铟锌锡铜共伴生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合集下载

科技锌铟 创新发展 为企业实现稳步发展提供动力保证和智力支持

科技锌铟  创新发展  为企业实现稳步发展提供动力保证和智力支持

工艺改造力度。以创建创新型企业为 目 , 标 以全面提升技术 能力为主线 ,
解决都龙矿区复杂难选 多金属矿关键“ 瓶颈” 技术 为重点的理念 , 通过优 化科技资源配置 , 强化科技人才 队伍建设 , 建立并完善 了技术创新体 系,
技术 实 力 显 著 增 强 。“ 十一 五 ” 间 , 司 先 后 累计 实 施科 技 项 目 1 8 , 期 公 0项
选 矿 浮 选 平 台
YNA J UN UNN E GAL 0 K I 1 47
云南 技 管理 斗
21 0 0年 第 5期
I 聚焦‘ ‘ 十一五”
公 司改 制 后 , 终 牢 固树 立 和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 始 紧紧 围绕 “ 好 锡 、 做
做大锌 、 强铟” 做 的发展战略 , 以建 立现代化 企业集团 的工业 企业为 目 标, 通过强化内部管理 , 狠抓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 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
其中包含了矿区地质成矿 、 矿床地质 、 细粒级锡石浮选试验等可研项 目
和 生产 技 术 研 究 、改 造 项 目。 到 2 0 0 9年 底 ,公 司锌 、锡 、铜 回 收率 为 8 . % 、5 3 、91 % , 20 年 分 别 提 高 了 79 、90 95 9 9 3. % 3. 0 9 5 较 03 .9 l. .7个百 分 6、 点 , 产 量 为 7 5 8t24 . 、5 01 ,较 2 0 2 3 、8 9 7t19 . t 2 4 0 3年 同 期 增 长 18 、 3%
16 . %、3 . %。当前正抓紧推进的研 究项 目为省科技厅支持 的“ 19 4 13 8 3 5 含 易浮脉石难选锌锡铜铟多金属矿综合回收技术” 究。 研 通过攻关 , 力争实

锌冶炼过程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锌冶炼过程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锌冶炼过程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与军事领域的重要有色金属,锌冶炼是生产锌的关键过程之一。

目前,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技术在锌冶炼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冶炼效率、降低能耗、保障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锌冶炼过程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全面的信息化平台,集成传感器、实时监测装置、数据采集系统等设备,实现对冶炼过程的可视化监控与控制。

通过对冶炼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可以实现对各个生产参数的实时监控与调控,快速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同时,通过对冶炼过程进行建模与仿真,可以全面了解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优化设计。

锌冶炼过程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先进的传感技术。

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可以准确、实时地获取冶炼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浓度等,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是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

冶炼过程中生成的数据量庞大,传统手工分析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发现潜在的问题,指导冶炼过程的优化调控。

同时,还可以建立冶炼过程的模型,进行仿真与优化设计。

三是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主要包括自动化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冶炼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是协同优化技术。

锌冶炼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环节系统,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通过协同优化技术,可以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与优化,使整个冶炼过程达到最佳状态。

锌冶炼过程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监控。

通过集成传感器、实时监测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对冶炼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冶炼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矽卡岩型铁矿床共伴生矿产特征及综合回收现状

矽卡岩型铁矿床共伴生矿产特征及综合回收现状

矽卡岩型铁矿床共伴生矿产特征及综合回收现状作者:李成,周旭林,赵芳芳,刘正军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20年第02期文章编号:1672-5603(2020)02-31-5摘要为促进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利用,文章以矽卡岩型铁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山实际开采利用资料的分析,总结了其共伴生矿产特征,并采用“回收度”指标评价了矽卡岩型铁矿床伴生矿产的综合回收情况。

研究表明矽卡岩型铁矿床共伴生矿产非常丰富,共近30种;随岩浆岩的酸性变化,矿化组合由单一的铁矿,渐变为铁铜钴、铁锡锌、铁锡钨钼等多金属组合;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回收情况较好。

关键词综合回收;伴生矿产;综合勘查;矽卡岩型铁矿中图分类号:P618.31 文献标识码:ASummarizing On The Associated Mi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rehensive Recovery Status of Skarn Iron DepositsLi Cheng1,2, Zhou Xulin2, Zhao Fangfang3 , Liu Zhengjun2(1.The Survey Academy of Coal Geology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Hunan 410014;2.Hunan Landand Resources Planning Institute,Changsha Hunan 410007; 3.Hunan nuclear Geologr 301 Brigade,Changsha Hunan 410000)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or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ctual mining utilization data of several typical skarn iron deposits in China,authors summarized the combin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ssociated components .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associated minerals of skarn-type iron deposits are very rich, with a total of nearly 30 kinds; with the acidity of magmatic rocks,the mineralization combination changes from a single iron ore to iron-cobalt-cobalt, iron-tin-zinc,iron-tin-tungsten-molybdenum And other multi-metal combinations; the comprehensive recovery of associated minerals is generally well.Keywords: comprehensive recovery;associated minerals;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skarn iron deposits礦产资源因其有限性、不可再生性以及多组分伴(共)生等特点[1],世界各主要矿业开发国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都非常重视[2,5],尤其我国是人口大国,虽许多矿产资源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回收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要[5]。

铜铅锌冶炼多源固废协同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铜铅锌冶炼多源固废协同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铜铅锌冶炼多源固废协同利用关键技术开发
及应用
1 冶炼炉废物协同利用
冶炼炉废物是有害废物,如铜炉、铅炉、锌炉冶炼产生的废物,
这些废物经过表征分析和系统研究后,发现它们富含金属元素,其中铜、铅、锌含量较萃取和回收价值较高,其中还有硫、气态有机物等。

