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验教师集体备课记录
集体备课教研研讨记录(3篇)
![集体备课教研研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3f280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b.png)
第1篇一、会议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会议地点:学校会议室三、参会人员:全体语文教师四、会议主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会议内容:一、开场致辞会议伊始,教研组长李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她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指出通过集体备课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二、备课研讨1. 集体备课内容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是《记承天寺夜游》。
李老师首先介绍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设计。
随后,各位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 教学方法探讨在教学方法方面,张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在讲解文言文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刘老师补充道:“是的,我们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3. 课堂活动设计针对课堂活动设计,王老师提出了一个创新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穿越时空’的活动,让学生扮演古代文人,通过吟诵、作诗等形式,体验文言文的韵味。
”李老师表示赞同:“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尝试一下。
”4. 作业布置与评价在作业布置方面,陈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分层作业,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李老师表示:“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作业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总结与反思1. 教研组长总结会议最后,李老师对本次集体备课进行了总结。
她肯定了各位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提出的宝贵意见,并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教师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教师反思在会议结束后,各位教师纷纷进行了反思,以下是部分教师的反思:(1)张老师:“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我深刻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今后我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
教师集体备课过程记录范文(实用7篇)
![教师集体备课过程记录范文(实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3bc54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1.png)
教师集体备课过程记录范文(实用7篇)教师集体备课过程记录范文第1篇2010年12月21日上午四、五节,在一号教学楼东办公室,备课组长刘国东老师组织本组教师开展了本周的集体备课活动。
李杰明主任和刘国东老师做了重点发言,并就近段语文教学工作做了细致的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
之后,刘国东老师针对学生疑问,提出几个问题,供老师们探讨。
《兰亭集序》: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中的“期”读qī,不读jī;2、“感慨系之”中的“系”读xì,不读jì;3、“游目骋怀”中的“游”“骋”都是使动用法;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之”的用法和意义争议较大,老师们提出三种看法:助词“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赤壁赋》:1、“客喜而笑,洗盏更酌”中的“更”读音不同,意思不同,语意的侧重点也不同:读为gēng,就是“更换(酒杯)”之意;读为gèng,就是“重新(斟酒)”之意。
2、“纵一苇之所如”中的“之”,老师们也有不同的观点:动词,到;助词,衬音节。
3、如何解读“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一句中的“乐”和“歌”?大家一致认为,《教参》中的解读不够深入,应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这一句是抒情主人公“我”由“景乐”到“情悲”的过渡,应该是乐中含悲。
在这次备课活动中,老师们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深入的探讨,绝大部分问题都得到了圆满解决,有了正确的、深入的解读;个别问题虽有争议,也在探讨中,让老师们了解了各种见解的不同侧重。
总之,这次备课活动是一次原生态的备课活动,也是高一语文备课组常态化的备课活动;其成功之处,得益于备课组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也得益于学校领导和高中教育教学部的大力支持。
教师集体备课过程记录范文第2篇一、集体备课的意义集体备课顾名思义,就是在备课中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优势,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从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打造高效课堂走好第一步。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5c7ca4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2.png)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集体备课活动记录(通用11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篇1活动日期: 20xx年x月x日参加人员:缺勤: 无集体备课内容:本次备课包括部分内容: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这些内容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数与代数、建立空间观念,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1)xxx第一章有理数(2)xxx第二章: 正式的加减(3)xxx: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3.2);xxx: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3-3.4)(4)xxx: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备课要求:(1)各学校要严格按照基地的要求, 认真研读《课标》, 通读教材, 了解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意图, 完成备课和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要突出重点、难点, 讲究实用性, 其实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2)导学案的个案务于7月14日前完成, 以供14日全体教师研究讨论, 形成共案。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篇2一、主题引导是核心集体备课不是漫无边际的讨论, 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设计, 而是以团队研讨为主体, 以教学设计为重点, 着眼于解决问题和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研究的过程。
它的核心是问题意识和研究视角。
每次集体备课, 都要事先确立一个研究的主题, 来揭示这次集体备课的目标、重点和方向。
这个主题就是整个集体备课的灵魂, 犹如“航标灯”, 指引着整个研究的方向。
如这次备课以“怎样有效提问?”为研讨主题, 下次备课以“如何优化小组合作?”为研究专题等。
这样, 每次集体备课都能解决一个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形成一套有操作价值的教学策略。
这样的集体备课成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平台, 更富有科研的含量和蓬勃的生机。
二、独立思考是前提备课组的教师围绕确定的主题, 对教学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
李开复说过: “思考比传道重要;观点比解惑重要。
”教师只有先认真解读, 独立思考, 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构建自己的思路和模式, 才能为接下来的集体交流奠定基础。
