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设计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41665 课程名称:世界现代设计史

学分: 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16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层次:汉族本科开课学期: 4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先修课程:中外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

后续课程:设计概论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是帮助学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味、开拓设计视野、认识创造能力在设计中的重要性、树立探索创新观念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对优秀设计的鉴赏与评价能力、增强对设计学科学习的信心、增加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主要任务是通过讲述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过程,使同学们能把影响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设计发展本身联系起来,建立起对现代设计发展脉络的宏观认识。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 掌握设计史发展脉络和每一阶段的重要内容,理解风格样式及其形成、发展的理念依据;

2 以现代设计史为中心,了解近现代设计各转折阶段的承接关系,重点理解现代设计的形成、发展的原因及设计动向;

3 理解设计大国美、日、德、意的现代设计特征、风格及其形成原因,从中感受民族文化与设计的内在关联性;

4 掌握世界设计史中重要的优秀名作,理解其中表达的含义与历史意义。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1章“新艺术”运动(4学时数)

教学目标:理解“新艺术”运动发起的背景,了解“新艺术”运动在各国的发展及代表性设计家,了解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发展进程。

重点、难点:重点是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难点是新艺术运动发起的背景。

1.1 “新艺术”运动背景

1.2 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

1.3 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第2章“装饰艺术”运动(4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装饰艺术”运动概况和特点, 了解“装饰艺术”运动在各国的发展进程

重点、难点:重点是“装饰艺术”运动在各国的发展状况;难点是“装饰艺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关联,“装饰艺术”运动特征。

2.1 “装饰艺术”运动概况和特点

2.2 各国“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状况

第3章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萌起(4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理解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的背景,了解欧洲各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发展历程。

重点、难点:重点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的背景;难点是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

3.1 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和思想基础

3.2 欧洲各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发展历程

第4章包豪斯(8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包豪斯的发展历史,包豪斯的建立及其宣言;明确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和包豪斯的设计成就;掌握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是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包豪斯的设计成就;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难点是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

2.1 包豪斯的发展历史;包豪斯的建立及其宣言(2学时)

2.2 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2学时)

2.3 包豪斯的设计成就(2学时)

2.4 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2学时)

第5章丰裕社会和国际主义风格(4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波普设计运动、国际主义风格在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发展,掌握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重点、难点:重点是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人体工程学的发展;难点是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2.1 国际主义风格产生背景、风格特征及发展

2.2 “波普”设计运动

2.3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

2.4 当今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6章世界现代设计(4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设计在各国的发展情况。

重点、难点:重点是世界各主要国家现代设计的发展情况;无难点。

2.1 现代设计在欧洲个主要国家的发展情况

2.2 现代设计在美国的发展情况

第7章后现代主义设计(4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后现代主义设计兴起的背景、掌握后现代主义在各个设计领域的发展和风格特征。

重点、难点:重点是后现代主义在各个设计领域的发展;难点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新设计风格特征。

2.1 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衰退

2.2 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世界现代设计史实验部分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和任务

(任务要明确该实验课程需重点开展哪些实践训练)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选修的学科基础课,是帮助学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味、开拓设计视野、认识创造能力在设计中的重要性、树立探索创新观念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对优秀设计的鉴赏与评价能力、增强对设计学科学习的信心、增加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该门课程在设计史理论指导下,通过学习、讨论各种设计风格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内容和影响,使学生建立起对现代设计发展脉络的宏观认识的基础上,并能准确找到自己设计风格与当前及未来社会需求的联系。

2、教学目标及要求

(1)理解新艺术风格设计思想、风格和特征,掌握其设计方法;

(2)掌握包豪斯设计学院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建立的历史功绩、及对后世影响;

(3)掌握人性化设计、情感化设计等设计潮流产生的文化背景、历史作用、及对设计界产生的变革。

3、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性质分为选修与必修;实验类型分为基础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

四、作业、练习和安排与要求

作业:读书笔记

要求:1 字数要求:8000-10000字(第1章1000字左右、第2、3、4章分别为2000

字左右、第5、6章分别为500字左右)

2 手写稿(不能用电脑)

3 纸张大小:A4左右

4 图文并茂:类似于做文科(历史、地理、政治)笔记一样,形成大纲、图表式的

记录方式

形式:文字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第1版 (2002年9月)。

《艺术设计名家特色精品课程:世界现代设计史》,梁梅著,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版 (2013年6月)。

2、建议参考书目:

《时尚设计史:从"新风貌"到当代》,琼·马什 (June Marsh)著,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第1版 (2014年11月1日)。

《你的未来需要设计+重新看见自己》,南云治嘉著,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4月1日)。

《史蒂夫·乔布斯传》,沃尔特·艾萨克森著,北京:中信出版社,第2版 (2014

年3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