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探究

合集下载

关于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差异 (1)

关于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差异 (1)

关于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差异[摘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重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文化导入,重视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真正实现学习语言的目的—交际。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探讨在日常交际和学习中所突显出的中西文化差异,阐述了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交际语言文化差异英语教学一、引言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统称。

语言和文化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衡量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不仅仅取决于他对语言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取决于他对该语言相关文化的了解程度。

二、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1.称谓中文对人的称呼,姓在前名在后,而英文则相反,是名在前姓在后。

他们一般把Mr,Mrs,Miss和Ms放在姓前称呼别人。

但彼此不相识的人互相称呼时,男性广泛地使用Sir,女士使用Madam或Miss。

另外,如Professor,Doctor,Nurse、Captain,President 等头衔也可以放在姓前使用。

同时,这几个头衔也可以单独使用,例如:Doctor, please give me a hand; 但Teacher、Master在英语中却不能这样使用,不能说“Good morning ,teacher(Chen).”而应说“Good morning,Mr/Mrs/Miss Chen.”对亲属的称呼,英语文化要求名副其实,不像中国文化那样主张尊老、讲辈分。

他们称呼上一辈直系亲属的词有uncle 和aunt,同辈的只有cousin。

侄子不仅可以直呼叔叔,阿姨之名,有时连父母之大号也是随心所欲地呼之无碍。

此外,这类带亲属关系的称呼方式只限亲属之间,亲属之外一概以姓名相称。

英语中还有特殊的招呼语:listen,come,here,look,say,hey等,如:Here,Let me have a try.2.打招呼熟人之间见面时,都要打一声招呼,这是人们相互交往的礼貌原则。

初中英语文化差异教案

初中英语文化差异教案

初中英语文化差异教案一、引言在现如今的全球化社会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相互交流和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

而对于初中生而言,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一份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英语文化差异。

二、学习目标1.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2. 掌握描述和对比文化差异的词汇和表达。

3. 培养学生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步骤1. 导入-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英语国家的名胜古迹、传统食物等图片,引发学生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好奇和兴趣。

- 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例如“你认为英语国家和中国有哪些不同的地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学习文化差异的词汇和表达- 老师可以准备一份小抄,包含一些描述文化差异的词汇和表达,例如“传统节日”、“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等,并让学生阅读并记忆这些词汇和表达。

3. 对比不同文化- 老师可以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英语国家和中国来进行比较,然后他们可以使用之前学到的词汇和表达来描述这些文化差异。

-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展示图片、演讲等方式来呈现他们的研究结果。

4. 观看视频和讨论-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关于英语国家文化差异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就视频中的内容和自己的观点展开对话,并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

5. 编写个人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他们对不同文化差异的认识,编写一篇短文。

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与英语国家文化相关的活动,或者讲述一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的经历。

鼓励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词汇和表达,以及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 分享和评价- 学生可以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作业,并相互评价。

鼓励学生对于他人作业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在比较文化差异和进行讨论时的表达能力和观点。

3. 学生在个人作业中是否能够运用之前学到的词汇和表达,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英语课堂教学中弥补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

英语课堂教学中弥补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

英语课堂教学中弥补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
1.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采用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比如案例教学、参观教学、游戏教学、项目教学等,让学生可以自由参与,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温柔地处理学生文化差异:要针对学生文化差异进行适度且温柔的处理,同时要及时表扬学生在参与英语课堂教学和交流中取得的成就,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3.以实践为基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如口头表达,写作,听说读写技能等,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可用性,并尊重学生文化差异,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4.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中多出现各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对文化差异进行密切关注和调查,以便尽可能深入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点。

