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育研究课题

合集下载

基于ADDIE模型构建护理实践技能教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ADDIE模型构建护理实践技能教学模式的研究

- 70 -实践技能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1]。

护理学作为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实践技能教学质量与护理人才培养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创新型、实用型本科护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2],因此,护理实践技能教学模式或体系的改革成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本科段教学发展的重点。

为此,我院护理教研室基于ADDIE 模型构建护理学专业实践技能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进行护理实践教学的改革。

一、ADDIE 模型简介ADDIE 模型是一套系统地发展教学的方法,是教育、教学及培训课程开发模型之一,具体说就是从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发展(Develop)、执行(Implement)到评估(Evaluate)的整个过程来研究教育、教学及培训模型[3]。

主要包含要学什么,如何去学,如何去判断学习者已达到学习效果[4],在国内外的组织培训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5]。

它既强调序列性特征,具有很强的步骤化程序和可操作性,又凸显教学的内省循环特征[6]。

ADDIE 模型的操作步骤及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基于ADDIE 模型构建护理实践技能教学模式的研究刘彦梅,王丙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江苏 淮安 223300)摘 要: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护理实践技能是实用型护理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护理实践技能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护理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ADDIE 模型是从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实施(Implemrnt)到评价(Evaluate)的整个过程来研究教育、教学及培训的模型,是建立有效教学和培训的支持工具。

构建基于ADDIE 模型的护理学专业实践技能教学模式对培养符合护理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ADDIE 模型;护理学专业;实践技能;教学模式Research on Constructing Teaching Model of Nursing Practice Skills Based on ADDIE ModelLIU Yan-mei,WANG Bing-jian(The Affiliated Huaian No.1 People’s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Huaian,Jiangsu,223300,China)Abstract: Nursing is a very practical subject.Nursing practice skills are important skills that practical nursing talents must possess.Teaching nursing practice skill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students ’ nursing practice skills.ADDIE model studies edu-cation from 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to evaluation.These models are supportive tools for building effective teaching and tra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skills teaching model of nursing major based on ADDIE model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s who meet the needs of nursing positions.Key words: ADDIE model;nursing major;practical skills;teaching mode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育研究课题(KD2017JYYJZD004)。

教参的使用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教参的使用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每。 { l ; g 。
教 参 的 使 用
和 学 生 自主学 习能 力培 养木
穆 东琴 项菊仟
(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 南京 2 1 0 0 2 9 )

要 : 文 章简 述 了教 师在 自主学 习 活动 中的作 用 , 并从 教 师备 课 、学 生预 习 、课 堂 教学 和课 后 练 习 几 个 环 节 阐 述 了 如 何 通 过 教 参 的 使 用 来 培 养 学 生 自主 学 习 的 能 力 。
泛 接 受 。学生 是 学 习 的主体 , 是 知识 的构建 者 。
“以 学 生 为 中 心 ” 要 考 虑 到 学 生 的 真 实 需 求 , 尊 重 学 生 的 个 性 和 特 点 , 培 养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的 能 力 。 教 育 部 颁 布 的 大 学 英 语 课 程 教 学 要 求 明 确 提 出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的 目 的 之 一 就 是 要 增 强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的 能 力 , 能 使 学 生 选 择 适 合 自 己需 要 的
为 “ 主持 ” 。 即从 单 向 的以 教 师 的灌输 、传授 、
单 方 面 分 析 为 主, 向双 向和 动态 的教 学 行 为…
和 学 习 资 料 , 特 别 是 在 培 养 自 主 学 习 的 初 级 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收稿 E l 期 :2 0 1 3 l 】 一 2 5 ; 修 改稿 : 2 0 1 3 - 1 2 5
出 自主学 习在 外语 学 习 上 的主 要成 分 包 括 : 态度 ( at t i t Ude) 、 能 力 ( CaPaCi t Y) 和 环 境
( en vi r ' onm en t )。即学 习者 自愿采 取 一种 积 极 的态度 对 待 自 己的 学 习,对 自 己的学 习负责 并积 极 地 投 身 于 学 习 ; 学 习 者 应 该 培 养 这 种 能 力 和 学

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研究——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

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研究——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学术论坛83(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摘要:医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关系到我国医疗行业服务水平的高低。

文章介绍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分析其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置等情况,研究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提出提升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中把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确定、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该定义认为信息素养包括4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与道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也不断扩展,但未完全脱离《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中定义的四个方面概念,本文将从信息意识、我国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从信息素养概念的四个方面分别探讨,对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容进行详细归纳。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对各种信息的自觉心理反应,反映人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对信息的认识、态度、价值趋向和一定需求。

医学生的信息意识就是重视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于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需求,并对信息进行评价、利用的一种行为习惯,就是医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

(2)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一般包括传等内容。

医学生应当掌握的信息知识主要有: 医学信息基础知识,包括信息的内涵、常用医学信息源、检索工具等;医学信息技术,医学生要能够及时跟进相关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医学专业外语,医学领域世界范围的交流非常广泛,专业外语知识无论是对了解国外最新科研成果还是与国外同行或病人交流都大有裨益。

(3)信息能力。

医学生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和信息运用等,是医学生信息素养的核心部分。

南医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南医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南医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南京医科大学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是学校重点关注的课题,包括选拔分流机制研究、书院建设研究、课程建设研究、临床贯通式培养研究、国际化研究、全程一贯制导师队伍建设研究和能力评价研究等。

2. 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例如“全健康”理念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 在线教学模式:例如后疫情时代《医学免疫学》在线教学模式常态化应对策略。

此外,还可能有针对其他教育领域的研究,建议您通过学校官网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腹腔镜模拟操作系统在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价值

腹腔镜模拟操作系统在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价值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0.24.079--医学教育--腹腔镜模拟操作系统在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价值王强,刘武新,胡明超,陈胜,俞文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215228)摘要:目的探究在开展外科临床实践教学时,应用腹腔模拟操作系统的价值分析其教学意义。

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8年11月于本院开展腹腔镜技术理论教学以及操作实践培训的医务人员40名,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0名。

对照组医务人员选择常规理论教学方案,实验组医务人员在常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用腹腔镜模拟操作系统开展教学。

在完成培训后,对两组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考核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记录两组医务人员的教学满意度,分析教学效果。

结果实验组医务人员的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均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在90分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开展外科临床实践教学时,应用腹腔镜模拟操作系统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学习满意度,改善教学效果,对于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和临床应用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模拟操作系统;教学;外科临床实践教学;教学方案医学是与人类健康有极为紧密关联的学科,而医学生的培养对于现代医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所以在开展医学生的教学和培训时,需做好人员的全面培养,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稳步增长[1]。

实习医师在进行临床工作学习和培养时,现代医学教育应当意识到其重要性,在临床医师学习过程中,应当接受相关手术以及器械的实践训练,尽可能掌握多种临床技能,以为今后临床工作的实践打好坚实基础,也能保证我国临床医务工作稳步发展[2]。

如何进一步对现代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进行培养,是现代医学教育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随着近年来临床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模拟技术教学平台进一步发展,这种平台的建立使现代临床医学基础和专业课教学与模拟技术相结合,大大增强了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方式,对于改善医学生实践技能而言有积极意义[3]。

“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研究“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外语系/胡文婷 孙慧敏 刘俊汝 王凌飞 张慧【摘要】PBL模式,即“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是当今国内外教育界都在倡导实施的一项新的学习模式和教学理念。

它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不同,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多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彼此协作,完成“项目”,最终达到学习的目标。

本文从实证出发,探讨了“PBL”学习模式对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影响及其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自主性以及合作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基于项目的学习 PBL 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能力 非智力因素一、现状概述随着中国入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而,英语语言的学习和教育就显得举足轻重。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

课堂上,教师是主角,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习的任务就是记忆单词和语法规则等内容。

但是,即便积累了大量词汇,背诵了许多语法知识,很多学生还是无法流利地使用英语。

离开教师,学生便无所适从,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和方法。

这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

因此,削弱“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形成,对世界局势和国家发展有较清晰的认知,故而能够充分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以及跨文化思维的必要性。

2000年的高校教学大纲中纳入了“项目学习法”,以期促进并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这一学习方法旨在通过做“项目”增强学生的总体语言能力。

二、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理论介绍1.什么是P B L?“P B L”即为“P r o j e c t-b a s e d Learning”,指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或学习方法。

