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a552e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6c.png)
追问:“为什么要把9分成6和3?”(板书:6 3)
(用小棒演示)24根加6根凑成30根,30根再加3根,是33
(5)师:不同的方法算出的结果都是33,可是老师心中有个疑问,为什么这里加数十位上的数字2,加了一个数以后,和的十位上数字却变成3了呢? (小棒演示)个位4+9=13满十了就要向前一位进1。
板书: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点评:让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进行口算、笔算,而在计算中遇到新的问题──个位相加满十的问题,引发学生挑战自我,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直观地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进一这个问题,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同时,学生交流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多样化的体验。]
2.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用课件展示)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66页,看到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先把分散的小棒数一数,数到10根时,把它们圈起来,然后再算一算一共有几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孔滩镇复兴小学:谷江梅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1及相应的课堂活动1和练习题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列出算式:27+8
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7+8你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满十了。
教师:怎么办能?我们先用小棒帮帮忙吧。
操作理解算理。
教师:你能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吗?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4f3b0e32f60ddccdb38a066.png)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的算理和规范书写格式。
但是由于我对学生了解分析的不够,导致学生没有掌握学习重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材安排“参观博物馆”为实际背景,学生先通过观察情景图,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再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为了缩小范围,在提问题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提出用加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同学们特别活跃,在以前的基础上,提加法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很简单,同学们都想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和别人分享,在同学们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挑选出例题,请学生列出算式,接着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考该如何来计算出横式的结果,由于不进位加法较容易,很多学生通过口算轻而易举的算出答案,我也认为这一部分对学生来说非常简单,就没有借助小棒来教学,更没有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没有把竖式形象化,接着再抽象成数字。
没有利用小棒加深学生理解列竖式时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即数位对齐。
从而掌握列竖式的计算过程。
所以在例题过后,学生在做练习时遇到一位数加两位数,竖式错误很多。
在今年后的教学中,还要多了解学生实际,不能低估学生,更不能想当然的高估学生。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79508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a.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但是,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加的计算原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示例、练习题等。
2.学具:小棒、计数器等。
3.教学素材: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出示一幅水果图片,图片中有23个苹果和15个香蕉,问一共有多少个水果?让学生列出算式23+15,并计算出结果。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的计算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计算规律。
例如,出示23+5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总结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从个位数开始相加,如果和大于等于10,则向十位数进1,否则直接写下和。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7cf7e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e.png)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1同学们之前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由此本节课我是按照复习旧识的方法导入的,通过回忆计算27+2的计算方法,引出新课中24+6的计算方法。
新课的展开总的来说比较顺利,但还是有些许不足之处:1、内容的理解上比较冗杂。
本文的教学目标不涉及三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掌握。
这两个内容可以不讲或者换到课后作业中反馈,这样的安排导致作业安排上处理不及时,课程不够完整。
2、作业设计理解不到位。
在书本第二个例题设计,实际含义是让同学们理解在加法过程中,都有相同的运算:7+3=10、4+8=12、9+6=15,不同的`运算:后面两题有再加上几十的过程而第一题没有。
我在设计这一环节的时候让学生回答了太多的相同和不同,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学生也不能理解这些相同和不同有什么用。
3、计算方法多样化。
这个问题本身设计的时候也是考虑过要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比如除了书本教授的方法24+9=33中,先算4+9=13,再算20+13=33这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先算9+1=10,再算10+23=33,或者先算24+6=30,再算33+3=33等方法,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记忆力不完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淆,还是只采用了书本提供的方法,不知合不合适。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问题,我还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比如讲话啰嗦,在解释进位加是什么的时候比较啰嗦,带过即可。
教学中,巡视课堂是走位比较集中在教室右半边,不够全面等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不断成长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2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题(不进位加法)
![2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题(不进位加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2e4c2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6d.png)
12 + 2 = 4 + 11 = 14 + 0 = 1 + 12 = 16 + 3 = 13 + 4 = 4 + 12 = 14 + 1 = 8 + 11 = 17 + 2 =
