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第一、七章清代的诗词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七章 清代的诗词文
第一、七章 清代的诗文词
一、清诗
(一)清初的诗
清初诗人以其生活道路、政治 态度、诗歌风格分为两大类。第一 类为不肯与清王朝合作的明遗民 ; 另一类诗人。他们虽也为明遗民, 但都降清、顺清和仕清。
1、遗民诗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
之 ;吴嘉纪和屈大均;“归奇顾怪” 2、清后入仕的诗人钱谦益、吴伟业 “梅村体” : 王士禛及其神韵说 “钱王代兴” :王士禛是继遗 民诗人之后最有名的诗人,在康熙 诗坛上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 并受到钱谦益的赞许,希望他可以 代自己而出,即所谓的“钱王代
性灵派:+以袁枚为代表,在文学创作上
承接明代公安派的文学思想,主张直抒 “性灵”。情是其诗论的核心,强调诗 人要具备真情、个性、诗才,在艺术构 思中主张与才气、天分与学识要结合并 重。推重独创,反对模拟。他的笔触相 当广泛,反映现实、咏物怀古、描绘山 川自然和表现个人志趣,大都不受传统 思想束缚和正宗格调限制,而且清灵隽 妙,具有感情奔放、议论新颖、笔调活 泼、语言晓畅、句法灵巧等特点,从内 容到形式都有一定的创新。
阳湖派,代表人物恽敬和张惠言 汪中及其他骈文家
汪中是清代骈文成就最高的一 位。《哀盐船文》是骈文中的绝作。
流派。创始人方苞,刘大槐继之,姚鼐 集大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因而得 名。他们继承了古文传统,提出“义 (文章内容)法(文章作法)”主张, 提倡“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 散文创作也取得可观成就。桐城派由清 初发端,兴盛于中叶,余绪直至晚清。
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狱中
杂记》等。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清中叶的词 张惠言-常州词派 《词选序》主要有两点:
一,反对把词当作小道,主张 词与诗赋有同等地位; 二,强调词要有内容,但内容 不宜直露,要用比兴寄托,达到 “意内言外”。
三、清代散文
(一)清初散文:清初三大家 (二)清中叶散文 桐城派:清代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散文
肌理说P320:以翁方纲为代表。肌
理喻指诗的文理和义理。用来论诗, 包括义理与文理。义理指以六经为 代表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思想与 学问;文理指诗律、结构、章句等 做诗之法。义理为本,通变于法, 以考据、训诂增强诗歌的内容,融 词章、义理、考据为一。强调儒家 经术和学问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性, 具有鲜明的复古色彩。
《古诗源》:清人沈德潜所编的一部唐
以前的历代诗歌选集。这部书选辑了先 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共七百余首, 分十四卷。这是一部带资料性的选本, 收录作品较为广泛,唐以前的一些著名 诗篇(除《诗经》、《楚辞》)外,大 多数都已选录在内,而且还从一些古书 中辑录了不少民歌谣谚,内容比较丰富, 被后人广为传颂吟唱。
二、清词
(一)清初的词
陈子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云间词派 陈维崧 阳羡词派 “词史” 朱彝尊 浙西词派 纳兰性德 词集-《饮水集》 《长相思》《作品选》95页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
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 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神韵说
是清初王士祯提出的著 名的诗歌理论。所谓“神韵说”, 就是要求诗歌应具有高妙的意境, 天然的韵致和言外之意。在创作上, 他的诗是“神韵说”的具体体现, 空灵婉转,不滞不粘,富有才情。 “神韵说”问世后,风行一时 。 “南朱北王”; “南施北宋”;查 慎行和赵执信
赵执信:
名取自《周礼》:“侯执信圭,伯 执躬圭”之义。 “秋谷才华迥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 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著作:《饴山诗集》《饴山文集》 《诗余》《谈龙录》《声调谱》《礼 俗权衡》
(二)清中叶的诗
沈德潜论诗,一般称为“格调 说”。所谓“格调”,本意是指诗 歌的格律、声调,同时也指由此表 现出的高华雄壮、富于变化的美感。 沈德潜的诗论是以汉儒的诗教说为 本,以唐诗的“格调”为用,企图 造成一种既能顺合清王朝严格的思 想统治而又能点缀康、乾“盛世气
沈德潜本人的诗作,大抵平庸 无奇,为典型的台阁体。编选了 《古诗源》、《唐诗别裁集》、 《明诗别裁集》等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