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具体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加工和情感交流工具,其具体表现形式为:
1.作为学习对象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学习信息技术科学知识:像物理、化学一样,信息技术科学也凝聚了人类的智慧,
学生应当学习信息技术科学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构成、程序语言、历史
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2)学习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
学生应当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如开关机器、使用键盘和鼠标、管理磁盘软件
等。
3)学习信息技术对社会的用途和影响: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学生应当了
解信息技术给社会各领域带来的变化及问题,知道信息技术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2. 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目前大多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采用这种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3.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这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交流的工具进入教学,主要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与信息交流。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如万维网、电子、BBS、聊天室、视频会议等,都可以为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提供支持。同一个学科的教师们可以通过列表或BBS等建立一个讨论组,交流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学生可以在网上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共同探索和讨论。比如,在科学教育中,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学生利用互联网来共同研究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他们分别收集当地气候变化的有关资料,并进行实地观测,然后将数据录入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库中,并对气候变化及其原因进行网上讨论。这样,这些学生就可以对世界上不同地方的气候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提问题或者交作业。同时学校和家长之间也可以利用网络实现更好的沟通和合作。另外,在进行某个领域的学习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该领域的一流专家或者第一线的实践工作者。比如,学习者可以就遗传问题直接通过电子访问遗传学专家。
4. 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目前有大量的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个别辅导中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此外,教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根据不同的学习容和学习目标,不同模式的个别辅导软件采用不同的教学(或学习)方法,提供的交互方式也有所不同,包括:操练和练习、对话、游戏、模拟、测试、问题解答等。
5. 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容,而是能开阔思路,了解到各种观点。
以前,教师在备课时所能利用的信息资源主要是教科书、教参以及其它的参考资料;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信息源主要是教师和课本以及其他学习辅导书。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将会空前扩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源,他们可以访问各种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获得直接相关的素材和资料;使用各种多媒体百科全书光盘(如“科学大百科”、“世界名画”等),获得图、文、声并茂的教学资料;通过网络检索图书馆中的相关资源,或者直接访问数字图书馆中的容,比如中国期刊网;浏览万维网上的各种专业,获得该学科的最新信息,信息资源是优质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精心考虑应该利用哪些信息资源,如何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最好、最新、最有吸引力的信息。另外,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让他们能利用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图科学大百科光盘界面
在丰富资源环境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
6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
一定的社会行为总是伴随行为发生所依赖的情境。如果要求学习者理解这种社会行为,
最好的方法是创设同样的情境,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境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学习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容的理解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发现性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把现成的知识呈现给学生,而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和有关的资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来形成某些概念,发现一定的原理。在这种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是呈现探索情境,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另外也可以评价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计算机模拟软件是发现学习的好工具。发现学习开始于需要学生探索的问题情境。传统教学中的习题往往是高度简化的,是与现实问题相差很大的“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条件和问题是明确给出的,而且它们之间是对应的,即所需要的条件都给了,不需要的条件一点不提,这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情境截然不同。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新的教学方式提倡让学生对真实性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利用模拟软件或其它多媒体软件呈现探索情境,比文字更能够表现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可以用动画来表现一个故事情节,其中蕴含着需要学生解答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更能保持问题的真实性。模拟软件一般向学生展现了某种情境或过程,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变量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对模拟情境的操纵来发现其中的规律。一些开放的工具型教学软件也可以作为发现性教学的有力工具,比如中学数学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来发现三角形重心的规律、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等等。
图虚拟的野生青蛙栖息地考察
通过信息技术来对呈现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的观察、分析、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对设置的问题情境的思考、探索,利用数字化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和友好交互界面的特点,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利用节点之间所具有的语义关系,培养学生进行知识意义建构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虚拟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实际操作、观察现象、读取数据、科学分析,培养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与途径。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