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氏木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选育及产酶培养基的优化

合集下载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傅科鹤,范莉莉,陈慧颖,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3):214-218.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1.03.038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傅科鹤1,2,范莉莉1,2,陈慧颖1,黄 颖1,张同林1(1.南昌师范学院生物系,江西南昌330032;2.地方鸡种遗传改良省级重点实验室/南昌师范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32) 摘要: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生物质能源,筛选能够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对于开发利用这类物质具有重要意义。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TW063-3,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得出,该菌株为草酸青霉。

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寻找最佳培养条件,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关键因子的最佳参数。

筛选得出最佳培养条件:15g/L羧甲基纤维素钠+2g/L硝酸铵,pH值为3.0,200r/min培养6d。

在最佳培养条件下,酶活性比优化前提高了34.1%,达到524.4U/mL。

研究结果可为生物降解纤维素酶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纤维素酶;草酸青霉;培养基优化 中图分类号:S1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3-0214-05收稿日期:2020-03-10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项目(编号:151252、GJJ1612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编号:31660020)。

作者简介:傅科鹤(1976—),男,江西南昌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土壤修复研究。

E-mail:khfu0112@163.com。

通信作者:范莉莉,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木霉菌分子遗传研究。

E-mail:llfan31@163.com。

纤维素酶能够将自然界中最丰富的生物质能源———纤维素类物质分解成可溶性单糖,从而为大批量生产生物燃料乙醇提供廉价原料[1]。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最适产酶条件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最适产酶条件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最适产酶条件许明;沈进军;吕春娥;张顺萍;赵剑锋;薛勇;程祖锌【期刊名称】《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39)006【摘要】从本实验室保存的57株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哈茨木霉APS62,其滤纸酶活力(FPA)为4.981 IU·g-1,是对照里氏木霉模式菌株APS63的3.02倍.产酶条件优化研究的结果表明,以稻草粉为底物,APS62菌株产滤纸酶的最适条件为:培养温度28 ℃,培养时间3 d,稻草粉与麸皮比5∶ 0,接种量6%,氮源为NH4NO3(总氮量0.4%),培养基起始pH为5.0,吐温80含量0.1%.此条件下的FPA为6.125 IU·g-1,比优化前提高8.10%.【总页数】6页(P628-633)【作者】许明;沈进军;吕春娥;张顺萍;赵剑锋;薛勇;程祖锌【作者单位】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5【相关文献】1.纤维素酶高产菌株最适发酵条件的研究 [J], 迟乃玉;张庆芳;刘长江;邵敬伟;阚国仕2.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J], 江意义;宗斯;李洋;包曾阳;王岩岩3.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产酶条件优化 [J], 张铁涛;徐云升4.半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J], 全桂静;赵航5.半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J], 张庆芳;马菁玲;孔秀琴;贾小宁;陈吉祥;赵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条件的优化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条件的优化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条件的优化
张晓炬;李景富;王傲雪
【期刊名称】《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039)007
【摘要】研究采用里氏木霉菌株30911、40358和40359,设计了9个影响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活性因素,对里氏木霉的纤维素酶活性进行了液体摇瓶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微晶纤维素和小麦麸皮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微晶纤维素20 g·L-1,小麦麸皮80 g·L-1,微晶纤维素与小麦麸皮最适配比为1:4;接种孢子悬液浓度
1×107个·mL-1,培养温度28~30 ℃,PH 5.5,培养时间72 h,摇瓶转速180 r·min-1,250 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50~75 mL.
【总页数】5页(P29-33)
【作者】张晓炬;李景富;王傲雪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
【相关文献】
1.里氏木霉Rut-30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J], 杜先林;李辉;王义强;陈介南;张伟涛
2.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研究 [J], 安莉颖;施思;谭德勇;伍红
3.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J], 钟桂芳;翟莉莉;樊攀;杨雪鹏
4.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优化 [J], 高星星;潘丽军;杨培周;王秀洋
5.响应面优化转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里氏木霉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条件[J], 严琳;钟红梅;左婕;陈智慧;罗又才;陈啟月;伍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制 。木霉 ,特别 是里 氏木霉 被 认 为整 p 5 0~ p 6 0 H . H . ,然 后 经 0. 1 a 0 n高压 灭 菌后 备 用 。 ,2mi 1 13 培养 方 法 .. 保 藏菌 种 接 种 到 P A 斜 面 进 行 活 化 培 养 ,经 表 D 面皿 稀 释 或划 线分 离 纯化 。并经 三 角 瓶摇 瓶筛 选 ,选 育 出具 有较 高 活力 的菌株 作 为 出发 菌株 。其 培 养 温度 2 ℃ ,初始 p 5 0 H ., 固 体 表 面 培 养 时 间 7 8 H . ~p 60
(U/ )来 表 示 。 I mE 1 3 抗 分 解代谢 阻遏 的 突 变株 的选 育过 程 . 1 3 1 诱 变处 理 过程 ..
纤 维 素物 质 的酶 促水 解 具 有 良好 的应 用 前景 。但
是 ,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酶解效率不高。为提高 纤维素酶解 的效率 ,多采用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种和 改变纤维材料的结构 ,提高对酶的敏感性的方法 。选 育优 良菌种是提高纤 维素酶活力的关键 。通常,从 自 然界 分 离筛 选 的野 生 型菌 株 其产 酶 能力 比较 低 。为提 高纤维素酶 活力 ,诱 变育 种是一 种有效 的方法 。 目
基础。
天~1 天 ,液体培养 6 ~8 。 0 天 天
1 2 分析 方 法 .
还 原糖 测 定 :取 上清 液 ,按 照 Mie 方 法 ,使 用 lr l DiS试 剂 测定 还 原 糖 的含 量 。 以葡 萄糖作 为标 准 。 N 纤 维素 酶 活力 测定 :采 用 Ma dl方 法来 测 定 滤 ne s 纸 酶 活 ( ie ae t i ,简 称 为 F A)和 C FlrPpr i t t Ac v y P MC 酶 活 ( IC’e) 其 酶 活 力 单 位 用 国 际 单 位 CV a 。 I s

