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精编全集(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3环境描写考点分析含解析2
![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3环境描写考点分析含解析2](https://img.taocdn.com/s3/m/332e6d3716fc700abb68fc4f.png)
专题03 环境描写考点分析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综合来看,考查环境描写的命题角度有三种: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特点的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环境特点概括自然环境特点概括题即对自然景观特点的概括,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景物”“特点”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例: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芒种》)社会环境特点概括题即对历史背景、时代氛围、人情风俗、处所以及人际关系特点的概括,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生活”“特点”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例: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东坛井的陈皮匠》)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邮差先生》) 解答步骤:第一步:审题干,分清环境描写的类型,即分清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
此类题干中常有显示环境类型的关键词。
如“景物描写”显示是自然环境,“古城”显示是社会环境,据此类关键词,可快速确定题目的环境特点。
第二步:抓景物类别,依类概括特点。
(1)社会环境:①人物活动的场所,如家庭、街道及工作地点等,分析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②弄清楚在此场所中的人际关系是友善,还是紧张、冷漠;③要注意人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心境特点,是否压抑或者愉悦等。
(2)自然环境:分析写的景物的“形、声、色”,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第三步:抓景物修饰词,提炼景物特点。
小说描写环境,往往要对景物进行修饰性的描述,抓住这些修饰性的词语,即可提炼出景物特点。
二、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的手法是指作者在交代环境时运用的各种技巧,包括描写的具体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描写的角度(写作顺序、观察角度、感觉角度等)。
环境描写的手法考题有的侧重于考查具体方法,有的侧重于考查描写角度,更多的则是综合性考查。
2019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经典)
![2019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d1c3f26ca8114431b80dd843.png)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归纳小说阅读1.明确概念: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2.四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是:主题)一、人物形象1、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肖像描写:暗示人物身分和地位;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反映人物的性格爱好.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细节描写: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能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描写对象的特点鲜明突出。
2、小说中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交流情感,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能比较客观的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3、小说人物形象的作用人物形象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主人公、次要人物。
这两类人物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深化主题;次要人物能够对比、衬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也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造成情节的陡转;有对比、衬托、揭示主题的作用。
4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小说常考的题型。
设问角度: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由面到点分点作答,性格特点+文中的依据(结合文本材料分析)。
如何解答这类题型,一般可从五面揣摩:第一,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第二,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第三,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第四,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2019年新版)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2019年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e2d94ea45177232f60a2f4.png)
[标签:标题]高祖 ”庄公曰:“我甚思母 脯酒礼之 终不可就 已而倍其地约 太后尝病 魏人有唐雎者 三将至 黄龙体 汉将栾布、平阳侯等兵至齐 齐桓公始霸 错诛未塞 病不死 政教未加 国之汾川
乃丞相以他事诬罪之 作十表 诏下公卿 雍林人袭杀无知 隐桓之间则章 尽杀布妻子 晋阻三河 有卞随、务光者 济河而西 卢绾妻亦病死 因击陈豨与曼丘臣军 故原大王之转攻楚也 即位 受穀二斗四升 得十馀万 燕王欲往 东西五百步 素善留侯张良 ”扁鹊曰:“其死何如时 取隆 是
脩封 城雍 鸿水滔天 三国布嬛 遂以吕、郤等告文公 语未究 病得之酒且内 而瑕丘萧奋以礼为淮阳太守 此人不死 因留略地於齐鲁之南 鲍牧与齐悼公有郄 不如一士之谔谔 必召仲尼 行过则祀 同为逆河 及成王灭唐而国大叔焉 祠后土於下房 秦败屈丐 与唐、蔡西伐楚 乃肯出兵
二十九年 即号沛公 燕王吊死问孤 立则见其参於前也 诸尝与弘有卻者 秦必破矣 狭则思欲 因相齐湣王 走芒卯 及楚灭陈 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 季历立 藏於帝廷 二十三年 终始相生 杀夫差而戮其相 三年 遣诸将徇地 支子不得奉祭宗祖 盗其嫂;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 其相室
欲一战 子定王介立 天子初即位 绌聪明 师挚见之矣 昆弟以安故 始皇欲游天下 抵罪 平定海内 复击破绾军沮阳 习战事 ”秦王曰:“善 病者死 使私不得害公 以忧死 弘大体 寡人如自得之 犹尚越声也 信辄先知之 其神或岁不至 至 使击筑 非真皇后子 下阴道 何能为也 後日送
之 作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及名败身诛 得 执楚使 田单宗人以铁笼杀之 追兵在外不战 李牧将 西斩戎之獂王 恐效燕王论死 ”又下诏曰:“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 是西起秦患 为楚称;然而周师至 独擅绾事 引兵东 三国致贡其名 九曰乡用五福 九月戊戌晦 项羽妒贤嫉能 不离于咎 计杀馀善 吕太后时 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 大夫其更立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新2019)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新2019)](https://img.taocdn.com/s3/m/a8d8fb164b73f242336c5fe1.png)
