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x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报告引言:学生厌学是当前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帮助这些厌学的学生重新树立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本文通过分析某位厌学学生的个案,探讨了他所面临的问题、背后潜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辅导方案。
一、个案描述该学生名叫小明,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男孩。
他曾经是班级里成绩优秀而活跃开朗的一员,但近几个月来,他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
在课堂上,他总是三不五时地走神、打瞌睡;完成作业时常常草率马虎;参与课外活动也大大减少。
担任班主任教师发现并关注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小明进行了面谈,并联系家长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二、问题分析1. 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小明表示最近对于大部分科目都感到无聊,缺乏动力去学习。
他认为课堂上的知识和教材与生活脱节,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
2. 过高的学业压力另一方面,小明经常抱怨作业太多、考试频繁。
他感到自己无暇顾及兴趣爱好和休闲娱乐活动,生活完全被学业填满。
3. 缺乏自信和归属感小明还提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定位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对学习的冷淡态度,他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优秀形象,在同龄人中处于较为尴尬的处境。
这使得他产生了自卑感和对集体归属感的缺失。
三、心理辅导方案1. 培养学科兴趣针对小明对很多科目都感到无聊的情况,可以通过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将实际应用与知识点结合起来,增加学科内容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例如,引入互动游戏、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教学;组织座谈会或邀请行业专家做主题讲座等形式拓宽视野。
2. 解压缓释学业压力为了帮助小明缓解过高的学业压力,可以与班级其他同学共同合作开展更多群体项目,减少个人独自承担任务的负担感。
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特点和能力设置合理作业负荷,并提供一定的时间管理技巧,使他们兼顾课程以外的活动。
3. 建立自信和集体归属感针对小明在班级中感到自卑和孤立的问题,班主任可以组织团队游戏、分组讨论等活动,增加集体协作意识;同时鼓励小明坚持参与社团或俱乐部等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培养他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自尊心。
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
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治疗案例报告摘要:本校初中男学生靳某,语文课堂在全体学生面前受到教师旳指责,内心受到伤害,产生了厌学心态。
我作为班主任通过收集靳某旳基本资料,与靳某及家人商定了阶段性旳治疗目旳,我重要运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等措施进行心理治疗,效果明显。
一、基本状况靳某,男,16岁,汉族,八年级学生,与父母同住。
爸爸经营一家农副产品加工厂,家庭美好和睦。
经具体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独生子,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
六岁上学前班,深得老师们爱慕。
上学后学习成绩始终较好,团结同窗,尊敬老师,各方面体现都好,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是好学生、好孩子。
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
二、个案主体描述。
在1个月前旳一次上课思想开小差,被语文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因答非所问惹得同窗们听后哄堂大笑,被老师严肃批评,当时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脸涨红,心怦怦乱跳。
放学回家后收拾书包看到语文课本及作业本时,就感觉紧张胆怯、心发慌,隔一日上语文学时,浮现心慌胸闷,出虚汗,老师让同窗送回家,父母看此状况十分不放心,带其到医院检查,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此后只要提起与上语文课有关旳事就很不舒服,情绪低落,感觉气不够用,如果不去上语文课,则一切如常。
但愿可以像其他同窗同样正常学习,求助我协助他克服对上语文课旳厌烦心理。
班主任观测: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发言声音清晰,意识清晰,接触交谈发现,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旳求助规定。
从进入征询室到论述完毕,都体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上语文课旳事情时,情绪明显焦急。
家长反映:靳某从小活泼外向,讨人喜欢,但自尊心比较强,接受不了别人旳批评。
自从被语文老师批评后,一提起上语文就不快乐,身体不舒服,能在家学习。
根据心理测试和对临床资料旳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但由于个人感情受挫,情绪不稳定,导致外部环境适应不良,学习成绩下降。
厌学心理的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厌学心理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案例将通过对一位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深入分析,探讨教育者在应对此类问题时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二、案例分析(一)学生基本信息小王,男,14岁,某中学八年级学生。
小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一般。
自进入初中以来,小王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表现出明显的厌学心理。
(二)厌学心理表现1.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王在课堂上经常走神,对于老师的讲解内容难以理解,无法跟上教学进度。
2. 作业完成质量下降:小王对待作业的态度变得敷衍,常常抄袭他人作业,甚至有时不完成作业。
3. 与同学关系疏远:小王逐渐减少与同学的交流,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表现出孤独、自闭的倾向。
4. 情绪低落:小王经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有时出现厌世情绪。
(三)厌学心理原因分析1. 家庭教育:小王的家庭教育方式较为严厉,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导致小王长期处于压力之下,产生厌学心理。
2. 学校教育:学校的教育方式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同伴关系:小王在班级中人际关系紧张,与同学关系疏远,导致他缺乏归属感,进一步加剧了厌学心理。
4. 自身因素:小王性格内向,缺乏自信,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导致其产生厌学心理。
