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库岸滑坡涌浪灾害分析与计算
狮子崖水库大坝滑坡分析
![狮子崖水库大坝滑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abdde84afe04a1b071dee9.png)
狮子崖水库大坝滑坡分析李公捷一九八一年四月再稿目录一、概况二、事故发生过程三、原因分析四、原内坡稳定性的验算五、大坝复修方案简述六、结语提要本文原名“狮子崖水库大坝滑坡原因及复修处理”,曾被选入地区水利科技情报站编“水利科技消息”第一辑中。
本次重写时,对原文一些地方作了适当修改,并增添了一些必要的内容及插图。
文中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坝滑坡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可行的复修方案付诸施工。
限于篇幅,文中不可能将数十次试算过程全部罗列,而仅写出最终结果。
作为水库大坝坝坡大规模滑动的工程实例,在我省尚不多见。
文中指出的教训和在此种情况下处理方法,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李公捷1981年4月狮子崖水库大坝滑坡的分析一、概况狮子崖水库为谷城县的一座中型水库,大坝拦截汉江中游南岸小支流磨石河。
流域位于鄂西北石灰岩质低山区。
坝址上游承雨面积38平方公里。
设计总库容1395万方。
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和渠首小水电站等组成,水库设计灌溉面积为1.5万亩,另外还有水产和发电等效益。
大坝原设计为粘土心墙代料坝,最大坝高45.0米,坝顶长350米,坝顶设有高1米的防浪墙。
坝顶高程为海拨212.0米,溢洪道堰顶高程(即正常水位)207.5米,死水位180.0米,河床高程为167.0米。
大坝于1974年冬开始兴建,至1976年6月基本建成。
以后又陆续进行了渠道配套和根据防洪复核的要求扩宽溢洪道的工程。
1979年四月渠道水电站建成投产。
二、事故发生过程水库建成后,正当初步发挥效益的时候,由于施工过程中质量注意不够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
首先是坝坡漏水,发现于77年4月,然后于79年8月又因水电站发电致使输水洞内压力增高,产生输水洞漏水现象。
当时为了处理隧水洞的漏水问题,决定停止发电并放空水库,进行灌浆。
恰恰是在放水过程中,又发现了大坝的变形,产生裂缝和直至大范围的滑动,以致不得不进行彻底的复修处理。
为了能够清楚地看出滑坡产出、发展的过程,我们按时间顺序将当时情况列出:1979年9月14日,水库开始放水,当时库水位为204.4米。
三峡库区凉水井滑坡涌浪灾害链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
![三峡库区凉水井滑坡涌浪灾害链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fb53e6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5.png)
三、三峡库区库岸滑坡涌浪灾害的防范措施
2、控制水位波动:在运行三峡水库时,应合理控制水位波动,减少对岸坡的 影响。
3、加强风险管理:应对库区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库岸滑坡涌浪灾害。
三、三峡库区库岸滑坡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环境保护的意 识,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
四、凉水井滑坡涌浪灾害链管理研究
6、加强沟通与协作: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当地居民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 作,共同应对凉水井滑坡涌浪灾害链的风险挑战。通过信息共享、联合巡查等方 式,确保各项防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四、凉水井滑坡涌浪灾害链管理研究
7、落实责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凉水井滑坡涌浪灾害链防治工 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对于工作不力、玩忽职守的情况应严 肃处理,确保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凉水井滑坡涌浪灾害链管理研究
8、引入先进技术: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的最新动态和技术成果,积极引入先 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凉水井滑坡涌浪灾害链防治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凉水井滑坡涌浪灾害链管理研究
9、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针对凉水井滑坡涌浪灾害链的监测数据和管理信 息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分析处理。这将有助于提高决 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一、三峡库区库岸滑坡涌浪灾害 概述
一、三峡库区库岸滑坡涌浪灾害概述
三峡库区是指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市和湖北省之间的一段河流,其中包含了 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库岸滑坡涌浪灾害。这些灾害主要包括岸坡失稳、涌 浪冲击、水体污染等。这些灾害不仅对库区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还可能对周边 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四川省古蔺县观文水库工程库岸滑坡分析
![四川省古蔺县观文水库工程库岸滑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d66fc4b14e852458fb5711.png)