里氏木霉FST-1产酶条件及其纤维素酶乙醇发酵优化的研究

里氏木霉FST-1产酶条件及其纤维素酶乙醇发酵优化的研究

里氏木霉FST-1产酶条件及其纤维素酶乙醇发酵优化的研究里氏木霉FST-1产酶条件及其纤维素酶乙醇发酵优化的研究摘要: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是一种常见的纤维素分解菌,其产生的纤维素酶在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学品的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旨在调查里氏木霉FST-1产酶的最适条件,并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来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

首先,我们选择不同培养基对里氏木霉FST-1的产酶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含有1%纤维素和0.5%葡萄糖的培养基对里氏木霉FST-1的产酶能力具有最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该培养基被选为进一步实验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研究了不同的培养条件对纤维素酶产量的影响,包括pH值、温度和培养时间。

结果显示,在pH值为5.0、温度为30℃以及培养时间为5天的条件下,里氏木霉FST-1产酶的产量达到最高水平。

这些结果表明,这些条件为里氏木霉FST-1产酶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进一步实验中,我们通过响应面法对纤维素酶乙醇发酵进行了优化。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我们确定了三个关键因素:葡萄糖浓度、乙醇浓度和发酵时间。

我们发现,在葡萄糖浓度为2.5%,乙醇浓度为1.0%以及发酵时间为48小时的条件下,纤维素酶的乙醇发酵效果最好,产量最高。

最后,我们对纤维素酶产品进行了质量分析。

结果显示,在最佳条件下,纤维素酶的纯度超过90%。

此外,纤维素酶在乙醇发酵过程中并未发生明显的降解。

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地调查了里氏木霉FST-1产酶的最适条件,并通过响应面法对纤维素酶乙醇发酵进行了优化。

这些结果为纤维素酶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里氏木霉FST-1、纤维素酶、产酶条件、乙醇发酵、优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我们确定了里氏木霉FST-1产酶的最适条件为pH值为5.0、温度为30℃以及培养时间为5天。