(四)教育措施及效果1. 家校合作: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王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家长调整教育方式,给予小王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2. 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尝试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开展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师对小王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树立自信,改善人际关系。
4. 关注同伴关系:教师组织班级活动,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小王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王的厌学心理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逐渐恢复了学习兴趣,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融洽。
一例初中生厌学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初中生厌学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案例介绍我班有一位叫小赵的初二女孩子,眼睛很大,头发偏黄,有点卷曲的感觉,智商属于不高不低的那种,由于比较刻苦,所以成绩较为优秀,性格属于内向腼腆型,不喜欢说话,也不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当被老师提问的时候说话声音细如蚊子,低着头,脸蛋红红的,下了课也不主动参加课外活动,喜欢一个人发呆,老师让她多去和同学玩,她就会笑笑,显得很勉强,仍坐着不动。
不喜欢和同学接触,平时总一个人呆在屋里,放假的时候也不和父母一起去玩,甚至去亲戚家也不去。
案例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卑胆怯心理只是程度不同,一些学生小学五年就度过了,也有一定的优点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比不过别人,一些勇气缺失的人往往是自卑的心理导致的,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当到六年级学习,特别是在毕业考试,心理可能是不安的。
考试过程中遭遇挫折,会觉得自己不行,缺乏心理忍受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心理障碍是成功的敌人。
1.个人因素跟她接触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她的自卑、害羞、焦虑和恐惧对她的生活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一些消极影响和超重心理负担让她无法对自己做正确评价,怀疑自己。
让她自己深陷失败的循环之中,甚至当成功来到的时候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身心都收到严重损害。
2.家庭因素独生子女家庭的影响使得家长对孩子期盼过高,甚至将自己以前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自己的儿女身上,现在一些孩子从小学生起就肩负重担,孩子的能力很难达到父母的期待,让学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导致自卑心理的形成,开始不信任自己,怀疑自己,各种不好的情绪比如烦恼、孤独、不安、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失大多时间都忙着赚钱,对学生的学习只是偶尔问一下,如果达不到预期值就会粗暴的表达甚至拳脚相加3.教师因素作为老师对某些学生关注不多也比较正常,只大体知道某个同学成绩如何,对学生的评价很低,所以一旦过了几个月或几学期,学生就会感到失望,老师那里没有得到及时的赞扬和赞扬,几个月或几学期,他们开始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开始否定自己,开始变得不自信,同时自卑的是慢慢获得滋生。
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厌学心理辅导案例针对厌学心理的辅导案例如下:案例一:一名13岁初一的男孩,不愿意去学校。
在妈妈的生拉硬拽下才去。
后来经过辅导,孩子逐渐回到了学校,和妈妈达成了共识。
案例二:一名18岁的大一男孩,表现出叛逆、抑郁和休学的现象。
他在游戏和亲子关系方面都存在问题。
经过辅导,孩子主动调整作息、做家务,亲子关系也变得温暖顺畅。
案例三: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孩,遭遇校园冷暴力,感到抑郁并休学。
她与妈妈的关系疏离,妈妈感到焦虑无助。
经过辅导,妈妈放下了焦虑,孩子也开始敞开心扉,表达一些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母女关系逐渐亲密好转。
针对厌学心理的辅导方法可以包括:1. 找到厌学的原因: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厌学的原因。
可能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问题。
2. 建立信任关系: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理解。
这有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 制定个性化方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
这可能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心理疏导、人际关系协调等方面。
4. 家庭支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庭背景和亲子关系,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5. 激发学习兴趣: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
例如,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外活动等。
6. 持续关注和调整方案:对学生的辅导过程进行持续关注和调整方案,以适应学生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也要注意跟进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厌学的孩子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成绩和自信心,建立积极的学习心态和行为习惯。
同时也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对学校、老师和学业产生了消极情绪。
这种心理状态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心理辅导师的帮助和引导来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下面是一个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小明是一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曾经是班级里的优等生,但近期表现出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
他的成绩开始下滑,经常迟到早退,不完成作业,对老师的批评和责备不以为意。
在上课时,他总是低头划手机或者与同学交头接耳,对课堂内容漠不关心。
学校的老师和家长都对他的表现感到担忧,希望能通过心理辅导帮助他重新找回学习的动力。
心理辅导分析:1.情绪问题:小明表现出对学校和学习的消极情绪,这可能是由于他对一些问题或挑战感到困惑、焦虑或无法处理导致的。
通过对他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帮助他理解并有效应对负面情绪,有助于改变他对学校和学习的观念。
2.压力问题:小明可能面临学业压力过大的问题,这给他造成了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
心理辅导师可以帮助他分析和调整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减轻他的学业压力。
