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抗生素产量和出口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国内抗生素原料药品种达到181个,生产企业120余家,市场规模约600亿元。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规范实施,已列入基层版目录的0.25g阿莫西林胶囊和1g头孢曲松钠还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临床需求态势,成为抗生素基层临床用药的领头羊。

新医改和基本药物制度等惠及更多百姓利益的新政策的逐步实施对市场需求增加的推动,必然会带动广大抗生素制药企业的增产经营积极性,未来三年制药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也将会相应增加。

抗生素作为我国临床治疗应用量最大的药物(约占据临床用药额的25%),在二十一世纪即将过去的第一个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严格药品质量与市场监管政策的引导推动,中国入世促进医药产业与技术水平的升级拉动,以及企业主动走出去、引进来的快马加鞭的迅猛发展时期。回顾抗生素走过的十年辉煌期,用辩证的视角看待取得的成绩,的确斐然,值得自豪;用发展的思路展望未来的道路,充满希望,更需努力。

一、抗生素十年发展三大迈步三大变化

1、? 产业规模化

抗生素产量和出口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结核类、抗病毒类等抗生素原料药产量2009年预计将达14.7万吨;国内抗生素原料药品种达到181个,生产企业120余家,市场规模约600亿元。

以列入国家2009版基本药物目录的基础抗生素为例,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0~2009年青霉素工业盐产量已从10000余吨增长到56000余吨,十年间增长了475%;阿莫西林产量达到14000余吨;增长614%;头孢氨苄和头孢

曲松钠产量分别迈上2000吨,分别增长762%和3584%(见表一)。阿莫西林年出口量达到3500余吨,头孢曲松钠近400余吨,出口量占产量比重分别达到20%~30%,绝大部分抗生素彻底结束了依赖进口的局面,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抗生素原料生产和出口大国。

表1 2000~2009年主要基本抗生素原料产量发展变化(单位: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粉针剂年产量已超过100亿支,其中青霉素和头孢类各占一半,年产量过十亿支的有80万u青霉素钠、1g头孢曲松钠和0.5g氨苄卡西林钠,分别达到41、16与11亿支;0.25g阿莫西林胶囊年产量2008年突破200亿粒,预计2009年将会达到220亿粒,较2002年增长136%,占整个化学药品胶囊产量的25%(见表2)。

表2 2002~2009年主要抗生素制剂产量发展变化(单位:万支、粒)

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规范实施,已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机构使用部分)的0.25g 阿莫西林胶囊和1g 头孢曲松钠还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临床需求态势,两品种将会成为抗生素基层临床用药的领头羊,市场年销售金额已分别超过20亿元。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钠、头孢唑啉钠等老品种粉针虽然产量出现下滑,但在国家逐步倡导合理用药的有利环境推动下,市场需求将会保持相对稳定或缓慢回落。

2、技术现代化

主要生产技术水平已进入世界前列。国内抗生素发酵与提纯自动化控制、基因工程菌种选育高产菌株、中间体酶法合成等高新技术相继产业化。头孢菌素C产生菌顶头孢霉菌基因改造产抗能力提高一倍,6-APA、7-ACA酶法直通车工艺广泛普及;鲁抗医药率先实现产业化的

兽用抗生素泰乐菌素研发搭载“神州”系列飞船进行太空诱变菌种,药品效价提高91.5%。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半合成头孢菌素头孢硫脒、氨基糖甙类硫酸依替米星和氟喹诺酮类盐酸安妥沙星先后研发上市;国际上已上市的二、三、四代头孢新品种(见表3)以及培南类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法罗培南等均已仿制成功并成为市场主力;头孢氨苄与头孢克洛缓释新剂型也已实现国产化。

表3 国内已上市的一至四代头孢类抗生素药物

在国家“十五”和“十一五”医药行业发展规模鼓励药企持续提高创新能力的政策的指导下,抗生素制药企业研发体系和实力逐步加强,2008年由石药集团、华北制药、哈药总厂、鲁抗医药、东北制药以及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等国内抗生素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发起的抗生素产业的技术联盟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我国抗生素产业的技术创新开始从分散走向联合,联盟目标是保持并争取中国抗生素产业规模与技术质量水平世界第一。

3、市场国际化

随着国内抗生素制药企业通过FDA、COS、PMDA、TGA、TPD等国际认证更多走向全球高端市场,跨国药企也纷纷抢滩中国市场,通过合资合作、委托加工等多种形式,带动了抗生素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局面的形成。

海正与礼来合资生产卷曲霉素、鲁抗与明治合资生产麦迪霉素、广州白云山与DSM合作生产口服头孢、华药与印度兰花合资生产头孢无菌原料药,带动了抗生素新技术、新产品的升级引进,华药、哈药、石药、齐鲁、联邦等青霉素、头孢类原料药通过COS(EDMF)认证,特别是海正抗肿瘤原料药等通过FDA认证,带动了国内抗生素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见表4)。

表4 FDA认证的主要抗生素原料药企业代表

二、抗生素健康发展需要迈过三道门槛、具备三大力量(RVD)

面对国内新医改全面正式启动促进抗生素新一轮发展高潮的新机会,以及国际金融危机阴霾笼罩的全球医药市场发展速度放缓的新环境,抗生素市场需要理性迈过“技术创新、理念更新、营销革新”的三道门槛,争取拥有“抵抗力、生命力和素质力”三大力量,跨步走进科学发展的新时代,即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新时代。

1、? 主动迈过自主创新门槛,增强市场竞争抵抗力(Resistibility)

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抗生素低价竞争使国内抗生素制药企业整体盈利有限,大部分制药企业用于研发投入的资金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3%;国内抗生素制药企业在高端品种和前沿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甚至与印度制药企业在仿制药仿中创新方面也有一定距离。

据悉,国际医药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三类抗生素新药为:碳青霉烯类、糖肽类(替考拉宁Glycopeptides)、恶唑烷酮类(利唑哌酮Linezolide),总销售额约占抗生素市场20%的份额。2008年国际培南类药物销售额达25亿美元,约占抗生素市场10%的份额,预计2009年全球培南类市场将超过30亿美元,韩国和印度已成为亚洲主要生产国。DSM绿色技术酶法氨苄西林原料药合成新工艺已由印度Punjab(旁遮普省)的Toansa工厂生产,品牌为“Purillin”;而DSM山东淄博肯孚工厂也在推进头孢氨苄酶法原料药技术换代。

国内制药企业在碳青霉烯、糖肽类、恶唑烷酮类以及酶法抗生素原料药依旧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酶法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克洛等需要加快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