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02活出生命的精彩学案(一)共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内容
贫乏和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

教学目标
1.体会每个生命会有不同经历,了解生命的贫乏与充盈,学会充盈自己的生命。

2.认识生命拒绝冷漠,做到关切别人,营造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体会生命的平凡和伟大,树立在平凡中创造伟大的正确观点,活出生命的精彩。

重点难点
重点: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难点:正确认识伟人与普通人的生命价值,从平凡的生命中创造出伟大。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简单描述下你这几天的生活大致轨迹。

你有没有想过,同样的年纪,有的同学和你过着不同的生活。

播放图片或视频:1.10岁女孩姚启凤路灯下练芭蕾。

2.11岁女孩惠梦媛凌晨帮做环卫工人的奶奶扫大街。

【导入】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是不同的。

【活动】教材第115页“探究与分享”,回答设问问题。

播放网瘾少年或吸毒人员的事例。

【提问】这些人物谁的生命空虚?谁的生命充实?
【小结】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提问】贫乏的生命有什么表现?教材第116页。

充盈的生命有什么表现?教材第116页。

如何让生命充盈?(教材第116页“探究与分享”)
【活动】教材第116页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提问】如果你是那位老人,你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导入】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要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生命拒绝冷漠。

教材第117页。

【提问】你知道器官捐献吗?你会参加这一活动吗?播放器官捐献者的感人事例。

【小结】我们要关切他人的生命,善待他人,可以温暖他人、温暖世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教材第117页。

【活动】教材第118页保尔·柯察金的故事。

【提问】你知道哪些伟人?他们为什么被称为伟人?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伟人的故事。

【小结】某些伟人很大程度改变了世界,我们用的笔记本电脑和比尔·盖茨密不可分,苹果手机和乔布斯紧密相连,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他们的贡献是伟大的。

教材第118页,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创造和贡献。

【活动】有的同学说:伟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我作为普通人,很平凡,我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这种说法对吗?
【小结】教材第119页第一段。

【活动】阅读教材第119页“探究与分享”,回答设问问题。

【小结】从平凡的生命中创造伟大。

教材第119页。

播放普通劳动者辛勤工作的图片或视频。

边防战士冻坏的双手图片。

武汉消防员抗洪救灾的图片。

【活动】教材第120页“拓展空间”,交流设问问题。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生命珍贵,人生不能白来,有的生命让人永远怀念,有的生命让人唾弃。

今天,我们学习到了生命有什么样的不同?(贫乏和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我们怎样做才能把生命活得精彩?(学生复习回答,加深记忆,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活出生命的精彩⎩⎪⎨⎪⎧1.贫乏与充盈2.冷漠与关切3.平凡与伟大
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见学生用书相应练习题。

课后作业测评
见学生用书相应练习题。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

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2.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3.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

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二、学习目标
目标1:通过探究分享,理解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的意义。

(教学目标3)
目标2:通过探究分享,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教学目标2)
目标3:通过探究分享,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教学目标1)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
难点:贫乏与充盈
四、教学方法
探究法,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视频《残疾人艺术团》:这群残疾人,面对生活的艰难考研,不放弃,不懈怠,用认真、勤劳、坚持、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绽放了生命之花,活出了生命的精彩。

那么,我们该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

正课讲授:
环节一:1、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目标1)
猎人、猎狗和兔子的故事: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

猎人击中一只兔子的
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

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去追赶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再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没命了呀!”
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

”事实上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

常常问问自己,我今天是尽力而为的猎狗,还是全力以赴的兔子呢?你对自己的学习是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呢?
总结:可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说一说:寒假快到了,你想怎么过呢?
生答:略
出示图片:每天都睡到中午才起来。

出示图片:每天都通宵打游戏。

这类同学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这样的生命是贫乏的。

出示图片:寒假干些什么呢?在犹豫不决中,寒假已经过去了......
这类同学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

这样的生命也是贫乏的。

总结:
1、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
①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成长;
②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环节二:2、如何让生命充盈?(目标1)
过渡:那么,寒假应该怎么过,才充盈呢?
生答:略
图片:写寒假作业、上辅导班、看好书;
图片:练习弹钢琴、打羽毛球;
热爱学习、乐于实践、扩展阅历。

这样的生命也是充盈的。

图片:帮妈妈做家务、帮助交警指挥交通、和爸爸妈妈一起外出旅游。

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

这样的生命也是充盈的。

总结:
2、如何让生命充盈?
①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②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让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

生命得到滋养,一点点充盈起来。

环节三:3、为什么说生命拒绝冷漠?(目标2)
35岁女子地铁口晕倒死亡 50分钟无人急救:2014年,深圳IBM公司一名年仅35岁的女项目经理梁娅突然倒在了深圳地铁站出口的台阶上,有7位市民从旁边经过,有的看了看就走了。

一直无人救援,事发近50分钟后,被赶去现场的120急救人员认定为已经死亡。

50分钟的等待,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算漫长,但是,对于一个身处危险,急需救助的人来说,50分钟的等待时间,足以决定生死。

这50分钟对于梁娅来说,是多么煎熬,她多么希望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冷漠的走过。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生命拒绝冷漠。

温暖世界的视频《the other pair》:当善良遇见善良,瞬间温暖世界;无论贫困还是富有,都要有所坚守。

想一想:看完视频,你有何感悟呢?
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总结:
3、为什么生命拒绝冷漠?
①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生命拒绝冷漠。