此外,通过响应面法对纤维素酶乙醇发酵进行优化,我们确定了葡萄糖浓度为2.5%,乙醇浓度为1.0%,发酵时间为48小时时,纤维素酶的乙醇发酵效果最好,产量最高。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条件的优化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条件的优化
1 . 发 酵培 养基 .2 2
里 氏木 霉 中纤 维 素 酶 主要 包 括 内切 葡 聚 糖 酶 C 酶) 。 、纤 维 二糖 酶 ( ) C 酶 及 一 萄糖 苷 酶 。其 葡 中 C 酶是 能在 纤维 素酶 分子 内部任 意 断裂 一 ,4 l 1
糖苷键 ,从而使天然纤维素裂解为直链纤维素 。c
14 酶 活测 定 .
2 微 晶纤维 素 与麸皮 的 最佳 配 比 . 2
酶 不 能 水 解 天 然 纤 维 素 , 目前 ,主要 检 测 纤 维 素
酶是 c酶( 。 滤纸 酶活 ) ( 甲基纤维素钠酶 、c 酶 羧
活 )1 国对 纤 维 素 酶 已 开展 了广 泛 的研 究 ,大 i 2 。我
液 体 发 酵 培 养 基 :蛋 白胨 03 、硫 铵 02 . % .%、 酵母 膏 0 5 、K 2O % 、C C22 2 . % 、 .% 0 HP 4 4 0 a 1・H0 O0 3
需 的酶 ;里 氏木 霉 及 其 代 谢 物安 全 无 毒 ,不 会 影
响生 产人 员和环 境 l l 1 。
里 氏木 霉 (r hdr aree)0 1 Ti oem esi39 1购 自 中 国 c 农 业 微 生 物 菌 种 保 藏 中心 ,4 38 05 0 5 、4 39购 自中 国工 业微 生物 菌种 保藏 中心 。
中 图 分 类 号 :Q 3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植物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 主要成分 ,占植物
体 干 重 的 3 . 5 % ,是 地 球 上 最 丰 富 的有 机 物 34 %~ 0 质 。纤 维 素 酶 是 可将 纤 维 素 分解 生 成 葡 萄 糖 的一 类 酶 的 总称 ,其最 大 的潜 在 用 途 是 把 纤 维 素 类 物

里氏木霉及其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研究进展_覃玲灵

里氏木霉及其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研究进展_覃玲灵
多次分枝; 开始形成的 分枝较长, 后续形 成的分枝 随着离基部距离的增加而逐步变短, 多数土壤以 及木材上生长的 T richoderm a 菌株, 其 有性型 还未 观察 到, T richoderm a 中 的 许 多 常 见 种 类 无 有 性 世代 [ 34] 。
绿色木霉 ( T richoderm a virid e)因其在 1944年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在毁坏驻扎于东南亚所罗门 群岛上的美军的棉衣和帆布帐篷而被人们发现 [ 35 ] 。
关注。此外, 一些 T richoderm a 属还具有抗性特征, 能够作为生物控制菌对抗植物病原体 [ 29- 31] 。
T richoderm a 的概念最早由 P ersoon[ 32] 引 入, 开 始概括的 T richod erm a 主要有 4 个菌种, 即 T. aure um、T. nigrescens、T. roseum 以及 T. viride, 不同分生孢 子的颜色是种间的区别,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它们 是彼此无 关的种类。T richoderma 现在仅 用于描述 以 T. viride为代表的绿色类型的真菌 [ 34] 。 R ifa it[ 33] 依据微观特征, 界定了 T richoderm a 属。T richoderm a 属的分生孢子梗排列成规则的树状结构而且是重复
( Institute of B io log ical and Environm ental Science& T echnolo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Abstrac:t A s w ide ly deve lopm ent and utilization of ce llulose in the fie ld of energy, m ate rials and chem istry industry, T r ichoderma reesei has been caught m ore and m ore attention for its be ing a k ind of im portant ce llu lase stra in for industry. Fo r enhanc ing its cellu lase product, peop le hav e done a lot of work on it, and ob tained seve ra l cons iderably good mutant strains. T o learn the genom e o fT r ichoderma reesei and its mu tant strains is he lp fu l to us understand its system o f ce llulase hype rproduction, also he lp fu l to people construct its g enet ic eng ineering stra in in the future. T h 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o f T richoderma reesei and part of its hyperce llulase product stra ins, a lso elabo rated the research deve lopm ent of its m utan t strains genom e in the recent yea rs.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a c t i vi t y o f t h e f e r me nt br u m o f Tr i c ho de r ma r e e s e i wa s 3 . 5 t i mes a s b e f o r e.
霉 发 酵 产 酶 的 最 佳 培 养基 为 : 麦麸 1 . 8 %、 硝酸钠 1 . 3 %、 碳酸钙 0 - 3 %、 氯化钠 0 . 2 %、 磷酸 二氢钾 0 - 3 %; 里氏木霉 所产 纤 维素酶的最适反应 条件为 : p H 4 . 0 、 5 0 ℃, 金 属 离子 F e 、 C o 2 M n “、 C a 对酶 活有促进作 用 , 而F e “、 A g 对酶有 抑制 作 用。 经培养基优化后 , 发 酵 液 上 清 中 的 最终 酶 活 为 1 1 6 . 6 4 U / m L , 是优化前 的 3 . 5倍 。
钟桂芳 , 翟莉莉 , 樊攀 , 杨 雪鹏
( 郑州 轻 工 业 学 院食 品与 生 物 工 程 学 院 . 郑 州河 南 4 5 0 0 0 2 )

