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锻炼提高体质的机理
通常,人体有机体以先天遗传为基础,通过后天的正常生长发育,在身体形态、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基本活动能力、运动素质及心理等方面,总能表现出一种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我们将其称为体质。人的体质状况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有赖于有机体的内环境于外环境之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内部或外部的施加因素所打破。尤其是长期被某一因素所打破,人的体质状况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结果是以产生适应的方式在另一种(提高或降低的)水平上建立新的相对平衡。
系统地参加体育锻炼,就是通过对人体施加适宜的即有利于改善形态、提高各器官系统功能的运动负荷,人为地打破原有的相对平衡,以求人体产生一系列良性的适宜性变化,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建立新的相对平衡。这种新的相对平衡的建立,就意味着体质状况的改善和提高。这就是通过系统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生物学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其目的不同,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在负荷的安排和要求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运动训练要高效率地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挖掘和发挥运动员的运动潜力,以谋求尽可能好的专项运动成绩。而体育锻炼的基本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的机能能力,继而有效地保持这种机能能力。换言之,体育锻炼中承担的运动负荷,根本无法满足于运动训练的要求;而以运动训练中承受的负荷程度来进行体育锻炼,也是很不适宜的。
传统训练周期理论已不适应现代赛制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运动训练学者马特维耶夫创立了“训练周期”和“超量恢复”理论,对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体能类运动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训练周期理论毕竟受年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和比赛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对现代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解释不足。面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进行反思。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商业化的发展导致大部分体能类项目的比赛数量大幅度增加。如:公路自行车的赛期达10个月之久,比赛量约占全年训练量的40%;田径和游泳项目不仅比赛次数有了明显增加,而且赛期也遍布全年。世界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爱得华兹2001年夏季的比赛量为17 次(冬季室内为6次),其中, 6-10月份的4个月中达10次。刘翔在2003年的6月27日到7月13日期间就参加了奥斯陆、洛桑、巴黎、萨格勒布、罗马和盖茨海德6站黄金联赛和大奖赛的比赛,数量之多密度之高是以前无法想象的。在这种情况下,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目前赛制的变化。比赛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使运动员无法像原来那样从容地进行准备,而只能将传统的被动恢复变为主动恢复。同时,需要改变训练的方法,提高训练的质量,迫使机体适应频繁的比赛。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和观点已不能适应现代竞赛和训练的实际需要,对其进行变革和建立新的更加科学实用的训练体系,已成为现代训练科学理论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新赛制的实施,面对接踵而至的比赛,研究认为不应盲目地去迎合,而应将传
统周期训练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本项目的特点以及当年的赛制结合起来,进行年度训练周期的安排。在年度训练周期的实施过程中,把一年中的各个阶段看成一个整体,注意各个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衔接,保持年度训练的系统性、节奏性和周期性的统一;在联赛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对年度周期的实施在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改变与调整,做到相对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传统训练周期理论已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
传统训练周期理论有2个主要支撑点: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负荷强度和负荷量。该理论认为,准备期以一般训练和负荷量为主,随着比赛期的临近,专项训练和负荷强度逐渐增加,到比赛期达到并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但是,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和体育科研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发现该理论并不能覆盖整个训练过程,它忽视了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生化基础以及对训练方法和负荷的不同要求,缺乏对不同年龄、水平和条件的运动员的区别对待,尤其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训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训练实践已经证明,专项能力是高水平运动员,尤其是世界项尖级运动员之间竞争的主要内容。科学地选择对专项最具影响的素质或能力,并对其进行专门训练和优先发展,是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突出特点。
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
现代运动训练将训练过程视为机能性运动系统。系统机能的提高和发展主要以生物科学的理论为依据,即运动员身体器官对训练负荷产生适应性。每个运动项目在生物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自身项目的特点制订出发展速度和完善技术的、长期的训练大纲,并在不同的中、小训练周期中确定阶段重点发展目标和训练负荷。
以篮球为例来看现代的运动训练理论。周期性安排篮球运动训练过程是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之一。它的实质在于系统地重复各个完整的训练单元训练课、小周期、中周期和大周期,从而使篮球运动训练水平波浪式地、阶段地发展,螺旋型地上升。
以篮球运动训练中贯彻周期性原则的要求:
1.依据重大竞赛确定训练周期。目前我国的篮球竞赛形式较多,主要有全国的CBA 职业联赛、全国锦标赛、全运会比赛以及全国青年锦标赛等等。在年度周期的划分中,要明确几个大周期为宜,每个大周期中的准备期、竞赛期、过渡期的起始和截止时间都要围绕重大比赛确定,这是保证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训练周期的安排使竞技状态出现过早、过晚或者错过比赛机会均是不可取的。要注意的是不要过频地参加一般性的比赛,防止破坏为迎接重大比赛安排的训练周期。
2.依据运动员训练水平划分年度周期。优秀运动员年度比赛多,要围绕重大
比赛,如主客场制的职业联赛,可安排多周期训练;而一般水平的运
动员年度周期的安排可少一些;对业余篮球运动员,要根据学习和重要比赛的安排来划分训练周期。
3.训练细节安排要明确各周期内的训练内容、手段和负荷。它们的重复、改变、不同的比重均应有规律地安排到各周期结构中适当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较以前安排更高的要求。保证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获得,年度周期的总任务必须符合多年的训练宏观控制要求,年度周期的划分必须适合多年训练的总趋势。
4.抓好日常的训练课是年度周期目标的保证。各训练周期的目标和任务,要通过训练课的训练效果积累才能实现,训练课的内容、手段和运动负荷的确定都必须按各周期的任务要求去做相应的规定。
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现状及特点
1.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逐渐系统和完善
我国学者为建立和完善运动训练学系统的理论体系做出了可贵的努力,先后出版了一批内容系统、全面的一般训练学专著。如过家兴等的《运动训练学》(1983、1986、1990);田麦久等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1988)、《论运动训练计划》(1997)、《运动训练学》(2000);徐本力的《运动训练学》(1990、1999);董国珍的《运动训练学》(1986);李诚志等的《教练员训练指南》(1993) 等。这些专著的问世,促进并展示着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日趋系统和完善,并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内容体系。田麦久等(1987、1990、1998) 在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楔入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层次,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从而组构了包括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