111项通过省级结题复核的课题名单

111项通过省级结题复核的课题名单
陈玉宝
79
20172198
淮阴师范学院
基于知识地图的微课研发与应用模式研究
陈文华
80
20172200
淮阴师范学院
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学科教学论”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
张丽华
81
20171061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基于BYOD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学习方式探究
王苏
82
20171062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基于翻转课堂的工业设计专业3D打印实训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何悦菡
8
20172042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混合式学习方式”下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林榕俞跃
9
20172091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智慧学习环境下移动虚拟学习社区
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朱俊
10
20172144
苏州大学
大数据融媒体背景下深度互动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
赵继勇
4
20171109
连云港市海宁小学
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
丁吉邱健筠
5
20171116
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连云港市信息教育管理中心
微课在聋校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侍菁菁郑玉国
6
20172079
南京工程学院
“双元三维”联动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李竟成
7
20172047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组态技术的智能温室控制虚拟实训平台开发
陶杰
44
20172147
苏州市职业大学
基于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创客空间建设研究
李亚琴
45
20172154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科研发展基金课题开题报告书.doc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科研发展基金课题开题报告书.doc
二、请着重填写表格中“课题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P1)与“课题
研究现有基础及研究计划(包括人员、分工)”(P3)两项。
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可根据内容增页。
四、课题负责人对所有项目的真实性负全责。
1.课题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1—
2.课题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3.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形式(含阶段性成果)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科研管理办公室制课题编号填写要求一封面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一栏请填写所在系部部门或附院
附件3
课题编号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科研发展基金课题
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主持人所在单位:
开题日期: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科研管理办公室制
填 写 要 求
一、封面“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一栏请填写所在系(部)、部门或附院。
—2—
4.课题研究现有基础及下一步研究计划(包括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意见:
章)
年 月 日
—3—

结题结果汇总表-南京医科大学

结题结果汇总表-南京医科大学
张文雷
基于sharepoint的工作流系统于高校资产的研究应用——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
暂缓结题
20
附属泰兴市人民医院
尹小祥
放疗联合阿帕替尼对比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研究
暂缓结题
21
马慧
胸下段食管癌术后预防照射范围的临床研究
暂缓结题22药Fra bibliotek部马少杰
基于PI3激酶抑制剂的分子设计及抗癌机理研究
结题
4
理学部
张明
金(I)配合物催化多组分反应的研究
结题
5
王兵威
甲烷氧氯化镧铁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
结题
6
王晓冬
瞬态近场声全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结题
7
药学部
李莉
氨基酸类药物降解机制及其产物研究方法
结题
8
顾浦中
基于聚ε-己内酯的绿色环保型形状记忆纳米EVA复合材料的研究
结题
9
基础医学部
仝文婷
四氢叶酸辅酶苯基取代模型化合物催化活性的研究
结题
10
基础医学部
周露
Hippo信号通路在缺血后适应中的作用及机制
结题
11
吴丹丹
二甲双胍通过调控STAT3的表达抑制头颈部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
结题
12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
彭献镇
表观遗传标志物与食管癌早期诊断及预后
结题
13
王焕强
AFB1对Cyp2a5敲除小鼠的急性肺损伤机制研究
结题
14
护理学系
马珊珊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能力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暂缓结题
23
基础医学部
王凯
医学类院校生命科学馆馆藏标本的电子图像检索数据库的构建研究

OSCE在护理实践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OSCE在护理实践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OSCE在护理实践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刘彦梅a,王丙剑a,花晓莉b(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a.培训处;b.集团办,江苏淮安223300)护理实践技能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整合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护生的护理实践技能水平,我院尝试应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以下简称OSCE)[1,2]模式对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进行护理实践技能课程的培训与考核。

一、培训考核对象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护理专业学生。

二、培训方法运用OSCE案例,采用多站式护理综合能力培训。

(一)OSCE案例设计与编写根据护理实践技能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担任教学的临床护理专家编写案例,案例包括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以及心理社会等各方面资料,内容涉及人际沟通、临床思维、技术操作、护理技能等要素,符合临床护理工作实际要求的教学案例。

以“肠梗阻”为例,学生版案例内容为:患者,女,45岁,已婚,汉族,连云港人,本科学历,会计,主诉“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3天”,入院医疗诊断:肠梗阻。

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病例资料,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采集资料,并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列出主要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最后遵照医嘱完成治疗护理工作。

教师版案例需增加患者现状、病史、发病经过、辅助检查情况及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等,以利于护理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与评价实施同质化管理。

(二)护理问诊培训培训前3天将案例学生版发给学生,培训时先讲解护理问诊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护患沟通的技巧,结合临床案例,教师与SP病人进行护理问诊的示教,然后将学生分组,以小组进行练习,练习后抽学生代表对SP病人进行问诊,最后教师与SP进行点评。

(三)护理查体培训先讲授体格检查理论知识,重点是胸部及腹部的查体,并强调查体时的人文关怀,结合临床案例进行体格检查示教,示教后学生分组练习,并抽学生对SP 病人查体,最后教师与SP进行点评。

(四)护理临床案例的应用培训教师结合案例,按照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并以回顾的方式讲解与案例相关的护理操作,然后学生分组进行护理程序及操作环节练习,练习后抽学生回答问题并完成指定操作,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215498139_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的训练方案