要: 本 文 对 里 氏 木 霉 产 纤 维 素 酶 发 酵 培 养 条 件 及 对 其 所 产 纤 维 素 酶 的 酶 学性 质 进 行 初 步 研 究 。 t i o n o f Cu l t u r e Co n d i t i o n s f o r Ce l l u l o s e Pr o d u c t i o n b y
T r i c h o d e r ma r e e s e i a n d S t u d y o n t h e En z y ma t i c Pr o p e r t i e s
食 品 与 发 酵 科 技
F o o d a n d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一株分泌高性能纤维素酶的里氏木霉工程菌株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一株分泌高性能纤维素酶的里氏木霉工程菌株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株分泌高性能纤维素酶的里氏木霉工程菌株及其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薛闯,戴晓赞,程驰
申请号:CN202210135038.4
申请日:20220214
公开号:CN114561303A
公开日:
2022053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分泌高性能纤维素酶的里氏木霉工程菌株及其应用,属于生物能源与生物技术领域。

本发明将膨胀素基因在里氏木霉RUT‑C30中过表达后,获得了一株分泌高性能纤维素酶的里氏木霉工程菌株Swol‑9;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工程菌株在固液联合诱导以及分阶段控制策略下发酵生产高膨胀素含量纤维素酶的方法以及所得的纤维素酶在降解玉米秸秆的应用。

发酵7天后,里氏木霉工程菌株Swol‑9的滤纸酶活高达50.3FPU/mL,相比出发菌株RUT‑C30提高了49.5%;在相同酶用量下,里氏木霉工程菌株Swol‑9酶解液中葡萄糖产量相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6.8%~57.3%。

该工程菌株所产酶系中膨胀素含量和产酶效率远高于出发菌株,可以高效降解玉米秸秆,显示出良好的工业开发和应用前景。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地址:116024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凌工路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里氏木霉R3液体深层发酵产纤维素酶工艺优化研究

里氏木霉R3液体深层发酵产纤维素酶工艺优化研究

里氏木霉R3液体深层发酵产纤维素酶工艺优化研究
康东亮;吕世峰;阎振丽;鲁丰雨;王芬
【期刊名称】《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7)005
【摘要】研究了温度、pH值、溶氧对里氏木霉R3液体深层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并进行了工艺优化.用50 L全自动通气机械搅拌发酵罐,接种量10%,发酵过程采取分段控制pH值、温度和溶氧的工艺,发酵120 h酶活力最高,FPA和CMC酶活力分别达到48.9 FPIU/mL和321.68IU/mL,FPA酶活比工艺优化前提高了221%.【总页数】5页(P47-50,54)
【作者】康东亮;吕世峰;阎振丽;鲁丰雨;王芬
【作者单位】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河南,南阳,473000;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河南,南阳,473000;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河南,南阳,473000;南阳普康集团,河南,南阳,473003;南阳普康集团,河南,南阳,47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3
【相关文献】
1.一株绿色木霉液体深层发酵产纤维素酶工艺研究 [J], 邓毛程;王瑶;阳元娥
2.响应面法优化里氏木霉Rut C-30产纤维素酶液体培养基 [J], 李勇昊;姜永生;周长海;顾芮萌;孙文良;田朝光
3.响应面对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J], 王强强;莫海飞;杨玉玲;陈炼红;伍红
4.响应面优化转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里氏木霉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条件[J], 严琳;钟红梅;左婕;陈智慧;罗又才;陈啟月;伍红
5.里氏木霉液体深层发酵纤维素酶及其酶促打浆工艺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F1-1的选育与产酶条件的优化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F1-1的选育与产酶条件的优化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F1-1的选育与产酶条件的优化王靖;李智敏;谢纯良;严理;朱作华;胡镇修;彭源德【摘要】从快速腐烂的苎麻基质中筛选到1株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菌株F1-1,分析该菌株的遗传背景,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期为下一步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技术的研发提供新的菌种资源.结果表明,F1-1菌株为Bacillus属,其最佳产酶培养基为醋酸纤维素1.0%、纤维二糖0.8%、木糖0.5%、葡萄糖0.2%、麦麸1.2%、玉米粉0.6%、KNO3 0.4%、MgS04 0.2%、CaCl2 0.05%、NaH2PO40.05%和Na2HPO40.05%.最佳发酵条件为35 ~37℃、170 r/min振荡培养72h.经优化培养,纤维素酶活力由优化前的103.20 U/mL提高到优化后的646.53U/mL.【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54)019【总页数】4页(P4790-4793)【关键词】纤维素酶;菌株F1-1;产酶条件优化;苎麻;燃料乙醇【作者】王靖;李智敏;谢纯良;严理;朱作华;胡镇修;彭源德【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长沙410205;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长沙410205;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长沙410205;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长沙410205;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长沙410205;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长沙410205;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长沙41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2为了应对能源危机,世界各国都在开发高效、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燃料乙醇,利用农业废弃物等木质纤维素原料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趋势[1-3]。