四川省古蔺县观文水库工程库岸滑坡分析摘要:针对工程滑坡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通过勘探、工程地质类比及数学计算等方法,来判定滑坡的稳定性,视其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关键词:滑坡工程地质问题稳定性分析  1 前言观文水库位于四川省古蔺县菜板河右岸支流白泥河上,水库是以灌溉为主,兼顾人畜饮水、场镇供水的中型水利工程。
水库大坝坝顶设计高程1094.00m,正常蓄水位1090.00m,总库容1348.0万m3。
水库距离古蔺县城约56km,向南距观文镇约5km,两岸有乡村公路通过,交通较为方便。
2 滑坡概况皂角湾滑坡位于官文水库内坝址上游约1km白泥沟左岸皂角湾处。
滑坡分布高程1065~1154m,滑体长(主滑)241m,宽(顺河)115m,据勘探揭示,滑体最大厚度约23.1m,平均厚度约13m,总体积约36.03×104m3。
滑坡平面地形呈圈椅状,滑坡后缘较陡,坡高120m以上,自然坡角45°~55°,滑体上部有平缓台地,顺河长80m,宽60m,滑舌前缘距离现代河床约13m,高于现代河床约5m,基岩顶面高程为1066.5m,滑体覆盖于基岩之上,在滑舌旁有泉水出露,实测流量0.05L/S。
滑床倾角平均23°。
为覆盖层沿着基岩界面滑动而形成的古滑坡。
3 滑坡物理特性为了查明滑带土的物质组成、滑体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以及滑体的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在滑坡上进行了钻孔。
据钻孔揭示,滑体主要由块碎石夹粉质粘土组成,块碎石成分多为页岩、砂质页岩、泥灰岩等,直径一般5~20cm,含量约85%。
土为粘土,褐黄色,硬塑状,含量约占15%。
下伏基岩为奥陶系下统之页岩,层产状N80~85°E/SE∠30~34°;岩层倾向山外,强风化带厚3~7m,弱风化带厚6~11m。
滑带土:为黄褐色粘土夹碎块石,厚0.9~1.3m,天然含水量为7.78%,80~100mm含量1.32%,40~80mm含量为8.26%,20~40mm含量12.13%,5~20mm 含量26.69%,2~5mm含量7.1%,小于2mm含量35.54%。
某水电站库区变形体滑坡涌浪初步分析
![某水电站库区变形体滑坡涌浪初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31eb88ec3a87c24028c44f.png)
某水 电站 库 区变 形体 滑坡 涌 浪初 步 分 析
谷 健
(中国水 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 院,四川 成都 610072)
摘 要 :通过应用潘家铮法对某水 电站库区变形体滑坡涌浪进行计‘箅分析 ,得到在不 同滑速下 的涌浪高度 ,以及距变形体 不同距 离的涌浪高度 ,为防范涌浪对水库和大坝正常运行造成影 响而提供 了依据 。 关键词 :滑坡 ;涌浪;滑速 ;潘家铮法 中图 分 类 号 :TV698.232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3—9805(2013)04-0056—04
历时 及涌浪从本岸传播到对岸需 时 At=B/c。如 选取了两种下滑可能进行计算分析 :当Ⅲ区整体下
果 L/B不太 大 ,级数 中采 用 的项 数如 下所 示 :
滑 时 ,滑坡 体 长 210m,滑坡 体平 均厚 度 20m,估 计 方
/△t l~3 3~5 5~7 7 ~9 … …
滑 动 速 度 分 别 取 5m/s、10m/s、15m/s和 20m/s,该 变形体距大坝 17km,选取距大坝不同距离进行分析 计 算 。
变形体后缘位于高程 1 537m,前缘剪出 口位于
Ji=— — 波 的反 射 系 数 ,在 求 对 岸 最 高 涌 浪 岸 边 高 程 1 258m 附 近 ,变 形 体 范 围 厚 度 为 0~
时 ,k可 近似地 置 为 l;
190m。选 用正 常 蓄水 位 1 330m 时变形 体 失稳 破 坏
纲分 析和 经验 归纳得 出合 适 的理论 公式 。主要方 法
潘 家 铮利 用 单 向流 分 析成 果 ,再 根据 一 些 近似
山区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的计算研究
![山区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的计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46730c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e.png)
山区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的计算研究
李颖;王平义;胡小卫
【期刊名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030)002
【摘要】在弄清水库滑坡发生的成因及涌浪大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固流能量交换原理,选择典型山区河道型水库--三峡水库为依托进行水槽概化模型试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滑坡坡度、固流有效接触面积、富裕水深3因素与相对初始涌浪高之间的关系以及沿程分别距滑坡入水点2,4 m远涌浪高与初始涌浪的关系,将拟合的经验公式计算值与试验所测值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拟合的经验公式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总页数】5页(P295-299)
【作者】李颖;王平义;胡小卫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400074;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400074;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40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2
【相关文献】
1.山区河道型水库陡岩滑坡涌浪首浪试验研究 [J], 郝建娟;门永强;王平义;喻涛;陈里
2.山区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特征分析 [J], 丁湘鳕
3.山区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对岸坡冲刷深度的研究 [J], 胡杰龙;郭根庭;任晶轩;喻涛;曹婷
4.山区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首浪波能分析 [J], 王梅力; 祖福兴; 王平义; 韩林峰