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这些废物的资源,开发多源废物的高效提炼利用
成为当务之急。

于是,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研究,拟定多源废物协同回收回
用技术,以期将有害废物减量化高效回收,开发出多源废物协同利用
的新技术。

其中,发展和实施了冶炼多源废物复合原料的分级筛分技术,采
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分级混合冶炼多源废物,去除多源废物中的污
染物,经过腐蚀、分解、过滤精选等技术将协同回收的组分分离,可
大大提高冶炼多源废物的回收率和资源化率,并节省化学原料和能源
的消耗。

此外,行业也逐步发展出以多源废物协同利用为基础的多元化综
合炼制方法,将普通冶炼多源废物等原料配以大量废物,显著改善了
冶炼工艺,使多源废物复合原料合成新系列产品,大大提高了冶炼多
源废物的回收率和回用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化利用和节约能源。

据悉,上述技术应用已被推广至国内多铸造炉厂,影响深远,不仅可以提高冶炼炉废物协同利用的效率,作用更大的是彻底解决了有毒有害废物的处理问题,节约能源。

全球关键矿产稳定供应研究的新趋势、新热点与未来展望

全球关键矿产稳定供应研究的新趋势、新热点与未来展望

全球关键矿产稳定供应研究的新趋势、新热点与未来展望目录一、内容综述 (1)二、全球关键矿产概述 (1)三、关键矿产稳定供应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2)四、全球关键矿产稳定供应研究的新趋势 (4)1. 资源分布与区域合作模式创新 (6)2. 矿产勘探与开采技术创新与应用 (7)3. 矿产供应链风险与应对策略研究 (8)五、关键矿产研究的新热点 (9)1. 绿色矿产的开发与利用 (11)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矿产领域的应用 (12)3. 政策法规对矿产行业的影响分析 (13)六、未来展望 (14)1. 全球合作与竞争趋势加剧的关键矿产供应格局变化 (16)2. 新能源技术与关键矿产的融合发展趋势分析 (17)3. 关键矿产产业链的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预测 (18)七、案例分析 (19)八、政策建议与措施建议研究对策制定建议 (21)一、内容综述供应链风险管理:鉴于全球矿产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如何有效管理和减少供应链风险成为了研究的关键。

这不仅包括矿产资源的价格波动风险,更涉及到供应中断风险和政治、环境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

可持续采矿与环境保护: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如何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和利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研究者们正致力于探索绿色采矿技术,以减少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确保矿产资源的长期可持续供应。

技术发展与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是推动全球关键矿产稳定供应的关键因素之一。

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在矿业领域的应用,正促使传统矿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提高矿产开采效率和供应稳定性。

地缘政治与资源供应:地缘政治因素对全球矿产供应的影响日益显著。

研究关注于全球矿产资源分布与地缘政治格局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多元化供应策略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对矿产供应的影响。

二、全球关键矿产概述关键矿产是指在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国防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矿产,其稳定供应对于全球经济和战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都龙矿区锡石资源综合高效回收的生产实践

都龙矿区锡石资源综合高效回收的生产实践
关键词 :锡 石 ;浮选 ;重选 ;分级 ;生产实践 doi:10.3969 ̄.issn.1000—6532.201 8.01.026
中图分类号 :TD9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 6532 (2018)01一叭19—04
我 国原 生 锡 矿 资源 居 世 界 前 列 ,但 随着 矿 业 开 发 规 模 的扩 大 和 速 度 的加 快 ,原 生 锡 矿 资 源 渐 趋 枯 竭 .入 选 矿 石 的 “贫 、细 、杂 、 难 化 ,严 重 制 约 了锡 业 的可 持 续发 展 n。】。 因此 ,如何 提 高 复 杂 多 金 属 矿 中伴 生 锡 石 资 源 的综 合 回收 已经 成 为 国 内外选 矿行 业面 临 的一 大难题 。
岬 的细粒 级 锡 石 ,采 用重 选 方法 回收 几乎 是 无 效 的 [4-6]o本 文针对 锡石 回收存在 的问题 .对不 同粒级 物 料采 取不 同设备 和 工艺进 行粗 细分 选 ,即 37 m 粒 级 物 料 ,采 用 预 先 脱 泥 +锡 石 浮 选 +摇 床 联 合 工 艺 ;+37岬 粒 级 物 料 ,采 用 螺 旋 溜槽 +摇床 的 联 合流程 。粗 粒重 选 +细粒 浮选工 艺不 仅改 善 了重 选 分选 条件 ,而且 提 高 了锡石 的综合 回收率 (特别 是 细粒 级锡石 的回收率 ) 。
都 龙 矿 区 锡 金 属 资源 储 量超 过 二十 万 吨 ,矿 区矿 石 性 质 复 杂 ,锡 石 嵌 布 粒 度 微 细 ,一37 m 粒 级 含 量 达 70% 以上 ,属 于 难 选 锡 石 。公 司 多 年 来 一 直 采 用 单 一 的全 摇 床 选 锡 流 程 ,锡 石 综 合 回收 率仅 45%左 右 ,主要 原 因是 .37 m 的细 粒 级锡 石 回收效 果差 ,粒级 回收 率仅 为 10% ~ 20%,对 于 .10

