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地位_商业信用与企业经营性融资_张新民

合集下载

财务报表分析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质量分析与管理透视课件

财务报表分析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质量分析与管理透视课件
财务报表分析-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质量分析与管理透视课件
CATALOGUE
目录
引言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概述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质量分析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的管理透视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在决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财务报表分析成为重要的工具。
04
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的管理透视
张新民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做得很好,他们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措施来降低潜在的风险。
财务风险管理
张新民企业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可能对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因素。
风险识别
他们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以便了解每个风险的潜在影响。
风险评估
一旦确定了风险,张新民企业就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或消除风险。
03
02
01
06
参考文献
张新民教授的财务报表分析理论
总结词1
张新民教授提出的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强调了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在逻辑和结构,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详细描述1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质量标准
总结词2
感谢观看
THANKS
平衡计分卡
05
结论与建议
财务报表质量总体良好
通过对张新民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报表编制规范,数据真实可靠,未发现重大错报和舞弊行为。
资产质量有待提高
企业资产结构较为
盈利能力有待增强
虽然企业收入持续增长,但成本费用控制不力,导致净利润水平较低。
解决措施
03
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质量分析
报表数据的真实性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判断。

银行信贷、市场地位与商业信用管理

银行信贷、市场地位与商业信用管理

银行信贷、市场地位与商业信用管理作者:吴钗来源:《国际商务财会》2019年第06期【摘要】本文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5~2017年的样本数据,探讨了银行信贷、市场地位与公司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公司从银行获取的借款越多,其提供给客户的商业信用越多,其占用的商业信用越少,说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贷存在替代关系。

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市场地位越低,其银行信贷的“二次分配效应”更为明显,即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越多,其为了提高市场地位,会向其客户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

而商业信用融资和银行信贷的“替代关系”在市场地位高的公司更为明显,即市场地位高的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越多,其占用的商业信用越少。

由此可见市场地位高的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策略和资金需求灵活地调整商业信用,而市场地位低的公司更依赖正规融资渠道。

【关键词】银行信贷;市场地位;商业信用【中图分类号】F832.4一、引言商业信用是企业短期融资的重要方式,一方面,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延期收款为客户提供资金,以扩大企业的销售额,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在购买商品时占用供应商资金,以获得融资。

企业是否提供商业信用以及是否占用商业信用,是基于融资需求和市场竞争等多因素权衡的结果。

从商业信用供给的角度看,企业让渡自身的流动性,以赊销行为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企业的资金时间价值,对于本身缺乏现金流的企业而言,赊销会挤占企业资金,特别是当企业本身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其外部融资不可得,赊销无疑会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

因此,充足的现金流或较强的外部融资能力是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基础。

从商业信用占用的角度看,市场地位决定了企业在供应链上下游中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市场地位高的企业转换供应商的成本相对较低,其会以此相威胁,迫使供应商以商业信用为隐藏的优惠条件,而供应商为了保持稳定的客户关系以及为出售的产品质量提供保证,也会向主动向市场地位高的企业提供商业信用。

张新民_财务报告分析(3篇)

张新民_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展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信息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相应的决策。

本文将对张新民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揭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特点。

二、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张新民企业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021年底,企业总资产为100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60亿元,非流动资产为40亿元。

流动资产占比60%,非流动资产占比40%。

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占比最高,达到20亿元,存货占比15亿元,应收账款占比10亿元。

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最高,达到20亿元,无形资产占比10亿元。

(2)负债结构分析张新民企业负债总额为8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60亿元,非流动负债为20亿元。

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占比最高,达到30亿元,应付账款占比20亿元。

非流动负债中,长期借款占比最高,达到10亿元。

(3)所有者权益分析张新民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0亿元,占资产总额的20%。

其中,实收资本占比最高,达到10亿元,资本公积占比5亿元,盈余公积占比3亿元,未分配利润占比2亿元。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张新民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为100亿元,同比增长10%。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90亿元,其他业务收入为10亿元。

(2)营业成本分析张新民企业2021年营业成本为80亿元,同比增长8%。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为70亿元,其他业务成本为10亿元。

(3)期间费用分析张新民企业2021年期间费用为10亿元,同比增长5%。

其中,销售费用为3亿元,管理费用为4亿元,财务费用为3亿元。

(4)利润分析张新民企业2021年实现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长10%。

其中,主营业务利润为4亿元,其他业务利润为1亿元。

3. 现金流量表分析(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张新民企业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亿元,同比增长15%。