11 + 5 = 18 + 1 = 11 + 4 = 13 + 1 = 4 + 12 = 12 + 5 = 11 + 2 = 6 + 13 = 10 + 8 = 12 + 1 =
5 + 11 = 0 + 13 = 4 + 15 = 2 + 11 = 3 + 15 = 1 + 14 = 7 + 11 = 3 + 14 = 2 + 16 = 4 + 15 =
2 + 12 = 3 + 12 = 1 + 13 = 7 + 10 = 2 + 15 = 4 + 14 = 8 + 10 = 4 + 15 = 3 + 16 = 7 + 11 =
20 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题(不进位加法)
日期: 用时: 姓名: 分数: (共 50 题,每题 2 分)
1 + 16 = 3 + 15 = 5 + 14 = 1 + 15 = 2 + 11 = 5 + 14 = 7 + 11 = 0 + 12 = 1 + 17 = 2 + 16 =
16 + 1 = 2 + 12 = 13 + 5 = 4 + 14 = 12 + 3 = 11 + 4 = 6 + 10 = 15 + 2 = 7 + 10 = 14 + 3 =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题100道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题100道](https://img.taocdn.com/s3/m/b5f5811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1.png)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题100道一、题目部分(一)10 - 19加一位数1. 10 + 3 =-解析:个位上0 + 3 = 3,十位是1,所以结果是13。
2. 11 + 2 =-解析:个位上1 + 2 = 3,十位是1,结果是13。
3. 12 + 4 =-解析:个位2 + 4 = 6,十位是1,结果是16。
4. 13 + 5 =-解析:个位3 + 5 = 8,十位是1,结果是18。
5. 14 + 1 =-解析:个位4 + 1 = 5,十位是1,结果是15。
6. 15 + 3 =-解析:个位5 + 3 = 8,十位是1,结果是18。
7. 16 + 2 =-解析:个位6 + 2 = 8,十位是1,结果是18。
8. 17 + 1 =-解析:个位7 + 1 = 8,十位是1,结果是18。
9. 18 + 2 =-解析:个位8 + 2 = 10,向十位进1,个位写0,十位1+1 = 2,结果是20。
(这里虽然是进位加法,但可先按不进位理解计算过程,再强调进位情况)10. 19 + 0 =-解析:个位9 + 0 = 9,十位是1,结果是19。
(二)20 - 29加一位数11. 20 + 5 =-解析:个位0 + 5 = 5,十位是2,结果是25。
12. 21 + 3 =-解析:个位1 + 3 = 4,十位是2,结果是24。
13. 22 + 6 =-解析:个位2 + 6 = 8,十位是2,结果是28。
14. 23 + 4 =-解析:个位3 + 4 = 7,十位是2,结果是27。
15. 24 + 2 =-解析:个位4 + 2 = 6,十位是2,结果是26。
16. 25 + 1 =-解析:个位5 + 1 = 6,十位是2,结果是26。
17. 26 + 3 =-解析:个位6 + 3 = 9,十位是2,结果是29。
18. 27 + 2 =-解析:个位7 + 2 = 9,十位是2,结果是29。
19. 28 + 1 =-解析:个位8 + 1 = 9,十位是2,结果是29。
2.1.1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2.1.1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https://img.taocdn.com/s3/m/10448950ba1aa8114431d9eb.png)
返回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4.森林小医生。(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4 +5
9
34 +5 改正: 3 9
( ×)
返回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一位数与两位 数的个位对齐,个位上的两个数相加,结果写在个位 上,再把十位上的数落下来。 2.用竖式计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忘记把十位上 的数落下来。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2.
算一算分别花了 多少钱。
21 +3
24
4 +( 3 3)
37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3.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后面藏着数字几,请写出来。
55 +3
58
76 +2
78
25 +4
29
返回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4.森林小医生。(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
+2 5 55
3 +2 5 改正: 2 8
7写在个位上。
得数的十位上。
返回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笔算加法要注意:
1.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三、知识应用
1.列竖式计算。
32+6= 38
24+3= 27
32 +6 38
24 +3 27
5+43= 59
5 +4 3 48
返回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复习导入
17+2= 19 32+3= 35 21+6= 27 20+7= 27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https://img.taocdn.com/s3/m/a4bd331152ea551810a687c7.png)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
这既是以前学习加减法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及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一级运算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能说明估算的思路。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三)单元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计算方法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14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过程与方法:运用直观手段,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游戏活动来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掌握算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养成认真计算和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材分析】教材编排注重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方式,还原数学生活活泼的建构过程。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练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25+4= 77+6= 45+8=6+70= 3+21= 92+3=2、填一填,算一算。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优质课件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76debfa76e58fafbb0032a.png)
5元
63元
?元
( 5)
+ ( 6 3)
(6 8)
75元
4元
?元
(7 5)
+ ( 4)
(7 9)
课堂练习 列竖式计算。
45+3= 48
70+5= 75
45 +3 48
70 +5 75
56+3= 59
56 +3 59
课堂练习 列竖式计算。
34+2= 36
21+6= 27
34 +2 36
21 +6 27
13+5= 18
13 +5 18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1)口算; (2)摆小棒计算;
十个 35 +2
37
(3)竖式计算: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个位上的
两个数相加,结果写在个位上,再把十位上的数落下来。
探究新知
竖式计算
十个
35 +2
35+2= 37
十个
35 +2
7
十个
35 +2
37
个位和个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5+2=7, 十位上的3直接落下来,
7写在个位上。
写在得数的十位上。
探究新知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35 + 2 = 37(人) 答:一共37人。 计算结果是多少?
