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
小说次要人物作用分析的切入角度
1、写次要人物,从侧面(衬托、反衬)出主要人物的--、--、--的性格(形象)。
2、①写次要人物引出主要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②围绕次要人物写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次要人物如果是“我”能增强故事情节的真实感。
3、写次要人物的--、--、暗示(揭示)小说的主旨。
13、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014高考题)
【答案】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
【解析】解答此题得审好题:“特点”是“描写的特点”,而不是“周围人的特点”;“作用”既可理解为描写的作用,也可是周围人的作用。
【评价】此题是有些难度的。一是描写的特点,考生很可能答成什么样的描写——“侧面描写”或“衬托”,因为小说中的“他人”是为主人公服务的,答得全一点,可能还会答到“主观感受”,但与标准答案有些出入;二是描写的作用,考生在揣摩主人公的心理上是有些困难的,毕竟许多考生没读过这部小说。
1、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溜索》2008高考)
答: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2、小说写巴音的两个儿子,对刻画老牧民巴音的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答:1、两个儿子的出走,侧面衬托了老牧民巴音改变草原面貌的执着信念和坚毅态度;
2、两个儿子的回归,侧面验证了巴音对草原美好前景的预见。
3、简要分析红酒和朋友这两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4分)
答:(1)红酒:①引出“小贱妃”这个人物;
②借红酒之口评价人物;
③以红酒的情绪感染读者。
(2)朋友:推动情节发展,引出老婆婆。
4、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满仓,请结合全文探究故事中“我”这个人物的作用。(6分
答: ⑴“我”见证了满仓“剃头”行为的缘起与经过,这使得故事情节更具真实感.
⑵写“我”,更能表现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⑶借助“我”和满仓的对话,突出了文章的主旨:生活在底层的农民工的辛酸、不满和无奈,呼唤我们关注农民工的生活。
4.“孩子”的出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从主题思想、形象塑造和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探究。(8分)
1、从主题思想上看:孩子的出场有利于展现文章主题。孩子的出现促成仇恨双方再次审视自己,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尤其是人们从起初的愤怒仇恨到最后的宽恕谅解,前后态度的反差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放弃残酷仇恨,回归友善纯真。
2、从形象塑造上看:孩子的出场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原本冷漠高傲的警察,也有父爱温情;原本充满仇恨的人们,心底深处却是善良仁爱的,人物形象本身看似矛盾却是真实的再现。
3、从结构安排上看:孩子的出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孩子的出现打破了双方的对立,
使文章情节从起初的剑拔弩张逆转为后来的充满温情,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出,吸引读者。4.“老人”这一形象是如河逐步推动情节发展的?(6分)
在双方对峙时,老人答话,打破沉默;
在克里斯演奏时,老人打拍子响应,缓和气氛;
在克里斯告辞时,老人插话,促成帕皮的正确抉择。(6分,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