3.环境问题:小明家庭环境对于他的学习态度和动力也有重要影响,可能存在一些家庭问题。
辅导师可以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家庭情况,并提供适当的家庭辅导建议,以改善他的学习环境和家庭关系,增强他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4.兴趣问题:小明可能对学习的兴趣丧失,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点。
辅导师可以通过与他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并鼓励他参与感兴趣的课外活动,以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5.自我认知:小明可能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到怀疑或低下。
辅导师可以开展自我认知训练,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提供积极正面的反馈和鼓励,以提升他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心理辅导方案:1.情绪管理训练:辅导师可以使用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思维训练,帮助小明调整和管理他的负面情绪。
3.家庭辅导:辅导师可以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家庭情况,并提供适当的家庭辅导建议,以改善他的学习环境和家庭关系。
厌学的教育心理学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厌学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学生中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动力不足、学习态度消极等。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以一位初中生为例,探讨厌学现象的教育心理学原因及应对策略。
二、案例描述小明(化名),男,1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
小明从小学习成绩优秀,深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
然而,进入初中后,小明开始表现出厌学情绪。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作业敷衍了事,错误率较高;与同学关系紧张,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家长和老师对此十分担忧,希望找到解决厌学问题的方法。
三、案例分析1. 个体心理因素(1)自我效能感低:小明在初中阶段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
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产生逃避学习的念头。
(2)焦虑情绪:小明担心学习成绩下滑,担心老师和家长的失望,导致焦虑情绪。
这种情绪使他更加不愿面对学习压力。
(3)认知失调:小明在初中阶段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加大,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无法适应。
这使得他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认知失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2. 家庭因素(1)家庭教育方式:家长过于关注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小明学习兴趣的培养。
当小明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家长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导致小明产生厌学情绪。
(2)家庭关系紧张:小明与父母的关系紧张,缺乏沟通和交流。
这种家庭氛围使小明感到压抑,进一步加剧了厌学情绪。
3. 学校因素(1)教师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小明对课堂学习产生厌倦。
(2)班级氛围:班级内竞争激烈,小明在学习上感到压力巨大。
这种氛围使他不愿参与课堂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厌学情绪。
四、应对策略1. 培养自我效能感(1)树立信心: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小明,帮助他树立信心,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
(2)设定合理目标: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让他逐步克服学习困难。
2. 缓解焦虑情绪(1)心理辅导: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小明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缓解焦虑情绪。
一个不愿上学的女孩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一、背景介绍
本报告旨在分析一例心理咨询案例。该案例涉及一位25岁的女性,由于在工 作中遇到挫折,导致其情绪低落,并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该 案例的咨询过程、分析方法和治疗效果。
二、案例描述
二、案例描述
25岁的林女士(化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任职,工作能力较强,但近来在工 作中遭遇了挫折。林女士负责一个重要的项目,由于团队合作问题,项目最终失 败。自此,林女士情绪低落,对工作失去热情和信心,经常失眠,食欲不振,甚 至开始出现身体上的健康问题。
三、咨询方案与实施
6、家庭作业:在每次咨询之后,我们都为小李布置了家庭作业,以帮助她巩 固在咨询中学到的技能。例如,她需要在家里进行放松练习或积极思考练习。
三、咨询方案与实施
7、监测与评估:在咨询过程中,我们对小李的进步进行了定期评估。当她取 得明显的进步时,我们会调整咨询方案,以继续她的需要。
通过对小王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心理咨询师认为小王的焦虑和自卑主要来 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王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过于学业成绩;其次,他 缺乏有效的压力应对方式,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最后,小王可能受到家 庭经济条件和城乡差异的影响,感到与城市同学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词:心理咨询、大学生、河南大学
咨询过程
3、制定咨询计划。在心理评估的基础上,咨询师为小芳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咨 询计划,包括: a.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帮助小芳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和行为 模式,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b.社交技巧训练:教授小芳有效的社交技巧,提 高她的人际关系能力,减少同学之间的冲突。 c.应对压力策略:指导小芳如何 正确应对学习压力,减轻她的焦虑情绪。
关键词:心理咨询、大学生、河南大学
5、学术指导:为小王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帮助他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 业压力。此外,引导小王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活内容。
厌学心理咨询案例
厌学心理咨询案例学生小明,15岁,是一名初三学生。
最近,他的学校老师和家长发现他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成绩也在下降。
