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2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课件人教版必修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世纪之交 ①世纪之交,中国稳定大国关系框架,与世界上所有大国 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 ②中国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③中国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 部分,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规模迅速扩大。2000 年,中非合作论坛 正式成立。
④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认真履 行有关职责,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知识梳理 随堂演练
情境探究 课时作业
一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 (1)中国是一个统一 多民族 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 分离的关系。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 格局。 (2)在旧中国,少数民族长期遭受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几 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 (3)中国共产党总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的 具体国情,决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 。
(2)外交成就 ①新中国成立之初,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 10 个人民民主国家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 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次建 交高潮。 ②1954 年 6 月,中国倡导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国际关 系准则,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特别提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为根 本出发点,其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也 标志着中国外交从强调意识形态为主向维护国家利益转变。
(4)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 施,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标志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纳入法制轨道。
(5)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 改革的总目标,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 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丰富 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别提醒】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而是民族因 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 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4.实施 (1)1947 年 5 月 1 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已经解放的内蒙 古呼伦贝尔、兴安、纳文慕仁、锡林郭勒、察哈尔等 5 个盟成 立内蒙古自治区。这是全国 第一个 相当于省级的民族自治区。 (2)新中国成立后,相继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 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以及一大批州、县级 的民族自治地方。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纠正“左”的错误, 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健康发 展。
3.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1)改革开放以后 ①政策调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抓住历史机遇,对外交 政策作出重大战略性调整,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 题”,全面发展对外关系,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 经济新秩序。
②外交成就:1978 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1979 年,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9 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 关系正常化。
二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三大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前后,根据国际形势和中国 所处内外环境,确立了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和“ 一边倒 ”三大外交方针。 【特别提醒】“一边倒”的实质及意义,1实质:中国人民 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 的原则。 2意义:“一边倒”解决了国民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贷款、 物资设备和技术,有利于解决国家安全问题和提高中国的国际 地位。
⑤中国积极推动建立 上海合作组织 ,签署《东南亚友好 合作条约》,成立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 治理主要平台。
⑥中国还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了金砖国家机制, 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3)中共十八大以来 ①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进一步丰富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倡导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保持中俄关系高水平运转; 充分挖掘中欧合作潜力,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发展。 ③以“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周边关系,真心实意 做 周边国家 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④以“真、实、亲、诚”为原则,形成中国与 非洲国家 休 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
③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 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
④到 1956 年,中国又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 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 交关系。
2.六七十年代的外交成就 (1)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在与一批非洲国家建交的同时,逐 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2)1964 年,中国与 法国 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 关系的突破。 (3)自 1970 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 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 格为大使级。 (4)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 联合国 的一切合法权 利。
【特别提醒】1971 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国际法, 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接替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资 格,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
(5)1972 年, 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中 国外交打开新的局面,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又一次建交高潮。 到 1976 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 111 个。
2.确立:1952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实施纲要》,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法律。1954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 确立为一项 基本国策 和基本政治制度。
3.内容: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 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依法行使规定的 自治权 。
④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认真履 行有关职责,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知识梳理 随堂演练
情境探究 课时作业
一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 (1)中国是一个统一 多民族 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 分离的关系。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 格局。 (2)在旧中国,少数民族长期遭受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几 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 (3)中国共产党总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的 具体国情,决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 。
(2)外交成就 ①新中国成立之初,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 10 个人民民主国家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 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次建 交高潮。 ②1954 年 6 月,中国倡导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国际关 系准则,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特别提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为根 本出发点,其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也 标志着中国外交从强调意识形态为主向维护国家利益转变。
(4)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 施,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标志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纳入法制轨道。
(5)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 改革的总目标,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 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丰富 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别提醒】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而是民族因 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 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4.实施 (1)1947 年 5 月 1 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已经解放的内蒙 古呼伦贝尔、兴安、纳文慕仁、锡林郭勒、察哈尔等 5 个盟成 立内蒙古自治区。这是全国 第一个 相当于省级的民族自治区。 (2)新中国成立后,相继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 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以及一大批州、县级 的民族自治地方。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纠正“左”的错误, 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健康发 展。
3.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1)改革开放以后 ①政策调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抓住历史机遇,对外交 政策作出重大战略性调整,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 题”,全面发展对外关系,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 经济新秩序。
②外交成就:1978 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1979 年,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9 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 关系正常化。
二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三大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前后,根据国际形势和中国 所处内外环境,确立了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和“ 一边倒 ”三大外交方针。 【特别提醒】“一边倒”的实质及意义,1实质:中国人民 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 的原则。 2意义:“一边倒”解决了国民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贷款、 物资设备和技术,有利于解决国家安全问题和提高中国的国际 地位。
⑤中国积极推动建立 上海合作组织 ,签署《东南亚友好 合作条约》,成立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 治理主要平台。
⑥中国还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了金砖国家机制, 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3)中共十八大以来 ①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进一步丰富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倡导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保持中俄关系高水平运转; 充分挖掘中欧合作潜力,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发展。 ③以“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周边关系,真心实意 做 周边国家 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④以“真、实、亲、诚”为原则,形成中国与 非洲国家 休 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
③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 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
④到 1956 年,中国又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 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 交关系。
2.六七十年代的外交成就 (1)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在与一批非洲国家建交的同时,逐 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2)1964 年,中国与 法国 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 关系的突破。 (3)自 1970 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 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 格为大使级。 (4)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 联合国 的一切合法权 利。
【特别提醒】1971 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国际法, 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接替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资 格,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
(5)1972 年, 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中 国外交打开新的局面,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又一次建交高潮。 到 1976 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 111 个。
2.确立:1952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实施纲要》,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法律。1954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 确立为一项 基本国策 和基本政治制度。
3.内容: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 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依法行使规定的 自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