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浅谈中国酒文化
论中国酒文化
![论中国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8b4b4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1.png)
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社交礼仪等方面紧密相连,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
在中国,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早在古代,酒就成为祭祀、庆典、礼宾等场合的重要物品,被赋予了神圣、尊贵和吉祥的寓意。
例如,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酒是必不可少的供品,被用来献给神灵和祖先,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酒在中国的文学、艺术和诗歌中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古代的诗人、文人常常借酒表达情感、激发灵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酒诗、酒词和酒赋。
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此外,中国的酒文化还与饮食文化密切相关。
在中国的餐桌上,酒是不可或缺的饮品,与菜肴搭配得当,可以增加食欲、调节气氛。
例如,在婚宴上,新郎新娘会共同喝交杯酒,寓意着相互扶持、百年好合;在年夜饭上,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喝酒,享受团圆的氛围。
最后,中国的酒文化还涉及到社交礼仪方面。
在商务宴请、朋友聚会等场合,喝酒是一种表达友谊、尊重和诚意的方式。
例如,在商务宴请中,双方往往会互相敬酒,以示友好和合作;在朋友聚会中,大家会一起喝酒聊天,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情感。
一方面,现代的中国酒文化依然保留了古代的传统。
在中国的农村地区,一些传统的祭祀、庆典活动依然会使用酒,以此来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
同时,中国的传统酒德也依然被人们所推崇,如饮酒有节、酒不喧哗等。
这些传统酒德被视为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酒文化与别国酒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
另一方面,现代的中国酒文化也融入了现代元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酒类产品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如葡萄酒、啤酒、洋酒等。
这些酒类产品不仅口感各异,同时也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此外,现代的饮酒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如酒吧文化、夜宵文化等。
这些饮酒方式不仅体现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同时也为中国酒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d358d1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8.png)
浅谈中国酒文化浅谈中国酒文化酒是人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
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浅谈中国酒文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篇一:浅谈中国酒文化酒海苍茫,谁主沉浮。
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诗宋词,无不飘逸着酒的芬芳,把酒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之中,使人陶醉其中。
酒文化源远流长,从黄酒到白酒的演变,从活血化瘀到杯酒释兵权的转变,直到今天成为名贵的奢侈品。
月转星移,酒还是原来的酒,味道没变,却配上交易的色彩。
令人深思,今天,人们喝的是酒还是千年的文化,为何如此醉人?酒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也是改头换面,披花戴星,逐渐成为交易圈里的主食。
谈生意,无酒不成席,没那个味不行,对国人来说酒是渗到骨子里去了,饭桌上说的色香味的味就是酒。
外国人谈生意不是咖啡厅就是电影院,舒适、浪漫的情调,国人谈生意非得上桌子喝酒,带着文化,一边说着,一边品着,才觉得够味道,能显出美酒英雄,胆气相依。
琼浆玉液的美称只有酒配得上。
酒让英雄有了豪气,赌徒有了,歌妓有了妩媚,书法家、诗人有了灵感与洒脱,酒,让整个历史变的雄浑而赋有魅力。
酒,是漫步云端的感觉,是千年文化的传承,切不可烂醉了沟渠。
篇二:浅谈中国酒文化黄酒与白酒是中国传统的两大饮料酒。
黄酒是用“曲”酿造的,制曲的开始年代,最迟不晚于公元前十二世纪;白酒问世是在宋朝以后。
相传谷物酿酒起源于奴隶社会。
大禹时,仪狄酿出酯酒。
禹喝了之后感到香甜,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于是疏远了仪狄。
禹与仪狄的故事不可考,可下面两个例子却能很好地证明圣人的话。
《左传》载:郑国伯有嗜酒如命,并在地窖专供夜里饮酒。
子皙带着驷氏的甲兵攻打伯有并焚烧了他的地窖。
伯有逃奔到雍梁,酒醒后才明白发生了事。
春秋时楚恭王和晋厉公在鄢陵打仗,统帅楚司马子反口干想喝水,佣人谷阳拿着酒进献司马,司马以酒当水,结果醉卧不起。
楚恭王准备打仗,让人叫子反,子反推辞说有心病。
恭王亲自到他的帷幄来请,却闻到酒味,就说:“今天的战事全靠司马,司马却醉成这样,这是要亡我的国家,不顾我的人民,不能再打了。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0fd4967ba1aa8114431d991.png)
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
清明节
时间约在阳历4月5日前后。人们一般将寒食节与 清明节合为一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这个 节日饮酒不受限制。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 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 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 悼亲人的心情。古人对清明饮酒赋诗较多,唐代白 居易在诗中写道:“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 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在《清明》一诗中 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 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又称重九节、茱萸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有登 高饮酒的习俗。菊花酒,历代人们逢重九就要登高、 赏菊、饮酒,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 书中,对常饮菊花酒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痿, 消百病
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
除夕
俗称大年三十夜。时在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人们有别岁、守岁的习俗。“屠苏酒”、 “椒柏酒” 这原是正月初一的饮用酒品,后 来改为在除夕饮用。宋代苏轼在《除日》一 诗中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来年七 十岁”。除夕午夜,全家聚餐又名为团圆酒, 向长辈敬辞岁酒,这一习俗延续到今。