企业社会声誉、经营风险与商业信用融资

企业社会声誉、经营风险与商业信用融资

企业社会声誉、经营风险与商业信用融资1. 企业社会声誉企业社会声誉是指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它反映了企业过去的行为、现在的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一个良好的企业社会声誉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还意味着企业拥有高度的责任感、诚信度和可持续性。

对于商业信用融资而言,企业社会声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社会声誉是获得金融机构信任的关键因素之一,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考虑是否向企业提供贷款时,通常会仔细评估企业的信用记录、还款能力和市场前景。

而企业的社会声誉,尤其是其在行业内的口碑、历史偿债记录以及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承担,都会成为它们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社会声誉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在一个高度透明和规范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真实情况更容易被揭示出来。

那些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企业往往能够以更低的利率获得融资,因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相信这些企业有能力按时偿还债务,并且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

企业社会声誉还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企业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和信赖,从而建立起稳定的客户关系和市场地位。

这种稳定性不仅有助于企业在经济波动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还能为企业在需要时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和政策优惠。

企业社会声誉在商业信用融资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企业应高度重视并努力提升自身的社会声誉,以为其长期的融资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1.1 定义与重要性企业社会声誉、经营风险与商业信用融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和处理的三个重要方面。

企业社会声誉是指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和信誉,它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企业的经营业绩下滑甚至破产。

商业信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信用评级、担保等方式获得的资金支持,这种融资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必须重视企业社会声誉、经营风险与商业信用融资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馅饼还是陷阱:金融危机下的企业并购

馅饼还是陷阱:金融危机下的企业并购

馅饼还是陷阱:金融危机下的企业并购作者:坍檀来源:《财会学习》2009年第01期当前,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风暴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这场危机使得美国乃至全球股市大幅缩水,资本市场面临严峻考验。

然而,在这样一个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并购热潮正悄然而至。

如何把握金融危机下的企业并购,是我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所必须认真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邀请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为大家深度解读。

专家简介:张新民,管理学博士,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的创立者。

资深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FCCA),资深澳洲注册会计师、资深香港注册会计师。

主要研究领域: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企业价值评估: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

除了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多部,多篇关于财务质量分析的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以外,还在各类论坛和媒体上多次发表关于中国MBA教育,EMBA教育规律,中国国有商学院运作规律的演讲和访谈。

曾经为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十余所国内一流大学的EMBA项目讲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战略与决策分析》等课程,是中国大陆EMBA教育界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教授之一。

《财会学习》:全球金融危机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并对我国企业造成冲击,A 股市值严重缩水,更有一些企业因危机而濒临破产,但金融危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导致了企业并购成本的大幅降低,有人认为这是企业并购的良机。

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您是如何看的?张新民:金融危机造成股权交易价格比较低,这的确是企业实施并购的一个机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时企业必须要采取并购策略。

这就像傍晚去菜市场买菜,蔬菜、肉、鱼价格都会比较便宜,但是我们不仅要考虑到价格,还要考虑到菜是否还新鲜,是否都能吃完,吃不完同样是浪费钱。

同样道理,我们实施并购,第一,要考虑到并购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有利于改善企业的产业布局,是否有利于强化企业经营的多元整合。

财务报告分析_张新民(3篇)

财务报告分析_张新民(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界展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等。

本文将以张新民的财务报告为例,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张新民财务报告概述1. 报告时间:2020年度2. 报告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三、财务报告分析1. 盈利能力分析(1)营业收入:张新民2020年度营业收入为100亿元,同比增长10%。

这表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持续提高市场份额。

(2)毛利率:2020年度毛利率为30%,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这说明公司在产品定价、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净利率:2020年度净利率为10%,较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这表明公司在提高盈利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2. 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2020年度流动比率为2.5,较上年同期提高0.3。

这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能够应对短期债务压力。

(2)速动比率:2020年度速动比率为1.8,较上年同期提高0.2。

这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好,能够及时偿还流动负债。

(3)资产负债率:2020年度资产负债率为45%,较上年同期降低5个百分点。

这表明公司在降低负债风险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3. 运营能力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2020年度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2次,较上年同期提高2次。

这说明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降低了坏账风险。

(2)存货周转率:2020年度存货周转率为8次,较上年同期提高1次。

这表明公司在存货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4. 发展潜力分析(1)研发投入:2020年度研发投入为10亿元,同比增长15%。