5.山区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爬高试验研究 [J], 杨锐;王平义;喻涛;陈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区河道水库岩体滑坡涌浪爬高实验分析
![山区河道水库岩体滑坡涌浪爬高实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bdd1b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4.png)
山区河道水库岩体滑坡涌浪爬高实验分析
山区河道水库岩体滑坡涌浪爬高实验分析
在山区,由于山体发育有限,种类繁多,山洪威力巨大,因此河道水库岩体较容易发生滑坡,致使当地汛期洪水快速上升,甚至引发泥沙冲刷与涌浪伸展,从而使得灾害破坏频发,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为此,科学家们以该河道水库岩体滑坡涌浪爬高实验分析为内容,进行了严格的技术考核和反复的研究讨论。
首先,科学家们可以运用数学模型模拟,观测库区岩体滑坡涌浪爬升规律。
并结合临近地区地质等相关调查结果,综合考虑该河道水库岩体风化、滑坡概率和滑坡矩阵等水文地质条件,对该河道水库岩体滑坡涌浪的爬升情况进行分析推断。
其次,科学家们利用水文文献与实地调查结合,在分析及克服水资源难题的基础上,以研究该河道水库岩体滑坡涌浪升高原因为主题,开展不同测站水位,分析潮汐及洪水冲刷情况,并搜集、分析不同泥沙粒径大小对涌浪爬升影响等数据,形成客观完整的数据统计分析。
再者,一旦发现河道水库岩体滑坡涌浪升高情况,科学家们将采取改善工程措施,如植被护坡、拦蓄槽、堆砌护坡和防泥护坡等。
同时利用水文辅助研究、缓慢涌浪抗剪混凝土护坡等,努力有效抑制避免滑坡的发生及涌浪的爬升,保护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及稳定。
总之,科学家以该河道水库岩体滑坡涌浪爬高实验分析为主线,积极地进行科学研究,力求减轻当地汛期洪水冲刷威胁,实现居住有序、安全稳定。
麻日滑坡体涌浪计算及分析
![麻日滑坡体涌浪计算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743f0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1.png)
麻日滑坡体涌浪计算及分析余志平;纪海锋【摘要】麻日滑坡方量巨大,距共科坝址仅 6km,水库蓄水后,滑坡一旦失稳对共科大坝危害极大,产生的涌浪对库区寺庙,场镇等敏感对象形成较大威胁.通过潘家铮法及经验公式法分别计算滑坡体整体失稳后形成初始涌浪高度及到达坝址的涌浪高度,计算表明,在整体失稳模式下的滑坡将造成漫坝.%The Mari Landslide is a large-scale one 6 km away from the Gongke dam site. Itsinstability will threaten seriously the dam and neighborhood tows. This paper calculates surge height resulting from instability of the Mari Landslide by use of Pan Jia-zheng method and empirical formula metho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surge will result overtopping.【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5(035)003【总页数】4页(P439-442)【关键词】滑坡;潘家铮法;涌浪高度;麻日【作者】余志平;纪海锋【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 610072;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 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21.1 潘家铮滑速计算方法目前对于滑坡或边坡失稳后滑速计算方法很多,如希勒计算法、科内尔法、热释光法、谢德格尔法、能量法、潘家铮法、晏同珍法等。
潘家铮法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滑面的形状及明确的力学概念。
他把滑坡体剖分为若干条块,更接近实际滑坡体结构,同样具有概念明确、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某水电站库区滑坡稳定性与滑坡涌浪分析的开题报告
![某水电站库区滑坡稳定性与滑坡涌浪分析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d856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5.png)
某水电站库区滑坡稳定性与滑坡涌浪分析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水电站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水电站库区滑坡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
在水库充水期间,库区滑坡引发的涌浪对水电站设施安全以及航运等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水电站库区滑坡稳定性与滑坡涌浪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本课题旨在研究某水电站库区滑坡稳定性及滑坡涌浪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开展库区岩土工程地质调查,获取库区地质情况并建立库区地质模型;(2)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库区滑坡的稳定性,并得出滑坡危险等级;(3)开展滑坡涌浪分析,计算涌浪波高和波速,并评估其对水电站设施安全的影响;(4)提出相应的治理与措施以保障水电站设施安全。
3.研究方法(1)库区地质调查和地质模型的建立:通过对库区岩土工程地质进行调查,确定地质结构和地质构造,利用有限元法等数值模型建立库区地质模型。
(2)库区滑坡稳定性分析:运用普通有限元法、弱平衡法等方法,建立滑坡体数值模型,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
(3)滑坡涌浪分析:通过计算库区滑坡坍塌时引发的水波传播过程,分析滑坡涌浪的波高、波速等参数,评估其对水电站设施安全的影响。
