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流式水轮机结构
第二章 水轮机结构

1.上冠
转轮上冠:用来实现与主轴的锥度配合和连接。转轮上冠 除了具有支承叶片的作用外,还与下环一起构成过流通道。 上冠形似圆锥体,其上部中间为上冠法兰,此法兰的上面 与主轴相连;上冠下面固定泄水锥;在上冠的锥面上固定 有均匀分布的叶片;在上冠法兰的外围开有几个减压孔, 在其外侧面装有减压装置;上冠外缘装有上转动止漏环。 上冠型线的形状对转轮的性能影响较大(直线形和曲线 形) 。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何宝海
第二节 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结构
一、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组成 二、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结构形式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何宝海
一、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组成
右图为不同比转速的混 流式水轮机轴面投影。 比转速(ns)不同,转 轮形状不同。
一般来说,水轮机适应 水头愈高,它的比速愈 低。转轮的轴向尺寸越
梳齿式: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呈犬牙交错配合。止漏效果好,但抗磨
性能差。常与缝隙式配合使用,要求水平安放间隙不要小于1mm(稳 定性)。同心度不易保证,间隙 不易测量,安装不方便一般应用于 H>200m、水质清洁的电站。
阶梯式:具有迷宫和梳齿式的优点,止漏效果好,止漏环与转轮的同
心度好,安装测量比较方便。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何宝海
第一节 概 述
混流式和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结构,按照装配系统分为六大部分: 1.埋入部分:包括蜗壳、座环、尾水管、机坑里衬、基础环、转 轮室等。 2.导水机构:包括底环、顶盖、导叶及其传动机构、控制环、支 持盖等。 3.转动部分:包括转轮、主轴、轴承、密封、受油器等。 4.辅助部分:包括接力器、真空破坏阀、补气阀、漏油箱、排水 装置等。 5.布置部分:包括调速器油管路和回复机构、机坑内的水、气管 路。 6.工具部分:包括工具、备件等。
混流式水轮机结构

混流式水轮机结构一、混流式水轮机的结构1.水轮机壳体:水轮机的壳体通常由钢板焊接而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壳体内部还设有轮道导汤管,用于引导水流。
2.导叶环:导叶环是安装在水轮机壳体内部的一个环形零件,其内部安装有一系列可调节的导叶叶片。
导叶环通过调节导叶叶片的开度,可以控制水流的流量和流速,从而实现对水轮机的调节。
3.导叶叶片:导叶叶片是水轮机中起导流作用的重要零件,通过调整导叶叶片的开度,可以改变出口流速和角度,从而控制水流对转子的冲击力,使得水轮机可以在不同水头和流量条件下工作。
4.转子叶片:转子是水轮机的关键部件,一般由多个对称的叶片组成。
转子叶片通过受到水流的冲击力,转动驱动轴,带动发电机发电。
5.出口导肋:在转子后部有一系列环形的导肋,用于引导从转子上流出的水流,增加水流的压力。
二、混流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1.进水过程:水流由上游引导进入水轮机壳体,进入导叶环。
导叶环的导叶叶片控制水流的进入角度,使水流与转子叶片相互作用。
2.冲击转矩产生:水流受到转子叶片的反作用力,产生冲击力,使转子叶片转动。
3.转动传动:转子叶片的转动通过轴传递给发电机,驱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
4.出水过程:水流经过转子和导肋等零部件后,通过出口排出。
出口导肋的作用是引导水流,增加水流的压力。
三、混流式水轮机的优点1.区域适用性强:混流式水轮机适用于中高水头和中小流量的水力发电站,适用范围广,兼容性强。
2.转速稳定:混流式水轮机的转速较稳定,工作平稳可靠。
3.效率高:混流式水轮机的效率较高,能够充分利用水能。
4.运维成本低:水轮机壳体结构简单,维护和维修成本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混流式水轮机是一种常见并且应用广泛的水轮机结构。
其结构主要由水轮机壳体、导叶环、导叶叶片、转子叶片和出口导肋等零部件组成,通过控制导叶叶片的开度和角度,实现对水流的调节。
混流式水轮机通过水流对转子的冲击力,带动转子转动,驱动发电机发电。
混流式水轮机具有区域适用性强、转速稳定、效率高和运维成本低等优点,在水力发电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混流式水轮机结构