晋代,“竹林七贤”
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ji)康、山涛、 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旷不拘,长于竹 林下,酣歌纵酒。
其中最为著名的酒徒是刘伶。刘伶自谓:“天生刘 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hu),五斗解酲 (cheng)”;《酒谱》讲述刘伶经常随身带着一 个酒壶,乘着鹿车,一边走,一边饮酒,一人带着 挖掘工具紧随车后,什么时候死了,就地埋之。
所以说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 奉宾,都是德行。
酒德和酒礼---酒礼
劝酒 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
中国酒文化解读
![中国酒文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c9bd38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d.png)
中国酒⽂化解读酒是⼀种⽂化的载体,中国酒⽂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精深。
中国酒⽂化是中华⽂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千年的⽂明史中,酒⼏乎渗透到政治、经济、⽂化教育、⽂学艺术和社会⽣活等各个领域。
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道德、思想、⽂化的综合载体。
1、中国酒⽂化的起源“酒⽂化”⼀词,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于 1985 年提出来的。
酒⽂化是⽂化的⼀个组成部分,也是⼀种历史现象。
纵观历史,酒已经在政治、经济、⽂学、艺术、器⽫、饮⾷、民俗、养⽣等各⽅⾯中发挥着重要作⽤。
既是⼈类智慧的结晶,也是⼈类审美需要、欣赏、创造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在⼈类⽂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作为⼀种物质⽽存在,更是⼀种⽂化象征。
2、中国酒的种类中国的酒⽂化历史悠久。
酿酒业也已逾⼏千年。
对酒的制作⼗分讲究,酿出了不少的中外享誉的好酒。
我国有⼋⼤名酒:茅台、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曲、董酒、泸州⽼窖。
这些酒都久负盛名,深⼊⼈⼼。
我国⾃有史以来,酿酒业就已⼗分发达,经久不衰。
各种佳酿分布于祖国的黄河内外、长江南北。
各地的民间佳酿如⾬后春笋,层出不穷。
流传⾄今的中国酒种类繁多,如⽩酒、葡萄酒、黄酒、药酒、啤酒等,应有尽有。
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即发酵酒、蒸馏酒与配制饮料酒(简称配制酒),发酵酒常见的有:啤酒、葡萄酒、⽶酒、果酒等,蒸馏酒常见的有:⽩酒等;按照制造⼯艺,⽬前的酒⼤都可纳⼊这三类:酿造酒、蒸馏酒和配制酒,其中中国著名的配制酒有:虎⾻酒、参茸酒、⽵叶青等。
3、酒与社会⽣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深⼊⼈们⽇常活动的各个领域,酒事活动也随之⼴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在中国各族⼈民的⽇常⽣产、⽣活、社交活动中,酒与民风民俗保持着⾎⾁相连的密切关系。
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寿庆、庆功祭奠、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必备物品。
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借酒缅怀先祖、寄托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和意愿;村中乡饮时,乡⾥邻居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氛,因为酒的兴奋作⽤和亲和作⽤⽽达到极致。
浅谈中国的酒文化
![浅谈中国的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430d2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f.png)
祝酒词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祝酒词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俄语祝酒词通常以祝福、感谢、尊敬等情感和意义为核心。在祝福方面,祝 酒词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在感谢方面,祝酒词表达了 对亲人、朋友、同事等陪伴与支持的感激之情;在尊敬方面,祝酒词则体现了对 长辈、领导、老师的敬意与尊崇。
俄语祝酒词中的文化特色
三、日本酒文化的文化内涵
此外,日本酒文化还是社交润滑剂。在日本社会中,商业交往和私人聚会都 离不开酒。在商业谈判中,日本商人常常会邀请客户一起饮酒,以增进彼此之间 的感情和信任。在私人聚会中,日本人也会通过饮酒来放松身心,促进交流。
四、日本酒文化的现代传承和创 新发展
四、日本酒文化的现代传承和创新发展
结语
结语
俄语祝酒词作为俄罗斯酒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凝聚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 色和情感表达。通过赏析俄语祝酒词,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俄罗斯的历史文化、风 土人情,还能深刻感受到祝酒词所传达的祝福、感谢、尊敬等情感与意义。作为 世界上重要的酒文化之一,俄罗斯酒文化为我们展现了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对此,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欣赏不同地区的酒文化,以丰富 我们的人生阅历。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俄罗斯酒文化是俄罗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祝酒词作为 酒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传承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色。本次演示将从酒文 化概述、祝酒词分类、祝酒词表达的情感和意义、俄语祝酒词中的文化特色以及 结语五个方面探讨俄语祝酒词中的俄罗斯酒文化。
酒文化概述
基本内容
总之,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酒文化。这些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 创造力,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习惯。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我们 应该更加重视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让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 作用。
深入了解中国酒文化的独特风味
![深入了解中国酒文化的独特风味](https://img.taocdn.com/s3/m/311c986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a.png)
深入了解中国酒文化的独特风味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拥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历史背景。