铟锌锡铜共伴生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昆明理工大学

铟锌锡铜共伴生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昆明理工大学

一、项目基本情况成果登记号:1072016Y0003项目名称铟锌锡铜共伴生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候选人童雄、何庆浪、兰希雄、莫峰、谢贤、卢致明、尤腾胜、崔毅琦、朱俞仿、简胜、张旭东候选单位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推荐单位(盖章)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局推荐专业(学科)评审委员会地球科学国土资源与利用项目所属学科1 选矿工程项目所属学科2 项目所属学科3已呈交的科技报告编号所属国民经济行业采矿业任务来源 A.国家计划计划下达单位/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科技厅计划名称和编号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1项:“难选锌锡铜铟多金属硫化矿综合回收共伴生金属的选矿关键技术”,编号:发改办高技【2009】606号;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复杂多金属矿中稀贵金属铟、锗、银载体矿物选择性浮选的理论与应用”,编号:51174103;“综合回收文山都龙锌锡矿中稀贵金属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编号:5046400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从锡矿山尾矿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编号为U0937602;4、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都龙锌锡矿选矿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编号为2012AA008。

项目开始时间2005年1月1日项目结束时间2015年12月31日密级/期限(年)定密机构成果应用于生产时间2014年1月成果应用单位数量1成果类别应用技术类授权发明专利(项)6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10二、项目简介云南文山都龙矿区是以铟、锌、锡为主的超大型复杂多金属矿床,并共伴生丰富的铜、铁、硫、银、镉等有价资源,其铟和锡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第三、保有储量均居全国第一,潜在经济价值超过2000亿元。

然而,长期以来,都龙复杂多金属矿的选矿仅以锡石为主且回收率仅为30%-40%;铁闪锌矿由于难以活化、可浮性差异大而未被回收,而铜矿物则由于含量低、嵌布粒度细、精矿品质差等原因未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的锡、锌、铟、铜、银、铁、硫、镉等资源损失在尾矿中。

河池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河池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河池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对策探讨冉俊铭;黄潮;易健宏;王继锋【摘要】河池的有色金属产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冶炼、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做大做强河池·南丹有色金属工业加工区,增加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材料工业,注重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措施,以促进河池有色金属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期刊名称】《湖南有色金属》【年(卷),期】2007(023)002【总页数】4页(P72-75)【关键词】有色金属产业;加工区;高新技术;材料;深加工【作者】冉俊铭;黄潮;易健宏;王继锋【作者单位】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83;南丹县南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丹,547200;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83;广西堂汉锌铟有限公司,广西,南丹,547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4河池是广西乃至全国闻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也是世界罕见的多金属共生富矿区,以大厂矿田最为著名。

全市境内已探明矿种46种,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达 28种。

虽然经多年开采,但据勘查,截止 2002年底,仅大厂矿田矿石的保有量仍达1.78亿 t(含探明的砂锡矿),金属量达554.23万t(其中锡63.09万 t、锌357.62万t、铅72.11万t、锑51.21万t、铜 8.6万 t)。

以共生矿为主,如大厂矿田以锡为主伴生锌、锑、铅、铜、银、铟、金等十多种有价金属,综合回收利用价值大,同时综合回收技术难度亦大,因此,本文在此对河池有色金属产业浅述一些看法。

随着河池矿山专项治理整顿的深入,新矿源的勘查、矿山的规范开发,结束了过去矿区矿业秩序混乱的局面,为矿山规范开发、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强的规模以上科技型冶炼企业。

铅锌矿伴生金、银、铟、锗和镓综合回收利用综述

铅锌矿伴生金、银、铟、锗和镓综合回收利用综述

铅锌矿伴生金、银、铟、锗和镓综合回收利用综述张松; 王宇; 陈婷【期刊名称】《《贵金属》》【年(卷),期】2019(040)0z1【总页数】4页(P111-114)【关键词】铅锌矿; 选矿; 伴生金; 伴生银; 稀散元素【作者】张松; 王宇; 陈婷【作者单位】毕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毕节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贵州毕节 551700; 毕节市能源局毕节市煤矿瓦斯监控中心贵州毕节 55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53中国铅锌矿石赋存条件复杂,有50多种共伴生组成,其中金、银、铟、锗和镓等稀贵金属极具很高综合回收价值和附加值[1-2]。

一些学者对铅锌矿中伴生稀贵金属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嵌布特征等工艺矿物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但铅锌矿伴生稀贵金属的选别及综合利用研究甚少[3-4]。

长期以来,我国铅锌矿伴生稀贵金属的综合利用率远低于国际水平,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铅锌矿中伴生稀贵金属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研究。

根据“中国黄金年鉴2018”报告,截至2017年底,全国黄金查明储量在13196.60 t左右。

其中,伴生金矿资源储量约占总储量的三分之一,几乎所有铅锌矿中都伴生有金,铅锌矿中的伴生金占伴生金储量的13%,品位在0.2~4.0g/t之间[5]。

中国伴生银矿资源丰富,保有储量66000 t左右,占银总保有储量的58%,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和云南的伴生银矿储量最多,现阶段,全国银产量70%以上来自铅锌中的伴生银[6]。

稀散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但是品位极低,独立矿床寥寥无几,尤其是铟、锗和镓等,通常与铁闪锌矿、闪锌矿及方铅矿等载体矿物伴生赋存。

中国的铟资源占世界总铟储量的70%左右,主要集中于云南、内蒙古、广西及广东等省份,占全国铟总储量80%左右[7]。

亚洲锗矿保有储量度为3055 t,我国锗储量占世界第一位,主要分布在11个省区,其中云南、广东、山西、吉林、四川等省区的储量占全国锗储量的96% (云南铟、锗储量均占全国第一位[8])。