Q11 ,同时也改变出力限制
线的位置。图 2-6 说明了上述分析。 表 2-1 混流式转轮的叶片数与比转速的关系
图 2-6
叶片数不同时的
n f (Q11 ) 曲线
叶片数对汽蚀性能的影响没有一定规律。在叶片长度 L 不变的情况下,增加
Z 1 意味增
L 加转轮叶栅稠密度 ,即增加叶片的总面积,从而降低单位面积叶片负荷,降低叶片正背 L Z 面压差,这将改善汽蚀性能。但因混流式转轮叶栅的 本来就较大,所以因 1 增加使汽蚀
Q
N 曲线
图 2-8
不同下环锥角转轮的
Q11 曲线
f (Q11 )和 f ( N11 ) 均右移, 角越大,曲线右移 (1)下环锥角 加大则曲线
越多。此时最高效率移向较大流量区域,而在小于最优工况的低负荷区效率下降。因而转轮 需长期在部分负荷下工作,则锥角 不宜太长,以免平均的运行效率下降。 (2)下环锥角 由 3°增加到 6°时,在实际上不改变水轮机最高效率情况下可使转
式水轮机轴面投影,一般来说水轮机适应水头愈高,它的比数愈小,不同比转速的转轮其形 状是不同的。
图 2-3 不同比转速的混流式水轮机轴面投影 不管什么形状的混流式水轮机,其转轮基本上由上冠、下环、叶片、上下止漏装置,泄 水锥和减压装置组成,图 2-4 是混流式转轮结构示意图。
图 2-4 混流式转轮示意图 1— 压装置;2、6—止漏环;3—上冠;4—叶片;5—泄水锥;7—下环 1.转轮上冠 转轮上冠的作用除了支承叶片外,还与下环构成过流通道。上冠形似圆锥体,其上部中 间为上冠法兰,此法兰的上面与主轴相连,其下面固定泄水锥,在上冠上固定有均匀分布的 叶片。在上冠法兰的外围开有几个减压孔,在其外侧面装有减压装置。上冠流线可以做成直 线形和曲线形两种,如图 2-5 所示。直线型上冠具有较好的工艺性,但其效率特别是在负 荷超过最优工况时低于曲线型上冠。 此外采用曲线型上冠可增加转轮流道在出口附近的过水
混流式水轮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

混流式水轮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引言:混流式水轮机是一种常见的水力发电设施,利用水流的动能将其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本文将对混流式水轮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
一、混流式水轮机的结构混流式水轮机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水轮机框架:水轮机框架承载着整个水轮机的结构,并将水轮机与发电机连接在一起。
2. 水泵:混流式水轮机的入水部分是一个水泵,用于将水引入水轮机。
3. 水轮机转子:水轮机转子是整个水轮机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将水流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4. 水轮机导叶:水轮机导叶位于水轮机转子的周围,通过控制导叶角度来控制水流的流向和流量。
5. 水轮机叶片:水轮机叶片是水轮机转子上的可调叶片,用于改变水流通过叶片时的流向和速度。
6. 发电机:发电机是将水轮机转子输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通过电磁感应原理生成电能。
二、混流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混流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步骤:1. 水的引入:水首先通过水泵被引入混流式水轮机。
2. 水的控制:水流经过水轮机导叶时,导叶角度的调整可以改变水流的流向和流量。
通过控制导叶的开度,可以控制水流进入水轮机转子的形式,从而实现对水轮机的输出功率的控制。
3. 动能转换:当水流通过水轮机转子的叶片时,水流的动能被转化为机械能。
水轮机叶片的形状和数量会影响到水流通过叶片时的流向和速度,从而影响机械能的转化效率。
4. 电能产生:水轮机转子输出的机械能被传递给发电机,发电机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可以进行输送和利用,供给电网或者使用在其他需要电力的设备中。
三、混流式水轮机的特点和应用混流式水轮机具有以下特点和应用:1. 宽广调功范围:混流式水轮机适用于水头较高的水流,工作范围较宽,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输出功率。
2. 节能环保:由于混流式水轮机可以更好地利用水流的动能,相对于传统的水轮机具有更高的转化效率,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水轮机原理及构造

水轮机原理及构造1、概述混流式水轮机工作原理:水流经压力钢管在开启蝶阀后进入蜗壳形成封闭的环流〔形成环流是为了使水流作用转轮时,使转轮各方向受力均匀,到达机组稳定运行的目的〕,在导叶开启后,水流径向进入转轮又轴向流出转轮〔所以称之为混流式水轮机〕,在这个过程中由水流和水轮机的相互作用,水流能量传给水轮机,水轮机开始旋转作功。