(4)治理与措施: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理与措施,如加固滑坡、减缓水位变化速度等。
4.研究预期成果(1)库区地质情况和地质模型的建立;(2)库区滑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和危险等级评估;(3)滑坡涌浪分析结果和对水电站设施的影响评估;(4)针对性的治理与措施建议,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水电站设施安全。
5.研究难点(1)库区地质情况复杂,地质调查难度大;(2)库区滑坡稳定性分析涉及多个因素,模型构建过程复杂;(3)滑坡涌浪分析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水库水位、滑坡形态等。
6.研究创新点(1)采用先进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库区滑坡稳定性和滑坡涌浪进行全方位的分析;(2)提出针对性的治理与措施建议,可有效保障水电站设施安全;7.研究计划(1)前期调查,获取库区地质数据;(2)建立库区地质模型;(3)利用有限元法等模拟方法进行库区滑坡稳定性分析;(4)计算滑坡涌浪波高和波速,并评估其对水电站设施安全的影响;(5)提出相应的治理与措施;(6)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
水库库岸滑坡的运动过程分析及初始涌浪计算
![水库库岸滑坡的运动过程分析及初始涌浪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001ab5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6.png)
水库库岸滑坡的运动过程分析及初始涌浪计算
水库库岸滑坡是由于库岸土体内部的受力改变所引起的,其运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滑动阶段和移动阶段。
在滑动阶段,受到外界的扰动或内部力的变化,水库库岸上的土体开始逐渐滑动。
一旦滑动达到一定程度,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将开始减小,此时土体就进入到移动阶段。
在移动阶段,库岸土体带着周围的水体开始一起移动,形成巨大的水体冲击波,给下游带来了严重的水患。
初始涌浪是指水库库岸滑坡发生时,土体带着周围的水体形成的第一次冲击波。
该涌浪具有很高的能量,可以对水库周围的构筑物和设施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因此,对于水库库岸滑坡的初期涌浪进行准确的计算非常重要。
初始涌浪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有理论计算法和数值模拟法。
理论计算法通过分析库岸滑坡动力学、水理学和波浪力学等因素,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初始涌浪的参数,如涌浪高度、涌浪周期等。
数值模拟法则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流体力学及波浪力学等方面的计算方法,对初始涌浪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其参数。
在实际工程中,针对库岸滑坡初期涌浪的计算,需要考虑库岸的结构和复杂的地形、水位的变化以及土体的受力变化等因素。
因此,对初始涌浪的计算需要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并结合水文、水理、地质、土壤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计算。
总之,水库库岸滑坡的运动过程是由滑动阶段和移动阶段组成的。
初始涌浪则是水库库岸滑坡的第一次涌浪,其计算需要考虑到库岸滑坡机制、水文水位变化、地形等因素,综合多种学科知识进行计算。
而对于水库库岸的稳定性问题,则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防范优化,以有效避免水灾的发生。
某水电站滑坡涌浪计算与预测
![某水电站滑坡涌浪计算与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bccbaa4f804d2b160b4ec0f1.png)
期, 常常容易导致边坡的失稳和滑坡 的发生。以某水 电站水库滑坡为例 , 运用潘家峥 涌浪算法计算 滑 坡 体 滑 入 库 区激 起 对岸 浪 高及 坝 址 处 浪 高 。滑 坡 产 生 的初 始 浪 高 5 . 1 m, 传 播 到 坝 址 处浪 高 为
1 . 3 m, 对 水库影 响较 小。
f
/
间 时 水 平 速 度 7 . 2 1 =√ 2 l △ L+ ; o ,单 宽
A L: , 时间 t l :t o +△ 丁 1 , 如此继续计算 , 直到
}
,
f
1
O
所需 时 问为 止 。
2
3 . 1 滑坡 滑速计 算
取 每 条 单 宽& L = 2 0 . O m, 分为 1 2个 分 条 。 2 7 . 0 k N / m。 , a = 2 9 。 , 假 定滑 面上 只存在摩擦力 , 滑坡体 也 不存 在孑 L 隙 水压 力 ( = 0 ) 。根 据 滑速 发展 过 程 中的
D 一— s i n a,
-
.
—
6 0 4 0g
—
o s ai i c f
. —
2 0
—
C O Sat . 十
_
一
_
{ i s ma i
O O 8 0 6 0
式 中: — — 分条 自重 ;
— —
滑 体 自重 ; 各 分条 底 的孑 L 隙水压 力 ; 滑面上 的摩 擦 系数 ;
关键词 : 电站 ; 滑坡 ; 涌浪 ; 潘 家峥 法
中 图分 类号 : P 6 4 2 . 2 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4 — 5 7 1 6 ( 2 0 1 4 ) 0 5 ~ 0 0 1 7 — 0 3
弯道段水库岩体滑坡涌浪首浪高度分析
![弯道段水库岩体滑坡涌浪首浪高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6b413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f.png)
弯道段水库岩体滑坡涌浪首浪高度分析弯道段水库岩体滑坡涌浪首浪高度分析水库岩体滑坡是一种令人十分担心的自然灾害。
岩体滑坡不仅能破坏周围的环境,还能对水库的稳定性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岩体滑坡发生后,会在水库中引起一定程度的涌浪。
对岩体滑坡引起的水库涌浪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为水库的管理和保护提供指导。
