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大变形软岩巷道底鼓治理技术
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反底拱支护技术

性差 。
度 降低 , 井 下巷道 卧底 时 的实 际破坏 状况 表 明 , 井下
应 力型 底鼓 主要 显现 为层状 结 构底板 底鼓 。 ( 4 ) 巷道 未 进 行 底 板 支 护 , 巷 道 拱 顶 和 两 帮 采 用 普通 的锚 网喷 支 护 强度 与 深 部 地 应力 相 比太 小 , 所 以巷 道收 敛变 形 严 重 , 巷道 多次 返 修 后还 是 处 于
观 测, 巷 道 平 均底 鼓 量 为 9 7 mm, 对 底 板 浇 灌 反 底 拱 前 后 巷 道 变 形 情 况 进 行 了对 比 , 有 效 解 决 了矿 井深 部 极
软 岩巷道底鼓治理难题 。
关键词 : 深部巷道 ; 底鼓 ; 反底拱 ; 钢 筋 混凝 土 ; 软 岩 中 图分 类 号 : T D 3 5 3 文 献标 志 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3 —0 5 0 6 ( 2 0 1 4 ) 0 7— 0 0 2 7—0 2
不稳 定状 态 。
+ 5 3 5 m 轨道 石 门在 掘进 期 间 , 巷 道变 形 严 重 ,
具体 表 现为底 鼓 、 两 帮收 敛 、 肩 窝下 沉 , 拱 顶 喷浆 体
3 反 底 拱 支 护 设 计 及 施 工
3 . 1 反 底 拱 支 护 设 计 方 案
收 稿 日期 :2 0 1 4— 0 2— 2 5
次, 给掘 进任 务 的完成 带来 很大难 度 。
因此 , 找 出适用 于该 类 型软 岩巷 道 的底鼓 控制 方 法 ,
提 出合 理 有效 的支 护 对 策 , 有 利 于实 现 矿 井 巷 道 安 全、 高效 、 快 速 施 工 。该 矿 因地制 宜 , 在实 践 中摸 索 和 引进 新技 术 , 结合 矿井 现 场地 质条 件 , 提 出深部 极 软 岩巷 道 反底拱 支 护 技 术 方 案 , 应用该技术取得 了 较好 的控制 效果 。
深井软岩巷道底鼓治理技术探讨

深井软岩巷道底鼓治理技术探讨摘要:目前,随着煤炭需求的增多,我国煤矿以10-25m/a的速度向深部延伸,矿井开采强度和开采速度逐年增大,井下岩体环境表现为“三高一扰动”的特性,据统计深部永久巷道返修率高达90%,大部分为底鼓治理工程。
这类问题给深采矿井,特别是软岩矿井的建设和生产带来极大困难。
因此,巷道底鼓的预防、控制和治理已经成为深部巷道稳定控制的重点。
关键词:深部矿井;软岩巷道;底鼓机理;技术深井软岩巷道由于其地应力大,容易受水、风,超前支承压力、机械扰动等作用极易发生底鼓。
底鼓是矿井巷道中常发生的一种动力现象。
在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中,人们已经能够将顶板下沉和两帮移近控制在某种程度内,目前多数还是由于底鼓引起的。
这类问题给深采矿井,特别是软岩矿井的建设和生产带来极大困难。
因此底鼓治理问题对于我国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提高人员安全保证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 巷道底鼓形成机理在底鼓的形成机理方面,众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一方面根据岩石本身力学特性,分析岩层压曲、扩容和膨胀各个过程中应力与变形相互作用,预测巷道底鼓程度;另一方面应用弹塑性薄板理论、梁理论和流变理论建立巷道底板力学模型,系统分析底板岩层极限承载力、变形以及制约底鼓发生的条件。
2深井软岩巷道底鼓影响因素2.1 围岩应力当围岩应力达到一定条件时,巷道底板破坏。
围岩应力越大,底鼓越严重。
随着采深增加,上覆岩层重量随之增大,形成的支承压力较大,于是巷道围岩产生压缩变形、剪切破坏等现象。
在加强顶板和两帮支护的情况下,底板强度相对较弱,这样两帮岩体可嵌入底板,因而产生底鼓。
对于深部巷道,构造水平应力一般均大于自重应力。
在构造应力集中带,由于构造应力的作用,薄层页岩顶板一般沿层面滑移,厚层砂岩顶板则以小角度或小断层产生剪切,从而失稳冒落;在高水平应力作用下,巷道首先从支护弱面导致底鼓。
2.2 水理作用由于水的作用减少了岩石层理、节理和裂隙间的摩擦力,使岩石的整体连接强度降低,使岩体沿岩层的节理面、层理面和裂隙面形成滑移面,并将原来层间连接紧密的岩体分为很多薄层,甚至完全丧失强度。
巷道底鼓的处理方法

巷道底鼓的处理方法嘿,巷道底鼓的处理方法,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呢。
咱先说说为啥会有巷道底鼓吧。
一般来说,可能是地压太大啦,或者是水的影响啥的。
反正这底鼓起来了,可不好办,得赶紧想办法处理。
一个办法呢,就是用锚杆加固。
在巷道底部打上锚杆,就像给它钉上钉子一样,让它别再鼓起来。
锚杆的长度和直径得根据具体情况选好哦,不能随便乱用。
打锚杆的时候要小心,别打到不该打的地方。
还可以用混凝土浇灌。
把底鼓的地方挖开,然后用混凝土填上,等混凝土干了,就结实了。
不过这混凝土的配比可得弄好,不然不结实。
浇灌的时候也要注意,别弄得坑坑洼洼的。
另外呢,也可以用支架支撑。
在巷道底部安装一些支架,把底鼓的地方顶住。
支架的种类有很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安装支架的时候要牢固,不能松松垮垮的。
还有哦,如果是水的问题,就得把水排出去。
可以挖一些水沟,或者安装排水管道,让水别积在巷道里。
不然水一直泡着,底鼓会越来越严重。
我给你讲个事儿吧。
有个煤矿,他们的巷道底鼓得可厉害了。
一开始他们也不知道咋办,就试着用锚杆加固,但是效果不太好。
后来他们又用混凝土浇灌,可还是不行。
最后他们请了专家来,专家一看,原来是水的问题。
他们赶紧挖了水沟,把水排出去,然后又用支架支撑了一下,这下底鼓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所以啊,巷道底鼓的处理方法有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不能盲目乱搞,不然可能会越弄越糟。
你要是遇到巷道底鼓的问题,就好好想想办法,肯定能解决的。
大平矿深软岩巷道底鼓治理技术探讨