云南省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纲要

云南省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纲要

云南省资源综合利⽤规划纲要云南省资源综合利⽤规划纲要(送审稿)云南省⼯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09年11⽉24⽇⽬录⼀、编制规划的背景及依据 (1)⼆、资源综合利⽤的现状 (2)(⼀)基本情况 (3)(⼆)成效 (9)(三)存在的问题 (11)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标 (12)(⼀)指导思想 (12)(⼆)基本原则 (12)(三)⽬标 (13)四、主要任务 (18)(⼀)扩⼤共伴⽣矿产综合利⽤范围 (18)(⼆)提⾼⼯业“三废”综合利⽤⽔平 (20)(三)加强再⽣资源回收利⽤ (22)(四)发展农林畜产业废物综合利⽤ (23)(五)提升⼯业园区的综合利⽤⽔平 (25)五、重点⼯程 (26)(⼀)共伴⽣矿产综合利⽤⼯程 (27)(⼆)⼯业“三废”综合利⽤⼯程 (29)(三)再⽣资源回收利⽤⼯程 (31)(四)农林畜产业废物综合利⽤⼯程 (32)六、政策措施 (33)(⼀)构建资源综合利⽤法规制度体系 (33)(⼆)构建资源综合利⽤管理体系 (35)(三)建⽴资源综合利⽤激励和约束机制 (36)(四)建⽴资源综合利⽤资⾦⽀持机制 (37)(五)建⽴资源综合利⽤技术⽀撑体系 (38)(六)加强资源综合利⽤宣传培训 (39)附件: (42)名词解释 (42)⼀、编制规划的背景及依据资源综合利⽤的本质是提⾼资源的利⽤效率,减少废物的排放。

资源综合利⽤的基本内容是: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伴⽣矿进⾏综合开发与合理利⽤;对⽣产⽣活过程中产⽣的“三废”即废渣、废⽔(液)、废⽓进⾏回收及合理利⽤;对社会⽣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的再⽣资源进⾏回收和再利⽤。

资源综合利⽤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项长远的战略⽅针,也是⼀项重⼤的经济技术政策。

针对我省的经济结构具有⽐较典型的资源型特征,进⼀步加强资源综合利⽤⼯作对提⾼全省资源利⽤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省对共伴⽣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上低于全国综合利⽤平均⽔平,采富弃贫、浪费资源的现象较为突出;对⼯业“三废”综合利⽤的步伐逐步加快,但综合利⽤的状况不尽如⼈意,部分富含有价资源的⼯业“三废”未得到充分利⽤;对再⽣资源的回收和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态势。

科技成果——铅锌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科技成果——铅锌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科技成果——铅锌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开发与综
合利用关键技术
技术来源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铅锌硫银多金属矿整体改造项目
适用范围
适用于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的高效开发与其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并适用于矿山尾矿、废石、废水“三废”的资源化利用成果简介
用开发的盘区卸荷开采技术提高采矿回采率;用开发的分流分速高浓度分步调控浮选+酸渣伴生元素渣浸+浮选尾矿脉动高梯度磁选技术提高铅锌银回收率,实现硫铁金银锰铜有价伴生元素综合回收利用;用开发的固体废物短流程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尾矿和废石采场充填、多余尾矿脱水制砖做水泥;用开发的废水分质快速循环回用技术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

工艺技术及装备
1、铅锌多金属矿分流分速高浓度分步调控浮选技术;
2、金属矿山全部固体废物短流程利用技术;
3、选矿厂废水无排放快速分质循环利用技术;
4、盘区卸荷分层充填采矿工艺技术。

市场前景
该技术能有效解决我国铅锌多金属矿开发普遍存在的资源综合回收率低和矿区环境污染的问题,不仅适用于铅锌多金属矿,也适用
于其它有色金属矿,尤其适合于土地、水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矿业开发。

为铅锌多金属矿山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供了较好技术支撑和示范,对促进我国金属矿山行业技术进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矿山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金属铟促进的各类反应

金属铟促进的各类反应

金属铟促进的各类反应李彩霞;黄亮亮【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4(43)4【摘要】Indium metal is unaffected by air or oxygen at room temperature, which is a major advantage over most of the other metals. Indium-mediated reaction can go smoothly in water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out heating or ultrasonic assistant. In this paper, organic reactions mediated by indium metal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such as allylation reaction, propargylation reaction, aldol reaction and so on. Besides,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se reactions was discussed as well as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se reactions.%金属铟在室温下不能被空气或氧气氧化,这与其它金属比起来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铟促进的反应在室温下在水中就可顺利进行,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超声波进行辅助。

综述了金属铟近年来参与的各类有机反应,诸如烯丙基化反应、炔丙基化反应等,总结了这些化学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金属铟促进的一些新型反应的特点及其优势。

【总页数】3页(P570-572)【作者】李彩霞;黄亮亮【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33【相关文献】1.铟促进的烯丙基溴和炔丙基溴与1—(α—氨基烷基)苯并三唑反应合成高… [J], 包伟良;张永敏2.金属铟促进下有机相中合成高烯丙基醇 [J], 李艳春;张鹏会3.铟试剂促进的Reformatsky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J], 周峰岩4.金属铟价因欧洲金属公司关闭铟生产线趋涨 [J], 石和清5.华联锌铟“锌铟锡铜共伴生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6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池市伴生稀散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现状及对策

