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新鲜鱼腥草(全) -1-
图 2.干燥地上部分

1 化学成分的研究
鱼腥草中主要含有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
1.1 主要成分挥发油
早在 1921 年国外报道过鱼腥草含有癸醛(capril aldehyde )、月桂醛( laurinaldehyde)等成 分,但这些化合物都没有抗病原微生物的活性。1952 年Isogai H报道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鱼腥 草中提取的精油里发现有一种抗菌物质,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5]。不久即报道从鱼腥草中 分离出该有抗菌活性的成分,并确立了化学结构,定名为癸酰乙醛(decanoyl acetaldehyde)[6], 其与月桂醛(laurinaldehyde)均有特异臭气味。另外还含有甲基正壬酮(methyl-n-nonylketone ), 柠 檬 烯 (limonene) , 月 桂 烯 (myrcene) , α- 蒎 烯 (α-pinene) , 芳 樟 醇 (linalool) , 丁 香 烯 (caryophellene),龙脑醇乙酷(bornylacetate),罗勒烯(ocimene),1,8-按叶素(1,8-cineol),邻、 对、间-苯甲酚(O-、m-、p-cresol)[3,4,7]。主要成分癸酰乙醛不稳定,易聚合,现人工合成了 其亚硫酸加成物,称为合成鱼腥草素,供药用[7]。
2 药理作用研究
2.1 抗菌作用
2005 年谭宝秀等[15]用鱼腥草提取液对 3 种细菌进行实验,结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枯草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 0.6%.0.8%.0.6%.另有,2002 年熊大胜等[16]用鱼腥 草提取物对几种常见微生物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其对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有明显的抑 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青霉菌、黑曲霉菌及酵母菌的最低抑菌 浓度分别为 0.25%, 1.0%, 2.0%, 8%, 8%, 8%。1998 年史蕙等[17]研究表明鱼腥草的有效成分癸 酰乙醛,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革兰氏阳性肺炎球菌、乙型溶血性链 球菌、芽饱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1989 年李国利等[18]研究表明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强毒人型结核分 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加成物不仅性质稳定, 并保留了癸酰乙醛的抗菌活性,且具有类似的特殊香味,其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均 有明显抑制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青霉素菌株、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为敏感,卡 他球菌、伤寒杆菌次之,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则不敏感。合成鱼腥草素并能明显延长感染 结核菌的小鼠的生存时间。新鱼腥草素(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也有明显的抗菌活性[7]。1991 年 陈于正[19]实验结果鱼腥草注射液还对痢疾杆菌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但也有报道认为, 1990 年候远生[20]研究表明鱼腥草注射液中癸酰乙醛含量甚微,体外及小鼠体内并无抗菌活 性。
2.5 抗过敏作用
鱼腥草挥发油能明显拮抗SRS-A对豚鼠离体回肠和肺条的作用,静脉注射 100mg/kg能 拮抗SRS-A增加豚鼠肺溢流的作用,并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回肠的过敏性收缩及拮抗组 织胺、乙酰胆碱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对于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具有直接的舒张作用[27]。
3 临床应用
3.1 呼吸系统疾病
引言
鱼腥草,《中国药典》2005 版一部收载的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图 1)或干燥地上部分[1] (图 2)。性辛,味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 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等功能,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淋、热痢、痈肿疮毒等症 [2]。原名“蕺”,始载于《名医别录》下品。《本草纲目》载:“其叶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其别名多因地而异,如:猪鼻孔(四川)、鸡儿根(湖南)、臭灵丹、臭荞麦(浙江)等。鱼腥草在 我国仅存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南部及西南各省(自治区)。东起台湾,西南至云南、 西藏,北达陕西、甘肃。鱼腥草为药食两用的植物,早在唐代《新修本草》中就有“叶似荞 麦,肥地亦能蔓生,茎紫赤色,多生湿地,山谷阴处。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的记载[3,4]。 目前,鱼腥草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 广泛受到人们关注。
0.455
0.675
0.358
0.589
0.413
0.618
0.410
0.610
1.258
1.601
1.357
1.616
1.337
1.598
1.3 其它
鱼腥草含有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硬脂 酸(stearic acid)等有机酸及脂肪酸:谷氨酸(glutamic acid)、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 ( leucine)等十几种氨基酸;豆甾醇(stigmasterol)、菜豆醇( brassicasterol)、β-谷甾醇(β-stitoterol) 等甾醇[14];还含有吡啶类和阿朴啡类生物碱[4]等化合物。
3.2 妇科疾病
房梅兰[31]用鱼腥草注射液(4mL肌肉注射,每日 2 次,10d为 1 个疗程)治疗耐药性阴道 炎 37 例,结果治愈 15 例,有效 19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91.9%,全部病例治疗后无 不良反应。张仙儒[32]以鱼腥草注射液(10mL加 0.9%生理盐水 10mL在 150 mmHg压力下缓慢 注入宫腔及输卵管内,每日 1 次,5 次为 1 疗程),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210 例,有效 率为 95.52%。
栽培与野生鱼腥草挥发油含量亦有差异,1994 年齐迎春等[10]按《中国药典》2000 年版 一部附录挥发油测定法甲法进行测定,结果栽培鱼腥草全草挥发油含量平均得率为 0.034% (V/W );野生者为 0.038% (V/W )。1997 年刘香等[11]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鱼腥草鲜品,采用 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人工栽培鱼腥草鉴定出 42 个成分,得率为 0.018%;野生者鉴 定出 34 个成分,得率为 0.036%。鱼腥草挥发油的含量随着生长时期、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 较大波动。2003 年吴卫[12]等探讨了鱼腥草不同居群的产量和不同时期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等 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鱼腥草不同居群的甲基正壬酮含量和单位面积甲基正壬酮总量变化趋 势不同。
-2-
组分
异槲皮素 isoquercitrin 槲皮素 quercetin 槲皮素甙 quercitrin