他的父母开始担心他的学习状态,于是带他来到心理咨询师处进行咨询。
在咨询中,小明透露出了他对学习的厌恶和抵触情绪。
他表示自己觉得学习很枯燥,对学校的课程和考试感到压力很大,没有学习的动力。
他还表示,自己觉得学习没有意义,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谈,心理咨询师发现小明的厌学情绪并非来自于对知识本身的厌恶,而是源自于对学习方式和目标的困惑。
小明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主要是因为学校的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让他产生了学习疲劳感。
另外,小明对未来的迷茫也让他对学习失去了动力,他觉得学习没有方向和目标,所以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开始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
咨询师建议小明可以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比如通过参加兴趣班、阅读书籍、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学习体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同时,咨询师也鼓励小明多和家长、老师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困惑和需求,寻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和调整,小明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
他开始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参加了一些兴趣班和社会实践活动,发现学习也可以很有趣。
他和家长、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小明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逐渐恢复,成绩也开始有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心理咨询,小明逐渐走出了厌学的困境,重新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他学会了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学习体验,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未来规划。
同时,他也学会了和家长、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咨询在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提醒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厌学心理研究案例
厌学心理研究案例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和重视,学习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人群出现了厌学心理,表现出对学习的不愿和抵触情绪。
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个体的学业成绩和职业发展,更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厌学心理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案例一小明,一名12岁的初中生,自从升入初中后,他开始表现出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在家长要求他完成作业时,他总是推三阻四,甚至偷偷把作业藏起来。
在学校的考试中,小明的成绩逐渐下滑,老师和家长都对他的情况感到担忧。
经过对小明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后,发现他在学习厌恶者评定量表中得分较高,同时还表现出焦虑和自卑的倾向。
二、案例二小芳,一名大学生,虽然一直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最近却出现了对学业的厌倦情绪。
她经常抱怨自己所学的专业无聊,对未来的工作充满焦虑,甚至有失眠的情况发生。
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小芳逐渐表达了她对学业的抵触情绪,认为自己受到了外界学术压力和社会期许的影响,导致她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
三、案例分析以上两个案例都体现了不同年龄段学生出现的厌学心理,表现出了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并出现了焦虑和情绪问题。
综合分析这两个案例的表现,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原因。
学业压力过大是导致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受到了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学业压力,导致他们产生了逃避学习的心理。
学习内容的无趣和对未来就业的焦虑也是诱发厌学心理的原因之一。
四、心理干预针对厌学心理,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选择,避免过分的学习压力。
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和兴趣培养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对于已经出现厌学心理的学生,应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调整学习心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其重拾学习的热情。
五、结论厌学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可能会受到其影响。
一例厌学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一例厌学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厌学是指:对于学习的内容或学习环境产生强烈反感、厌恶情绪的状态。
本文将介绍一位14岁男生的厌学案例,其进行了心理咨询,并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成功克服了厌学心理。
主访人基本信息•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14岁•学历:初中一年级•就读学校:XX学校主访问题张三的家长反映,张三在上初中后,对于学习产生了极强的厌恶情绪,表现为抵触上课、听讲、自主学习等行为。
考试分数不尽如人意并且逐渐下降,导致家长对于孩子的心态和未来感到担忧,因此希望能够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咨询过程第一次咨询:情绪宣泄在第一次咨询过程中,张三主动表达了自己对于学习的厌恶情绪,对于上课及听讲十分反感,感觉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行动上也变得非常消极。
针对张三的状态,咨询师主要进行情绪宣泄、情绪倾诉和体验式咨询。
张三通过情绪宣泄让自己感受到咨询中的温暖和理解,同时也让自己有了情绪倾诉的渠道。
第二次咨询:厌学原因分析在第二次咨询中,咨询师会关注学生的厌学原因,明确问题所在。
经询问得知,张三上初中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他觉得无法适应,并且对于上课的教育模式和课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不满意。
这些因素引起了厌学情绪。
第三次咨询:问题解决在第三次咨询中,咨询师和张三一起分析了学习环境和自身的问题,明确了学生自身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和擅长的科目,并且赞扬了其优越的认知能力。
同时,鼓励张三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学习。