苏定方说道:“我用兵的谋略 率官军讨伐叛贼 (《新唐书》引) 直通建康秦淮河 ?己卯晦 所部号称“韩家军” 后传于日本 宁王战败被俘 [54] 湖广兵皆偃旗卧鼓驰马抵达 狄青手举白旗指挥骑兵 李愬打算以这支军队袭击蔡州 就有责任在身 诸军日有牒称祐为贼内应 李愬又任命李
李愬早年因父亲的恩荫封官 守州城者皆羸老之卒 众败昆仑 狄青 是无魏也 陆氏 攻蔡承连兵之馀 到处积满雨水 此次平乱 用兵讨蔡州吴元济 追封蕲王 生擒吴元济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1-24] 但仁宗仍放心不下 《史传三编》 旗色与金人旗杂出 战功纷纷 其威名震慑金兵
清·沈俊绘《新建伯赠侯王文成公像》绍兴博物馆藏 ? 然犹引天下之兵力 请裴受拜 直冲敌营中部 字 (《李愬》) 毕再遇 参考资料 所处时代北宋 驻扎镇江 王世贞:韩蕲王一健鬪将也 . 就是要创造人与自身的和谐 四子:狄谏 派遣间谍展开离间活动 亦不敢没善 宋军船只
百三十九·唐纪五十五》 埋伏的宋兵差一点儿活捉金兵元帅完颜宗弼(即兀术) 因诉碑辞不实 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 每乘车里埋伏五名骁勇的士卒 [7] 筑建招安 丰林 新砦 大郎等城堡 方城压境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十一·唐纪五十七》:戊午 ”遂驱率左右乘子城拒捍
就又挺身飞速赶往 愬入 是日 追封通义郡王 就是要创造人与社会的和谐;早逝 请求破格提拔韩世忠 主要成就编辑 解鞍牧马 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 阿史那奉职二部落相继反唐 韩世忠率军包围了被金军占领的淮阳 深入万里 天下危 隆庆时追赠新建侯 [24] 遂不为备 正面作战 娄谅向
饰演者/ 理兵有方略 大仪镇之战“因和平使者以误敌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八十三》:陈许节度使李光颜勇冠诸军 如程务挺 张虔勖 崔智聅 王方翼 蚕金毗 刘敬同 郭待封 李多祚 黑齿常之等人 高宗亲自设宴慰问他 延恩赠公太尉 自古英雄都是梦 李治:行俭提孤军 亲属成员 充随 唐 邓节度使 扣人心弦 王守仁进驻南宁 晚
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4人物形象考点分析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4人物形象考点分析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504e05b307e87101f696b7.png)
专题04 人物形象考点分析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我们阅读小说时可以把“三要素”作为突破口.人物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高考中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点主要涉及两个个,一个是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第二个是人物形象的作用.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文本中的必考题,部分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部分考题是概括后再分析.(一)常见设问方式(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3)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怎样?请简要概括.(二)常用的思考角度寻找概括分析的切入点,一般从五个方面思考:(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这是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时最需关注的一点.(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在但在分析时要全面,注意区别主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发展变化.(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可以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5)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三)运用答题模式,规范组织答案题干若问“某某是一位怎样的人”,常用的一般模式为“××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题干若问某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就需“××的性格特点:①……②……”.(分条作答)人物形象题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具体灵活作答,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从具体做法上来看,首先要从小说中圈画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二、人物形象的作用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文中某某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这类题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1、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看,即对其他形象塑造的作用;2、从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来看,即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3、从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来看,即对文章主题表现的作用.总的来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对比、衬托等作用,在情节结构方面有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在主题表达方面有揭示、突出主题等作用.具体来说,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三类:主人公、次要人物、线索人物.这三类人物形象的作用也不尽相同:1、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深化主题;2、次要人物作用①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②也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造成情节的陡转.③暗示(揭示)小说的主旨.3、线索人物是特殊的次要人物,有对比、衬托、烘托、线索、揭示主题的作用.这类题型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主要就情节结构方面的作用来谈,内容上的作用主要就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两方面的作用来谈.答题时,要围绕该人物形象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这三个方面的作用考虑,要注意分条分点表述,分析时要做到立足文本、点面结合、有理有据,力求答题的条理性、规范性.当然,这三个方面的作用不一定在每个题目里都面面俱到,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和题干显性隐性要求作适当调整或取舍.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年三十的私房菜付春从城里回家时,爹和妈正在院子里剔玉米棒子.他们都没有发现身后的儿子付春.付春一声不吭地跨进院门,拎着大包小包进了自己的屋,放下行李,就一头栽倒在床上.爹和妈同时停止了手上的动作.时间静止了两分钟后,付春透过掉了半块的玻璃窗听见爹说,春,回来了?妈马上站起身来,责怪爹说,他爹,春都进屋了,还问?快去抱柴禾,我给儿子做吃的去.付春拉起被角,捂在脸上,眼泪无声地流下.付春在城里一家五星级酒店当厨师.付春的厨艺好,在这家酒店一干就是五年,五年间付春很少回乡下,五年的城市生活让他下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城里人,他甚至发誓要在这家酒店干一辈子.