作为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中国的酒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风味,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酒文化的特点和独特风味。
一、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国酒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祖先就开始了酿酒活动,并且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酿酒工艺和风味。
这些文化传承至今,成为了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酒文化的特点1. 多样的酿酒原料中国酒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丰富多样的酿酒原料。
中国的酿酒原料可以分为五大类:粮食类、果类、蔬菜类、茶类和多种草本植物。
这些原料的选择不仅赋予了中国酒以独特的风味,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和对丰收的祈福之意。
2. 精湛的酿酒工艺中国酒文化以其精湛的酿酒工艺而闻名于世。
从古代的发酵、酿造到现代的精细加工技术,中国人民秉承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将酿酒工艺不断推陈出新,保留了传统的酿造方法,同时融入了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使中国酒文化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3. 丰富多样的酒文化礼仪中国酒文化还与丰富多样的酒文化礼仪密不可分。
无论是传统的宴席礼仪还是酒文化节庆,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酒的热爱和对友情、亲情的重视。
例如,敬酒礼仪中的行令、酒碗的高低、应酬的迭举等,都是中国酒文化礼仪的独特表现。
三、中国酒文化的独特风味中国酒文化的独特风味源于其特有的酿酒原料和精湛的工艺。
不同地域的酒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味特点,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几种著名的中国酒。
1. 白酒白酒是中国最重要的酒类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酒。
白酒以高粱、玉米、小麦等粮食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等工艺制成。
白酒质地柔和、香味独特,既适合饮用,也可以用于烹饪。
2. 黄酒黄酒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发酵酒,以稻米、糯米等为原料。
黄酒具有浓郁的香味和醇厚的口感,尤以绵柔、酒香馥郁著称。
中国酒文化浅谈
![中国酒文化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c8dfedf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f.png)
中国酒文化浅谈中国酒文化浅谈摘要: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说到饮食就不得不说中国的酒文化。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更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
酒作为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有它神奇的性能和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促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酒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发扬酒文化对我国的现代生活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酒、酒文化、现实意义一.酒的起源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关于酒的文化起源,主要有以下说法:1.杜康造酒说:这个说法流传比较广泛,因而“杜康”成为了酒的重要别称,杜康本人也被尊为“酒神”。
相传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有芳香的气味传出,于是杜康就发明了是酒的作法。
在白水县有一条杜康沟。
沟的起源处有一眼泉,四周绿树环绕,草木丛生,名“杜康泉”。
县志上说“俗传杜康取此水造酒”,此泉水质清冽甘爽却是事实。
清流从泉眼中汩汩涌出,沿着沟底流淌,最后汇入白水河,人们称它为“杜康河”。
2.上天造酒说: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
根据《晋书》中关于酒旗星的记载,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则肉眼很难辨认。
酒旗星的发现,最早见《周礼》一书中,据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
但是上天造酒说文学渲染过于夸张,属于文人在酒后宣泄想象力的结果。
3.仪狄造酒说: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
通常的一种说法是“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
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起来,始之流传于后世的。
4.猿猴造酒说:猿猴是十分机敏的动物,它们居于深山野林中,出没无常,很难捉到,经过细致的观察,人们发现猿猴“嗜酒”。
关于中国酒文化3篇
![关于中国酒文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1ca9d305087632311212cd.png)
关于中国酒文化3篇篇一:谈谈我国的酒文化摘要: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研究酒的起源、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探讨酒文化的影响和意义,同时展望一下酒文化产业的前景,从而激发大家对酒文化更深层次的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国的酒文化。
关键词:酒文化;历史;发展;意义。
酒在人类的日常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俗语说:“无酒不成席”【1】,无论是节日庆典、亲朋聚会,还是国家领导相见,似乎都离不开酒。
可以说,古今中外,酒已经渗透到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饮食、养生等各方面在内的社会生活中。
由此可见,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
一、酒的起源中国是酒的故乡,“酒和酒类文化”[2] 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那么就出现了众说纷纭的造酒说。
1.杜康造酒说。
历史上杜康确有其人,字仲宇,相传为鼯康家卫人,“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绪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
”即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有芳香的气味传出。
这就是酒的作法,杜康就是酿祖。
魏武帝曹操乐府诗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自此之后,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说法似乎更多了。
2. 上天造酒说。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
