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79e7a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4.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1】篇〗◆创设情境,让“祝福”具体化(教学重点)师: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周总理祝福他们什么?师:清清的水泼到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身上,周总理祝福他——生1:周总理祝福他健康长寿!生2:周总理祝福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师:清清的水泼到年轻的小伙子身上,周总理祝福他——生:周总理祝福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师:清清的水泼到天真活泼的孩子身上,周总理祝福他——生1:周总理祝福他无忧无虑。
生2:周总理祝福他学习进步,茁壮成长!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也能听到人们的祝福语?生1:过年的时候,人们互相问候,祝福大家新年好。
生2:妈妈过生日的时候,我和爸爸祝妈妈生日快乐,永远年轻漂亮。
师:是的,这些都是祝福。
周总理泼的是水,也是对傣族人民的祝福!得到周总理祝福的傣族人民多么开心啊!傣族人民——(出示句子: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生: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师:泼出去的水越多,送出去的祝福也越多,谁来再读一遍?(生读)师:多么热闹啊!多么开心啊!我感受到了那浓浓的祝福!周总理祝福人民,人民祝福周总理,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这一年的泼水节特别开心,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句子,生齐读:清清的水,泼啊,洒啊!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啊,跳啊,是那么开心!)师:你们的朗读让老师仿佛听到了那欢声笑语。
因为有了周总理的祝福,傣族人民的这个泼水节过得更开心、更幸福。
赏析:在傣族人民的泼水节里,泼水代表着祝福,泼的水越多,祝福就越多。
但“祝福”究竟是什么呢?如果只让学生理解“祝福”就是“祝别人幸福”,那显然是不够的。
此教学环节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理解周总理针对不同的人道出不同的祝福。
加上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平时什么时候能听到祝福语,自然就对“祝福”这个词语有了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也就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怀。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5db8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4.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在我们国家的南部有一个优美的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我要介绍的地方就是云南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大家想去体验一下吗?2.教师(板书:泼水节)相机认识生字“泼”,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写得窄一点,右边是个发,水泼头发,泼泼泼。
3.教师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课件,初步感受泼水节的热烈场面。
4.谁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5.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介绍一下你查的资料。
(每年凤凰花开的时候,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6.谁知道傣族人民居住在哪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7.再观察图画,图上的人们表情怎么样?穿着什么手里拿着什么?(人们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头上包着头巾,多数人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
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
人们手里有的拿着碗,有的包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8.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与傣族人民一起共度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了傣族人民,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总理和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eb5ce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4.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2个字,其中“凤凰”要求会认、会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借助插图阅读课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4、观察插图,分清主次,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1961年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1)由于课文所述内容年代较远,学生又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
(2)限于生活阅历,学生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须作简要介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扣题设问——直奔主要内容1、板书课题,读课题。
2、问题导入:(1)难忘的泼水节指的是哪一年的泼水节?(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难忘的?(两个问题涉及全篇,引导学生直奔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听出节奏、轻重、停顿和速度,进入意境。
4、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5、学生就字、词质疑(如凤凰花、泼水节、象脚鼓、龙船、祝福等。
)6、教学第3自然段——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
课文第3自然段运用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欢乐、热烈的场面。
教学时用“找一找,议一议,读一读”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和其他词语的表现力。
注意带点的字、词。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7、议一议,读一读。
8、以问促读。
(1)“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赶来”说明人们急切地想看到敬爱的周总理;“四面八方”说明各地、各方面的人都来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831cd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6e.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欢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肯定的熟悉,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味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师:今日上课,教师请来了一位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杭州的旅游景点宋城泼水节的盛况。
1、个别介绍。
2、其他同学作补充。
3、课件出示有关宋城泼水节的图片和录相。
4、积趣存疑:今日我要带着大家一起去参预傣族的泼水节。
(板书课题)教师或者学生简洁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然后在前面加之“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状况。
三、检查朗读,学习生字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留意瓣读 b à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
“由于”的“为”读 w è i。
