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混悬剂、乳剂制备
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9a7d5e804d2b160b4ec0b1.png)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2.掌握液体药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药剂是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直径在1nm以下)状态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液体药剂。
常用的溶剂有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有: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芳香水剂和醑剂等。
这些剂型是基于溶质和溶剂的差别而命名的。
从分散系统来看都属于低分子溶液(真溶液),从制备工艺上来看,这些剂型的制法虽然不完全相同,并各有其特点,但作为溶液的基本制法是溶解法。
其制备原则和操作步骤如下:1.药物的称量固体药物常以克为单位,根据药物量的多少,选用不同的架盘天平称重。
液体药物常以毫升为单位,选用不同的量杯或量筒进行量取。
用量较少的液体药物,也可采用滴管计滴数量取(标准滴管在20℃时,1ml水应为20滴),量取液体药物后,应用少许水洗涤量器,洗液并于容器中,以减少药物的损失。
2.溶解及加入药物取处方配制量的1/2~3/4溶剂,加入药物搅拌溶解。
溶解度大的药物可直接加入溶解;对不易溶解的药物,应先研细,搅拌使溶,必要时可加热以促进其溶解;但对遇热易分解的药物则不宜加热溶解;小量药物(如毒药)或附加剂(如助溶剂、抗氧剂等)应先溶解;难溶性药物应先加入溶解,亦可采用增溶、助溶或选用混合溶剂等方法使之溶解;无防腐能力的药物应加防腐剂;易氧化不稳定的药物可加入抗氧剂、金属络合剂等稳定剂以及调节pH值等;浓配易发生变化的可分别稀配后再混合;醇性制剂如酊剂加至水溶液中时,加入速度要慢,且应边加边搅拌;易溶解药物、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应最后加入。
3.过滤固体药物溶解后,一般都要过滤,可根据需要选用玻璃漏斗、布氏漏斗、垂熔玻璃漏斗等,滤材有脱脂棉、滤纸、纱布、绢布等。
4.质量检查成品应进行质量检查。
5.包装及贴标签质量检查合格后,定量分装于适当的洁净容器中,加贴符合要求的标签。
实验报告(总)
![实验报告(总)](https://img.taocdn.com/s3/m/c2d7761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6e.png)
实验报告(总)实验⼀溶液型药剂的制备⼀、实验⽬的1. 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 掌握溶液型制剂配制的特点、质量检查。
⼆、实验药品和器材药品:碘、碘化钾、蔗糖、⼄醇、薄荷油、滑⽯粉、吐温80、樟脑等。
器材:烧杯、玻璃漏⽃(6cm、10cm)、量筒、架盘天平、玻璃棒、滤纸、脱脂棉、电炉、⽔浴箱等。
三、实验指导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分⼦药物分散在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供内服或外⽤液体制剂。
溶液的分散相⼩于1nm,均匀澄明并能通过半透膜。
常⽤溶剂为⽔、⼄醇、丙⼆醇、⽢油或其混合液、脂肪油等。
属于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有:溶液剂、芳⾹⽔剂、⽢油剂、醑剂、糖浆剂等。
溶液剂的制备⽅法有三种,即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薄荷⽔的制备1、处⽅1)处⽅Ⅰ⽤分散溶解法:取薄荷油,加滑⽯粉,在研钵中研匀,移⾄细⼝瓶中,加⼊纯化⽔,加盖,振摇10min后,反复过滤⾄滤液澄明,再由滤器上加适量纯化⽔,使成50ml,即得。
另⽤轻质碳酸镁,活性炭各0.8g,分别按上法制备薄荷⽔。
记录不同分散剂制备薄荷⽔所观察到的结果。
2)处⽅Ⅱ⽤增溶法取薄荷油,加聚⼭梨酯80搅匀,加⼊纯化⽔充分搅拌溶解,过滤⾄滤液澄明,再由滤器上加适量纯化⽔,使成50ml,即得。
3)处⽅Ⅲ⽤增溶-复溶剂法取薄荷油,加聚⼭梨酯80搅匀,在搅拌下,缓慢加⼊⼄醇(90%)及纯化⽔适量溶解,过滤⾄滤液澄明,再由滤器上加适量纯化⽔制成50ml,即得。
3、备注1)本品为薄荷油的饱和⽔溶液(约0.05%ml/ml),处⽅⽤量为溶解量的4倍,配制时不能完全溶解。
2)滑⽯粉等分散剂,应与薄荷油充分研匀,以利发挥其作⽤,加速溶解过程。
3)聚⼭梨酯80为增溶剂,应先与薄荷油充分搅匀,再加⽔溶解,以利发挥增溶作⽤,加速溶解过程。
(⼆)复⽅碘溶液的制备1、处⽅碘 2.5g碘化钾 5g纯化⽔加⾄50ml2、操作取碘化钾,加纯化⽔适量,配成浓溶液,再加碘溶解后,最后添加适量的纯化⽔,使全量成50ml,即得。
药剂学实验指导-长沙医学院
![药剂学实验指导-长沙医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854178b1d1f34693daef3ece.png)
药剂学实验指导主编:徐雄波主审:马宁副主编:唐靖张青松参编:王建芬王磊方敏肖志勇刘卫平吴柱魏丹丹邱玲玲冷一平高元峰长沙医学院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目录药剂学实验须知 ................................................................................................. - 1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 - 4 -实验二胶体溶液剂的制备 ............................................................................. - 10 -实验三混悬剂的制备 .................................................................................... - 15 -实验四乳剂的制备........................................................................................ - 21 -实验五散剂、胶囊剂的制备.......................................................................... - 27 -实验六颗粒剂的制备 .................................................................................... - 36 -实验七滴丸剂的制备 .................................................................................... - 41 -实验八注射剂的制备 .................................................................................... - 46 -实验九软膏剂的制备 .................................................................................... - 54 -实验十滴眼液的制备 .................................................................................... - 61 -实验十一栓剂的制备 .................................................................................... - 66 -实验十二片剂的制备 .................................................................................... - 71 -实验十三片剂薄膜包衣及质量评价............................................................... - 78 -实验十四微型胶囊的制备 ............................................................................... - 81 -附录 ............................................................................................................... - 87 -药剂学实验须知一、实验任务《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质量控制、制备工艺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实验一 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
![实验一 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44678ea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8.png)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2.学习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和溶剂。
3.学习如何计算药物含量和制剂浓度。
二、实验原理液体制剂是一种粘稠的液体物质,用于口服、皮下、静脉注射等途径。
液体制剂可以分为溶液型液体制剂、混悬剂、乳剂等等。
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将药物溶于溶剂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制成的制剂,常用的添加剂有甘油、多种糖类、酸性或碱性缓冲剂等等。
制剂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有的药物含量,计算方法如下:C =m/V其中,C为溶液的浓度,m为药物的质量,V为溶剂的体积。
实验中制剂所含药物的总质量和溶液的总体积,即加药溶剂的总体积,应根据所需浓度来计算后确定。
制剂中添加剂的使用量和选择,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制剂的性能来确定。
甘油和糖类等添加剂可以使制剂呈现甜味,增加口感,保持稳固性,适合某些小儿、老年患者口服。
酸性或碱性缓冲剂可以调节制剂的pH值,提高药物的溶解度,避免药物分解或失去活性等。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材料:咖啡因、乙醇、甘油、纯净水。
仪器:分析天平、移液管、量筒、磁力搅拌器、容量瓶、pH计等。
四、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和仪器,清洗干净容器和器具,同时将磁力搅拌器调整到适当的转速。
2.按照需求,计算出咖啡因的用量和制剂的配方。
例如,制备浓度为0.02g/ml的咖啡因溶液100ml,需咖啡因2g,乙醇20ml,甘油2ml。
3.将所需的乙醇、甘油和纯净水称量并均匀混合,得到所需溶剂。
4.将咖啡因称量入容器中,并加入适量的所需溶剂,定量加至100ml,同时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直到药物完全溶解。
5.通过使用pH计,检查制剂的pH值。
如果需要,可以添加适量的酸性或碱性缓冲剂来调节制剂的pH值,使其符合要求。
6.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特点选择适当的添加剂,并按照所需的比例加入溶液中。
7.将制剂过滤或离心,以除去可能出现的杂质或小颗粒物。
并将制剂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以免受到污染。
五、实验注意事项1.在操作中保持容器和器具的干净和与药物无水,避免污染和药物失效。
《药剂学》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
![《药剂学》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193613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2.png)
《药剂学》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和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 掌握如下基本操作技能:上皿天平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玻璃量器的的洗涤及其使用方法、固体药物的称量、溶解、过滤;液体药剂的量取;搅拌等规范化操作。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概念: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相直径小于1nm)溶解于适当溶剂中制成的澄明的(均匀、透明、无可见微粒、纤维等异物)液体制剂。
可供内服与外用。
配制环境要求:口服及外用溶液制剂属于非无菌药品,其配制过程须在D级环境下完成常用溶剂:纯化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常见剂型: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糖浆剂特性:分散相为分子或离子状态,直径小于1nm,无界面,均相液体,形成真溶液,属热力学稳定体系,扩散快,能通过滤纸和某些半透膜。
制法:溶解法、稀释法、化学反应法工艺流程:药物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过滤----质量检验---分装(必要时灭菌)---贴标签---贮存剂型质量要求:应为澄明液体,即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外观应均匀、透明,无可见微粒、纤维等。
三、实验药品与器材药品:纯化水、薄荷油、精制滑石粉、碘、碘化钾、蔗糖、乙醇、樟脑、硼酸、甘油器材:上皿天平、乳钵、具盖玻璃瓶、滤纸、量杯、量筒、漏斗、玻璃棒、烧杯、投药瓶、瓶签、瓶塞、蒸发皿、沙浴、电炉、铁三角架、温度计。