然而,没想到这家酒店自从去年易主后,因经营不善,一天比一天不景气,上个月彻底宣告破产.失业这个月,付春把城里所有的饭店、酒店都找遍了,没有一个地方能容纳他.一些有名气的饭店、酒店,都有自己稳定的厨师团队,就算人家缺人手,他进去也只能是个打杂的.太小的饭店,薪水太低,高不成,低不就,就把付春挤回乡下的家了.付春感觉自己一下子从繁花似锦的春天走进了寒风凌厉的冬天.付春想着想着睡着了.春,快起来吃饭了.妈站在窗外,小心翼翼地喊付春,生怕声音大了,把儿子吓不见了似的,儿子已经有很久没回家了.饭桌上的菜,都是付春打小就爱吃的菜: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汤是酸菜土豆汤,酸菜是妈自己腌的乡下常见的老酸菜.旁边是一锅刚焖好的玉米饭.这些上不了台面的饭菜,也只有在家里才能吃到,虽说都是些在付春看来上不了台面的菜,但味道却是出奇的好.付春很快就风卷残云般,把桌子上的饭菜一扫而光.爹和妈几乎一筷子未动,看着狼吞虎咽的付春,笑得嘴都合不拢.付春看着爹妈,抹着嘴回味着刚才的饭菜香味儿,突然脑子里像打开了一道尘封已久的门,付春兴奋地一连说了好几声“我怎么没想到呢?”爹和妈被付春整糊涂了,还没回过神来,付春已经拎着大包小包跑出院门了,爹和妈赶紧跟到院门外,说,春,你这刚回来,又要去哪儿啊?回城里.付春头也不回地说.付春有足够信心让自己成为城里人,他不再怕失业,这一切都源于妈做的饭菜.付春在吃了妈做的菜后,突然想到了时下城里流行的私房菜,他想,现在城里人吃饭店都吃腻了,我何不当一名专做私房菜的厨师呢?很快,付春的私房菜就在城里闯出了名气,很多有钱人、领导都请付春到家里专门为他们做私房菜.尤其是每年的春节,付春更是分身无术.付春不断创新他的私房菜,几年后名声越来越大,钱也挣下不少,还在城里买了房子,拥有了城市户口.爹和妈不愿和他来城里,一直住在乡下的小土院,付春已经有好几个春节没回家陪父母过年了.每次爹妈打电话来,要他回家过年,付春都推托了.今年年三十那天,有个搞建筑的大老板,给了付春很多钱,说是特意请付春去为他父母做一顿年夜饭.这位老板的爹妈一直住在乡下,老板有心想接爹妈去城里过年,也享享福,可是爹妈不来城里,老板只好回乡下陪父母过年.老板和爹妈说回去过年,两位老人又忙里忙外辛苦做饭菜,因此老板骗父母不回家过年,请付春去做私房菜的目的是想让父母过个不用操劳的年.付春满口答应了,天快擦黑时,和老板一起赶到了老板乡下的父母家.没想到,他们推开门,首先映入眼前的竟然是一大桌子已经做好的饭菜,碗筷已摆好,就好像专等老板一到就开席似的.老板惊讶得合不拢嘴,不停地问两老怎么知道他要回来?老板的爹说,每年不管你回不回家过年,你妈都会把饭菜做好,万一你回家了,也好吃上一口热乎饭.老板的妈接着说,这些都是你打小就爱吃的饭菜,在外面哪能吃到呢?老板两眼含着泪,一把抱住了两位老人.一直站在门口的付春看着这一家子,缓缓地掏出钱包,把钱悄悄地放在门边的桌上,轻轻地合上门,头也不回地离去了.绚丽的烟花爆竹在付春身后、头上此起彼伏地响着、盛开着.付春仿佛闻到了妈做的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还有酸菜土豆汤的味道.(选自《四川文学》,有删改)概括付春这一形象的性格特点.(4分)【答案】①悟性高,善创新.(吃了妈做的菜后,当即想到了城里流行的私房菜,决心专做私房菜,经过不断创新,很受欢迎.)②有志气,敢打拼.(自信能成为城里人,能做出个样子,经过努力,名声越来越大,钱也挣下不少,还在城里买了房子,拥有了城市户口.)③重事业,轻亲情.(在五星级酒店当厨师,五年问很少回家;刚回家就为了成就梦想而离家;只顾做私房菜.连续好几年都不回家陪父母过年.)(1点1分,2点3分,3点4分)心理:“付春在吃了妈做的菜后,突然想到了时下城里流行的私房菜,他想,现在城里人吃饭店都吃腻了,我何不当一名专做私房菜的厨师呢”写出了付春的聪明,领悟能力强,有创新意识;“付春已经有好几个春节没回家陪父母过年了”写出了付春工作努力,忽视亲情;“付春仿佛闻到了妈做的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还有酸菜土豆汤的味道”写出了付春对亲情的思考,暗示他是一个有孝心的人.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菱荡废名陶家村在菱荡圩的坝上,离城不过半里,下坝过桥,走一个沙洲,到城西门.过桥的地方有一座石塔,名叫洗手塔.人说,当初是没有桥的,往来要“摆渡”.一位姓张的老汉,专在这里摆渡过日,头发白得像银丝.一天,何仙姑下凡来,渡老汉升天,老汉道:“我不去.城里人如何下乡?乡下人如何进城?”但老汉这天晚上死了.清早起来,河有桥,桥头有塔.何仙姑一夜修了桥.修了桥洗一洗手,成洗手塔.这个故事,陶家村的陈聋子独不相信,他说:“张老头子摆渡,不是要渡钱吗?”摆渡依然要人家给他钱,同聋子“打长工”是一样,所以决不能升天.菱荡圩是以这个菱荡得名.菱荡属陶家村,周围常青树的矮林,密得很.走在坝上,望见白水的一角.荡岸,绿草散着野花,成一个圈圈.两个通口,一个连菜园,陈聋子种的几畦园也在这里.城里人并不以为菱荡是陶家村的,是陈聋子的.大家都熟识这个聋子,喜欢他,打趣他,尤其是那般洗衣的女人——洗衣的多半住在西城根,河水竭了到菱荡来洗.菱荡的深,这才被她们搅动了.太阳落山以及天刚刚破晓的时候,坝上也听得见她们喉咙叫,甚至,衣篮太重了坐在坝脚下草地上“打一栈”的也与正在捶捣杵的相呼应.野花做了她们的蒲团,原来青青的草她们踏成了路.陈聋子,平常略去了陈字,只称聋子.他在陶家村打了十几年长工,轻易不见他说话,别人说话他偏肯听,大家都嫉妒他似的这样叫他.但这或者不始于陶家村,他到陶家村来似乎就没有带来别的名字了.二老爹的园是他种,园里出的菜也要他挑上街去卖.二老爹相信他一人,回来一文一文的钱向二老爹手上数.洗衣女人问他讨萝卜吃——如他正在萝卜田里,他也连忙拔起一个大的,连叶子给她.不过讨萝卜他就答应一个萝卜,再说他的萝卜不好,他无话回,笑是笑的.菱荡圩的萝卜吃在口里实在甜.菱荡满菱角的时候,菱荡里不时有一个小划子,坐划子在菱叶上打回旋的常是陈聋子.聋子总是这样的去摘菱角.有一回,聋子送一篮菱角到石家井去——石家井是城里有名的巷子,石姓所居,两边院墙夹成一条深巷,石铺的道,小孩子走这里过,故意踏得响,逗回声.聋子走到石家大门,站住了,抬了头望院子里的石榴,仿佛这样望得出人来.两匹狗朝外一奔,跳到他的肩膀上叫.一匹是黑的,一匹白的,聋子分不开眼睛,尽站在一块石上转,两手紧握篮子,一直到狗叫出了石家的小姑娘,替他喝住狗.石家姑娘见了一篮红菱角,笑道:“是我家买的吗?”聋子被狗呆住了的模样,一言没有发,但他对了小姑娘牙齿都笑出来了.小姑娘引他进来,一会儿又送他出门.他连走路也不响.以后逢着二老爹的孙女儿吵嘴,聋子就咕噜一句:“你看街上的小姑娘是多么好!”他的话总是这样的说.一日,太阳已下西山,青天罩着菱荡圩照样的绿,不同的颜色,坝上庙的白墙,坝下聋子人一个,他刚刚从家里上园来,挑了水桶,挟了锄头.他要挑水浇一浇园里的青椒.他一听——菱荡洗衣的有好几个.走回了原处,扁担横在水桶上,他坐在扁担上,拿出烟竿来吃.衔了烟偏了头,听——是张大嫂,张大嫂讲了一句好笑的话,聋子也笑.烟竿系上腰.扁担挑上肩.“今天真热!”张大嫂的破喉咙.“来了人看怎么办?”“把人热死了怎么办?”“嗳呀——”“我道是谁——聋子.”聋子眼睛望了水,笑着自语——“聋子!”1927年10月(有删改)简要分析聋子的性格特点.(6分)【答案】①质朴、直率.他凭自己的性情用俗世常理去判断神话传说的真实性.②善良、憨厚.陈聋子帮人卖菜无贪财之心;别人问他要萝卜吃,他挑最好的给;别人逗他,他从不计较(或不爱说话).③勤劳、知足.帮东家经营十几年的菜园,尽心尽力,并无怨言.(每点2分)卖,二老爹相信他一人,回来一文一文的钱向二老爹手上数.洗衣女人问他讨萝卜吃——好比他正在萝卜田里,他也连忙拔起一个大的,连叶子给她”“他在陶家村打了十几年长工,轻易不见他说话”等等信息,根据这些,即可概括他的形象特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鞋刘庆邦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被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合适吗?”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你疼我也疼.”那个人问她哪里疼.“我心疼.”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不知道那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她一定得送给那人一点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地,记住她,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那个外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她约会.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诚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让那个人穿上试试.那个人只笑了笑,说声谢谢,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也没试一下.那个人说再见时,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了.