水轮机带动直流励磁的同步发电机转子旋转后,根据电磁感应原理〔问题〕,在三相定子绕阻中便感应出交流电势,带上外负荷后便输出电流。
注: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①产生感应电流的必要条件是:a、电路要闭合;b、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缺一不可;假设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但不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则无感应电流,假设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但电路不闭合,导体上仍无感应电流则导体两端有感应电压。
②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有关三者互相垂直,改变磁场方向或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都会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
③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应用: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它使人们大规模获得电能成为现实。
①交流发电机主要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另外还有滑环、电刷等。
②交流电的周期与频率周期和频率是用来表示交流电特点的两个物理量,周期是指交流发电机中线圈转动一周所用的时间,所以单位是“秒”;频率是指每秒钟内线圈转动的周数,它的单位是“赫”。
我国使用的交流电周期为0.02秒,频率是50赫,其意义是发电机线圈转一周用时0.02秒,即1秒内线圈转50周,因为线圈每转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两次,所以,频率为50赫的交流电在1秒钟内方向改变100次。
2、水轮机的主要类型:水轮机基本类型有:还击式冲击式还击式:混流式〔HL〕、东风:HLA722C-LJ-192HL混流式水轮机设计序号为A722C为L立轴J金属蜗壳192转轮直径为192cm轴流式〔ZL〕:轴流转桨式〔ZZ〕轴流定桨式〔ZD〕、斜流式〔XL〕、贯流式〔GL〕:贯流转桨式〔GZ〕贯流定桨式〔GD〕特点:将位能〔势能〕、动能转换为压能,进行工作;转轮完全淹没在密闭的水体中。
混流式水轮机机械部件组成

混流式水轮机机械部件组成
混流式水轮机是一种常见的涡轮机,它将水流引入机内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
其主要机械部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轮机叶轮:叶轮是水轮机转化水流动能为机械能的主要部件,它通常由叶片、叶片盖板和轮盘组成。
叶轮的设计与叶片的形状、数量、倾角等参数有关,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水流的动能。
2. 轴:水轮机的轴是连接叶轮和发电机的重要部件,它传递叶轮转动时产生的力矩和转速给发电机,实现能量转换。
3. 轴承:轴承主要用于支撑和定位轴的转动,减少摩擦和磨损。
在水轮机中,通常使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以满足叶轮和轴的高速旋转要求。
4. 导向叶片和导向轮:导向叶片用于引导水流进入叶轮,使其流线顺畅,减少水流的漩涡和波动。
导向轮则用于固定导向叶片并调整叶轮的流量和叶角。
5. 机壳和进口管道:机壳是水轮机的外壳,起到固定和保护内部零件的作用,同时能够将水流引导到叶轮。
进口管道则负责将水流引导到机壳中,以提供给叶轮转动所需的水流。
除了上述主要部件外,水轮机还包括一些辅助部件,如止回阀、水封等,用于控制和保护水轮机的正常运行。
此外,还有驱动
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配套设备,以确保水轮机的稳定运行和安全运行。
混流式水轮机

/trade/pay_success.htm?biz_order_id=213979720000462&out_trade_no=T200P213979720000462&dealing=T第一节混流式水轮机结构一、概述混流式水轮机是反击式水轮机的一种,其应用水头范围很广,从20~700m水头均可使用。
它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运行可靠,且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空蚀系数。
现以图2-1所示的混流式水轮机为例来介绍这种水轮机结构。