见柱状图 ) . I源自- - - -_ i _;
。 “
_
・ - : : : . : ¨
: : :: : :: …
; 【; i : i i
4 . 3试验地点的选择 实验地点为 2 1下部水仓巷道 内,巷道 标 高平均都在一 2 7 0 米, 层位 比较混乱 , 岩层 位于 I J 7灰岩 附近掘进 ,岩性主要为砂质泥 岩 、灰岩 ,预计巷道顶部上距二 1 煤层法线 距离 3 7 ~ 3 O米 。岩层变异情况系数较快。
关键词 :岩巷 ;深层加 固;研 究与应用
1 矿井概 况
大平煤矿始建 于 1 9 8 2年,1 9 8 6 年 6 月 2 8日移交生产 , 设计年生产能力 9 0万吨/ 年, 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 山方式开拓 , 设计有六 个采 区, 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大平煤矿总 体 形态为 一轴 向近 东西 向东倾伏 的 向斜 构 造 ( 大冶向斜 ) 。断裂 比较发育 ,以东 西走 向的逆断层为主 , 伴有正断层及宽缓褶 区 , 其 中桥板河逆断层 、周山逆断层 、马沟逆断 层落差均在 5 0米 以上 ,对煤层和采区划分 影 响较大 。 随着矿井逐渐 向深部区开采 ,矿压显现 越来越大 , 巷道后期维护工程量大 ,特别是 在开采深部软岩巷道时底鼓现象难 以控 制 , 单靠支护技术无法满足巷道抗 压能力 , 为了 提高该处巷道的使用期限 , 为此我们在岩巷 掘进工作面采取底部加 固, 改善底板预防底 鼓作用 , 然而形成外载力与岩体共同承载体 系并保持较好的试验方案 , 发挥底板与巷道 整体承载能力。通过对此我们 采用了底拱 、 锚索联合加固方案 , 发挥 出对底板治理技术
科 技创新 2 0 1 4年 3月 ( 下)
大平矿深软岩巷道底 鼓治理 技术探讨
14、深部软岩巷道底鼓控制技术研究

深部软岩巷道底鼓控制技术研究赵善良摘要:针对淮北童亭煤矿7216机巷底鼓严重的现实问题,对原支护方式做了理论分析,提出锚网索反底拱维修的技术方案,并在力学机理分析基础上,对童亭煤矿深井锚网索反底拱支护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
最终实现成功支护,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技术效果。
关键词:底鼓联合支护巷道稳定性锚杆支护O 引言童亭煤矿7216机巷埋深-650m,属于“三软”煤层,采用锚网索支护方式。
由于巷道压力大,随巷道掘进严重变形。
虽经补打锚索锚杆,但仍效果不理想,底鼓严重,巷道断面减小达不到通风、行人要求,对童亭矿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有效防止巷道底鼓,对童亭矿7216机巷锚网支护破坏机理和反底拱支护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图1 7216工作面煤层综合柱状图1 工程概况及巷道破坏特点1.1 工程地质及支护概况7216机巷在2009年9月开始施工,巷道沿7煤煤层顶板掘进,全长640 m。
原巷道设计:净宽4.0 m,净高2.6m,采用锚网索支护。
顶板打5根φ22-L2400mm高强锚杆,挂5孔3.8m长M4钢带、铺菱形金属网,锚杆间距900mm,排距800mm,允许误差±100mm。
上帮打4根φ22-L2000mm高强锚杆,挂4孔2.8m长M4钢带,铺菱形金属网,锚杆间排距800±100mm。
下帮打3根φ22-L2000mm高强锚杆,挂3孔1.8m长M4钢带,铺菱形金属网,锚杆间排距800±100mm。
在巷道顶板每隔2排钢带(1.6m)打2根φ17.8-L7300mm预应力锚索,居中布置,锚索间距1.3m。
1.2 巷道破坏情况及特点巷道由于施工周期长,在机巷与切眼贯通后破坏严重,主要表现在巷道底板强烈的底鼓。
底鼓平均超过顶底板移近量的3/4。
巷道多处不够1.5m高,最矮处仅1.0 m高。
巷帮钢带大幅度扭曲失效,多数帮锚杆悬空、失效,网片撕裂。
2 巷道强底鼓主要因素分析2.1 地应力高地质条件差巷道中,底板岩层的强度和结构状态(破碎结构、薄层结构、厚层结构)对巷道底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深部软岩硐室底鼓治理优化探讨

面, 但 施工 人员 在处 理方 面 时考虑 不周 , 只对两 帮与 顶板 进行 了一 次锚 网索 支 护 , 对 于 硐 室 底板 的支 护 处理 却有所 遗 漏 , 导 致硐 室 的结构 出现 了薄弱层 次 , 对 周 围岩层 又施 加 了不 少压力 , 增 加 了岩石 的负担 ,
鼓 现象 发生 。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5 0 - 6
4 ) 工 程 水 对 岩 石 造 成 的影 响 。在 施 工 过 程 中, 由于施工 人 员忽 略 了周 围岩层 强度偏 低 的 问题 ,
施 工过 程 中产生 的水 分会 对周 围岩 石 的强度 造成 一 定 的影 响 。流水 经 过岩 石 的 时候 , 会 对 岩 石 的 内部
结 构侵 蚀 , 从 而 降低衍 射 的强度 , 使 岩石 很容 易发 生
较大 , 在 施工 过 程 中需要 很多 的交 叉点 进行 衔接 , 在 空 间布 置方 面显 得 比较 密 集 , 导 致硐 室周 围 的支 撑
索补 强 、 架棚 、 喷注 浆加 固。硐室 相关 辅助 支护 设备 如下 : 注浆 管规 格 : 6分 注浆 管 , 长1 . 5 m; 锚 索 隔棚 布置 3根 , 锚 索 规格 :D 2 0 m m X 7 3 0 0 m m; 固棚 锚
摘
要: 由于施工人员在进行深部软 岩开采时 , 对底鼓 现象 的处理技 术还存 在一些 问题 , 在施 工过程 中经
常会 出现岩石变形 或者 岩石被破坏的现象 。文 章结合 实际情 况 , 针对施 工人员 在处理底 鼓技术 方 面存在 的一些 问题 , 研究 了处理深部软岩硐 室底鼓 现象的办法 。
煤矿深部巷道底臌治理的技术研究

