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系统脱敏法等概念;
2.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方式和途径、原则;
3.了解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心理咨询与辅导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心理咨询与辅导中会谈技术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章的重点问题是健康、心理健康的涵义及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方式与途径、原则和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建立的基本条件。
2.本章难点问题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改变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时数
本章教学需6课时。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
本章教学内容除特殊要求外,均以讲授为主。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涵义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议开展调查、访谈等)
四、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建议自学)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建议学生自学)
第三节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
一、心理咨询与辅导概述
二、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关系的建立
三、心理咨询与辅导中的会谈技术(建议开展心理咨询实践活动)
四、改变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涵义
(一)健康
何谓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开宗明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所以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个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
(二)心理健康
什么叫心理健康?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此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
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除此定义表述外,人们还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解释。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的富有建设性发展完善个人生活。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三)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相对于生理卫生而言。原意是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与疾病。它的含义除了包括指一门学科和一项服务工作外,还专指人的心理健康及状态,简言之,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同义。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的最终目的,心理卫生是达到心理健康的手段,心理卫生的任务就是探讨如何维护、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措施及各种活动。所以说,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实质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以什么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当前,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学术界众说纷纭,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综合各家观点,参照现实社会生活及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现代人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以从下七个方面来考虑。
1.智力正常
2.情绪适中
3.意志健全
4.人格统一
5.人际关系和谐
6.与社会协调一致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三、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又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令人担扰。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些调查和统计的数据还不够客观和标准,但是青少年学生日益显露出来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已说明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四、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从各种制约因素的性质不同类型来说,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从各种制约因素的功能不同类型来说,可以分为本体因素与诱发因素两大类。
本体因素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而诱发因素则是产生变化的外在原因。诱发因素通过本体因素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现实性。例如,紧张的学习生活,对于心理功能状况良好的学生来说,会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而对于心理功能状况较差的学生来说,有可能引起过度焦虑,导致产生心理障碍。
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1.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学校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工作重点,也可以说是主要任务。
2.面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要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恢复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对于极少数有严重心理疾患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心理治疗机构,同时予以密切配合,以尽快治愈疾患,帮助学生重返校园生活。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档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总体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至于具体目标,要根据不同年龄和学龄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来制定。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实际开展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针对性,特别是要与学生当前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为此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问题的心理健康与辅导
(二)学习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三)升学和择业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运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同时要发挥各种方式与途径的综合作用,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在众多的方式和途径中,以下四种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的方式和途径。
(一)全面渗透
(二)开设课程
(三)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四)建立家、校沟通渠道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实践工作的规律概括和经验总结,是根据学校工作的特殊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确立的,它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对实际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一)教育性原则
(二)全体性原则
(三)差异性原则
(四)主体性原则
(五)整体性原则
(六)保密性原则
第三节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
一、心理咨询与辅导概述
(一)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
对人的心理问题的处理,目前大致有医学模式和教育模式,前者重心理的治疗和重建,后者重心理的预防和发展。按使用这两种模式因素的多少,可区分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