四、实验内容1.薄荷水【处方】薄荷油 0.2ml纯化水 q.s共制成 100ml【制法】取薄荷油置乳钵中,加精制滑石粉1.5g,研匀,加少量纯化水,移至具盖玻璃瓶中,加纯化水100ml,振摇10min,用水湿润的滤纸滤过,初滤液如浑浊,应重新滤至滤液澄清,再自滤器上加纯化水使成100ml,搅匀,即得。
【性状】本品应为无色澄明或几乎澄明的液体,有薄荷清香气味。
【作用与用途】本品为芳香调味药,驱风药。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15ml。
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d943e11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e.png)
实验一 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掌握溶液型、胶体型液体制剂配制的特点、质量检查3、通过薄荷油-吐温20-水三元增溶相图的绘制,掌握增溶相图的制作方法和应用4、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
二、实验指导溶液型液体制剂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介质(溶液)中供内服或外用的真溶液。
溶液分散相小于1nm,均匀澄明。
常用溶剂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或其混合液、脂肪油等。
按分散系统分类属于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糖浆剂等。
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即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三种方法在一定场合下可灵活使用,从工艺上来看多用溶解法。
其制备原则如下:(1)溶解度大的药物直接溶解;(2)小量药物(如毒剧药)或附加剂(如防腐剂、增溶剂、抗氧剂等)应先溶解;(3)溶解度小的药物宜采用微粉化、剧烈搅拌、加热助溶等手段;(4)不易溶解的药物可采用增溶、助溶等方法;(5)无防腐能力的药剂应加防腐剂;(6)不稳定的药物可加抗氧剂、金属络合剂等稳定剂以及调节pH值等;(7)浓配易发生配伍变化的可分别稀配再混合。
一些在水中溶解度小的药物,欲配成水溶液,往往可以通过添加增溶剂,如吐温20、吐温80等,增加其溶解度而制得符合治疗需要浓度的制剂。
例如一些含挥发油的制剂:大蒜油注射液、假性近视眼眼药水(含薄荷油等),因挥发油在水中溶解度小,不能制成治疗需要浓度的澄清溶液,一般都需要添加足量的增溶剂才能形成澄清溶液,但有时这种澄清溶液用水稀释仍然可能再次析出油而使溶液变浑浊。
这是因为油、增溶剂和水三者百分组成改变之故。
如果增溶剂配比得当,用水稀释可一直保持澄清。
这在临床用药上是有现实意义的,此可通过增溶相图的研究来解决。
一定量的薄荷油要配成澄清水溶液,如直接将油加入水中振摇,因为油的溶解度小,溶液浑浊不能制得澄清溶液。
若逐渐加入吐温20并振摇,则溶液由浑浊逐渐变为澄清,形成单相的均匀溶液,此溶液由薄荷油、吐温20和水三组分组成。
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dbecd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8.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
2. 了解液体制剂的制备原理及操作要点。
3. 掌握液体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二、实验原理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均匀或非均匀的液体剂型。
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解法、乳化法、混悬法等。
液体制剂具有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易于储存等优点。
三、实验材料1. 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电子天平、搅拌器、高速分散机等。
2. 试剂:水、乙醇、甘油、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硫酸、氯化钠、葡萄糖、淀粉等。
3. 药物:碘、碘化钾、滑石粉、甘草、朱砂等。
四、实验内容1. 溶液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制备复方碘溶液,掌握溶液剂的制备方法。
(2)实验步骤:a. 称取碘化钾2g,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使溶解。
b. 加入碘1g,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
c. 加入蒸馏水至30ml,搅拌均匀。
d. 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瓶中,密封保存。
2. 乳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制备高分子型液体制剂胃蛋白酶合剂,掌握乳剂的制备方法。
(2)实验步骤:a. 称取胃蛋白酶5g,加入甘油20ml,搅拌均匀。
b. 将混合液置于高速分散机中,搅拌5分钟。
c. 加入蒸馏水至100ml,搅拌均匀。
d. 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瓶中,密封保存。
3. 混悬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制备混悬型液体制剂,掌握混悬剂的制备方法。
(2)实验步骤:a. 称取滑石粉30g,甘草5g,朱砂,分别粉碎成细粉。
b. 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中,加入等量的朱砂,研磨均匀。
c. 将甘草加入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磨均匀。
d. 按每包3g分包,密封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液剂的制备:制备的复方碘溶液外观澄清,无沉淀,符合制备要求。
2. 乳剂的制备:制备的胃蛋白酶合剂外观均匀,无分层,符合制备要求。
3. 混悬剂的制备:制备的混悬型液体制剂外观细腻,无颗粒沉淀,符合制备要求。
药剂学实验一乳剂的制备
![药剂学实验一乳剂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744380c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9.png)
药剂学实验一乳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比较不同方法制备的乳剂油滴粒度大小、均匀度及其稳定性。
3.掌握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乳剂也称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系指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形成液滴的一相为称为内相、不连续相或分散相;包在液滴外的一相称为外相、连续相或分散介质。
