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与铵态氮肥教学设计(二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通过课堂合成氮肥,拯救绿萝,体会到化学对我们生产生活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化学史观的学习、化学技术进步观的学习、氮肥对人类的贡献、氨气的功与过的讨论,培养对化学正确认识,渗透核心观念,化学物质本身无害,关键在于使用的我们
教学重点
氨气溶于水的性质,氨气的制备
教学难点
氨气的制备、氮肥的现场制备
教学策略
山东省德育优质课评选
《§3.2.2氨与铵态氮肥》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左 金:高中化学
2016.11
【§3.2.2 氨与铵态氮肥】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章 第2节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左金龙
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鲁科版必修教材化学1第三单元的第二节第二课时,它安排在氮氧化物的产生和转化之后,同学们了解了含氮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之后,为他们接下来学习氨气和铵盐的性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体现了鲁科版的教材设计的螺旋线上升的特点,另外,从教材的编排上来看,设计了两大块的实验内容,体现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强调了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如何拯救绿萝、怎么拯救绿萝、何时救绿萝等活动环节,渗透氮肥分类、氨气的性质、喷泉实验、氨气的制备、铵盐的性质等化学学科知识,培养化学知识素养。
2、通过自主创新实验与微课(有危险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展示绿色化学的思想,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创新精神与实验拓展能力,并引出对化学实验重新设计的思考。
学生实验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学 实验教学
【§3.2.2氨与铵态氮肥】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图
【§3.2.2氨与铵态氮肥】教学详案
高中化学1:第三章第2节(山东科技版)
氨与铵态氮肥(第2课时)
课题
氨与铵态氮肥
日期
2016.11
授课人
左金龙
单位
潍坊(上海)新纪元学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出:同学们,咱班养过绿色植物吗?本节课,我们与象征着希望的绿色有关。请欣赏视频:绿萝怎么了!
学生思考:氨气溶于水形成一种碱
从工艺流程图中提取化学知识,简单了解生产氮肥的工艺流程,感悟化学与化工。
提问: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氨水呈碱性
屏幕展示检验氨水与氨气的方法: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学生回答实验方案。
实验2.氨水呈碱性
实验2.1溶液注入到pH试纸上
实验2.2滴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上观察现象
直观感受氨水的碱性、并设计多种实验方案
我们该如何拯救这株绿萝?
学生对植物变黄原因的多方面讨论
学生回答:施加氮肥
通过讨论知道绿萝变黄的原因是缺少氮肥,引出拯救绿萝的方法,提出本节课的化学层面目标:合成氮肥
氮肥在社会生产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肥料,中国只能养活2亿人口,那余下的11亿人口将怎样?
学生体悟
小德育:化肥在人类社会中的巨大作用。
绿萝可使用哪些氮肥呢?我们来认识一下氮肥的分类。
铵态氮肥包括硫酸铵[(NH4)2SO4]、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等,是较早使用的氮肥,那NH4NO3从阴阳离子角度来看,属于什么形态的氮肥
学生阅读教材78页前段内容,归纳氮肥的种类。
对NH4NO3分类
了解氮肥的分类,明确绿萝可使什么氮肥
过渡,引出本节课知识层面目标一:氨气的性质
讲解氨气的物理性质,提出引导语,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并归纳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能溶于水,如何证明
学生发言:氨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氨气易溶于水并评价
通过创新实验(医用废塑料瓶装氨气、注射器往内部注水)避免氨气泄漏,证明氨气易溶于水,渗透环保意识与节约意识
NH4NO3是绿萝可使用的较简单的氮肥
探究活动1:铵态氮肥(NH4NO3)的简单合成的推测展示新闻图片:化肥生产厂多半选址在郊区,周围经常有刺激性的气体逸出
展示工厂图片:广州氮肥厂能生产硫酸、硝酸等副产品
探究:从氮肥厂原料和产品角度出发探究硝酸铵(NH4NO3)的简单合成方法
学生讨论:NH4NO3的合成原料
学生版书合成方法:NH3+HNO3=NH4NO3
联系化学与化工、化学与环境。从原料和产品角度出发探究氮肥的简单合成方法
(从物质类别(盐类)角度探究氮肥合成方法)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想合成氮肥,我们得从研究氨气的性质入手,这节课我们来先学习氨气的性质。
学生聆听并看课本76页
自学更能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实验引发操作
达成本节课知识目标一:氨气溶于水和喷泉实验的原理
(情景剧,班级里绿萝变黄了,我们该怎么办?)
扩展:展示德州一中校园的常绿树叶变黄
板书标题。
学生观看。
学生思考:绿叶变黄的原因
学生感悟:常绿叶变黄很常见
创设情境,展示本节课的意图和德育层面目标:通过化学课堂拯救绿萝。同时激活课堂气氛。
在校园里面发现探寻绿叶变黄,感受这种情景的普遍性。
那常绿植物变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来看真相小分队做得科学小调查。
学生分析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在初中就已经知道了氮肥对农作物生长所起的作用,知道了氨气,具备了基本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有较为充足的知识储备。此外,在能力层面上,学生此时已经初步学会了对比、分析、推理、实验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心理层面上,学生对化学实验、化学现象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有极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演示实验:氨水的稳定性取下针筒,针尖留在瓶塞处,在针尖大口处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思考
共同板书:NH3+H2O⇋NH3·H2O⇋NH4++OH-
得出氨气溶于水是一个可逆反应,并用化学用语表示过程NH3+H2O⇋NH3·H2O⇋NH4++OH-
欣赏:高中最美化学实验:喷泉实验
学生欣赏并完成学案
分组实验,按照设计方案,完成氨气溶于水的实验
并板书:NH3+H2O= NH3.H2O
升华: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氨气
学生实验1.氨气溶于水实验(分组完成)
从瓶塞中心处缓缓注入水,摇晃塑料瓶,观察现象
展示:小组代表展示实验成果
学生动手并展示实验成果,体现学生中心
NH3溶于水仅仅是物理变化吗?我们来看NH4NO3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图。HNO3高位槽出来的硝酸与氨蒸发器出来的氨气在中和器反应,证明其是中和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