215498139_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的训练方案

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的训练方案崔佰红1,2,顾海燕1*,耿桂灵2,张徐萍1,周佳楠11.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226000;2.南通大学医学院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p r o p r i o c e p t i o n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n u r s i n g t r a i n i n gp r o g r a m a f t e ra r t h r o s c o p i c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b a s e d o n 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a n dD e l p h im e t h o dC U IB a i h o n g,G U H a i y a n,G E N GG u i l i n g,Z H A N GX u p i n g,Z H O UJ i a n a nN a n t o n g F i r s t P e o p l e'sH o s p i t a l,T h e S e c o n d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N a n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J i a n g s u226000C h i n a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G U H a i y a n,E-m a i l:g u h a i y a n.2009@163.c o mK e y w o r d s p r o p r i o c e p t i o n;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n u r s i n g;e v i d e n c e-b a s e d;D e l p h im e t h o d摘要目的: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㊂方法:按照循证理论,基于筛选的证据构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初稿㊂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对推荐证据进行论证后,形成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的终稿㊂结果:形成了包括评估㊁干预实施㊁监测与评价3个一级条目㊁10个二级条目㊁32个三级条目的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㊂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对应的权威系数(C r)分别为0.91和0.9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629和0.611(均P<0.01)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具有科学性㊁可行性㊁安全性㊁临床适用性,其对于临床护理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㊂关键词本体感觉;前交叉韧带;康复;护理;循证;德尔菲法d o i:10.12102/j.i s s n.2095-8668.2023.11.024前交叉韧带(A C L)为膝关节的重要组成单元,对膝关节的功能实现至关重要,其可以限制胫骨的内旋,且和相应的内外翻转应力都存在密切关系,因而在膝关节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㊂目前,前交叉韧带损伤主要好发于从事竞技体育运动相关职业的人员[2],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3]㊂前交叉韧带损伤在膝关节损伤中所占比例高达70%[4]㊂基于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A C L R)改善膝关节状态,是目前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在临床治疗方面达成的共识,也是目前被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5]㊂但是,A C L R术后部分病人仍会因为韧带愈合不良㊁疼痛㊁肿胀等问题而无法恢复到韧带损伤前的运动水平[6]㊂本体感觉是肌腱㊁肌肉㊁关节运动中本体器官在各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感基金项目2022年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令性项目,编号: Q N2022021;2022年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编号:K D2022J Y Y J Z D003;2022年南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22B21作者简介崔佰红,主管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通讯作者顾海燕,E-m a i l:g u h a i y a n.2009@163.c o m引用信息崔佰红,顾海燕,耿桂灵,等.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的训练方案[J].循证护理,2023,9(11):2032-2036.觉,可以感知身体在不同运动时肌腱㊁肌肉㊁韧带和关节之间的紧张和放松的状态,是人体运动的基础[7]㊂前交叉韧带起止点附着大量感受器,通过反射能力的肌肉调节保持着关节的功能活动稳定[8]㊂而由于前交叉韧带损伤,致使这些感受器大量减少或出现功能减退,这也是A C L R术后病人出现本体感觉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9]㊂本体感觉恢复的关键点就是前交叉韧带上的大量感受器的修复[10-11]㊂而A C L R术后及时有效的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能够加快感受器的修复,从而达到促进本体感觉恢复的目的㊂由此可见, A C L R术后本体感觉的恢复,不仅在于手术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是否进行有效的本体感觉康复训练[12-13]㊂国内学者们也普遍认为,本体感觉的康复训练,在A C L R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14-15]㊂但是目前缺乏权威的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㊂因此,本研究利用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A C L R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通过临床试验论证康复护理训练方案的可行性,最终形成A C L R术后病人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终稿,从而达到促进A C L R术后病人的本体感觉恢复的目的,让病人能够更快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改善术后病人整体生活质量㊂1研究方法1.1循证方法㊃2302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J u n e,2023V o l.9N o.1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1.1文献检索在文献检索时结合了主题词和自由词搜索方法,其中英文数据库包括P u b M e d㊁t h eC o c h r a n eL i b r a r y㊁O V I D㊁E M b a s e㊁C I N A H L以及澳大利亚J o a n n a B r i g g s I n s t i t u t e(J B I)循证中心;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㊁万方数据库等㊂采用中文检索时,主要是输入 前交叉韧带A N D ;采用英文搜索时,在网页中输入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O R A C L等㊂1.1.2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是单纯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病人;②所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本体感觉训练的有关内容;③研究结局包括膝关节疼痛评估㊁L y s h o l 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估㊁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 K D C)评估㊁平衡能力㊁本体感觉的系统评估;④主要研究方法为:指南㊁专家共识㊁系统评价;⑤研究的实验方法为随机对照试验(R C T);⑥中英文文献㊂剔除标准:①信息内容不全的资料;②类型为报告书或研究计划书的资料;③直接翻译或重复收录的指南㊂1.1.3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基于美国J o h n sH o p k i n s证据等级相关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评分系统分为Ⅰ~Ⅴ级㊂由2名经过循证研究培训的研究组成员根据评估要求单独进行研究质量评估,对各方意见不统一的则由第3方循证医学专家评估㊂1.1.4证据等级分级根据2014版J B I循证分级等级相关标准,基于严谨性与可信度来进行等级划分,划分为强㊁弱推荐(A 级㊁B级)㊂在出现冲突情况下,优先选择循证证据㊂基于推荐和证据等级来对搜集的文献适当处理,形成A C L R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初稿㊂1.2德尔菲法1.2.1成立研究小组研究小组共8人,其中骨科护理专业2名㊁运动医学科专业2名㊁康复训练专业1名㊁疼痛医学科专业1名㊁骨关节护理专业硕士2名㊂本队伍的工作主要包括编制专家函询问卷㊁选择函询专家,同时依据反馈结果对制定的初稿进行修改㊂1.2.2选择函询专家从江苏省三级甲等医院挑选在A C L R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㊂专家纳入标准:①常年开展A C L R和康复护理训练;②对应的术后康复护理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具有较强科研能力;③副主任医(护)师/副教授及以上职务;④自愿参与本研究㊂最终纳入15位专家,其中男7人,女8人;年龄35.0~53.0 (44.2ʃ2.23)岁;工作年限3.0~33.0(20.8ʃ2.56)年;本科9人,硕博士6人;正副高级职称12人㊂1.2.3实施专家函询通过电子邮件发放相关函询问卷,专家对各条目的重要性进行评价,且通过L i k e r t5级评分法给出对应的分值㊂本项目已开展2轮专家函询,第1轮答卷收集后,相关人员按照函询建议研究并调整相关条目,然后制定出第2轮函询答卷,参照函询结果进一步修订完善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功能的康复护理训练方案㊂在重要性均分>3.5分㊁变异系数<0.25条件下,纳入对应的条目㊂1.3统计学方法对采集的数据基于S P S S25.0工具来评价,按照统计结果对这些信息进行记录㊁核对㊁总结与分类㊂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文献检索与质量评价初步搜索获得符合要求的文献1552篇,对文献标题㊁摘要㊁全文浏览后,最终入选40篇文献,其中R C T31篇,综述4篇,系统评价/M e t a分析5篇㊂2.2专家积极性与权威性通过对专家的函询与问卷回收,可以判断专家主动性㊂本研究2轮专家函询各发出有效问卷15份,回收有效问卷1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说明专家对本课题研究的认可度和主动性都较高㊂专家的权威程度用C r表示,本研究第1轮专家学者函询C r为0.91,第2轮专家学者函询C r为0.90,均ȡ0.70,通常表明专家学者权威性程度较高㊂2.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专家观点协调程度基于协调系数K e n d a l l's W进行评价,根据相关统计结果可知,本项目第1轮和第2轮函询的K e n d a l l'sW系数分别为0.629,0.611(均P< 0.01),由此可判断出2次的协调性都达到较高水平㊂2.4确定A C L R术后本体感觉功能的康复护理训练方案研究小组依据专家建议并在深入检索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充分讨论,最后建立了包括评估㊁干预实施㊁监测与评价3个一级条目㊁10个二级条目㊁32个三级条目的A C L R术后本体感觉功能的康复护理训练方案,见表1㊂㊃3302㊃循证护理2023年6月第9卷第11期(总第103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1 A C L R 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重要性得分与满分率条目重要性(x ʃs ,分)满分率(%)变异系数1评估4.56ʃ0.23100.000.151.1态度评估4.45ʃ0.4188.450.061.1.1病人积极配合并接受功能锻炼指导4.78ʃ0.3291.120.061.1.2病人在锻炼期间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解决方法4.49ʃ0.1898.650.161.2一般情况及功能评估4.65ʃ0.61100.000.061.2.1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及既往史:性别㊁年龄㊁从事工作类型㊁既往史(高血压病㊁糖尿病㊁心脏病等)4.47ʃ0.3696.910.091.2.2评估病人的膝关节情况:韧带断裂的程度㊁膝关节屈曲角度㊁局部肿胀程度㊁疼痛4.89ʃ0.81100.000.162干预实施4.62ʃ0.44100.000.112.1术前康复教育及指导4.77ʃ0.3296.230.152.1.1术前肌力训练作用:防止肌肉萎缩,为术后的康复练习提供支持4.60ʃ0.3788.810.192.1.2康复内容:踝泵运动㊁直腿抬高㊁屈膝训练等㊂前面各项:每天至少3次,练习至肢体稍有酸胀疲劳感为宜,同时练习健侧肢体㊂松动髌骨练习:每次5m i n ,2次/天4.89ʃ0.8184.230.182.1.3指导病人可调节膝关节支具及拐杖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支具佩戴的适应性训练4.39ʃ0.6678.240.092.1.4利用视频㊁健康宣教手册㊁操作示范等多种形式开展术前教育,包括手术相关知识及术后康复的准备4.70ʃ0.8478.110.102.2术后康复初期(术后0~4周)4.65ʃ0.6171.920.012.2.1手术当天:患肢弹力带包扎,佩戴支具,调节角度为0ʎ,置于抬高垫上,术处持续冷疗24h ㊂麻醉依然有效情况下,按摩下肢,对足趾进行活动;复苏后对足趾及踝关节开展主动活动;使用家庭电刺激仪,早期通过电刺激强化肌肉收缩感觉4.44ʃ0.3986.990.182.2.2术后2~3d :踝泵运动(200次/天)㊁股四头肌训练(100次/组,5~6组/天,组间休息30s )㊁直腿抬高训练(在支具保护下进行,10次/组,2~3组/天,组间休息30s)㊁松动髌骨练习(5次/组,2组/天)㊁腘绳肌等长收缩(500次/天)㊁伸膝练习(每次20~30m i n ,2次/天)㊁C P M 机训练(术后第3天开展C P M 机锻炼,活动角度为0~30ʎ,每次1个或2个,1次/天)4.92ʃ0.5580.590.122.2.3术后4~7d :在上述练习基础上,增加以下康复内容,第4天开始增加关节活动度练习(屈膝练习和伸膝练习),一般每日只进行1次;第5天开始进行负重训练,重量约为体重的10%;第7天屈膝角度达90ʎ,每次5m i n ,2次/天;拄拐下地活动,膝关节支具角度调节在病人能屈膝的最大角度4.77ʃ0.1086.820.182.2.4术后第2周:在以上练习基础上,增加以下康复内容,在支具保护下患肢负重的重量约为体重的25%;坐位抱膝练习(屈膝角度达95ʎ);伸膝练习同前;采用局部肌肉振动仪,振动频率应高于100H z ,每次20m i n,每天1次4.40ʃ0.2972.730.152.2.5术后第3周:在支具保护下患肢负重约为体重的50%~75%;继续坐位抱膝练习(屈膝角度达100ʎ);伸膝练习同前;渐进性增加俯卧位屈膝㊁下肢内外展训练,20个/组,每天2组4.73ʃ0.5477.270.112.2.6术后第4周:在支具保护下患肢负重约为体重的75%~90%;继续坐位抱膝练习(屈膝角度达105ʎ);伸膝练习同前4.68ʃ0.5586.3360.002.3术后康复中期(术后5~12周)4.77ʃ0.5281.830.19在上述练习基础上,增加以下康复内容4.60ʃ0.6291.550.172.3.1术后第5周:在支具保护下患肢负重约为体重的100%;继续坐位抱膝练习,屈膝角度达110ʎ;伸膝练习同前;强化肌力练习:增加直抬腿㊁后抬腿时间,每次6m i n,2~3次/组,2组/天;摆腿训练,病人坐于床沿,双腿交替摆动,每次20m i n ,2次/天;患肢可完全负重后,由双拐保护㊁单拐保护至完全脱拐正常行走4.88ʃ0.3182.230.02㊃4302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 -B A S E D N U R S I N GJ u n e ,2023V o l .9N o .11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续表) 条目重要性得分(x ʃs ,分)满分率(%)变异系数2.3.2术后第6周:继续坐位抱膝练习,屈膝角度达120ʎ;坐位伸膝训练:完全放松肌肉,每次30m i n ,1次/天;步行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前进步㊁后退步㊁侧移步㊁交叉侧移训练,每次15~20m i n,每天2次或3次;负重训练,微痛范围内交替改变重心,尽可能地单腿站立,1次/天,每次持续5m i n4.99ʃ0.6166.110.112.3.3术后第7周:继续坐位抱膝练习,逐渐达到与正常膝关节相同;强化肌力练习,踝关节处加负荷(500g )直抬腿㊁侧抬腿㊁后抬腿㊁卧位勾腿练习,20次/组,2组/天;新增俯卧位勾腿练习,10~20次/组,2组/天4.58ʃ0.3389.540.032.3.4术后8~10周:膝关节屈曲练习,屈曲角度可达到全范围;开始强化肌力练习(单纯增加次数);行前进步㊁退步㊁侧向跑㊁变速跑㊁蛇形跑等,训练频率为每次15~20m i n ,2次/天4.65ʃ0.1891.190.172.3.5术后11~12周:坐位伸膝练习,坐位,足垫高,彻底放松肌肉,每次15m i n ,2次/天;蹬踏练习,双腿并拢向上抬起,直到腿部能够和地面形成60ʎ,双腿屈曲,做空中蹬车运动每次10m i n ,2次/天4.77ʃ0.8384.560.062.4术后康复后期(4~6个月)4.80ʃ0.1191.230.112.4.1进行快速重心转移训练:每次10m i n ,2次/天;患肢负重训练:起初保持双下肢站立,一段时间后逐渐改变为单腿站立,每次保持10m i n ;平衡板训练:在一定支护下开展平衡板训练,每天2次,每次保持10m i n ;静蹲练习:不断增加屈膝的角度,小于直角㊂每次3m i n ,5~10次/组,2~3组/天;反向跑㊁交叉跑,在较小速度条件下跑步,每次20m i n4.46ʃ0.8778.110.082.5恢复运动期(7个月至1年)4.78ʃ0.3766.990.142.5.1强化肌力及稳定性,不断地提高运动强度,可根据情况开展相关专项训练4.68ʃ0.9471.550.033监测与评价4.91ʃ0.29100.000.003.1监测4.72ʃ0.15100.000.013.1.1监测途径:电话随访㊁打卡A P P ㊁门诊复诊4.55ʃ0.1993.560.063.1.2病人近期康复的自我感受,在遇到问题情况下及时地处理4.93ʃ0.6092.590.043.1.3异常情况的处理:若出现疼痛持续加重㊁活动异常受限等并发症,休息后仍不能继续锻炼,应及时就诊4.66ʃ0.4896.450.163.1.4康复进程的调整:康复训练时发生异常情况导致不能继续锻炼时,次日应退回到前一阶段运动4.52ʃ0.5789.440.013.1.5复诊时间:术后2周㊁4周㊁3个月㊁6个月4.49ʃ0.1872.590.073.2主观评价4.61ʃ0.5381.470.063.2.1病人锻炼的依从性:锻炼项目完成率达到80%,每周不少于5d 4.19ʃ0.8676.890.023.2.2功能锻炼的正确率:通过微信视频或A P P 打卡,查看功能锻炼的正确率达到80%以上4.57ʃ0.9982.410.163.2.3膝关节疼痛情况: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 R S )评分<4分4.33ʃ0.4779.160.033.3客观评价4.88ʃ0.8399.150.003.3.1韧带的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行C T 或磁共振(M R I)检查4.79ʃ0.3683.340.113.3.2膝关节功能评价:L y s h o l m 评分㊁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 K D C )㊁B e r g 平衡量表(B B S )评分4.23ʃ0.4578.560.123.3.3膝关节的本体感觉功能:角度重现㊁被动活动察觉阈值4.44ʃ0.9167.440.203 讨论3.1 构建A C L R 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的必要性A C L R 术后的许多康复训练工作均聚焦在改善关节活动度和增强肌力[16-17],虽然可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但后期大部分病人的膝关节控制能力仍然低下,其主要问题是病人忽视了本体感觉的锻炼,削弱了膝关节稳定性,进而影响了后期膝关节功能的恢复[18]㊂J o h a n s s o n 等[19]研究认为,前交叉韧带由发自胫后神经的后侧关节神经控制,其感受器减少或受损及神经损伤都是膝关节本体感觉受损的重要原因㊂由此可见,本体感觉系统修复的难点主要在于机械感受器和㊃5302㊃循证护理2023年6月第9卷第11期(总第103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神经损伤的恢复[20]㊂本体感觉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肌腱㊁肌肉㊁关节等受到的相应负荷,对关节功能和本体感受器形成了更多刺激,进而促进本体感觉功能的快速恢复[21]㊂本研究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形成了包括评估㊁干预实施㊁监测与评价3个一级条目㊁10个二级条目㊁32个三级条目的A C L R术后康复训练方案,为此方面的训练和康复工作提供支持㊂3.2构建膝关节镜下A C L R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的科学性本研究由进行循证实践训练的研究组成员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检索与甄别,安排2名参加过循证训练的成员评价文献质量,然后基于相关评价结果进行整理,形成方案初稿㊂随后在课题组前期质性研究分析基础上,根据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完成康复方案制定,2轮问卷全部回收,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100%,由此可判断出专家积极性较强;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轮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1和0.90,专家的权威性达到较高水平;2轮的K e n d a l l'sW分别为0.629和0.611,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均P<0.01㊂这些统计结果都反映出2轮函询数据的可信度满足要求㊂本研究过程中应用了标准化方式与流程,保证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并构建膝关节镜下A C L R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具有科学性㊂3.3关于构建A C L R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的临床适用性基于循证研究相关原理和方法,对2轮专家函询建议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在此基础上论证了A C L R 术后康复护理训练方案初稿可行性,在全面详细讨论基础上,结合大量的专家反馈结果进行优化改进,从而获得符合要求的最终方案㊂根据统计分析发现,相关函询专家的积极性较高,对函询工作很支持,同时他们也有较高的权威性,这样构建的训练方案更可靠,可以为实际康复训练工作提供支持㊂结合当前A C L R术后病人对本体感觉恢复训练工作的不重视情况,可通过科普传播有关专业知识,以引导病人开展有效的康复护理训练工作,促进本体感觉的恢复㊂4小结运用循证和德尔菲法则,构建了A C L R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具有研究必要性㊁科学性和临床适用性,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帮助A C L R术后病人本体感觉恢复提供借鉴,但该方案还需要经过实际临床的检验,这样才可以充分证明其实际应用价值,为其进一步应用推广提供支持,同时也为膝关节镜下A C L R 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更好地构建提供有力依据㊂参考文献:[1]李光磊,王宝鹏,张汉宽,等.前交叉韧带解剖学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1,28(16):1491-1495.[2]傅冠达,齐岩松,徐永胜,等.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7):796.[3]戈睿毅,吕杰,张城铭,等.快速康复外科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应用效果[J].实用骨科杂志,2021,27(6):557-559.[4] O K O R O H AKR,F I D A IMS,T R AM E RJ S,e t a l.L e n g t h o f t i m eb e t w e e na n t e r i o r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r e t u r nt os p o r t d o e s n o t p r e d i c t n e e d f o r r e v i s i o n s u r g e r y i n n a t i o n a l f o o t b a l l l e a g u e p l a y e r s[J].A r t h r o-s c:JA r t h r o s cR e l a tS u r g,2019,35(1): 158-162.[5]黄丽雄,唐继仁.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3,9(5):72-74.[6]刘晓磊,张鸿悦,章耀华,等.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本体感觉与姿势控制的相关性[J].中国康复,2021,36(3):170-173. [7]朱长岭.本体感觉训练在预防前交叉韧带损伤领域研究综述[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2):1-4.[8] L I X.A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s t u d y o f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B a d u a n j i n e x e r c i s eo n s t a t i c b a l a n c e,l o w e r l i m b p r o-p r i o c e p t i o na n d f l e x i b i l i t y i nm i d d l e-a g e d a n d e l d e r l y p e o p l e[J].D e s i g nE n g i n e e r i n g,2020,7(1):886-900.[9]刘核达,左俊水,杨宗宇,等.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对患者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20):3954-3958.[10]M A J,Z H A N G D,Z H A O T,e ta l.T h ee f f e c t so f p r o p r i o c e p t i v et r a i n i n g o n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M e t a-a n a l y s i s[J].C l i nR e h a b i l,2020,23:269.[11]O R D A H A N B,KÜC U K S E N S,T U N C A YI,e ta l.T h ee f f e c to fp r o p r i o c e p t i o n e x e r c i s e s o n f u n c t i o n a l s t a t u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a n t e r i o r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J].JB a c k M u s c u l o s k e l e tR e h a b i l,2015,28(3):531-537.[12]孙信,李玳,郭怡,等.移动健康干预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 2020,58(12):936-941.[13]余斌佳,叶家宽,洪俊毅.本体感觉强化锻炼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30):89-94.[14] K I MO.S u p e r v i s e d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m a y l e a d t o b e t t e r o u t c o m e t h a nh o m e-b a s e d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u p t o1y e a ra f t e ra n t e r i o rc r u c i a t el i g a m e n t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J].M e d i c i n a,2020,57(1):19.[15] M C N A I RPJ,WO O D G A,MA R S H A L L R N.S t i f f n e s so f t h eh a m s t r i n g m u s c l e sa n di t sr e l a t i o n s h i p t of u n c t i o ni na n t e r i o r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def i c i e n t i n d i v i d u a l s[J].C l i n i c a lB i o m e c h a n i c s(B r i s t o l,A v o n),1992,7(3):131-137.[16]郁建华,赵健,郑弘溶,等.前十字韧带术后重建的运动康复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2):42-49.[17] R E L P H N,H E R R I N G T O N L.T h ee f f e c to f c o n s e r v a t i v e l y t r e a t e da c l i n j u r y o nk n e e j o i n t p o s i t i o ns e n s e[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o fS p o r t s P h y s i c a lT h e r a p y,2016,11(4):536-543.[18]林砚铭,刘弋详,赵加松,等.运动疗法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影响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25-26.[19]J O H A N S S O N H,S O L A N D E DP,S O N I AP.As e n s o r y r o l e f o rt h e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J].C l i n t o nO r t h o p,1991,268:161-178.[20]张会敏.振动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和步态的影响[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8.[21]肖宇,文宝玉,桑蕊红,等.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病人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的影响[J].安徽医药, 2019,23(7):1430-1434.(收稿日期:2022-10-08;修回日期:2023-03-27)(本文编辑王雅洁)㊃6302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J u n e,2023V o l.9N o.1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育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育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育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2019修订稿)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促进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我院教育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经研究决定,特制定《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育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课题资助范围1.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全体教职工均可申报。

