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气测解释方法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气测解释方法介绍
PIXLER图版
PIXLER图版可根据C1/C2和C1/C3、C1/C4确定储层流体性质。
解释要点与注意事项:
1. C1/C2、C1/C3、C1/C4连线向下倾斜,往往与含水相关;
2. C1/C2、C1/C3、C1/C4连线较陡,往往预示该层致密;
3. C1/C2、C1/C3、C1/C4连线呈“V”字型,往往解释为油层;
4. C1/C2、C1/C3、C1/C4连线呈“/\”字型,往往解释为气层;
5. C2/C3与地层压力相关;
6. C2/C3*10大于15--20,地层通常有高压存在。
同源系数图版
nC4/iC4或 nC5/iC5称为同源系数,利用该,同源系数可区分油层和气层。
使用条件:
nC4、iC4、 nC5、iC5均要求大于% 。
3H方法
霍沃思()、惠特克()和塞伦斯()三人在1985提出了一种评价泥浆气显示的新方法。它包括三个参数,分别叫做烃湿度比(Wh)、烃平衡比(Bh)和烃特征比(Ch)。
Wh=(C2+C3+C4+C5)/(C1+C2+C3+C4+C5)*100
Bh=(C1+C2)/(C3+C4+C5)
Ch=(C4+C5)/C3
式中:Ch-烷烃色谱含量(单位体积空气中某种烃气的体积, PPm);
C1-甲烷;C2-乙烷;C3-丙烷;C4-丁烷;C5-戊烷。
烃湿比度(Wh)是重烃与全烃的比,它的大小是烃密度的近似值,是指示油气基本特征类型的指标。
烃平衡比(Bh),它帮助识别煤层效应。因为煤层气含有大量C1和C2,故在其分子上设置这两个数,可以把煤气显示和石油显示区别开。
解释标准
用Wh和Bh解释地层流体类型的规则如下:
1.如果Wh<和Bh>那么该区间相当于只有非常轻的干气,几乎可以肯定它没有生产能力,相当于传统气测解释中的含气层。
2.如果 度随着两条曲线的会聚而增大,相当于传统气测解释中的气层。 3.如果 4.如果 5.如果Wh>和Bh 6.上述5种情况之外的暂定义为可疑层。 附加说明 1.这种方法中划分流体属性的具体界线,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2.没有戊烷数据,也可使用这种方法。 3.该方法虽然适用于连续脱气,正因为如此,不可避免也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使解释结果受到影响。 4.使用时,最好结合其它方法,综合解释。 三角图版解释方法: 根据内三角的大、小和倒、正位置,判断油、气、水层,M点是否落在工业产区来判断其工业价值。 内三角形的大小,以内三角与外三角边长之比而定。大于外三角边长75%为大,在25%~75%为中,小于25%为小。内三角形顶角与外三角形顶角方向一致为正三角,反之为倒三角。 解释原则: 大--中倒三角为油层; 大正三角为气层或轻质油层; 中正三角为气水同层; 小正、倒三角为油水层或油气过度带。 趋势图法 利用∑C、C3/∑C、C4/∑C的变化趋势,来进行油、气、水层的判断。 判断依据: 油层:C3/∑C、C4/∑C特别是C4/∑C曲线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有的上升快,有的慢,有的连续,有的断续(泥岩夹层等),总的趋势是上升的,且贯穿于整个显示井段。 油水同层:C3/∑C、C4/∑C特别是C4/∑C曲线先上升后下降,并非象油层那样在整个显示井段一直在上升,其上升部分取决于油水同层中油层厚度。 气层:C3/∑C、C4/∑C特别是C4/∑C曲线一直是平直的,一直到气体显示结束。 水层:C3/∑C、C4/∑C特别是C4/∑C曲线开始有所上升,尔后迅速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