谈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谈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谈 谈 英 语 教 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 的 文 化 差 异
方 静
( 州 市 武 进 区 夏 溪小 学 , 苏 常州 常 江 摘 要 : 言 是 文 化 的 载 体 , 英 语 教 学 中不 能 只 单 纯 语 在 注 意语 言教 学 , 须 加 强 语 言 的文 化 导 入 , 视 语 言 文化 差异 必 重 及 其 对语 言 的 影响 , 高 学 生 综 合 运 用语 言 的 能 力 。 提 关键 词 : 语 教 学 文 化 差 异 综 合 运 用语 言 的 能 力 英 在 西 方 国家 有 这 样 一 个 尽 人 皆 知 的 句 子 : Wh nyuae “ e o r dw ,o r nt eesry u. 但 是许 多英 语 初 学 者 却 不 了 o n yua o ncsai t e lo ” 解 这 句 话 , 因是 不 了解 这 句话 的文 化 背 景 。 原 来 是 一 句 拳 原 这 击 术 语 , 拳 击 比赛 中拳 击 手 被 对 方 击 倒 , 判 数 到 十 , 击 在 裁 拳 手 还 不 爬 起 来 就 算 输 。但 是 在 很 多情 况 下 . 等 裁 判 数 到 十 , 不 倒 地 的拳 击 手 便 能 爬 起 来 再 战 。因此 这 句 话 的 表 层 意 思是 : 当 你 被 人 击 倒 , 不 意 味着 就 输 了 。 的 寓意 是 , 你 遇 到挫 折 , 并 它 当 并 不 一 定 丧 失 了成 功 的 机 会
中英 文 化 的差 异 有 很 多 .教 师在 实 际 教 学 中应 采 用 灵 活 多 变 的方 法 来 提 高 学 生 对 文 化 的 敏感 性 . 养 其 文 化 意 识 . 培 使 他们能主动地 、 自觉 地 吸收 并 融 入 到 新 的 文 化 环 境 中 。 首 先 , 树 立 正确 的文 化 意识 , 要 注重 文 化知 识 的传授 。 展 发 交 际 能 力 是 英 语 教 学 的 最 终 目的 。语 言 能 力 是 交 际 能 力 的基 础 , 而 具 备 了语 言能 力 并 不 意 味着 就 具 备 了 交 际 能力 。越 来 然 越 多 的人 已达 成 共 识 , 即交 际 能 力应 包 括 五 方 面 : 、 、 、 听 说 读 写 的 能 力 和社 会 能 力 ( 即和 不 同文 化背 景 的人 进 行 交 际 的能 力 ) 。 但 是 在英 语 教 学 中 , 师 往 往 比较重 视 语 言 的 外 在形 式 和 语 法 教 结 构 , 忽 视 了语 言 的社 会 环 境 , 别 是 语 言 的文 化 差 异 , 使 而 特 致 学 生 难 以知 道 什 么 场 合 该 说什 么话 . 而 忽 视 了 学 生 的交 际能 从 力 。因此 在 英语 教 学 中 , 师 应树 立 正 确 的文 化 意识 , 教 在传 授语 言 的 同时 同步传 授 文 化 知识 。 化知 识 加 深 了学 生 对语 言 的了 文 解 . 言 则 因 赋予 了文 化 内涵 而更 易 理 解 和 掌 握 。语 言教 学 和 语 文 化 教学 同步 可 以在 传 授语 音 、 汇 、 法等 语 言 知 识 时进 行 。 词 语 例 如 ,f ee基 本含 义 是 “ 冻 ”结 冰 ” “ ez” r 冰 “ 。而在 私 人 拥 有枪 支 的 美 国 。 位 留 学 生 因 听 不 懂 美 国 人 的 口语 “ e z ” 站 住 ) 快 一 f ee ( r 飞 逃跑 而被 枪 击 。在 美 国社 会 中 ,f ee 却 是人 人 皆知 的 E语 , “ ez” r l 假 如这 位 留学 生有 这 点 文化 知 识 就不 至 于 有 生命 危 险 。 其 次 . 强 中西 文 化 差 异 的 比较 , 中 西 文 化 在 称 呼 、 加 将 答 谢、 扬、 赞 表示 关 心 和 价 值 观 等 方 面 的差 异 自觉 地 渗 透 到 英 语 教学 中 。 语 言 是文 化 的 载体 . 文 化 的 主 要 表 现 形 式 。 言 是 随 着 是 语 民族 的 发 展 而 发 展 的 ,语 言 是 社 会 民族 文 化 的 一个 重要 组 成 部分 。 同 民族 有 着 不 同 的 文 化 、 史 、 不 历 风俗 、 惯 和 风 土 人 情 习 等 。各 民族 的 文化 和社 会 风 俗 又 都 在 该 民族 的语 言 中 表 现 出 来 。 言离不开文化 . 化依靠语言 , 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 语 文 英 当 然 离 不开 文化 教学 。 此 , 们 在 英 语 教 学 中一 定 要 注 意 语 言 因 我 和文 化 的关 系 . 该 提 高 对 中西 文 化 的 敏 感 性 和 适 应 性 , 树 应 应 立正 确 的 观点 进 行 英 语 文化 知识 的传 授 。 文 化 差 异 是 跨 文 化 交 际 的 障 碍 不 同 的 民族 文 化 有 可 能 存 在 着 某 些 相 同 或 相 似 的 地 方 , 这 主要 是 由于 不 同 的 民 族 在 大 自然 中有 着 相 同或 相 似 的 生 活 经 验 或经 历 。 种 相 似 性 必 然会 反 映 到语 言 中来 。 而 在 英 语 这 因 和汉 语 中 我们 不 难 发 现 其 中有 许 多 的相 同或 相 似 。 披 着 羊 皮 “ 的 狼 ”英 语 为 “ o i sep S lt n ” “ 思 而 后 行 ” 英 语 , w l n he ’ c h g : 三 f o i . 为 “ hn i e r uat 。这些 例 子举 不 胜举 。像 这 种 现 T ik wc bf e o c. t e o y ” 象 就 可 以促 进 英 语 初 学 者 在 目的语 学 习 中 的“ 正迁 移 ” 。 但 是 , 同的 民族所 处 的 地理 环 境 和历 史 环境 不 同 . 不 因而 对 不 同 的事 物 和经 历 就有 着 不 同 的分类 ; 同的 宗 教信 仰 . 导 致 不 也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外文化差异教学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外文化差异教学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外文化差异教学中外文化差异对小学英语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应充分了解这些差异并灵活运用,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英语。