咨询师还给张三提供了几个学习方法,如如何认真听讲、笔记、做自测等方法,以此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逐步摆脱厌学情绪,迎头赶上。
咨询效果在经历了三次咨询以后,张三的学习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成绩持续提升,同时也主动沟通和交流,客观、积极地参与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讨论中。
张三的母亲表示,她的儿子现在看起来自信开朗,在完成作业和学习上也更加自律。
通过张三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厌学的产生是因为学生对于学习环境和教育模式的不适应。
学校应该关注学习方式和课程设置,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度的提升,让学生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事情。
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
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篇一:一例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题目:案例报告一例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姓名:韩军身份证号:一例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韩军摘要:求助者梁洁(化名)是一名初一女生,一月前因上课尿裤子被同学嘲笑,由此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入睡困难,产生厌学心态,心理测验结果显示求助者有轻度焦虑,诊断为焦虑情绪,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咨询师根据她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能够集中注意力,正常上课,人际交往开始改善,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焦虑认知行为疗法一、一般资料梁洁,女,13岁,汉族,初一学生,在学校住宿。
足月顺产,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家族无精神病史。
自幼父母离异,缺少父母关爱。
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家里经济条件较差。
性格内向,学习刻苦,但学习成绩一般。
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较少。
征得求助者同意进行心理测验结果如下:SAS,标准分58分,显示轻度焦虑。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一月前因尿裤子受到同学们嘲笑,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愿意上学。
个人陈述: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不在一起了。
听别人说,妈妈跟别人跑了,不要我和爸爸。
我觉得因为这件事,爸爸很不喜欢我,平时也不太管我。
后来,我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都没有上过学,就知道让我好好学习,功课上面也帮不了我。
从上小学以来,我学习虽然刻苦,但成绩却上不去。
由于我性格内向,老师和同学都不太关注我,我也没有什么朋友,而且不知道怎么跟大家去交流。
我一直都很自卑,我特别羡慕那些成绩好,性格开朗,朋友多的同学。
现在我上初中了,需要住宿,我特别害怕,更加不知道如何和别人交往。
一月前的一节课老师拖堂没有下课,我特别想上厕所,但是第二节课上课铃已经响了,我就没敢跟老师说去上厕所。
课堂上老师随即抽到我叫我上讲台回答问题,平时很少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我想把握机会展示自己,虽然当时憋的很难受,但我还是走上了讲台,谁知道一紧张我就尿裤子了。
厌学的心理教育案例集(2篇)
第1篇一、案例一:小明的困境小明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最近他变得沉默寡言,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小明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
心理分析:1. 学习压力过大:小明所在班级竞争激烈,他为了保持成绩,承受了很大的学习压力。
2. 家庭环境因素:小明的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经常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指责,导致他产生了逆反心理。
3. 自我价值感低:小明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并未得到足够的认可和鼓励,导致他自我价值感降低。
心理教育措施:1. 降低学习压力:与家长沟通,减轻他们的期望,让小明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支持。
2. 改善课堂氛围:鼓励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 增强自我价值感: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提高小明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二、案例二:小红的焦虑小红是一名高一的学生,她在学习上一直很努力,但每次考试都感到焦虑不安,担心自己无法取得好成绩。
这种焦虑情绪影响了她的学习效果。
心理分析:1. 完美主义倾向:小红追求完美,对考试成绩有着极高的要求。
2. 自我价值感与成绩挂钩:小红将自我价值感与学习成绩紧密挂钩,担心成绩不理想会影响自己的形象。
3. 应对能力不足:小红在面对压力时,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导致焦虑情绪加剧。
心理教育措施:1. 培养合理期望:引导小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成绩并非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2. 提高应对能力:教授小红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3. 增强心理韧性:鼓励小红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提高心理韧性。
三、案例三:小刚的逃避小刚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他经常请假、逃课,对学习毫无兴趣。
他认为学习枯燥乏味,不愿意面对学业压力。
心理分析:1. 学习动力不足:小刚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2. 家庭环境因素:小刚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关心他的学习,导致他感到孤独和失落。
3. 自我认知偏差:小刚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产生了自我认知偏差。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厌学(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李,男,16岁,某中学高一学生。
从小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
然而,进入高中后,小李的学习成绩逐渐下滑,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出现了厌学的情绪。
他经常感到焦虑、疲惫,甚至不愿意去学校。
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小李接受了心理咨询。
二、案例分析1. 原因分析(1)学习压力:高中阶段,学习任务加重,小李难以适应。
面对大量的作业和考试,他感到压力巨大,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2)人际关系:小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与同学、老师的关系紧张。
这让他感到孤独、无助,进一步加剧了厌学情绪。
