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类院校《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类院校《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
[摘要]双语教学已在全国重点高校中广泛开展,非重点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相对薄弱。
为适应石油行业全球化战略,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逐渐开展双语教学,其中专业基础课——高分子化学已取得一些实践经验,但双语课的目标、授课环节和评价体系等还在不断地探索中。
[关键词]双语石油高分子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4-0047-03
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启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从2007年至2010年共支持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当前双语教学已在全国各地高校广泛展开,围绕双语教学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学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进与完善。
高分子化学作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础课,我校从2007年开始实施双语教学,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双语教学的目标、授课环节以及评价体系等都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中。
一、高分子化学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基础
国家提倡双语教学是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而提出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
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主要面向石油石化行业,随着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国际合作的加
强,具有较高学科知识水平同时具备较强专业外语能力的本科生更能得到企业的青睐,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同时,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词汇量和水平,使学生能够独立查阅原版英语资料和文献,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语言障碍的消除或减弱也将促进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学习,因此在本专业设立双语课尤为重要。
本专业属于非重点大学的二类本科专业,与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相比,师资和生源质量成为制约双语教学的瓶颈。
但近年来高水平教师的引进、生源质量的提高使得本专业具备了实施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
高分子化学教学团队教师大部分毕业于国内高分子专业实力较强的高等院校(如四川大学),60%以上具有博士学历,20%左右具有国外著名大学访问学者经历;近年来生源质量也逐步提高,08年四川省专业平均招生分数线已达到一类本科分数线,大学二年级四级通过率均达到80%。
二、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的目标
双语教学是将语言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载体还是将学科作为学习语言的载体,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专业基础课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科知识,其他更高层次的要求应围绕此基本点展开。
对于学生来说,双语教学最基本的收获是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直接收获是英语专业词汇和水平的提高。
因此,我们要求学生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的
中英文表达、英文缩写对应的全称及其中文含义等,初步具有专业英语资料快速阅读能力和一定的英文习题解答能力。
通过这种结合进一步形成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接轨的专业课程,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的授课环节
(一)教材的选用
对于双语教学教材的选用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有采用国外原版教材的,也有对应授课内容选用国外非教材类文献资料的(如专著)。
由于国外原版教材是根据自身的教育体制设计的,与我国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计划存在较大差异,为避免造成不同课程之间的重复性,教师只能选取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非教材类文献资料可以满足某一方面知识的深度,却难以达到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的广度,更不能满足教学内容有机统一的要求。
若选用中文教材,与英语教授相结合,则使得专业知识与英语的结合显得过于死板,学生在进行学术交流时需要经历英语翻译的过程,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和英语表达能力的形成。
为适应双语教学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高度统一的要求,本课程教学团队以省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特色专业为依托,针对本校本专业实际情况,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与经验,编写了高分子化学英语讲义。
本讲义以高分子化学经典中文教材《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为基础,注重英语语法的准确性,名词术语表达的专业性,教学内
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并与石油行业相结合,着重突出石油特色。
本讲义与潘祖仁主编《高分子化学》一同作为教材,经过三年的实践,中英文教材结合的方式满足了不同英语层次学生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授课模式
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较高仅代表学生公共英语水平已达到一定水准,有较强的英语学习能力,而高分子化学专业英语词汇积累量较少,阅读背景知识缺失,所以在双语课程学习的初期,学生往往觉得学习非常困难,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我们认为可在两个层次上采用过渡型的授课模式,第一层次是教学计划的制定方面,双语课不局限于专业基础课,即专业基础课之前开设部分双语基础课,基础课中采用双语模式可循序渐进,从全中文授课开始逐步加大英语的比例,使学生逐渐适应英语教学,消除对英语的畏惧和排斥心理。
承上启下,进入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时,学生可以自如地吸取专业知识,而不会把英语当成学习的绊脚石。
第二层次是课程授课方式方面,我们认为全英语课件的形式是必须保证的,主要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每堂课看到的课件都是英语,自然而然从英语的思维出发与专业知识融合。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授课初期采用全中文讲授,逐渐过渡到英文讲授。
但不能一味地追求英语在课堂讲授、作业等教学环节的覆盖率,采用中文都很难理解或者较难表述清楚的知识点就应该避免使用英语,为了实施所谓的双语教学而牺
牲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三)网络课堂的使用
目前我校已建立专业的网络教室平台,高分子化学网络课堂已运行三年,主要承担的工作是共享资料、完成作业、答疑、小测验等。
网络课堂作为一般课堂教学的延伸,如何有效地利用是关键问题,不能流于形式,浪费教学资源。
尤其对于双语教学,这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教学。
第一,可以上传下载多媒体课件、中文参考文献、英文原版教材和文献等。
由于采用全英文课件,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往往又只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导致部分学生“吃不好”,即对所学内容没有很好地理解消化,网络课堂提供的课件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巩固。
另一方面,兴趣较浓或者基础好的学生可能会有“吃不饱”的现象,觉得上课信息量太少,深度难度不够,网络课堂提供中文参考文献、英文原版教材和文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视野,加强深度。
这就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习基础和英语水平学生的要求。
第二,提供师生讨论平台。
大学教学方式中,专业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时间非常有限,即便是专门设置答疑时间,也未必能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网络课堂把教师和学生更紧密地连在一起,学生可随时留言提问,教师及时解答,还可就有争论的问题发起讨论,在争辩中实现教学相长。
高分子化学网络课堂鼓励学生采用英语积极参与交流,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专业英语的思维和表达训练。
同时,给我们提供了
教学总结的书面参考,传统的答疑方式很少有教师认真地记下学生提的每一个问题,即便记下了也少有总结,然而网络课堂能自动记录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教师就可以此为参考总结规律、发现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动态应对教学。
这一点对双语教学尤其重要,这种非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问题,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与学生的互动应该受到重视。
(四)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
双语教学已实施多年,对于各环节的改革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双语教学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却缺乏全面而有效的评价。
一些双语教育研究者认为双语教学评价应集中在三方面:语言目标评价、学术目标评价和文化与社会目标评价。
我国双语课程普遍强调前两者,即专业知识的检测能够达到或超过常规教学的水平,英语应用能力有所提高,也就达到了双语教学的目的,文化与社会目标评价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对于前两者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是“评学”,通过常规的作业、考试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高分子化学双语课评价体系中我们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学生是教学最直接的受众,也是参与教学的主体,要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融入教学中来,以学生的感受对教学进行分解和描述,充分吸收学生的建议和意见,提炼归纳。
通过学生的参与,如学生出英语考题并给出参考答案,教师也可以考察学生对重点的把握和
知识的掌握情况。
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教案的编写、课件的制作、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学(上接第48页)生的作业、小测验等均作为评价因子,体现对教学实施过程的考核,降低考试分数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坚持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对于难以量化的指标,如双语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对用人单位和社会是否有贡献,贡献有多大等等,采用质化评价,但目前评价的方式较为单一,如用人单位的反馈等,今后还应进一步完善量化评价指标,探索质化评价方式。
为适应石油工业全球化战略,石油类高校开设双语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双语课的实施要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实践与探索,因材施教,总结经验,力求为石油行业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金玲,韦未. 专业基础课中双语教学方法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237.
[2]王清阳,吴玉香. 理工科双语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12-14.
[3]陈凡,吴跃文. 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体系研究——以美国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9):30-31.
[4]任爱珍.“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评价体系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0(1):51-53.
[5]周川.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