河池市伴生稀散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现状及对策

极为丰富 。 这些矿产资源 中作为主矿体 的锡 、 、 、 锑 锌 铅
又 如 环江 北 山铅 锌矿 含 银 × ×Xt 、镉 × X ××t 、
矿已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但是由于与其共生和伴生 锗 ×X× , t 其潜在经济价值为 3 亿 元 , 0 目前除银 部分 的稀散贵金属 , 如铟 、 、 、 、 、 、 锗 钒 镓 镉 金 银品位低 、 难选 回收外 , 其它元素均未 回收利用 。 冶, 过去一直未能很好地 回收利用而作为尾矿 、 冶炼废
◆  ̄ n U: U n j l g Z l a i o : l u
河池 市伴 生稀散矿产 资源综合 回收现 状及 对策
■ 陈 颂 文
河 池 市有 色金 属 矿产 资 源 十分 丰 富 ,已探 明 的有 的银 、 、 、 、 、 、 、 铟 铊 镉 硒 钪 镓 锗等资源按 目前市场价格 锡 、 、 、 、 、 、 、 、 、 、 等 4 矿种 2 5 计算 , 锑 锌 铟 镉 铜 铁 金 银 锰 砷 3个 0 其潜在价值就达 10 0 多亿元。加上 近两年 “ 危机 处 , 布全 市 1 个 县 市 ( )有 色金 属 矿 种较 齐 全 、 分 1 区 , 分 矿 山项 目” 找到 的锡 、 、 、 资源 十分可 观 , 铅 锌 铜 其伴 布 广 、 量 好 、 量 大 。保 有 储 量居 广 西 首 位 的有 锡 、 生 的 银 、 、 、 、 、 、 、 等 贵 金 属 和 稀 散 元 质 储 铟 铊 镉 硒 钪 镓 锗 铅 、 、 、 、 、 、 、 等 9种 , 中锡 金属 储 量 占 素资源更有 巨大 的潜在价值 。 憾的是 , 锌 锑 银 铟 镉 硫 砷 其 遗 在这些 资源 全 国三分 之 一 , 铟金 属 储 量名 列 世界 前 茅 , 和铅 金 属 中 ,除 大 厂 铟 得 以部 分 回收 外 ,大 部 分 均 未 回收 利 锑 储量 居全 国第二 。此外 , 、 、 、 、 、 的储 量 也 用 。 钒 锗 镓 镉 金 银

铟的生产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

铟的生产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
冯 同春 杨 斌 刘 大春 戴 永 年 徐 宝 强 邓 勇
( 明理 工 大学真 空 冶金 国家工 程实 验 室 ) 昆
摘 要 综 述 了铟 的 资 源 、 用 、 集 回 收 及 提 纯 工 艺 的 现 状 和 发 展 。 在 对 中 国 铟 产 业 与 发 达 国 家 分 析 比较 的 基 应 富 铟; 源; 业; 资 产 发展
维普资讯
第 2期
总 第 18期 6
4 月
冶 金 丛 刊
M ETALLURGI CAL COLLECTI ONS
Su .1 m 68
N O. 2
2007 年
Api 2 0 0 7 rl
铟 的生产 技 术 进 展 及产 业 现 状
DEVELo PM ENT oF TECH NoLoG Y oN PRo DUCI NG NDI I UM
AND TH E NDUS I TRY STA TUS o F I NDI UM
Fe g To g hu Ya g Bi Li c u Da n nin Xu Ba q a g De g o g n nc n n n u Da h n iYo g a o in n y n
ti s,t e e itn r b e so n i m n u t f Ch n r on e ut F t e mo e,t e s g e to s re h xsi g p o lm fI d u i d sr o i a we e p i t d o . urh r r y h u g si n
铅精 炼 的 浮 渣 , 、 、 、 和 钢 铁冶 炼 的 烟 尘 , 铜 铅 锌 锡 铜
和铅 电解 的阳极 泥 等 。一 些 化 工 生 产过 程 , 如硫 酸 工业 和 锌化 工盐 的 渣 , 也可 能 成 为 提 铟 的原 料 。 此 外。 由铟 的再 生 资源 回收 再 生 铟 已逐 渐 成 为 铟 的重

有色金属冶金-锌冶金9 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及二次资源的

有色金属冶金-锌冶金9  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及二次资源的
从沸腾焙烧烟气中回收汞有下述几种工艺:
(1)直接冷凝法:汞回收率达41%; (2)碘络合-电解法; (3)浓硫酸洗涤法 (4)波立顿-罗尔锌法
9.4 银回收
在自然界中除有单独的银矿床外,还多以硫化物形态伴生于铜、 铅、锌等有色金属矿石中。在锌冶炼时,银富集于焙烧烟尘、蒸馏 残渣、密闭鼓风炉粗铅、热酸浸出渣、混合型黄钾铁钒渣及赤铁矿 渣中。世界上45%的银产自铜、铅、锌硫化矿冶炼的副产物。
在株州冶炼厂,锌生产原料中的铅、铟、镉、铜、银、锗 和硫等伴生元素都得到了合理的回收,2000年综合回收伴生元 素13674万吨,综合回收率达到73.5%。
9.1.1 各伴生元素在冶炼过程中的分布情况
镉 主要富集在铜镉渣中,占总量的51.04%,进入返回物 料中占11.97%,随废渣和废水等损失的占8.51%。 在铜镉渣处理过程中随铜渣带走的镉为4.32%。
铊 进入挥发窑渣中的占总量的32.18%,进入铜渣中的占 6.136%,进入返回物料中的占6.98%。
铋 进入挥发窑渣中的占总量的26.46%,进入返回物料中的 占43.64%。
锡 进入挥发窑渣中的占总量的26.46%,进入返回物料中的占 11.15%。
锑 进入挥发窑渣中的占总量的56.9%,进入氧化锌粉浸出渣 中的占22.04%。
铟 主要进入氧化锌粉中,在其浸出后,铟进入锌粉置换 时产出的铟、锗富集渣中,约占总量的31.07%,随挥发 窑渣损失的占30.70%, 进入返回物料中的占32.95%。
锗 主要进入挥发窑渣中,占总量的71.14%,进入铟、锗 富集渣中的仅占11.51%,有 13.9%的进入返回物料 中。
镓 进入挥发窑渣中占总量的43.95%,进入铟、锗富集渣中 的仅占4.83%,进入返回物料中的占13.9%。