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沟通识字方法。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利用课件嬉戏检查识字:抓“特务” 、“对号入坐”、“购置门票”。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换词比拟:“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突出凤凰花的明丽,衬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自由答复。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9b0a2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让学生主动的去读,生动的去读,在读中接近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之间心连心的情感。
2、感受到1961年的泼水节中每一个傣族人民心里的热情。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真想回到1961年,如果我有一对翅膀,我多想飞到美丽的西双百纳。
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我们将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走进美丽的西双百纳。
跟着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高兴吗?一、齐读课题——难忘的泼水节在走进美丽的西双百纳之前你们得先过了这一关。
1、认读词语敬爱欢呼幸福难忘鲜红水红色咖啡色四面八方笑容满面健康长寿(恭喜你们,过关了!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二、学习课文。
1、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课文。
2、、你来到傣族和大家玩得开心吗?把你感到难忘的事儿告诉大家好吗?3、交流反馈:A、学习第三节。
(从这一节你们感受到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理解:四面八方赶来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敲起象脚鼓傣族人民听说自己的总理要来和自己共同欢度泼水节,一下子沸腾了。
他们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总理。
傣族人民的心像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一样,兴奋,激动。
谁能把自己兴奋,激动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
指名读——齐读B、学习第4——6节1、看课件:周总理来了,来到了人群中,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外貌描写:周总理为什么身穿傣族人民的节日盛装?动作描写:同学们,你站在周总理身边,跟着总理一起敲着象脚鼓,一起跳着舞,你感到怎么样?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4节,指名朗读。
3、开始泼水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相互祝福的?自己读一读第5、6两节,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表演动作:端、拿、蘸、泼洒指名朗读课文5、6两节,其他同学可以边想象,边做动作。
采访:你感到快乐吗?你刚才祝福我们的总理什么?你听到我们的总理在为大家祝福什么呢?(祝福傣族人民五谷丰登、合家欢乐,老人长命百岁,孩子学业进步…….)跟我们的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快乐呀!齐读4——6节。
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3篇)
![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ca3c0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b.png)
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3篇)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地拼读“我会认”中的生字,并能组词。
从“我会认”的生字中自由挑选2—3个生字组词并能说一句话。
2、给“我会写”的生字找朋友,尽量区分一些同音字,以免学生混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图文结合,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和幸福,感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突出主题,点明重点。
(2分钟)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的小故事。
让我们一起说出故事的名字,生齐读课题。
(指导生读出温情的语气来)什么是泼水节呢?出示图片,师进行解说:当火红的凤凰花开放的时候,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非常隆重,相当于我们汉族的春节,每年都要举办一次。
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就成了难忘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二、检查预习情况,进行汇报展示。
(10分钟)1、读读我最棒。
(2分钟)出示大屏幕fènghuángdǎiēnqiāosǎjīnguàkāfēicǎi凤凰傣恩敲撒襟褂咖啡踩duānzhànshòu端蘸寿2、说说我能行。
(3分钟)fènghuángdǎiēnqiāosǎjīnguàkāfēicǎi凤凰傣恩敲撒襟褂咖啡踩duānzhànshòu端蘸寿3、词语对对碰。
(3分钟)龙恩寿柏泼特敬鲜脚度4、美文大放送。
(2分钟)生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小组内检查纠正。
三、图文对照,品读课文。
(28分)过渡语:伴着凤凰花的花香,踏着象脚鼓的鼓点,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难忘的泼水节。
1、生观看视频。
(5分钟)(谁的眼睛最亮,看得最认真,一会儿老师可要出题目考大家的)师:傣族人民都用什么方式在庆祝泼水节?小组内交流一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58924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1】篇〗【知识与能力】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想象当时的欢乐场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讲傣族人民热爱周总理和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语句。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任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识字,写字。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指名朗读。
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交流,教师将学生的疑问归纳整理。
二、问题阅读,初步感知1、教师谈话:这么多的疑问等着我们去解决,快快打开书,在课文中找找答案吧!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3、组织集体交流初读感受,解决以下问题:⑴泼水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⑵为什么说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⑶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来。
三、自主学习,读中识字1、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教师提出要求后,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圈出生字,并练习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生字,重点订正“恩”、“襟”、“凤”的读音。
3、生字组词读,带句子读。
4、练习:⑴接力朗读课文,分小组赛读课文。
⑵出示本课中含有多音字“好、乐、空、盛”的句子。
指名朗读,再说出它们的另一个读音,练习说话,体会读音不同,意义不同。
四、学写生字,培养能力1、学生仔细观察要求书写的生字,并试着写一写。
2、学生提出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组内评价,集体评价。
对写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五、课堂总结,布置实践活动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周恩来的故事和我国其它少数民族的有关节日。