农作物秸秆的主要结构是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其中,纤维素含量最高[4,5]。

生产燃料乙醇首先要对农作物秸秆进行降解,各降解法中以酶水解方式最具优势[6],尤其是纤维素酶用量最多。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纤维素酶是一种能够分解纤维素的酶类,在生物质转化和生物能源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活性,在菌株的筛选和培育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诱变和选育。

因此,选取适合产纤维素酶的菌株进行诱变选育,并优化其产酶条件,对于提升纤维素资源的利用价值和推广生物质转化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对已有的纤维素酶菌株进行化学和物理诱变,筛选出高产酶的菌株,并进一步研究其最适产酶条件,包括培养基种类、培养温度、pH值、添加物质等,以提高该菌株的产酶效率。

三、研究方法和流程1. 选取适合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并进行化学和物理诱变。

2. 筛选高产酶的菌株,利用UV–Vis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

3. 最优化产纤维素酶的条件,包括培养基种类、培养温度、pH值、添加物质等,以提高该菌株的产酶效率。

4. 总结实验结果,分析选育纤维素酶菌株和优化菌株产酶条件的可行性。

四、预期成果1. 筛选出高产酶的纤维素酶菌株。

2. 确定该纤维素酶菌株的最优产酶条件。

3. 提供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和产酶条件的优化方法,为生物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五、研究难点和解决方案1. 针对化学和物理诱变的不确定性,需要进行多次诱变筛选,并通过活性检测和基因检测等方式评估其效果。

2. 在优化产酶条件方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物质进行试验比对,需要合理规划实验设计,同时避免浪费和重复。

六、研究的预期意义本研究的成功将为开发和利用纤维素资源提供更加高效的技术支持,为生物能源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该研究也为纤维素酶在环境修复、饲料添加、生物降解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支持。

高产纤维素酶工程菌株产酶条件优化

高产纤维素酶工程菌株产酶条件优化

高产纤维素酶工程菌株产酶条件优化目录1.内容概括................................................2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2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3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42.材料与方法..............................................5 2.1 实验材料...............................................6 2.1.1 高产纤维素酶工程菌株.................................7 2.1.2 培养基...............................................8 2.1.3 辅助试剂.............................................9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102.3 实验设计与方法........................................103.产酶条件优化...........................................12 3.1 碳源条件优化..........................................13 3.1.1 碳源种类与浓度......................................14 3.1.2 碳氮比..............................................15 3.2 氮源条件优化..........................................16 3.2.1 氮源种类与浓度......................................17 3.2.2 磷源与氮源的配合....................................183.3 诱导物条件优化........................................193.4 发酵温度与pH值优化....................................203.4.1 发酵温度的选择......................................213.4.2 发酵pH值的范围......................................223.5 其他条件优化..........................................234.结果与分析.............................................244.1 产酶量测定............................................244.2 酶活测定..............................................254.3 表型鉴定..............................................274.4 蛋白质电泳分析........................................271. 内容概括本研究旨在优化高产纤维素酶工程菌株的产酶条件,以提高其在工业生产中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选育及其产酶工艺的研究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选育及其产酶工艺的研究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选育及其产酶工艺的研究
王静蕾;李嘉琪;樊津池;宋丽芬;曲威
【期刊名称】《陕西农业科学》
【年(卷),期】2024(70)2
【摘要】为获取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本研究以潮湿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uda)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诱变方式进行菌株突变,通过刚果红选择培养基筛选,以及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后得到菌株W3,酶活高达37.6 U/mL,较初始菌株提升了49.4%。

经传代十次后仍有较高酶活,结果说明该突变菌株遗传性状稳定且产纤维素酶能力强。

对突变菌株进行单因素优化实验确定最优培养条件,后对关键因子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参数。

最佳培养条件为:12.5 g/L蔗糖,2 g/L硝酸铵,2 g/L磷酸二氢钾,菌悬液接种量体积比3%,pH=6.0,发酵培养温度35℃。

优化后酶活性达43.06 U/mL,极显著高于原始菌株(P=0.008 9<0.01),较最初菌株酶活性提高了78.7%。

研究结果可为高效降解纤维素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总页数】6页(P8-12)
【作者】王静蕾;李嘉琪;樊津池;宋丽芬;曲威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41.4
【相关文献】
1.碱性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产酶条件研究
2.纤维素酶高产菌株F1-1的选育与产酶条件的优化
3.N+注入诱变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及发酵产酶营养因子优化研究
4.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产酶条件研究
5.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纤维素酶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优化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纤维素酶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优化
h d ( 0 6 el a ep o u t e c e 1 . 5±0 5 u o . 0)U mL o h a k c l v t n fr7 d / n tef s ut ai . l i o o
Ke y wor ds: el l s c lu a e;T ih d r es i e p n e s ra e me h d l g rc o ema ree ;r s o s u c t o oo f y
第 9卷 第 4期
2 1 年 7月 01






