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个案辅导方法与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心理个案辅导方法与技巧

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我是福兴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唐玉清。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就学生的个案心理分析进行交流。作为班主任,承担很多角色:班级管理者、执法者、团队领袖、学生的朋友、心灵导师等。不仅如此,班主任也很心累,尤其是遇到不守纪律、调皮捣蛋、叛逆的学生。由此可见,了解学生心理,既是我们这次班主任技能大赛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有助于我们日常工作中开展好班主任工作,真是一举两得。当然,今天我们也会提到很多具体个案的分析,也欢迎老师们积极互动。为了表达对于您的积极分享的感谢,我们会送上小礼物哦!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学生心理个案分析的要求:现场抽题,根据抽到的个案材料,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准备20分钟,现场陈述8分钟以内。得分点如图。

如此短暂的时间如何才能获得一个漂亮的分数呢?让我们从这个个案来看

看如何做。

案例一:

阳阳,女,10岁,五年级学生。

因父母工作调动两年前转学到校,以前父母辅导学习较多,现在父母忙碌无暇更多关注,成绩从以前的优良变成了中等。每次考试后感觉不好都会大哭或者郁郁寡欢,人际关系也不佳。

假如你是案例中同学的班主任,请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对本个案进行分

析,然后提出干预措施。

结合我们刚才所看的学生个案分析评分标准。我们首先理清学生心理个案辅导的思路。有效信息、初步结论、原因分析、辅导目标与措施。

一、信息收集

症状:生理、情绪、认知、人际关系

“病”史:症状演变、治疗(干预)情况

成长史:学习情况、家庭结构、经济状况、亲子关系、社区亚文化(地域)、创伤事件(重大生活事件)

其他:性别、年龄、年级等

练一练:请找出案例一中的重要信息

重要信息:10岁、转学、陪伴、成绩、交往

二、原因分析

自身因素:遗传因素;气质类型;身心发展阶段;心理需要;身体状况

家庭因素:父母关系、家庭结构、亲子关系、教育方式

学校因素:学业负担、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其他:关键事件、自然灾害、社会竞争等

理论参考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内容(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生活和社会适应

、升学择业等

(二)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三)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着重两个阶段5-12岁与12-20岁的心理发展阶段的讲解。

练一练:请找出案例一种的诊断结论并分析原因。

初步结论:适应不良带来的一般心理问题

原因分析:新环境不适应、缺乏安全感、家庭秩序被破坏、关键期发展受阻

三、干预措施与方法

(一)目标设定

1、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协助学生看到自己的常用模式,觉察其他选择的可能性,协助学生重新作选择,并且乐于负责。

2、接纳自己与他人(跟自我与环境和平共处)。

善良与邪恶,内向与外向,慈悲与残忍,聪慧与愚笨,本来就是人性中并存的两极。不管是所谓的正面特质或负面特质都有其潜在的价值,是适应某种环境,面对某类人群的必备能力。

3、发挥潜能(自我实现):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成长。

(二)理论与方法

1、情绪认知理论(情绪ABC理论)。Ellis说:事件本身无法困扰我们,

而是我们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困住了我们。A是事件,B看法与观念C是情绪与行为。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是A影响C,但实际上是B影响C。不合理观念: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2、行为治疗理论强调两个概念——“强化”与“消退”。强化与消退多用于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强化分正负:表扬——正,惩罚——负。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以为用惩罚等手段就会使某种行为消退,其实不然,惩罚也是一种负强化,它还是在起着强化的作用。要适时采用消退,即既不表扬也不惩罚。惩罚时应注意:(1)避免在极端情绪下进行惩罚,不让惩罚成为教师发泄情绪的目的;(2)不在于罚得重轻,关键在于罚得心服口服。(3)只针对事件,不指向人格,不伤害自尊心。惩罚尽量私下进行。(4)少用罚作业、罚劳动的方式惩治学生,减少对作业和劳动形成“负性”条件反射。

3、家庭治疗理论是指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问题和症状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交往模式或者不良的家庭结构引起、维持和发展的;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交往模式或者家庭结构来改变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问题和症状。

家庭治疗的技术:扰动

再定义:改变家庭成员看待问题的方法

表演技术:让家庭成员当作治疗者的面将家庭成员围绕症状的交往模式如实地再现出来。

反其道而行之:治疗过程与治疗目标相反的方法。

界线设置法:就是改变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亚系统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的方法。

4、辅导要素

建立良好的关系、澄清并扰动观念、协助其解决问题、排除继发性获益、进行行为训练

5、教师个体智慧:整合实施

家校联动、方法多样、个性奖惩、允许反复

练一练:请结合以上方法谈谈案例一应如何辅导?

辅导目标:调整情绪、行为,促进适应

辅导措施:认知矫正、行为训练、家庭干预

答案要点参考:

孩子的问题为适应不良,体现在学习和交往上;

客观原因是转学后的环境变化,包括考试成绩和人际关系,包括:学业挫败感、父母在关键期的忽视、没有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此问题可采用认知矫正法,在成绩上有横比也要有纵比,要考虑重点学校同学们学业水平普通较高;还可以以谈话的方式,从认知上帮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在某一时期会遭受到暂时的失败,要积极看待这一问题;还可以用行为训练法,用奖励或的方式帮助孩子一步步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调节家庭状态,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指导家长认识到在转学关键期自己对孩子的忽视也是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让家长增加关怀和陪伴,恢复家庭秩序。

四、整体效果

(一)心理辅导理念

尊重、理解、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共情也叫同感、神入、同理心。即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所发生的问题及对方的感受,并把这份感受传达给对方,让对方有被理解和认同的感觉。共情既是一种咨询的态度,也是一种技术。“共情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心灵的第一把钥匙。”这是基于对情绪重要性的认识:“情绪优先于理性”、“情通而理自达”。

共情包含有同情的层分,但又有别于同情。同情是不平等的,共情是平等的,有换位的意思;同情不一定含有对对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由于共情,学生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有助于良好关系的建立。共情一定要真诚。

(二)教师个人风格

人本型、情感型、民主型、制度型

五、学生心理个案分析及处理建议:

1、减少主观与偏见,保持价值中立;

2、充分分析信息并得出心理层面的结论,避免上升到道德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