课堂练习
(4 8)
课堂练习 花朵后面藏着数字几,请写出来。
55 +3
58
76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58557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d.png)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创设一个购物的情景,比如小朋友们去超市买东西。
小明买了一个25 元的玩具和一个 3 元的棒棒糖,那一共花了多少钱呢?通过这样的情景,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实际应用。
2. 直观演示法:用小棒或者计数器来演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过程。
比如24+3,先拿出 2 捆小棒(代表20)和 4 根小棒,再加上 3 根小棒,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总共是 2 捆零7 根小棒,也就是27。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3. 小组合作法: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购物故事。
昨天呀,老师去超市买东西,看到了好多好吃的。
老师买了一包薯片,花了8 元钱,又买了一瓶饮料,花了35 元钱。
那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呢?谁能来帮老师算一算呀?”生:“35+8!”师:“非常棒!那35+8 等于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
”(二)知识讲解1. 师:“现在呀,老师拿出一些小棒。
同学们看,这一捆小棒代表10,一根小棒代表1。
我们先来看看35 怎么用小棒表示呢?”生:“三捆小棒和五根小棒。
”师:“对啦!那8 呢?”生:“八根小棒。
”师:“非常好。
现在我们要把35 和8 加起来,怎么加呢?我们先来把个位上的数加起来。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9228a8b9d528ea80c77903.png)
“开放式素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审核人签字: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指南(一)学习指南(二)学习卡片(一)腹有诗书气自华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2bca672f01dc281e53af08c.png)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加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而这些已在前一课时学习过,所以,这节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它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通过摆小棒,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说学生】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某种看法。
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形成经验,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学生已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也就是说学生能类推出本节课的计算方法,但是学生对于枯燥的计算并不感兴趣,所以,赋予课堂生动的讲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成了教师的难点。
【说教法学法】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所以,教师鼓励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相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同时,由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观察、交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让学生借助实物计算到脱离实物思考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49d05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b.png)
“好的,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现在,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实例。比如,我们要计算23加5,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把5加到3上,得到8,写在个位上;然后,把5加到2上,得到7,写在十位上。所以,23加5的结果是28。”(教师通过具体实例讲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他们可能对进位概念理解不清晰,容易混淆加法和减法运算。其次,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可能会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例如忘记对齐数字或计算错误。此外,一些学生可能会对数学产生恐惧感,缺乏自信心,不敢尝试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建立自信心。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0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7. 课堂小结(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大家掌握得怎么样呢?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课堂学习,不仅学会了计算方法,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课后,请大家复习今天所学内容,并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再见!”(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对课后学习进行布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关:猜一猜
84 +4
88
23 + 23
26
5 + 34
39
71 +25
76
64
+ 33
67
第三关:算一算
23+4= 2 7
23
+( 4)
( 2) 7
33+6= 3 9
( 33 )5 7
( 1)
+ ( 56 )
(5) 7
第四关:做一做
21+3= 24(元) 21
+3
24
4+33= 37(元) 4
+( 3 )3
37
第五关:想一想
笔算加法要注意:
1.个位和(
个)位上的数对齐。
十位和( 十位)上的数对齐。
2.相同数位上的数(
对齐)。
3.从( 个位)算起。
四、课堂作业
数学书第12页“做一做”第1题 数学书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同学们再见!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不进位加法的笔算
每个班有2名老师带队。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例1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 一共多少人? 怎样口算?
35+2=37(人)
三、寻找智慧钥匙大闯关
第一关:查一查
3+45= 7458
23+4= 27
3 +4 5
74 85
2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