水轮机的进水部件是具有钢板里衬的蜗壳,座环支柱也称固定导叶1,在转轮四周布置着导水机构导叶2。
座环支柱具有坚固的上环a和下环b,蜗壳和上下环焊接在一起。
导叶轴颈用衬套(钢或尼龙材料)支承在底环3和固定于顶盖4的套筒5上。
底环固定于座环的下环上面。
顶盖用螺钉6与座环的上环连接。
导水的传动机构是由安置在导水叶上轴颈的转臂12,连杆13和控制环14组成。
导叶的开度0a(从导叶出口边端到相邻导叶背部的最短距离)的改变是通过导水机构的两个接力器16和控制环连接的推拉杆15传动控制环来实现的。
图2-1 HL200-LJ-550水轮机剖面图(高度单位:m,尺寸单位:mm)1—固定导叶;2—导叶;3—底环;4—顶盖;5—套筒;6—螺钉;7—主轴法兰;8—主轴;9—上冠;10—下环;11—叶片;12—转臂;13—连杆;14—控制环;15—推拉杆;16—接力器;17—导轴承;18—泄水锥;a19,b19—上,下迷宫环;a—坐环上环;b—坐环下环;20—连接螺栓由于混流式水轮机应用水头较高,导叶承受的弯曲载荷大,因此导叶的相对高度0b与轴流式水轮机比较起来做得短一些,以减小跨度。
此外,随着水头增高,相同功率下水轮机的过流量减小,这样有可能减小流道的过流载面。
0b一般随水头增加而减小。
导叶和水轮机顶盖4及底环3之间的间隙及相邻导叶在关机时的接合面都会有漏水现象。
一般采用橡胶的或金属制成的密封件,可使导水机构关闭时的漏水量最小。
水轮机复习题200题

水轮机复习题(200题)一、问答题:1、混流式水轮机的结构,按水流流径的路径主要有几部分组成?答:混流式水轮机的结构,按水流流径的路径主要有引水机构、导水机构、转动机构、泄水机构四大部分组成。
2、引水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压力钢管引进的水流首先进入水轮机室,主要作用是使引进的水流以尽可能小的水头损失且较均匀地从四周进入水轮机的转轮。
3、导水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导水机构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进入转轮的流量,以适应负荷变化的需要;当发电机负荷减少时,要求水轮机的进入流量相应减少,这时关水导叶开度,减少流量,反之当负荷增大时,打开导叶开度加大流量。
停机时,导叶全部关闭,将水流截断。
当机组发生故障而紧急停机时,导叶可迅速关闭。
一般在5-10s内导叶可从全部开启状态至全关闭状态。
4、座环的作用是什么?答:座环是水轮机的承重部件。
水轮机的轴向推力,发电机的重量及座环上混凝土的重量,均由座环承受。
座环是水轮机零部件安装中的重量基准面。
座环由上环、下环、固定导叶组成。
固定导叶的断面为机翼型,以减少水流阻力。
固定导叶的叶片数为活动导叶的1/2。
水流通过蜗壳经固定导叶活动导叶按辐向均匀地进入转轮。
5、转轮由几部分组成,叶片是什么形状?答:转轮由叶片、上冠、下环和泄水锥组成,泄水锥装在上冠的中心下方。
用来引导水流,避免水流经叶片流出后相互撞击,减少水力损失,提高水轮机效率。
转轮叶片安置在上冠和下环之间,按圆周均匀分布。
叶片是一个三向的空间扭曲面。
上部较直,扭曲较小,而下部扭曲较大。
转轮叶片数目通常为14-15片,我厂是14片。
6、尾水管的作用主要是什么?答:尾水管的作用主要是①将转轮出口的水流引向下游。
②利用下游水位至转轮出口处所形成的静力真空(吸出高度值)。
③利用转轮出口的水流动能,将其转换为转轮出口处的附加动力真空,使动能恢复并加以利用。
7、立式混流式水轮机从作用和安装上划分,它由那几部分组成?答:①埋设部分,包括尾水管里衬、基础环、座环、蜗壳和机坑里衬;②转动部分包括主轴、转轮和它们的附件。
混流式水轮机结构及发电原理

大型焊接金属蜗壳
金属蜗壳
的作用:为 流体的流动 起到导向作 用;将液体 动能转换为 静压能。
导水机
构的作用: 调节流量, 开关水轮机, 调节水流环 量。
导水机构实物图
四.混流式水轮机工作原理
综上所述,三峡水轮机组采 用的混流式水轮机是一种结构简 单,制造安装方便,运行可靠, 且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空蚀系 数的反击式水轮发电机。混流式 的过流过部件:蜗壳导水机构 转轮尾水管。
2020/3/31
三峡水电站安装的32台70万千瓦 水轮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出力最大、 尺寸最大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是水电站核心设 备,也是制造难度最高的顶尖工业 产品之一,涉及众多复杂加工技术。 长期以来,核心技术一直为少数发 达国家所垄断。
三.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结构
不同形式的混流式水轮机
大中型水轮机组一般采用金属
蜗壳,其主要作用是为流体的流动 起到导向作用,将液体动能转换为 静压能。导水机构中的活动导叶倾 角可调,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流量, 开关水轮机,调节水流环量。
谢 谢!