这说明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较大,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市场份额:2020年度市场份额为15%,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财务报表分析张新民

财务报表分析张新民

财务报表分析张新民引言财务报表分析是评估一个人或者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个人或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以及风险状况等关键指标。

本文将以张新民为例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并探讨其财务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背景介绍张新民是一位50岁的独立建筑设计师,他在建筑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

他在过去的五年里,一直以个体工商户的形式开展业务,并通过合同和项目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

他的工作范围包括建筑设计、工程咨询等。

财务报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利润表是衡量一个人或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张新民的利润表,我们可以了解他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以及净利润的变化趋势。

年份收入支出净利润2017年180,000120,00060,0002018年200,000130,00070,0002019年220,000140,00080,0002020年240,000150,00090,000从上表可以看出,张新民的收入在过去三年持续增长,由2017年的180,000元增加到2020年的240,000元。

然而,支出也在相应增加,需要注意的是,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收入的增长速度。

这可能意味着张新民在成本控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是衡量一个人或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张新民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了解他的资产和负债情况,以及净资产的变化趋势。

年份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2017年300,000200,000100,0002018年350,000220,000130,0002019年400,000240,000160,0002020年450,000260,000190,000从上表可以看出,张新民的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在过去三年都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然而,负债总额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速度,导致净资产的增长速度较缓慢。

这可能意味着张新民在债务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数字金融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雨露均沾”抑或“厚此薄彼”?

数字金融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雨露均沾”抑或“厚此薄彼”?

收稿日期:2022-03-02修回日期:2022-03-30数字金融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雨露均沾”抑或“厚此薄彼”?曹晓雪张子文(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吉林长春130117)摘要:数字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获取技术创新资源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其是否能够做到“雨露均沾”值得探索。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利用2011—2020年中国A 股中小板企业数据,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赋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同时数字金融的赋能作用存在基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的单一门槛效应和基于企业市场地位的双重门槛效应。

只有当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企业市场地位达到相应门槛值后,企业技术创新才能享受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赋能作用。

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赋能作用受到企业声誉的调节,高企业声誉会提高数字金融对技术创新的赋能作用。

研究结论丰富了关于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经济后果的结论,拓展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研究,为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中小企业积极应对数字金融发展,抓住市场机遇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数字金融;技术创新;门槛效应;中小企业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22)07-0024-08DOI :10.19647/ki.37-1462/f.2022.07.003作者简介:曹晓雪,女,吉林长春人,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企业创新;张子文,男,山东临沂人,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企业创新。

一、引言根据《中国知识产权统计年报》统计,2010—2020年末,我国国内专利申请数每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24%、31%、7.8%、22%、12%、10%,说明技术创新增速处于下滑状态。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直接参与主体,其创新意愿的减弱是导致增速下滑的关键。

研究发现,中国传统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创新资源匮乏,是企业创新意愿不高、技术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谢绚丽等,2018)[1],近几年更是成为阻碍企业创新的“绊脚石”(梁榜和李晓琳,2021)[2]。

张新民企业财务报告分析(3篇)

张新民企业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张新民企业作为我国某行业的重要企业之一,其财务报告的分析对于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张新民企业的财务报表出发,对其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张新民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其资产总额为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占比XX%,非流动资产占比XX%。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1)货币资金:张新民企业的货币资金占比较高,表明企业具备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2)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占比较高,需要关注其回收风险。

(3)存货:存货占比较高,可能存在库存积压的风险。

2. 负债结构分析张新民企业的负债总额为XX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XX%,非流动负债占比XX%。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1)短期借款:短期借款占比较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2)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占比较高,表明企业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二)利润表分析1. 收入分析张新民企业的营业收入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XX产品或业务。

2. 成本费用分析张新民企业的营业成本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成本增长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

3. 盈利能力分析张新民企业的净利润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盈利能力主要受到营业收入增长和成本控制的影响。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张新民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表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盈利质量较高。

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张新民企业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为XX亿元,主要用于XX项目的投资。

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张新民企业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为XX亿元,主要用于偿还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

三、综合分析(一)财务状况张新民企业的财务状况总体良好,资产结构合理,盈利能力较强,但存在一定的短期偿债压力。

经营性负债与金融性负债:企业扩张的效应研究

经营性负债与金融性负债:企业扩张的效应研究

经营性负债与金融性负债:企业扩张的效应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doi:10.16299/j.1009~6116.2015.06.009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6116(2015)06~0068~09一、引言从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企业扩张资金的来源途径主要有三个:股东出资、金融性负债和经营性负债。