煤矿深部巷道底臌治理的技术研究作者简介:马跃(1972-),男,江苏新沂人,技术员,从事煤矿技术管理工作。
摘要: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围岩变形量越来越大,其中巷道底臌是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一种主要方式,文中对巷道底臌的类型及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巷道底臌的治理现状及防治措施,以期能为巷道底臌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巷道底臌;围岩变形;类型;机理;治理现状;防治措施1前言目前,我国煤矿开采深度正以每年10~15m的速度增加,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很多煤矿将进入到1000~1500m的深度。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巷道维护普遍比较困难。
煤矿巷道底臌是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一种主要方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力学过程,它与巷道围岩性质、应力状态及维护方式密切相关。
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巷道底臌量可占到巷道顶、底板移近量的70%以上。
同时,底板的稳定性显著影响着两帮及顶板的变形和破坏。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大,巷道底臌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巷道底臌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不仅显著增加了巷道的维护费用,而且对巷道顶板和两帮的稳定性极为不利,严重影响着矿井的正常生产。
为了满足巷道断面要求,在煤矿生产中必须及时组织人员对底臌变形巷道进行多次卧底(拉底),每次卧底将耗费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控制底臌是深部巷道支护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2巷道底臌的类型由于巷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底臌围岩性质和应力状态的差异,底板岩层鼓入巷道的方式及机理也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2.1挤压流动性底臌挤压流动性底臌通常发生在直接底板为软弱岩层(比如粘土岩、煤层等),两帮和顶板比较完整的情况下,在两帮岩柱的压模效应和应力的作用下,松软破碎的底板岩层向巷道内挤压流动,形成的巷道底板变形。
2.2挠曲褶皱性底臌挠曲褶皱性底臌通常发生在巷道底板为层状岩石,其底臌机理是底板岩层在平行层理方向的压力作用下,向底板临空方向挠曲而失稳,底板岩层的分层越薄,巷道宽度越大,所需的挤压力越小,越易发生挠曲性底臌。
深部复杂软岩大巷底鼓治理技术

深部复杂软岩大巷底鼓治理技术摘要: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软岩巷道的松软破碎、高应力、大变形、支护难度大的工程问题日益严重,底鼓现象已成为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主要特征之一。
通过分析赵固一矿东翼轨道大巷底鼓机理,提出了软岩巷道控制底鼓的治理技术。
工程实践表明,在深部复杂的软岩巷道支护中,此技术能有效控制巷道底鼓,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关键词:软岩底鼓治理技术1. 底鼓现象赵固一矿东翼轨道大巷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巷道净宽5.0m,直墙高1.6m,S净=17.81㎡。
坡度为+5°上山,采用锚网索喷支护,初喷混凝土厚度70mm,打锚杆挂网复喷混凝土厚度80mm。
锚杆采用Φ20×2400mm全螺纹等强锚杆,全断面铺设钢筋网,挂钢筋梯。
从巷道变形情况来看,支护效果不好,巷道底鼓量大,最大底鼓量达1200mm,两帮向外鼓出量大,最大达到800mm,顶板变形、掉包、下沉,喷层开裂脱落。
2. 底鼓发生原因分析2.1 巷道围岩岩性较差。
巷道埋深为-521~-516m,从柱状图(图)看,东翼轨道大巷围岩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不仅岩块强度较1低,完整性差,而且岩体结构面极为发育,围岩整体强度较低。
同时受落差15~150m的F16毛屯大断层影响,围岩更加松散破碎,原有节理、裂隙扩展,产生新的裂隙,导致巷道围岩整体强度进一步降低。
在构造应力影响下,巷道围岩应力水平远高于围岩体自身的强度。
图1 东翼轨道大巷综合柱状图2.2 东翼轨道大巷由于巷道断面大、交叉点多、空间布置密集(图图3),围岩应力峰值互相叠加。
巷道掘出后易产生整体变形量大、2、长时间流变特性,单纯的锚网索支护难以控制巷道围岩的强烈变形。
图2 东翼轨道大巷平面布置图图3 东翼轨道大巷剖面布置图2.3 无控底措施图4 东翼轨道大巷原支护断面图在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中,支护结构的压力来自四周。
由于一次支护只对顶板和两帮进行锚网索支护,巷道底板没有进行支护,处于开放状态,就形成支护结构的薄弱带。
浅析深部软岩巷道底鼓机理及控制技术