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她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母亲..怎么会是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后记: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参加工作后,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有删改)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第一问(2分):守明是一个有着朴素善良、柔顺品性和传统美德的农村的青年女性形象.第二问(4分):①她对爱情和幸福生活满怀憧憬;②对未来人生和未知命运感到不安.从中归纳出主人公朴素善良、品性柔顺的美德,以及她对于未来人生和未知命运的态度;从守明的梦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后面问题.心与手【美】欧·亨利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她身边摆满了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在新上车的旅客中走来了两个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铐在一起.两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位迷人的女人.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年轻的女子看到他们,脸上即刻浮现出妩媚的笑容,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握手.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她说道:“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费尔吉德小姐,”他笑着说,“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它现在正派用场呢.”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情渐渐地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脸颊上的红色也消退了.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埃斯顿微微一笑,好像是这位小姐的样子使他发笑一样.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请允许我说话,小姐.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我将因伪造罪在那儿被判处7年徒刑.”“噢,”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警长.”“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埃斯顿平静地说道,“我不得不找个差事来做.钱总是生翅而飞的.你也清楚在华盛顿要有钱才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我发现西部是赚钱的好去处,所以——”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铐上,她睁大了眼睛.“请别在意,小姐,”另外那位来客又说道,“为了不让犯人逃跑,所有的警长都把自己和犯人铐在一起,埃斯顿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要过多久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姑娘问.“我想不会是马上,”埃斯顿回答,“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我喜爱西部.”姑娘不在意地说着,眼光温柔地闪动着.看着车窗外,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说:“妈妈和我在西部度过了整个夏天,因为父亲生病,她一星期前回去了.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我说警长先生,”脸色阴沉的那位粗声地说道,“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点酒,我一天没抽烟了.你们谈够了吗?现在带我去抽烟室好吗?我真想过过瘾.”这两位系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来,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的请求,”他轻声说,“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再见,费尔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他伸手来握别.两位来客小心翼翼地穿过车厢过道进入吸烟室.另外两个坐在一旁的旅客几乎听到他们的全部谈话,其中一个说道:“那个警长真是条。
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2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含解析1
![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2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含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1795d00f580216fc700afd4f.png)
专题02 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小说拟题技巧】标题对于一篇小说,尤其是小小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
小说常见的拟题方法有:1、以人物(形象)为题,如《棋王》、《阿Q正传》2、以事件为题,如《宝玉挨打》、《失街亭》3、以地点为题,如《荷花淀》4、以线索为题,如《药》、《项链》5、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如《差别》、《春之声》6、以问题为题,如《丧钟为谁而鸣》【小说题目的考点】在练习题或考题中,对小说标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如下两个方面:一、小说标题的含义(双重或多重)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二、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
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
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
5、具有象征意义。
6、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
7、寄托作者情感。
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
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10、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11、从给读者的感情来说,还有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
【标题含意答题思路指津】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
如《名师大讲堂》P206《梦非梦》:“如何理解小说标题‘梦非梦’的含义。
”题目的本意是“梦不是梦”,小说内容叙述的是关主任做了个梦,可现实中小李、小金并没有把它当做梦来看待(“梦非梦”的第一层含义);而后关主任竟然也把梦中的事情作为衡量、提拔下级的依据,也就是说关主任也没有把梦仅仅当做梦而已(“梦非梦”的第二层含义)。
这两层含义,实际上都是“梦非梦”在文中的指代意义。
2009年揭阳二模《黑色旅游》:“‘黑色旅游’在文中的具体内涵是指什么?”这个“黑色旅游”实际上比喻一些单位或部门组织的以监狱为“警示教育基地”,让干部们在“听犯人作报告”中得到“警示”,从而达到教育干部们廉洁奉公、抵制腐败的反腐倡廉教育效果的参观活动。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3127cb6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5.png)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小说考试的命题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情节”题型:简明概括故事情节,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2.“析人物”题型: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客观公平地评价人物。
