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服务对个人社会资本影响机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网络服务使用对个人社会资本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为研究社会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 SNS)的使用对个人社会资本的影响,本文首先探索了个人社会资本的直接影响因素,其次探讨了SNS 的使用对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SNS的使用促使个人社会网络结构向有利方向改变,而后者又进一步促进了个人社会资本的提高。本文以国内典型SNS——校内网()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实证结果表明:SNS的使用对于个人社会网络结构中的可动用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人社会网络可达性对于跨接型社会资本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个人社会网络可动用性对于跨接型、紧密型、保持型社会资本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综合来看,使用社会网络服务能够提高个人社会资本,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实际数据的支持。
关键词:社会网络服务 社会网络结构 社会资本 信息系统使用
1.引言
目前对于社会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 SNS)的概念,学术界尚没有普遍认同的定义。维基百科对于社会网络服务的描述是:社会网络服务SNS 基于网页,为用户提供了互相联系、交流方式。用户通常都是通过朋友一个传一个地把网络展延开去,就好像树叶的脉络。Boyd等人指出,这种网站是一种基于网页(web)的服务,允许个人在一个有界体系内创建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资料,将与之享有共同联系人的用户形成列表,在该体系内查看、传递自己和他人创建的联系人列表[1]。
SNS网站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交场,将个人的社会关系显现出来,使得人们能够有效管理自我社会关系网络,使用和扩大这笔由社会关系带来的社会资本。SNS通过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为获取、使用和保持个人社会资本提供了新途径。而社会网络服务如何改变个人社会资本,迫切需要理论进行解释分析和指导,现有的社会资本理论不能完全适用于网络空间,已有的针对互联网用户的社会资本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研究SNS的使用对于
1
个人社会资本的影响是必要的,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相关研究回顾
国外早期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与社会资本负相关[2]或者根本无关[3]。然而,这种观点已经受到了很强的质疑。比如,有研究甚至表明线上交互可能会补充或替代面对面的交互,从而减少了在网上花费时间所带来的损失[4]。有关由在线网络支持的实体社区(如以地域形成的社区)的研究也表明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互对于社区交互、投入和社会资本有正向影响[5]。近期更多的研究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和社会资本的一些表现形式(如社会交互)之间存在正向的促进关系[6][7]。尤其是随着支持网络关系如搜索能力、分类列表、照片名录等技术的发展,在SNS网站中就可能形成新形式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
与此同时,对于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也有了进一步的研究,更强调了基于互联网的连接对于跨接型社会资本的根基——弱关系形成的重要性、紧密型社会资本的根基——强关系形成的重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并提出存在社会资本的另一种形式——保持型社会资本,它对于脱离旧生活环境仍希望保留原关系的人群具有重要作用[8]。另一方面,用户心理学也被引入因素研究,用于探讨SNS应用强度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是否与个人自信及生活满意度相关[8]。
不足的是,因为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对SNS和社会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中,绝大多数文献只是探讨了两者的相关关系,没有提出两者的因果联系。随着研究的深入,Ellison等人尝试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来说明SNS的使用是个人社会资本变化的原因[9],但该研究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有力地证明Facebook的使用对于个人社会资本有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有关SNS对社会资本影响的研究多数以“黑箱子”方式进行,即采用对SNS使用、社会资本分别进行衡量再回归分析的方法,缺乏对于两者之间深层次关系的研究。尽管有研究开始探索隐含在互联网使用与社会资本关系之中的机制问题[10],但针对SNS使用如何影响社会资本的研究并没有出现。
通过对社会网络服务SNS与社会资本关系研究的回顾,本文认为SNS的使用与个人社会资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SNS的使用并不是直接影响到个人社会资本的变化,而是通过一些中介变量来实现这个目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的研究目标就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探寻连接SNS的使用和个人社会资本
2
之间的中介桥梁,从而构建出SNS使用对个人社会资本的较为完整的影响机制。
3.研究模型
依据采用林南(Nan Lin)的社会资本理论,本研究构建了SNS的使用对个人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本节将对该模型进行详细的阐释,对各个变量进行定义和说明,并提出有关四个(组)假设。
控制变量:IM使用、BBS使用、Blog使用
图1 SNS使用对个人社会资本影响模型
3.1 社会网络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林南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从个人整体社会网络中获取的资源[11]。并且明确指出社会资本取决于社会网络[12],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网络或社会关系之中,社会网络为接近和使用嵌入性资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3],网络结构特征应该被视为社会资本的重要而必要的前置外生变量[12][14]。
综合来看,林南从个体主义原则出发的互动的关系论视角来描述社会网络结构中的成员的社会资本。由此,本研究选择个人社会网络结构作为个人社会资本的前置因素。并且参考林南社会资本理论模型中对于社会网络的衡量方法,从社会网络可达性和社会网络可动用性两个方面描述个人社会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可达性(accessibilit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5][16]是指个人通过其社会网络或
3
社会关系能够接触到资源的机会,强调的是在特定场合能够接近或取得资源。在衡量社会网络可达性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是社会网络的跨度,二是社会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特性。前者指的是网络成员的多样性,包括成员年龄、教育水平、地域等方面的多样性。后者包括网络成员之间联系的频率、联系的强度以及成员地理位置接近度。
社会网络可动用性(mobilizatio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6][17]是指个人通过其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能够动员并使用资源的特点。该维度用于确定当一个网络成员需要帮助时,其社会网络是否能够被有效激活并提供支持。在衡量社会网络可动用性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是动用资源的条件,二是预期和实际能够动员资源之间的差距。
另一方面,将社会资本分为跨接型、紧密型和保持型社会资本。跨接型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是反映社会网络中成员之间的弱关系的社会资本。这种关系是一种可能提供有用信息或新视角,但不涉及情感支持的松散连接[18],很适合于连接外部资源和信息扩散。紧密型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是反映家人、亲密朋友之间的强关系的社会资本[19]。这种关系是一种提供情感支持的紧密联系,能够给个人带来精神上和物质上较大的帮助。保持型社会资本(maintained social capital),是反映当生活地点发生改变后,社会网络成员从维系的原社会网络获取的社会资本[8]。
3.2 SNS的使用
社会网络服务网站作为一种广义的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本文对SNS使用的刻画参考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中关于系统应用(system usage)的研究方法。Burton和Straub将个人层次的系统应用定义为个体用户为完成一项任务而使用一种或者多种系统特性[20],由此本文将SNS使用定义为个体用户使用的多种SNS功能和用户对SNS的认知特性。
深度结构应用(Deep structure usage)是指与核心使用相关的SNS的功能特征[20],即在SNS中使用了哪些功能、安装了哪几种应用程序、或者安装了多少个应用程序,反映了SNS系统的应用程度,代表了系统的因素;认知专注性(Cognitive absorption)是指用户在使用SNS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被SNS吸引或者说用户在SNS使用方面身心投入的程度[20],该指标也反映了SNS对用户的黏性,反映了SNS用户的使用程度,代表了用户的因素。以上两个维度结合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