第二课时〖教学任务〗通过朗读、感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2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2ac1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c.p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泼水节,并能描述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教学重点:了解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资料和教学展示图片,包括泼水节的图片、泼水节的中英文解释等。
2.准备一些水枪或水球,以及擦拭干净的毛巾。
教学过程:Step 1 自由阅读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一些泼水节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难忘的泼水节》。
Step 2 理解课文1.教师板书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并解读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句子。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总结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
Step 3 观察与归纳1.教师放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泼水节的场景和习俗。
2.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
Step 4 实践体验1.教师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并给学生展示一些泼水节的图片。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泼水节活动。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派一名学生扮演“水王”,其他学生使用水枪或水球向“水王”扔水。
3.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感受和讨论,学生回忆并描述自己的泼水节活动经历。
Step 5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并复习所学的重点知识点。
Step 6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并向家长询问家乡是否有类似的传统节日,以及这个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和活动。
并让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该传统节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并进行了实际的泼水活动。
通过观察和归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072ea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9.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第【1】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傣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引入,走进泼水节。
1.出示课文插图。
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你能看着这幅图猜出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并说说理由。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傣族的知识,并从中引出“泼水节”“凤凰花”等生字。
)2.朗读感悟第一段。
(1)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指名读。
(2)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火红火红:花的颜色非常鲜艳。
练习:火红火红的()一年一度:每年只有一次,泼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3)指导朗读把傣族人民的高兴、兴奋放进去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3.出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师简介。
4.泼水节年年过,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板书:难忘的)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读课题)(1)学习“襟”“褂”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特点?(衣字旁)看图了解“对襟白褂”。
(拓展:了解“大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划出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教学生字。
第二段:周恩来总理,读准“恩”。
简介总理。
第四段:(2)咖啡色长裤,看图理解。
(渗透学法:课文中的插图能帮我们更好的读懂词语,读懂句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要好好用用这些插图。
)(3)齐读第四段。
第五段:盛满,多音字: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3bcfe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6.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准确运用生词造句。
3、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2.板书“泼水节”,解题。
师: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
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沾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4.补齐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今天,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
它到底特殊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指名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给他纠正)3.再读思考:(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在带有生字的下面做记号。
4.检查初读情况。
5.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重点理解: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4d9b9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c.png)
【导语】《难忘的泼⽔节》是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篇充满温情的课⽂。
⽆忧考⼩编整理了⼩学⼆年级上册语⽂《难忘的泼⽔节》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难忘的泼⽔节教案⼀ ⼀、教材简析 《难忘的泼⽔节》是⼀篇充满温情的课⽂。
教材配有⼀幅充满热情洋溢的插图,全⽂共有8个⾃然段。
课⽂记叙了1961年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参加傣族⼈民⼀年⼀度泼⽔节的欢乐场⾯,表达了⼈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的⼼情。
由于年代久远,⼆年级的学⽣对周总理知之甚少,因此,课前可以布置学⽣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也可以让学⽣询问⾝边的长辈,了解周总理的感⼈事迹,为学习课⽂做好铺垫。
《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学段⽬标与内容中指出,结合上下⽂和⽣活实际了解课⽂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基于此,教学时应抓住课⽂中的关键词语让学⽣品词、析句、朗读课⽂,⼀⽅⾯感受泼⽔节欢乐的场⾯,⼀⽅⾯体悟字⾥⾏间所表达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教学过程 (⼀)谈话导⼊,揭⽰课题 1.师:同学们,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在我们云南省西双版纳⽣活着⼀种少数民族──傣族。
你们知道傣族⼈民每年都要过⼀个隆重的节⽇,这个节⽇叫什么? 指名回答,师板书:泼⽔节,指导学⽣认读并书写“泼”。
师:泼⽔节是傣族⼈民最隆重的节⽇,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参加⼈数最多的节⽇。
泼⽔节是傣族的新年,⼀般是在公历的4⽉中旬过泼⽔节,时间持续3⾄7天。
2.师:1961年,我们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就来到了西双版纳参加了傣族⼈民的泼⽔节,你们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 指名交流,师相机出⽰周总理简介。