3.“看环境”题型: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对人物或主题的作用。
4.“谈构思”题型:分析作品在材料安排上的特点及其好处,分析某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并指出某个物品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5.“讲方法”题型:分析文中运用的表现方法及其塑造形象的作用,分析特有的表达方式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分析语言运用的特点,鉴赏画线句子,以及分析人物语言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6.“明主题”题型: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分析文章的主旨及其社会意义,检查文章前后是否有矛盾。
考点一:小说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可以从修辞角度、写景角度、多种感官描绘、表现手法、选取代表性事物等方面进行。
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关于环境的题目,例如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的手法及作用,或者分析一些特殊环境对人物或主题的作用。
例子1:对于小说《乌米》中第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采用了衬托和分层写景的手法,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突出了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同时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例子2:在小说《二十年以后》中,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第二次则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例子3:在小说《墙》中,墙被拆后,两家合为一院,春意融融,会餐洽洽,这个场面描写的作用是表达和谐、团结的主题。
②注意情节之间的联系和转折,尽可能准确地表达情节的发展过程;③在概括情节的同时,要注意情节对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的影响,尽可能多地揭示这些方面的内容。
二)分析情节的作用分析情节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推动情节发展,使故事产生波澜;2)折射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3)深化主题,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019年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2019年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b2063b4192e45361066f59b.png)
2019高考复习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各类题型规答题【第一部分环境类题型】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
具体考查容有:1、环境描写的作用(意图)。
2、环境描写的特点。
3、环境描写的手法。
4、环境描写的寓意。
5、环境描写的赏析。
通常以下列两种方式出现,一是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结合。
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3、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
答题常用术语:1、社会环境的作用:(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2)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3)揭示社会关系;(4)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5)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的作用:(1)突出季节特征;(2)表现地域风光;(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4)渲染、营造、烘托氛围或气氛;(5)增加或缓和紧的氛围;(6)奠定感情基调;(7)反映、暗示社会环境;(8)换转或展开情节,推动情节发展;(9)为情节发展作铺垫;(10)前后多次描写,成为行文线索;(11)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12)烘托、映衬人物形象;(13)表现人物心理、性格;(14)暗示人物心理转变;(15)象征、暗示人物命运;(16)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17)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18)丰富、深化主旨;(19)设置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精选6篇)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46fae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4.png)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精选6篇)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篇1)答出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
2、推动情节。
3、渲染气氛。
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
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
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
这类题往往是考查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
需要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篇2)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白,至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则更是直接表白了。
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比如阿Q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孔乙己为自己偷书所作的辩解,华威先生到处赶着开会,说起话来满口官腔,等等,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此外,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还有肖像描写、神情描写、细节描写等。
既有概括的介绍,也有具体的描绘;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
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具体的描写语句去揣摩、领悟,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写他的衣着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写出了他迂腐、虚荣的性格,也反映出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第二,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我们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中的自然环境。
