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思想和理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Biblioteka Baidu
4.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状态维修定义:
当设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劣化 或功能失效后所实施的维修方 式,而设备状态的劣化或功能 失效是由被检测设备状态参数 的变化反映出来的。
23
4.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以利用率为中心的设备维修: 设备利用率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 标。用公式可表示为:
15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1987年7月28日,国务院以国发[1987]68号文发布 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 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政府行为下发的有关设备管理 工作步入法治化的文件,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我国 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实施与发展。设备管理工作 开始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和理论系统化的新 路子。同时,国际上,特别是欧、美及日本等国 优秀企业的先进的设备管理经验进入我国,设备 的系统管理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发展,设备的综合 管理开始受到影响。设备管理工作得到前所未有 空前发展。
21
4.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维修体制 (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 CBE),是相对设备故障事后维修和 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维修(Time Besed Maintenance, TBM)而提出 的,可以说,状态维修是在预知维 修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它 是预知维修更高一层的设备管理模 式。 状态维修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目 前我国也正在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设备管理中的状态维修在当代是一 种科学的、先进的设备管理模式。
14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期,既“十年动乱”以后,设备 管理工作从恢复到巩固又到提高。这个时期又大 量引进发达国家设备管理的新思维、新理念、新 模式、新方法,设备管理、设备维修学术活动迅 猛开展,设备管理工作在我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1982年12月,原国家经委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建国 以来第一次全国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工作座谈会, 成立了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从这个时期开始,我 国的设备管理工作开始以有组织的形式进入了新 的时期。
17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我国 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 前: 事后维修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 期到60年代中期: 计划预防 维修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 期到90年代初期: 系统管理阶段同时 综合管理有了尝试
20世纪90年代以 来: 综合管理 在许多企业大面积 推广、应用
我国设备管理工作发展的4个阶段
4
1.设备与现代设备管理
现代设备管理: 现代设备管理,就是人们根据企业当前或近期一段时 间内生产经营的方针和目标,运用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及 组织措施,对设备从物质运动形态,即设备的规划、设计、 制造、选购、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改 造、再制造,直至报废等的整个寿命周期,到设备的价值 运动状态,即设备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支出、折旧、改 造、再制造等的整个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全过程的科学的综 合管理。
26
4.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1)定期维修 根据不同的设备及使用情况,参考有关检修周期,制 定设备修理工作计划时间和大致工作量,其确切的修理时 间和工作内容,则根据每次修理前的检查再加以详细规定 的修理方法。它的特点是可以按计划提前做好维修前的充 分准备缩短修理停歇时间。这种维修对于故障随时间变化 的设备比较适用,但对于复杂成套设备和故障无时间规律 的设备不适用。 (2)状态维修 如前所述,它根据对设备状态监测出的故障模式决定 维修策略,也就是根据监测到的设备整体或局部在运行中 物理现象发生变化而决定采取的维修方式。
设备利用率 设备实际工作时间 100% 设备制度工作时间
它是指设备在数量、时间、能力等方面利用程度的指标。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主要是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实际开动台时与制度工作台时之比),设备计划台时利 用率(实际开动台时与按计划班次可开动台时之比);设 备能力利用指标,主要是设备综合利用率。用公式可表示 为:
5
2.现代设备全过程管理
设备管理的目的:就是取得最佳的设备投资效果。换句话说,就是要充
分发挥设备效率,并谋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
设备管理的任务: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设备进行综和管理,保持设备完好,
利用修理、改造和更新等手段,恢复设备的精度性能,提高设备的素
质,改善原有的设备构成,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保证产品产量、质量 和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消耗和成本,促进企业生产持续发展,提高 企业经济效益。
18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自身经验: “三好”:管理好、使用好、维修好。 “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故。 “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五项纪律”: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设备,遵守 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保 证合理润滑;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 得遗失;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问 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10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企业界又提出了设备管理“后勤学” 的观点,并从这个观点出发,强调设备从设计、制造到 使用都要重视可靠性和维修性,以及设备备件的提供和 售后服务。这个时期,进一步深化了设备的系统管理。 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人丹尼斯·帕克斯提出了设备 管理工作的一门新学科“设备综合工程学”。这门新学 科是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管理目标的新思维、 新方式。实际上,这个时期开始了设备综合管理的新阶 段。 1971年,日本前设备管理协会中岛清一等人在设备综合 工程学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全员生产 维修”(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制,这是一 套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方法,它不但属于设备综合管理 的重要内容,而且把设备管理工作推进到一个质的飞跃。