本文将从语言、教学方法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中外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表达上。

英语作为一门西方语言,与汉语在语法、词汇和句子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

比如,在英语中,时间观念更加强烈,动词的变化与时间有密切关系。

相比之下,汉语对时间的表达相对模糊。

另外,英语多使用代词,倾向于简洁明了的表达,而汉语则喜欢重复使用名词,给人以丰富的感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差异,并培养学生适应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其次,中外文化差异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有所影响。

传统的中国教育注重师生之间的权威关系,教师通常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指导者的角色。

而在西方文化中,教师更多地扮演着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的合作伙伴的角色。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西方教育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任务型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最后,中外文化差异对于价值观的培养也有重要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孝道、礼仪和谦虚,而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通过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中外文化差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价值观念,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拓宽眼界,增加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全球化的社会。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摘要】本文讨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从教学方法、学生角色、语言运用、教育价值观和教学资源等角度进行分析。

在教学方法方面,中西方存在差异,西方更注重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而中方更强调师生关系和传统教学方法。

学生角色上,西方鼓励学生自我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而中方强调尊重和服从。

在语言运用方面,中西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运用方式。

教育价值观方面,中西方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在教学资源方面,中西方资源分配和利用方式差异较大。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有着深远影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注意和应对。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学生角色, 语言运用, 教育价值观, 教学资源, 影响。

1. 引言1.1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学生角色、语言运用、教育价值观和教学资源等方面。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效果。

在跨文化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需要更多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

深入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思维方式,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 正文2.1 教学方法的差异教学方法的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出来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西方国家,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性,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思考和讨论。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相比之下,中西方文化差异使得东方国家的教学方法更加趋向于灌输式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记忆。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权威和导师的角色,学生更多地扮演着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初探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初探

m rdla . : oe e ct 译文 这是一片峦嶂掩蔽的宁静乡村 , i e 田地郁郁葱 葱, 溪流永不干涸。 往南是连绵耸立的山脉。 而由此往海岸去, 山
峦平缓开阔 , 阳光倾泻在大片干涸的土地上 , 空气了无 色彩。但 在这里 的山谷间, 却是一派迥异的乡村景致 , 更小 而精巧。
r e s n v rd y u .T h o t is t e g e td i i g l e o i r e e r p o t e s u h l h r a iv d n i f v e n h H .F o h r t h o s h i s a e o e h tl p u i s r m e e o te c a t t e h l r p n te Si o m l l d w n t e h g o f l s t e amo p e e i c l r s . u e e o n o h u e d ' i d ,h t s h r s o o l s B th r e e
英 语 教 学 中的文化 差 异 初探
曲 莉
( 山东莱 钢培训 中心 , 山东 莱芜 2 10 ) 7 14
i h a ly l s a c mp ee y d f r n o n r sd s l r a d n te v l i o ltl i e e tc u t ie,mal n e e y e
了授课 的所 有要 点 ,其 中的几条相互交叉 的线索需要按 照说 课者整理 的思路 条理 清晰地陈述 出来 。条理不清晰是说课 过
既具有科学性 、 逻辑性 , 又具有说服力 和感染力 。 ( 责任编辑 : 徐 冰)
s r. ty o 就得说“ 那故事 引人人胜” 才符合汉语习惯 。 比较《 试 德伯

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教案及反思

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教案及反思

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交际习惯和礼仪规范。

2. 学习并掌握与文化差异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

3. 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实际练习和角色扮演。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3. 多样化的文化差异案例和素材。

4. 角色扮演的道具和情景设定。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几个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所了解的不同文化。

步骤二:学习文化差异相关词汇和表达(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文化差异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学生跟读并记忆。

步骤三:文化差异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分发文化差异案例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分析案例中的文化差异,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障碍和解决方法。

步骤四:角色扮演和跨文化交际实践(20分钟)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跨文化交际场景。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国家的角色,通过对话和互动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差异,并尝试解决问题。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文化差异对英语交际的影响,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文化差异。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个国家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其文化、风俗习惯和英语交际特点,并进行展示。

2.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有关跨文化交际的文章或书籍,进一步拓展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和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然而,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确保案例和角色扮演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摘要】在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角色认知、课堂氛围营造和文化背景对语言理解等方面。