《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
”【3】轩辕,中国古称星名,共十七颗星,其中十二颗属狮子星座。
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入颗星。
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则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而用肉眼很难辨认。
[酒文化论文中国酒文化]浅谈中国酒文化论文
![[酒文化论文中国酒文化]浅谈中国酒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86f73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8.png)
[酒文化论文中国酒文化]浅谈中国酒文化论文[酒文化论文中国酒文化]浅谈中国酒文化论文所采取的酿造工艺不同,有的是清蒸清糙、续精混蒸、米香型。
李白写醉僧怀素、汾酒、泸州老窖特曲。
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
中国的酒文化必能和中华文明一样,源远流长:酱香型、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回沙发酵,有的是固态和液态发酵等;所处酿造环境的气候条件不同,有的干湿度高,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中国食协白酒专业协会在1994年12月28日联合发布的通告中,涌诗向天天亦惊。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
因为醉后便获得了一种解脱的自由状态,酒的精神无处不在。
诗人们的艺术创造力在酩酊大醉之后迸发而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名作的情形比比皆是、“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了。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砖池、箱,有的是泥池老窖等。
虽也进入肚腹,却不能充饥,不能解渴。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它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茅台酒,翻腾起的浪花千古后仍使人感到精彩。
上至宫廷,已将我国的白酒分为以下5种香型、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它能叫人超脱旷达,遗世独立,更是一种艺术文化。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忘却生死名利宠辱和尘世,名酒荟萃,享誉中外,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
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
草圣张旭“每大醉、“无何有之乡”。
在诗词的创作中:“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
浅析中国的酒文化及特征
![浅析中国的酒文化及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45888d649649b6648d747e6.png)
浅析中国的酒文化及特征中国是闻名于世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及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饮品,因为融入到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所以酒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
“酒文化”一词,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于1985年提出来的。
他说:“广义的文化,应当包括酒文化。
”现在,人们比较_致地认为: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则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在人的心态部分。
酒文化一词中的“文化”,则是指广义的文化。
一、中国酒的起源和历史关于酒的起源的说法,传说和古籍中的记载较多。
名气大的酿酒创始人,一个是仪狄,一个是杜康。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第一册中说:“相传禹臣仪狄开始造酒,这是指比原始社会时代的酒更甘美浓烈的美酒。
”这种论断较为实际。
我国是被世界上公认为发明用酒曲酿酒的最早的国家。
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用酒曲酿造的,而且中国的酒曲法酿酒对于周边国家,如日本、越南和泰国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酒在中国的起源很早。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酒”这个字。
其中《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等诗句,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二、中国酒的种类我国自有史以来,酿酒业就已十分发达,经久不衰。
各地的民间佳酿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流传至今的中国酒种类繁多,如白酒、葡萄酒、黄酒、药酒、啤酒等,应有尽有。
各种佳酿分布于祖国的黄河内外、长江南北。
酒的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三大类,即发酵酒、蒸馏酒与配制饮料酒(简称配制酒):1.发酵酒是指用谷物、果汁等为原料,经发酵而得的低度酒,包括葡萄酒、啤酒、米酒和果酒等。
浅谈中国酒文化优秀3篇
![浅谈中国酒文化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57fbc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8.png)
浅谈中国酒文化优秀3篇养生酒的功效篇一1、增强免疫血液、生殖、内分泌、免疫、骨骼、神经人体六大系统,是为细胞提供营养和为人体提供精气的通道,而免疫系统则是人体健康的守护神,免疫力强,小病不得,大病不来。
免疫失调,人体易受毒邪侵袭,聚集脏腑,久瘀成毒,造成心脑、肝、肺、脾胃、肾、胰脏的衰老和病变。
古汉养生酒高效成份通过酒力提升,迅速增强人体免疫力,重建机体保护屏障,针对脏腑,清除、修补、保护同步进行,六大系统同调同养,远离各种大病、重病、疑病、难病,更是病后、术后、人体久虚不愈的强身良方。
2、调阴阳、合五行,阴阳平衡,百病不生阴阳失衡,人体易受风寒湿暑燥火六淫,喜怒忧思惊恐悲七情困扰,造成人体各种器质性损伤及功能性病变,加速人体衰老,诱发动脉硬化、三高症、糖尿病、男女肾阴虚肾阳虚、关节屈伸不利、风湿、失眠、神经衰弱、女性内分泌失调等症。
古汉养生酒,让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下降,驱邪扶正,阴阳平衡。
人体经络畅通,精气旺盛,血脉充盈,六大系统健康循环,有效防止脏腑毒素再生,机体有活力,人有精气神。
3、激活脏腑,补肾健脾,抗衰老,活力旺肾主精,肺主气,心主神,精气神乃人体三宝。
脏腑受损,损害最重的是人体“先天之本”肾和“后天之本”脾,造成肾精亏耗,脾胃不合,各项生理功能急剧下降,男人肾阴虚,女人肾阳虚,精神萎靡、五谷不纳,未老先衰,多病缠身。
酒文化知识篇二酒,自打它产生那一天起,就在人们生活之中形成了一种文化,并且始终位于“食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等之首。
酒的品种繁多,按色分有白酒、红酒、黄酒……按原料分有高粱酒、包谷酒、糯米酒、葡萄酒、桂花酒……按香味分有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按品种分还有烧酒、酒、啤酒、白兰地、威士忌……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但如果说就因为酒的制作源远流长,酒的酿造工艺如何高深,而高于其它文化,恐怕是说不过去的。