本文将针对弯道段水库的岩体滑坡涌浪进行首浪高度的分析。
首先,介绍水库涌浪的基本原理。
接着,对于弯道段水库岩体滑坡的情况,分析其涌浪的形成机理以及特点。
最后,运用经典的孤立波理论,计算弯道段水库岩体滑坡引起的涌浪首浪高度,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水库涌浪的形成机理水库涌浪是指由于各种因素所引起的水面波动。
当水上受到外力的作用,初期会产生波纹,接着波纹发展为波浪。
水库涌浪的形成机理主要有以下三种因素:风力、地震和岩体滑坡。
1、风力因素风力是导致水库涌浪的主要因素。
当气压呈现差异,形成气流,风就会吹动水面,导致涌浪产生。
当风力大到一定程度时,还可以产生大浪和海啸等极其猛烈的涌浪现象。
2、地震因素地震是另一个导致水库涌浪的主要因素。
在地震的强烈震动作用下,水库水面产生波浪和涌浪。
地震波导致水库周围的岩石、土地发生变形,进而导致水底的海床变化。
3、岩体滑坡因素岩体滑坡也是导致水库涌浪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岩体滑坡发生时,岩石会沿着较为陡峭的坡面滑行,进而掉落到水库里,导致水面波动。
反复波动会引起后续的涌浪,从而给水库的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二、弯道段水库岩体滑坡的涌浪形成特点在水库岩体滑坡引起的涌浪中,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设弯道段水库涌浪较为平静,涌浪的周期比较长,可以采用计算涌浪的经典孤立波理论来进行分析。
在孤立波中,我们需要考虑涌浪波长和涌浪高度的变化。
由于弯道段水库的岩体滑坡是一个局部的现象,涌浪也主要集中在岩体滑坡部位,因此首先需要确定滑坡区域与整个水库面积的比值。
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水库滑坡水位,确定岩体滑坡的尺寸。
弯道段水库岩体滑坡涌浪首浪高度的浅析
![弯道段水库岩体滑坡涌浪首浪高度的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8b2c2626fff705cd170aa5.png)
弯道段水库岩体滑坡涌浪首浪高度的浅析0、引言滑坡涌浪的首浪高度是指在滑坡入水点产生的最大波高即初始浪高。
初始浪高的大小反映了滑坡能量的大小和涌浪的破坏程度,首浪高度可以作为判断涌灾害的依据。
水库蓄水后,库区内大量潜伏地质隐患的斜坡可能会暴露成灾,导致大面积的边坡塌滑激起巨大的涌浪,可以摧毁库区建筑物,在坝顶大量漫水会给下游造成巨大水灾,带来极大的危害。
目前在国内研究方面,潘家铮[1]在考虑滑坡体的水平和垂直运动实验,提出了关于滑坡涌浪的计算方法。
王育林[2]等通过实验研究了链子崖峡谷型河道涌浪高度的问题。
胡小卫[3]在水槽试验中研究了三峡水库土体滑坡涌浪特性。
任坤杰[4]等采用散体模拟方式研究了首浪高度的影响因素。
汪洋[5]等将滑坡入水过程中条分模型和指数模型结合起来,对涌浪高度进行了叠加求解。
国内的模型试验几乎都是在顺直的水槽中或针对某个具体的工程实例概化后进行的,河道模型过于理想化,缺少弯曲段涌浪特性试验研究;对涌浪的传播规律研究还比较弱。
因此,开展本项目研究是很有必要且迫切的。
1、试验模型布置及测量仪器1.1 模型布置河道模拟弯曲河段,概化对象为万州江南沱口码头段,直道段采用概化模型,弯曲河道段弯曲角度为90°,弯曲河道段采用实际地形进行模拟。
拟模控制水深根据三峡水库枯水期最低消落水位(死水位)145米、防洪限制水位155米、及正常蓄水位175米。
河道概化段的底部平均高程为93.2米。
模型采用1:70的概化模型,概化后模型宽8米。
中心线总长约52米。
对应水深分别为0.74m、0.88m、1.16m。
岩体滑块为长方体,长度1m,通过宽厚比控制滑体体积。
选20º、40º、60º作为岩体滑坡的滑面坡度。
滑坡前缘处于临水状态,这样滑坡体势能只与滑块体积及入水角度有关。
滑坡岩体下滑过程中因存在裂隙发育而散体化,所以滑坡体由不同大小的小块体按不同方式进行组合。
根据滑面坡度、库区水深、块体大小,试验采用单因子方案设计,共81组工况。
浅谈库区内滑坡涌浪计算
![浅谈库区内滑坡涌浪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a59197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d.png)
浅谈库区内滑坡涌浪计算-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水库岸边的滑坡尤其的多,滑坡一旦下滑不但影响滑坡区及周围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形成涌浪造成的次生灾害也非常大,由此对库区范围内滑坡形成的涌浪计算就尤为重要。
由于影响水库滑坡涌浪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而且许多因素不能明确确定而仅为估计值,另外,计算时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也较为复杂,目前还没有一种通用的计算方法。
本文结合开县鲤鱼塘水库库区吴场丘滑坡勘查为例,主要参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查技术要求》中提出的潘家铮法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水库滑坡涌浪涌浪计算潘家铮法TV62 A1、前言开县鲤鱼塘水库于2008年10月底蓄水至448m随即降至446m左右时,库区支流马厂河上游,距水库大坝约2.4km 处吴场丘出现了滑坡,其两侧边缘出现明显的地面开裂迹象,滑坡及影响范围内共涉及17户65人。
该滑坡一旦滑动不仅影响区内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滑体滑入鲤鱼塘水库时形成涌浪,涌浪有可能危及其附近的居民并有可能危及水库坝体及坝体下游的居民安全。
为了解滑坡稳定性,评价滑坡危害性,需对滑坡形成涌浪进行计算。
2、滑坡基本特征2.1滑坡空间形态特征滑坡前缘位于现库水位以下,据当地村民了解高程在421m左右有基岩出露,且有泉点出露,根据实测水下剖面可知,此处为陡坡形成临空,推断滑坡前缘高程在421m;后缘以基岩出露为界,其高程为590m,相对高差169m,主滑方向352°,地形呈阶梯状,滑坡前部坎高一般0.5~2.0m;滑坡后部形成四处高陡坎,坎高一般7~9m,最高达12m,坡角一般60~75°。
滑坡两侧以出现裂缝并外延至冲沟边为界,滑坡东—西横向宽约100~300m,南—北纵向长约425m,外表形态呈“舌”形,后缘呈“圈椅”状(见照片1)。
