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生命观及其对和谐社会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的生命观及其对和谐社会的贡献

摘要先秦诸子百家之中,庄子无疑是一位最有个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生命观的核心有三点:一是“直面死亡”,认为“死亡”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和更高层次的超越;二是“顺世安命”,懂得守拙藏拙,让生命进入到一种最佳的生存状态;三是“心灵虚空”,让心灵进入虚空境界之中,摆脱物欲和肉欲的束缚而追求心灵的自由逍遥。本文将就这三点进行深度分析。

关键词:庄子生命观和谐社会贡献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先秦诸子百家之中,庄子无疑是一位最有个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大气磅礴的逍遥游、他诡异玄虚的庄周梦、他洒脱出世的生死观、他智辨有力的时间论,都使他有理由成为后人永志不忘的智慧人物。智慧的庄子在两千年前的冷工具冷科学时代,就已经先知先觉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将会在物质上发生巨大变化,随之将会产生人性的异化,并敏锐地感受到这种人性的异化定会带来人类心理的巨大扭曲。再加上庄子生活在一个被孔子称之为“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原有的社会秩序顷刻之间土崩瓦解,社会的动荡不安使人们更感到朝秦暮楚,生死无常,因此也引发了更多对于生命的哲学式思考。所以,庄子在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里,针对人类未来的这一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生命观。

庄子生命观的核心有三点:一是“直面死亡”,认为“死”是一种人生的更高境界和层次;二是“顺世安命”,懂得守拙藏拙,让

生命进入到一种最佳的生存状态;三是“心灵虚空”,让心灵进入虚空境界之中,摆脱物欲和肉欲的束缚而追求心灵的自由逍遥。本文将就这三点进行深度分析。

一直面死亡,鼓盆而歌

正如老子所言:人类的生命处于“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的短暂之中,生与死构成了人生的主要内容,并且各有分定:“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所以生是短暂的,死却是自然而漫长的。庄子秉承了老子对“生死”的理解,他认为:生命如“白驹过隙”般短暂,而且生与死也是人无法掌控的事情:“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特别是生与死紧密地勾连在一起,“死生昼夜事也”,任何人都无法逃避。在此之上,庄子对“死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庄子认为:“生”与“死”其实都是一种生命的过程,是从一种境界进入另一种境界的方式而已,所以“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故此,当庄子自己的生命进入到最后阶段时,庄子并无畏惧悲戚,而是坦然地与弟子们谈论身后的安排: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这番话流露着庄子看透生死的洒脱。他认为死亡不过是肉体重新回归天地之中,重新成为泥土的组合,成为日月星辰照耀下的一部分,所以不必为死后的事情太破费,就自然地让无用的肉体“以天

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好了。

庄子不仅看到死亡是生命中的一个必然过程,更认为死亡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因为庄子看到生命的原本是一种天地间的无形之气,只是最后幻化为有形之体: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从无形变成有形,在经历了人世间数十年的风雨之后,又回归到他(或她)最初来时的那种无形状态,仿佛是重归故里一样的自然欢乐,所以“死”并不是“亡”,而是一种生命形态的转变,就像四季的转变那么自然寻常。而且生命处于“无形”状态中的时间远比处于“有形”状态的时间长得多,处于“无形”之中就是处于老庄所崇信的“大道”之中,所以”有形”是短暂的,“无形”才是永恒的,是生命之“本”。因此一个人回归了他的“本”,就像返回故乡一样,生者当然应当为他高歌了。当庄子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他的心情豁然开朗了,死亡变成了欢乐之事,面对老妻的死亡,鼓盆而歌的庄子轻易地化解了生离死别的悲哀。同样对死亡豁达的看法还表现在庄子的髅骷梦里。在这场梦里,髅骷把自己的死亡生涯描绘成“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的美好境界,简直有些让人羡慕的意味了。

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之后,庄子还追求死亡的艺术效果。在庄子

著名的“庖丁解牛”的寓言里,庄子描绘了一场很有艺术感的死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看这些描写,这哪里是杀牛,分明是一场漂亮的舞蹈表演,其实这里面包含的就是庄子豁达的生命观,他有意识地把死亡写成了伴随着音乐而进行的生命过程,让牛体安静地“如土委地”,“然已解”,用一个“委”字把生命重返泥土写得极其自然流畅。

二顺世安命,守拙人生

在庄子的心中,死亡虽然不可怕,但并不主张轻易地舍弃生命。他要求人们“顺世安命”,顺其自然地活在一种最自然的生存状态里,尽情地享受生命的欢乐,于是“顺世安命”就形成了庄子生命哲学的第二个层面。庄子认为最适合的生存方式就是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于累”。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如果过于精明能干,难免会受到尘世俗务所累,也会有更多受到伤害或挫败的可能性。只有敢于藏拙守拙之人,才是乱世中有养生之道的人,因此庄子欣赏山中的一株大樗,认为它是有着大智慧的生物。虽然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但庄子却从大樗这种并不美观的生存外表中看出了其所包含的生命智慧:“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如果大樗长有漂亮的外表,定会使其成为“林中之秀木”,

那么来到山林里的匠人们马上就会发现它的秀拔是适用于作各种

器具的,所以它难逃斧斤之灾。而当大樗摆脱了对外形美观的追求之后,它会变成一个笨拙的生物,它用笨拙保护了生命本身,使它可以在山林里自由自在地生存下去。由此可见,庄子对于生命状态的理想是非凡的,他认为敢于“守拙”的人才有更多的生存机会。庄子自己就是一个敢于藏拙的人。他的物质状况一直很糟,经常生活于“衣大布而补之,正系履而过魏王”的窘迫之中,但是在他与热心仕途的惠子的屡次交锋里,庄子表现出的永远是远离仕途、勾心斗角的官场的坦荡: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欣赏山中之“散木”,因为它“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视仕途为“腐鼠之肉,盗泉之水”,认为追求仕途是在残害生命。庄子这样总结了“有用之材”的自我残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的话道出了这样的真谛:生命中的许多危害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就如同山火烧着了自己,膏油煎熬了自己一样,它的“有用”、“木秀于林”最终只能加速自我灭亡的步伐。如果人类也如同山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