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坡率法与减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无外倾结构面时,按照下表确定:
五、土质边坡的坡率法
对于土质边坡,在确定坡率时应根据边坡的高度、土的湿 度、密实程度、地下水、地面水的情况、土的成因类型及生 成时代等因素,并参考同类土的稳定坡率进行确定。
1.一般土质边坡 2.土石混合堆积体边坡 3.膨胀土边坡 4.黄土边坡
1.一般土质边坡 对于一般较好的均质土可参考表3.5进行设计。 如果边坡高度大于8m、或土层中地下水发育且不
3坡率法与
二、适用范围 坡率法: 公路边坡与填方边坡 岩层、塑性黏土与良好的沙土中 地下水位低 有足够的场地 减重:
推移式滑坡 堆载:
牵引式滑坡
坡率法 适用于岩层、塑性粘土和良好的砂性土中,并 要求地下水位较低,放坡开挖时有足够的场地。坡率法 可分别与砂袋堆码、锚钉边坡、锚板支护等方法联合应 用,形成组合边坡。例如当不具备全高放坡时,上段可 采用坡率法,下段可采用土钉墙、喷锚、挡土墙等方法 以稳定边坡。
表3.8为各类黄土边坡设计参考值。
注:①当 边坡高度 >20m时, 宜考虑进 行力学验 算;
②本 表所替供 的参考值, 系指一般 均质土, 并无不良 水文地质 及工程地 质现象时 的坡度值。
4.黄土边坡
黄土是第四纪的一种特殊堆积物。主要特征是颜色以黄色为主, 有灰黄、褐黄等色,含有大量粉粒,一般在55%以上,孔隙比在 1左右,垂直节理发育,具有湿陷性、溶蚀性、易冲刷和各向异 性等工程特性。广泛分布于我国北纬34º~45º之间的干旱和半干 旱地区。目前黄土边坡的设计主要以工程地质比拟法为主,力学 分析验算为辅。
堆载阻滑技术 主要适用于牵引式滑坡,同时应注意堆载不要引 起次一级的滑面。
在一般情况下,滑坡减重和堆载阻滑都只能减小滑体的下滑 力或增大阻滑力,不能改变其下滑的趋势,因此它们常与其他 整治措施配合使用。
三、设计的内容与一般规定 (1)确定边坡形状
直线型 折线型(上陡下缓型、下陡上缓型) 台阶型
(2)确定边坡高度
图 表层覆土较薄时可能的潜在滑动面
减重的概念是针对滑坡处治而提出的,它是减轻滑 坡致滑段的滑体超重部分,以减小滑体的下落力,使 滑坡趋于稳定,显然它与坡率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不 同于一般的边坡削坡,因为减重的目的是使滑坡稳定, 被减去的土体位于滑坡的致滑段(一般在、滑坡的上 部),如图3.2所示,如果误将滑坡下部的阻滑部分削 去,将进一步加剧滑坡的发展。
四、岩质边坡的消坡坡率
对于岩质边坡,在坡体整体稳定的前提下,要选择合 理的允许坡率,应根据岩性、地质构造、岩石风化破 碎程度、边坡高度、地下水及地表水等因素,结合实 际经验按照工程类比的原则,并参考该地区已有的稳 定边坡的坡率综合分析确定。
当边坡所在地层具有明显的外倾结构面(层面、节理 面、断层面与其他软弱面)时,须计算其稳定性。
3.膨胀土边坡
实践证明,膨胀土边坡坡度的确定,是一个比较复 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对于这类边坡的设计,目前尚无 成熟的理论与方法。
现场调查表明,无论公路、铁路或渠道膨胀土边坡, 坡度在1:2~l:3的边坡,仍表现出普遍不稳定性, 甚至有的铁路路堑及渠道膨胀土边坡,坡度缓至1: 5~1:8,也不一定完全稳定。特别是在边坡土体结构 与环境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或分布有软弱夹层 (如灰白色、灰绿色强膨胀土),边坡稳定问题更为复杂。 膨胀土边坡的破坏,有位于坡脚的,也有位于坡腰与 堑顶的,与一般粘性土边坡的破坏完全不同。因此, 在膨胀土路堑边坡设计中,目前仍然以工程地质类比 法为主,必要时再进行力学分析检算边坡稳定性。
易排除、或土层为软质土、或有堆积荷载时,应通 过边坡稳定计算来确定土坡率。
2. 土石混合堆积体边坡
对于土石混合堆积体边坡,一般采用与天然安 息角相应的边坡坡率(如表3.6所示);
对于已稳定的堆积体可根据其胶结和密实程度采 用较陡的边坡坡度。如果边坡中出现松散夹层,应 进行适当的防护。边坡高度超过20m,应分台阶进 行放坡。在堆积体中开挖后形成的边坡应特别注意 剩余土体的稳定性,必要时可放缓边坡或清除全部 剩余土体。因挖方破坏了原堆积体的平衡条件,堆 积体可能沿接触面滑动。