周恩(1898—1976)⽆产阶级⾰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民共和国开国总理。
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于淮安,并在淮安度过童年时代。
1949年后,任中华⼈民共和国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f9628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前谈话师:小朋友们,前面的课文学得熟吗?我会放一些词组,它来自二年级刚刚学过的哪些课文,还要想一想,描绘的是哪幅画面?(出3组词语,生先读,再说来自哪篇课文,描绘什么画面。
师出示课文插图)一面队旗,一把铜号。
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一沓纸,一支圆珠笔。
一盏灯,一大束鲜花。
一片片绿叶,一串串葡萄。
一个个山坡,一位位老乡。
师:看来,我们读完一些课文,可以从中挑出一些词语,组合起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画面。
最后这一组谁能猜得出来?是课文里的画面吗?一个礼堂,一块屏幕。
一群学生,一位老师。
师:我们准备上课了!一、导入课题,学习生字师:老师用了这样一组词,记住了今天上课的画面,这会成为糖果老师一幅难忘的画面,为什么?我在这个礼堂见到了一群新的学生,他们的眼睛瞪得特别大,小身板挺得特别直,耳朵拉得特别长,笑容特别甜,老师很喜欢你们,听出来了吗?来,老师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
(板书:难忘)师:“忘”是我们今天新认识的字,上面有一个“亡”,表示丢了,下面是一个“心”,在心里丢了就是——忘(生答),在心里永远不会丢就是——难忘(生答)。
师:好,有好的东西要学会分享,老师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令我特别难忘,想不想看看?(播放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视频)师:小朋友们笑了,为什么这个视频让我难忘?上的人在干什么?生:上的人在泼水。
师:他用了一个非常准确的动作,这个动作就叫“泼”。
小朋友说到这个词都很高兴,视频里的人也很高兴,你站起来,做做这个动作给大家看看。
(生做“泼”的动作)师:他把水泼到哪里去?生:泼到人身上去了。
师:用力地把水往外倒,往外洒,这个动作就叫——生:泼。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个动作,一二三,泼!可以换一个其他泼的动作。
师:我们来看这个“泼”字,做了这个动作,还要会写它。
我们刚才泼的是什么呀?生:水。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0b818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收集有关泼水节的资料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及各民族风俗习惯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激趣(课件出示傣族泼水节活动场面)师:谁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他们在干什么?(傣族、泼水节)简介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师:你参加过泼水节吗?想亲身经历、感受泼水节吗?现在我们就去参加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师范读课文,生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识字。
①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借助字卡,生字条等。
②交流识字方法。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③游戏检查识字。
夺红旗──抢摘丰收果──把词语写在车票上,读对了才能上车旅游参加泼水节。
4.检查读课文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语句读得通顺。
指名读,挑战读,分组读,自愿展示读。
三、再读课文,交流思考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不用火红?2.学习第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来,感到特别高兴?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相关词语,理解当时人民的心情。
4.指导朗读: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前几句要做好声音和感情铺垫。
四、写字练习1.重点:思、寿、凤、凰。
凤凰二字第一笔要写成竖撇。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展示作品,学生互评互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1.出示生字卡,组词。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c5ea5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0d.png)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泼水节的场景。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视频等辅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运用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3.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氛围。
1.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1.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
1.2用语言描述泼水节的场景。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图片、视频等辅段,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
1.2学生分享自己对泼水节的了解。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3.理解课文内容3.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3.2学生分享自己觉得难忘的场景或细节。
4.学习生字4.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
4.2学生用生字造句,巩固记忆。
5.感悟课文情感5.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5.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6.描述泼水节6.1教师出示泼水节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
6.2学生分享自己的描述,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7.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8.课后作业8.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泼水节的故事。
8.2家长协助孩子用生字造句,巩固记忆。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辅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2.学生在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3.在学习生字环节,学生通过造句、分享等方式,巩固了记忆。
4.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
1.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部分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54a37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4.png)
2024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识记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及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观察图片和小组讨论,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运用“先人物后背景”的方法观察插图,学习描述场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学习周总理亲民爱民的优良作风。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泼水节的欢乐氛围和周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三、教学难点•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感悟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理解为什么这次泼水节是“难忘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背后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括泼水节的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泼水节的氛围。