(3)自我认知:小李在高中阶段,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导致心理负担加重。
当现实与期望不符时,他产生了挫败感,进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2. 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小李经常感到焦虑,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害怕面对考试。
(2)抑郁:小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3)自卑:小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自己无法适应高中生活,从而产生自卑情绪。
三、心理干预措施1. 建立信任关系:心理咨询师与小李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他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2.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李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1)识别不合理信念:引导小李认识到自己对学习的过度担忧和不合理信念,如“我必须取得好成绩”、“别人都瞧不起我”等。
(2)重构合理信念:帮助小李建立合理的信念,如“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不是为了取悦他人”、“失败是成功之母”等。
3. 情绪管理:教授小李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帮助他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4. 人际关系改善:引导小李学会与人沟通,改善与同学、老师的关系。
(1)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小李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2)心理剧:通过心理剧,让小李在表演中体验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
5. 自我认知提升:帮助小李树立自信心,正确认识自己。
(1)优势识别:引导小李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特长,增强自信心。
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引言:近年来,厌学现象在青少年中愈发普遍化。
面对无法解释的负面情绪、学业压力和缺乏动力等问题,厌学心理辅导成为缓解青少年教育焦虑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探讨对于厌学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的有效策略。
案例描述:小明(化名)是一名初中生,他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呈现出严重的厌学情绪。
他抵触完成作业、拒绝参加课堂互动,并经常表现出消极和沮丧的态度。
这种情况让他父母非常困惑和担忧,因此他们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师的帮助。
一、了解背景在开展心理辅导之前,关键是准确了解孩子背景、问题起因和症状表现。
倾听并与家长详细交流可以建立信任基础,并获取客观信息。
- 家庭环境:是否存在家庭变故或不良氛围?- 学校情况:与同龄人相处如何?是否受到同学欺凌或排挤?- 学习状况:是否面临学业压力?是不是承受着过多的期望?二、建立情绪连接为了增强与厌学孩子的沟通和理解,心理辅导师需要使用一系列技巧来建立情绪连接。
下面是一些可能有助于此过程的方法:- 表达共情:通过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表明自己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 使用开放式问题:例如,“你在学校遇到了什么困难?”激发孩子主动表达内心深处的情绪。
- 深度倾听:静静地聆听孩子说话,并注重理解他们所说的每一个字。
三、探索观念了解孩子厌学的具体原因有助于制定适合的心理干预方法。
根据案例中小明呈现出的症状,我们可以探索以下可能:1. 学习焦虑:小明可能存在对学习产生过度焦虑的问题。
采取以下策略有助于缓解他的焦虑:- 建立积极学习环境,提供良好支持;- 设定目标并分解任务,让学习量合理;- 教导应对焦虑的技巧,如深呼吸或放松练习。
2. 抑郁情绪:沉闷的情绪和消极的态度常常是抑郁心理的表现。
以下方法可能有助于缓解小明的抑郁情绪:- 鼓励他寻求兴趣爱好,并提供支持;- 增强积极认同感,强调其优点和成就;- 激发正向思考,培养乐观心态。
四、制定干预计划基于对孩子背景和问题原因的了解,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将变得更加精准有效。
厌学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厌学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第一篇:厌学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厌学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一、个案的基本数据姓名:小X 性别:男出生日期:年龄:15岁外貌特征:身体发育正常,身材瘦小,皮肤偏黑,头发遮住眼睛,平时不太讲话,也没有特别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研究目的1、我校高中生都是踏着最低录取分数线进校的,所以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学习习惯都不是很好,甚至学习态度也不端正。
因此如何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我们老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帮助个案找到奋斗的目标,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三、个案背景资料1、家庭情况:父亲46岁,经营服装小店;母亲46岁,协助父亲开店。
父母因为做生意,家庭环境不错,所以薛小X从小衣食无忧,觉得生活没有目标,想要什么东西父母都可以满足他,所以学习对他来说既没兴趣又没有用处,因此有种“读书无用论”的想法。
加上父母也没有一定让他考上大学的想法,觉得只要高中毕业就好,然后继承家业,也是能养活自己的。
由此无论是孩子自己还是家长都没有重视学习,导致学生更没有上进心。
2、受教育情况:小X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属班级中等水平,在中考时以404分的成绩考入我校,当时录取分数线是400分。
据他自己所描述是发挥正常,所以入校成绩在班中排名也是中等,由于他性格内向不太喜欢与其他同学交流,所以从小学到高中都没有担任班干部的职务。
3、家长的期望:顺顺利利拿到高中毕业证书,找份工作养活他自己。
四、教师观察1、小X自进校以来,一直处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无论是班级活动还是同学间的聚会,他都很少参加,久而久之同学们和他的交流越来越少,他也越发的孤僻,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平日下课时见他不是发呆就是睡觉。
2、该生的个人自理能力较强。
我校是寄宿制高中,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个人卫生情况要求特别高,作息时间控制也是相当严格,而他对于这些都能完成的较快较好,从不拖班级或寝室的后腿。
3、小X上课的表现就差强人意了,虽然不和别人讲话,但是一上课他就没精神,眼神迷离,不一会就梦周公了。
心理咨询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之厌学
心理咨询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之厌学厌学是指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不愿意主动去学习或者没有学习热情,给父母和老师带来困扰。
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克服厌学问题,找到导致厌学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