19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自身经验:
“定期维护”:一、二、三级保
养。
区域维修责任制。 班组设备管理。
设备修理复杂系数等。
20
4.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设备的预知维修与状态维修:
预知维修(Predictive Maintenance)产生于上个世纪70 年代,预知维修起初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及其软件来评估设 备各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这种维修方式局限于计 算机系统及其软件的先进程度和功能的强弱。因此,它缺 乏完整性和连续的数据采集系统,造成对设备系统的工作 状态预测不完善、不准确。但是,预知维修的管理模式和 方法毕竟像过去传统的、以实践为基础的预防维修体制提 出了挑战,并将传统、陈旧的预防维修方式进行了彻底的 改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各类设备检测手段的涌现和不断 进步,在预知维修出现后10年左右的时间,许多工业发达 的国家开始进行更为完善的状态维修体制。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思想和理念
主讲:左文刚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中航工业发动机设备技术一级专家 陕西省设备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出版主编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设备管理思想和理念
设备与现代设备管理 现代设备全过程管理 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设备寿命周期的运动状态 设备管理现代化
9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到40年代末期,前苏联在美国提出的 对设备预防维修的基础上,开始推行计划预防维修制度, 使计划预防维修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就是以设备修理复杂 系数和修理周期结构为基础的维修制度。从这个时期开始, 除了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计划修理外,还强调设备的日 常维护和保养。尽管如此,这个时期仍属于计划预防维修 阶段。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GE公司提出了“生产维修”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新概念,开始强调要系统 地进行设备管理工作,特别强调对关键设备采取重点检查、 重点维护,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率。这就是设备 系统管理的初级阶段。
6
2.现代设备全过程管理
设备资产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
设备技术状态与故障管理
设备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 设备备品备件管理 设备改造与更新管理 设备动力管理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管理 设备管理的信息系统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7
2.现代设备全过程管理
现代设备全过程管理: 现代设备全过程管理就是 用现代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 对设备的全寿命周期中的物质运 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面、系统的 管理。它涵盖了设备管理的全部 任务和内容,并把现代设备管理 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和新 方法贯穿于设备一生的全系统管 理。
13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我国设备管理工作发展回顾:
20世纪50年代以前,既建国以前,我国工业水平极端低下, 工业技术和各类设备十分落后,完全处于设备发生故障后 被迫中断生产的最原始的事后维修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当时 还引进了前苏联正在进行的计划预修制度,许多企业开始 建立设备档案、设备台帐等,建立计划预修体系。这个时 期,还根据我国工业的特点,在“鞍钢宪法”的指引和启 发下,还创造出设备的“三级保养”、“四项纪律”、 “五项要求”等符合我国国情的设备管理的新要求、新方 法。
24
4.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设备综合利用率= 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负荷率。
而设备负荷率是实际生产量与设备标准生产能力之比。一 般来说,通常所说的设备利用率指的是设备制度台时利用 率。
25
4.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以设备利用率为中心的维修 (Availabilitg Cenrered Maintenance, ACM),就是把 设备利用率放到首要位置来制 定对设备维修策略的维修管理 模式。 ACM的思想和理念,简单的说, 就是把当代设备维修方式分成 5类,并重新认识。这5类设备 维修方式分别是:
16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 代中期以来,我国大力推行现代 设备管理的新思维、新理念、新 模式、新方法,设备综合管理开 始运用,特别是其中将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员生产维修活动 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在许多企业 取得了成效,有些企业还获得了 丰厚的回报。截至目前,TPM活动 仍在全国许多企业继续深入地开 展着。
2
1.设备与现代设备管理
设备的定义: 设备管理的研究对象是设 备。设备通常是指人们在生 产或生活上所需的机械、装 置和设施等物质资料的总称, 它可以长期使用并能在使用 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
3
1.设备与现代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定义: 是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 依据,运用一系列的技术、经 济、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划、 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 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 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 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11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国际上 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资本主义工业发 展初期—— 工业革命以后: 事后维修阶段
1921年~1949 年: 计划预防 维修阶段
1951年~1969 年: 系统管理 阶段
1971年~当前: 综合管理 阶段
国际上设备管理工作发展的4个阶段
12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国外经验: 设备的目标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 设备的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 以设备全寿命周期为基础的经济管理。 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 微电子技术应用于设备技术改造。
8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国际上设备管理工作发展回顾: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刚刚开始起步,设备非常 简陋,设备出现故障后,都是由设备的操作人员自行进行 修理,这个时期还未形成设备管理,只是最简单的事后维 修。 工业革命以后,即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设备的数量和 复杂程度都大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逐步从设备的操作 人员中分离出一部分人员开展对设备的维修工作。这个阶 段产生了最简单的设备管理,也就是设备管理工作的萌芽 时期,但所体现的仍是较简单的事后维修。 20世纪的20年代,设备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化大生 产开始涌现。这个时期,美国首先提出了对设备的预防维 修概念,设备管理工作开始步入防止故障、减少损失的计 划预防维修的初始阶段。