•生字卡片,用于辅助学生识记生字。
五、第一课时教学结构设计5.1 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有关民族节日的知识。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泼水节的欢乐场面,激发学生兴趣。
•引入课题,介绍泼水节的来历和意义。
5.2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和生字卡片自主识记。
•教师指导生字读音和书写,强调易错字的写法。
•通过游戏或竞赛的形式巩固生字新词的学习。
5.3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尝试分段。
•小组讨论并汇报课文的主要层次和段落大意。
5.4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生字新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节日文化,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生字新词:[列出本课生字新词]课文层次:•引入:泼水节的来历和意义•描述: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共庆泼水节•情感:欢乐、团结、难忘七、课后反思(此部分需要在课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课堂效果进行填写)•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等。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难忘的泼水节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难忘的泼水节 优质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e0c27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7.png)
课题17难忘的泼水节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语言运用: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审美创造: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
【课前解析】《难忘的泼水节》讲述了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
本课教学重点在是引导学生练习借助具体事物复述场景。
关注课文:学习第1、2自然段,可先适当向学生作一些背景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周总理的身份和他百忙之中抽时间与傣族人民过节,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傣族人民的欢乐和幸福。
学习第3自然段,可以让学生先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语句,然后抓住“赶来、洒满”等词语体会傣族人民急切、激动的心情,通过“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对比,体会龙船花炮之多,欢迎场面之热烈,最后通过朗读体会当日的盛况,感受傣族人民热爱总理的心情。
第4-6自然段,教学时要图文对照,体会情感。
通过朗读,边读边想象泼水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同喜同乐的心情,体会心心相印的深厚情意。
第7、8自然段,连用两个感叹句,反复强调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永远难忘,引导学生读出陶醉在幸福之中的感觉。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8个字,包含独体字、左右、上下、半包围4种结构,可以根据字的结构归类学习,整体把握。
其中“泼”要强调右边是“发”,不要写成“友”,“令”要重点提醒不要丢了最后一笔点,和“今”区分清楚。
关注词语:“难忘、泼水节、一年一度、四面八方、龙船、花炮、欢呼、人群、欢乐、开始、柏树枝、多么”。
提醒学生读好“一年一度”中“一”的变调。
借助图片读词语“龙船、花炮、柏树枝”,随文识记巩固“难忘、泼水节、一年一度、四面八方、欢呼、人群、欢乐、多么”。
【教学目标】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12个词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33a44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6.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1】篇〗课前谈话1.教师打出三组词语:它来自二年级刚刚学过的哪些课文?描绘的是哪幅画面?一面队旗,一把铜号。
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一沓纸,一支圆珠笔。
一盏灯,一大束鲜花。
一片片绿叶,一串串葡萄。
一个个山坡,一位位老乡。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方法:我们读完一些课文,可以从中挑出一些词语,组合起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画面。
3.再出示一组词语,请学生猜画面,导入新课:一个礼堂,一块屏幕。
一群学生,一位老师。
一、导入课题,学习生字1.教师用了这样一组词,记住了今天上课的画面,引出“难忘”,板书“难忘”并学习“忘”字的结构。
2.播放难忘的视频: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视频。
3.思考:为什么这个视频让我难忘?上的人在干什么?(1)学生回答。
(2)教师强调“泼”字的写法,解释“泼”字的意义。
(3)学生做“泼”的动作。
4.读课文中的两句话,体会“泼水”的快乐心情,教师指导:清清的水,泼啊,洒啊!人们笑啊,跳啊,是那么开心!5.引出“泼水节”,板书,补全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新词1.出示自读要求:(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号。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思考:泼水节是哪里的节日?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教师用“听清楚这个要求的竖起手指”的办法强调“自读要求”的内容。
2.带着三个学习任务读书。
(师提醒:自己读自己的,不受别人打扰;生自主读课文)3.教师总结巡视中发现的问题。
4.问题反馈:(1)泼水节是哪里的节日?在第几自然段?教师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读: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们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教师强调“傣族人民”“少数民族”等词语。
(2)教师出示代表傣族习俗和习惯的象脚鼓、银碗、柏树枝、凤凰花等四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猜,并说出依据。
学生答,教师依次强调,并对“白银”和“一年一度”进行扩展训练。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21a77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a.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第【1】篇〗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教学本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并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积累重点词句,并进行简单的拓展运用。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激情朗读,体会课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浓。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难点】体会人民和周总理心连心的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周总理资料,在班级进行周总理资料展示,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课前欣赏云南傣族的民俗风情。
一、字词引领,巧入文本。
1、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组的,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正在干什么?2、教师介绍傣族泼水节3、聪明的孩子一定知道,这就是与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有关。