科技 论坛
浅析 深部软岩巷道底 鼓机理及控制 技术
左 超
( 安 徽 理 工 大 学 煤矿 安 全 高效 开 采 省部 共 建教 育部 重 点 实验 室 , 安徽 淮南 2 3 2 0 0 1 )
摘 要: 进 入深部开采阶段 , 面对 日益严重的软 岩巷道底鼓 问题 , 本文从巷道底鼓 产生机理和底鼓的破坏程度 两个方面对巷道底鼓 进行 了分类 , 分析 了巷道底鼓的影响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 总结 了深部软岩巷道底鼓控制 的防治措施 。工程 实践表明: 采 用联合 支护加 固的 方法 , 能有效控制巷道底鼓。 关键词 : 深部开采 ; 巷道底鼓 ; 底鼓机理 ; 防 治措 施
目前 , 我国煤矿开采 深度 逐渐增加 , 预计未来 很多煤矿 将转为
千米深井。煤 矿在深部开采时 , 地质环境 复杂 , 在多场 、 多相耦合作 用下 , 深部巷道支护 特别 是深部软岩巷道支 护更加 困难 , 巷 道底 鼓 现象尤 为突出 。巷道底板稳定性更加难 以控制 , 强烈的底鼓不仅 带来大量 的维修工作 , 增加维护费用 , 而且底板大 量变形经 常导致 巷道 两帮及顶板 变形 , 从 而使整个巷道失稳 , 给安 全生产带来严 重 威胁嘲 。 因此 , 在深部软岩巷道 的底鼓防治研究对深部矿井 的安全生 产有 着重要 的影响和意义 。 本文在对深部 软岩巷道底鼓 的产生 机理及底 鼓类型进行 总结 的基 础上 , 对巷道底鼓 防治方法进行 研究 , 并通过工程 实例对综 合 性加 固法 的底鼓控制方法进行实验 。 1巷道底鼓的类型 1 . 1 按巷道底鼓产生机理分类 。 由于巷道地质条件 、 围岩性质和 应力状态 的不 同, 巷道底鼓产 生的机理也不 同, 底鼓 主要分为挤压 流动性底 鼓 、 挠 曲褶皱性底鼓 、 剪切错 动性底鼓和遇水 膨胀性底鼓 4类 。不同类型的巷道底鼓 , 都有各 自不 同的特征 。 1 . 1 . 1 挤压 流动性底鼓 。此类底鼓常发生 于软弱破碎底板 ( 如 煤、 粘土岩 等 ) , 两 帮及顶板强 度远大于底板 岩体强度, 底板 受到严 重挤压形成挤 压流动性底鼓 , 如图 1 ( a ) 。 1 . 1 . 2 挠 曲褶皱性底鼓 。 此类 底鼓是在平行于层 理方 向的压力作用 下 , 底板岩层 向巷道 内部挠 曲 褶皱使底板岩体失稳产 生的 , 如图 1 ( b ) 。底 板岩层分层越薄 , 巷道越 宽, 底鼓量也越大 。1 . 1 . 3剪切错动性底鼓 。巷道直接底 板为厚层岩 体, 在高应力作用下 , 底板受剪切作用 发生破坏 , 底板岩层 由于剪切 破坏出现楔块 体 , 相互错动的楔块体造成巷道底鼓 , 如图 1 f c 1 。1 . 1 . 4 遇水膨胀性底鼓 。通 常 , 含有蒙脱石 、 伊利 石等的粘 土岩层浸水后 , 岩石 强度 弱化 , 同时便随体积的急剧增大 。 在井下生产 中, 膨胀岩底 板遇水会迅速膨胀 。 形成膨胀性底鼓 。 1 . 2按巷道底鼓破坏程度分类 。 根据巷道底鼓 的破坏程度 , 巷道 底鼓 可分为以下 4 类: 1 . 2 . I 轻微底 鼓 , 底鼓量 为 1 0 0 2 0 0 m m, 巷道两 帮基本 没有移 动变形 , 底板 出现微小 裂痕 , 顶板局部开裂 , 底板轨道有 轻微鼓偏 , 断面收缩量小 , 巷道底 鼓不严重 , 不影 响正 常使 用 , 如图 2 ( a 】 。1 . 2 . 2 明显底鼓 , 底鼓量为 2 0 0~3 0 0 m m, 巷道底鼓 现象明显 , 底鼓 速度增 加, 3 4天底鼓量可达 2 0~5 0 m m。 巷道两帮发生内移变形 , 顶板下 沉, 巷道底板起鼓 , 轨道偏斜 , 水 沟被挤 , 喷层开裂 , 需要及时进行巷 道 维护 , 如图 2 0 ) 。1 . 2 . 3 严 重底鼓 , 底鼓量为 3 0 0—5 0 0 mm, 底鼓速 度迅速增 大 , 一昼夜的底鼓 量可达 5 0~l O O m m, 底鼓持续时间长 , 巷 道 两帮移近量增 大 , 顶板 下沉 、 开裂 , 枕 木鼓 歪 、 鼓断, 轨 面鼓偏 , 水 ( c )严重底鼓 ( d )破坏性底鼓 沟挤坏 , 巷道喷层裂缝较 大 , 严重影响煤矿 的安全生产 , 必须及时进 图 2 巷 道 破 坏 分 类及 其示 意 图 行 翻修 、 扩修 处理 , 如图 2 ( c ) 。1 . 2 . 4破 坏性 底鼓 , 底鼓 量达 5 0 0~ 8 0 0 u t r n , 底鼓发展迅速 , 对巷道两帮 、 顶板及底板结构的稳定性破坏 巷道底鼓 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影 响。 2 . 1 底板岩性 。巷道底板岩性对巷道底鼓 的形成起决定性 的作 极大 , 一昼夜的底 鼓量可达 2 0 0 ~ 3 0 0 m m 。此类底鼓现象极其严重 , 巷道两帮 岩石开裂 、 片帮 、 内移 , 顶板破裂 、 下沉 , 底鼓 持续 时间较 用 。 2 . 1 . 1 巷道底板岩层 的薄厚 以及破碎程度等不 同的地质条件 , 形 长, 严重时可使巷道垮落并处于半封闭状态 , 无法正常行人和通风 , 成了如 1 . 1 所述 的巷 道底鼓 的类型。2 . 1 . 2巷道为软弱底板岩层 时 , 必须进行 彻底 翻修 和加强支护 , 如图 2 ( a ) 。 其强度远远小 于底板深部完整岩层及两帮 围岩 的强度 , 在力的作用 2巷道底鼓的影响因素 底板 软弱岩层的变形 随着 时间的增长而不断 增大 , 故巷道底 板 巷道底鼓 的影 响因素众多 , 其 中底板岩性 、 应 力状态及地 质条 下 , 岩层 的软弱程 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 了巷道底鼓 的严重程度 。2 . 1 . 3 件( 水理作用 ) 是造成底鼓 的主要 因素 , 支护强度和巷道断面形状对 作者 简介 : 左超( 1 9 9 0 一 ) , 男, 河北石 家庄人 , 安徽理 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在读硕 士研 究生。
深井软岩巷道底鼓治理技术研究

地层系统 系 组
柱状 岩层 名称 真厚 1 : 2 0 0
岩性捕述
1 O 煤 3 _ 2 J I | 、 黑 色 粉 末 状 夹 少 量 块 状
泥 岩 1 . 5/ 善 誊 善 、 \ 灰色、 植物 化石 块状, 碎片 局部夹 有
层面 分布炭质和泥质包体
子
泥岩 组 粉砂岩
1 工程概 况
某 矿三水 平轨 道大 巷实 际埋 深 约 8 5 0 m, 为 双 轨 运输 巷道 , 是 矿井生 产 的咽喉 通道 , 对 支 护要求 较 高 。 轨 道大巷 为煤 层底板 巷道 , 距 离 上煤 层 约 2 0 m, 围岩
第 3期
2 0 1 4年 3月
山 西 焦 煤 科 技
S ha n x i Co k i n g Co a l S c i e n c e & Te c hn o l o g y
No . 3
Ma r . 2 01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试验研究 ・
深井软岩巷道底鼓治理技术研究
何 福 胜
轨道 大巷 支 护状 况 典 型 图 片 见 图 3 。从 图 3可 以看 出 , 采用 高强 锚 网 索 以 及 注 浆 对 帮 顶 加 强 支 护 后, 帮顶变 形得 到 了 有效 控 制 。但 巷 道 底 鼓 严 重 , 最 大底鼓 量超 过 4 0 0 m m, 巷 道经 过多 次卧底 , 严 重影 响 了矿 车 的安全 运行 。同时可 以看到 , 多 次卧底 破 坏 了 底板 岩层 结构 , 影 响两 帮 围岩 稳定 性 , 出现 了帮 脚 内 移现 象 。
数 值模 拟相 结合 的方 法 , 提 出深 井软岩巷 道 高强锚 网索 治底 方案 , 并进行 了现 场 工 业性 试 验 , 取得 了
刘桥一矿深部软岩巷道底鼓的防治