其中,股东出资部分,包括股东或所有者直接入资部分和入资后的利润积累,其规模可以近似用股东权益来计量。

金融性负债,主要包括企业从资本市场或金融机构获得的债务融资,在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短期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项目。

经营性负债,则主要包括企业在与上、下游企业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债务,在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款项等项目。

通常认为,经营性负债主要用于维持企业的日常经营,不作为企业的扩张资金来源。

然而,在我国的企业实践中,经营性负债数量达到了不能忽视的比例,我国有半数以上的企业经营性负债规模超过了金融性负债规模。

经营性负债属于低成本、低风险类负债,而金融性负债属于高成本、高风险类负债,经营性负债和金融性负债在成本和风险上的差异程度很大(李心合等,2014)[1]。

通常而言,经营性负债的取得需要一定的条件,如较高的市场地位等(张新民等,2012)[2],而金融性负债属于企业的主动负债,是企业扩张的主要资金来源。

那么,研究以经营性负债为主的企业和以金融性负债为主的企业在其扩张效应及盈利能力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别,以及这两种负债利用的有效性,对企业的融资决策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资本结构理论通常指的是债务与资本的比例关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3~4]。

基于资本结构理论,如何选择最优资本结构,后续产生了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myers&majluf,1984)[5]:权衡理论强调最佳资本结构应当根据对负债的收益和成本的权衡而得出;优序融资理论认定企业融资存在从内源融资(留存收益)到外源融资、从债务融资到股权融资的先后顺序之分。

财务报表分析(张新民教授)-第六章企业报表战略分析-资本引入战略-企业发展状况分析(2)

财务报表分析(张新民教授)-第六章企业报表战略分析-资本引入战略-企业发展状况分析(2)

财务报表分析(张新民教授)-第六章企业报表战略分析-资本引⼊战略-企业发展状况分析(2)那么经营性负债,⾦融性负债,股东⼊资和利润积累这四种资源对企业发展的推动⼒是怎样的呢?举例说明:格⼒电器:格⼒电器母公司报表它的流动负债⾥⾯:短期借款没有⾦额1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是15亿多点(它是长期贷款或长期负债转化成的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合计1101亿,这⾥⾯只有贷款15亿多长期借款22亿多,它和1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加起来不到40亿⽽负债总计1128亿⾥⾯只有不到40亿的负债是贷款简单总结下它的⾦融性负债不到40亿,经营性负债1088多亿.再看下经营性负载的具体情况:1应付票据59.99亿2应付债款368亿3预收款项85亿可得出:三者加起来510多亿的⼀个上下游关系所形成的⼀种负债4应付职⼯薪酬和5应交税费加起来⼤概80亿左右那么我们可以这⾥说再1100多亿流动负债或者在1200亿左右的总负债⾥⾯,它的上下游关系和经营活动引起的负债,⼤概在600亿左右,那么还有500多亿的负债是是什么呢?答案是其他流动负债480多亿在格⼒报表的解释是:在其他流动负债的构成⾥边有⼀个叫空调销售返利的预提费⽤,⼤概是450亿左右要强调的是年初的时候其他流动负债只有306亿,年末就成了486亿,增加了180亿意思是2014年公司预提了180亿的空调销售返利。

这是⼀种什么样的业务呢?是公司销售空调,返还给有关的销售单位的⼀笔钱对应了利润表的销售费⽤在负债表⾥⾯属于预提费⽤,在报表编制的时候就进⼊到了其他流动负债格⼒和美的的预提销售返利越来越⼤,最简单的解释是预提的销售返利多,真正⽀付的销售返利可能没那么多其他流动负债未必是真正的经营性负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未必是企业短时间内的债务压⼒。

企业有⼀项经营性负债夸⼤了企业真正的负债----预收款项从利润表知:1400亿的营业收⼊880亿的营业成本假设1400亿全是预收款我发货只发880亿的成本的货预收款是按照营业额收的但发货是按照成本发的要表达的是预收款项当中的⽑利并不⼀定形成企业当期的⽴即的负债⽐如说它的⼀些⽑利因素可以暂时不分或者永远不分,税⾦要交的总结可得出格⼒电器不靠贷款去扩张,它相当⼤的程度上靠经营性负债去扩张。