分散相的直径一般在0.1~10 m之间。
乳剂类型有单乳剂(O/W型,W/O型)和复合乳剂(W/O/W型,O/W/O型)。
乳剂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为提高稳定性,其处方中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加入乳化剂,并且需在一定的机械力作用下进行分散。
乳化剂的稳定机理是通过在分散液滴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多分子膜、固体粉末膜等界面膜,降低了界面张力,防止液滴相遇时发生合并。
常用的乳化剂有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等。
通常小量制备时,可在乳钵中研磨制得或在瓶中振摇制得,工厂大量生产多采用乳匀机、高速搅拌器、胶体磨制备。
如以阿拉伯胶作乳化剂,常采用干胶法和湿胶法制备,以新生皂为乳化剂制备乳剂时,可研磨或振摇制得。
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有稀释法(水)和染色镜检法(水/油性染料)。
三、实验内容(一)液状石蜡乳的制备[处方]液状石蜡 6 ml阿拉伯胶 2 g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0.05 ml1%糖精钠溶液0.003 g香精适量纯化水加至15 ml[制法]:(1)干胶法(干法):将阿拉伯胶分次加入液状石蜡中研匀,研磨过程中加纯化水4 ml,研至发出噼啪声,即成初乳。
再加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加剩余纯化水适量研匀,再加糖精钠溶液和香精,共制15 ml。
(2)湿胶法:取纯化水4 ml置乳钵中,加2 g阿拉伯胶粉研成胶浆。
再分次加入6 ml液状石蜡,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形成,再加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再加剩余纯化水研匀,再加糖精钠溶液和香精,共制成15 ml,即得。
[实验讲义]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实验讲义]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2b948d2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c.png)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掌握常用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方法、质标准及检查方法3.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二、实验原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溶液型液体药剂分为低分子溶液剂和高分子溶液剂。
常用的溶剂有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植物油等。
(一)低分子溶液剂是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均相澄明液体药剂。
有溶液剂、浆剂、甘油剂、芳香水剂、酊剂和醑剂等。
这些剂型是基于溶质和溶剂的差别而命名的。
从分散系统来看属于低分子溶液(真溶液),从制备工艺上来看,这些剂型的制法虽然完全相同,并各有其特点,但作为溶液的基本制法是溶解法。
其制备原则和操作步骤如下:1.药物的称固体药物常以克为单位,根据药物的多少,选用同的架盘天平称重。
液体药物常以毫升为单位,选用同的杯或筒进取。
用较少的液体药物,也可采用滴管计滴数取(标准滴管在20°C时,1ml水应为20滴),取液体药物后,应用少许水洗涤器,洗液并于容器中,以减少药物的损失。
2.溶解及加入药物取处方配制的1/2~3/4溶剂,加入药物搅拌溶解。
溶解大的药物可直接加入溶解;对溶解的药物,应先研细,搅拌使溶,必要时可加热以促进其溶解;但对遇热分解的药物则宜加热溶解;小药物(如毒药)或附加剂(如助溶剂、抗氧剂等)应先溶解;难溶性药物应先加入溶解,亦可采用增溶、助溶或选用混合溶剂等方法使之溶解;无防腐能的药物应加防腐剂;氧化稳定的药物可加入抗氧剂、属络合剂等稳定剂以及调节pH值等;浓配发生变化的可分别稀配后再混合;醇性制剂如酊剂加至水溶液中时,加入速要慢,且应边加边搅拌;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应最后加入。
3.过滤固体药物溶解后,一般要过滤,可根据需要选用玻璃斗、布氏斗、垂熔玻璃斗等,滤材有脱脂棉、滤纸、纱布、绢布等。
4.质检查成品应进质检查。
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ddc8f058f111f18583d05ae4.png)
实验一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目的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掌握溶液型、胶体型液体制剂的配制特点。
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法。
实验指导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液体制剂分类:低分子溶液剂——溶液剂均相液体制剂高分子溶液剂胶体溶液型非均相液体制剂溶胶剂乳剂混悬剂低分子溶液剂——溶液型液体制剂:指低分子量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分散在介质(溶剂)中,供内服或外用的真溶液。
溶液的分散相小于1nm ,均匀澄清,常用溶剂为水。
如: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糖浆剂等。
胶体型液体制剂:指某些固体药物以1~100nm大小的质点分散于适宜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制剂。
常用溶剂:水,少数为乙醇、丙酮以水为溶剂制备的高分子溶液剂称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或胶浆剂。
如CMC-Na、琼脂、明胶、甲酚皂、汞溴红、甲紫等。
制备方法溶解法低分子溶液型稀释法化学反应法高分子溶液型或胶体溶液型采用分次撒在液面上使之迅速地自然溶胀而胶溶。
或加入适当溶媒先溶解后,再转移到水中。
实验内容(1、2、3、6处方)(一)薄荷水1、处方ⅠⅡ处方分析薄荷油0.1ml 2d 0.1ml 主药滑石粉0.75g 分散剂聚山梨酯80 0.8 g 增溶剂蒸馏水加至50.0ml 50.0ml 溶剂制备方法处方Ⅰ用分散溶解法取薄荷油加滑石粉,在研钵中研匀,移至碘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盖,振摇10min后,反复过滤至滤液澄明,再由滤器上添加蒸馏水至50ml(量杯),即得。
分散溶解法是芳香水剂常用的制备方法。
操作注意点(1)本品为薄荷油的饱和水溶液(约0.05%ml/ml)处方用量为溶解量的4倍,配制时不能完全溶解。
