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年飞花未落地,且听童语话变迁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在具体的写作方法上,作者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形式,并大量采用了排比句式。这样的一种结构,便于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再加上语言本身的浅显,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难度不大,只要多诵读即可。但在引领学生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方面还需要再巧妙引导。

设计理念:童心课堂要求老师从了解儿童的心理入手,从儿童的视角,根据儿童的能力,用儿童愿意接受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童心教育”为主线,依托智贤文化的底蕴着力打造适合二附小教学的“童心课堂”。在语文学科主张“童言语文”,所谓童言,就是指儿童倾听言语、讲述言语、读悟言语、运用言语的综合概述。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贴近学生,用儿童化的语言、形式表达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说真话,说自己的理解。

学情分析:本课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距离。文章虽然构段清晰,便于理清脉络,但是要使学生真正走进艺术宝库,观赏、品味、享受艺术的无穷魅力,还得靠教师的有效引领。教师应确立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寻找、收集和运用资料,加强语文综合实践,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在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2.能结合教师补充的课程资源,模仿教材中的“排比句式”描绘莫高窟内精

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

3.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内容,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和童言小助手。

学生:结合童言小助手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童趣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8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你还记得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吗?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一些外国游客和文人学者在参观完莫高窟以后,他们这样说:(课件展示资料)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敦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

莫高窟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西方学者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设计意图:本课时为本课教学的第二课时,莫高窟的艺术魅力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又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通过向学生展示外国游客的“游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初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锁定在课堂上。】

二、童言梳理:完成课文导图

1.过渡:莫高窟究竟何以享有如此盛誉,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敦煌,走进莫高窟,去抚摸这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请同学们完成任务一。(出示任务一)任务一: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文中有三个关键句子告诉了我们,请你找一找,画出来。

2.这三句话分别是2、3、4自然段的中心句,不难看出本文重点向我们介绍的是——彩塑、壁画、藏经洞。

3.课后有一个思考题,给这篇课文编写段落提纲。请同学们结合任务二,完成课文导图。

任务二:默读课文,完成课文导图。

①生自主完成。

②小组内交流。

③全班汇报展示。

通过这一张导图,我们对文章的脉络了解得更加清晰。在刚才完成导图的过程中,你对课文的哪部分最感兴趣?说一说为什么?

预设①

彩塑:

猜猜图片上是谁?说一说依据。

这些彩塑各有不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详写:在这两千多尊彩塑中,作者选择其中一种进行描写,这就叫:详写。

你能读好吗?(齐读)

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紧紧围绕中心句,先是总写彩塑的特点是——接着分别介绍三种彩塑,最后从两千多尊彩塑中选择一种进行详细描写,这样“总——分”的构段方式使文章条理非常清晰,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中要注意学习借鉴。

过渡:还对哪个自然段的描写感兴趣?说一说原因。

壁画:

这一段的构段方式与第2自然段相同,同学们能不能学习刚才老师的方法,关注文中的词语、句子,壁画的特点、种类自学第三自然段,加一加批注,然后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收获。(组织汇报)

①欣赏图片

师述:就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汇报中,在那断崖绝壁上,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开凿洞穴,用非凡的智慧将丰富多彩的故事浓缩在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画上。敦煌的壁画不是一个时期的作品,它连续记录了一千多年中国社会历史地变迁,敦煌的艺术是不可再生、不可永生的艺术,它正以一种非常缓慢但确是不可逆转的方式在消逝。这是何等的不易,你心中是否涌起了一种敬仰,你想说什么?(指名学生答)

②壁画中最具有代表性、艺术成就最高的就是飞天,请同学们看这一段描写“飞天”的文字,作者一口气连用了几个“有的”?(5个)有没有将壁画上的飞天写完?(没有)结合刚才的图片,你还能再想象一种飞天的姿态吗?

③老师没有去过莫高窟,但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真想去看看。你想去看吗?

让我们把这种“心向往之”的情感放进朗读中,读一读这段文字。

过渡:

莫高窟不仅有彩塑、壁画,它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藏经洞,你知道洞中有哪些文物吗?(“六万多件”)

1.老师告诉你,这些都是曾经了,看看第4自然段,有些词语和句子会刺痛你的眼睛,找一找?

2.引导学生从“曾”、“掠夺”“腐败”等词语进行感悟。

3.图片欣赏。看看侵略者的罪行。

4.出示史料。读一读史料,你有什么想法?(史料来自《伴你学》)完成《伴你学》75页上的第9小题。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主要通过两个任务来完成。对于文中词句的理解以及对作者所采用的说明方法的感知,学生没有难度,因此这一板块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二主要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引领学生感知祖国强大的重要性,我才用“先扬后抑”的教学方法,接着让学生写一写,说一说,丰富学生的情感,深化学生的感知。】

三、童言拓展:阅读与沉思

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更好的护卫人民、财产、文化的安全,少年儿童是建设祖国的接班人,为了祖国的更加强大,你们更该努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莫高窟这座艺术殿堂,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季羡林的《在敦煌》、冯骥才的《人类的敦煌》以及余秋雨的《莫高窟》,相信你会对这座艺术殿堂有更加深刻地了解。【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从课内走向课外,为了让学生能对莫高窟有更深刻地认识,我向学生推荐了近代名人写的相关文章,既加深学生对祖国文华的感知,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18 莫高窟

彩塑

壁画

藏经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