2020/3/31
美国大古力水电站
水轮机由古代的水轮、水
车演变而来,其工作流程为上 游水库中的水经大坝引水管, 流入坝体下方发电厂房的蜗壳、 导水机构及水轮机转轮中,将 势能转化为推动转轮叶片旋转 的动能。转轮通过主轴与发电 机转子联轴,带动转子旋转并 切割发电机定子磁力线圈,利 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发电机线圈 中产生高压电,再经过变压器 升压通过输电线路将电力输出 到电网中。水轮机中作完功的 水则通过大坝尾水管排向下游。
三峡大坝水轮机发电原理
2020/3/31
汇报人: 刘宝 张文辉 吕九九 赵俊伟
指导教师:赵静一
混流式水轮机概述

(二)不同的混流式水轮机
高水头 低比转速 D2<D1 中水头 中比转速 D2=D1 低水头 高比转速 D2>D1
(三)混流式的过流过部件: 蜗壳 导水机构 转轮
尾水管
1、蜗壳:大中型机组一般采用金属蜗壳 2、导水机构:径向式导水机构 3、转轮:6—12叶片 4、尾水管:大中型机组一般采用弯肘式尾水管
(四)混流式水轮机的主要部件及其结构
1、混流式转轮(runner) 主要部件:上冠、叶片、下环、泄水锥 辅助部件:止漏环、漏压板、减压孔
止漏环形式:迷宫式、直板式、梳齿式
二、混流式水轮机的引水室
1、引水室的作用:
把水流均匀 轴对称地引至导水机构 c1 c2 形成一定的环量 H 2g
江垭发电纪念
作业:
简述混流式水轮机的结构 1、主要过流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2、有哪些转动部件与固定部件。 3、画出转轮结构简图,标注各部分名称。 4、说明导水不 锈钢块 3-弹簧圈
五、补气装置:防止抬机,防止尾水管空腔空
化,
减轻机组振动。
六、导水机构的作用:调节流量,开关水轮机, 调节水流环量
导水机构工作原理
导叶操作.AVI
导水机构立体图
导水叶结构
导水叶转臂结构
控制环结构
大型水轮机导水机构
导水机构的结构
2、引水室的型式(反击式)蜗壳及其他形式 大中型水轮机:混凝土蜗壳(H<=40m)。金属蜗 壳(H>40m) 小型水轮机 :开敞式 罐式 蜗壳式
引 水室的选择
蜗壳式引水室
明槽式引水
罐
式
引
水
大型焊接金属蜗壳
与带碟形边连接的金属蜗壳
水轮机结构介绍(经典)

推 力 轴 承 外 形
HOMIS
本发电机推力轴承放置在水轮机支持架上,总推力负荷为3300T,采用液压式三波纹弹性油箱支撑结构。其主要作用就是在机组开机过程中,用高压油装置顶起转子,使得发电机转子远离制动环,从而减少静摩擦力,保证机组正常开机;同时在机组运转过程中承受机组转动部分的全部重量,通过推力支架进行负载转移。
水 轮 机 底 环
04
03
01
作用:
水轮机过流部件之一,固定活动导叶。
活动导叶 固定孔
与基础结合部位
水 轮 机 底 环 安 装
将底环固定在水泥基础上,保证其过流面与座环和转轮室上环过流面光滑过渡。
将底环吊入机坑,调整底环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导 水 机 构
控制环
导叶连杆
活动导叶
导叶套筒
顶盖
底环
作用:
泄 水 锥 结 构
外形图
剖面图
作用:
是水轮机导水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尾水导流; 使转轮体内部形成一个封闭油腔,起密封作用。
泄 水 锥 安 装
装配步骤:
首先将泄水锥固定在地面上,基本保证其轴心与地面垂直;用桥机调起转轮体与泄水锥进行对接;调整位置使得二者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用固定螺栓将二者把合在一起;连接体外部安装封围板(图中没有表示)。 在二者的配合面上注意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橡皮密封圈(图中没有表示)。