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第6页/共186页
第二节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 作 用 和 内 容 一 、 企 业 财 务 报 表 分 析 的 概 念
•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 狭义的概念是指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其有
关项目及其质量加以分析和考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经营结果进行 评价和剖析,以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 为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提供重要信息支持的一种分析活动。 • 广义的概念是在此基础上还包括公司概况分析、企业优势分析(地域、资 源、政策、行业、人才、管理等)、企业发展前景分析以及证券市场分析 等。
第3页/共186页
第一章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起源和演变 •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作用和内容 •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4页/共186页
章前案例
企业并购,不分析财务报表行不行?
请思考: • 购买企业,是购买总资产,还是净资产?其价格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 如果让你参与购买谈判,你应该关注企业财务报表的哪些项目?
• 对债权的账龄进行分析 • 对债务人的构成进行分析 • 对形成债权的内部经手人构成进行分析 • 对债权的周转情况进行分析 • 对坏账准备政策进行分析
•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 应收账款的减值测试方法
第31页/共186页
六、存货的质量分析
• 对存货的物理质量分析 • 对存货的时效状况分析 • 对存货的品种构成分析 • 通过对存货的毛利率走势进行分析,来考察存货的盈
• 金额巨大 • 长期挂账
第34页/共186页
八、流动资产整体质量分析
• 关注经营流动资产的周转状况 • 关注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

人民大2023财务报表分析第6版ppt 张新民 第四章

人民大2023财务报表分析第6版ppt  张新民  第四章

7.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因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律规定的口径差异所引起 的负债。 8.其他非流动负债 其他非流动负债是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负 债以外的其他非流动负债。
第四章 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二 非流动负债的构成与质量分析
(二)非流动负债质量分析
按照财务理论,企业的 非流动负债,应该是形成企 业的非流动资产和短期资产 (流动资产)中长期稳定部 分的资金来源,它的质量也 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 生重要影响。
2.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收到的投资 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 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第四章 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3.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 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其他综合收 益各项目及 其所得税的 影响
原计入其他 综合收益当 期转入损益
1
长期借款(以及其他非流动负 债项目)的利率水平高低
2 长期借款中贷款担保的方式
3 长期应付款的复杂性
4 预计负债的合理性
第四章 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三 或有负债的质量分析
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 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者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 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其期末余额在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不出现太 大波动的情况下会保持相对稳定,看上去就像会形 成一定的债务“沉淀”,因此并未对企业形成实质 性的偿债压力——非强制性流动负债。
第四章 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二)流动负债质量分析
2.企业短期贷款规模可能包含的融资质量信息

产融结合对经营性资产增值的影响:是助力还是阻力

产融结合对经营性资产增值的影响:是助力还是阻力

Impact of Financial-industrial Integration on Business Asset Accretion: Help or Hindrance 作者: 吴春雷;张新民
作者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100029
出版物刊名: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3-64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4期
主题词: 产融结合;经营性资产;企业创新;核心利润率;内部控制
摘要:产融结合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路径,实体产业企业经营性资产增值是一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

研究了产融结合对经营性资产增值的影响,以及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调节效应,并采用2009—2016年我国非金融类实体产业A股上市公司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

研究发现,实体产业企业实施产融结合能够促进经营性资产增值,产融结合是经营性资产增值的助力而非阻力。

进一步从影响机制看,产融结合能够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并以创新能力为中介来促进经营性资产增值;创新能力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是产融结合促进经营性资产增值的重要渠道。

从内外部环境调节效应来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产融结合促进经营性资产增值的作用越强,同时,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产融结合对经营性资产增值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

研究结论在微观实体层面为国家实施产融结合和以融促产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企业初始入资烧完了,到底该不该继续融资?

企业初始入资烧完了,到底该不该继续融资?

企业初始入资烧完了,到底该不该继续融资?张新民: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这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几个人的初始入资烧完了,当你烧完这几个股东的,初始入资以后,发现他的市场,他的各方面的建立,远远达不到我们想要的一种要求,或者初始股东想要的一种要求。

而这个时候,这个企业往往就需要融资,这个融资我说的融资不是去借钱,而是找新的股东进来,几轮融资来了,第一轮,第二轮,第几轮开始融。

好了,请大家注意,我听到很多这样的朋友跟我说,我这公司发展不错,甚至也有找我的,说张老师你能不能入点资,我这项目不错。

其实呢,我经常听到这个以后,我就在想,他把别人对他这个项目的赞许,说成是一种,真正的想入资的一种表达。

请注意,别人赞许你,有的是因为真的认同,你这个东西好,有的是客气,那么实际上这个股东,或者说潜在的股东,是不是要对你进行入资,他考虑很多方面的内容。

潜在股东考虑要素:1、项目是否真行2、原有股东是否可信3、是否能实现更大的价值未来人家入资以后,是不是能够实现更大的一种价值实现,或者通过对你公司的控制,来实现更大的一种价值贡献。

