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村庄分类、形态与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村庄分类、形态与调查

第一节、村庄分类

1.1.1 按照地形地貌分类

村庄聚落按所处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貌来分,可将村庄聚落分为平原村、滨湖村、沿海村、三角洲村、草原村、山区村等。

一般说,在平原、滨湖、沿海、三角洲等地方的乡村聚落,土地肥沃、耕地较多、出产丰富、交通便利、人口较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社会比较开放、社会流动较频繁,文化较为先进但村民人文关系不如散村突出,血缘关系有所淡化;思想较活跃,现代观念较强,居民容易接受新事物,民主意识较浓厚,村民自治基础比较扎实,自治活动容易开展起来。比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就相当发达,这里的村庄也较为富裕。

草原上多是牧区,原来的牧民多是追水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常常是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但随着畜牧业的发达和科学化、现代化,多半牧民开始种植牧草,围困草场,定居下来,形成草原村落。在农区和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

山区或半山区村庄则多较闭塞落后,人口聚居程度更低,有的山区资源丰富但开发不够,有的穷山恶水,资源贫乏,多半经济结构单一、贫困。

而不同的地理条件也造就了不同景观风貌、不同文化特色的村庄,比如在长三角地区就有江南水乡、滨海地区就有海岛渔村、山区则出现了山乡村寨。

1.1.2 按照村庄形态分类

村庄按照其形态肌理模式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散点式

散点式村庄是一种常见的村庄,其布局形态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点,自然散点分部于起伏的乡村聚居地,这种模式并不试图改造自然,也不大规模平整土地,不强求规整和一致的布局,表面看来缺乏规划,随意性强,建筑虽散点分布,却又凝聚于某个中心,如晒谷场、池塘等,于稳定统一中体现着开放与多元。但是由于房屋间距较大所以显得较浪费土地,这种布局形式的村庄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有一种不拘一格自然随机的肌理美。

(2) 街巷式

街巷式村庄形态肌理是一种最主要的村庄布局形态,适应于用地较平坦的村庄,并常见于较大村庄。街巷式村庄形态肌理根据建筑与地形、道路的不同组合关系,树枝状展开,形成统一又有变化的村庄布局形态,主街和次巷脉络清晰,这种村庄形态肌理内聚性强,又易于随着村庄扩大逐步沿路拓展延伸。街巷内部空间较为封闭内向,街巷在村庄中承担着交通联系和组织村民生活的公共空间的作用,成为公共和半公共的线性交往空间和交通联系通道,在一些水乡村庄,还常有河路并行的水街水巷。街巷式村庄形态肌理形态较丰富,建筑是界定街巷空间的形式、大小、尺度的主要因素,一些村庄在主街两端还设有门楼,既用于安全防卫又便于管理。街巷式布局的村庄一般空间有秩序,领域感、归宿感比较强,用地紧凑节约。例如: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九百余年的悠远历史,构成了江南水乡独特的水街肌理形态,街道呈井字形,村庄依河成街,与水系有机融合,街巷尺度宜人,街巷曲折、进退、对景、节律等方面处理较好,宫、庙、塔、牌楼等构成了丰富的街道对景。

(3) 组团式

组团式村庄形态肌理常见于地形较复杂的较大村庄,受自然地形影响,由于地势变化比较大,河、湖、塘等水系穿插其中,村庄受到河网及地形高差分割,形成两个以上彼此相对独立的组团,其间由道路、水系、植被等连接,各组团既相对独立又联系密切。组团式布局是顺应自然的一种做法。

(4) 条纹式

条纹式村庄形态肌理常见于地形高差较大的山地村庄,丘陵山地坡度较大,受山地环境因素制约而自然顺应地势,形成由几个不同高差的台地条状伸展布局为特点的条纹式村庄形态肌理,布局虽分几个台地但聚合力强,对用地紧张的山地村庄是一种较适宜的布局方式。

(5) 图案式

图案式村庄形态肌理一般受地形或风水理念等影响,形成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特殊图案肌理,如八卦形、半月形、鱼形、牛形图案的村庄。这类村庄形态肌理模式比较特别,十分重视村址的选择和整体布局,最大可能地体现出某种文化及宗教的理念,村庄一般聚族而居,整个村庄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体现了宗族式布局的封闭性、内向性、防御性及等级尊卑观念。如浙江省兰溪市诸葛八卦村,

至今有600余年的历史,为八卦图案式村庄形态肌理,村内布局结构似内外两个八卦图,该诸葛八卦村由诸葛第27代孙按诸葛绝学九宫八卦阵布局设计。

1.1.3 按村落规模分类

按聚落的人口聚居规模和生活各方面(生产、生活、文化、教育、服务、贸易设施等)的职能大小进行分类,分为小村、中村和大村。

大村,常是乡政府或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拥有一定数量的代销店和文化教育、生活服务单位。这种大村大多分布于地广人多的种植业区,尤其是耕地密集、地少人多的平原地区,华北较多,东北、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河口冲积平原等地也较普遍。

中村,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村落,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常见于地少人稠的种植业区或圈养畜牧业区。一般由几个村庄组成一个行政区,并设有小学、代销店、理发店等。

小村,村落数量多,但在农村总人口中的比重较低。以山区、丘陵区、牧区、林区分布最为普遍。因耕地零星分散,或因生活用水不足,不宜建造大村庄,住宅布局分散,户均占地面积大。

在我国一般以160人以下为小集村,160—l000人为中等

村,1000人以上的为大村。

事实上,中国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农民的聚居形态差异极大,既有华北数千人聚居一处的大型村庄,又有华南数百、上千人聚居一处的宗族村落。川西平原农民是分散居住的,三、五户一个坝子,或叫院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村庄聚落也不大,一般10来户,叫做埭。长三角农民的聚居规模与湖北荆门很接近。湖北荆门丘陵农村,农民10多户住在一起,叫做湾子。英山县农村,农民居住较荆门农村更为分散,往往是三、五户住在一起,也叫湾子。英山农民住的比荆门农村更为分散,是因为英山多是山区,而荆门多是丘陵,丘陵地区田地较山区多,山区田少且地薄,能养活的人口就少,同样面积土地就只能容纳较少的人口。因此,英山农民住的更为分散,农民聚落就比荆门农村的规模更小。

用山区和丘陵或平原等地型特征来解释农民的聚居形态,显然很不完备,因为长三角和川西都是平原,理应村庄规模较荆门更大,但事实上,长三角的村庄规模与荆门农村相差很少,而川西平原农民住的较荆门丘陵农村更为分散。相反,华南农村多是山区,这些山区的南方农村,村庄规模却远高于荆门、长三角,更不用说高于川西和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