在中西方文化不同的背景下,教学目标的设定方式会有所差异,西方更倾向于注重个体发展,而中方更注重整体团队成就。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方面,西方更倾向于启发式教学,而中方则以传统教学为主。

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认知也存在差异,西方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中方更强调师生关系。

课堂氛围营造的方式和文化背景对语言理解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对教学过程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角色、课堂氛围、文化背景、语言理解、体现、结论1. 引言1.1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中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式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有所差异,学生角色的认知存在差异,课堂氛围营造的方式不同,以及文化背景对语言理解的影响等方面。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中,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策略。

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文化差异,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英语。

深入研究中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角色、课堂氛围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2. 正文2.1 教学目标的设定方式不同在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方式不同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西方教育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因此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探索未知的领域。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感知与尊重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感知与尊重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感知与尊重培养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应重视文化差异的感知与尊重的培养。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以及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词汇层面的文化差异是最为直观的。

例如,“dog”在英语中常常被视为忠诚、友好的象征,有“lucky dog”(幸运儿)这样的表达;而在汉语中,与“狗”相关的词汇多带有贬义,如“狗腿子”“走狗”。

再比如,“dragon”在西方文化中通常代表邪恶,而在中国文化中则是象征着吉祥、权威的“龙”。

语法结构上也能反映出文化差异。

英语注重形合,句子结构严谨,通过丰富的连接词和形态变化来体现逻辑关系;而汉语注重意合,更多依靠语序和语义来表达意思。

这种语法上的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更倾向于逻辑分析,而中国更注重整体感知。

交际习惯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显著。

在英语国家,人们打招呼时通常会直接谈论天气、兴趣爱好等;而在中国,可能会更倾向于询问“吃了吗?”“去哪儿啊?”此外,对于赞美和感谢的回应,英语国家的人通常会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而中国人往往会谦虚地否认。

二、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文化差异如果不被学生所了解和重视,可能会导致语言学习的障碍。

例如,在阅读理解中,如果学生不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就可能误解文章的含义。

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可能会因为使用了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表达方式而造成交流不畅。

另一方面,文化差异也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如果学生觉得所学的内容与自己的文化背景相差甚远,无法产生共鸣,就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降低学习的动力。

三、培养学生文化差异感知与尊重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只有了解文化背景,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避免因文化误解而产生的错误。

促进跨文化交流。

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语言,也成为了国际交流的必备工具。

而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略了文化差异,就会影响到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文化差异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差异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包括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习惯和行为等方面。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语言表达方面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会使用不同的词汇、语法和礼貌用语等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教学英语语法和词汇,还要注重教学英语的礼仪和社交用语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2. 语言文化方面英语语言是由英国等国家的文化衍生而来的。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介绍英语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的联系。

比如,在英语教学中教授英语文学作品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3. 语言发音方面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会使用不同的发音方式。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英语的发音和语音规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的发音方式。

如何加强文化差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差异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下面列举了一些教学方法和建议:1. 文化背景介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英语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比如,在教学英语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2. 模拟对话训练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比如,在教学社交礼仪和社交用语时,教师可以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对话,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3. 文化交流活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问题探究

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问题探究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张微(3),女,北京人,本溪广播电视大学基础部助教。

2011年6月第3期(总第86期)济南职业学院学报J ournal of J i nan Vocati onal C olleg eJ un .2011No .3(Serial No .86)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问题探究张微(本溪广播电视大学,辽宁本溪117000)摘要:语言是人类沟通的一种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载体。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教学也是文化上的教学。

由于地域不同,历史不同,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给文化交流构成了障碍,给英语教学造成了困难。

为使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交流的更顺利一些,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的更简单一些,英语教学中应重视中西文化差异问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交流;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 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270(2011)03-0099-02一、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的表现1、中西思维对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传统文化影响了民族思维方式,而文化的差异也对英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学生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如中国人习惯了顺向思维而西方人习惯了逆向思维,这些在语言上都有反映,汉语多用从大到小的词序,而英语则惯于使用从小到大的词序。

比如在描述地理位置时,汉语都是先省份、再城市,最后到具体地址,而在英语中则完全与此相反。

二是对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的影响,学生通常都会按照自己国家的文化标准去理解外国文化,时不时地就会造成一些误会。

如在人生价值上,中国人经常是以懂礼貌、稳重、谦虚等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而西方人则以一个人成功来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他们推崇的是个人的进取精神。

三是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中国教师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共性,而西方国家则注重的培养学生的个性。

因此,中国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对老师的依赖性都很强,而西方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则比较突出。

2、生活习惯的不同造成一些交流的误会不同地域的人习惯各不相同,中西相隔甚远,因此在某些交流方面会产生误解。

在英语教学中了解文化差异,提高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了解文化差异,提高文化意识