边坡坡度的确定可以根据岩石性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 件、施工方法、边坡高度等因素,对照当地自然极限边坡或人 工边坡的坡度确定;对于土质均匀的边坡,可采用力学检验法 或稳定性验算法进行确定。
边坡防护主要是针对容易风化剥落或破碎程度较为严重的坡 面,应当考虑坡面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各种自然应力对边坡的 破坏作用,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设计中应注意边坡的防护与 边坡环境美化相结合。
土层性质 岩体结构
(3)设计坡状一般可以分为四种:直线形(图3.4a)、上陡下缓折 线形(图3.4b)、上缓下陡折线形(图3.4c)和台阶形(图3.4d)。
直线形边坡一般适用于均质或薄层互层且高度较小的边坡; 如果边坡较高或由多层土组成而上部岩土层的稳定性较下部好时, 可采用上陡下缓的折线形边坡;若上部为覆盖层或稳定性较下部 岩土层差时,宜采用上缓下陡的折线形边坡;当边坡由多层土组 成或边坡高度很大时,可在边坡中部或岩土层界面处设置不小于 1.Om宽的平台,形成台阶式边坡。台阶形边坡稳定性较好,但 相应的土石方量较大。
在滑坡处治技术中,与减载相对应的另一种技术是 堆载阻滑技术,它是通过在滑坡的阻滑段(一般在滑 坡的下部)堆载来提高滑坡的阻滑力以使滑坡处于稳 定的方法,如图3.3所示。这两种方法都是公路滑坡 处理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公路滑坡处治中被 广泛采用。
减重 适用于推动式滑坡或由塌落形成的滑坡,并且滑床上陡下缓, 滑坡后缘及两侧的地层稳定,不致因刷方而引起滑坡向后或向两 侧发展。
边坡水系应因势利导保持畅通,稳定边坡应采取保护措施, 防止土体流失、岩层风化及环境恶化造成边坡稳定性降低。对 于土质边坡或易软化的岩质边坡,坡顶应作成向外倾斜的不渗 水地面,坡底应做不漏水的排水沟和集水井。
受外倾软弱结构面影响、稳定性较差的岩块应加锚杆处理; 永久性边坡坡面应采用锚喷、锚钉等构造措施。
五、土质边坡的坡率法
对于土质边坡,在确定坡率时应根据边坡的高度、土的湿 度、密实程度、地下水、地面水的情况、土的成因类型及生 成时代等因素,并参考同类土的稳定坡率进行确定。
1.一般土质边坡 2.土石混合堆积体边坡 3.膨胀土边坡 4.黄土边坡
1.一般土质边坡 对于一般较好的均质土可参考表3.5进行设计。 如果边坡高度大于8m、或土层中地下水发育且不
3坡率法与
二、适用范围 坡率法: 公路边坡与填方边坡 岩层、塑性黏土与良好的沙土中 地下水位低 有足够的场地 减重:
推移式滑坡 堆载:
牵引式滑坡
坡率法 适用于岩层、塑性粘土和良好的砂性土中,并 要求地下水位较低,放坡开挖时有足够的场地。坡率法 可分别与砂袋堆码、锚钉边坡、锚板支护等方法联合应 用,形成组合边坡。例如当不具备全高放坡时,上段可 采用坡率法,下段可采用土钉墙、喷锚、挡土墙等方法 以稳定边坡。
表3.8为各类黄土边坡设计参考值。
注:①当 边坡高度 >20m时, 宜考虑进 行力学验 算;
②本 表所替供 的参考值, 系指一般 均质土, 并无不良 水文地质 及工程地 质现象时 的坡度值。
4.黄土边坡
黄土是第四纪的一种特殊堆积物。主要特征是颜色以黄色为主, 有灰黄、褐黄等色,含有大量粉粒,一般在55%以上,孔隙比在 1左右,垂直节理发育,具有湿陷性、溶蚀性、易冲刷和各向异 性等工程特性。广泛分布于我国北纬34º~45º之间的干旱和半干 旱地区。目前黄土边坡的设计主要以工程地质比拟法为主,力学 分析验算为辅。
堆载阻滑技术 主要适用于牵引式滑坡,同时应注意堆载不要引 起次一级的滑面。
在一般情况下,滑坡减重和堆载阻滑都只能减小滑体的下滑 力或增大阻滑力,不能改变其下滑的趋势,因此它们常与其他 整治措施配合使用。
三、设计的内容与一般规定 (1)确定边坡形状
直线型 折线型(上陡下缓型、下陡上缓型) 台阶型
(2)确定边坡高度
图 表层覆土较薄时可能的潜在滑动面