铟的资源、应用与分离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铟的资源、应用与分离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铟的资源、应用与分离回收技术研究进展伍赠玲【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稀散金属钢的储量、生产情况及其应用状况,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分离回收铟的工艺技术.针对不同来源的铟资源,分离回收方法也不同.文中对铅、锌冶炼系统中铟的回收及ITO靶材中铟的回收进行了总结,浸出料液中铟回收主要分为溶剂萃取分离、树脂交换分离、液膜萃取分离和中和沉淀等.文中还就铟资源的利用前景作了展望.【期刊名称】《铜业工程》【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6页(P25-30)【关键词】稀散金属;铟;资源;应用;分离回收【作者】伍赠玲【作者单位】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冶设计研究院,福建,上杭,36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43.1铟在地壳中没有独立的矿床,多伴生在锌、铅、铝等矿中,主要富集于硫化矿,特别是闪锌矿内。

世界铟探明储量中约17.7%集中分布在美国,18.4%分布在加拿大,日本和秘鲁各占约4%[1]。

中国铟储量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50%左右,主要分布在铅锌矿床和铜多金属矿床中,保有储量为13014 t,分布15个省区,主要集中在云南(占全国铟总储量的40%)、广西(31.4%)、内蒙古(8.2%)、青海(7.8%)、广东(7%)。

云南是我国目前探明铟伴生矿资源储藏最丰富的地区。

中国是世界最大铟生产国,占全球供应量的80%。

国内铟年产量在25 t以上的大型生产企业约有12家,主要的铟冶炼厂及其产能为:广西柳州华锡集团(80 t)、湘潭正坦(72 t)、株洲冶炼厂(60 t)、韶关冶炼厂、株洲经仕实业有限公司(40 t)、广西铟泰科技有限公司(30 t)、葫芦岛冶炼厂(25 t)、韶关锦源实业有限公司(25 t)。

在再生铟方面,南京锗厂2005年产铟142 t位居全国第一。

国外主要铟冶炼厂主要有比利时的Umicore(40 t)、加拿大的Teck Comico(40 t)、日本的Dowa Mining(50 t)、韩国锌业Korea Zinc(50 t)。

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河池强势铟产业

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河池强势铟产业

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河池强势铟产业摘要:利用金融危机倒逼资源优化的效应,推动铟行业兼并重组、资源整合,使河池市有色金属优势企业、龙头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资源优势铟产业打造1 河池市铟产业发展情况铟伴生于南丹县大厂100号、105号矿体,目前铟保有资源储量4188吨,占广西总量99.l0%。

河池市较为丰富的铟矿资源为发展铟产业打下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河池能够回收铟的企业有6家,铟的生产年产能约175吨,年实际产量约105吨,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在我国铟的供给方面拥有一定的主导权,在世界贸易中建立了影响力。

河池铟的生产,是从锌冶炼后的低品位多杂锌精矿废渣中提取的,其铟产业已在综合回收冶炼方面有了初步的布局,以精铟锭和粗铟锭为主要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2005年河池津泰公司99.9%高纯铟被广西科技部门认定为高技术产品,其2009年在建的“烟化综合回收复杂含锡低度氧化矿中的铟锑等贵金属”项目,对废渣中各有价金属的品位要求很低,使用范围大,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温度、液固比、反应终酸酸度、搅拌速度,可达到铟浸出率93%,整个回收利用过程铟的回收率达到70%,其他金属如铅达90%、锌达85%、锑达80%,使废渣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同时机械化程度高,处理量大,能耗低,使生产效益提高。

资料来源:根据2009年 8月调研数据整理河池市铟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以采、选、冶为主的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市“十一五”工业规划中确定的信息技术材料、敏感材料和纳米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上的研发和生产,现在还是空白。

由于产品单一、知名品牌不多、研发人员和研发投入不足,致使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2008年河池市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仅有津泰公司一家,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环境变动。

对短期利益的竞逐致使企业创新意愿缺失,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较差。

受金融危机影响,铟金属产品价格低,河池市的企业纷纷压库拒售,库存已超过150吨。

矿冶新亮点--金属铟

矿冶新亮点--金属铟

矿冶新亮点--金属铟红河州正在实施的金属铟开发项目,年产100万吨规模,预期计划年产达50吨,将占有世界金属铟总产量六分之一左右,成为我国最大的铟生产基地,是新时期我州冶金工业新突破的一大亮点,引人注目。

一、金属铟的用途高纯铟制成的锑化铟、砷化铟、磷化铟等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也是锗和硅的掺杂元素。

锑化铟可用作红外线检波器的材料。

磷化铟可制作微波振荡器。

飞机和汽车发动机高级轴承镀铟能提高耐磨性和耐蚀性,大大延长使用寿命。

舰船用探照灯反光镜镀一层铟,不怕海水腐蚀,也不变暗。

铟镉铋合金在原子能工业中用途吸收中子材料;铟箔可用来测量中子流及其能量。

铟锡合金,可用作真空密封,能使玻璃与玻璃或玻璃与金属相粘接。

铟同金、钯、银、铜的合金常用来制作假牙和装饰品。

铟也是电光源的材料。

铟还是易熔合金及特殊焊料的组元等在液晶显示器和高等级玻璃的制作中,通过添加金属铟可以使产品具有导电性,同时减少显示器的辐射和提高玻璃的韧性。

全球金属铟每年的需求量为600吨,但是由于储量稀少,提炼困难,前些年供应量却只有300吨。

金属铟的市场需求大量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地,由于市场前景广阔,价格高达每吨1000万元左右人民币。