(2)滑石粉为分散剂,应与薄荷油充分研匀,以增大油与水的接触面,加速溶解过程。
亦具吸附作用,吸附杂质和过剩的薄荷油。
制备方法处方Ⅱ用增溶法取薄荷油,加聚山梨酯80搅匀(小烧杯),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过滤至滤液澄明,再由滤器上添加蒸馏水至50ml。
药剂学实验一混悬剂、乳剂的制备
![药剂学实验一混悬剂、乳剂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8a123bf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5.png)
药剂学实验⼀混悬剂、乳剂的制备实验⼀混悬剂、乳剂的制备⼀、实验⽬的和要求1. 掌握混悬剂、乳剂的⼀般制备⽅法及2. 掌握乳剂类型的鉴别⽅法及测定油乳化所需HLB 值的⽅法。
3. 熟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及反絮凝剂等在混悬液中的应⽤,并了解混悬剂的质量评定⽅法。
4. ⽐较不同乳剂及不同乳化⽅法制得乳剂的分散相粒度及其稳定性。
⼆、基本概念和原理1. 混悬剂:混悬液为不溶性固体药物微粒分散在液体分散媒中形成的⾮均相体系,可供⼝服、局部外⽤和注射。
因重⼒作⽤,混悬液中微粒在静置时会发⽣沉降,微粒沉降速度符合斯托克斯定律:混悬剂的配制⽅法有分散法和凝聚法,⼀般配制原则为加液研磨、改变溶媒或采⽤⾼分⼦助悬剂作稳定剂。
混悬剂的稳定剂⼀般分为三类: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混悬剂的质量要求为:①粒⼦应细腻,分散均匀,不结块;②沉降应缓慢,或颗粒沉降后⼀经振摇易再分散,便于准确量取剂量。
2. 乳剂: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经乳化⽽形成的⾮均相分散体系称为乳剂(也称乳浊液),可分为⽔包油(O/W )型或油包⽔(W/O )型,常采⽤稀释法和染⾊镜检法鉴别。
乳浊剂是⼀种动⼒学及热⼒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需加⼊乳化剂使乳剂稳定,并且⼀般需在⼀定的机械⼒作⽤下进⾏分散。
⼀般根据HLB 值来选择乳化剂,当选⽤的乳化剂的HLB 值符合油乳化所需HLB 值时,制得的乳剂⽐较稳定。
通常将两种以上的乳化剂混合使⽤,混合乳化剂的HLB 值可按下式计算:nn n W W W W HLB W HLB W HLB HLB +++?++?+?=ΛΛ212211混合三、实验内容v r d d g=-29212()η1. 制备炉⽢⽯洗剂【处⽅】按下表配制炉⽢⽯洗剂。
表1不同炉⽢⽯洗剂的处⽅组成处⽅组成 1 2 3 4 炉⽢⽯(120⽬),g 3.01 3.00 3.02 3.00氧化锌(120⽬),g 1.50 1.49 1.50 1.51⽢油,ml 1.5 1.5 1.5 1.5 羧甲基纤维素钠,g 0.15吐温-80,g 0.60三氯化铝,g 0.036蒸馏⽔加⾄,ml 50 50 50 50 【制法】上表中的4个处⽅均采⽤加液研磨制备。
1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1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239ff417524de518974b7d3e.png)
实验目的:1. 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 掌握溶液型型液体制剂配制的特点、质量检查。
3. 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药剂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质子小于1nm)分散于溶剂中的真溶液,供内服或外用。
溶液型药剂外观均匀、澄明。
常用溶媒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及脂肪油等。
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和糖浆剂等。
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一般制备过程为:称量f溶解f 混合f过滤f加溶媒至全量f检查f包装f标签。
在制备溶液型液体制剂时,常需采用一些方法,如成盐、增溶、助溶、潜溶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媒中的溶解度。
另外,根据需要还可加入抗氧剂、甜味剂、着色剂等附加剂。
在制备流程中,一般先加入复合溶媒、助溶剂和稳定剂等附加剂。
为了加速溶解进程,可将药物粉碎,通常取溶媒处方量的1/2〜3/4搅拌溶解,必要时可加热,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不宜加热。
实验药品与器材:药品:碘、碘化钾、蒸馏水、薄荷油、滑石粉器材:上皿天平、乳钵、烧杯、量筒、玻璃棒、铁架台、漏斗、滤纸等。
实验内容:一、复方碘溶液(卢戈氏溶液)1 •处方1g 薄荷粉 蒸馏水 碘碘化钾2g 蒸馏水 加至30ml2•制法 取碘化钾置容器内,加适量蒸馏水,搅拌使溶解,加入碘,搅拌溶解 后加蒸馏水至全量,即得。
3•用途 调节甲状腺机能,用于缺碘引起的疾病,如甲状腺肿、甲亢等的辅助 治疗。
每次0.1-0.5ml ,饭前用水稀释5-10倍后服用,一日3次。
4. 质量检查 成品外观、性状。
二、芳香水剂一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1. 处方0125ml加至 100.0ml2. 制法 取薄荷油加滑石粉在研钵中研匀,移至有盖的容器中加入蒸馏水,加 盖振摇10min ,反复过滤至滤液澄明,再通过过滤器加适量蒸馏水,使成100ml , 即得。
3. 用途 芳香矫味与驱风药,用于胃肠充气或作溶剂。
(实验讲义)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
![(实验讲义)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9a63b495f524ccbff12184aa.png)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掌握常用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3.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二、实验原理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溶液型液体药剂分为低分子溶液剂和高分子溶液剂。
常用的溶剂有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植物油等。
(一)低分子溶液剂是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均相澄明液体药剂。
有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芳香水剂、酊剂和醑剂等。
这些剂型是基于溶质和溶剂的差别而命名的。
从分散系统来看都属于低分子溶液(真溶液),从制备工艺上来看,这些剂型的制法虽然不完全相同,并各有其特点,但作为溶液的基本制法是溶解法。
其制备原则和操作步骤如下:1.药物的称量固体药物常以克为单位,根据药物量的多少,选用不同的架盘天平称重。
液体药物常以毫升为单位,选用不同的量杯或量筒进行量取。