②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环节四:4、生命怎样相互关切?(目标2)
想一想: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
社会上:图片:帮助弱势群体,捐款、献血、扶盲人过马路;
在家里:图片:给妈妈捶背、给爸爸洗脚;
在学校:图片:给同学讲题、帮助摔伤腿的同学;
这些都是关切他人、善待他人的表现;
补充一点:去年寒冬,伊朗的友善之墙,席卷全球: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多余的衣服挂上,需要的人可以随时将它取走。

只因人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不能让任何一个无家可归者,在寒冷的冬季里瑟瑟发抖。

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拒绝冷漠,关切他人!
总结:
4、生命怎样相互关切?
①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②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环节五:5、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目标3)
过渡:平凡与伟大,我们身边有哪些伟人有哪些平凡人呢?
伟人图片:毛泽东、钟南山、杨利伟、袁隆平。

平凡人图片:毛泽东、钟南山、杨利伟、袁隆平。

无论是伟人还是平凡人: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过渡:伟人伟大在何处?
图片:瓦特改良蒸汽机、发明大王爱迪生
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

图片:李时珍《本草纲目》、孔子《论语》、鲁迅《狂人日记》
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见,②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过渡:平凡人能创造伟大吗?
时传祥:时传祥出生在山东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

是一位“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掏粪工人,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1955年,他被评为清洁工人先进生产者,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被邀请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

1959年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时传祥精神:敬业、实在、正直、本分。

1959年,时传祥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10月26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握着他的手,说到:“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

”时传祥也表示:“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当一辈子掏粪工。

”年近半百的时传祥,脏活累活抢在前,对青年工人言传身教,以“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职业道德观,教育影响青年一代安心本行业工作。

1966年国庆观礼,时传祥作为北京市观礼团副团长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宴会上为其敬酒。

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身边的故事:2016年11月28日早上,河南省驻马店市一2岁女童头被卡在2楼防盗窗上,身体悬在半空中,孩子的哭声惊动了正在对面工地上干活的农民工。

5位农民工翻过两堵近3米高的围墙,搭成人梯将小女孩托举,直到孩子被救,这几名农民工被市民亲切地称为“托举哥”,其感人事迹在寒冷冬日里传递着阵阵温暖。

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
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图片:时传祥、雷锋、郭明义、罗阳
播放视频:《好人就在身边》
想一想:他们是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的呢?
④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图片:吴菊萍、张丽莉、吴斌、高铁成
总结:
5、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②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当人们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④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课堂检测】
六、板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有热爱生命的表达,接纳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

2.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3.知识目标:
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2.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视频导入)
播放新闻视频:2016年5月27日,浙江舟山公交司机毕怀彬在驾驶着载有12人的公交车途中,突然被迎面飞来的一只巨大的货车车轮击中了头部和胸口。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毕怀彬忍着剧痛踩住刹车,乘客全部获救,而自己倒在方向盘上没有再醒过来。

思考:你是如何看待毕怀彬的行为的?
(借助毕怀彬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感悟出毕怀彬实现的生命价值,从而引出本框课题《活出生命的精彩》)
(二)新课讲授
1.贫乏与充盈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本115页“探究与分享”并思考
(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在他们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

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进行适时引导
教师进行小结: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师生共同学习案例:男子“宅”死家中大学毕业10余年不工作,疑饿死(教师可问学生看了材料后的感受,并做好引导)
教师提醒: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

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最终,甚至走向生命的完结)
师生共同学习尼克·胡哲案例后,引导学生得出: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但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

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小组讨论:如何让生命充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3分钟后,由小组代表反馈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进行总结:
(1)阅读好书。

(2)专注地做自己热爱和有兴趣的事情。

(3)走出家门,了解他人不同方式的生活。

(4)外出旅行,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

(5)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献爱心帮助孤寡老人,扶助老弱病残,为灾区捐款。

2.冷漠与关切
播放“老人跌倒后没人扶”与“老人跌倒无助,热心学生相扶”两个视频短片,让学生思考: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是你到底扶不扶?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生命拒绝冷漠。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3)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学生独立学习课本117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
学生反馈思考的结果,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传递温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我想帮助有困难的人。

(2)我想多干些家务活儿,让家人多一点休息时间。

(3)我想每年种一棵树,为家乡留下一片绿荫。

(4)我要找机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5)我想为灾区小朋友捐款。

(6)我想为生病耽误课的同学补课。

(7)我要定期到社区孤寡老人那里帮他们干家务。

3.平凡与伟大
师生共同学习杨善洲的例子。

师生共同归纳: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杨善洲创造了奇迹,称得上伟大人物。

而从他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教师接着引导提问:你能说一说自己周围的人是如何体现生命价值的吗?
学生分享后教师总结:不论名人还是普通人,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上为社会默默地创造和奉献,推动社会的发展。

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价值。

(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完成自己职责的人,他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
学生阅读课本119页铁路巡守员的材料,同时回顾本节课一开始我们介绍的浙江舟山公交司机毕怀彬的事迹,思考: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是“最美”的?
师生总结:因为他们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面对环境和生活得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自己的职责,为他人幸福、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坚韧和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了生命的意义。

教师引导:通过的探究,你认识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我认识到了不管是伟大还是平凡人都可以实现生命的价值,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绚烂。

教师小结: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三)师生依据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四)教师寄语:
平凡孕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

实现人生价值并非意味着一定要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平凡与伟大都能创造人生的价值。

我们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承担起自己应该尽的责任,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将来重大价值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1)优点:课程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活动探究较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多个活动的开展,学生思维一定能够拓展,对教材内容一定有更好的理解。

(2)不足:课堂容量太大,一节课上完教学任务恐难完成难。

(3)改正:建议分为两课时上。

本网站旨在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信息交流,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