刘桥一矿深部软岩巷道底鼓的防治摘要:目前国内外矿山都在进行深部资源的开发。
但是矿井在进入深部开采后,随着地下巷道和硐室围岩应力的升高,浅部的硬岩在深部高应力的环境中则可能表现为软岩的变形特征;尤其是围岩本身就是软岩的地下巷道,在到达深部后,其围岩出现底鼓、变形严重,本文介绍了煤矿防治底鼓的措施以及效果,指出了防治底鼓的关键问题在于找到发生底鼓的原因,并针对巷道的具体条件选择安全可靠、行之有效的底鼓防治措施。
关键词:特殊煤层;巷道底鼓;防治技术随着我国浅部易开采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和枯竭,地下煤炭开采陆续转入深部开采以及对特殊岩层赋存煤层的开采。
巷道所处的岩层的岩体性质多具有软岩性质,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应力也随之增大,巷道底鼓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一、底鼓理论受采掘工程的影响,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岩体产生变形并向巷道内产生位移,巷道底板向上隆起的现象即称之为底鼓。
底鼓所导致的巷道断面缩小、阻碍运输和行人、妨碍矿井通风,使得很多矿井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做”挖底”等临时的处理工作,严重的会造成整条巷道的报废,对矿山的生产与安全产生很大的制约。
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煤矿巷道底鼓机理和控制技术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底鼓控制技术。
研究表明,引起巷道底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较为突出的几个因素是底板岩层性质、围岩应力、水理作用、岩体强度和地温等。
有效控制底鼓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防止,即采取措施将底鼓量减少到允许的范围内;二是清除底鼓,将巷道已发生底鼓的部分岩石清除,恢复巷道断面积。
二、现状分析刘桥一矿二水平开拓与延伸巷道由于是延拓工程,埋深大、地压强、岩性差、断层与构造地质条件复杂,该段已施工巷道普遍存在帮部剧烈位移变形、底鼓等现象,矿压显现十分强烈,部分地段底鼓周期较短,已掘巷道失修率极高,形成巷道支护-底鼓-卧底翻修-底鼓-再卧底翻修的恶性循环,而且维修周期不断缩短。
该巷道所在岩层属于典型的松软破碎岩层,支护和维护是十分困难的,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深部软岩巷道底鼓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

支 护 阻力 /MP a
星
\
咖{
1 软 岩 巷道 底鼓 机 理
软岩 巷 道底鼓 是 复杂 的物 理力 学 过程 ,与软 岩
的物理 、 力学 特性 , 以及 围岩应 力 状态 和 工程 环境 条 件有 关 。膨胀 岩是 指 与水 的物 理化 学反 应 有关 的随 时 间而发 生体 积增 大 的岩 石 , 主要 是黏 土 岩 , 其矿 物
矿 井 四水 平新 副 井 井底 空 车 线巷 道 于 2 0 0 3年
变形 量与底鼓 量影 响最大 。 和底板 围岩 塑性 区大 , 帮 破 碎 区也大 , 由此而产 生 的围岩 塑性变 形 , 塑性 流 黏
7月 2 日开始 施 工 , 用 锚 杆 、 索 、 属 网 、 4 采 锚 金 喷射 砼联 合支 护 的方式 。2 0 0 5年 7月 2 日破 密 闭墙 时 4 发现 , 由于受 围岩 地质条 件 和安装期 间水 淹 的影 响 ,
2 2 锚 网耦合加 固巷道 两帮 .
、
辍
随着 开采 深度 的增加 ,硬 岩矿 井会 向软岩 矿井 转化 , 一般 巷 道到 达深 部 以后也 会 转变 成 软岩 巷道 , 围岩 强度通 常较 浅部 巷道 围岩 强度 低 。特 别像 新 安 煤 矿此 类 高应 力膨 胀性 软 岩 ,在开 巷后 二 次应 力 的
2 1 第 4期 00年
No 4 . 2 0 01
煤
炭
科
技
9 1
C0AL S ENCE & TECHNOLOGY CI MAGAZI NE
文章 编 号 : 0 8 3 3 ( 0 0) — 0 1 0 10 — 7 1 2 1 0 0 9 — 2 4
软岩隧道底鼓变形机理及防治措施综述

生塑性变形,汪旵生[8]分析了基底水压力,得到水压力
[4]
坏。腾俊洋等 通过现场调查与数值分析研究了重庆
分布。③水会对现场隧道的支护产生腐蚀作用,降低
某页岩隧道底鼓的机理,实验测得掌子面围岩天然抗
支护强度。
压强度为 18.6 MPa,在水平压应力作用下发生了压曲
变形;钟祖良等[5]针对桃树垭隧道底鼓变形进行调查,
开挖方法。罗列了 5 种原因引起的底鼓量的计算公式,可根据实际工程底鼓机理进行组合叠加得到总的底鼓
量表达式。针对隧道底鼓的防治,将防治措施分为三大类:传统措施、耦合措施、特殊措施,并且列举了每一种
措施相应的实际工程案例。统计工程案例后发现,锚注支护是控制底鼓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手段。最后提出了
现今隧道底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成果,使得对底鼓灾害的防治成为隧道建设中的难题。
本文将对隧道底鼓机理、隧道底鼓量计算、隧道底
鼓变形防治这 3 个方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研究
遇 水 膨 胀 型 ,为 底 鼓 类 型 的 定 性 提 供 参 考,如 图 1 所
示。根据不同学者对底鼓机理的研究,本文总结归纳
了影响底鼓的 8 个因素,并将其分为 3 类:物理因素、
力学因素、岩体构造因素,还提出了新的底鼓机理研究
方向。
收稿日期:2019 - 07 - 31
作者简介:屈小七,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质和岩土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154410715@
通讯作者:孟陆波,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地质工程、岩土工程、隧道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meglubo@
采用现场测量、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
鼓问题处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研究中。尽管人们在隧
潘一东矿深部软岩巷道底鼓控制技术

