墙段上的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它们都是非均布 的线分布力。
证明:设力F作用于在刚体上的A点。
根据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可在力的作用线
上任取一点B,并在B点加上两个相互平衡 的力F1和F2,使F2=–F1=F。 由于力F和F1又组成一个平衡力系,故可 以除去,于是只剩下了一个力F2 。 这样就把原来作用于A点的力F沿其作用线 移到了B点,而且没有改变对刚体的效应。
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也通过该汇交点,且此三力的作用 线在同一平面内。
第二章-力-力矩-力偶
动的状态。
§2-1-2 力学基本公理
公理: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而得到的结论,它被 反复的实践所验证,是无须证明而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
公理1 二力平衡公理(P17 性质四)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 | F1 | = | F2 | , ( F1 = F2 )
d
Pn
D 2
cos
75.2 N m
②应用合力矩定理
MO (Pn ) MO (P ) MO (Pr )
Pn
cos
D 2
0
75.2 N m
§2-3-1 力偶(P25 §2-3 )
一、 力偶的定义 两个大小相等,作用线不重合的反向平行力叫力偶。 二、力偶的性质 1 性质1 力偶既没有合力,本身又不平衡,是一个基本力学量。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 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 大小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R F1 F2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若其中两力作
用线汇交于一点,则另一力的作用线必汇交 于同一点,且三力的作用线共面。(不平行 的三个力平衡的必要条件)
m 0 m1 m2 NA l cos 0
解得:
m2 m1 cos 2
§2-3-3 空间力对点之矩与空间力偶
一、力对点的矩 ⒈ 空间力对点之矩三要素
决定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除力矩的大小、力矩的转向外, 还须考虑力与矩心所组成的平面的方位,方位不同,则力对物 体的作用效应也不同。所以空间力对 刚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下列三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分析
下列情况,两力平衡了吗?为什么?
F1=5N
F2=5N
F2=5N F1=3N B F2=5N F1=5N F2=5N
A
F1=5N
C D
• 一降落伞重为50N,运动员在空中张开伞 匀速直线下降,在此过程中运动员和伞受 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为750N ,则运动员重 力为( C ) A、750N B、800N C、700N D、50N F
★请举出处于二力平衡的物体?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 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即合力为零 (F合=0)
生活中的二力平衡例子:两人推门
F2
F1
F1= F2
悬挂着的电灯
F
G
F=G
公理一:二力平衡公理
结论:作用于同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 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必要与充分条 件是 这两个力(同时满足) (1)大小相等 F1 = F2 (2)方向相反 F1 = –F2 (3)作用线共线。(必须共线,平行都 不可以!)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或 者说在正常情况下,工程上的机械零件和构件在力作用下 发生的变形是很微小的,可以忽略不计,物体就被看成不 变形的刚体。
公理一:二力平衡公理
观察与分析: 静止的电灯受到 几个力的作用? 这几个力有什么 样的特点?
F
G
概念: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二力平衡:物体受二个力而处于平 衡状态
小节:
• 1、力的三要素 • 2、什么是公理 • 3、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 平衡状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二力 平衡公理) •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课后思考:讨论与交流
有人认力,在拔河比赛中,既然双方的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应该不可能分出胜 负。实际上却总有一方获胜,这是否违背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公理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 总是同时存在,两力的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 一作用线,并分别作用于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例2】关于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C) • 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B. 马拉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C. 马拉车不论动还是不动,马拉车的力的大小总等于 车拉马的力的大小 D. 马拉车不动或匀速前进时,才有马拉车的力与车拉 马的力大小相等
公理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二、小实验
• • • • • • • • • 二个同学,做以下实验: 两个弹簧称分别做以下实验: 1)、A主动拉B 2)、B主动拉A 3)、A、B对拉 思考: 1、哪一个弹簧称先出现读数? 2、哪一个弹簧称先出现读数? 3、两个弹簧称受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引入:初识“力”
• 活动:
• 1、拔河 • 2、挤汽球
• 结论:
“力”
一、力的基本知识
• 1、力的定义
• ①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
•
②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 生变化,同时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 •
因此,力不能脱离实际物体而存在。
2、力的三要素
思考: 刚才拔河时获胜小组在用力时,力的作用 效果取决于哪些要素: 1)、力的大小。表示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程 度。单位:牛顿(N)或千牛顿(KN)
• 结论: • 任何时刻,两弹簧称读数一致!
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 消失,同时改变。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性质相同的力。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分别作用在两个不 同的物体上。
【例1】细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 悬挂一个电灯,如图所示。这时有几对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
天花板对细绳的拉力 F N 细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F ´ N 细绳对电灯的拉力F 电灯对细绳的拉力F´
地球对电灯的引力G
电灯对地球的引力G´
公理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永远是:等值、反向、 • 共线、异体、且同时存在。
[例] 吊灯受力分析:
即:同时存在,同时 消失,等值、反向、 共线,作用在相互作 用的两个物体上。
G1
G2
公理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研究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 • 一、小游戏: • 两个不同颜色的气球相互挤压 • 观察:气球的变化
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两个物体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力,叫做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 用 力 和 反 作 用 力 的 关 系
想一想,以 卵击石,鸡蛋 “粉身碎骨”, 但石头却“安然 无恙”,是不是 可以认为鸡蛋对 石头的力小,而 石头对鸡蛋的力 大呢?两个物体 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存在怎样的关 系呢?
作业:
• 机械基础练习册: • P7 一、二、2—7、 2—10
2)、力的方。表示力的作用线在空间的方位 和指向。
3)、力的作用点。表示力的作用位置。
3、力的图示法
力可以用一个矢量表示。如图所示, 矢量的方位和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矢量 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 矢量常用黑体字母F表示。
A
F
B
二、静力学公理:
公理:长期实践而得的结论,并被实践反复验证,无须证 明而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 静力学是研究平衡状态下(静止)物体的特点。(既 不移动,也不转动! 特别注意:本课程学习的对象都是静止状态下的平衡 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