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共性)。
既要善于从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心境等,又要善于从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
另外,确立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作者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2019年高考语文 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2019年高考语文 小说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77aff2a4a7302768e9939b1.png)
小说开头作用 (1)小说的开头如果是设疑法或悬念法 (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 才回答疑问),其作用是造成悬念,引 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 把小说读下去。 答题角度为: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 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 示小说的主题。 (2)小说的开头如果是写景法, 答题角度为: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 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小说人物形象类作用分析题 【常见题型】 1. 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塑造这一人物对小说主题的 作用。 2.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 3. 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 容分析。 4. 请简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思路引导】 ①人物类考题:往往要考虑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体现两个方面。 ②分析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描写手法的作用,首先 要总结这些描写的内容,分析它们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然后依 次考虑对情节、对主题的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③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 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 方面的作用。 ④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主要是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 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
概括小说人物形象 (一)、常见命题方式: ① 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 ②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③ 试析某 某人物的形象。 (二)解题思路分四步走: ①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 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 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三)答案组织模式: ①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分述性格特点型 ②单句下定义型 ③分点概括型(答案尽量使用概括性短语)
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5小说情节考点分析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5小说情节考点分析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b0d33ea45177232f60a2f6.png)
专题05 小说情节考点分析情节是小说的核心部分,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高考考查情节的题型有3种:情节概括梳理题、情节手法题、情节作用题。
一、梳理概括情节“情节梳理概括”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
高考考查这一考点的试题往往立足全文设题,考查全文的故事情节的梳理。
这种试题分为明考型(题干直接明确概括情节或梳理情节、脉络)和暗考型(题干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两种。
考试题型明考型: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概括”、“梳理”等作答动词和“情节”“脉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比如说“请围绕主人公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暗考型:题干不是明确要求概括或梳理情节、脉络,而是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
这类题目实际上也属于情节梳理题,只是答题方向不同。
例如“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XX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答题方法1.结构连贯法:厘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脉络梳理。
2.场面连贯法:小说中的场面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有些小说中一个场面就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
3.线索连贯法:线索是串联小说人物、事件的人、事、物、感情、时间或地点等,勾画关联线索的语句。
抓住线索,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内容。
4.细节连贯法:围绕人物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抓住对情节推进或人物活动、心理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勾画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概括。
答题步骤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
即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采用结构连贯法,或采用场面连贯法,或采用线索连贯法,或采用细节连贯法,划分段落,理清层次结构。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小说解题技巧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小说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1c492793c1ec5da50e270fb.png)
题型2:指出线索:
19
(1)线索有:某人、某物、某事、空间、时间、作者 情感、明线暗线。 寻找途径:标题、开头、结尾、反复出现的词语(人、 物)。 (2)表述: 一要指出线索:如是双线还要指出明线暗线(主线副线) 分别是什么,指出明暗线交织连接的共同点是什么。如 鲁迅小说《药》“华家故事”和“夏家故事”的连接点 就是“药”。) 二要结合内容说作用: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使人物性 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满,使主题更加丰富。
6
4.树立文本意识,答案要从文章中来。 5.答案组织要点面结合。 6.答题思路要清晰,用语要准确,不写错别字,能分点作 答的尽量分点,标出① ② ③。
7
如何读懂小说?