2.附属医院(含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承担康达学院教学任务的教师也可申报,课题研究主题须与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育教学相关。

第二条课题主管部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育研究课题由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具体实施,主要职责包括:1.高等教育研究所负责组织学院各部门、附属医院申报国家、江苏省、各级学会教育研究课题,同时面向全院各部门、附属医院设立院级教育研究课题,承担院级教育研究课题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及鉴定等管理工作,并做好全院教育研究课题的文件存档工作。

2. 高等教育研究所根据学院发展需要,定期向学院教职工和附属医院征集选题,提高教育研究课题对学院教学工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

第三条申报课题负责人所在部门的职责申报课题负责人所在部门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积极为课题研究提供条件,协调解决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对研究人员发生变动,研究内容上有重大调整以及须延期、中止的项目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审批,定期报告项目年度执行情况。

第二章申报、评审与立项第四条课题设立宗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育研究课题鼓励学院教职工结合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独立学院实际和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选题、发挥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院内以及学院与医院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研究;强调课题的创新性,不支持低水平的重复性或跟踪性研究,为申报更高层次的项目做好培育工作。

第五条课题申报时间1.课题由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统一组织申报,每年申报一次,申报时间原则上为每年的9-10月。

2.对于获得校级及以上立项课题但属于自筹经费的课题,学院参照同类立项课题中一般项目的经费情况给予相应的资助。

产教融合视域下妇产康复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产教融合视域下妇产康复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 TH INDUSTRY产教融合视域下妇产康复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李善凤1,周婷2,沈海川1,陈梁3,朱永贞4,孙瑗1,谭红5,陈品静11.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苏连云港 222000;2.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康复医学部,江苏南京 210000;3.灌云县伊山镇中心卫生院妇产科,江苏连云港 222200;4. 东海县温泉镇第一卫生院妇产科,江苏连云港 222301;5. 连云港市连云区妇幼保健所,江苏连云港 222000[摘要] 在产教融合教学中,妇产康复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变化的需求。

通过产学合作项目,学生获得与专业结合的学习机会,提高专业水平。

文章探讨了培养设计与规划,强调目标、需求分析,整合资源确保学生与专业结合。

产学合作项目的策划被视为关键步骤,强调设计与专业结合的重要性。

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奠定未来基础。

引入评估与反馈机制,包括学生和课程评估,持续改进教学模式,培养高质量妇产康复人才。

产学融合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优秀妇产康复人才,为专业提供更多专业人才。

[关键词] 产教融合;妇产康复;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实践策略[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3)09(b )-0034-03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ls for Cultivating Obstetricsand Gynecology Rehabilitation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on of Obstetrics and EducationLI Shanfeng 1, ZHOU Ting 2, SHEN Haichuan 1, CHEN Liang 3, ZHU Yongzhen 4, SUN Yuan 1, TAN Hong 5, CHEN Pinjing 11.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Lianyung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222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Kangda College,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China; 3.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Yishan Town Central Health Cen⁃ter, Guanyun County,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222200 China; 4.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o. 1 Health Center, Wenquan Town, Donghai County,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222301 China; 5.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enter of Lianyungang District,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222000 China[Abstract] In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training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rehabilita⁃tion talents focuses o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to adapt to changing needs. Through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projects, students obtain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hat are combined with their majors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standards. The article discusses training design and planning, emphasizing goals, needs analysis, and integrating resources to ensure the integration of students and majors. The planning of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projects is regarded as a key step,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combining design and professionalism. Students develop abilities in practice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Introduce an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mechanism, including student and course evaluation,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teaching model,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rehabilitation talents. The industry-university integration model com⁃bines theory with practice to cultivate outstand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rehabilitation talents and provide more professional talents for the profession.[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obstetrics and educatio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rehabilitation; Talent training; Teach⁃DOI :10.16659/ki.1672-5654.2023.18.034[基金项目]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育研究课题(KD2022JYYJZD002)。

医药类独立学院教考分离模式的实施探讨

医药类独立学院教考分离模式的实施探讨

摘要 : 考试是检验教 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 考核模式的改革对教 师的教 和学生的学都会有 不同程度的影响 。 文章探讨了南京 医科 大学康达学院考教分 离实施 的现状和意义, 从 扩大实施 范围的 角度 , 探讨 了实施教考分 离 的具体措施 , 并分析 了实施教考分 离时应 注意的问题。
堂教 学 的随 意性 。 为保证 教 学质 量 , 教师 会 自觉 地研 习教 学 大纲 的 内涵和 要 求 , 不断 探索 新 的教 学 方法 , 从而 提 高 自身 的 教学 水平 和教 学 能力 , 提高 教 学质 量 , 这 在 一定 程度 上 也
促 进 了 良好 教风 的形成 。

0 谚 | 蔫 |
2 0 1 7 年 0
D OI : 1 0 . 1 6 6 8 1  ̄ . c n k i . w c q e . 2 0 1 7 2 0 0 9 3
医药 类独立学院教考分离模 式的实施探讨
汤 贝 蕾
(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 院, 江苏 连云港 , 2 2 2 0 0 2 )