们能主动、 觉地 吸收 西方文化 知识并 融人新的文化氛围里 自 三、 了解 中西方文化 差异 。 高文化意识 提
1了解 文 化 背 景 知 识 , 强 交 际 意 识 . 增 语 言是文化 的载体 、 文化 的结晶 , 是反 映文化的一面镜子 。文 化导 人决不应是教师单方 面的一 味讲 解 , 而是一个 师生一起筹划 、 参与和共 同感受体验的过程 。 教师应鼓 励学生多与 nt esek r ai pae 面对 面交 谈 , v 这 样既丰富 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 又丰富 了学 习形 式 , 使学生更顺利 地 进行跨文化交际 。只有对文化有所 了解 , 才能更好 地了解人家说什 么 、 写什么 ,才能在交际过程 中用对方 比较容易理解 的方式来表达 自己的 意思 。 例如 , 谈到美国的“ 万圣节” H l w e ) 复活节” E s r, 师 ( al en 和“ o ( at )教 e 可让在网上查出有关这些节 日的资料 ,让学生做成幻 灯片在课堂上 演 示、 讲解( 括节 日来源 、 包 纪念的对象 、 与人员 、 参 庆祝者 的活动程序 、 服 饰及饮食等 )这样 能使学生们在愉悦 的教学氛 围中学 习和了解到西方 , 的节 日风俗 习惯 , 懂得 了节 日在人们生 活中的重要作用 。这样 , 学生在 与 nt e p ae 交 际 时 , 能 做 到 有 话 可 说 , 得 体 、 av ekr i s 才 并 自然 地 表 达 自 己 的 观点 。 2了解 中西方社会 文化 、 活习惯 差异 , . 生 提高交际能力 交 际文化差异 。 中国人注重谦虚 , 在与人交际时 , 讲求“ 己尊人” 卑 , 把这看作一种美德 , 这是一种 富有 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 在西方人
科技 化差异 , l 】 提高文化意 识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精选教育文档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精选教育文档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1.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的体现1.1 词汇差异。

在中国,peasant(农民)和laborer(劳工)含有正面的意思,但对西方来说,却有某种反面消极的意思。

相反,landlord(地主),landlady(房主),boss(老板)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西方人却不这样认为。

中国人在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妻子或丈夫时喜欢用lover一词,这常使外国人感到疑惑,因为lover在英语中表示情夫或情妇的意思,而与汉语中"妻子或丈夫"这个词的相对应的英语单词应是:husband 或wife。

对数字的理解和喜爱也有着不同,在西方,13是一个忌用的数字,因为它对西方人来说意味着厄运,在许多宾馆和公寓宁可缺第13层,然而中国北京人对此却有偏爱,专门用它起铺名,如十三太保,中国汉语的成语还有三令五申、五湖四海,说明中国人偏爱三、五、八、九,认为这些数字会给人带来好运。

汉语中"干部"这个词译成英语时往往采用cadre,但实际上英语中的 cadre与汉语中的"干部"在涵义上有偏差,因此译成official反而更贴切一些。

1.2 风俗礼仪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也体现在风俗和社交礼仪上。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体现在对待任何事情以国家和集体为重,个人及家庭为次,而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在交际时重视含蓄,反过来西方人喜欢直率。

在英美国家中像夫妻生活、宗教信仰、年龄出身、工资收入、婚姻状况均看作是个人的事,纯属隐私。

然而在中国这些却多少带有点儿公共性,人们谈及他人的生活乐趣天经地义,中国人聊天时就常问:How old are you? Do you have boy (girl) friends?How much is your beautiful dress? What is your salary?这些在中国人听起来是充满着关心的问候,是关系融洽的表现,可西方人听了会反感地认为:"It,is none of your business.,因文化礼貌规范方面的差异常会造成腼腆的局面使交际拉开距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OCCUPATION472011 6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文/何玉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被视为公认的难题。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而语言则是其具体表现形式。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没有无语言的文化,也没有脱离文化的语言。

英语和汉语的差别,不仅仅在于其词汇、语法、结构等方面,更在于英汉文化的根本差异。

因此,在语言教学中,要注意减少这些差异给学生带来的困扰。

一、文化差异的表现1.日常交际的差异中国人是一个很含蓄的民族,受到别人称赞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回答“哪里哪里”“你太过奖了”等。

但是,西方人比较直率,如果受到赞美,他们通常会很礼貌地回应“Thank you”。

另外,中国人在见面寒暄的时候,通常会问:“吃饭没?”“什么时候来家里坐坐?”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简单的招呼方式,并不暗含要请别人吃饭或请别人来家里的意思。

但是,如果对一个西方人,也以同样的寒暄方式“Have you had your lunch”或“Find some time to visit us”,他们就会误以为是要请他吃饭或邀请他们去家中做客。

如果学生不知道这样的文化差异,就会在日常交际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2.动物表义的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象征着福祉。