以下是一例心理咨询青少年厌学问题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小明是一位初中生,自从上了初中,他开始出现明显的厌学和消极情绪。
成绩下滑、追求学习的热情消失不见,经常逃课或者上课走神,对老师的讲解也不太关注。
父母和老师对此非常担忧,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分析:1. 社交压力:小明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很高的期望,但在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时感到压力,导致出现厌学情绪。
2. 学习动机缺失:小明对于学习的目标和意义没有清晰的认知,缺乏自我驱动力,从而出现对学习的厌倦感。
3. 学习方法不当:小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厌学情绪。
4. 家庭环境影响:家长对小明的学习给予过多的干预,让他感受到了压力,无法自主地进行学习,进而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解决方案:1. 建立积极学习氛围:家长和老师可以与小明进行积极沟通,鼓励他通过努力和进步来评价自己的学习,并与他分享学习的乐趣,为他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2. 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小明认识到学习对他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使他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努力的动力。
3. 提供适合的学习方法:与小明一起探索适合他的学习方法,例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 减少干预和压力:家长要给予小明适当的自主学习空间,减少对他学习的干预和过多的期望,以形成自我学习的动力。
预期效果:经过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和家长、老师的支持,小明的厌学情绪逐渐得到缓解。
他开始主动去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并且渐渐恢复了对学习的热情。
在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下,他的学习成绩也开始有了明显的提升。
结语:心理咨询在帮助青少年解决厌学问题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厌学心理咨询案例
厌学心理咨询案例小明,一名初中生,最近在学校表现出了明显的厌学情绪。
他的父母发现他越来越不愿意去学校,经常找各种理由请假。
他的成绩也在下降,原本优秀的成绩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滑坡。
父母非常担心,于是决定带他去心理咨询。
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敞开心扉,表达了自己的烦恼。
原来,小明在学校遇到了一些人际关系的问题,他觉得自己和同学之间存在隔阂,感到孤独和无助。
同时,学习压力也让他感到焦虑和沮丧,他觉得自己已经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细致倾听和分析,发现小明的厌学情绪并非来自于对学习内容的厌恶,而是因为他在学校遇到了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上的困扰。
心理咨询师通过与小明进行深入沟通,引导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心理咨询师帮助小明建立了自信心,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他们一起分析了小明在人际关系上的困扰,并给予了有效的建议和指导,让小明学会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增强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其次,心理咨询师针对小明的学习压力问题,通过心理疏导和认知重建,帮助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应对压力的方法。
他们一起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小明在学习上能够更加有条理和有效率,减轻了他的学习压力。
最后,心理咨询师还鼓励小明多参加学校的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让他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的集体生活中,增强了他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小明的情绪逐渐得到了缓解,他重新找回了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他的父母也看到了他的变化,对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厌学心理咨询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重新对学习产生兴趣,而是要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出发,找到问题的根源,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重建学习动力和信心。
这需要心理咨询师具备丰富的心理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成长支持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茁壮成长。
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享
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享大多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定程度的艰难和挫折,其中之一就是对学习产生厌恶甚至抗拒的情绪。
这种厌学现象不仅给学生自身带来困扰,也给教师和家长们带来了不小的头疼。
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厌学的学生走出困境,心理辅导在这个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
背景介绍李明(化名)是一位初中二年级的男孩,他平时表现积极活泼、善于交流,在班级中也颇受同学和老师们的喜欢。
然而,在过去几个月里,李明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并且对上课提问不愿搭理。
他对于完成作业也漠不关心,甚至经常忽略老师的纪律要求。
由于这样的变化引起了教师和家长们的关注,李明被推荐进行了心理辅导。
问题分析在与李明进行初步接触后,心理辅导师发现他并没有认真思考自己良好表现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而是寄希望于象征性地改变一下自己的学习环境来解决问题。
这种不负责任、消极的态度表明李明已经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需要辅导者通过与他沟通找到根源。
案例分享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辅导师通过与李明的多次交流得知,他平时学习基础一直很扎实,并且在班级竞赛中也有过出色的表现。
但是,在最近几个月里,由于班级成绩逐渐提高和其他同学夸奖所带来的不断压力,让李明产生了彷徨和迷茫。
情感支持针对李明的情感困扰,心理辅导师首先给予了他有效的情感支持。
辅导师鼓励李明相信自己并放下必须立刻取得成就的强迫想法。
同时,在适当引导下,让他向教师和家长们倾诉内心真实感受,并积极寻求帮助和支持。
认知重构紧接着,在有效地增加理解和信任之后,心理辅导师引导李明开启了认知重构的过程。
首先,辅导师与他一起回顾过去取得的成功经历,并提醒他这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小部分挫折,不应该否定整个学习历程。
其次,辅导师让李明意识到完美主义思维模式对于自身学习产生的压力和焦虑。
目标设定为了帮助李明走出厌学困境,心理辅导师和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