Biblioteka Baidu
4.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状态维修定义:
当设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劣化 或功能失效后所实施的维修方 式,而设备状态的劣化或功能 失效是由被检测设备状态参数 的变化反映出来的。
23
4.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以利用率为中心的设备维修: 设备利用率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 标。用公式可表示为:
15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1987年7月28日,国务院以国发[1987]68号文发布 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 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政府行为下发的有关设备管理 工作步入法治化的文件,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我国 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实施与发展。设备管理工作 开始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和理论系统化的新 路子。同时,国际上,特别是欧、美及日本等国 优秀企业的先进的设备管理经验进入我国,设备 的系统管理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发展,设备的综合 管理开始受到影响。设备管理工作得到前所未有 空前发展。
21
4.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维修体制 (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 CBE),是相对设备故障事后维修和 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维修(Time Besed Maintenance, TBM)而提出 的,可以说,状态维修是在预知维 修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它 是预知维修更高一层的设备管理模 式。 状态维修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目 前我国也正在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设备管理中的状态维修在当代是一 种科学的、先进的设备管理模式。
14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期,既“十年动乱”以后,设备 管理工作从恢复到巩固又到提高。这个时期又大 量引进发达国家设备管理的新思维、新理念、新 模式、新方法,设备管理、设备维修学术活动迅 猛开展,设备管理工作在我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1982年12月,原国家经委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建国 以来第一次全国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工作座谈会, 成立了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从这个时期开始,我 国的设备管理工作开始以有组织的形式进入了新 的时期。
17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我国 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 前: 事后维修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 期到60年代中期: 计划预防 维修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 期到90年代初期: 系统管理阶段同时 综合管理有了尝试
20世纪90年代以 来: 综合管理 在许多企业大面积 推广、应用
我国设备管理工作发展的4个阶段
4
1.设备与现代设备管理
现代设备管理: 现代设备管理,就是人们根据企业当前或近期一段时 间内生产经营的方针和目标,运用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及 组织措施,对设备从物质运动形态,即设备的规划、设计、 制造、选购、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改 造、再制造,直至报废等的整个寿命周期,到设备的价值 运动状态,即设备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支出、折旧、改 造、再制造等的整个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全过程的科学的综 合管理。
26
4.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1)定期维修 根据不同的设备及使用情况,参考有关检修周期,制 定设备修理工作计划时间和大致工作量,其确切的修理时 间和工作内容,则根据每次修理前的检查再加以详细规定 的修理方法。它的特点是可以按计划提前做好维修前的充 分准备缩短修理停歇时间。这种维修对于故障随时间变化 的设备比较适用,但对于复杂成套设备和故障无时间规律 的设备不适用。 (2)状态维修 如前所述,它根据对设备状态监测出的故障模式决定 维修策略,也就是根据监测到的设备整体或局部在运行中 物理现象发生变化而决定采取的维修方式。
设备利用率 设备实际工作时间 100% 设备制度工作时间
它是指设备在数量、时间、能力等方面利用程度的指标。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主要是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实际开动台时与制度工作台时之比),设备计划台时利 用率(实际开动台时与按计划班次可开动台时之比);设 备能力利用指标,主要是设备综合利用率。用公式可表示 为:
5
2.现代设备全过程管理
设备管理的目的:就是取得最佳的设备投资效果。换句话说,就是要充
分发挥设备效率,并谋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
设备管理的任务: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设备进行综和管理,保持设备完好,
利用修理、改造和更新等手段,恢复设备的精度性能,提高设备的素
质,改善原有的设备构成,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保证产品产量、质量 和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消耗和成本,促进企业生产持续发展,提高 企业经济效益。
18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自身经验: “三好”:管理好、使用好、维修好。 “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故。 “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五项纪律”: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设备,遵守 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保 证合理润滑;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 得遗失;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问 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10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企业界又提出了设备管理“后勤学” 的观点,并从这个观点出发,强调设备从设计、制造到 使用都要重视可靠性和维修性,以及设备备件的提供和 售后服务。这个时期,进一步深化了设备的系统管理。 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人丹尼斯·帕克斯提出了设备 管理工作的一门新学科“设备综合工程学”。这门新学 科是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管理目标的新思维、 新方式。实际上,这个时期开始了设备综合管理的新阶 段。 1971年,日本前设备管理协会中岛清一等人在设备综合 工程学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全员生产 维修”(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制,这是一 套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方法,它不但属于设备综合管理 的重要内容,而且把设备管理工作推进到一个质的飞跃。
19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自身经验:
“定期维护”:一、二、三级保
养。