4
作用:
顶 盖 安 装 将顶盖整体吊入机坑,注意保证顶盖不与基础碰撞; 调整顶盖位置,其保持水平,同时保证导叶套筒安装孔与导叶轴心基本一致。
导 叶 套 筒 装 配
将导叶套筒分别吊入机坑; 调整顶盖位置,保证每个导叶轴心铅直,且保证导叶、套筒和底环导叶安装孔的轴心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坐环上环; b —坐环下环;20—连接螺栓
由于混流式水轮机应用水头较高,导叶承受的弯曲载荷大,因此导叶的相对高度
b0 与
轴流式水轮机比较起来做得短一些,以减小跨度。此外,随着水头增高,相同功率下水轮机 的过流量减小,这样有可能减小流道的过流载面。
b0
一般随水头增加而减小。
导叶和水轮机顶盖 4 及底环 3 之间的间隙及相邻导叶在关机时的接合面都会有漏水现象。 一般采用橡胶的或金属制成的密封件, 可使导水机构关闭时的漏水量最小。 在高水头的水轮
Q11 ,同时也改变出力限制
线的位置。图 2-6 说明了上述分析。 表 2-1 混流式转轮的叶片数与比转速的关系
图 2-6
叶片数不同时的
n f (Q11 ) 曲线
叶片数对汽蚀性能的影响没有一定规律。在叶片长度 L 不变的情况下,增加
Z 1 意味增
L 加转轮叶栅稠密度 ,即增加叶片的总面积,从而降低单位面积叶片负荷,降低叶片正背 L Z 面压差,这将改善汽蚀性能。但因混流式转轮叶栅的 本来就较大,所以因 1 增加使汽蚀
式水轮机轴面投影,一般来说水轮机适应水头愈高,它的比数愈小,不同比转速的转轮其形 状是不同的。
图 2-3 不同比转速的混流式水轮机轴面投影 不管什么形状的混流式水轮机,其转轮基本上由上冠、下环、叶片、上下止漏装置,泄 水锥和减压装置组成,图 2-4 是混流式转轮结构示意图。
图 2-4 混流式转轮示意图 1— 压装置;2、6—止漏环;3—上冠;4—叶片;5—泄水锥;7—下环 1.转轮上冠 转轮上冠的作用除了支承叶片外,还与下环构成过流通道。上冠形似圆锥体,其上部中 间为上冠法兰,此法兰的上面与主轴相连,其下面固定泄水锥,在上冠上固定有均匀分布的 叶片。在上冠法兰的外围开有几个减压孔,在其外侧面装有减压装置。上冠流线可以做成直 线形和曲线形两种,如图 2-5 所示。直线型上冠具有较好的工艺性,但其效率特别是在负 荷超过最优工况时低于曲线型上冠。 此外采用曲线型上冠可增加转轮流道在出口附近的过水
力及汽蚀性能。低比转速水轮机的转轮下环呈曲线形,
D2 D1
值小于 1,进口边的高度和
导叶的高度一样。这样的转轮单位过流量必然很小,强度和刚度有充分保证。由于叶片比较 长,叶片单位面积上的负荷就比较小,空化系数减少。实践表明,对 转速转轮,
n S 60 ~ 120
D2 D1
的低比
出水截面积越大,可提高过流能力和改善汽蚀性能,但 越大会引起脱流,使水力损失增
Q
N 曲线
图 2-8
不同下环锥角转轮的
Q11 曲线
f (Q11 )和 f ( N11 ) 均右移, 角越大,曲线右移 (1)下环锥角 加大则曲线
越多。此时最高效率移向较大流量区域,而在小于最优工况的低负荷区效率下降。因而转轮 需长期在部分负荷下工作,则锥角 不宜太长,以免平均的运行效率下降。 (2)下环锥角 由 3°增加到 6°时,在实际上不改变水轮机最高效率情况下可使转
图 2-9
止漏装置型式
(a) 间隙式; (b) 迷宫式; (c) 梳齿式; (d ) 阶梯式迷宫
