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民俗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州民俗文化
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出花园的风俗,独具韵味的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州锣鼓、潮州曲社、潮绣、抽纱木雕、潮安木偶戏、建筑等处处散发出悠扬的潮风潮韵。潮州民俗文化独特,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蕴涵浓郁的中古遗风,潮州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潮州工艺巧夺天工。潮州古筝是中国六大流派之一,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中粤绣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中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潮州的工艺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细如丝,声如罄”见长,潮州因而成为中国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
潮州民俗文化概览
潮剧
潮剧俗称潮州戏,是全国十大百种和八个出国剧种之一。它是由宋元南戏演变而成的,有500多年的历史。潮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广泛地吸收潮州音乐和民间舞蹈的精华,同时博取其他剧种的长处,终于形成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戏剧。潮剧产生于潮州,而后流行于潮汕及福建南部、台湾及香港,在东南亚诸国有深远的影响,很多潮剧刻本如《荔镜记》、《金花女》、《苏六娘》,在美国、英国、奥地利和日本等国的图书馆均有收藏。在潮侨最多的泰国,潮州戏班竟有30多个。
潮安木偶戏
木偶戏也称纸影戏,因为它是台面蒙上白纸的皮影戏演变而来。木偶红的偶像木质身、泥塑头,潮绣服装,身上安铁枝,由纸影赏操纵表演。木偶戏的剧目、唱腔、音乐均同于潮剧,做笠也模仿潮剧的程式,凡举手投足、身段、水袖以至扇子、溜梯、刀枪格斗,都能表演得生动自然。
1954年2月,潮安县枫溪新乡源香纸影班赴京参加全国13省木偶汇演,受到好评。1993年9月,金石镇龙阁木偶剧团应邀参加第15届国际木偶艺术节,在德国和奥地利十大城市进行表演,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高度赞扬,赢得“中国第一团”的美誉。
苏锣鼓
以苏锣、苏鼓演奏得名,脱台于外江戏(即广东汉剧)的伴乐形式,别具一格。
潮州锣鼓中算"唢呐大锣鼓"和"小锣鼓"最为普及,分布最广。凡有潮人足迹的地方,就有这种锣鼓。人们常说的潮州大锣鼓,指的也就是这一种。它被国外音乐界人士誉为"东方交响乐"。潮州大锣鼓已从本地传播到华侨居住众多的东南亚各国,成为人们喜见乐闻的一种文化艺术。
潮州弦乐
以苏锣、苏鼓演奏得名,脱台于外江戏(即广东汉剧)的伴乐形式,别具一格。
潮州锣鼓中算"唢呐大锣鼓"和"小锣鼓"最为普及,分布最广。凡有潮人足迹的地方,就有这种锣鼓。人们常说的潮州大锣鼓,指的也就是这一种。它被国外音乐界人士誉为"东方交响乐"。潮州大锣鼓已从本地传播到华侨居住众多的东南亚各国,成为人们喜见乐闻的一种文化艺术。
潮州花灯
元宵张灯风俗起源很上。潮州素有元宵闹花灯的民俗,纱灯(花灯)是节目里耀眼的明珠。纱灯分“企灯”和“活灯”企灯把人物、亭台数阁固定在灯屏上,活灯则安装上不同的机关,使人物的头与手能转动,以至全屏走动。纱灯的特色是:工艺细致,造型美观,比例准确,举手投足,极富舞蹈动感;物饰华丽,一折一皱,皆自然洒脱,栩栩如生。
潮州曲社
潮州戏曲,几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是中国地方戏曲诸多优秀剧种之一。不仅在粤东、闽南各地,而且港、澳地区以至东南亚各国有潮人的地方,人们喜闻乐见。在日常娱乐以至年节、庆典活动中,每被作为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享受而广为推崇、颂扬。
潮州自古是潮府治所,往昔在拓展中华文化中有过举世瞩目的建树,被誉称为“海滨
邹鲁”、“岭海名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诞生潮州戏的“摇篮”。固此,潮州曲(包括潮州戏曲、潮州民间乐曲、潮州方言歌曲、潮州大锣鼓,下同)是名城丰厚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影响深远,堪称潮州文化之瑰宝。当前,在加强潮州文化建设中,应有足够的重视而得到发展、提高、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姿多彩的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饶平布马舞
饶平布马舞是融民间舞蹈、民间音乐和民间工艺于一体的艺术瑰宝,流行于饶平新丰、上饶等地。源于宋末元初,相传是南宋时一江西瓷工所传授。其舞蹈形式最初是扮演《状元游街》,人物是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其夫人、童子等9骑,后来又加进一对武士夫妇,并以本地音乐伴奏。
现在每逢新春佳节,饶平北部山区仍盛行排演“布马游村”节目。当时的布马制作相当简单,只用竹篾扎成马身裹上白布彩绘而成。而现在经过造型设计后的饶平布马舞,成功地脱胎换骨,让这一盛行于山区的民间舞蹈焕发异彩。
鲤鱼舞
民间舞蹈。流行于潮汕各地,尤其以潮州市为盛。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到处干旱,鲤鱼带领芸芸众生寻找水源。后世,逢正月初四时,民间便以舞鲤鱼作祭神娱乐,也取自鲤鱼跃龙门之吉兆。
潮安烧瓦窑
烧瓦窑是潮汕民间游乐之一,相传元朝末年,为推翻胡人的野蛮统治,各地志士密谋,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以月饼传送情报,以烧瓦窑烟火为号,揭竿起义。后人于每年中秋夜,皆做月饼、烧瓦窑为纪念。此项游乐一直为潮人延续至今。烧瓦窑时,往瓦窑里撒一些盐,即现金光四射景象。
出花园
潮州人为孩子举行的一种成年仪式。民俗认为未曾成年的孩子一直是生活在花园里的,孩子长到15岁,就得择日举行“出花园”仪式。拜神时供有三牲(鱼、猪头、三鸟),男孩供的三鸟是一只公鸡,象征朝气勃发,女孩供的是一只母鸭,祈求将来能生儿育女。家里要邀来亲朋,盛宴接待。“出花园”的孩子要以大人相待,坐到席上的首位,象征着孩子已成为家中的栋梁。
潮安荡秋千
“秋千”潮俗又称“千秋”。昔时乡村有一习俗,如喜添男丁,正月初一合搭秋千棚,摆喜酒请人,有“添新丁长寿千秋”的祝颂之意。
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说法。广义上说,工夫茶指以乌龙茶类为冲泡茶种;狭义上说,指讲究水、火、茶叶、茶具、冲法和品尝的茶艺。从“茶道”上考究,潮州有一套独特的小巧工夫茶具,讲究“高冲低洒”、“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一套冲泡手艺和谦恭礼让的茶礼。但这还是小工夫,大工夫则指那些除此以外的更加讲究的包含有哲理、宗教、思想修养和文学艺术等丰富内涵的茶道。因此,潮州工夫茶不论从源流,还是对茶道的研究上,都是具有独特的风味和格调,堪称“中国茶道”的集中体现者。
潮安灯谜
灯谜是雅俗咸宜、健康益智的传统文艺活动。潮安的灯谜活动约始于宋末,历代相沿不衰,从才辈出。民国年间的谢会心还从理论方面编著灯谜类书《评注灯虎辨类》,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灯谜学工具书。翁松荪创办的《影语月刊》为已知的国内最早灯谜月刊。
当代灯谜活动遍及城乡,庵埠、彩塘二镇尤为活跃。主要灯谜组织有潮安县职工灯谜协会、庵埠灯谜协会、彩塘灯谜组等。全县灯谜作者数以百计,其佼佼者成为海内外知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