区域维修责任制。 班组设备管理。
设备修理复杂系数等。
20
4.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设备的预知维修与状态维修:
预知维修(Predictive Maintenance)产生于上个世纪70 年代,预知维修起初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及其软件来评估设 备各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这种维修方式局限于计 算机系统及其软件的先进程度和功能的强弱。因此,它缺 乏完整性和连续的数据采集系统,造成对设备系统的工作 状态预测不完善、不准确。但是,预知维修的管理模式和 方法毕竟像过去传统的、以实践为基础的预防维修体制提 出了挑战,并将传统、陈旧的预防维修方式进行了彻底的 改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各类设备检测手段的涌现和不断 进步,在预知维修出现后10年左右的时间,许多工业发达 的国家开始进行更为完善的状态维修体制。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思想和理念
主讲:左文刚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中航工业发动机设备技术一级专家 陕西省设备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出版主编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设备管理思想和理念
设备与现代设备管理 现代设备全过程管理 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设备寿命周期的运动状态 设备管理现代化
9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到40年代末期,前苏联在美国提出的 对设备预防维修的基础上,开始推行计划预防维修制度, 使计划预防维修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就是以设备修理复杂 系数和修理周期结构为基础的维修制度。从这个时期开始, 除了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计划修理外,还强调设备的日 常维护和保养。尽管如此,这个时期仍属于计划预防维修 阶段。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GE公司提出了“生产维修”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新概念,开始强调要系统 地进行设备管理工作,特别强调对关键设备采取重点检查、 重点维护,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率。这就是设备 系统管理的初级阶段。
6
2.现代设备全过程管理
设备资产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
设备技术状态与故障管理
设备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 设备备品备件管理 设备改造与更新管理 设备动力管理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管理 设备管理的信息系统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7
2.现代设备全过程管理
现代设备全过程管理: 现代设备全过程管理就是 用现代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 对设备的全寿命周期中的物质运 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面、系统的 管理。它涵盖了设备管理的全部 任务和内容,并把现代设备管理 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和新 方法贯穿于设备一生的全系统管 理。
13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我国设备管理工作发展回顾:
20世纪50年代以前,既建国以前,我国工业水平极端低下, 工业技术和各类设备十分落后,完全处于设备发生故障后 被迫中断生产的最原始的事后维修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当时 还引进了前苏联正在进行的计划预修制度,许多企业开始 建立设备档案、设备台帐等,建立计划预修体系。这个时 期,还根据我国工业的特点,在“鞍钢宪法”的指引和启 发下,还创造出设备的“三级保养”、“四项纪律”、 “五项要求”等符合我国国情的设备管理的新要求、新方 法。
24
4.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设备综合利用率= 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负荷率。
而设备负荷率是实际生产量与设备标准生产能力之比。一 般来说,通常所说的设备利用率指的是设备制度台时利用 率。
25
4.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以设备利用率为中心的维修 (Availabilitg Cenrered Maintenance, ACM),就是把 设备利用率放到首要位置来制 定对设备维修策略的维修管理 模式。 ACM的思想和理念,简单的说, 就是把当代设备维修方式分成 5类,并重新认识。这5类设备 维修方式分别是:
16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 代中期以来,我国大力推行现代 设备管理的新思维、新理念、新 模式、新方法,设备综合管理开 始运用,特别是其中将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员生产维修活动 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在许多企业 取得了成效,有些企业还获得了 丰厚的回报。截至目前,TPM活动 仍在全国许多企业继续深入地开 展着。
2
1.设备与现代设备管理
设备的定义: 设备管理的研究对象是设 备。设备通常是指人们在生 产或生活上所需的机械、装 置和设施等物质资料的总称, 它可以长期使用并能在使用 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
3
1.设备与现代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定义: 是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 依据,运用一系列的技术、经 济、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划、 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 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 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 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11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国际上 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资本主义工业发 展初期—— 工业革命以后: 事后维修阶段
1921年~1949 年: 计划预防 维修阶段
1951年~1969 年: 系统管理 阶段
1971年~当前: 综合管理 阶段
国际上设备管理工作发展的4个阶段
12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国外经验: 设备的目标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 设备的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 以设备全寿命周期为基础的经济管理。 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 微电子技术应用于设备技术改造。
8
3.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
国际上设备管理工作发展回顾: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刚刚开始起步,设备非常 简陋,设备出现故障后,都是由设备的操作人员自行进行 修理,这个时期还未形成设备管理,只是最简单的事后维 修。 工业革命以后,即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设备的数量和 复杂程度都大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逐步从设备的操作 人员中分离出一部分人员开展对设备的维修工作。这个阶 段产生了最简单的设备管理,也就是设备管理工作的萌芽 时期,但所体现的仍是较简单的事后维修。 20世纪的20年代,设备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化大生 产开始涌现。这个时期,美国首先提出了对设备的预防维 修概念,设备管理工作开始步入防止故障、减少损失的计 划预防维修的初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