(1)止漏环的材料和固定方式 止漏环的材料一般采用 ZG30 或 A3 钢板,泥沙较多的电站采用不锈钢。 止漏环的固定方式有直接车制和红套固定两种。 对一些水质干净, 转轮尺寸较小的转轮, 可以直接在上冠和下环上车制迷宫环。一般在整铸转轮上为考虑折卸方便,采用红套固定。 (2)止漏环型式的选择 使用水头 H 200 m,型谱内所列各型号混流式转轮一般都采用间隙式或迷宫式止漏 环,它止漏效果差,但其与转轮的同心度高,制造、安装方便,抗磨损性能较好。在含泥沙 较多的电站采用间隙式止漏环。迷宫式止漏环,与转轮的同心度高,制造、安装较方便。在 清水电站采用迷宫式止漏环较多。如图 2-9 所示迷宫式止漏环,当水从间隙中流过时, 由于局部阻力加大,使压力降低,当水流到达沟槽部位时又突然扩大,进入下一个间隙时又 突然收缩,这种反复扩大、收缩的结果减低了水流压力,使漏水量大大减少。
a
图 2-1 HL200-LJ-550 水轮机剖面图(高度单位:m,尺寸单位:mm)
1—固定导叶;2—导叶;3—底环;4—顶盖;5—套筒;6—螺钉;7—主轴法兰;8—主轴;9—上冠; 10—下环;11—叶片;12—转臂;13—连杆;14—控制环;15—推拉杆;16—接力器;17—导轴承; 18—泄水锥; 19a , 19b —上,下迷宫环;
漏环与转轮的同心度不易保证, 间隙测量困难, 安装不便, 它一般与间隙式止漏环配合使用。 阶梯式止漏环也多用于水头 H 200 m 的水电站[见图 2-9 (d ) ],其止漏效果好,因它 具有迷宫式及梳齿式止漏环的作用。另外,这种止漏环与转轮的同心度好,安装测量比较方 便。 (3)止漏环的安装 止漏环的间隙值不但影响止漏效果, 影响机组效率, 还会对机组运行稳定性产生较大影 响。止漏环单边间隙 (见图 2-9)一般可取转轮直径的 ,具体数值参见表 2-4 。 在安装时,应仔细测量止漏环的单边间隙,当转轮位于安装的最终高程,各止漏环间隙 的允许值应符合表 2-5 的要求。 表 2-4 止漏环单边间隙表
图 2-5 2.转轮叶片
转轮上冠曲线形状
叶片的作用是直接将水能转换为机械能。叶片断面形状为翼形,转轮叶片数 对水力性能和强度有显著的影响, 随比转速的不同叶片数
Z1
Z1
的多少
在 9~21 的范围内。 表 2-1 绘出
了叶片数与比转速的关系,这是实践统计资料,可供设计时参考。叶片上端与上冠相连,下 端与下环连成一个整体。在其它尺寸(如叶片厚度,叶型长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叶片数 目会增加转轮的强度和钢度。 因此当水轮机应用水头提高时转轮叶片数亦相应增加, 但叶片 的厚度在流道中又起排挤空间的作用, 叶片数增加减小过水断面面积, 致使转轮的单位流量 减小。试验表明,叶片数的改变不仅改变最优工况时的单位流量
里面空心,下面开口,以便排除通过止漏环的漏水及橡胶导轴承的润滑水(有的转轮将泄水 控开在泄水锥的外侧) ,还作为主轴的中心补气和有的转轮的顶盖补气通道之用。 5.止漏装置 止漏装置的作用是用来减小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之间的漏水损失。 止漏装置分为固定部 分和转动部分,为防止水流向上和向下漏出,水轮机上一般装有上、下两道止漏环。上止漏 环固定部分装在顶盖上,其转动部分装在上冠上,下止漏环的固定部分一般装在底环上,转 动部分装在转轮的下环上。目前广泛采用的止漏环结构型式有间隙式,迷宫式,梳齿式和阶 梯式四种,如图 2-9 所示。
断面积,因而使水轮机的单位流量增加。试验证明,转轮上冠曲线的倾斜角 越小单位流量 越大。当然不能过小,否则会破坏整个流道的光滑性。不同上冠曲线转轮的工作特性
f (Q11 ) 如图 2-5 所示。由此可见,倾斜度小的上冠曲线应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当然,
无论采用哪一种上冠曲线, 都应当使泄水锥部分与轴心线的交角不过大, 以免引起水流剧烈 的撞击。
比转速较高的混流式转轮,下环通常采用具有锥角(图 2-5a)的直线形。锥角 越大
=0.6~0.7 时具有良好的汽蚀性能和效率。
大效率下降。图 2-7 和图 2-8 绘出了具有不同下环锥角 的转轮的汽蚀和能量特性的曲线。
图 2-7