途径 , 笔者 发 现 , 教 考 分离 的 实施 对 教师 的教学 和 学 生 的学
习都 有积 极 的意 义 。
首先 , 促进 了 良好 教风 和学 风 的形 成 。由于 试题 根 据教 学大 纲 和考 试 大纲 命 题 , 教 师 事先 不 知道 试 题 内容 , 为 了使 学生考 出好 成绩 , 教师 必须花 费更 多 的时间和 精力钻研 教材 、 教 学 内容 , 改革 教 学方 法 , 提 升 教学 水平 , 对 学 生 的作 业 、 课 堂 纪律 等 要求 也 更 高 ; 同时 , 也 可 以杜 绝 部分 学 生考 前 借 助 “ 临 时抱佛 脚 ’ ’ 通过考 试 的想 法 , 从 而主 动 自觉地 学 习 。 其次, 强化 了命 题 的严 肃 性 , 保 证 了试题 质 量 。实施 教 考 分 离课 程 的命 题 是依 据 教 学大 纲 和考 试 大纲 编 写 ,邀 请 了教 学 水 平 高 且 责任 心 强 的教 师 集 体 命题 , 而 且 命 题 结束 后 由教 务 部 门根据 考 试 大 纲 要 求 重 新 组卷 , 这样就避 免了

实施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

实施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

122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高职院校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是基于对岗位任务的分析,在理论教学中融入真实工作岗位实践环境,实现专业课程和工作岗位的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解决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通过开发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打造师资队伍和构建评价体系,能有效推动高职院校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的实施,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基金项目:2018年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育研究课题“构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岗融通无界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项目编号:KD2018JYYJYB047)作者简介:石海峰,男,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磁共振;温竞,女,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医学影像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王鲲,男,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骨肌系统影像诊断;张浩,男,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主管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影像技术临床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12-0122-06●改革与探索实施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石 海 峰,温 竞,王 鲲,张 浩随着大型影像设备的应用和医学影像技术的急速发展,社会对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发展需要。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影像技术专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高学历人员偏少,医学影像知识面相对欠缺,其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医学影像科的发展[1]。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如何适应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全面素质,将是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从整2021年第12期改革与探索体上来说尽管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江苏省外迁办学独立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模式研究初探

江苏省外迁办学独立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模式研究初探
【参考文献】 [1]谢冬晴. 教师课堂教学伦理的评价依据和类型划分依据 [D]. 河北师范大学,2017 [2]党评文. 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 学校党 建与思想教育,2018,11 [3]徐雪梅. 关于组织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的实践与思考[J]. 职业,2018,12
·122·
序号 1
教育 部 教 发 2003 年 8 号 文件
将符合要 求 的“公 有 民 办 二 级 学 院 ”统 一 称之为“独立学院”,掀起了“二级学院”的 整顿清理之潮,不合规的取消 办 学 资 格。 经过整顿,合规办学的独立学院得到各界 的广泛认同。
3
2004 年 2 月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民 办 教
时间
国家政策
2002 年 12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民 办 教
月 28 日
育促进法》
表1
通过形式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 议通过
内容与意义 明确民办教育事业的公益性事业属性,以 法律条文的形式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事业 发展。
2 2003 年
《关于 规 范 并 加 强 普 通 高 等学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 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 意见》
智慧校园 程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一、全国独立学院发展的政策背景 1999 年,全国本科录取大量扩招,诸多普通高等学校积 极吸引社会力量,甚 至 利 用 银 行 贷 款 组 建 财 务 独 立 核 算、具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二级学院,开启了时称“公有民办二级学 院”的发展之路。 按照时间顺序,将国家与“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民办教 育、独立学院相关的政策进行汇总,如表 1 所示。 上述国家的政策与文件都将给独立学院的发展带来各 项理论依据,为举办方进一步选择独立学院的办学路径提供 指导。 二、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发展特点 江苏是全国高 等 教 育 大 省,高 等 教 育 发 展 充 分,是 我 国 独立学院设置最早的省份之一。自国务院第 41 次常务会议通 过,由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务院于 2004 年 3 月 5 日发 布,自 2004 年 4 月 1 日起