什么意思?有的企业急于吸纳股东进来,让有钱的股东占据了更多的股份,而原有股东的股份,被迅速稀释掉,这个稀释的结果,就使得公司的治理效应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对公司治理产生重要影响。

什么影响?新的股权结构诞生出现以后,对原有的股东非常不利,对老股东非常不利,甚至于新的股东认为,老股东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障碍。

如果是这样的话,您对股东的吸纳,您对新的股东的入资,实际上可能是引火烧身,可能是你离开这个企业的一个重要的开端,很快可能你就发现,你在企业呆不下去了。

所以特别注意这个情况,我并不是说一个庸才,一个不能使企业发展的人,还在企业占据重要的位置,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强调你的战略,跟新的股东的预期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那么这节课呢,我们专门谈到了股东入资的效应,股东挑选,在若干轮融资过程里边,原有股东他的股权和新的股权,新进入的股权结构之间,如果出现重大变化的话,对企业治理,可能会发生非常重要的,甚至于是根本性的一种影响。

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

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

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
彭爱武;张新民
【期刊名称】《管理学报》
【年(卷),期】2022(19)7
【摘要】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

研究发现,相对于投资主导型企业,经营主导型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能力更强。

进一步检验发现:产权性质、市场地位分别对企业资源配置战略与商业信用融资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盈余持续性(信息透明度)在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遮掩)作用。

【总页数】10页(P996-1005)
【作者】彭爱武;张新民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相关文献】
1.货币政策对我国企业商业信用可得性影响的研究——基于商业信用融资动机
2.金融关联、商业信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3.审计意见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媒体报道的"扩音器效应"研究
4.财政补贴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基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的实证分析
5.供应链视角下农业企业存货对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过企业利润表,能看出企业的哪些问题?

通过企业利润表,能看出企业的哪些问题?

通过企业利润表,能看出企业的哪些问题?张新民: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通过利润表能看出企业哪些问题?第一个,业务结构的年度间变化我们关注利润表特别要聚焦,不是数据间的年度变化,一定要关注它的业务结构,业务结构的年度间变化,这个战略意义特别重大。

业务结构一个结构,是你的产品或劳务结构,你都从事哪些产品,哪些劳务,这个跟你的战略定位直接相关。

1、市场区域结构你市场的区域结构,就简单说第一个你卖什么?第二个你卖给谁?2、市场规模非常明确的,你的规模,你业务额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注意这个业务额是结构的业务额。

3、市场地位你看你比较一下,格力电器的这个营业收入,它的空调1400多亿,美的呢,它的空调叫暖通空调1000亿不到,那这个就是结构性的业务,在市场里边的一种地位状况,那是很清楚的,那我们就看这个。

那么所以既要有整体的营业规模的概念,也要有结构性的营业规模的概念。

这个对于它的市场地位的,判断和分析意义重大。

那么我们关注了美的的,酷卡业务的并购,对他未来的影响,这个酷卡这个情况,因为我没有特别研究,智能机器人市场,我确实不知道这个企业在市场里面的竞争地位。

但是我注意到了这样几个问题:一、企业并购代价过大二、这个企业的毛利率低,就这个酷卡这个业务毛利率低三、市场好像在萎缩因为营业额在下降,营业成本在下降,说明企业尽管毛利率是改善了,说明这个企业的市场,要么就是市场容量下降了,要么你的竞争地位下降了,很重要,那要持续观察。

第二个,毛利和毛利率极端重要第三个,核心利润和核心利润率特别强调这个核心利润,在营业利润里面的主体地位,核心利润在营业利润里面的,主体地位,再强调营业利润的三个支柱。

第四个,营业利润的三大支柱我反复强调的营业利润的三个支柱:一个核心利润,一个投资收益,一个其他收益,其他收益就是政府补贴。

那我们说,我们把这个主体性的概念讲清楚了,那你看利润表,你马上就有感觉,说这个业务结构变化你往哪里走,你可能动态的战略结构调整了,你可能有竞争能力变化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地位、商业信用与企业经营性融资*张新民王珏祝继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100029)【摘要】本文以2004—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企业市场地位对其商业信用及经营性融资的影响。

