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测评:23 想念地坛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三) 想念地坛

[语言运用层]

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往今来,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不是平白无故

....就成功的。

B.陷入传销“魔窟”的李某,被警方解救后,仍然自以为是

....,坚信传销能发家致富。

C.从今日公布的经济消息来看,美国经济的复苏仍在磕磕绊绊

....中前行,欧元区物价指数的回升也有助于经济的活跃。

D.踩踏事故中的三位责任人涉嫌玩忽职守

....而被拘留。

【解析】A项,“平白无故”指无缘无故;B项,“自以为是”指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此处强调李某继续坚持错误观念,改为“执迷不悟”;C项,“磕磕绊绊”形容事情遇到困难,挫折,不称心;D项,“玩忽职守”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B.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与魅力。

C.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D.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解析】本题从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项,搭配不当,“提高……特色”可改为“突出……特色”。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中国所有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D项,结构混乱,最后一个分句偷换了主语,可删掉“使它”。

【答案】 B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千三百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八百年前,________;五百年前,这里遍布农桑兴盛的田园;三百年前,这里成为商贾辐辏的市集;一百年前,这里更是人文荟萃的名镇。”在上海浦东新区新场镇,人人都会说上这样一段当地的“履历”。

作为浦东新区最后一块文化遗产,新场镇完整地保留着庭院深深、宅园相连的江南水乡古镇风貌。新场镇似乎有意保持低调,即便被贴上“华语大片《色戒》、《叶问》取景地”的标签,也依旧延续沧桑静默。这里青石板铺成的老街——洪东街和洪西街,被熙来攘往的步履踏得锃亮。相互掩映的明清建筑,奇檐斗拱,古旧斑驳。老店门口,挑起的酒幡在轻风细雨中飘摇。________,

户户枕河,家家临水,水埠小桥一重又一重,处处流淌着静谧。清末风格的奚家厅营造出“里弄深处有人家”的惊喜,而奚家东厅却是中西合璧的老建筑,中式木雕工艺装饰和西式罗马柱结合,相得益彰。

A.这里崛起泽被一方的盐场沿河人家皆是清一色的瓦屋顶

B.这里崛起泽被一方的盐场沿河人家的瓦屋顶皆是清一色的

C.这里崛起的盐场泽被一方沿河人家的瓦屋顶皆是清一色的

D.这里崛起的盐场泽被一方沿河人家皆是清一色的瓦屋顶

【解析】作答此题,要根据前后文分析判断。第一个横线处,根据后文中“农桑兴盛的田园”“商贾辐辏的市集”的偏正结构短语可知,此处应选择含有“泽被一方的盐场”这一偏正结构短语的句子。据此排除C、D两项。第二个横线处,根据后文语境可知,此处强调沿河人家住的是瓦屋,而非强调沿河人家瓦屋顶的颜色,因此应选“沿河人家皆是清一色的瓦屋顶”。

【答案】 A

4.观察下边这幅漫画,请为该幅漫画拟写一个标题(不能以“无题”为题)并指出这幅漫画的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寓意不超过60个字。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需对漫画作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这幅漫画画的是一个人在举重。背心上的“大学生”三个字点明了其身份。杠铃的两端,一端是“语文学分”,非常小;一端是“英语学分”,非常大。下面还有大学生说的话:“为了毕业证、学位证,只有花大力气弄这边!”漫画明显地勾画出了语文与英语的对比,讽刺了校园中、社会上重视英语却轻视母语的现象。至于题目,既可以以事件为题,如“举重”,又可以以漫画中的人物在举重时的表现为题,如“偏重”。

【答案】题目:如此“举重”(失衡或失重)

寓意:通过对大学生花大力气在英语上的现象的反映,讽刺了校园中、社会上重英语轻语文的风气。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冬夜重读史铁生

肖复兴

史铁生是前年年底离开我们的。去年年底,弟弟离开了我。这种时候,别的书都看不下去,只忍不住要翻看铁生的书。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十指连心的疼痛,弥漫在纸页间。

《我与地坛》的开篇,铁生这样写地坛:“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然后,他紧接着说:“这时候想必是我该来了。”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格外心动。总觉得像电影一样,在地坛颓败而静谧的空镜头之后,他摇着轮椅出场了。或者,恰如定音鼓响彻在寂静的地坛古园里,将悠扬的回音荡漾在我的心里。我清楚他与地坛命中契合难舍的关系,当代作家中,哪一位有如此一个和自己撕心裂肺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特定场景,从而使得一个普通的场景具有了文学和人生超拔的意义,而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意象?史铁生的地坛,就像陆放翁的沈园、鲁迅的百草园,就像约翰·列侬的草莓园、梵高的阿尔镇。

我想起我的弟弟,17岁独自去了青海油田,他临终前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撒回柴达木。我庆幸,他和铁生一样都能魂归其所,而不像我们很多人神不守舍,魂无所依。

在史铁生的作品里,母亲是最动人的形象,她49岁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我与地坛》中有这样的描写:“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照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已经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这样重复的喟然长叹中,地坛中的老柏树、草地的颓墙、虫鸣的午后、鸟儿归巢的傍晚……才一一都有了意义,因为这一切都附着母亲的身影。可以说,地坛是史铁生的,也是母亲的,因有这样的一位母亲而让地坛具有伤感无奈却又坚韧伟大的别样情怀。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想起他《一个人形空白》里的一段:“我双腿瘫痪后悄悄地学写作,母亲知道了,跟我说:她年轻时的理想也是写作。这样说时,我见她脸上的笑……那样惭愧地张望四周,看窗上的夕阳,看院中的老海棠树。但老海棠树已经枯死,枝干上爬满豆蔓,开着单薄的豆花。”

窗上的夕阳,枯死的老海棠树,老海棠树枝干上爬满的豆蔓,单薄的豆花,便一下子都成为了母亲那一刻百感交集又无法诉说的情感的对应物,好像它们就是为了衬托母亲的心情与感情,故意立在院子里,帮助铁生点石成金。可以这样说,是母亲的悲惨命运和与生俱来的气质与情怀,造就了作家的史铁生。我坚定地认为,没有母亲,便没有史铁生的地坛。

由生活具象而思考为带有哲理性的抽象,是铁生愿意做的,也是铁生作品的魅力,更是和我们一般写作者的区别,如同真正的大海一步迈过了貌似精致却雕琢的蘑菇泳池。他从一己的命运扩大为更为轩豁的世界,使得他的作品融有了思想的含量。

他想念地坛里的老柏树,他从它们“历无数春秋寒暑依旧镇定自若,不为流光掠影所迷”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