用量较少的液体药物,也可采用滴管计滴数量取(标准滴管在20℃时,1ml水应为20滴),量取液体药物后,应用少许水洗涤量器,洗液并于容器中,以减少药物的损失。
2.溶解及加入药物取处方配制量的1/2~3/4溶剂,加入药物搅拌溶解。
溶解度大的药物可直接加入溶解;对不易溶解的药物,应先研细,搅拌使溶,必要时可加热以促进其溶解;但对遇热易分解的药物则不宜加热溶解;小量药物(如毒药)或附加剂(如助溶剂、抗氧剂等)应先溶解;难溶性药物应先加入溶解,亦可采用增溶、助溶或选用混合溶剂等方法使之溶解;无防腐能力的药物应加防腐剂;易氧化不稳定的药物可加入抗氧剂、金属络合剂等稳定剂以及调节pH值等;浓配易发生变化的可分别稀配后再混合;醇性制剂如酊剂加至水溶液中时,加入速度要慢,且应边加边搅拌;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应最后加入。
3.过滤固体药物溶解后,一般都要过滤,可根据需要选用玻璃漏斗、布氏漏斗、垂熔玻璃漏斗等,滤材有脱脂棉、滤纸、纱布、绢布等。
实训总结药剂学实验报告
![实训总结药剂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c25c6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2.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药剂学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药剂学的基本原理、实验技能和药品制备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的科学。
本次实验涉及了溶液型、胶体型、散剂、混悬剂等不同类型的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药物的性质、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1.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薄荷油增溶相图的制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组成,绘制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
(2)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适用性。
(3)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4)胃蛋白酶合剂: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
(5)甲酚皂溶液: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2. 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甘油胶体:将甘油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药物,搅拌均匀,制成甘油胶体。
(2)明胶胶体:将明胶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溶解,加入适量药物,搅拌均匀,制成明胶胶体。
3. 散剂的制备(1)益元散剂的制备:将滑石、甘草、朱砂等药材粉碎成细粉,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分包。
(2)散剂的等量递增法: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4. 混悬剂的制备(1)亲水药物与疏水药物的实验结果:分别对亲水药物和疏水药物进行实验,观察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2)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将炉甘石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溶解,加入适量药物,搅拌均匀,制成炉甘石洗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薄荷油增溶相图: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分析各组分的增溶效果。
(2)薄荷水:三种处方制备的薄荷水外观性状、pH、澄清度、嗅味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据实验结果,说明各自特点与适用性。
药剂学实验——精选推荐
![药剂学实验——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61fd2b7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d.png)
药剂学实验实验⼀液体制剂的制备液体制剂是指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的液态制剂,可供内服或外⽤。
液体制剂按其分散情况可分为均相液体制剂和⾮均相液体制剂。
若制剂中的固体或液体药物均以分⼦、离⼦形式分散于液体分散介质中,则属于均相分散体系。
其中分散相的分⼦量⼩的称为低分⼦溶液,常称为溶液(真溶液)型液体制剂,分散相的分⼦量⼤的称为⾼分⼦溶液,它们都是稳定体系。
当制剂中固体或液体药物以分⼦聚集体的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时,则属于⾮均相分散体系。
由于其分散相与液体分散介质之间具有相界⾯,因此在⼀定程度上都是不稳定体系。
按分散相粒⼦的⼤⼩,⾮均相分散体系⼜分为溶胶分散体系和粗分散体系。
粗分散体系中包括乳浊液型液体制剂(乳剂)和混悬型液体制剂(混悬剂)。
⽽溶胶分散体系和⾼分⼦溶液习惯上称为胶体制剂,尽管分属⾮均相与均相分散体系,但它们分散相的粒⼦⼤⼩属于同⼀范围(1~100nm),且在性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
液体制剂是应⽤⼗分⼴泛的⼀⼤类制剂,按给药途径、应⽤⽅法的不同⼜可进⼀步分为若⼲剂型,如合剂、芳⾹⽔剂、糖浆剂、醑剂、洗剂、搽剂、灌肠剂、涂剂、含漱剂和滴⽿剂等。
I.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的1 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法2 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各项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分⼦或离⼦状态溶解于适当溶剂中制成的澄明的液体制剂。
溶液型液体制剂可以⼝服,也可以外⽤。
常⽤的溶剂有⽔、⼄醇、⽢油、丙⼆醇、液状⽯蜡、植物油等。
就分散系统⽽⾔,溶液型液体制剂主要为低分⼦溶液,其分散相(药物)⼩于1nm,通常以分⼦或离⼦状态溶解在分散介质中。
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以溶解法应⽤最多。
其操作步骤如下。
(1)药物的称量和量取固体药物常以克为单位,根据药物量的⼤⼩,选⽤不同的架盘天平称量。
液体药物常以毫升为单位,选⽤不同的量杯或量筒进⾏量取。