减重的概念是针对滑坡处治而提出的,它是减轻滑 坡致滑段的滑体超重部分,以减小滑体的下落力,使 滑坡趋于稳定,显然它与坡率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不 同于一般的边坡削坡,因为减重的目的是使滑坡稳定, 被减去的土体位于滑坡的致滑段(一般在、滑坡的上 部),如图3.2所示,如果误将滑坡下部的阻滑部分削 去,将进一步加剧滑坡的发展。
四、岩质边坡的消坡坡率
对于岩质边坡,在坡体整体稳定的前提下,要选择合 理的允许坡率,应根据岩性、地质构造、岩石风化破 碎程度、边坡高度、地下水及地表水等因素,结合实 际经验按照工程类比的原则,并参考该地区已有的稳 定边坡的坡率综合分析确定。
当边坡所在地层具有明显的外倾结构面(层面、节理 面、断层面与其他软弱面)时,须计算其稳定性。
3.膨胀土边坡
实践证明,膨胀土边坡坡度的确定,是一个比较复 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对于这类边坡的设计,目前尚无 成熟的理论与方法。
现场调查表明,无论公路、铁路或渠道膨胀土边坡, 坡度在1:2~l:3的边坡,仍表现出普遍不稳定性, 甚至有的铁路路堑及渠道膨胀土边坡,坡度缓至1: 5~1:8,也不一定完全稳定。特别是在边坡土体结构 与环境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或分布有软弱夹层 (如灰白色、灰绿色强膨胀土),边坡稳定问题更为复杂。 膨胀土边坡的破坏,有位于坡脚的,也有位于坡腰与 堑顶的,与一般粘性土边坡的破坏完全不同。因此, 在膨胀土路堑边坡设计中,目前仍然以工程地质类比 法为主,必要时再进行力学分析检算边坡稳定性。
易排除、或土层为软质土、或有堆积荷载时,应通 过边坡稳定计算来确定土坡率。
2. 土石混合堆积体边坡
对于土石混合堆积体边坡,一般采用与天然安 息角相应的边坡坡率(如表3.6所示);
对于已稳定的堆积体可根据其胶结和密实程度采 用较陡的边坡坡度。如果边坡中出现松散夹层,应 进行适当的防护。边坡高度超过20m,应分台阶进 行放坡。在堆积体中开挖后形成的边坡应特别注意 剩余土体的稳定性,必要时可放缓边坡或清除全部 剩余土体。因挖方破坏了原堆积体的平衡条件,堆 积体可能沿接触面滑动。
边坡坡度的确定可以根据岩石性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 件、施工方法、边坡高度等因素,对照当地自然极限边坡或人 工边坡的坡度确定;对于土质均匀的边坡,可采用力学检验法 或稳定性验算法进行确定。
边坡防护主要是针对容易风化剥落或破碎程度较为严重的坡 面,应当考虑坡面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各种自然应力对边坡的 破坏作用,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设计中应注意边坡的防护与 边坡环境美化相结合。
土层性质 岩体结构
(3)设计坡状一般可以分为四种:直线形(图3.4a)、上陡下缓折 线形(图3.4b)、上缓下陡折线形(图3.4c)和台阶形(图3.4d)。
直线形边坡一般适用于均质或薄层互层且高度较小的边坡; 如果边坡较高或由多层土组成而上部岩土层的稳定性较下部好时, 可采用上陡下缓的折线形边坡;若上部为覆盖层或稳定性较下部 岩土层差时,宜采用上缓下陡的折线形边坡;当边坡由多层土组 成或边坡高度很大时,可在边坡中部或岩土层界面处设置不小于 1.Om宽的平台,形成台阶式边坡。台阶形边坡稳定性较好,但 相应的土石方量较大。
在滑坡处治技术中,与减载相对应的另一种技术是 堆载阻滑技术,它是通过在滑坡的阻滑段(一般在滑 坡的下部)堆载来提高滑坡的阻滑力以使滑坡处于稳 定的方法,如图3.3所示。这两种方法都是公路滑坡 处理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公路滑坡处治中被 广泛采用。
减重 适用于推动式滑坡或由塌落形成的滑坡,并且滑床上陡下缓, 滑坡后缘及两侧的地层稳定,不致因刷方而引起滑坡向后或向两 侧发展。
边坡水系应因势利导保持畅通,稳定边坡应采取保护措施, 防止土体流失、岩层风化及环境恶化造成边坡稳定性降低。对 于土质边坡或易软化的岩质边坡,坡顶应作成向外倾斜的不渗 水地面,坡底应做不漏水的排水沟和集水井。
受外倾软弱结构面影响、稳定性较差的岩块应加锚杆处理; 永久性边坡坡面应采用锚喷、锚钉等构造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