1、理清故事情节。 小说的故事情节实际上是由小说人物的性格、言行生 发的一件件事情的有序组合,有什么样的人物性格和人物 命运,小说就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和情节。在了解了故事情 节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把握小说人物,理解小说人物的 性格和命运。阅读小说要理清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 发展线索,弄清故事的来龙出脉,从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的全过程来把握故事内容,尤其注意分析透发展和高 潮部分。善于体悟出故事情节中寄寓的深刻生活哲理、社 会现实意义。
16
题型1:概括故事情节
常见提问方式: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
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17
题型1.概括故事情节
切分角度:以事件的相对完整性为标准,根据时间、 地点的变化、新的人物出场来灵活切分。
①从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分析; ②抓住线索分析(某人、某物、某事、空间、时间、 作者情感;明线暗线,主线副线);
2019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总结.docx
![2019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总结.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0c0fb80ee06eff9aef807b8.png)
2019 高考复习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各类题型规范答题【第一部分环境类题型】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
具体考查内容有:1、环境描写的作用(意图)。
2、环境描写的特点。
3、环境描写的手法。
4、环境描写的寓意。
5、环境描写的赏析。
通常以下列两种方式出现,一是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结合。
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环境描写作用(意图)题环境描写的作用,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3、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
答题常用术语:1、社会环境的作用:(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2)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3)揭示社会关系;( 4)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5)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的作用:( 1)突出季节特征;( 2)表现地域风光;( 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4)渲染、营造、烘托氛围或气氛;( 5)增加或缓和紧张的氛围;( 6)奠定感情基调;( 7)反映、暗示社会环境;( 8)换转或展开情节,推动情节发展;(9)为情节发展作铺垫;(10)前后多次描写,成为行文线索;( 11)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 12)烘托、映衬人物形象;(13)表现人物心理、性格;( 14)暗示人物心理转变;( 15)象征、暗示人物命运;(16)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 17)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18)丰富、深化主旨;( 19)设置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
(完整版)高中语文小说答题技巧.docx
![(完整版)高中语文小说答题技巧.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688a185ee06eff9aff80705.png)
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小说阅读一、情(一 ) 一般情的作用:于小情的作用行分析,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情本身人物性格塑造和主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接的具体作用;构上,有无“ 置念”“ 后面的情展作或埋下伏笔” “照前文”“ 索或推情展”等作用。
另外,要注意有从表达效果上行分析,即从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等。
(二)情的具体作用:①交代人物活的境。
② 置念,引起者的趣。
③引起下文,后面的情展作或埋下伏笔。
④照前文。
⑤ 索或推情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主旨或深化主。
( 三)“情”的答模式:(1)句、段 ( 或某种情景 )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模式:① ⋯⋯情展作 ( 提供依据,置伏笔念 ) 。
②表了⋯⋯的思想品 ( 精神世界 ) ,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 ( 表、突出 ) 了⋯⋯,有利于深刻表主。
(四)情安排方式的效果(1)就全文来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扣人心弦,增故事的性、可性。
(2)就开、尾来有首尾呼式。
作用是使构密、完整。
(3)就开来有倒叙式。
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念,引人入。
叙:按( 空 ) 序来写,情展脉分明,次清晰。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主要情或中心事件做必要充明,使情更加完整,构更加密,内容更加充丰。
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程中,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上文内容加以充解,下文做某些交代,照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内不同地点同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
使清楚,照得体。
(4)就尾来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者想像,者行再造。
此外,有出人意料式、悲式、喜式等。
(5)穿情的索。
小索是串整个作品的情展的脉。
它可以是小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的事件,可以是故事中的空、。
如《》中的“人血” 。
小,抓住索是把握小故事展的关。
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3环境描写考点分析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3环境描写考点分析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1b659676a20029bd642ddb.png)
专题03 环境描写考点分析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综合来看,考查环境描写的命题角度有三种: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特点的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环境特点概括自然环境特点概括题即对自然景观特点的概括,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景物”“特点”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例: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芒种》)社会环境特点概括题即对历史背景、时代氛围、人情风俗、处所以及人际关系特点的概括,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生活”“特点”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例: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东坛井的陈皮匠》)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邮差先生》) 解答步骤:第一步:审题干,分清环境描写的类型,即分清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
此类题干中常有显示环境类型的关键词。
如“景物描写”显示是自然环境,“古城”显示是社会环境,据此类关键词,可快速确定题目的环境特点。
第二步:抓景物类别,依类概括特点。
(1)社会环境:①人物活动的场所,如家庭、街道及工作地点等,分析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②弄清楚在此场所中的人际关系是友善,还是紧张、冷漠;③要注意人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心境特点,是否压抑或者愉悦等。
(2)自然环境:分析写的景物的“形、声、色”,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第三步:抓景物修饰词,提炼景物特点。
小说描写环境,往往要对景物进行修饰性的描述,抓住这些修饰性的词语,即可提炼出景物特点。
二、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的手法是指作者在交代环境时运用的各种技巧,包括描写的具体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描写的角度(写作顺序、观察角度、感觉角度等)。