二、国内外市场分析金属铟的市场需求大量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地。

美国对铟的需求基本上依靠进口。

用途主要在薄膜涂层,诸如液晶显示屏的发光灯、合金、电子元件及半导体、科研领域开发。

仅液晶显示屏用铟约占65%。

液晶显示屏对铟需求的不断上升趋势,2003年消耗的金属铟相比2002年的90吨,2003年保持了增长的势头,达到115吨,增长率为2.7%。

美国这其中用在相比2002年增长20%。

但是用于半导体的硫化铟的需求受到世界经济整体下滑的影响,有报告说由于以铟为副产品的矿床开发减少直接导致中国铟的产量减少,世界铟市场的价格4年持续保持高价格。

今后铟的供求仍然是一大问题,但也有日本等国已经开始着手开发铟回收政策来抵消目前此种现状,缓解价格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目基本情况成果登记号:1072016Y0003项目名称铟锌锡铜共伴生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候选人童雄、何庆浪、兰希雄、莫峰、谢贤、卢致明、尤腾胜、崔毅琦、朱俞仿、简胜、张旭东候选单位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推荐单位(盖章)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局推荐专业(学科)评审委员会地球科学国土资源与利用项目所属学科1 选矿工程项目所属学科2 项目所属学科3已呈交的科技报告编号所属国民经济行业采矿业任务来源 A.国家计划计划下达单位/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科技厅计划名称和编号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1项:“难选锌锡铜铟多金属硫化矿综合回收共伴生金属的选矿关键技术”,编号:发改办高技【2009】606号;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复杂多金属矿中稀贵金属铟、锗、银载体矿物选择性浮选的理论与应用”,编号:51174103;“综合回收文山都龙锌锡矿中稀贵金属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编号:5046400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从锡矿山尾矿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编号为U0937602;4、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都龙锌锡矿选矿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编号为2012AA008。

项目开始时间2005年1月1日项目结束时间2015年12月31日密级/期限(年)定密机构成果应用于生产时间2014年1月成果应用单位数量1成果类别应用技术类授权发明专利(项)6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10二、项目简介云南文山都龙矿区是以铟、锌、锡为主的超大型复杂多金属矿床,并共伴生丰富的铜、铁、硫、银、镉等有价资源,其铟和锡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第三、保有储量均居全国第一,潜在经济价值超过2000亿元。

然而,长期以来,都龙复杂多金属矿的选矿仅以锡石为主且回收率仅为30%-40%;铁闪锌矿由于难以活化、可浮性差异大而未被回收,而铜矿物则由于含量低、嵌布粒度细、精矿品质差等原因未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的锡、锌、铟、铜、银、铁、硫、镉等资源损失在尾矿中。

都龙多金属矿的高效利用一直面临着“一低两近三多六高”的复杂特性与技术难题,即矿石中铜品位低(0.1%~0.2%),部分铁闪锌矿与铜矿物的可浮性相近并与可浮性较好的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相近,有用成分多、连生体多、细粒黄铜矿和磁黄铁矿及脉石矿物的包裹体多;硫含量高(10%~15%),铁闪锌矿中铁含量高(12%~21%),破碎产品中-19μm粒级含量高(10%~25%),细粒锡石含量高,次生微细粒锡石含量高,铜精矿含锌高(含锌15%左右)。

为此,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昆明冶金研究院等单位,针对都龙铟锌锡铜多金属矿的物性特点,以“产学研”协同模式,持续开展了都龙铟锌锡铜共伴生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研究,主要创新点如下:1、突破传统选矿思维模式,构建了复杂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分选的药剂、工艺和粒度等多层次互补效应,克服了以碎磨、重磁浮等划分选矿学科的缺陷,为复杂矿高效利用与和谐选矿奠定了重要基础。

2、基于分子轨道相互作用原理,采用分子力学中MS软件CASTEP 模块,系统研究了富铟铁闪锌矿特殊的表面性质及驰豫效应,揭示了常规活化剂硫酸铜难以高效活化的本质,据此发明了高效的X-系列新型活化剂,在生产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复杂矿中黄铜矿-富铟铁闪锌矿、铁闪锌矿-硫化铁矿物的高效分离与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3、针对铟锌锡铜共伴生复杂矿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共生关系复杂的特点,采用“SAB”碎磨工艺,并用立式搅拌磨对铜锌粗精矿再磨,降低了过粉碎现象,提高了解离度和磨矿效率,实现了多金属矿物的阶段磨矿阶段选别以及分步解离、分级归一分选、分步回收的集成工艺。

4、基于富铟铁闪锌矿可浮性差异大、锡石颗粒粗细不均的特点,采用铜锌等可浮-铜锌分离-锌硫混选-锌硫分离-分步浮选脱硫、磁选脱铁-锡石窄级别分级-粗粒重选、细粒浮选的整套浮-磁-重联合流程,高效回收了锌铟锡铜铁硫资源。