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764478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6.png)
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三峡库区滑坡灾害的风险评估。
三峡库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水利枢纽,其地质环境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区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库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脆弱,滑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对三峡库区滑坡灾害的风险进行科学、准确、全面的评估,对于预防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将首先对三峡库区的地理环境、地质条件以及滑坡灾害的历史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了解库区滑坡灾害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
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构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估,确定库区滑坡灾害的风险等级和潜在风险区域。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探讨滑坡灾害风险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和建议,为库区滑坡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为我国其他类似地区的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库区滑坡灾害的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三峡库区滑坡灾害概述三峡库区位于中国长江上游,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的所在地。
由于库区地形的特殊性,以及长期的地质构造运动、降雨、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滑坡灾害在三峡库区频发,成为威胁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
三峡库区的滑坡灾害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频发性的特点。
从地形地貌上看,库区内地形起伏大,沟谷纵横,山坡陡峭,这为滑坡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同时,库区内的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节理等地质构造发育,岩石破碎,抗剪强度低,这也是滑坡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
降雨是诱发滑坡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峡库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量大,且多集中在夏季,暴雨、大暴雨等极端降雨事件频发,为滑坡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水库滑坡涌浪的最大涌浪高度分析
![水库滑坡涌浪的最大涌浪高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308772caaedd3383c4d3c3.png)
水库滑坡涌浪的最大涌浪高度分析摘要:水库库岸滑坡时有发生,滑坡体涌入水中产生巨大的涌浪。
通过物理试验模型,对陡岩体、大型土质和大型岩质三大类滑坡进行多方案的试验研究分析得到最大涌浪高度,分别采用幂函数、线性函数、指数函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相应公式,并对公式进行相关分析得到最优公式,为今后防洪减灾工作有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最大涌浪高度陡岩体滑坡大型土质滑坡大型岩质滑坡1 引言我国是山多的国家,常用“依山傍水”来形容环境优雅,风景秀丽。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库岸滑坡时有发生,滑坡在水库中激起的涌浪有可能给水利工程及附近地区造成较大的危害,大型滑坡可以产生巨大的涌浪,这些涌浪不仅随时对其波及水域的一切造成即时性危害,更重要的是随着涌浪的传播和迭加,有可能造成溃坝等水库失事事故。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山地遭到破坏,在暴雨等外力地作用下极易形成滑坡。
近年来大量的水利工程的修建,水库库岸滑坡时有发生。
典型的如1961年3月6日发生于湖南拓溪水库,再者就是人所熟知的湖北新滩滑坡,涌浪造成60只船只被毁,9人死亡的灾难事故。
更为著名的是1961年10月发生于意大利瓦依昂水库左岸2.4×108m3的巨大滑坡,飞速滑入库区后,激起250m巨浪,涌浪传至1.4km的坝址时,立波仍高达70m,造成震惊世界的瓦依昂水库失事事件,这一事件除使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外,还残酷地夺走了3000多人的生命。
大型滑坡体大量涌入水中,由于体积大会产生巨大的涌浪,陡岩体滑坡虽体积不大但由于滑入速度大,也产生较大的涌浪。
这些涌浪对水电站建筑物和在航行中的船舶都会产生较大的及时性的危害,甚至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水库滑坡中常见的有陡岩体滑坡和大型滑坡两大类,大型滑坡一般分为土质滑坡和岩质滑坡。
本文通过对陡岩体滑坡、大型土质滑坡、大型岩质滑坡三大类滑坡涌浪的物理模型研究,分别得出最大涌浪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相关计算公式,对以后可能产生的滑坡形成的最大涌浪有一定的预防借鉴意义。
水电站库区高位滑坡涌浪灾害研究
![水电站库区高位滑坡涌浪灾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5be90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b.png)