《观察物体》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观察物体》集体备课研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70b1dad1192e45361166f58f.png)
《观察物体》集体备课研讨记录《观察物体》集体备课研讨记录时间:10月18 日地点:参加人员:数学组全体人员主持人:会议内容摘要:1.执教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简单地说明。
2.全体研修人员讨论交流:伊:各位老师,今天我们一起对许老师的备课进行研讨,大家已经看了教案,也都在网上进行了评论并对教案进行了修改。
做得很及时,修改的也很认真。
现在我们首先请许老师把自己的教学思路说一下,大家再说说自己的看法。
许:各位老师,大家好,接下来我就把《观察物体》这一课的教学思路与大家交流一下。
视图与投影是《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
第一和第二学段分别要求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1 / 9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是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半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针对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一、通过《题西林壁》引入课题,感受生活与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
二、通过实地观察与操作活动理解所学内容、建立表象。
教学例 1 时,我让学生边转动边观察小药箱。
让所有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站在任意一个位置,至少能看到小药箱的 1 个面,也可以看到2个相邻的面,最多能看到 3 个相邻的面,不能看到它所有的面。
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的形状是不同的;引导学生到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观察,让学生感受三位到二维的的转化过程。
三、借助中心投影,让学生感悟曲面图形从三维到二维的抽象过程。
对于球,圆柱等曲面图形,由于光线原因,在一定的距离内,学生很难从三维立体图形抽象出二维平面图形,针对这个问题,我用了中心投影的方法进行讲授,在物体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猜测、想象,验证。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样例(五年级)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样例(五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4f1062ac3186bceb18e8bb55.png)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爱国”为主题组合的。
《古诗三首》是这一单元的开篇文章,分别是陆游的《示儿》,林升的《题临安邸》亥杂诗》。
朝代不同,作者不同,诗中涌动的爱国情感却是相通的。
引领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中悟美,读中悟情,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
为后几篇文章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
学情分析:好停顿。
(2)指名读古诗,指导读好停顿。
(3)指导写好“祭”“乃”。
2.再次读文,读出味道。
3.你知道“示儿”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二)自主合作,探究诗意1.出示自学提示。
(1)独立读古诗,采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字词及古诗的意思,不解读“游人”。
)诗人把那些“王师”“权贵”“皇帝”们都看成了什么人?)什么是“游人”?(游山玩水的人))这里的游人和我们平时说的游人一样吗?品析“醉了”。
)他们玩得都怎么样?(醉了))这里的“醉”和“喝醉酒”的“醉”是不是一样?)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诗文知识进行猜读,既省时又省力。
洪伟:陈英老师刚才说的猜读,我很赞同。
在教学古诗时,我也曾运用过,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最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
大家也可以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尝试运用,并告诉孩子在课外阅读古诗文时用这种方法。
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运用了解诗意,这一点不难,所以在课堂上用时不必多,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也可以在家中预习时完成,课堂上教师要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意境的感悟上,即,重点词句的品析和情感的有效策略以及如何进行组诗教学”大家讨论的很热烈,说得也很充分。
我现在简单归纳一下“教给方法、及时点拨、赏读感悟、体会情感、组诗教学、。
教无定法,关于古诗文教学,大家可能还会有新的体会,我们随下次集体备课时间是下周五,主题依旧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能。
主备教师刘鹏鹏。
备课内容为,大家提前研读教材,以便备课时能有的放矢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请主备教师周三前把教学设计发给其他几位老。
物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物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2d952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b.png)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参与人员: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四、活动主题:探讨物理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为“力的作用与反作用”。
首先,由备课组长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
接着,各位教师就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讨论。
(1)教材分析本次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牛顿第三定律,即力的作用与反作用。
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特点,掌握力的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掌握力的作用与反作用的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1. 重点:力的作用与反作用的规律。
2. 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与反作用。
(4)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力的作用与反作用。
2.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力的作用效果。
3.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教学手段1. 利用实验器材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力的作用与反作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力的作用效果,提高教学效果。
3.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报告。
2. 教学研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位教师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1)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创设情境,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3. 设计趣味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物理现象。
(2)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教师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1. 加强实验前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步骤。
2.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集体备课记录表
![集体备课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adc8493e31126edb6f1a10c9.png)
唐红敏:探究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教学效果还不错!