⽤量少的液体药物,也可采⽤滴管计滴数量取(标准滴管在20℃时,1ml蒸馏⽔应为20滴,其重量误差在±0.10g 之间),量取液体药物后,应⽤少量蒸馏⽔洗涤器具,洗液合并于容器中,以减少药物的损失。
液体制剂的制备实训报告
![液体制剂的制备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8f776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f.png)
一、实训目的1. 掌握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及操作步骤。
2. 熟悉常用液体制剂的种类及特点。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训内容1.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制备一定浓度的溶液型液体制剂,了解其制备方法及操作步骤。
(2)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制剂是将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3)实验材料:药物、溶剂、称量纸、玻璃棒、烧杯、量筒、标签纸、牛角药勺等。
(4)实验步骤:①称量药物:准确称取所需药物,记录质量。
②溶解:将药物加入适量溶剂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③定容:将溶液转移至量筒中,加溶剂至刻度线,摇匀。
④包装:将制备好的溶液倒入无菌瓶中,贴上标签,注明药物名称、浓度、制备日期等信息。
2. 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制备一定浓度的混悬型液体制剂,了解其制备方法及操作步骤。
(2)实验原理:混悬型液体制剂是将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形式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3)实验材料:药物、溶剂、称量纸、玻璃棒、烧杯、量筒、标签纸、牛角药勺等。
(4)实验步骤:①称量药物:准确称取所需药物,记录质量。
②研磨:将药物加入适量溶剂中,用玻璃棒研磨至形成均匀的悬浮液。
③定容:将悬浮液转移至量筒中,加溶剂至刻度线,摇匀。
④包装:将制备好的混悬液倒入无菌瓶中,贴上标签,注明药物名称、浓度、制备日期等信息。
3. 乳浊液液体制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制备一定浓度的乳浊液液体制剂,了解其制备方法及操作步骤。
(2)实验原理:乳浊液液体制剂是将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通过乳化剂的作用,形成均匀、稳定的乳液。
(3)实验材料:药物、乳化剂、油相、水相、称量纸、玻璃棒、烧杯、量筒、标签纸、牛角药勺等。
(4)实验步骤:①称量药物:准确称取所需药物,记录质量。
②乳化:将药物加入油相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形成乳浊液。
③加水相:逐渐加入水相,继续搅拌至形成均匀的乳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氧化锌混悬剂的制备
(1)处方:
处方号
1
2
3
4
氧化锌
0.5 g
0.5 g
0.5 g
0.5 g
50%甘油
1 ml
甲基纤维素
0.1 g
西黄蓍胶
0.1 g
(磨成2)溶蒸制液馏备后水工再加艺加至:氧取化氧锌化细锌粉细)粉,(1加0过水m1l研20磨目成筛糊)状,,置1用0乳m适钵l量中蒸(馏有水助稀悬释剂1后0的倒m处l至方具可塞先玻将璃助管悬中1剂0,m加振l 少摇量均水匀研, 分别在表中记录各管在5 min、10 min、30 min后的沉降容积比H/H0(H0为最初总高度,H为放置后的沉 降高度,参考实验结果记录本),即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液体制剂的种类及其概念与特点; (2)掌握各种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混悬剂和乳剂的几种制备方法; (4)熟悉乳剂类型的鉴别,以及乳剂稳定参数的测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
(1)定义: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2)分类: 1.按照分散系统分类,可分为: ①低分子溶液剂:是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的均相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制剂,粒子 径<1 nm。 ②高分子溶液剂:是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液体制剂,粒子径难界定,热力学稳定。 ③溶胶型液体制剂:是指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粒子径1-100 nm 。 ④混悬型液体制剂: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粒子径0.510 μm 。 ⑤乳剂型液体制剂:是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 液体分散体系,分为普通乳(粒子径1-100 μm )、亚微乳(粒子径0.1-1.0 μ m )、纳米乳(粒子径10-100 nm)。
七、参考文献:
1. 药剂学(第7版).崔福德,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2. 药剂学实验指导(第2版).崔福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处方:碘化钾
2g
碘
1g
蒸馏水
20 ml
配成:复方碘溶液 20 ml
(2)制备工艺:称取碘化钾,加蒸馏水5 ml,配成浓溶液,加入称取的碘搅拌溶解,加蒸馏水定容至 20 ml,即得。
(3)注意事项:碘有腐蚀性和升华特性,会腐蚀角质层,使变白,如粘到手上,用大量水冲洗。
(4)参考结果:棕褐色液体,无不溶性成分。
对结核核杆菌使用10%浓度,作用1-2小时。为加强杀菌作用,可加热药液至40~50℃度。消毒敷料、 器械及处理排泄物用10%-20%水溶液。 • 5不良反应:尚未见有关不良反应报道 • 6禁忌:外用、严禁内服、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7注意事项:本品对皮肤和黏膜有腐蚀性。使用时必须稀释,严格防止与皮肤黏膜接触。 • 8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 9药理毒理:煤酚皂溶液的杀菌能力与苯酚相似,其中碳酸系数随成分与菌种的不同而异,处于1.6-5之 间。含0.6%-1%本品溶液10分钟能使大部分臻病菌死亡,杀灭芽孢需要较高浓度和较长时间。本消毒剂 中主要杀菌成分为甲酚,三种异松体的杀菌作用相似,其石碳酸系数介于2.0-2.7之间,口服会导致死 亡。 • 10贮藏:遮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 11有效期:二年 • 参考资料1. 加香甲酚皂溶液说明书 .用药参考 [引用日期2014-06-13] .