因为“蝠”与“福”谐音,红色的蝙蝠更是大吉大利的象征。

因为“红蝠”和“鸿福”同音,人们就通常用带有蝙蝠的图案来表示“五福齐全”等意。

然而,在西方传说中,蝙蝠是一种丑陋、邪恶的动物,人们会把它与罪恶、黑暗势力联系起来。

特别是vampire(吸血蝙蝠),会让人联想到吸血鬼,令人毛骨悚然。

又如,龙在中国文化中是高贵、神圣、强大生命力的化身,所以中国人常自豪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然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能喷烟吐火的怪物,常引申为“凶残的人”或“狡诈、虚伪的人”。

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探究

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探究

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探究摘要:东西文化在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用语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就此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及解决方法略谈几点拙见,仅供同行参考,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差异障碍英语教学众所周知,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在所创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上讲,它又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的文化细节。

剖析东西文化差异,以及在英语教学中能有机地利用这些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一、东西文化存在的主要差异1.习惯方面的差异一个民族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而语言的表达又必须根据习惯。

例如,东西方对颜色的理解很是不一样,在西方,白色象征纯洁无暇,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衣服;而在国内却是在葬人时悼念者才穿白衣服。

中国人在结婚穿红衣服,以象征幸福、吉利,而在西方,红色常常让人联想到危险、鲜血和死亡,产生恐惧心理。

另外,西方人时常用亲吻和拥抱来表示亲热和友好,也常用于表达友情,而在中国的亲吻和拥抱却主要用来表达爱情。

2.文化传统的差异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南面为王,北面为朝”,“南为尊,北为卑”,“左为大,右为小“,而在西方,却与之相反。

于是与“right”有关的詞,均表示“正确”、“诚实”等意思。

此外,在中国孔孟之道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行为方面讲究“仁、义、礼、智、信”,日常生活中提倡“三纲五常”。

国外则相反,人们对长辈可直呼其名,有不同观点可直言不讳;夫妻间崇尚平等,丈夫也不再是妻子的“纲”。

从以上各方面均可体现不同国度的不同文化传统。

3.文化背景的差异东西方背景主要差异在于:西方人崇尚自我,提倡个人奋斗,处处要体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愿意表现自己,希望成为众人之中心,从而体现自身价值;中国人则偏向于集体主义、家族主义。

除此之外,在很多生活细节方面也常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就连对某种动物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

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

套用英语 。 以此 消除学生疑虑。 英语老师 如果缺乏汉语 言知识 , 遇到这类问题时 , 只能说 “ 英语” 而搪 塞学生 。学生 在高中 大学 阶段 不仅 应 用英 语 的能 力有 了提 高, 汉语水平也有 了相 当的基础。 他们在 学习过程 中 ,很容 易把 两者放在一起进 行比较 。 汉语和英语相 比各有哪些特点 ; 同样 的内容汉语 怎样 阐述 ,英语怎样表 达 ; 际时各 自怎样表达才算得体 , 交 它们 之间有无共 同规律可循 , 可否变通。 对这 些问题学生总是想找到 明确 的答案 。这
等 。这些方法一方 面推动 了英 语教学改
革 的进 展 ,但 另 一方 面 它 总 是 以欧 式 的
是学英语年龄段 的“ 学话 时期” 这个时期 。 的特点是尽量摆脱汉语束缚 , 尽可能地创 设英语环境 ; 让学生感知 、 亲近英语 。 中 高 大学阶段, 学生对外界的看法逐渐形成观 点, 他们从理论上把英语 当做第二语言来 学习, 要求探讨英语领域里更深层次 的内 容和规律 , 如语法 的复杂变化关 系 、 使用
例如:T ee t d tl uli .那 hr s n s lb i n ( a aa d g 有一座高楼。 ) 学 生脑 子 里 会很 快 出现另 一 个 动 词 :T ees 。 ( r i) 那么 , h 紧接着就会问 : 为什
么用 T ee t d 不 用 T e . 师 可 以 hrsns a h ri老 es
力。 笔者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 中, 发现 文化 差异 对英 语 教学 的影 响是 多 方 面
的 , 是深刻的。 也
is a ?遇 到这些问题 , nt d e 英语老师就要指 出英 、 汉语词法的区别 , 英语词性要 活一

浅谈英语语言教学中英汉文化的差异

浅谈英语语言教学中英汉文化的差异

浅谈英语语言教学中英汉文化的差异语言和文化联系主要体现在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文化相对应,在英语语言的教学中,对于英汉文化差异的介绍、比较、应用,可使学生更好进行英语交流,提高英语的实践水平。

因此,从英汉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英语语言教学中应注意的内容。

英语语言英汉文化差异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的发展受文化的影响,语言结构、修辞技巧等随文化的发展而变化。

对于英汉文化缺乏基本的认识、理解,会产生一定文化障碍,从而不利于英语语言的教学。

因此,介绍、比较英汉文化的差异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发展的背后,是以文化为支撑点的。