水 平位 于 一 7 以下 , 80m 井底 车场 位 于 1- 12煤
和 1— 3 1煤层 之 间 , 3 F 2断层 自西 向东穿 过 井底 车
方 向移 动 ; 时 , 板产 生 强 烈 底鼓 , 底 角 内移 同 底 两 上抬 、 底板 中部 凸起 。 期来 压快 、 形量 大 ; 初 变 稳定
1 工 程 概 况
潘 一 东矿 位 于 淮 南煤 田潘 集 背斜 的东 南 部 ,
为潘一 井 田东翼 的一部 分 , 北部 为潘 二煤 矿 。 煤 含
的钢板 。副井 马头 门二 次支 护 采用 双层 钢 筋混 凝
土 支护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 层 总体构 造形 态 为一 轴 向北西 西 的不对 称 背 斜
后 围岩仍 以一 定速 度 长时 间持 续大 变形 。巷道 开 挖一个月 内 , 两 帮收敛量 累计 为 4 0 7 0m 巷道 0 ~ 0 m, 底鼓量 为 6 0 1 0 m,: 0 ~ 0m 5 巷道断面收敛量 达 3 %~ 0
场附近 , 断层的落差为 2 倾角 6 。倾 向 10 , 0 m, 0, 9。 断 层带 宽度 8m, 断层 带 充 填 物 破 碎 , 水 性 差 , 隔
之东部倾伏端 ;地层倾向由南翼的倾 向南渐变为 北 翼 的倾 向北东 , 角极 缓 , 倾 一般 在 6 ~8。矿 井 。 。
一
受 围岩 松 软低 强度 和埋 深及 地 质构 造应 力 大 等双重作用影响, 锚网喷巷道压力显现强烈 , 围岩 变 形具 有 四周来 压 和显 著 的流变 时 间效 应 。巷道
泥化 、 膨胀 , 同时开 掘巷 道后 应尽 早加 固巷 道 软弱
深井软岩巷道底鼓原因及防治技术

深井软岩巷道底鼓原因及防治技术王福洁(霍州煤电集团吕临能化有限公司庞庞塔煤矿,山西吕梁033900)摘要:软岩巷道易发生大变形,其底鼓问题向来是软岩工程中难以解决的难题之一,在深井条件下更为突出。
为解决这类问题,开展软岩巷道底鼓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以吕临能化有限公司南延辅助运输大巷为工程背景,率先对巷道底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运用切割槽卸压控制底板高应力,联合运用锚杆、锚索与注浆技术对底板进行加固技术措施。
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底鼓防治方案效果良好,返修工程量低,经济效益显著,能够为相似条件下的深井软岩巷道底鼓防治技术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深井;软岩巷道;底鼓;切割槽卸压;底板高应力中图分类号:TD39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973-729X(2929)69-698-05Causes of flooo h eeve in soft rock roadway of deee mineand its prcvvntion and centroi technologyWANG Fu-jiv(Pangpangtd Cool Mine,Liilin Energy Chemical Co.,Std.,Huozhoo Coal Power Groua Co.,Std.,Suliang033200,China) Abstraci:300wch roabway is prone to larye deformaPon,end its floor heave is always one of the difficolt proPlems in soft roch enfineeWnf,especiaPy in deep mine conditions.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Plem of soft roch roabway support,0is necessary to caoe oet the analysis of iidluencinf factors and the research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 W ay of soft roch roabway floor heave.Tabinf auxinaw WansuorWUon roabway vs the enfineerinf bachyroeud,this papee analyzes the iidluencinf factors of roabway floor heave,and based on this,puts fowvard the technical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floor high stress by usinf the pressure relief of cottinf yroove;and to reinforce the floor by combineP support techno W ay of bolt, cable and yroeUnf. The fielW applicaP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or hea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cheme has yoo8efect,Ww repair wo W quanti-ty and remarkaPle economic benefit,which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floor hea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eep mine soft roch roabway uuder similar conditions.Key words:deep mine;soft roch roabway,floor heave;pressure relief of cottinf yroove;high stress of floor0引言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大规模、超强度开采,采掘活动进一步向深部开展,进入深部后煤炭采掘工作受三高一扰动影响更为明显,其中深部软岩巷道支护工程更是需要直接明对,无法完全攻克的技术难题。
底鼓对深部软岩变形的影响及控制对策

霞
蠼 匿
、
理, 文献[ ] 1 研究结果对底板控制措施及其对巷 道稳定 的影 响作 了较好 的试 验和 分析 。
衽 世
1 开 采深 度 对 底 鼓 的影 响 及 机 理
膨胀岩体时, 属于遇水膨胀性底鼓 J 。
1 3 深 部巷 道底鼓 机理 . 1 )高应 力作用 机理 。随 着采深 增 加 , 成 的 形
的百分数) 及底鼓 所 占比重 / 的平均值 ( 见表 1。 ) 观测资料还表 明 , 开采 深度 每增 加 10m, 0 巷道 顶底 板相对移近量 占巷道原始高度的百分数增加 66 , .% 而底鼓 占巷道原始高度 的百分数增加 39 ,即开 .%
的条 件下 , 生 底 鼓 的 巷 道 为 2 % 左 右 , 采 深 产 5 开 度在 9 0 m 的条 件 下 , 鼓 巷 道 约 占 4 % , 采 0 底 0 开 深度 ≥10 的条 件 下 , 鼓 巷 道 约 占 8 % ; 00m 底 0 底 鼓量及 其在顶 底板 相对 位移量 中所 占的 比重 随开 采 深度 的增大 而增 大 ( 图 1 。 见 ) 原西德通过 对 20多 条巷道 的实测 , 得 了顶 0 获
底板相对移近量 底鼓量 ,均 为 占巷道 原始高度 (
92 2
4 0
3 2
8 0
12 底鼓 类型 .
从底 鼓发 生 的机 理及 表现 , 可将 底 鼓 分 为 四 种类 型 。当底 板 为破 碎 岩 体 时 , 于挤 压 流动 性 属 底 鼓 ; 板 为层 状 岩 体 时 , 于 挠 曲褶 皱性 底 鼓 ; 底 属 底 板 为完整 岩体 时 , 于剪切 错 动性底鼓 ; 板为 属 底
巷道底鼓的处理办法及措施