研究发现,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都会向市场地位高的企业集中。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和银行借款融资的“替代关系”在市场地位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即市场地位高的企业同时可以获得来自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的融资;而二者的“替代关系”在市场地位低的企业中相对较低甚至不存在,由此突显出市场地位低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本文为我国亟待发展的“草根金融”及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提供了企业微观层面的实证支持。

【关键词】市场地位商业信用经营性融资一、引言商业信用是企业销售商品时延期或提前收取货款而提供给客户或占用客户的资金,是企业重要的短期融资来源。

关于商业信用为什么会存在,学术界有很多相关理论。

早期理论有融资动机理论(Schwartz,1974)、信贷配给理论(Petersen and Rajan,1997)等。

近十年来,出现了商业信用的竞争性假说(Fisman and Raturi,2004;Van Horen,2005;余明桂和潘红波,2010)和买方市场理论(Fabbri and Menichini,2010;Giannetti et al.,2010;陆正飞和杨德明,2011)。

通过商业信用理论发展脉络分析可以发现,早期理论偏重于强调商业信用的替代融资功能,主要是有融资约束的企业通过商业信用获取资金;而后期理论偏重于强调商业信用的竞争性作用,将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的竞争手段。

理论发展必然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企业发展早期主要以生产和销售产品为主,所以商业信用与销售产品直接相关;而随着各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资金本身可以创造价值,企业更加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

此时,企业对商业信用的运用实质上是一种基于资产和负债的资本结构调整决策(Fabbri and Klapper,2008)。

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根据自身经营资金需求灵活地调整商业信用,商业信用作为企业重要的经营性融资来源,其在企业间的分布必然有其深层次的规律和原因。

鉴于此,本文以2004—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企业市场地位对商业信用及经营性融资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市场地位越高,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多,即占用商业伙伴资金越多,或被商业伙伴占用的资金越少。

通过账龄分析发现,市场地位高的企业一年以上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比例都要明显低于市场地位低的企业,说明市场地位高的企业具有良好的收付款能力,可见市场地位高的企业对商业信用的使用是主动的融资决策。

第二,企业市场地位越高,获得的银行借款越多。

第三,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借款融资呈负相关关系,即在企业经营性融资中,商业信用融资和银行借款融资具有“替代性”,这种替代性在市场地位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而市场地位低的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对银行借款融资的替代性较低甚至不存在,由此凸显出正规融资渠道对于市场地位低的企业的重要性。

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三部分是数据与方法;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分析;第五部分是稳健性检验;最后是结论。

85*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11AZD010和10AZD01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71102077)、北京市共建项目“公司财务信息与投资决策关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Fisman and Raturi(2004)及Van Horen(2005)提出的商业信用竞争性假说认为,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动力是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将商业信用作为一种竞争手段在中小企业和新成立的企业中更为明显。

商业信用买方市场理论认为,那些融资无约束的企业仍然通过商业信用融资来获得供应商的流动性(Fabbri and Menichini,2010)。

虽然这两种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结论有相同之处,即竞争压力大的企业通过提供商业信用将自身的流动性让渡给客户。

实际上,商业信用的规模代表了企业利用商业信用推动其经营活动的能力,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企业在行业中的议价能力。

Summers and Wilson(1999)通过对英国655家企业的经验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把商业信用作为一种便宜的融资来源。

当企业具有市场地位,且其供应商的市场地位不高、议价能力较弱时,企业就会利用延期付款和预收货款等方式要求供应商为其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

Fisman and Raturi(2004)和Van Horen(2005)认为竞争能够促进商业信用提供的主要原因是竞争使得企业具有了不同的市场地位,市场地位高的企业可以通过施加威胁(如:停止供货或者更换供应商等)来要求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

同时市场地位高的企业即使不提供商业信用也不会流失客户,因为其客户寻找其他供应商或客户的成本也很高。

当企业具有较高市场地位时,会向供应商要求通过商业信用购买产品以最大化企业作为消费者的剩余,此时,即使供应商具有融资约束,他们也会为市场地位较高的客户提供商业信用。

Van Horen(2007)研究发现当一国金融市场和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时,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商业信用在企业经营困难时相关性更强。

Giannetti et al.(2011)研究发现买卖双方的市场地位对商业信用条款有重要影响,市场地位高的买方将获得更为优惠的条款,同时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供应商会为提前付款提供更优惠的折扣。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假设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与市场地位正相关。