因为烹饪艺术的千变万化、茶道艺术的品评讲究、服装设计和缝纫技巧千姿百态也是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的。
中国酒文化浅谈
![中国酒文化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e6e133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a.png)
要求进行活动或饮酒。酒筹须事先制好,一般用纸签、竹签、 纸牌等制成,讲究的还用骨头、象牙等制成。
第15页/共23页
劝酒 劝酒大致分为文劝和武劝两种。所谓文劝,即用话语一步一步把对
方逼到喝酒的地步。这里发展出了多多的酒桌规矩和酒桌顺口溜。相信大 家都知道很多了,如:晚到罚三杯,“感情深,一口扪”等等。又如以同 学情,朋友谊相互下套的,多的不胜枚举。
第17页/共23页
劝酒词收集
• 酒场就是战场,酒风就是作风;酒量就是胆量,酒瓶就是水平。 •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点;感情薄,喝不着;感情厚,
喝不够;感情铁,喝出血 • 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算多少;喝多喝少要喝好,会喝不
喝就不好。 • 一口全喝光,这样的干部要到中央;一口见了底,这样的干部
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曹丕设酒宴以甘蔗作剑胜邓展将军; 秦昭王之“平原十日饮”;项羽之“鸿门宴”;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 雄”;张献忠与李自成之“双雄会”,均于饮酒中施行计谋。这些计谋至 现在还有人仿效之,且多有得逞者。可见酒谋的作用之大。
酒战 据《淮南子.缪称州》载,战国时期,楚国令合诸侯时,鲁国和
人说成是酿酒的祖宗。有关我国酿酒起源的传说有以下几种说
法:
•杜 康 酿 酒
天若不爱酒 酒星不在天
•仪 狄 酿 酒
•猿 猴 酿 酒 说
上天造酒说
第6页/共23页
中国酒史
✓1、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早期到夏朝初年,为头一个段落。这个段落,经历了漫长 的20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启蒙期。 ✓2、从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 历时1800年,这一段落为我国传统酒的成长期。 ✓3、第三段落由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 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成熟期。 ✓4、第四段落是由公元1000年的北宋到公元1840年的晚 清时期,历时84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提高期。 ✓5、自公元1840年到现在,历时150年,为第五段落,是 我国传统酒的变革期。
浅谈中国的饮酒文化
![浅谈中国的饮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d71ef0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5.png)
浅谈中国的饮酒文化浅谈中国的饮酒文化说起国人的饮酒习俗,确实很有趣。
婚丧嫁娶,大小聚会,都不能没有酒,无酒不成宴嘛,有酒才能营造氛围,才能酣畅淋漓,增加相互间的沟通和感情,在这样的场合中同样也能显现众生真实的另一面。
自杜康造酒以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饮酒文化也可谓是源远流长。
酒是,是粘合剂?是导火索?是色媒?还是豪情壮志?确实难以定论。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过饮是可以使人的思维混乱、行为失常,所以,我以为饮酒的最佳度为——微酣状态。
从人们的本意上说,饮酒是件愉快的'事,都并不希望过饮,并不希望失态,因此在席间也往往推辞、恳求不已,但国人的习惯好像并不认可推辞和恳求:不饮--失敬,不饮--心不诚,不饮--不给面子,所以更在意劝饮:或命令式的,或诱导式的,或以身作则式的;不饮,或许是因为不胜酒力,或许被理解为不给脸面,或被猜测为心存敌意,因而往往使人左右为难:领导的敬酒不饮,想想后果吧;合作伙伴的敬酒不饮,想想利益的得失吧;长辈的敬酒不饮,想想孝道吧;些许风俗很是让人进退维谷。
也于是乎,在半胁迫、半诱导中,酒过饮了。
结果是既受了罪又坏了心情。
因饮酒玉成的好事不少,但因饮酒办糟的坏事也不少。
接着又能引出酒风和酒德之说,聚众饮酒不可能大家都是谦谦君子、都想法一致。
人与人之间,性情不一,雅兴不同,所以很难保证逢聚会就能尽欢而散,极易掺杂强差人意的情形。
一场愉快的聚会往往会成为美好的回忆,同样不愉快的聚会也可能没齿难忘,耿耿于怀。
说酒是粘合剂,这有些奇怪,最常见的是,酒前或因客人之间不熟、或因某客人身价高,或因性别不同,大家都端坐齐整,神态较为肃穆,说话也较为谨慎。
但是几杯酒下肚,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先是僵硬的面部肌肉舒展开来,语气变得亢奋起来,随之气氛热烈了起来,话语也随意了许多,表情也不是那么冷漠的了,甚至都可以忽视身价、性别的差异,大有恨相见恨晚之状。
而每每曲终人散,竟有些难舍难分,更兼分手时喷着满嘴的酒气摇摇晃晃、絮絮叨叨,总是那几句暖心窝子的话。
中国酒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
![中国酒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https://img.taocdn.com/s3/m/9f97b80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d.png)
中国酒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酒的历史渊源、酒的文化象征、酒文化的传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酒的历史渊源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使用果实中自然发酵的液体来饮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掌握了酿造技术,开始有意识地酿造酒。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将酿酒技术提升到一定高度的国家之一,记载中可证明的最早的酿酒事例可以追溯到约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历史上,中国的酿酒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多种酿酒工艺,例如青铜酒器的使用、陶质酒器的普及等,这些都为中国酒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酒的文化象征中国酒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酒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代表之一。
首先,酒象征着友谊和团结。
在中国,人们常常通过酒来表达情谊,以酒会友,共同分享喜悦和忧愁。
酒能够将人们的感情拉近,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成为一个团结的纽带。
其次,酒也被视为祭祀的重要物品,被用于祭拜祖先和神灵。
在古代,祭祀仪式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寓意着对祖先的尊重和神明的崇敬。
此外,酒还代表了中国文化中的豪情壮志。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诗人文人喜欢饮酒,他们将酒作为发泄情感、表达豪情的媒介。
酒浸润着他们的创作,成为他们的灵感源泉。
三、酒文化的传承中国酒文化的传承有赖于后人的努力和承载。
在中国的传统酿酒工艺中,从选料到发酵、陈酿等每一个步骤都有着讲究和技巧。
传统酿酒师傅们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将经验和技艺传递给后人,确保了中国酒文化的延续。