5、采用“柱机联合”、“柱柱联合”组合设备在不同作业实现了深度精选,解决了常规浮选机械夹带严重而导致铜/锌精矿品质差、金属互含高的技术难题。

6、开发了高效脱泥的组合工艺和设备,解决了高含泥量、细粒级锡石浮选回收的难题。

7、建成了国内外同类矿石单系列处理量规模最大的8000吨/日选矿厂,获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环境社会效益。

其铜精矿、富铟锌精矿和锡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分别达到16.46%和50.85%、46.66%和90.50%(其中铟含量和回收率分别为801.6g/t和66.27%)以及40.62%和46.78%;2014年1月~2015年12月,累计新增销售收入21.77亿元、上缴税金6.0亿元,利润总额7.12亿元,经济效益13.12亿元。

经孙传尧院士等专家组鉴定:该项目对同类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该项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表论文46篇,其中SCI 论文7篇、EI论文11篇;出版专著4部,其中教材2部;获批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6名。

三、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推广应用情况)童雄:项目总负责人,主要负责项目相关研究方案的制定、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的理论研究等;揭示了复杂多金属矿高效利用过程的“粒度互补、工艺互补、药剂互补、设备协同、产品结构互补”等互补效应,深入研究了铟和铁取代对闪锌矿晶体结构、表明物理化学性质及浮选行为的影响,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低碱性条件下铁闪锌矿的新型系列活化剂,对项目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EI论文1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是核心发明专利“铁闪锌矿与闪锌矿的浮选活化剂及制备方法”、一种回收氧化型脉锡矿泥尾矿中细粒和微细粒锡石的方法”的第一发明人,本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到本人全部工作量的70%以上。

何庆浪: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主要负责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制定了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整体方案与措施,对8000d/t产业化示范工程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浮选柱、立式搅拌磨等的产业化应用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论证和工业试验,通过浮选柱和立式搅拌磨的应用,显著提高了铜矿物、锌矿物的单体解离度及精矿品质,为“机柱联合”、“柱柱联合”深度精选提质工艺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核心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脱泥工艺及其组合设备”的主要发明人,本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到本人全部工作量的70%以上。

兰希雄: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主要负责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实施与应用,对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同时研发了旋流器组串联闭路强化脱泥技术,并推进了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显著提高了锡石的选别指标;同时,研究和推进了微细粒锡石浮选工艺的产业化应用,在锡石选别工艺及锡精矿提质降杂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核心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脱泥工艺及其组合设备”的第一发明人,本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到本人全部工作量的70%以上。

莫峰: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主要完成了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结合都龙复杂多金属矿的物性特征和选矿工艺流程特点,制定了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的具体考核指标,并按照项目研究制定的工艺流程组织生产,完成了微细粒锡石浮选工艺的试验研究,对微细粒锡石浮选工艺的产业化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核心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脱泥工艺及其组合设备”的主要发明人,本项目研究中投入工作量占到本人全部工作量的60%以上。

谢贤: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主要完成了实验室试验和相关技术的理论研究;通过实验室研究,找到了适合于都龙铟锌锡铜多金属矿中铜、锌高效回收的工艺流程,并详细研究了新型活化剂的活化机理,推进了新型活化剂的产业化应用,对新型活化剂的产业化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核心发明专利“铁闪锌矿与闪锌矿的浮选活化剂及制备方法”、一种回收氧化型脉锡矿泥尾矿中细粒和微细粒锡石的方法”的主要发明人之一,在本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到本人全部工作量的60%以上。

卢致明: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主要对选锌尾矿的矿物组成和主要矿物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对选锌尾矿的磁选脱铁、浮选工艺进行了大量的工业化试验,显著降低了锡精矿中硫、铁的含量,对锡精矿提质降杂工艺的产业化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本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到本人全部工作量的60%以上。

尤腾胜: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主要参与了8000t/d产业化示范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建设,针对复杂多金属矿现场生产流程长、人员多、管理难等问题,通过开展大量的调研及工业试验等研究工作,在新建的8000t/d产业化示范工程引入了多项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自动化与精细化控制,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生产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本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到本人全部工作量的60%以上。

崔毅琦: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主要完成了关键技术的理论研究,通过实验室试验,筛选出了铜粗选的组合捕收剂BK320+Z-200,对富铟铁闪锌矿与捕收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的单矿物试验研究,为深度精选提质工艺的产业化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本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到本人全部工作量的60%以上。

朱俞仿: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主要完成了8000t/d产业化示范工程的集成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通过引入先进的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为操作、维护、管理及生产调度搭建了友好平台,为生产流程的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本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到本人全部工作量的50%以上。

简胜: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主要完成了都龙铟锌锡铜多金属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都龙矿石的主要矿物组成及主要稀贵金属铟、银的主要赋存状态,为选别工艺流程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对集成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本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到本人全部工作量的50%以上。

张旭东: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主要完成了都龙铟锌锡铜多金属矿选矿工艺流程考查,为工艺流程的参数制定和关键技术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对集成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本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到本人全部工作量的50%以上。

四、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推广应用情况)1. 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是本项目的主要组织、研发和应用单位,对“铟锌锡铜共伴生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做出如下创造性贡献:(1)主要完成了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应用;(2)发明了“强化脱泥-分步脱硫-分级归一分选”的浮重联合选锡新工艺,实现了微细粒锡石浮选的产业化应用,并引进、消化、吸收了浮选柱、立式搅拌磨、大型球磨机和半自磨机等国内外先进设备和装备;(3)成功地将选择性碎磨、铜-锌矿物强化解离、机柱联合、柱柱联合深度精选提质、多级旋流器组串联闭路强化脱泥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应用;(4)在清洁、高效生产的前提下,实现了多种矿物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国内外同类矿山企业做出了重要示范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