企业经营性融资主要包括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和银行提供的短期借款。

我们在分析市场地位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时,不能忽视市场地位对银行借款的影响,因为银行借款的存在将对市场地位对商业信用的影响起到加强或者削弱的作用。

对企业来说,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成本是很高的,因为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会挤占企业维持正常经营活动的资金。

对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来说,如果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同时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并进而影响企业正常运转,则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成本将更高(余明桂、潘红波,2010)。

由此可见,银行借款作为企业经营性融资手段可以降低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成本。

银行作为动员社会资源实现资金配置的有效金融中介,它的功能主要通过价值发现和有效监管加以实现(张军、金煜,2005),即选择好企业发放贷款并进行持续的监督。

祝继高等(2009)研究发现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银行借款信息能够预测公司未来的财务业绩。

通常情况下,银行是否发放贷款主要受到评价拟贷款企业资质的信息成本及其违约风险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市场地位高的企业在银行的贷款评价体系中更容易符合银行贷款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假设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获得的银行借款与其市场地位正相关。

那么,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市场地位将对其产生怎样的影响。

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同作为企业的经营性融资来源,其获得都具有成本,银行借款需要向银行支付利息,商业信用的获取可能会损失及时付款的折扣等优惠。

企业维持正常经营需要的资金一般是稳定的,因此企业会在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之间选择成本较低的资金来源来满足自身经营所需资金,所以二者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

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商业信用的提供是因为买方客户的强势和供应商为了更好的促销。

商业信用逐步从单纯的融资需求转变为企业竞争的手段,客观上成为市场地位高的企业低成本占用供应商资金的一种方式。

石晓军和李杰(2009)的研究发现我国商业信用的使用程度主要取决于上游企业是否愿意提供,只要上游企业愿意提供,下游企业就会使用,不管自身的现金流是否充裕,从而间接的证明了商业信用在我国是低成本的融资。

我国的商业信用为何是廉价的?这恐怕与文章前面提到的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的一种竞争手段有关系,目前我国的企业创新能力不够高,产品差异化程度较小,面临竞争压力的企业会将提供商业信用作为一种竞争手段来促进产品的销售。

例如,徐晓萍和李猛(2009)用上海中小企业样本研究得出,规模越小的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越多。

商业信用作为银行借款替代品的前提是商业信用具有可得性。

商业信用对银行借款替代性的强弱不仅仅依赖于企业融资的需要,更依赖于企业获得商业信用的难易程度,如果企业获得商业信用较为困难,那么这种替代性必将减弱。

对于市场地位低的企业而言,通过商业信用融资比通过银行借款融资更为困难,因为不给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可能导致产品销售机会的丧失。

而企业如果能够有足够的抵押品和愿意支付较高的利率,相对商业信用而言,银行借款的可获得性更强。

如果前面的分析成立,那么我们认为市场地位高的企业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的替代性更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假设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比市场地位低的企业,市场地位高的企业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的“替代关系”更为显著。

三、数据与方法(一)样本本文以2004—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95剔除了金融类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小于0的公司以及相关数据缺失的观测值。

本文最后得到1620家公司的39380个季度观测值,其中国有企业24335个,占总样本的61.80%,民营企业15045个,占总样本38.20%。

我们采用Winsorization的方法对异常值进行处理,对所有小于5%分位数(大于95%分位数)的变量,令其值分别等于5%分位数(95%分位数)。

财务报表季度数据来自CSMAR中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公司最终控制人数据来自CCER一般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

(二)模型设定为了检验假设1,我们借鉴Van Horen(2007)的基本模型形式,提出本文采用的回归模型:CREDITit =α+β1MPit+β2STAit+β3AGEit+β4SIZE it+β5EBIT it+β6LIQ it+β7CFO it+β8GR it+εit(1)CREDIT是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分别是净商业信用融资NCR、应付账款AP、一年以上应付账款比例LAP和一年以上应收账款比例LAR。

净商业信用融资NTC的计算公式为:净商业信用(NTC)=(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用总资产标准化。

该指标表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通过商业信用获得的资金净额占总资产的比重。

应付账款AP是企业所有应付款额(包含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账款),以当年企业的总资产标准化。

一年以上应付账款比例LAP是根据企业一年以上(包括一至二年、二年至三年和三年以上)应付账款额除以总应付账款额计算而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