此外,酒文化的传承还需要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中国政府对于酒文化的保护与弘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酒文化的节庆活动、酒文化的传统习俗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中国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结: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酒以其友谊、团结、祭祀和豪情等象征,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中。
浅谈中国酒文化与世界酒文化论文
![浅谈中国酒文化与世界酒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d2a3d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9.png)
浅谈中国酒文化与世界酒文化论文摘要:酿酒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自酒出现后,便与生活紧密相连。
从文化意义上说,酒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一方面,酒是物质的饮料,另一方面,酒承载了中国乃至于世界精神的心理诉求。
丰富多彩的酒文化,包含着深刻的哲学,诗文,科技,艺术乃至于安邦治国的道理,是各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酿酒酒文化安邦治国组成部分1、中国酒文化中国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
儒家讲究“酒德”两字。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从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
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
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中国酒的渊源比诗要早。
今天我们主要讲唐诗和酒文化的融合,对于酒的渊源只能大致描述一下,中国的酒文化一点也不比诗歌逊色,无论是对生活、某某某治、历史的影响,还是对华夏文化特别是诗歌的贡献,完全可以和其它文化媲美的。
溯本求源,酒的历史从尧舜以前就开始了,其中就有上天造酒说,星象文化中的28星宿中就有酒旗星,传说是专管造酒的酒神。
在《周礼》中有记载,距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不可谓不古老。
再有几种则是:(1)“猿猴造酒说”,(2)夏禹时代的“‘仪狄’造酒说”,(3)相比之下后来杜康造酒的传说记载更详,更可信一些。
一般来说,关于酒的起源比较通行说法是,猿猴在山中造出了果酒,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则是高粱酒的创始人。
浅谈酒文化
![浅谈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d97d3daec3a87c24028c4ff.png)
浅谈酒文化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浅谈中国酒文化【摘要】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在几千年的文化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首先介绍了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研究了其深刻内涵,最后探讨了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酒文化研究的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国酒文化。
【关键词】酒文化;起源与发展;内涵;现实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的饮酒已经摆脱了单纯的食用价值,凝结了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创作,上升为一种饮食文化。
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具有很大的精神文化价值。
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更是一种艺术文化。
酒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1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华酒文化起源于酒的酿造,而民间对酒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例如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战国策》中有这样的记载 :“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 ,进之禹。
禹饮而甘之 ,遂疏仪狄 ,绝旨酒 ,曰 : ‘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杜康酿酒,《说文解字·巾部》中也有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
少康 ,杜康也”,这个说法在民间广为流行;酿酒始于黄帝时期,《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黄帝与岐伯讨论酿酒,《神农本草》载有酒的性味;酿酒与天地同时,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然而无论那种说法 ,都能说明我国的酿酒历史距今起码在四千年以上 ,当今的许多考古发现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谈谈对酒文化的认识
![谈谈对酒文化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92e1547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6.png)
谈谈对酒文化的认识如下:
酒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酒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一种重要的饮品,被赋予了礼仪、社交、休闲等多种意义。
首先,酒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一种礼仪的象征。
在古代,酒是祭祀神明、祖先的重要供品,也是表达对神明、祖先敬意的物品。
在现代,酒仍然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宴请客人时,主人会向客人敬酒,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
其次,酒是一种社交的媒介。
在中国,酒被视为一种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媒介。
通过饮酒,人们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
在社交场合中,酒也常常被用来表达对朋友、亲人的情感,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方式。
此外,酒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中国的酒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酒的酿造、品鉴、收藏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同时,酒也常常被用来表达文学艺术的思想和情感,如诗酒文化、酒令文化等。