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对于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学习,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深入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特别是中西文化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中国文化以传统闻名于世界,注重和谐、提倡合作、集体意识强,强调国家、社会利益为第一。

中国人的交流通常具有浓厚的含蓄美,言谈中会借故寒暄,表达各自的观点间接委婉,拒绝对方经常以“考虑下”、“最近没时间”等婉言谢绝,小辈对长辈、下属对领导常常尊称,注重礼节。

而这与西方文化则恰恰形成反差,西方国家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注重个性的张扬、自我的实现与满足、自身权利不受侵犯。

他们的交流方式直接、坦率,对于谈话主题直接切入,惯于说“不”,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于衣着、打扮也较为随意,对于长辈常常直呼其名。

中西文化有着各自独特的美,通过历史、习惯、风俗等长时间的发展而形成的文化,因此,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二、具体教学内容在了解一定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深入教学中,对于英语语言教学中英汉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日常语言、正式语言、肢体语言的教学。

具体如下:1.日常语言的差异日常语言是英语交流、运用中的基础语,而日常语言中往往蕴含浓厚的文化特色。

因此,在教学中,对于日常语言的教授尤为重要。

日常语言包括:称呼语、问候语、委婉语等。

本文主要介绍这三种日常语言。

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文化差异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所以学习语言不只是对该语言的语音、语法、句法、词汇和习语的掌握,也要深入了解文化背景。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与文化具有不可分割性,语言交际离不开文化,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存在着文化差异,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不同民族文化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渊源,熟悉文化差异,提高英语水平,真正达到跨国际交流。

学习语言首先要了解不同民族存在文化差异的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生活环境与社会环境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

如中国人见面爱问:“吃了吗?”这与我们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靠天吃饭、温饱很重要有关。

而英国人见面寒暄爱谈天气:“Lovely weather, isn’ t it? (今天天气很好! )”因为他们生活的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天气多变化无常、阴晴不定。

二、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造成的词义差异。

欧美文化深受古希腊神话与圣经故事的影响,很多典故与词语都与其相关,如“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的脚后跟)指“致命的弱点”。

还有欧美人很怕13这个数字,认为它不吉利,在很多地方12之后就是14,不出现13,这是因为耶稣受害前与弟子们共进晚餐,其中第13个人是犹大,他为了30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晚餐的日期也恰好是13日,“十三”给耶稣带来了苦难和不幸,从此,“十三”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

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使此传说流传更广,因此“十三”成了西方世界最忌讳的数字。

另外对于龙这种动物中西文化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见解。

我们中国人自认为是龙的传人,龙对于我们是神圣的、高贵的,在西方dragon(龙)则是邪恶的,与巫师和巫婆为伍,让人恐怖讨厌。

三、不同的社会风俗与生活习惯造成的差异。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中listening的内容,是一个美国南部小男孩和小伙伴在河里游泳时被一条像房子一样大的catfish(鲶鱼)吓到的故事。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应仅满足于能简单地拼写英语单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而应在英语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跨文化现象”,及时渗透中西文化的不同内涵,及时点拨学生领会异国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语言教学面非常广。

如日常问候、称赞致谢、谈论话题、饮食习惯、节日文化等各个方面。

一、称呼及问候牛津小学英语3A中涉及到有关见面打招呼的问候语“Hi.”“Hello!”“Good morning/ afternoon/evening ,Miss/Mr Li!”而在中国,学生见到老师,常常会说“Good morning/ afternoon/evening,Teacher Li!”这是一种纯粹中国式英语,是不符合西方人的语言习惯的。

在中国,相识的人见了面,最常说的话就是“你吃饭了吗?”或是“你上哪儿去呀?”如果按中国的方式来问候西方国家的人“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or“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对方一定会以为你在询问并干涉他/她的私事,显然,这种问候是要不得的。

西方人打招呼,只要说声“Hello!”或“Hi!”就可以了。

二、称赞致谢牛津小学英语3B中涉及到有关对别人物品的称赞“Look at his T-shirt .It’s smart!”“What a nice telephone!”“How nice!”“It’s pretty!”回答很简单“Thank you!”。

在中国,当某人受到别人的赞扬“你的新衣服真漂亮!”“你的字写得真好!”时,常会脱口而出“不,不,没有你的好,没有某人的漂亮!”“唉,马马虎虎吧!”。

中国人习惯于“自贬”,把自谦当成一种美德,待人接物、言行举止都以谦虚为荣。

如果谁直截了当地接受赞扬,会被认为是骄傲自满或是缺乏教养。

当一个西方人夸你的物品漂亮时,若你同样用“Two horses and two tigers.”or“It just so-so.”来以示谦逊的话,对方会感到你认为他/她的赞赏或恭维不是诚心诚意的,或是不值得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探究
发表时间:2010-03-09T10:46:22.250Z 来源:《当代教学论坛》2010年第2期供稿作者:李颖[导读] 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李颖(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300182)
【摘要】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语言的学习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着重从习语、日常生活用语、颜色及宗教几个方面探讨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现象。