巷道底鼓的处理办法及措施摘要:随着近些年来煤炭开采逐渐走向深部,巷道底鼓问题日趋突出严重,严重影响了巷道的正常使用和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因此,研究巷道底鼓的机理及防治措施等问题,对于我国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提高人员安全保证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巷道底鼓机理防治技术一、引言在煤矿生产中,几乎所有回采巷道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底鼓,尤其随着近些年来煤炭开采逐渐走向深部,进而地应力相应增大,巷道底鼓问题日趋突出严重,从而暴露出很多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
底鼓是煤矿井巷中常发生的一种动力现象,它与围岩的性质、矿山压力、开采深度及地质构造等直接相关。
在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中,人们已经能够将顶板下沉和两帮移近控制在某种程度内,所以大约有2/ 3是由于底鼓引起的。
这类问题给深采矿井,特别是软岩矿井的建设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带来极大困难。
底鼓使巷道变形、断面变小,影响通风、运输,制约矿井安全生产。
毕节杨家湾矿区矿区回采巷道的底鼓问题是十分严重的,观测资料表明,很多矿巷道顶底板移近量达1500mm,平均每天达10~15mm,而底鼓量约占顶底移近量的75%,在掘进期间即需人工卧底1~2 次,在生产期间还需卧底1~2次,严重影响了巷道的正常使用和工作面的正常生产,因此,研究巷道底鼓的机理、预测方法及防治措施等问题,对于我国深部资源开采,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提高人员安全保证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底鼓的基本形式及影响因素(一)底鼓的基本形式根据国内外有关底鼓资料的综合分析,巷道底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膨胀性底鼓——由于岩质变态膨胀产生的底鼓。
多发生在矿物成分含蒙脱石的粘土岩层,膨胀岩是与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引起岩石含水量随时间而增高且体积发生膨胀的一类岩石,属于易风化和软化的软弱岩石。
2、挤压性底鼓——岩壁或刚性衬砌在上部压力下插入底板或挤压底板造成跨中隆起的底鼓。
通常发生在直接底板为软弱岩层(如粘土岩、煤等) ,两帮和顶板比较完整的情况下。
例析软岩巷道底鼓机理与治理方法

例析软岩巷道底鼓机理与治理方法引言灵东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采取巷道围岩属于典型的软岩。
煤层顶底板围岩强度低于煤层强度,不得不将巷道底板布置在煤层中。
即使施工中采取一系列防止顶底板破坏的措施,然而巷道施工过程中,仍出现顶板来压较大,造成一段巷道出现大面积垮落、下沉,部分位置下沉量达800mm以上。
采取巷道底鼓嚴重,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前期底鼓量达1~2m,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
为此,组成了治理底鼓的技术攻关小组,对底鼓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试验首先在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进行。
在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巷道底鼓返修支护设计,有望探索出有效的支护技术,为该区和类似地层大断面巷道支护设计提供经验和指导。
1、工程地质条件分析1.1工程地质概况灵东煤矿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位于Ⅱ2-1煤层中,该煤层倾角较平缓,一般为2~5°;断裂构造不发育,富含水、导水性较差,断层较可靠。
该巷道水文地质特征与一般煤田的水文地质特征不同,主要特点是煤层含水。
煤层含水层既是主要直接充水含水层和强导水层,又是裂隙含水层。
煤层顶板、底板岩层含水层时以裂隙含水层为主的弱含水层,具有一定的隔水作用。
第四系砂砾含水层也是主要含水层和强导水层。
地下补给水源为煤及围岩露头的大气降水顺层补给。
1.2工程岩石特征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穿越的煤层厚度为14.16~18.55m,煤层节理裂隙发育,顶板松软;煤层已块状为主,粉末状次之,透气性差。
煤呈黑褐色,条痕褐色,弱沥青光泽,断口多呈平坦状、贝壳状及参差状,脆性易碎,易风化,可见龟列现象。
见有不发生的内生裂隙。
煤的结构多为水平层理;煤的硬度系数f 值为2.5。
顶板岩性为泥岩,底板为细砂岩、泥岩,顶底板岩石强度比煤层强度低,给支护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分析W1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的支护方式为锚网+钢筋梁+锚索。
锚杆选用直径为Φ18mm,长度为L=2100mm的左旋无纵肋螺纹锚杆;托板为碟型钢板,规格为150mm×150mm×10mm金属钢板;每根锚杆配制2卷K2350型树脂锚固剂。
深部软岩巷道扩修加固综合治理技术