临床应用:复方碘溶液 (又名:卢戈氏液、卢戈碘液、白碘)
• 【主要成分】碘4.5%~5.5%,碘化钾9.5%~10.5%。 【药理作用】甲状腺功能调节剂。小剂量碘剂作为供碘原料以合成甲状腺素,纠正原来垂体促甲状腺
素分泌过多,而使肿大的甲状腺缩小,可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剂量的碘有抗甲状腺的作用,促使甲状 腺体内血管减少及腺组织硬化。
II :将甲酚、软皂加入一起搅拌混溶,添加适量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3)注意事项:甲酚杀菌力较苯酚强,高浓度时对皮肤有刺激性,如粘到手上,用大量水冲洗。
(4)参考结果:处方I加水量很少,得到棕红色均匀液体,取1 滴至100ml水中,应无混浊和油滴产生, 增容效果较好。处方II得到淡棕黄色溶液,取1滴至100ml水中,应分散均匀,无混浊和油滴。
如需过滤,则宜选择不带电荷过滤器,防止吸附。 3. 混悬剂的制备:机械分散法、凝聚法。
4. 乳剂的制备: 分为普通乳(粒子径1-100 μm )、亚微乳(粒子径0.1-1.0 μ m )、纳米乳(粒子径10-100 nm);
也可分为:水包油型(O/W)、油包水型(W/O)、复乳型( W/O /w 或O/W/O ) 分散的液滴成为分散相、内相或不连续相,包在液滴外面的另一相称为分散介质、外相或连续相。
(3)注意事项:乳钵一定要干燥;初乳失败的原因:加水后研磨不够迅速,研钵和研棒太光滑,等。
(4)参考结果:白色的乳状液。
此为普通乳剂,临床上有润肠通便的功效,现配现用。
(1)处方:
5、液状石蜡乳化所需HLB值得测定
处方号
1
2
3
液体石蜡(g)
6
6
6
蒸馏水(ml)
4
4
4
阿拉伯胶粉(g)
2
西黄蓍胶粉(g)
药剂学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课上午9点40分准时开始,不要迟到,以免有时候会影响下午另外班级的实验安排; 2、一定要穿白大褂进实验室; 3、仪器清洗干净,再还给实验准备老师; 4、损坏实验器材一定要及时跟指导老师说一下,以免影响后续同学的使用和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5、实验前要预习(第一次可以不预习),于下次实验课开始前提交预习报告; 6、书包和雨伞不要放实验桌上,以免受污染; 7、实验中用到的酸、碱不要随意倒掉,要收集到酸桶和碱痛中, 统一丢弃; 8、实验室内不要大声喧哗,不要追逐打闹;实验结束后班长安排好值日,按时交实验报告。
四、结果:
(1)复方碘溶液的制备:观察溶液颜色、溶解情况; (2)甲酚皂溶液的制备:观察溶液颜色、加水混浊情况; (3)氧化锌混悬剂的制备:观察溶液颜色、 测定沉降体积比,对比处方; (4)以聚山梨酯为乳化剂的豆油乳剂制备:观察溶液颜色、稳定性 ; (5)液状石蜡乳化所需HLB值得测定:观察溶液颜色、 测定沉降体积比,对比处方。
临床应用:加香甲酚皂溶液 (来苏儿,来苏水)
•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透明液体,带有芳香气味,能与乙醇混合成澄清液体。 • 2适应症:本品用于器械、环境消毒及处理排泄物。 • 3规格:500ml/瓶甲酚皂溶液含甲酚42.5%-55% • 4用法用量:用其水溶液浸泡,喷洒或擦抹污染物体表面,使用浓度为2%-10%,作用时间为30-60分钟。
0.13
0.13
0.13
聚山梨酯-80(g)
1.9
1.3
脂肪酸山梨坦-80(g)
0.1
0.7
混合HLB值
14.5
11.2
8
(2)制备工艺: 按表中处方量,分别将阿拉伯胶、西黄蓍胶、聚山梨酯、脂肪酸山梨坦置于干燥乳钵中,加 入液状石蜡研匀;加入蒸馏水4 ml,快速、连续、用力朝一个方向研磨至发出“劈啪”声(制得初乳);往上 述初乳中分别加蒸馏水35 ml,充分混合后倒入具塞玻璃管中(仅需25 ml即可),振摇分散均匀后静置,分别 于30 min测量沉降体积比。 (3)注意事项:初乳的制备是关键,研钵要干燥。 (4)参考结果:得到白色的乳状液,处方3相对较稳定
主要成分:油相、水相、乳化剂。
乳化剂:降低溶液表面张力,起到稳定乳剂的目的。分类:天然乳化剂、人工合成乳化剂、固体粉 末乳化剂、辅助乳化剂。
制备方法:①干胶法;②湿胶法;③新生皂法;④机械法(乳匀机或胶体磨)。
(4)质量评价
1. 外观、粒子径(显微镜法); 2. 乳剂类型的鉴别(O/W:乳白色;W/O:油的颜色或淡黄色) 3. 稳定性:沉降体积比
4、以聚山梨酯为乳化剂的豆油乳剂制备
(1)处方:
豆油
6 ml
聚山梨酯
3 ml
蒸馏水加至
50 ml
(2)制备工艺:取豆油置于干燥乳钵中,加入聚山梨酯,研匀;加入蒸馏水约4 ml,迅速向同一方向研
磨,直至形成“噼啪”的乳膜破裂声,制成初乳(稠厚,色白);用蒸馏水分次转移至烧杯或量杯中,
加水至50ml,搅匀,静置,观察有无分层情况。
(3)注意事项:用尺测量沉降前后混悬部分的高度。
(4)参考结果:得到白色的氧化锌混悬液,处方3和4相对较稳定。
临床应用:复方炉甘石洗剂
• 炉甘石洗剂:皮肤科用药 • 复方炉甘石洗剂 • 通用名:炉甘石洗剂 • 成份:每1000毫升含炉甘石150克、氧化锌50克、甘油50毫升,辅料为纯化水。 • 性状:为粉色的混悬液,放置后能沉淀,但经振摇后,应成为均匀的混悬液。 • 作用类别: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炉甘石和氧化锌具有收敛、保护作用,也有较弱的防腐作用。 • 适应症:用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病,如荨麻疹和痱子。[1] • 用法用量: • 局部外用,用时摇匀,取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3次。 • 注意事项: • 1. 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 2. 本品不宜用于有渗液的皮肤。 • 3. 用时摇匀。 • 4.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 5.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 6. 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2、甲酚皂溶液的制备来自(1)处方:I
II
甲酚
25 ml
25 ml
豆油
8.65 ml
氢氧化钠 1.35 g
软皂
25 g
蒸馏水加至 50 ml
50 ml
(2)制备工艺: I :称取氢氧化钠,加蒸馏水5ml,溶解后加植物油,至水浴上加热(70-80℃),时时 搅拌(可加2-5 ml酒精,约45-60 min),至取少量半固体加水中无油滴析出,即为皂化完全;加入甲酚, 搅拌均匀,放冷,再添加适量的蒸馏水,使成50ml,混匀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