总的来说,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了解和传承酒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也可以更好地体验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适量饮酒,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d61970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5.png)
浅谈中国酒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国家。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酒就在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与西方的红酒文化不同,中国酒文化包含了多种不同的酿制方法和类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白酒、黄酒和米酒。
关于中国酒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古代,酒是用来祭祀神灵的重要礼品。
在周朝时期,酒成为了官方祭祀的必备品,并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广泛使用。
在唐朝时期,酒又成为了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重要表现手段,成为了文化的象征。
中国酒文化不仅存在于各种历史文献中,而且也反映在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中。
茶席上相互敬酒、宴席上朋友共饮、结婚拜堂上交换喜酒,都是中国人生活中的重大仪式。
酒的品质、产地、花色、适口性等因素对于酒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今,中国酒文化已成为了中国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酒不仅承载着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同时还体现了人们对于生命的崇尚、对于友情的敬重等等精神追求。
白酒白酒是中国酒文化中最为著名的一种。
其通过水、小麦、大麦、玉米和高粱等原料制成,然后根据不同的酒类和酿造工艺成分进行混合,最终得到了传统的白酒。
白酒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有了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宴席上。
每到重要的社交场合,人们总会先端上一杯浓香醇厚的白酒,以示尊重、感恩、祝福等等。
同时,白酒还在文学、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广泛的表现。
黄酒黄酒是中国酒文化中另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酒。
它是由稻米、糯米、小麦、薏米等原料经过混合、碾米、蒸煮、发酵、贮存、陈化等工艺制成的,它与白酒不同,不需要经过蒸馏。
黄酒是中国特色餐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每个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与白酒不同,黄酒更多体现出中国文化中的温婉、典雅,更适合在家庭、小型聚餐中享用。
米酒米酒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酒类,具有浓郁、甜美的味道。
米酒可以说是中国古老饮品中的一种,是一种适合在夏季饮用的养生饮品。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6d0df0d0b1c59eef9c7b46e.png)
浅谈中国酒文化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
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酒是美好物品的象征,是表达心意、寄托情感的媒介。
酒为粮食酿造之精华,美味甘甜,补益身体。
但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物质财富极度贫乏,不可常得。
故作为“天之美禄”(《汉书·食货志》)的酒,只有在祭祀和节庆时才能享用,并且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
物质产品丰富后,亲朋好友来了,要用美酒招待,以尽地主之谊。
酒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作用。
酒能消毒杀菌,舒筋活血。
适量饮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舒活筋骨,消除疲劳,有益身体健康。
酒具有兴奋作用。
饮酒后,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大脑受到刺激,情绪激昂,精神振奋,思维特别活跃。
它可以增加酒宴上的欢快喜庆气氛,给人带来生活乐趣,但过度兴奋会带来负面影响。
酒具有亲和作用。
酒宴上轻松愉快的气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能联络感情,消除隔阂,调和矛盾,增强凝聚力。
酒具有麻醉作用。
过度饮酒,神经麻木,神智迷忽。
在麻木状态下,思维得到抑制,心灵得到安宁,无忧无虑,忘却了烦恼和痛苦。
“醉酒忘世”有时是一种度过心理困境的消极方法,政治黑暗时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处世态度,但其负面作用很大,有损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务]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
【摘要】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在几千年的文化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首先介绍了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研究了其深刻内涵,最后探讨了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酒文化研究的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国酒文化。
【关键词】酒文化;起源与发展;内涵;现实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的饮酒已经摆脱了单纯的食用价值,凝结了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创作,上升为一种饮食文化。
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具有很大的精神文化价值。
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更是一种艺术文化。
酒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1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酒文化起源于酒的酿造,而民间对酒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例如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战国策》中有这样的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 ,进之禹。
禹饮而甘之 ,遂疏仪狄 ,绝旨酒 ,曰: ‘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杜康酿酒,《说文解字?巾部》中也有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
少康 ,杜康也”,这个说法在民间广为流行;酿酒始于黄帝时期,《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黄帝与岐伯讨论酿酒,《神农本草》载有酒的性味;酿酒与天地同