云南鱼腥 草
表 1.不同产地鱼腥草和叶中黄酮含量 云南鱼腥草 贵州鱼腥 贵州鱼腥


草叶
四川鱼腥 草
四川鱼腥 草叶
0.423
0.653
0.488
0.689
2.4 抗炎镇痛作用
鱼腥草煎剂对大鼠甲醛性脚肿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于人γ-球蛋白在Cu2+存在下的热 变性,也有显著抑制作用[7]。鱼腥草素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能显著抑制巴豆油、二甲苯所 致小鼠耳肿胀,对HAc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也有显著抑制作用。用其灌胃给药还可 以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延长镇痛反应潜伏期,拮抗甲醛致痛作用[26]。
赵雯等[28]以鱼腥草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 2 次),治疗 206 例急性发热性呼吸道 感染患者,总有效率为 85.44%。刘俊梅等[29]用鱼腥草注射液(100mL加入 10%葡萄糖注射液 静脉滴注)配合常规抗结核治疗,每日 1 次,2 周为 1 疗程,治疗肺结核患者 60 例,总有效 率为 95.0%。郑有礼[30]以鱼腥草(60g水煎服,分 2 次服,每日 1 次;鱼腥草注射液 4mL肌肉 注射,每日 2 次;鱼腥草注射液 20~40mL加入 5%~10%葡萄糖注射液 250~500mL静脉滴注, 每日 1 次),大黄粉(5~20g冲服,每日 2~4 次),1~5d为一疗程,治疗咯血患者 38 例,结果 治愈 21 例,好转 13 例,未愈 4 例,总有效率 89.5%。
-3-
பைடு நூலகம்

给药也有一定效果。挥发油部分无效。
2.3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1998 年任玉翠等[23]用X-射线照射每只口服鱼腥草营养液 0.4ml/d的小鼠及对照 1 个月 后发现,试验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993 年宋 志军等[24]实验表明鱼腥草能够显著提高外周T淋巴细胞的比例,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 噬能力,促进绵羊红细胞免疫所致的IgM的生成,从而可以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1997 年宁耀瑜[25]用雾化吸入鱼腥草提取液,可使试验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率、肺泡冲洗液和外 周血中ANAE阳性细胞的比例显著提高,而外周血白细胞移植性指数明显降低。
2.2 抗病毒作用
《中华本草》[4]有人胚肾细胞培养试验证明,鱼腥草煎剂在体外对流感病毒亚洲京科 68-1 株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 11 株(ECHO11)的致细胞病变作用。1993 年郑宣 鹤等[21]研究证明鱼腥草对出血热病毒(EHFV)也有一定抑制作用。1993 年朱宇同等[22]研究发 现其非挥发油部分腹腔注射对流感病毒FM1实验感染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经口或滴鼻
1.2 黄酮类化合物
鱼腥草花、叶和果中均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 瑞诺苷(reynoutrin)、金丝桃昔(hyperin)、阿芙普(afzerin)和芦丁(rutin)等[4]。黄酮含量与产地 有关,杨亚玲等[13]利用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鱼腥草中的黄酮,见表 1。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概况
许忠柏1,郑庆德2
1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2 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E-mail:xuzhongbai@
摘 要:应用中药预防和治疗疾病,是中药的一个重要特色,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鱼腥 草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和 黄酮类化合物。对鱼腥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结 论鱼腥草生物活性较高,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但对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应引起重视。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鱼腥草的基础研究,研制新型现代中药。 关键词:鱼腥草;挥发油;癸酰乙醛;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取鱼腥草挥发油,所得的成分有所差异。1995 年郝小燕等[8]采用水 蒸气蒸馏和石油醚萃取的方法分别提取黔产野生鱼腥草的精油和净油,结果表明,两种提取 方法的成分不尽一致,精油成分 40 个,得率为 0.103%;净油成分 48 个,得率为 0.214%。而 且,净油中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的含量明显高于精油中的含量。曾虹燕等[9]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测得鱼腥草成分为鱼腥草素(14.393 %),环六烷-2-烯-1-醇(12.985%),十六酸(8.783 %),甲基正壬酮(6.555 %),3-甲基环己醇(6.037 %)和 9 ,12-十八烷二烯酸(8.086 %),它们共占 相对含量的 56.839%,其中鱼腥草素的含量最高。曾虹燕等认为水蒸气蒸馏的鱼腥草挥发油 不具腥味,不含鱼腥草素,可能在加热条件下,鱼腥草素被氧化为癸酰乙酸,后者极易降解 为甲基正壬酮。水蒸气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种类最多,其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酮 (23.387 %) ,1-壬醇(5.524 %) ,癸醛(4.385%)和 2-甲基-5-异丙基酚(4.186%),其中甲基正壬酮 含量占了近 1/4,其他成分的相对含量较少;石油醚提取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十六酸(3 .183 %),其他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均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