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合教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普通学校都必须接收
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条件。
2、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就是让具有一定能力的视障、听障、弱智等特殊儿童少年就近进
入普通学校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共同进步。
3、回归主流:回归主流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将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班级接受教育,与普通
儿童共同学习和生活。
4、全纳性教育:全纳性教育是只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
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
5、正常化原则:即强调身心障碍者的个别性和公民权,认为身心障碍者应该尽可能与普
通人一样,拥有一个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并享有自由的权利和公平的机会。
6、零拒绝模式:主张特殊儿童原本就应该在普通班就读,并认为儿童已经统合在普通班
不可能被转移到特殊班就读。不过,此模式必须附设特殊教育教师的咨询服务,并训练普通班教师处理特殊儿童的教育。
7、失败—救援模式:该模式具有一定的弹性,可看成是一种过滤体系。首先,普通班教
师可要求一位特殊教育咨询人员协助其教材设计和教学方法,一旦不成功,可将特殊儿童转移到资源教室/普通班,如再行不通,可再转移到资源教室/特殊班就读两个学期,待期满后,经过评量再决定特殊儿童是否回资源教室/普通班或特殊班。如果选择后一种形式,最长以两年为期限,时间一到必须再送回资源教室/普通班再评量。
8、金钥匙计划:即“金钥匙工程”,是由徐白仑先生在1988年发起的,并创建了金钥匙
视障教育研究中心。是一个旨在发展视障人士的教育、康复和文化事业,普及贫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视障儿童的基础教育,使每一个失明儿童都能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并为当地打下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公益项目。金钥匙计划先后在我国华东的江苏,华北的河北、山西,东北的黑龙江和首都北京实施金钥匙盲童教育计划,进行一体化教育的实验。
9、全校参与:香港教育署在1997年9月推出融合教育先导计划,执行全校参与模式,“全
校参与”融合教育模式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学校订立融合教育政策,建立兼容的学习环境,推动教职员工协力帮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
10、萨拉曼卡宣言:1994年6月7日至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了“世界特殊教育大会”,颁布了《萨拉曼卡宣言》,宣言声明:(1)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必须给予他实现和保持可接受水平的学习机会。(2)每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3)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学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与需要的广泛差异。(4)有特殊教育需要者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这些学校应该将他们吸收在能满足其需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中。(5)建立实施此种全纳性方针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性社会和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进而言之,他们为绝大多数的儿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提高了整个教育体系的效益,并从根本上改善了教育的成本——效益比。
二、问答题
1、谈谈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
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教育机会均等。什么是教育机会均等呢?《教育大辞典》将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概括为:①入学机会均等或入学不受歧视;②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③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④机会均等的原则是指那些在物质、经济、社会或文化方面处于
最底层者应该而且应尽可能地通过系统得到补偿;⑤不仅在获得知识,而且在获得本领上的机会均等。由此可见,教育机会的均等是建立在多层次、多方位理解基础上的均等。
2、试分析融合教育的利与弊
(1)利:接纳;去标签;尊重;平等。
①对特殊儿童而言:能够尽早体验真实社会,特殊儿童自小在融合班上课,较能真正的体验到实际生活中的经验,例如得到关怀、协助、扶持,当然也有欺负、侮辱,在这样的实际生活中,一方面学会对帮助自己的人感恩,甚至于报答;另一方面学会在逆境中,如何自处或寻求老师的协助。
②对一般幼儿而言:自小学会如何接纳与关怀和自己不一样,而需要帮助的人,在爱的世界中成长。
③对老师而言:融合教育的实施,一方面教导一般幼儿如何关怀、接纳、协助特殊儿童;另一方面教导特殊儿童如何克服逆境,并作生活及心理辅导。
④推广融合教育还可以减少教育经费的支出,由于特殊学校或特殊班的设置,均需多一些经费,但将特殊儿童安置到普通班时,就可以减少一部分的人事费、设备费、教材费等。
⑤基于人权的发达,教育的改革,反对对特殊儿童作标记也是一个时代潮流,况且人为的标记可能错误,也常令人只注意到儿童缺陷的地方,而忽略更多的“正常”部分。因此,融合教育的实施,就不再给幼儿作标记了。
(2)弊:标签化;排斥;歧视;低期望;不平等。
①师资缺乏:有些融合班的教师根本就没有修过特殊教育课程,因此,无法胜任这项工作,也让融合教育流于形式。
②教师在观念上的排斥:部分老师对特殊儿童并没有好感,打从心底就持排斥、拒绝、忽视的态度,在此情形下,教学实在无法真正的落实。
③班级学生人数过多:以公立学校为例,在编制上常常是两位老师教三十位学生,虽然一位身心障碍儿童的加入,可以酌予减少班级人数,但通常仍超过二十五位,面对这样的班级人数,老师实难以再给特殊儿童额外的辅导。
④特殊儿童融入普通班,由于部分发展较差(如认知、沟通、社会行为、动作等),常因赶不上老师上课的课程或生活作息的规定,因而导致同侪的排斥或轻视;甚至有部分身心障碍儿童上课时还会干扰老师的教学(如发出怪声音,随意站起来走动等)攻击倾向或衣服脏、身体有异味,更引起同学的反感。
⑤配套措施不足:例如行政支持不足,补救教学未实施(或缺乏资源班的设置)经费不足以致缺乏必要的教具、教材或设备,无障碍空间的设施缺乏等等,都会让融合教育有其名而无其实。
3、试述回归主流与融合教育的关系
(1)相同点:①使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产生最大的互动,减少标记;②提供障碍学生在最少受限制环境下适当的教育机会;③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基础。(2)不同点:①回归主流:a.对象:并非全体障碍儿童,早期正常化或回归主流所指的是轻度智能障碍儿童。后来推而广之,也包括其他类别的轻度障碍儿童从特殊学校(班)迁置于当地普通班或特殊班。
b.服务:回归主流所提供的特教服务,是在安置特殊学生的场所内。如某位学生被安置在特殊班,则其所接受的特教服务来自于特殊班。②融合教育:a.对象:是班级内所有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包括轻、中、重度障碍者,由普通教师、特殊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协同合作,分担责任,共同完成教学工作。b.服务:特殊学生完全融入普通班中,并且特教服务完全移至普通班。
4、试分析我国随班就读的发展趋势
中国大陆融合教育发展方向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融合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