一、收获:
1、在教学新课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倒沙实验,而是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就兴趣盎然。
(学生实验并讲解,教师纠正:实验总是不十分准确,有可能差点。)
一名学生汇报,师板书。
生:我们把圆锥装满水,倒入这个圆柱体当中,正好倒了3次倒满,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这个圆柱的体积的 ,因为圆柱的体积v=sh,所以圆锥的体积v =1/3sh
(教师板书)
圆锥的体积= 1/3×底面积×高
等底等高{V=1/3Sh(圆柱的体积怎样求?圆锥的体积怎样求?)
通过打错的同学解释:2要认真审题
(二)完成1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是巡视辅导,集体订正。
(三)思考题:
你能想办法算出你手中圆锥体的体积吗?说说测量和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口述。
(五)布置作业:完成补充习题16页。
“一课多研”心得与反思
在学习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再学习圆锥的体积,学生感到非常简单易懂,因此学起来并不感到困难。但教学过后,仍感到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当然也有许多收获。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心得(3篇)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心得(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7fcd7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d.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日组织了一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提高备课效率,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二、活动内容1. 主题确定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集体备课(1)分组讨论:将参与活动的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小组成员共同分析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
(2)备课交流:各小组完成备课任务后,进行备课交流。
小组成员分别介绍自己的备课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他成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3)整合优化:根据各小组的备课成果,教研组长对备课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形成最终的备课方案。
3. 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 教学反思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三、活动心得1. 集体备课的优势(1)资源共享: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可以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备课效率。
(2)经验交流: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教学研究: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提高教学水平。
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内容紧凑、高效。
(4)加强课堂管理: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活动收获(1)提高了备课效率: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共享优质资源,提高了备课效率。
(2)促进了教师成长:在活动中,教师们相互学习、借鉴,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3)增强了团队凝聚力:通过共同探讨、交流,教师们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数学专题实验课集体备课记录
![数学专题实验课集体备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808f380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b.png)
数学专题实验课集体备课记录
第二次教案
第三单元《测量》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课的设计结合“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灵活多样的特点,让学生尝试前置自主探究,通过设计有引导的课前小研究,让学生提前触碰新知,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能进行简单的估测和测量活动,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这些都为进一步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奠定了基础。
【知识图谱】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教案简况。
集体教研过程及简要记录(3篇)
![集体教研过程及简要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e5167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4.png)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积极响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于2021年10月开展了集体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听课评课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教研过程1. 集体备课(1)备课时间:2021年10月15日(2)备课内容: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为例,进行集体备课。
(3)备课过程:①各学科组教师结合教学进度,明确备课主题。
②各学科组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提出教学难点、重点。
③针对教学难点、重点,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④形成统一的备课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2. 教学研讨(1)研讨时间:2021年10月20日(2)研讨内容: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为例,进行教学研讨。
(3)研讨过程:①各学科组教师分别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分享教学心得。
②针对教学设计,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③共同探讨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④形成共识,确定最终的教学方案。
3. 听课评课(1)听课时间:2021年10月25日(2)听课内容:四年级语文组教师执教的《蝙蝠和雷达》。
(3)听课过程:①四年级语文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②其他教师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③课后进行评课,各学科组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④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三、教研成果1. 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集体教研,教师们对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教学能力。
2.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和听课评课,教师们对教学过程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教学质量。
3. 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
通过集体教研,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研实际记录范文(3篇)
![教研实际记录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c9c94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f.png)
第1篇一、教研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2年9月开展了一次以“提升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环节,探讨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组织,全体教师参与。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同一课题,共同探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2. 课堂教学观摩本次教研活动观摩了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
三位教师分别就同一课题进行了教学展示,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3. 教学反思观摩课后,教师们进行了教学反思。
首先,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分析了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然后,大家针对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改进措施。