水电站库区高位滑坡涌浪灾害研究——以梅里石4号滑坡为例摘要涌浪是随着库岸滑坡而产生的一种次生灾害,滑坡高速入水激起巨大的涌浪,涌浪向对岸传播形成对岸爬坡浪,向上下游传播并爬上岸坡形成沿程爬坡浪,严重威胁库区水利工程、航行船只及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很有可能造成比滑坡本身更大的灾害。
涌浪研究的关键是预测涌浪高度,分析其传播规律,进而才能评价涌浪对周围建筑物的危害。
影响库岸滑坡涌浪高度的各种因素既多又复杂,到现在为止国内外对于涌浪高度的计算、传播规律分析己有一定研究,大部分计算方法均是基于一定的物理模型、数值模型得出的,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影响涌浪的各种变量,涌浪函数过于理想化,适用范围比较狭窄,计算参数的选取也大都依来自经验。
所以,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分析涌浪形成机制、拟合出适合某一河道特征的涌浪相关的函数方程式,对涌浪灾害的研究预测有着重要意义。
论文主要取得以下一些成果:(1).深入研究了水电站库区的梅里石4号滑坡堆积体。
梅里石4号滑坡堆积体位于拟建水电站上游5000m处,分布高程2620m~3060m,相对高差440m,未来库区蓄水至2267m高程,为典型的高位滑坡。
通过平硐编录、钻孔编录、地表勘察、数值计算等方式综合分析了滑坡的稳定性,对滑坡进行了变形破坏分区并且提出了滑坡失稳模式以及相应灾害程度。
(2).研究了滑坡涌浪三维物理模型实验设备、实验方法。
按照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制定了包含入水滑体长度、入水滑体宽度、入水滑体厚度、滑体入水速度、滑坡入水处最大水深的滑坡涌浪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案。
选取澜沧江水电站上游5850m长度段为原型,在遵守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条件的前提条件下,建立了1:2000比例尺的河道物理模型,研究了包括大型物体光栅测速器、抛光木板(滑动面)组成的实验控制系统,采用180g高密度打印纸条、金属架子、高速工业摄像头组成了实验量测系统,开展了对于最大首浪高度、沿程传播浪高度、涌浪高度敏感度分析的实验。
水电站库岸边坡古滑坡体复活区稳定分析及涌浪预测
![水电站库岸边坡古滑坡体复活区稳定分析及涌浪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966c547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8.png)
水电站库岸边坡古滑坡体复活区稳定分析及涌浪预测黄兴喜【摘要】以新疆某水利枢纽坝址区左岸岩质边坡古滑坡体为研究对象,位于古滑坡体下游侧坡脚的导流洞进口引渠和施工路开挖导致古滑坡部分复活,用极限平衡法分析研究古滑坡体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稳定性,采用普遍推荐的潘家峥院士滑坡涌浪估算法对滑坡体滑坡涌浪进行分析计算,并对滑坡体后缘主滑地段削坡卸载和阻滑段压重加载及坡脚修建重力式浆砌石挡墙改善受力平衡条件,工程竣工蓄水后古滑坡体经历水库运行期间水位骤降的考验仍然稳定,验证了工程措施得当.【期刊名称】《水电与新能源》【年(卷),期】2018(032)007【总页数】5页(P23-27)【关键词】水库塌岸;古滑坡体;极限平衡法;潘家峥院士滑坡涌浪估算法【作者】黄兴喜【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98.21 滑坡体地质条件库区位于河流下游峡谷段,两岸山体为侵蚀构造中低山地貌,海拔高程800~1 300 m,库区河谷段呈“V”型,两岸谷坡较陡峻,河流方向与山脉走向基本垂直,库区两岸基岩裸露,零星分布Ⅰ~Ⅳ级阶地,阶地面宽度不大,Ⅰ、Ⅱ级阶地高程分别为629~631 m、636~646 m;Ⅲ、Ⅳ级阶地主要分布于左岸,阶地高程分别为664、694 m;现代河床宽40~180 m左右,河床纵坡坡降5.33‰,正常蓄水位752 m高程处,谷宽169~820 m,迴水长度约18 km。
库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石炭系、第四系和华力西中期岩浆岩,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在河谷两岸的中小型冲沟内分布有高于河水及库水位的泉水,以基岩裂隙水和泉水的形式补给河水。
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动峰值加速度为0.05 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1]。
库区18 km迴水线两岸边坡,仅在近坝左岸导流洞进口附近,分布有1处古滑坡体,滑坡体的岩性为华力西中期第三侵入次的花岗岩岩体:浅灰色和灰色、淡绿色细粒斜长花岗岩(γo42c),岩体受到了强烈的变质作用,被压碎、绢云母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钠长石和石英的交代作用。
库岸边坡的计算分析与处治
![库岸边坡的计算分析与处治](https://img.taocdn.com/s3/m/5be654dbe2bd960591c67705.png)
工程力学指标恶化ꎬ粘聚力、内摩擦角下降ꎻ库岸遭受波浪的冲蚀
作用ꎻ库水位经常变化ꎬ当水位骤降时ꎬ坡体内地下水不能及时排
出ꎬ故而增加了库岸岩土体的自重压力和动水压力ꎬ使得原本处
于稳定或极限平衡状态下的边坡有一部分发生变形破坏 [1] ꎮ
水库库岸的岩土体会由于水库水位的升降其含水率随之产
生变化ꎬ由于含水率的变化ꎬ岩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也会随之发
得 [2] :
S-
水率的变化是分析库岸岸坡的变形破坏及其稳定性的基础ꎮ 本
Əv x Əv z Əθ
-
=
Əx Əz Ət
(1)
文通过论述非饱和土的力学强度及变形基本理论ꎬ以某库岸公路
其中ꎬS 为源汇项ꎬ表示由蒸发或者降雨产生的计算范围内含
为背景ꎬ结合地质资料ꎬ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工程模型ꎬ计算分析了
水量的变化量ꎬ若引起含水量减少则为负ꎬ反之则为正ꎻθ 为土体
在多种工况下的库岸岸坡稳定性ꎬ为库岸边坡防治提供依据和
单元的含水率ꎻt 为时间ꎮ
根据达西定律得:
指导ꎮ
[4] 刘希林. 灰色模型和回归分析在泥石流预测中的应用———
以蒋家沟泥石流年输沙量预测为例[ J] . 灾害学ꎬ1989(2) :
26 ̄30.