Vo . . 19 No 4
C ie eJ un lo ip o esEn ie r g hn s o r a fBo rc s gn ei n
J1 0 1 u.2 1
d i1 .99 ji n 17 o:0 36 /. s.6 2—37 .0 10 .0 s 6 8 2 1 .4 02
发酵培 养基进行 优化 。单 因素 实验表明 : 黄豆饼 粉 、 玉米 芯、 玉米浆对 纤维素 酶的影 响显著 。通 过响应 面优化 , 得
到 最优培养基 C N 源的组成 : 、 黄豆饼粉 3. 1 L, 2 2 玉米 芯 4 .9g L 玉米浆 44 L 2 2 / , .5 。优 化条件下 , 摇瓶发 酵 7d
里 氏木 霉 T i o emaree 产 纤维 素 酶 的 r h d r esi c 发 酵 培 养 基 碳 氮 源 优 化
祖 彩 霞, 李志敏 , 勤 叶
( 华东 理 工大 学 生物反 应器 工程 国家 重 点实验 室, 上海 2 0 3 ) 0 2 7

要 : 究 c、 研 N源对里氏木霉( rh dr e i 生产纤维素酶 的影响 , Ti oe r s ) e ma e e 采用单 因素 实验方 法和 中心 复合 方 法对

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研究

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研究

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研究安莉颖;施思;谭德勇;伍红【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8【摘要】[目的]优化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的液体发酵条件.[方法]以里氏木霉RutC-30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培养基不同氮源(硫酸铵、尿素、蛋白胨)及浓度、不同碳源(纤维素、乳糖、甘油、葡萄糖)及浓度和不同的初始pH(3.0、4.0、5.0、6.0、7.0)对产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氮源、碳源和pH为影响因子采用正交试验探讨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的优化条件.[结果]正交试验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酶影响顺序依次为碳源>氮源>pH,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是:以1%纤维素为碳源、以0.5%蛋白胨为氮源,初始pH值为4.0,在30℃产酶发酵培养5d,纤维素酶活力高达7.303 U.[结论]里氏木霉RutC -30经优化培养后,产酶能力可得到大幅度提高,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总页数】3页(P4818-4820)【作者】安莉颖;施思;谭德勇;伍红【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16.3【相关文献】1.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J], 钟桂芳;翟莉莉;樊攀;杨雪鹏2.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优化 [J], 高星星;潘丽军;杨培周;王秀洋3.里氏木霉R3液体深层发酵产纤维素酶工艺优化研究 [J], 康东亮;吕世峰;阎振丽;鲁丰雨;王芬4.响应面对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J], 王强强;莫海飞;杨玉玲;陈炼红;伍红5.响应面优化转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里氏木霉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条件[J], 严琳;钟红梅;左婕;陈智慧;罗又才;陈啟月;伍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纤维素酶液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纤维素酶液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纤维素酶液态发酵条件的研究胡彩静;代淑梅;李秋园【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05(031)009【摘要】对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ZU-03产纤维素酶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最优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 4.5,C/N8:1,纸浆浓度30 g/L,培养温度28℃,接种量10%(v/v),摇床转速150 r /min,培养时间4 d.在此优化发酵条件下,摇瓶发酵液中的纤维素酶FPA活力达11.67 IU/mL,比初始发酵条件下酶活力提高近3倍.同样在此优化条件下还进行了5 m3罐的中试,FPA活力达8.62 Iu/mL.【总页数】4页(P45-48)【作者】胡彩静;代淑梅;李秋园【作者单位】唐山市冀东溶剂有限公司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唐山,063030;唐山市冀东溶剂有限公司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唐山,063030;唐山市冀东溶剂有限公司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唐山,063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相关文献】1.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条件研究 [J], 顾赛红;孙建义;李卫芬;许梓荣2.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306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J], 冮洁;杜连祥;路福平;邹亚杰;贾丹丹;姚蕾3.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纤维素酶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优化 [J], 祖彩霞;李志敏;叶勤4.白耙齿菌F036液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及纤维素酶酶学性质初步研究 [J], 肖瑶;杨建远;张炳火;王萍兰;杨云仙;查代明5.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固定化细胞酶液水解辐射预处理稻麦秸秆的研究[J], 陆兆新;熊仓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编号:nyhyzx07-011-06)作者简介:傅力(1964-),女,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副教授。