时,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然而无论那种说法 ,都能说明我国的酿酒历史距今起码在四千年以上 ,当今的许多考古发现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现代观点认为酒是谷物自然发酵的产物,晋代江统《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或云杜康。
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果酒和乳酒是第一代饮料酒,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
水果中含有较多糖分,易自然发酵生成果酒;动物乳汁中含有蛋白质和乳糖,也易发酵成酒。
商代出现了利用谷物糖化再酒化的酿酒技术;先秦时期,出现了活性微生物或其酶类的直接酿酒法; 汉代发展了制曲技术并从西域引进了葡萄酒的生产; 唐宋开始酿造果酒和药酒; 元代出现了蒸馏法酿制的烧酒技术; 明清时期,伴随着造酒业的进一步发展,酒度较高的蒸馏白酒迅速普及。
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晶。
2 中国酒文化的深刻内涵
中国酒文化与礼仪
酒礼,是酒行为的礼节,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
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
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
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
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
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
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
客人之间相互也可
敬酒。
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
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
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
饮酒的习俗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格,如壮族敬客人酒的风俗是饮交杯酒;云南佤族有以泡酒待客的习俗;藏族待客的青稞酒;布依族人饶有风趣的“迎客酒”等,无不体现出我国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酒文化特点。
中国酒文化与诗文
中华古国是酒的故乡,也是诗的国度。
诗从开始产生,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酒成为文人经常吟咏的题材,借酒劝世、傲世、消愁、韬晦、放浪名教、表现名士风流成为永恒的主题。
数千年来,诗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代帝王祭祀山川、祖宗和举行朝廷大典,都奉献酒诵颂诗;唐朝在乡试饮酒礼中要诵《鹿鸣》之诗,称之为“鹿鸣宴”。
从宫廷到民间,酒与诗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成为人们一种精神生活的需要。
酒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发展的酵酶。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305 篇中有40 多篇与酒相关,酒与诗仙李白流传下来约 1000 首诗,说到其中饮酒的就有 170首,诗圣杜甫现存诗 1400 首,与酒有关的约占 300 首之多,翻开我国的文学史,从《离骚》到《女神》的历代诗词中,有关酒的描写比比皆是。
古往今来,在中国诗酒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传诵至今的佳话。
多少文人骚客都与酒脱不了干系,因酒而兴致勃发,才思横溢,酒酣墨畅。
魏晋时代,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有一半谈到酒,如“试酌百情远,垂觞忽忘天”。
唐代,诗歌大盛,诗人们嗜酒成风。
代表人物首推诗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的名句相信大家也都熟知。
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是在他饮酒微醉中写成的。
无独有偶,北宋时的诗人苏东坡,在山
东密州,中秋节饮酒,喝到微醉时,诗兴大发,写下豪迈悲凉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酒能使人脱离世俗的困扰,写出真情的诗篇。
中国诗酒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文化体系。
纵观诗酒文化发展史,酒醉诗情,诗美酒醉;诗借酒神采飞扬,酒借诗醇香飘溢。
诗与酒,相映生辉,形成绚烂的文明景观。
3 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
古往今来,酒文化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社会生活中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酒在发挥其强大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 包括酒后滋事、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社会问题以及酒依赖、酒精肝、胰腺炎、胎儿酒精综合症等医学问题, 而所有这些危害当中以酒依赖最为严重。
因此,我们对待酒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客观的,酒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乃至世界传承这么久,足以证明它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 但是当我们面对它时,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它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好助手,但是如果你不能适度地控制,它的作用也可能会适得其反。
凡事要有度,这是我们在接受酒文化并将其传承所应有的态度。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
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
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
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
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酒文化”一词,是由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提出来的。
酒文化是以酒为特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
中华酒文化在不断发展。
物质文明的进步,心态观念的变迁,社会制度的更迭,成为它变化运行的内在动因; 而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切入,成为它变化运行的外
部环境。
在这种内应力和外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中华酒的物质内涵、精神观念、载体结
构、功能价值不断调整变化。
参考文献
[1] 田耀婷. 浅议发扬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J],酿酒科技,2011,38(4):20-21.
[2] 万伟成.中华酒文化的内涵、形态及其趋势特征初探[J], 酿酒科技,2007 , (9):104-108.
[3] 陆平. 论中国酒文化及其发展特点[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