(齐读课题)把你想重读的词读重一点,再读一遍。
4、小声地、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勾画出来。
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
出示词语:凤凰花对襟白褂咖啡色踩着端着盛满敲起鼓蘸了水周恩来齐读,最后剩下“周恩来”。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名字——出示周恩来的,配上文字:他12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他是共和国的第一位国家总理。
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新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有他的心血;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是他的朋友。
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你想认识他吗1961年,傣族人民就有幸见到了他,并且和他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板书:1961年),去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在我们国家的南部有一个优美的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我要介绍的地方就是云南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大家想去体验一下吗?
2.教师(板书:泼水节)相机认识生字"泼",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写得窄一点,右边是个发,水泼头发,泼泼泼。
3.教师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课件,初步感受泼水节的热烈场面。
4.谁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
5.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介绍一下你查的资料。
(每年凤凰花开的时候,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6.谁知道傣族人民居住在哪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
7.再观察图画,图上的人们表情怎么样?穿着什么手里拿着什么?(人们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头上包着头巾,多数人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
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
人们手里有的拿着碗,有的包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8.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与傣族人民一起共度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了傣族人民,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总理和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9.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二、探究新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初读情况(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主要讲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情景。
)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齐读。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1~3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短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开时就是泼水节到来时,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
(火红火红的)
(2)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今年"指哪一年?(今年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人们特别高兴。
"今年"指1961年)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描写人们动作的词语。
(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如果把"赶来"换成"走来"行吗?为什么("赶来"有"急切"的意思。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大家都愿意来到最热闹的地方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听说周总理也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总理,大家恐怕来晚了,赶不上和周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个大早。
)
人们把最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表示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和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
由此可以看出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
位。
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一读有关句子。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江面驶过很多轮船,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非常热闹。
)"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读?(人们渴望见到总理,今天愿望终于实现,人们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
用欢呼声表达自己的情感。
读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4~6自然段
(1)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这一自然段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以及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的情景。
)
(2)看图上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
(3)画出这一段中描写总理动作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和人民是一家人。
)
(4)小组学习第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民祝福。
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他健康长寿。
)
(5)齐读第6自然段,这一段写了什么?(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
把节日热烈、欢愉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4.学习7~8自然段
(1)这两个句子各用上叹号表达了什么?"幸福哇" "难忘啊"提到句子前面起突出和强调作用。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难忘的?(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把幸福欢及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
(3)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难忘"。
三、归纳总结
我们为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让我们齐读课文,来表达我们队总理的热爱吧!
1.齐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当堂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填空,再读一读。
()的地毯()的龙船()的头巾()的花炮()的泼水节()的山峰(鲜红的地毯漂亮的龙船水红色的头巾好看的花炮难忘的泼水节高高的山峰)
板书设计
17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傣族人民
泼呀,洒呀笑哇,跳哇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