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不同入路的构建与重建

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不同入路的构建与重建

[文章编号]1009-2188(2021)05-0385-08㊃综述与讲座㊃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不同入路的构建与重建秦真岳1,王慧慧1,陈继明2,鲍明月1,郑亚峰2,肖惠超2,蒋云芬2,施如霞2(1.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大连11600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江苏常州213000)㊀㊀[提要]㊀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越来越普及,但对于大多数医生而言,如何构建手术入路和重建入路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及相关资料总结概括各种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入路与重建㊂㊀㊀[关键词]单孔腹腔镜手术;㊀手术入路;㊀妇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713㊀[文献标志码]B㊀DOI:10.16260/ki.1009-2188.2021.05.013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for Single-hole Laparoscopic Gynecologi-cal Surgery㊀QIN Zhen-yue1,WANG Hui-hui1,CHEN Ji-ming2,BAO Ming-yue1,ZHENG Ya-feng2,XIAO Hui-chao2,JIANG Yun-fen2,SHI Ru-xia2㊀(1.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116000,Liaoning,China;2.Department of Gynecology,the Affiliated Changzhou No.2People's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Changzhou213000,Jiangsu,China)Abstract:㊀Single-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generalization in gynecology,butfor most doctors,how to construct and reconstruct the surgical approaches is 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prob-lem.In this paper,various approaches and reconstructions of single-port laparoscopy were summarized based onauthors'clinical experience and related clinical data.㊀㊀Key words:single-hole laparoscopy;㊀surgical approaches;㊀gynecological surgery㊀㊀随着腹腔镜妇科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更为微创化的治疗,同时对手术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㊂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与经典的腹腔镜手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被称为 第三代外科手术 ㊂NOTES是采用内镜设备经自然体腔如口腔㊁食管㊁胃㊁结(直)肠㊁阴道㊁膀胱等通道进入盆腹腔㊁胸腔进行手术操作㊂其中,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已成为微创外科研究的新热点,因其能基本达到腹部无疤痕,美容效果好,故而受到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的青睐[1-2]㊂国内外大量文献已报道[3-4]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㊂相对于其他体腔,经阴道进行内镜下操作对正常内脏器官损伤的可能性更小㊂而妇产科㊀㊀[收稿日期]2020-06-03,[修回日期]2021-10-10㊀㊀[基金项目]江苏省 333工程 科研资助项目(BRA2019161);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2019K064);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2018年度教育研究课题(KD2018JYYJYB055)㊀㊀[作者简介]秦真岳,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019级妇产科学硕士研究生㊂通信作者:陈继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兼病区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㊂医生对阴道及女性盆腔的解剖更加熟悉,因而经阴道内镜手术在妇产科乃至外科的应用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㊂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手术(vagina-natural orifice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V-NOTES)是经阴道这一自然腔道的微创手术㊂作为一种全新的微创治疗方式,V-NOTES除了具有传统阴道手术的微创优势外,还有效克服了阴道手术暴露及操作困难的缺点,具有手术视野清晰㊁操作方便的优点㊂与传统开腹手术或多孔腹腔镜手术相比,V-NOTES的最大优点为术后腹壁无瘢痕㊁疼痛轻㊁恢复快,美容效果好㊂目前单孔腹腔镜手术已在部分三甲医院开展,若能在广大基层医院应用推广,则能更好地得以发展㊂但对于基层医院来说,手术入路平台如何建立是一个重要问题㊂基于此,许多学者探索了多种入路方式模拟专用平台进行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操作,主要包括单切口的经筋膜入路㊁外科切口保护圈连接自制手套等方法㊂作者团队自2012年开始逐步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从异位妊娠手术开始,在缺少专用单孔入路平台设备以及专用单孔手术器械的情况下,自行设计了一种穿刺法单孔三通道穿刺法,模拟专用入路平台的工作通道,并采用常规腹腔镜手术器械,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用于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并逐步过渡到更为复杂的手术㊂随后几年尝试了多种单孔腹腔镜手术入路方式,现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5-8]㊂本文通过经脐入路㊁经阴道入路及经腹壁瘢痕入路予以介绍㊂1㊀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经脐入路1.1㊀筋膜入路单孔三通道穿刺法(图1)在脐轮上方取长约15~20mm的弧形切口(图1A)或沿脐孔正中取纵行切口(图1B),切开皮肤及部分皮下组织,但不切透至腹膜以免放置的Trocar 之间存在间隙而漏气㊂置入3个Trocar,分别于切口中间或上方位置放置10mm Trocar,旁边再依次放置2个5mm Trocar,整体呈倒三角形排列以减少 筷子效应 的干扰而利于操作㊂其中,中间10mm Trocar 用于放置腹腔镜,并连接气腹管充入CO2气体形成气腹;旁边2个5mm Trocar用于放置操作钳进行操作㊂术中取标本时,作者设计制作了一种带线的手套标本袋(图1C),在其上预先留置较长的手术缝线,待手术标本套装成功后,手术缝线可较好地发挥牵引与指示作用,方便将标本套袋边缘牵拉出腹腔外(图1D),无须增加或扩大标本取出通路㊂标本取出后,用3-0或4-0可吸收线逐层缝合脐孔组织进行脐孔再造成形,注意不留腔隙,成形后脐孔与原脐孔基本无异(图1E),并可利用一侧5mm穿刺孔放置腹腔引流(图1F)㊂1.2㊀外科切口保护圈连接自制手套入路(图1)取脐部单切口,垂直逐层切开皮肤㊁皮下筋膜及腹膜进入腹腔,置入4~5cm规格切口保护圈(图1G),外接外科无菌手套,手套袖口套扎于保护圈外侧,丝线固定㊂剪开手套3个指尖,置入2个5mm Tro-car及1个10mm Trocar,丝线结扎固定,连接气腹管建立人工气腹(图1H㊁I)㊂置入10mm的30ʎ腹腔镜镜头及传统腹腔镜器械进行操作㊂具体手术方式与传统腹腔镜基本相同㊂切除的标本经入路一次性完整取出㊂最后,用3-0或4-0可吸收缝合线逐层缝合脐部切口㊂A.经脐轮上方弧形切口进行单孔三通道穿刺构建操作通道B.经脐正中切口进行单孔三通道穿刺构建操作通道C.自制带牵引线的手套标本袋D.牵引线将标本袋牵出腹壁后自10mm穿刺孔取出标本E.脐孔再造成形后 F.自一侧5mm Trocar穿刺孔引出腹腔硅球引流管G.连接外科切口保护圈H.手套入路完成微切口单孔腹腔镜手术I.自制手套入路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图1㊀筋膜入路单孔三通道穿刺法与外科切口保护圈连接自制手套入路1.3㊀单切口单通道入路(图2)术者及助手各持组织钳从两侧提起脐孔(图2A),增加腹壁至肠管的距离,防止误伤肠管㊂手术刀纵行垂直切开脐孔及上下缘,切口长约1.5~2.0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各层直至腹腔(图2B)㊂以示指中指或弯钳钝性扩张切口深部组织(图2C),于腹膜前间隙放置切口保护圈(图2D㊁E),在保护圈上连接单孔专用Port(图2F),连接气腹平台充入CO2气体至压力达12~15mmHg (1mmHg=0.133kPa)㊂从操作孔置入10mm的30ʎ腹腔镜镜头及传统腹腔镜器械进行操作㊂具体手术步骤与传统腹腔镜手术基本相同㊂切除后的手术标本经切口保护圈直接完整取出㊂最后用2-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皮下筋膜组织(图2G),再用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脐孔(图2H),重塑脐孔结构及形状(图2I)㊂A.组织钳提拉脐孔两侧 B.逐层切开脐孔至腹腔 C.钝性扩张切口下组织D.置入切口保护圈 E.安装好切口保护圈 F.安装单孔腹腔镜专用Port G.缝合皮下筋膜组织H.缝合脐孔I.重建后脐孔形态图2㊀单切口单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入路与重建1.4㊀mini切口单孔腹腔镜手术入路(图3)使用组织钳提起脐孔两侧(图3A),在脐部正中脐轮内部取长约5~10mm纵切口,确保切口不超出脐孔的上下边缘,以保证美容效果㊂切开皮肤㊁皮下组织至腹膜,采用小弯血管钳将一次性切口保护圈放置于切口内撑开切口(图3B㊁C)㊂将一次性手套腕部套在切口保护圈上并以丝线固定密封(图3D),手套各指端剪开小口,置入专用5mm Trocar并用丝线固定(图3E),其中拇指位置Trocar用于放置微型腹腔镜镜头,并连接气腹机充入CO2气体形成气腹,旁边2个Trocar放置微型操作钳进行手术操作㊂采用mini切口进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时,手术操作空间更加局限,其 筷子效应 必然更加明显㊂mini切口单孔腹腔镜手术结束后,小切口保护圈需要通过腹腔镜镜头指引,采用小弯血管钳夹取保护圈内侧缘(图3F)㊂取出保护圈,以2-0可吸收缝合线 8 字缝合皮下筋膜组织(图3G),用4-0可吸收缝合线间断缝合脐孔2~3针进行整形,重塑脐孔形状(图3H)㊂mini单孔腹腔镜专用器械见图3I㊂A.组织钳提拉脐孔两侧 B.置入切口保护圈 C.安装好切口保护圈D.丝线固定手套自制入路 E.剪开手指固定mini单孔专用Trocar F.镜头指引下小弯血管钳钳夹出切口保护圈G.缝合重塑脐孔H.缝合后脐孔形态I.mini单孔腹腔镜专用Trocar及器械图3㊀mini切口单孔腹腔镜手术入路与重建1.5㊀悬吊式无气腹单孔腹腔镜手术入路(图4)麻醉满意后,于脐部纵行切开脐孔及脐轮上下缘,长约1.5cm,逐层切开皮下组织进入腹腔,用手指或血管钳钝性分离切口内粘连组织等以扩大操作空间,可手持或弯钳协助置入一次性切口保护圈,形成操作孔洞㊂置入30ʎ腹腔镜镜头,判断手术所需牵引腹壁器械,暴露要求较高时可使用免气腹手术牵开器协助暴露视野(图4A㊁B),暴露要求简单时利用甲状腺拉钩提拉腹壁即可(图4C)㊂本术式入路及关腹步骤大致同单切口单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㊂A.使用免气腹手术牵开器手术 B.使用免气腹手术牵开器 C.使用甲状腺拉钩提拉腹壁创造空间图4㊀悬吊式无气腹单孔腹腔镜手术2㊀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经阴道入路2.1㊀经阴道前入路的构建与重建方法(图5)常规消毒铺巾后,用组织钳钳夹宫颈前后唇(图5A),采用生理盐水在宫颈上约1cm注射形成水垫(图5B),在膀胱宫颈附着处稍下方切开,找准膀胱宫颈间隙,上推膀胱组织直至找到反折腹膜㊂剪开腹膜,并用4号丝线缝合标记㊂进入腹腔,以卵圆钳推送经阴道单孔手术专用Port,建立手术通道(图5C㊁D),充入CO2气体形成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mmHg)㊂置入腹腔镜探查盆腹腔,通过Port通路放置手术操作器械进行手术㊂术中标本可直接从Port取出(图5E)㊂术毕取出保护圈及Port,可吸收线逐层关闭腹膜及穹窿,关闭通道(图5F)㊂2.2㊀经阴道后入路的构建与重建方法常规消毒铺巾后,宫颈钳或组织钳钳夹宫颈后唇,充分上提宫颈并暴露阴道后穹窿,在宫颈下方约1.5~2.0cm处做一小切口,气腹针水平穿刺进入腹腔,将阴道后穹窿处的切口向两侧延长至3~ 4cm,进入盆腹腔,置入Hangt Port阴道专用通道建立气腹㊂术毕取出保护圈及Port,用可吸收线逐层关闭腹膜及穹窿,关闭通道㊂A.组织钳提拉宫颈 B.生理盐水注射水垫 C.放置切口保护圈及阴道环建立通路D.置入专用Port E.取出标本 F.