【关键词】语言;文化;
差异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因此中外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就使得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是势在必行的。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理解时,遇到的障碍并非语言知识造成的,而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

1了解文化差异的必要性
语言和文化二者密不可分。

文化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

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跨文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有帮助的。

由于中、西方国家在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受中国文化教育成长的学生来说,了解西方国家风情和文化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起到预测作用和提高对全文的理解。

2文化差异的表现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只有在充分了解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交流,不至于引起歧义和造成尴尬。

同时也有助于更好的把我们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反向输入西方国家,让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在世界绽放。

2.1习语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物,它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一个民族的语言魅力。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有些习语和字面意思是不能一一对应的。

想要恰当地运用这些习语,先要很好地理解它们的文化意义。

如:a willing horse 老黄牛;talk horse吹牛;eat like a horse食量大如牛等,为什么英文用“horse”表示,而中文却翻译成“牛”呢?这是因为由于英国早年用马来耕地,而中国属内陆地区用牛耕地较为普遍。

但这两种动物都是“勤恳”、“任劳任怨”、“有力”的代名词。

如果不了解文化差异很容易翻译错误。

又如:在中国人眼中,可以用狗来形容的人一般都是贬义的,“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而西方人认为“狗”象征着忠诚、可靠,代表友谊和伙伴。

如:a luck dog指的是一个幸运的人;说某人水性好为a wet dog;; top dog 指要人或大亨;形容某人非常高兴可以说 a dog with two fails;人言可畏称之为 give dog name and hang him;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与中文中的痛打落水狗意境截然相反,说的是帮助出在困难中的人。

因此正确理解不同国家对“狗”的认识就十分重要,不然会造成误会。

2.2日常生活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
(1)打招呼:中国人见到朋友时,总是很亲切的说“您吃了吗?”,但是要是同样的话要是对一位外国朋友说,他会以为你要邀请他去吃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

(2)称谓:在中国一般见到长辈、领导时都要用尊称。

如:“爷爷”、“三大爷”、“王局长”等。

而在说英语的国家里,一般直接称呼对方名字,甚至有时第一次见面的人也是这样做,这种称呼无关辈分只是一种称呼习惯。

我们在介绍时经常会听到“ I am very glad to introduce to you, Professor Wang,president of Nankai University.” 但是很少听到讲英语的人称别人“Bureau Director White”(怀特局长)。

至于中国人说的“姑姑”、“婶婶”、“舅妈”等,在英语中一个“aunt”就都包括了。

(3)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 old are you?”。

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 a secret.”
2.3颜色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对待颜色的不同观点也是凸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如:“红”被中国人富于了吉祥如意、喜庆、欢乐、自豪之意。

success in every field 满堂红;get off to a good start 开门红;weddings and funerals 红白喜事等。

而在英语中的“red”则多与灾难、狂热、愤怒等意义有关。

像:red ruin 火灾;red light 危险信号;red handed 双手占满鲜血的;see red 暴怒等,都无法与中文的褒义词相联系。

又如:“黄”在中国历史上是至高无上的颜色,代表皇权是权力的象征,曾一度是皇家专用颜色。

be acclaimed emperor 黄袍加身;a luck day 黄道吉日等。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黄”又带有下流、淫秽、色情等贬义色彩。

相对应的英文却和“yellow”没有任何关系。

中文常带有庸俗色情内容的“黄书”、“黄电影”不能直译成“yellow book”、“yellow movies”而应译成“filthy book”、“pornographic movies”。

2.4宗教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多方面但是宗教信仰的差异是最为突出的,也是最鲜明的。

英文有关宗教的习语更多来自于《圣经》。

如:犹大是耶稣的门徒,但是却出卖了耶稣,以致耶稣受难,因此则由相关习语Judas’ kiss 犹大之吻(比喻出卖朋友);doubting Thomas (不轻信他人的人)。

又如:亚当和夏娃是上帝最先造出的两个人,他们生活在伊甸园里,后来因为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根据这个故事产生了大量的习语。

如:old Adam(人类的始祖,也指人类最初的罪恶本性);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man’s apple(男人的喉结)等。

语言和文化要统一起来看,不能割裂的对待。

而目前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这种割裂现象比较明显。

在教学过程中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就需要英语教师转变观念,在重视听、说、读、写、译的同时加强文化渗透,从而使我国的英语教学更符合社会的需求,世界的需要,能够培养出一批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杰出人才。

参考文献[1]戌林海. 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 外语教学与研究.
[2]张蓉.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明燕.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策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4]张红玲. 跨文化外语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