E 2m ai:l fl 1990@163.co m收稿日期:2009-02-16第25卷第3期2009年5月Vol .25,No .3M ay.2009里氏木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选育及产酶培养基的优化St udy on breedi ng and medi u m optim izati on of Trichoderma reese w ith hi gh cell u l ase acti vity 傅 力1FU Li1涂正东2TU Zhe ng 2dong 2叶 凯2Y E Ka i2丁友昉3D ING Y ou 2fang3(1.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农业科学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91;3.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300222)(1.College o f F oo d Science ,X i njiang Agricult ura l Uni ver sity ,Uru m qi ,X i njiang 830052,Ch i na;2.Xinjiang Acade my o f Agricult ura l S cience ,Uru m qi ,X i njiang 830091,China;3.College of B iotec hnolo gy ,T ianjin Universit y o f S cience and Technolo gy ,Tianjin ,300222,China )摘要:通过对里氏木霉D WC 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筛选产纤维素酶活力高的突变株并对该菌株的产酶培养基进行优化。

研究原生质体最佳诱变时间以筛选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株,同时分别对产酶培养基中不同种类碳源和氮源、Vogel .s 母液、表面活性剂对CMC 酶活(C MCA)、FP 酶活(FPA)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原生质体经过90s 诱变,得到产纤维素酶活力高的突变株D WC5,其C MCA 、FPA 分别达到410.2mg /mL #0.5h 和23.2m g/mL #h 分别为原菌株的1.5倍和1.2倍。

D WC5突变株的C MCA 、FPA 达到最高水平的培养基条件是:氮源N H 4C l0.2%、碳源微晶纤维素1%、Vo ge l .s 母液4.0%、吐温800.1%~0.15%、微量元素母液0.01%。

关键词:里氏木霉;纤维素酶;培养基;FP 酶活;CMC 酶活A bs tract :The protop l asts of Tric hoder m a reeseiD WC was treated by UV rad i ati on f or ob t a i ning them utan tw i th h i gh cell u l ase activit y .Th e opti m al m ed i u m was st ud ied .The res u lts were as f oll o ws :The mu tantT ri chod er m a rees ei D WC5was obtai n ed f or 90s UV treat m ent .Th e e n z y m e acti vities of bot h C MC and FP of t h e mu tant D WC5reached 410.2m g /mL #0.5h 、123.2m g/mL #h respectivel y and t hey were 1.5ti m es and 1.2ti m es re 2spectivel y co mpari ng t o D WC ,res pecti vel y .The op ti m alm ed i um co m pos i 2ti on was n itroge n source NH 4Cl 0.2%,carbon s ource av i cel 1%,Vogel p s m ed i u m 4.0%,Tween 800.1%~0.15%,trace ele m entm i xt u re 0.01%.K eyword s :Trichoder m a reese ;Cell u l ase ;M ed i u m;C MCase acti vit y ;FPase acti v i ty纤维素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物质,每年全球光合作用的产物高达1.5@1011~2.0@1011t [1],中国每年仅农业生产中形成的农作物残渣(稻草、秸秆等)就约有20亿t [2]。

但由于其木质纤维素含量高,生物降解缓慢,目前对其利用率不高。

近年来对纤维素降解方面的研究最经济、环保的方法就是生物降解[3~5]。

利用微生物或其产生的纤维素酶可将纤维素酶解为低分子量的己糖或戊糖,用于生产新型饲料、单细胞蛋白等,将缓解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及环境危机[6]。

纤维素酶在食品工业中也有着重要而广泛的用途,广泛用于果蔬加工、油料作物加工、茶叶生产、酒精生产、啤酒生产、食醋酿造、活性物质提取等方面。

目前研究发现的能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多为木霉、青霉、曲霉等真菌,它们普遍存在酶活力较低的问题[2]。