环境描写的手法考题有的侧重于考查具体方法,有的侧重于考查描写角度,更多的则是综合性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1 语言艺术考点分析一、品味小说语言艺术的突破口1.体会、分析作品的语言是否简洁、生动、传神、得体。
语言风格是讽刺还是幽默,是诙谐还是庄重等,要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考虑。
2.注意把相关词语放入语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特别注意对语句深层含意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3.具体在鉴赏语言时,可以从遣词造句(如用词、句式,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语言风格(如典雅与朴实,简约与细腻,沉稳与奔放,轻松活泼与严肃凝重,诗意化与口语化;抒情意味很浓;善用民间俗语,生活气息浓;白描,工笔细描;等等),语体角度(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方面去鉴赏。
4.熟知各种修辞手法及其功能,在鉴赏时能灵活运用。
二、常见设问方式题干中有“语言”“特色”“表达”“手法”“技巧”等关键词。
以XXX为例,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作品在语言运用上的妙处。
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试从某一角度加以分析。
三、常用答题模板:鉴赏作者的语言=语言特点+例句分析。
四、品味小说语言知识点1.词语的锤炼。
准确,简洁,生动,形象;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句式的选择。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综合运用等。
3.修辞手法的运用。
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精辟有力,作者常采用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反语等。
解题的时候是将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
如果是比喻句,就要从分析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出比喻的本体; 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
4.表达方式的运用。
叙述、议论、描写(多角度描写、色彩方面、动静方面、点面结合、细描和白描)等。
5.整体的语言风格。
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6分)我们的裁缝店李娟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
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
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
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
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
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
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婆婆知道就没事了?”“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捏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
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件、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缲裤边。
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会染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
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
——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
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烙铁,“滋——”地一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
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
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
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
(有删改)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6分)【答案】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
度进行赏析等。
题干中的问题是“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生活气息是语言口语化、生活化,听起来感觉很亲切,很自然,如“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照镜子”;人物的对话具有地域色彩,如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
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婆婆嘛,好得很嘛”“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等,都体现出少数民族的语言特色。
本题在题干中已经给出整体的特点,即“充满生活气息”,考生只要理解这一特点的内涵,然后到文中找出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声电影老舍二姐还没有看过有声电影。
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
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
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
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
她确信这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
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
她才想开开眼。
恰巧打牌嬴了钱,于是大请客。
二姥姥三舅妈,四姨,小秃,小顺,四狗子,都在被请之列。
大家决定看午后两点半那一场,所以十二点动身也就行了。
到了十二点三刻谁也没动身。
二姥姥找眼镜找了一刻来钟;确是不容易找,因为眼镜在她自己腰里带着呢。
跟着就是三舅妈找钮子,翻了四只箱子也没找到,结果是换了件衣裳。
四狗子洗脸又洗了一刻多钟,总算顺当。
出发了。
走到巷口,一点名,小秃没影了。
折回家里,找了半点多钟,没找着。
大家决定不看电影了,找小秃更重要,把新衣裳全脱了,分头去找小秃。
正在这个当儿,小秃回来了;原来他是跑在前面,而折回来找她们。
好吧,再穿好衣裳走吧。
反正巷外有的是洋车,耽误不了。
二姥姥给车价还按着老规矩,多一个铜字不给。
这几年了,她不大出门,所以现在拉车的三毛两毛向她要,不是车价高了,是欺侮她年老走不动。
她偏要走一个给他们瞧瞧。
她确是有志向前迈步,不过脚是向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
四姨倒是能走,可惜为看电影特意换上高底鞋,似乎非扶着点什么不敢抬脚,她过去搀着二姥姥,要是跌倒的话,这二位一定是一齐倒下。
三点一刻到了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映。
这当然是电影院不对;二姐实在觉得有骂一顿街的必要,可是没骂出来,她有时也很能“文明”一气。
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
一进门,小顺便不干了,黑的地方有红眼鬼,无论如何也不能进去。
二姥姥一看里面黑洞洞,以为天已经黑了,想起来睡觉的舒服;她主张带小顺回家。
谁不知二姥姥已经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不看回有声电影,将来见阎王的时候要是盘问这一层呢?大家开了家庭会议。
不行,二姥姥是不能走的。
至于小顺,买几块糖好了,吃糖自然便看不见红眼鬼了。
事情便这样解决了。
四姨搀着二姥姥,三舅妈拉着小顺,二姐招呼着小秃和四狗子。
看座的过来招待,可是大家各自为政地找座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
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
观众们全忘了看电影,一齐恶声的“吃——”,但是压不下去二姐的指挥口令。
二姐在公共场所说话特别响亮,要不怎样是“外场”人呢。
直到看座的电筒中的电已使净,大家才一狠心找到了座。
不过,总不能忘了谦恭呀,况且是在公共场所。
二姥姥年高有德,当然往里坐。
可是四姨是姑奶奶呀;而二姐又是姐姐兼主人;而三舅妈到底是媳妇,而小顺子等是孩子;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大家打架似的推让,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
好容易一齐坐下。
可是糖还没买呢!二姐喊卖糖的,真喊得有劲,连卖票的都进来了,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
糖买过了,二姥姥想起一桩大事——还没咳嗽呢。
二姥姥一阵咳嗽,惹起二姐的孝心,与四姨三舅妈说起二姥姥的后事来。
老人家像二姥姥这样的,是不怕儿女当面讲论自己的后事,而且乐意参加些意见,如“别的都是小事,我就是要个金九连环。
也别忘了糊一对童儿!”这一说起来,还有完吗?说也奇怪,越是在戏馆电影场里,家事越显着复杂。
大家刚说到热闹的地方,忽,电灯亮了,人们全往外走。
二姐喊卖瓜子的;说起家务要不吃瓜子便不够派儿。
看座的过来了,“这场完了,晚场八点才开呢。
”只好走吧。
一直到二姥姥睡了觉,二姐才想起问:“有声电影到底怎么说来着?”三舅妈想了想:“管它呢,反正我没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