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改进意见。
三、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教师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在教研活动的推动下,我校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学生们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课堂纪律明显改善,学习氛围日益浓厚。
3. 教师专业成长得到促进本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学习他人的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们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我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教研活动反思1. 教研活动形式有待创新本次教研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参与度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将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教师参与度。
2. 教研活动内容需进一步丰富本次教研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方面,对其他教学环节关注较少。
初中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3篇)
![初中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6e027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d.png)
第1篇一、会议时间:2022年3月15日二、会议地点:学校会议室三、参会人员:初中教研组全体成员四、会议主题:集体备课五、会议内容:一、备课组长介绍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和目标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旨在提高我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我们希望达到以下目标:1. 提高教师对阅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2. 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3. 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分组讨论,各小组汇报备课成果1. 第一小组:阅读教学策略探讨小组成员针对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以下观点:(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通过设置有趣的导入、引入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定时阅读、做好读书笔记等。
(3)提高阅读速度:通过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4)强化阅读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效果。
2. 第二小组:阅读教学案例分享小组成员分享了以下阅读教学案例:(1)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小王子》。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鲁滨逊漂流记》。
(3)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直观感受《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
3. 第三小组:阅读教学评价策略小组成员针对阅读教学评价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以下观点:(1)关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评价学生的阅读兴趣。
(2)关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
(3)关注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评价学生的阅读技巧。
(4)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评价学生的阅读素养。
三、全体成员共同讨论,总结备课成果1. 教师应充分认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将其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
2.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
4. 强化阅读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阅读素养。
实习教研活动记录高中(3篇)
![实习教研活动记录高中(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467c4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4.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实习生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习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形式,帮助实习生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掌握教学技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三、活动地点我校高中部会议室、教室四、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第一天,各学科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在备课组长带领下,实习生们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通过集体备课,实习生们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教材内容有了更全面的把握,为接下来的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2. 教学观摩活动第二天,实习生们观摩了多位资深教师的公开课。
在观摩过程中,实习生们认真记录,积极思考,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分析。
课后,各学科组组织实习生进行了教学研讨,分享观摩心得,探讨教学技巧。
3. 专题讲座活动第三天,我校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开展了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
专家的精彩讲解让实习生们受益匪浅,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4. 教学研讨活动第四天,各学科组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
实习生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研讨过程中,资深教师们针对实习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分享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5. 教学反思活动第五天,实习生们进行了教学反思。
他们回顾了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教学反思中,实习生们认识到,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五、活动总结通过一周的实习教研活动,实习生们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以下是活动总结:1. 提高了实习生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使他们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六年级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样例
![六年级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样例](https://img.taocdn.com/s3/m/da7d1435fe4733687e21aad8.png)
1=12 1+3=22
1+3+5=32 1+3+5+7=42
……
1111 1 1 1
+ + + + + + +……=1