目标包括:1.调整自己对于学习成绩和竞争的期望;2.积极寻求家长和老师们的支持与沟通;3.培养合理科学的时间管理和学习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求助者的责任:a.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b.积极主动
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c.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⑵求助者的权利:a.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b.有权利了解 治疗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c.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d.有权利提 出转介或中止咨询;e.对治疗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篇一: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潘曲平发表于:2009-11-1817:47:33,点击:758,评论(0)
篇二: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单位:华光集团
姓名:何芳
摘要:孙xx,女,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因不愿去上学,在家一个月,前来 咨询。既往无重大疾病史。性格内向,自卑。学习刻苦,但感觉太累。有想通过 唱歌实现自己发展的想法。为家中独女,父亡,与母亲一起生活。sds:标准分
班主任及同学反映:性格内向,不主动与人交往。情绪低落,成绩不如以前, 有厌学情绪。
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衣着朴素、整洁。情绪低落,不愿讲话,头始终低垂,
有问能答,反应正常,但回答问题语言较少、声音偏低,自卑。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性格内向,自卑,有抑郁情绪。因感觉学习 压力太大而不愿意上学,持续时间一个月。不上学在家时情绪较好,谈话反应正 常,无躯体不适。结合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家族史排除精神分裂 症、抑郁症和心境障碍等。该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最终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进行摄入性谈话,详细了解病史,收集来访者资料。
(3)心理测验:sds、sas
(4)将测验结果反馈给家长及孩子,并进行初步问题分析。
(5)布置咨询作业:在家每天主动跟母亲交流不少于30分钟。第二次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明确诊断,与求助者讨论建立咨询目标。
2、焦虑自测量表:标准分53分。
二、主诉
求助者称“自己很想学习好,可成绩一般,学习太累了,压力太大。学习不好 总觉得没希望,对不起母亲。” “也许学唱歌将来能有出息。”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母亲主诉:孩子总说学习太累,感觉压力大,觉得自己学不好,不愿意上学, 只想通过学习唱歌将来好有出息。孩子言语较少,但母女见能正常沟通。
(6)咨询师的义务:a.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 等相关证件;b.遵守咨询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c.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治疗方案;d.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每次60元。
心理测验收费:抑郁自测量表:20元
(3)求助者的义务: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守咨询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b.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治 疗方案;c.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a.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b.帮助求助者 解决心理问题;c.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如有例外情况,要给予说明。
⑸咨询师的权利:a.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b.有权利 选择合适的求助者;c.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3)认知行为干预。
不上学在家这段时间,主要做的事就是看电视,母亲安排的家务活也能帮着干, 但与母亲的交流很少主动。最近,母亲发现她看的电视多是文艺节目, 并且常拿
着某普通中等艺术的招生宣传资料看, 母亲问时,她说想去学唱歌,也许将来能 有出息。母亲觉得不现
实,劝说又无效,就带其前来咨询。
心理测验结果:
1、抑郁自测量表:标准分61分。
61分,sas:标准分53分。略显抑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经过四次心理咨询 后,恢复正常上课,适应环境能力增强,人际交往开始改善。
一、一般资料
孙xx,女,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独女,体态正常,无重大疾病史。10岁
时,父亲因车祸死亡。母亲原是纺织工人,初中文化,四年前下岗,现在在一个 体企业工作,母女俩在一起生活,无老人同住。家族无精神病史。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抑郁情绪,改善交往,恢复正常学习和生活状态。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改变认知方式,完善求助者个性,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 模式,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从小性格温和、内向。小学阶段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学习成绩优良, 曾经是班级前三名。进入初中后,感到学习有点累,从初一下学期,学习成绩有 所下降,虽不算太差,但自己觉得不如以前,对自己很不满意,所以更加努力地 学习,成绩基本稳定。到初三后,物理、化学课开设以来(该学校初中四年制), 更觉压力增大。期中成绩中等,自己觉得不好,有不上学的想法,母亲知道后, 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共同开导、做工作后,消除了不上学的念头,坚持了下来。 春节后开学时,又不愿上学,经家长、老师劝说,断断续续上了两周,以后不再 上学,劝说无用。
焦虑自测量表:20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
目的: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了解基本情况。
(3)抑郁与回避行为的临床评估,有关心理测验。
(4)确定主要问题,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回避学习、抑郁及人际关系不和谐。造成这些心
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求助者对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造成的。由于对学习的错
误认知,导致对学习的不适应,进一步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感到前途渺茫,从而 产生另寻出路的想法。加之求助者性格内向,导致抑郁,兴趣减退,促使其封闭 自己,进而影响到认知,使其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强化,形成恶性循环。只要从根 本上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就能使其心理和行为改变,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