深部软岩巷道扩修加固综合治理技术摘要:分析了影响巷道支护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因素采取“锚、喷、注”为主要支护方式,对深部软岩巷道扩修采取了“扩修一次支护”、“顶板注浆加固”、“全锚索二次加强支护”、“顶帮底全断面二次注浆加固”、“底板水治理”的治理措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深部;软岩;巷道;扩修0 前言梁宝寺煤矿-708m水平西翼轨道大巷为梁宝寺煤矿西翼水平大巷,由于矿井深部地压大,巷道局部位于煤层中,围岩稳定性差,在周围采掘活动的动压影响下,原支护U型钢棚出现断裂,巷道整体失稳,经矿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对该巷道进行全断面扩修加固,并对顶、帮、底采取综合治理。
1 概况-708m水平西翼轨道大巷南侧60m为3228工作面采空区,北侧30m为-708m 水平西翼回风大巷,巷道大部分布置在煤层顶板中,部分布置在煤层中,煤层厚度2.1~3.9m,平均3.0m,煤层倾角4~13°,平均7°,煤层赋存-700m--720m,煤层直接顶板为1-4m泥质胶结粉砂岩,老顶为8-14m中砂岩。
按照巷道变形影响因素的主次,将-708西翼轨道大巷变形较为明显的区域划分为两段。
2 巷道破坏机理分析2.1 巷道破坏影响因素在深井复杂围岩环境中,对巷道变形破坏位置和变形破坏程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巷道围岩岩性(即巷道所处层位);(2)埋深;(3)采动;(4)构造;(5)支护方式;(6)服务年限、蠕变和流变;(7)应力叠加。
2.2 巷道变形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平面位置图,结合实际观测结果,分析巷道的破坏因素分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1)-708西翼轨道大巷外段主要因素:巷道围岩岩性:巷道位于煤层顶板岩石中,底板距煤层间距在2-10m,底板岩石软弱,为粉砂岩和泥岩,强度低且遇水易膨胀。
支护方式:巷道为直墙半圆拱巷道,采用对底板不加固的锚网喷支护,且对帮部支护未予加强,底板属于薄弱部位,加上水的浸泡容易造成底鼓并带动帮部移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第 12 期
中州煤炭
总第 大 h 将会影响施工质量以及工人的安 以及安全, 全。固定宽度时, 采用 h = 2 m 较为理想。 卸压槽深度较大, 取得的位移变形量的补偿空 , 。 间越大 底鼓量越小 在卸压槽深度相同的情况下, 宽度为 500 mm 比宽度为 300 mm 卸压效果更为明 显, 主要是应力集中程度向深部进一步转移 , 位移变 故效果更好, 尤其是底鼓量进一 形量补偿空间更大, 步减小。
河南煤化车集煤矿是永煤公司的第 2 对投产矿 井, 现开采深度标高在 - 800 m 以下, 按照我国煤矿 600 ~ 800 m 为准深部, 800 深部开采对采深的界定, ~ 1 200 m 为深部。由此可见, 车集煤矿已进入深部 巷道压力显现明显, 且 开采阶段。 特别是 28 采区, 随着巷道顶部支护强度的不断加强, 巷道底板压力 显现明显, 底鼓严重, 对巷道的使用影响较大, 故车 集煤矿对底鼓控制技术进行了探索尝试 。
槡
1 + sin φ 1 - sin φ
1
28 采区轨道下山概况
车集煤矿 28 采区轨道下山将为车集煤矿整个 28 采区辅助运输、 管路、 供电及进风系统服务, 巷道 服务年限与 28 采区相同。28 采区位于 26 采区下 部, 二2 煤层底板标高在 - 1 060 ~ - 810 m, 在 11 — 15 勘探线之间, 西部浅部以 F5 正断层为界, 深部以 DF024 和 DF025 正断层为界, 东部以 DF082 断层煤柱为 界; 上部临近 26 采区, 下部至井田边界。 28 采区最大主应力呈近水 经现场地应力测试, 平方向, 其数值为 σ1 = 18. 91 MPa, 与铅直方向夹角 为 100. 1° ; 中间主应力 σ2 = 15. 89 MPa, 几乎近水 与铅直方向夹角为 89. 4° ; 最小主应力 σ3 = 9. 42 平, MPa, 近铅垂向, 与铅直方向夹角为 10. 1° 。 实测得 到的水平应力大于垂直应力, 地应力特征属水平应 力场型。 故 在 模 拟 时 取 水 平 方 向 应 力 σ = 18. 9 MPa, 垂直方向应力按上覆岩层所受重力计算 。 采用应变软化模型, 使用莫尔—库仑 ( Mohr— Coulomb) 屈服准则计算:
f s = σ1 - σ3
1 + sin φ + 2c 1 - sin φ
c和φ 其中, σ1 、 σ3 分别是最大和最小主应力, 分别是材料内聚力和摩擦角。 当 f s < 0 时, 材料将 发生剪切破坏。在一般低应力状态下, 岩石 ( 煤 ) 是 可根据岩石的抗拉强度判断岩石是 一种脆性材料, 否产生拉破坏。岩石三轴力学试验表明, 岩石峰值 强度和残余强度与围压有关, 当外载荷达到岩石的 岩石的强度随着围压的大小而产生弱 强度极限后, 化现象。
表1 开挖不同尺寸卸压槽底鼓变形量
顶板下沉量 / mm 14 17 13 17 底鼓量 / mm 73 36 65 32
根据 28 采区轨道下山巷道底鼓变形情况 , 设计 + 。 采用底板开挖卸压槽 回填注浆的加固技术 3. 1 底板中部开挖卸压槽 在巷道底板中部开槽卸压, 使原来作用于周边 围岩的高应力向卸压区以外的岩体深部转移 。深部 岩体处于三向应力状态, 具有较高的强度。 在应力 增高区内岩体形成自承结构, 承受掘巷引起的集中 应力。同时, 在它的自承和保护下, 卸压区内的岩体 能够保持稳定。另一方面, 结构和完整性并未遭到 完全破坏的卸压区的围岩仍然存在一定的残余强 并向岩体自承结构提供侧向约束力 , 增加岩体自 度, 承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从而使围岩稳定性得到显 著提高。在巷道围岩中开槽, 不仅使应力集中向巷 道深部转移, 从而使巷道处于应力降低区, 卸压槽还 从而使巷道变形 为巷道围岩变形提供了补偿空间, 量减小。通常采用垂直切槽防止底鼓, 其效果取决 b h 。 于卸压槽的宽度 和深度 采取固定卸压槽宽度, 分别对不同深度卸压槽 进行模拟比较, 然后综合择优选取最理想的卸压槽 。 4 种尺寸的卸压槽模拟比较如图 1 所示。
收稿日期: 2012 - 10 - 12 1998 年 作者简介: 何东升( 1973 —) , 男, 河北吴桥人, 工程师, 硕士, 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 现从事煤矿技术管理及企业管理工作 。
2
巷道底鼓变形情况
28 采区轨道下山为穿层巷道, 穿过的岩层主要
有砂岩、 泥岩、 砂质泥岩, 但大部分区段为泥质砂岩, 地层构造非常复杂。 巷道断面形状为直墙半圆拱, 断面规格 3. 8 m × 3. 4 m, 巷道支护采用高强树脂锚 锚索、 金属网等联合支护技术, 锚杆为 20 mm 杆、 × 2 500 mm 高强螺纹钢锚杆, 间排距均为 700 mm; 拱部布置 3 根17. 8 mm × 7 500 mm 锚索, 间排距 均为 2 m( 当顶板压力大时, 在巷道正顶另增加 1 排 锚索) , 采用 6 mm 的冷拔点焊钢筋网, 其规格为 2. 0 m × 1. 0 m, 网格长 × 宽 = 100 mm × 100 mm, 网 相邻 2 块网之间要用 间搭接长度不少于 100 mm, 14 # 铁丝连接, 连接点均匀布置, 间距为 200 mm。 现场发现, 该区域巷道局部底鼓突出, 顶板开裂 尤其帮底角处已严重内移, 巷道变形和底鼓并 剥落, 未停止, 断面收缩非常明显, 多数地段不得不重新翻 修, 严重影响了 28 采区开拓延伸工程的正常进行。 这不仅增大了支护和管理费用, 而且延长了建井周 期, 严重影响了矿井生产采区的正常接替 。 · 77·
2012 年第 12 期
中州煤炭
总第 204 期
深部大变形软岩巷道底鼓治理技术
何东升
(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 永煤公司车集煤矿, 河南 永城 476600 ) 摘要: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 深部岩体的地应力高、 温度高、 渗透压高以及时间效应较强等特征逐渐显 现, 使得其组织结构、 基本行为特征和工程响应均发生根本性变化, 巷道持续变形, 现有的支护技术往往通过 高强度的支护材料和密度来控制巷道帮顶变形, 但是应力通过底板变形表现得尤为突出, 可通过采用底板开 挖卸压槽 + 回填注浆加固新型技术改善底板变形情况 。 关键词: 大变形; 底鼓; 卸压槽; 注浆 中图分类号: TD327. 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3 - 0506 ( 2012 ) 12 - 0077 -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