11 不同下环锥角转轮的 和 11 1—α =3°;2—α =6°;3—α =13°
第一节
一、概述
混流式水轮机结构
混流式水轮机是反击式水轮机的一种,其应用水头范围很广,从 20~700m 水头均可使 用。它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运行可靠,且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空蚀系数。现以图 2-1 所示的混流式水轮机为例来介绍这种水轮机结构。水轮机的进水部件是具有钢板里衬的 蜗壳,座环支柱也称固定导叶 1,在转轮四周布置着导水机构导叶 2。座环支柱具有坚固的 上环 a 和下环 b ,蜗壳和上下环焊接在一起。导叶轴颈用衬套(钢或尼龙材料)支承在底 环 3 和固定于顶盖 4 的套筒 5 上。 底环固定于座环的下环上面。 顶盖用螺钉 6 与座环的上环 连接。导水的传动机构是由安置在导水叶上轴颈的转臂 12,连杆 13 和控制环 14 组成。导 叶的开度 0 (从导叶出口边端到相邻导叶背部的最短距离)的改变是通过导水机构的两个 接力器 16 和控制环连接的推拉杆 15 传动控制环来实现的。
轮的过流能力 角加大后增加了转轮出口附近的过水截面积,降低了流速而造成的。 根据实践在表 2-2 和表 2-3 中给出了 2 1 ,锥角 角与比转速的关系。采用这些数 据是有利的,但随着生厂技术的发展,这些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表 2-2 转轮进出口直径的关系
D D
表导经叶片流道流出的水流迅速而顺畅的向下渲泄, 防止水流相互撞击, 以减少水力损失, 提高水轮机效率。 其外形呈倒锥体。 它的结构型式有铸造和钢板焊接两种。
(b)
使用水头 H 200 m 的混流式水轮机,常采用梳齿式止漏环,它的转动环和固定环的
截面为梳齿状,两个环的截面形成交错配合,图 2-9 是这种型式的止漏装置。当水流经 过梳齿时,转了许多直角弯,增加了水流阻力,使漏水量减少。梳齿式止漏环的间隙为
(c )
1 ~ 2 mm,平面间隙 1 h, h 为允许抬机的高度,一般取 10~15mm。其缺点是止
得到的改善并不显著,同时 Z1 增加,必然引起叶片对流道的排挤增加,流道中流速增加, 又使得空化性能变坏,因此叶片数增加对汽蚀性能的影响要看哪个因素起主要作用而定。 3.转轮下环 转轮下环的作用是增加转轮的强度和刚度并与上冠形成过流通道。 下环形状及转轮出口 直径
D2
(见图 2-3)对转轮出口附近的过水断面面积影响很大,因而它影响转轮的过水能
机中,有时采用专门的管状密封装置,在关机时其内腔充以压缩空气,能使端面完全密封。 转轮是水轮机将水流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核心部件。 水流通过导水机构进入转轮。 转轮 由上冠 9,下环 10 和叶片 11 组成。一般混流式水轮机有 14~19 个叶片。叶片、上冠和下环 组成坚固的整体钢性结构。转轮上冠与主轴 8 的下法兰连接。泄水锥 18 与上冠连接,用于 消除水流旋蜗。 转轮密封 19a , 19b 是安置在转轮上冠和下环上的多槽环。水轮机工作时,转轮前后 的水流个别为高压与低压,转轮后常形成真空。因此,水轮机工作时有部分水流经过转动与 不转动部件之间的间隙无益地漏掉, 从而使水轮机效率降低。 密封环就是为了减少流量漏损。 当水经过密封环空间时,受到突然扩大和缩小的局部水力阻挡,产生水力损失,从而减小流 速,使通过缝隙的流量减小。 减压孔联通转轮上腔和转轮下面的低压区, 从而减小由推力轴承承受的轴向推力, 当有 减压孔(图 2-1 上的 20)时,转轮上冠必须设置密封装置。 图 2-2 为混流式水轮机水平剖面图,座环的固定导叶数量通常为导叶数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