筛选高效纤维素分解菌是降解纤维素的关键之一,其中利用诱变手段进行筛选优良菌株是提高纤维素酶活的有效途径之一[7,8]。

本试验对里氏木霉(T richoderma reese i)D WC 进行紫外线诱变,选育产纤维素酶活力高的突变株,并对其高产纤维素酶培养基进行优化,为实际生产中利用纤维素酶提高纤维素的利用率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菌种:里氏木霉(Trichode r ma reese i)D W C :新疆农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实验室保藏,其C M CA 、FPA 分别为273.5mg /mL #0.5h 和102.7m g/mL #h ;10培养基:纤维素斜面培养基[9]:Vo gel.s母液4%,微晶纤维素1%,微量元素母液0.01%[10],琼脂2%,吐温800.1%, p H5.1;纤维素液体培养:纤维素斜面培养基中不加琼脂,另加0.1%消泡剂;基本培养基:葡萄糖30g,NaN O32g,K2HPO41g,FeS O40.01g,KC l0.5g,M g SO4#7H2O0.5g,H2O1000mL,p H6.6;再生完全培养基:用0.6M蔗糖溶液代替H2O配制基本培养基;溶液:醋酸缓冲液:NaAC#3H2O15.80g和HAC 4.92mL,用去离子水2000mL定容,调p H值至4.80?0.05,最长贮存时间4周;0.6M NaC l溶液:将35.1g NaC l溶解于0.2M Na2HPO4溶液中,用0.2M Na H2PO4调到p H5.8,定容至1L;超净工作台:W-C J-ICU型,苏州净化有限公司;恒温振荡箱:T H Z-98A型,上海)恒科技有限公司;恒温培养箱:D H P)9162型,上海)恒科技有限公司;台式低速离心机:TD5A)WS型,长沙湘仪离心仪器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HW S26型,上海)恒科技有限公司;p H计:DEL TA320型,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立式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LDZX-50KB,上海中安医疗器械厂;光栅分光光度计:722型,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方法1.2.1D WC原生质体制备[11]制备方法见参考文献[11]。

1.2.2D WC原生质体紫外线(UV)诱变[12]用0.6M N aC l 溶液稀释原生质体至105个/mL,将原生质体5mL移入9c m 的无菌培养皿中,置于20W紫外灯下30c m处,边搅拌边照射,照射时间分别为30,60,90,120s。

照射后在红灯下分别将不同照射时间诱变处理的菌悬液稀释适当倍数,每个稀释倍数取0.1mL涂布于再生完全平板,用黑布包好。

同时用无菌水对原生质体稀释,取10-2,10-3,10-4稀释液各0.1mL,涂布于基本培养基平板,在30e下培养70h。

统计菌落数,计算原生质体经紫外线诱变后的再生率。

1.2.3高产菌株的筛选挑取完全再生平板上的单个菌落,接种于纤维素斜面培养基上,30e下培养7d,按1.2.4方法测酶活。

1.2.4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13]以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C MCase acti vity,简称C MCA)和滤纸酶活(FP ase acti vity 简称FPA)为测定指标,2种酶活力测定均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法。

(1)CMCA:在测定条件下1mL酶液30m i n酶解羧甲基纤维素钠产生1m g葡萄糖为一个单位。

用mg/mL#0.5h 表示。

(2)FPA:在测定条件下1mL酶液1h酶解滤纸产生1m g葡萄糖为一个单位。

用m g/mL#h表示。

1.2.5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和酶液的制备将1环里氏木霉接种在纤维素固体斜面上,30e培养5~7d形成孢子后,用1mL无菌水将孢子洗下,得到菌悬液。

250mL三角瓶装纤维素液体培养基40mL,接入菌悬液1mL,30e,转速150r/m in摇床培养4d。

然后将2mL上述培养液再接入40mL纤维素液体培养基中,30e、150r/m in摇床培养7d。

发酵液经2000r/m i n,10m i n离心除去菌体及培养基残渣,上清液用醋酸缓冲液作适当稀释,测定C MCA和FPA。

1.2.6产酶培养基优化(1)不同种类碳源对酶活力的影响:按照1.2.5方法,但在纤维素液体培养基中碳源分别采用微晶纤维素、纤维二糖、小麦杆、稻草杆和C MC,每种碳源用量均为1%。

(2)不同种类氮源试验:按照1.2.5方法,但在纤维素液体培养基中采用最佳碳源,氮源分别采用氯化铵、硝酸铵、硫酸铵、硝酸钾、硝酸钠、乙酸铵、草酸铵、磷酸氢二铵、柠檬酸铵、尿素为氮源,用量均为0.2%。

(3)Voge l.s母液加量试验:按照1.2.5方法,但在纤维素液体培养基中采用最佳碳源,氮源,Vo gel.s母液加量分别选择3.0%、3.5%、4.0%、4.5%、5.0%。

(4)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添加量试验:按照1.2.5方法,但在纤维素液体培养中采用最佳碳源,氮源,Vo ge l.s母液,表面活性剂分别采用0.1%吐温80、0.1%Triton-100和0.1%SDS。

2结果与分析2.1原生质体的UV照射时间从图1可知,在120,150s照射条件下UV对原生质体致死作用加强,原生质体再生率下降较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