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禁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岁数禁忌
人的名字要避讳,人 的岁数、属相也有所 避讳。中原一带最普 遍的岁数忌讳是四十 五、七十三、八十四、 一百岁等等。因属相 可以标明一个人的年 龄,且又指代自我的 本命,所以俗间有忌 言属相的禁事。
旧时,艺人进宫唱戏除了记住当天宫中的"忌字"外, 还要记住皇上、太后、皇妃等人的名讳、属相的忌字。 否则,就要受责罚。清太后慈禧是属羊的,因而讳忌 唱戏时提到羊字。连剧目、台词都要改。像《变羊 记》、《牧羊圈》、《苏武牧羊》等都不能演,《女 起解》中"羊入虎口,有去无还"也要改成"鱼儿落网, 有去无还"。据《清稗类抄》云:"盐城有何姓者,其 家主人自以子为本命肖鼠也,乃不畜猫,见鼠,辄禁 人捕。久之,鼠大蕃息,日跳梁出入,不畏人。"可 见此种视属相为本命忌言及的习俗是有着广泛的民间 信仰基础的。
中国古代的避讳就属于”禁忌语“的
范畴。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种 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避讳起 源于周朝。“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 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凡到他人 家中,要先问其家人名讳。以免在交谈中, 因犯讳而失礼。
避讳方法
古人采用的避讳方法,主要有三种。 其一为改字。若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就改用其他的字。这 种避讳的方法出现较早,也较普遍。如秦始皇讳政,秦朝改正 月为端月。“端月,正月也。秦讳政,故曰端。”(《史记》) 汉文帝讳恒,传说的后羿之妻姬娥遂改称嫦娥。汉光武帝讳秀, 秀才改称茂才。清圣祖讳玄烨,紫禁城的北门玄武门遂改称神 武门。 其二为空字。若书写中遇应避讳的字时,采用空一格(字)、 打一方框或“讳”、“某”等字表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 凡遇当朝皇帝的名讳,就不作任何解释,只写“上讳”二字。 如“秀,上讳”。 其三为缺笔。如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则少写一笔或两笔。 一般多为最后的一笔或两笔。如清雍正时规定,凡书中遇“丘” 字,必须缺笔。若姓名或地名中的“丘”字,一律改为“邱” 字。 这三种避讳的方法都有问题。改字和空字,常导致后人很难推 断原字,甚至理解错误;缺笔则更易造成错读成其他字。如唐 睿宗李旦,若省去最后一笔,就变成“日”字。
对违反避讳的处罚是很严厉的。《唐律疏议》 规定,故意直呼皇帝名字的就是犯了“大不敬” 罪,算是不赦的“十恶”之条,哪怕是无意也 决不宽大。避讳制度在宋朝达到了极点,玄、 朗、敬、镜、弘、殷、匡、胤、义、祯、通等 字全要回避,而且国家有明确的规定,违者处 以重刑。明太祖朱元璋当过和尚,因此连“僧” 字也避;他又是被称为贼的起义军首领,连 “贼”字也避。杭州学府教授徐一夔写了“天 生圣人,为世作则”,这本是给皇上打溜须, 没想到,朱元璋勃然大怒:“生者僧也,以为 我从释氏也,光则摩顶也,则字音近于贼也, 罪坐不敬。”这么的,学府教授的头不与身体 相连了。
高一语文课本课题之 禁忌语
避讳这种习俗,给古代社 会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国讳, 更反映了专制统治的特点,也 给今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造成 一定的难度。不过,由于避讳 具有很强的时限性,一个讳字 的出现和消亡,都有明确的时 间限定。这也为后人对史料的 辨伪,特别是文物的鉴定,提 供了可靠的依据。
危害