2 4 6 8 16 32 64 袁明:研读了朱老师的设计,我想用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那 补 就是“惊艳”。我觉得这节教案设计特别棒!“数与形”作为本册 充 “数学广角”中的内容,很多教师将它定位为“找规律”,即引导 发 学生探究和发现“正方形方格图”中蕴含的多种规律,借助于直观 言 图从不同角度感知图形蕴含的规律,然后用不同的算式表示规律, 人 进而运用获得的规律解决较复杂的问题。但本篇设计独辟蹊径,将 重点定位为:在感知规律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并体验数形结合思想的 内涵与价值,进而在整体上反观数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数与形的 密切相关性。我觉得这种定位非常准确,充分凸显了对学生核心素 养的培养。 张雪:我跟袁老师有同感,觉得这节教案设计不但理念新,而且内 容详实,是一节详案。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数”与 “形”各有哪些价值?学生如何才能体会到这些价值?这些在设计 中均有体现。想必朱老师一定下了好一番功夫。“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朱老师的设计让我受益匪浅。 朱珊珊:听了两位老师的点评真是惭愧不已,其实给大家呈现的是 我在网上搜集的北派名师刘延革老师的设计。说实话,作为一名新 教师,有机会承担这次主备任务,我特别珍惜,也惶恐自己完成不 好,因此在网上搜索了很多资料。正如宋老师所说,我发现多数教 师都把这一学习内容定位为“找规律”,可是本课的标题为什么没 有叫“探索规律”,而是“数与形”呢?本内容的教学目标到底是 什么?是探究规律,还是在感知规律的基础上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 内涵与价值?这是我一开始钻研教材时所思考的问题。这样困惑着, 直到刘老师的这节设计跃然眼前,我如逢知己,如获至宝,细细地 品读着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探求其这样设计的理据。想过取其精华, 将其做个性化处理,怎奈水平有限,怎么改都觉得不如刘老师的好, 索性就采取拿来主义了。所以,两位的褒赞归属于刘老师,我可不 敢居功哦。 曹庆:朱老师真的很诚实,首先,这种治学的态度就值得表扬。其 实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借鉴与模仿本就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个人在借鉴与模仿中,自然会有所选 择,适合自己的就模仿,不适合自己的就舍弃,这个过程实际上就 是扬自己所长,避自己所短。朱老师采取全盘的拿来主义,虽然看 起来有些剽窃的嫌疑,但如果真能达到教学高效,也未尝不可。但 作为新教师,要获得真正的成长,绝不是一味的借鉴与模仿,而要 有自己的思考。所以请朱老师不妨说说,你觉得刘老师的这节设计 具体好在哪里,刚刚袁老师和张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简要看法,你能 具体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教研备课活动记录(3篇)
![教研备课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9edd8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0.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于2022年3月15日开展了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教研备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评课议课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各学科教研组进行了集体备课。
各教研组成员结合教材、学情和教学目标,共同探讨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共同为提高教学质量出谋划策。
2. 课堂观摩为了使活动更具实效性,我校邀请了优秀教师进行了课堂观摩。
观摩课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课堂上的亮点和不足,为接下来的评课议课做好准备。
3. 评课议课课堂观摩结束后,各教研组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
教师们针对观摩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评课议课过程中,教师们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 教学经验分享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本次活动还安排了教学经验分享环节。
各教研组选派优秀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心得体会。
通过分享,教师们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教学能力。
三、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2.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在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评课议课等环节中,教师们共同探讨了教学策略,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
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
四、活动总结本次教研备课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教研备课活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教研活动课题研讨记录(3篇)
![教研活动课题研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6011e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d.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课后反思等方式,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师提供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平台。
二、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2:00-5:00三、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四、参与人员1. 教研组长:张老师2. 课题组成员:李老师、王老师、刘老师、陈老师3. 其他教师:赵老师、孙老师、周老师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张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的,强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2)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3)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特点,大家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2. 课堂教学观摩(1)李老师展示了一堂以“自主学习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的公开课。
(2)王老师展示了以“自主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为主题的公开课。
(3)刘老师展示了以“自主学习在物理实验课中的应用”为主题的公开课。
(4)陈老师展示了以“自主学习在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为主题的公开课。
3. 课后反思(1)课题组成员对四位教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他们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努力。
(2)教师们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3)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提出了以下建议:-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六、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和课后反思,教师们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fc5a59345fbfc77da369b1ad.png)
学校
伯宏小学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语文
中心发言人
倪莹娟
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13日
课题
《阳光》
参加人员
倪莹娟颜彩珍陈曼瑶
活动内容
倪莹娟中心发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学校
叶庙小学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语文
中心发言人
庞丽
活动时间
2017年9月28日
课题
《在家里》
参加人员
李静、吕松美、温三平
活动内容
中心发言人庞丽:《在家里》学习目标1.认识8个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字。培养学生认字的兴趣.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培养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行.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欣赏四季风景图片,板书课题。(二)品读课文,读中识字(三)、自主选择,指导朗读
1、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2、学生评价.请所有喜欢相同季节的同学都站起来有感情地或加上动作读。(四)、开阔思维,训练语言
第二课时:一、 从图入手激发兴趣。1、 出示课件——四季的景色,学生欣赏。2、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季节,说说这个季节的景色特点。学生说哪个季节,就出示表示哪个季节的字卡(春、夏、秋、冬)挂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识这四个生字。3、 师:每项个季节都有各自的景色特点,都很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四季,去欣赏四季的景色吧!出示课题——四季.学生齐读.二、 自由选读体会诗境(一)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音.(二)在学习小组内读给同学听,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三)指名朗读,要求定位在读对,读通上。(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练习朗读,并体会.(五)随着学生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感情朗读背诵全文四、拓展训练创编诗歌(以文中出现的句式创编)(一)扶着引导学生创编(二)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创编五、自主探究识字写字(一)在学习小组内自学生字,你认识了哪几个生字,说说是怎样认识的?不认识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二)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