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
一、定义
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是指前人留下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文化遗产: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其中无形文化遗产就是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前人留下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无形的、现已濒临失传的技艺及习俗。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什么?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必须是"老祖宗留下来的"。
非物质文化文化必须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它应该同时具备三个特点,即传承性、口头性和可塑性,后两个特点是由传承性衍生出来的。
1.传承性
所谓传承性,就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被人类以集体、群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没有具体的创造者,即使有,也是后人对前辈已有技艺或习俗的加工和创新。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可以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它们均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和探索中才形成的。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火药则是秦汉时期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的;而造纸术的发明者虽冠以蔡伦,但他决非首创者,他是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即使与今天的手工造纸,也有一定的区别;同样,毕升也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活字印刷。
是不是我们的祖宗留下来的,这是我们判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个标准。
2.口头性
所谓传承,指的是传授继承,即师传徒承,而师传形式有口头传承和书面传承。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一直没有得到过与精英文化同等的地位,有关史籍志书也难得有记载,其传承形式主要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具有很强的"口头性",而很少以书面形式流传下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传在农村,绝大多数的继承人是文盲,他们不可能把自己掌握的技艺和习俗整理成书,而且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着许多规矩,如"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等,许多技艺属独门绝技,往往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人亡艺绝,这也使非物质文化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最典型的就是一些拳术,由于其传承的口头性,许多绝技都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3.可塑性
因为具有口头传承性,就必然有可塑性。所谓可塑性,就是它具有流变的特点,是"活态"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可塑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口头传说和表述及其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以及传统工艺技能等遗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们的文化内涵是通
过人的活动表现的,通过人的活动传达给受众( 或物体) 。这一点与物质文化遗产明显不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塑性",还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传播过程中的变异、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管经历多少年或多少代人,它都不会脱离各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并创造出新的文化内容,一代代下来,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也就是说,它是通过人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对于上一代的技艺、方式可以凭着个人及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智加以创新改造,进行再发展,可以说,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活态的。
如武术中的太极拳,从陈式到杨式,再到吴式,还有现在流传的八十八式、二十四式等等,有一个完善的过程,那是我们的先祖结合各种拳术特征,根据不同人的特点不断综合创新出来的。它决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不同于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作为实物,是死的,是一成不变的。
二、应该是"濒临失传的"。
1700年前,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
那么,"木牛流马"是什么样子的?自古以来,莫衷一是。说什么的都有,这里我要说的是,木牛流马可以说是我们老祖宗智慧的结晶,也就是说,它符合非物质遗产的第一个特点,那么,它属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值得商榷。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应该具备"濒临失传的"的"濒危性",也就是说,这项技艺或习俗,到目前为止,尚有传承人,(至少也要有人懂得这顶技艺或习俗的制作过程)。而木牛流马不具备这个特点,也就不在非遗之列。非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濒危性"。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日益受到损害和破坏,有的濒临失传甚至灭绝。这也是我们这次普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所在,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理成册,就是想把这些濒临失传的技艺或习俗留给下一代,不至于千百年后,我们的后辈谈起这些东西,就像现在我们谈起木牛流马一样不知所云。
那么,我们普查时,就应该按照这个特点进行严格地筛选。一些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但现在仍是人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却经过现代化的技艺进行改进的技艺,就应该排除在这次普查之外。
酒,仍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的制作方法,也在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范畴。但我们要注意的是,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酒的制作都采用了现代技术,比起人工制作不知快了几倍,虽说这个过程还保留着几许人工痕迹,但现代制酒技术并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块,而我们要调查的,是如何进行人工制作酒。也就是说,在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做酒的。这一技术,我想在我市各大酒厂里,一般的工人可能很难讲述,只有那些上了年纪的工人还记得。但是,在农村,手工制作酒类,仍然广泛存在,如蕃莳烧、糯米酒等等。
还有绣花、造纸等等,它们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早已失去了原先的面貌,虽说有些技艺和习俗农村仍然顽强地流传着,但可以肯定的是,再过一段时间,这些技艺的纯手工制作会失传,我们这次普查,正是要把这些濒临失传的东西挖掘出来,留给我们的子孙。
当然,还有一些由于近年的发展被淘汰但尚有传承人在的技艺与习俗,也是我们普查的重点。比如说丧葬,随着火化的实行及丧葬的简化,除了在农村能见到那些古老的仪式外,这些习俗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眼帘,最典型的如棺材的制作。我曾问过几位身边的中小学生,他们都不知棺材为何物,只说"在电视上看到过"。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现在能制作棺椁的老艺人大有人在,他们都是这一技艺的直接见证人,如果不及时普查,以书面形成保荐这一技艺,若干年后,恐怕在电视上也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