典型事例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有“故为之说,以俟夫 观人风者得焉”一句,“人风”其实就是“ 观人风者得焉”一句,“人风”其实就是“民 风”,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里有个“民”字, ,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里有个“ 所以这个字就不能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微贱, 曾做过和尚和乞丐,他当了皇帝以后总怕别人体 积,因此有一种变态的心理,只要一有人提到这 两个词,哪怕只是相关的或者只是同音的,他都 会认为是在影射自己。例如常州蒋镇《贺圣旦表》 会认为是在影射自己。例如常州蒋镇《贺圣旦表》 中有“睿性生智” 中有“睿性生智”之语,本是颂扬的话,却因为 “生”和“僧”音近,就被认为是在讽刺皇帝当 过和尚,因此受到了惩处。
现代社会的习俗中也有 很多禁忌语。例如岛渔 民家里做客,不能说 “翻”“沉”之类的词 语,而某些地方的生意 人则忌讳 “干”“赊”“折”这 些字眼。仿佛这些词有 一种神奇的魔力,说出 来就会导致灾祸的降临。 当然,这些都是极端的 例子,但即使在实际的 语言交际中,有时也需 要避讳,例如去探望病 人时,要避免说与“死” 有关的话,因为这容易 对病人的心理产生刺激。
凶祸词语禁忌பைடு நூலகம்
民间有“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畏惧心理, 民间有“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畏惧心理, 因而禁忌提到凶祸一类的字眼, 因而禁忌提到凶祸一类的字眼,惟恐因此而致 凶祸的真正来临。 凶祸的真正来临。
为了防止凶祸的事情发生,在语言方面还民间忌讳说出与 凶祸直接或者间接有关的词语。比如太平天国用干支纪年, 却因讳言"丑"字,而改"丑"为"好";讳言"害"字,而改"亥" 为"开";讳言"冇"字,而改"卯"为"荣"。广州一带,旧时因 为方言"空"与"凶"同音,所以把"空屋招租"改成"吉屋招租"。 乘船的人,忌讳说"住"、"翻",所以称"箸"为"筷",称"帆布 "为"抹布"。其它"沉"、"停"、"破"、"漏"之类的话语也都在 禁言之列。平时人们忌说"眉毛倒了",是忌讳"倒霉"之意。 忌言"梨"、"伞",而称"圆果"、"竖笠",是避讳"离散"的意 思。忌言"苦瓜"而称"凉瓜",是要避开苦难之"苦"字。忌言 "吃药",而称"吃好茶",是忌讳"生病"之意。香港探望病人 和亲友时,忌讳送剑兰、茉莉、梅花等花束。因为"剑兰" 与"见难"(意为日后难相见了)谐音;"茉莉"和"没利"、"末利 "谐音;"梅"与"霉"谐音,故被视为"倒霉"、"不吉利"的花卉。 特别不适宜送给病人和从商的亲友。这一切都是避凶求吉 的语言禁忌现象,民间称之为"讨口彩"。
属相禁忌
旧时,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爱拱手说 "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因为财运好 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俗话 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民 间很看重此事,时时处处惦念着发财, 也时时处处提防着破财。这一类有关 财运衰败的语言禁忌很多,都是为了 避防破财倒运的。说明社会中人对于 谋求生计的艰难有着深切的体会。动 荡不安的社会生活,使他们不得不将 的 运 于 的 , 是财 ,他们 对不 得 。因为他 们不 的 ,不 生活 的财 。 因为 此,这一类语 言禁忌 有一 , 不 避 不 的 语不说这一 , 为 , 求 语言 的 生活中得到一 为 的 。
破 财 语 禁 忌
广东一带,旧时赌博的风气很浓,因此民间特别 忌讳"输"字。有一种中秋夜所卖的木鱼书,被叫卖者 呼为"月光赢",便是忌讳"书"与"输"字谐音的。又因 广东方言"丝"与"输"的读音相同,所以把"丝瓜"改称 作"胜瓜"。又因为"干"犯了"输得干干净净"的忌讳。 所以便把"干"改为"润","润"取时时润色之意,显得 有油水,所以是发财的象征。于是"猪肝"被说成了" 猪润","鸡肝"被说成了"鸡润";"豆腐干"被说成了" 豆润"……广州旧时商行里为了发财,为了账目上多 进少支,特别忌讳支出的"支"字。为此把长衣(长衫) 的读音"长支"改称作"长进",以求只"进"不"支"。香 港对中、老年人忌讳称"伯父"、"伯母"。因为"伯父"、 "伯母"与"百无"谐音,就是"一无所有"的意思。所以, 在香港,无论商人、公职人员或是普通家庭妇女都 忌讳这种称呼,而是称"伯伯"、"伯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