可吸收线关闭入路通道图5㊀经阴道入路单孔腹腔镜手术3㊀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经腹壁瘢痕入路(图6)麻醉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㊂取原瘢痕与腹壁正中线交点下段,切开瘢痕皮肤约1.5cm(图6A㊁B),以电刀逐层小心切开皮下各层组织至腹腔(图6C),手指或血管钳钝性扩张切口内部粘连,扩张手术操作空间,置入切口保护圈扩张切口空间(图6D㊁E),置入单孔腹腔镜专用Port(图6F),连接气腹平台充入CO2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mmHg)㊂置入30ʎ腹腔镜镜头及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㊂具体手术步骤与单切口单通道方法基本相同㊂术毕取出切口保护圈后,用可吸收缝合线逐层缝合切口(图6G㊁H),缝合后切口隐藏于原瘢痕(图6I)㊂A.切开原瘢痕下段 B.对比切口长约1.5cm[9] C.电刀逐层切开皮下各层组织进腹D.放置切口保护圈 E.安装好切口保护圈[9] F.安装专用单孔Port G.取出切口保护圈后切口H.可吸收线逐层缝合切口I.缝合后切口[9]图6㊀经腹壁瘢痕单孔腹腔镜手术入路与重建4㊀总结与分析随着对微创化的不断追求,单孔腹腔镜技术在不断改进㊂不仅在妇科领域,其他专科领域单孔腹腔镜术式的精进也都未曾懈怠[10-15]㊂单孔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瘢痕少㊁恢复快等优点,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创伤更小,但是总费用可能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㊂随着目前多级诊疗机制以及医疗联合体(医联体)政策的实施[16],基层医院应该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角色,顺应学科微创发展趋势,开展单孔腹腔镜技术可以在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使更多患者获益㊂影响单孔腹腔镜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因素较多,其中手术操作难度以及入路的构建是两个主要因素㊂操作困难主要是由于 筷子效应 及 同轴平行 的存在㊂筷子效应 可通过长期的训练以及操作时的小技巧来应对㊂ 同轴平行 可通过使用30ʎ腹腔镜镜头代替0ʎ腹腔镜镜头及经验的积累来解决㊂对于单孔腹腔镜手术入路的构建,不同入路均有各自的特点与注意事项,简要分述如下:4.1㊀筋膜入路单孔三通道穿刺法该术式入路由于不完全切透至腹膜,术后减少了切口疝的发生率㊂标本取出困难的问题可采用常规手术手套制作成专用标本套袋(图1C),采用这种自制的专用带线手套标本袋,手术标本均可成功从原手术穿刺孔取出㊂该方法简单实用并且经济实惠,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标本取出的成功率㊂4.2㊀外科切口保护圈连接自制手套入路该术式入路可用于无专用单孔Port时,可使用手套剪开示指㊁中指及小指三个指尖连接传统腹腔镜穿刺Trocar,用丝线固定手套于保护圈后注入CO2气体,由于非专用Port存在漏气风险,对于标本的频繁取出也较为不便,但成本较专用Port低㊂手术时手套较软或手套长度不合适均会影响手术操作㊂由于单孔腹腔镜手术切口小而少,术后瘢痕隐藏于脐孔,美容效果好,自制手套成本低廉,制作相对简单,可用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单孔腹腔镜技术,促进我国妇科及外科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发展㊂4.3㊀单切口单通道入路该术式作为目前单孔手术的主流入路之一,通过直视下进腹,可以避免传统腹腔镜穿刺时误伤肠管的可能㊂单孔腹腔镜手术对于患者的选择有着一定的要求,对于肥胖而腹壁过厚以及盆腔重度粘连等患者,均不适于行单孔腹腔镜手术㊂因为术中只使用Port上的三个操作孔,术中对于视野的暴露依赖于举宫器的使用㊂专用Port的使用,可减少构建入路的时间,术中对于标本的取出也更为方便快捷㊂标本袋套袋后取出时更易遵守 无瘤原则 ,尤其是处理子宫肌瘤时可以避免旋切器的使用,减少了子宫肌瘤腹腔种植的可能[17-19]㊂4.4㊀mini切口单孔腹腔镜手术入路该术式设计的理念与背景为:普通单孔腹腔镜手术仍然需要在脐孔部位切开15~30mm的切口,可能会破坏脐孔的正常形态,或多或少在脐孔部位留下疤痕;同时,脐孔正常结构的完全切开再缝合,有可能增加脐部切口疝的发生㊂如果在对脐部结构破坏性相对较大的传统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切口,保持脐孔形态结构不被破坏,一方面可以提高美容效果,另一方面可能进一步减少脐部切口疝的发生㊂基于此理念,作者在熟练开展传统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脐部切口,采用5~10mm的mini切口行单孔腹腔镜手术,获得了更好的美容效果与患者满意度㊂目前虽然有相应的微型器械及Trocar,但仍缺乏配套的微型Port,对该技术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应重视微型单孔Port及微型器械的研发,以进一步促进微型切口单孔手术的推广与发展㊂4.5㊀悬吊式无气腹单孔腹腔镜手术入路该入路可以直视下进腹,从而避免穿刺Trocar 时对肠管及大血管损伤,不仅操作灵活,条件允许时还可以将手术部位提拉出切口,在直视下利用外科器械操作㊂普通腔镜手术及其余单孔腹腔镜术式术中均需建立CO2气腹腔,以扩大腹腔空间,创造手术操作空间㊂但长时间充入CO2气体会增加如皮下气肿㊁气体栓塞㊁高碳酸血症㊁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㊁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或者合并妊娠状态且要求继续妊娠的女性患者等,应重点关注气腹的不良影响㊂基于此类患者群体,悬吊式无气腹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显而易见,不仅可以避免CO2气体充入后引发的相关并发症,还拥有单孔腹腔镜创伤小㊁术后恢复快及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㊂4.6㊀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经阴道入路基于V-NOTES的诸多优点,目前其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㊂V-NOTES具有得天独厚的美容效果,受到众多临床医生与患者的欢迎,并且已在许多医院开展㊂但是,V-NOTES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先进术式,相较于传统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具有更大的难度㊂由于手术器械与手术技术的限制,V-NOTES的应用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㊂该术式对主刀医生的技术有较高的要求,术者必须具有非常熟练的阴式手术及传统单孔腹腔镜手术基础㊂4.7㊀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经腹壁瘢痕入路随着剖宫产术式的逐渐成熟,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的女性较前增多,无论是横切口还是竖切口,伤口愈合后都会留下瘢痕㊂或是经腹外科手术,同样在腹部也会遗留瘢痕㊂而对于腹部已有瘢痕的患者,因其他病因需要再次行腹部手术时,若病例符合选择要求,可选择经腹壁瘢痕单孔腹腔镜入路,术后切口愈合形成的瘢痕与原瘢痕相重合,隐藏于原瘢痕中,从而达到相对 美容 效果㊂但因有手术史,经腹壁瘢痕入路无法避免存在盆腔粘连㊂剖宫产瘢痕位于下腹部,较脐孔更接近子宫及附件,术中可配合举宫器将子宫及附件抬起或将囊肿提拉至切口外,方便操作㊂建立入路后,不仅需要术者有耐心,也需要其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技巧及经验㊂目前单孔腹腔镜术式与传统腹腔镜术式相比,已充分证实其具有安全性及可行性㊂但是单孔腹腔镜技术若需得到更好的推广,可能需要配套器械的改进㊂随着临床医生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单孔腹腔镜手术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与应用前景㊂现在微创理念的发展奠定了单孔腹腔镜术式的趋势,相信未来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微创外科领域必将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㊂[参考文献][1]㊀刘海元,孙大为,张俊吉,等.‘妇科单孔腔镜手术技术专家共识“解读[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10(1):1-6. [2]㊀孔佳,李斌.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12):1337-1339.[3]㊀黄晓斌,谢庆煌,柳晓春,等.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 31(8):750-753.[4]㊀施晓君,金秀凤,陆松春.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41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7):561-564.[5]㊀陈继明,丁屹,杨璐,等.单孔三通道法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肿瘤[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7(5):410-413.[6]㊀陈继明,胡丽娜,刘俊玲,等.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初探[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11(5):318-320.[7]㊀陈继明,刘俊玲,陆冰颖,等.5mm微切口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初探[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12(2):118-121.[8]㊀Jiming Chen,Hongyan Gao,Yi Ding,et al.Application of 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 using 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 in gynecological diseases[J].Int J Clin Exp Med, 2016,9(7):13099-13104.[9]㊀秦真岳,鲍明月,陈继明,等.经腹壁瘢痕入路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术[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21,25(1):55-59.[10]王晓樱,李妍.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19(10):919-921.[11]刘俊玲,曹颖,陈继明,等.微切口单孔腹腔镜卵巢缝合术的方法初探[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12(5): 298-300.[12]宋玉成,沈霖云,刘伟,等.增加辅助孔的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16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19(10):945-947.[13]明葛东,朱鸿喜,陈晨,等.一针双线单孔单隧道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19(10):929-932.[14]范登信.超微通道单孔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在治疗小儿输尿管末端梗阻中的应用(附光盘)[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9,24(9):693-695.[15]肖刚.单孔腹腔镜手术中肝脏牵拉方法的应用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19(1):72-76.[16]陈皓阳,闫如玉,高镜雅,等.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医联体建设政策量化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9,38(11):20-23.[17]Seidman MA,Oduyebo T,Muto MG,et al.Peritoneal dissem-ination complicating morcellation of uterine mesenchymal neo-plasms[J].PLoS One,2012,7(11):e50058. [18]Park JY,Park SK,Kim DY,et al.The impact of tumor mor-cellation during surgery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ppar-ently early uterine leiomyosarcoma[J].Gynecol Oncol,2011, 122(2):255-259.[19]Miyake T,Enomoto T,Ueda Y,et al.A case of disseminated per-itoneal leiomyomatosis developing after laparoscope-assisted myo-mectomy[J].Gynecol Obstet Invest,2009,67(2):96-1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