[5] 张 晨ꎬ王 清ꎬ张 文ꎬ等. 基于神经网络对泥石流危险范
围的研究[ J]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ꎬ2010ꎬ42 ( 10 ) :1642 ̄
1645.
[6] 朱良峰ꎬ吴信才ꎬ殷坤龙ꎬ等.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中国滑坡灾
害风险区划研究 [ J]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ꎬ2004 (3) :52 ̄
Abstract: Yanbian Prefecture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area. Six disaster causing factorsꎬ including elevationꎬ slopeꎬ aspectꎬ rainfallꎬ river an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卷
水 库 库 岸 滑 坡 涌 浪 灾 害 分 析 与 计 算
任 兴 伟 ,唐 益群 ,杨 坪 ,王 建 秀 ,
(1.同济大学 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2.同济大学 地下建筑 与工程 系 ,上海 200092)
大型 高速水 库库 岸 滑坡产 生 巨大 的涌 浪 ,不 仅 能 冲毁 水 工 建 筑 物 、堵 塞 河道 ,更 重 要 的是 随着 涌浪 的传播 和叠 加 ,有可 能造 成溃 坝等 严 重水 库 失 事 事故 。随 着 三峡 大 坝 的建成 和运 营 ,以及 西 南 水 电建 设 的大力 发展 ,大型库 岸滑 坡灾 害 的评 价 、分析 及 预测成 为意 义重 大 的研 究课 题 ,涌浪 灾 害即是 其 中之 一 。
文 章从 滑坡 的稳定 性评 价 、岩土 体 强 度 参数 的选 取 、滑 坡 速 度 计算 、初 始 涌浪 高 度 计算 及 涌 浪 的传 播 衰减 的角 度建立 了一 套 比较完 整 的滑 坡 涌 浪灾 害 的评 价 体 系 。 以三峡 库 区某 滑坡 为例 ,根 据 修 正 后 的 算 法对其 初始 涌浪 高度 进行 了计 算 ,利 用计 算 结果 采 用 潘 家 铮方 法 对 涌 浪 的传 播 及 爬 坡 高度 进 行 了分 析 计算 ,并 对计 算结 果 和实 际资料 进 行 了对 比分 析 ,结 果 表 明 ,计 算值 和实 际 调 查值 吻合 较 好 。研 究 成果 具有 一定 的理 论意 义 和参考 价值 。
本 文 总结分 析 了 国内外几 种最 常用 的涌 浪 的估 算 方法 包 括 Noda法 、美 国土木 工 程协 会 推荐 法 、水 利 水 电科 学 院经验 公式 法 、潘家 铮法 等 ,并 对其 各 自的优缺 点 、适 用范 围等进 行 了归纳 总 结 ,在 此基 础 上 , 对 潘 家铮方 法提 出 了两种 修正 方法 :修 正 计算 系数 法 和 分解 叠 加 法 。修 正 计 算 系数 法 考 虑 了岸坡 角 度 对 涌 浪初 始浪 高 的影响 ,在潘 家 铮算法 对 滑 坡水 平 运 动模 式 和 垂 直 运 动模 式 下 初 始 涌 浪高 度 进 行求 解 的基 础 上 ,利用 线性插 值 原理 ,推 导 出了滑 坡 斜 向运 动 模 式 下 的初 始 涌 浪 高度 的计 算 公 式 ,从 而 使潘 家 铮 算 法 适应 于岸 坡倾斜 变 形这 一更 加普 遍 的变 形 运 动模 式 ;相 对 于 修 正计 算 系 数 法从 整 体 角 度 对 初始 涌 浪 高 度 进行 了修 正 ,分 解 叠加法 则是 从 分解 滑 体 速度 角度 对 其 进 行修 正 ,首先 分 别 求 出水平 运 动 、垂 直 运 动 所 激起 的涌 浪 ,然 后 考虑岸 坡 角度 、水 深 、滑 体 运 动 时 间及 滑 体 体 积 等 因素 的影 响 ,提 出相应 的浪 高 折 减 系数 ,最 后对 两部 分进行 叠加 。该 方 法仅 探 讨 性 的 提 出 了修 正 公 式形 式 ,未 能 给 出其 求 解 的具 体 公 式 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